伊拉克人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
『壹』 「()國家的人」的英語單詞怎麼說
national man
『貳』 英國人用英語怎麼說
英國人用英語:British
讀音:英['brɪtɪʃ] 美['brɪtɪʃ]
adj.英國的;不列顛的;英國人的
n.英國人;英式英語
相關短語:
1、白種英國人white british
2、孟加拉裔英國人British Bangladeshi
3、英國人的迷信British Superstitions
4、British Asian 亞洲裔英國
相關例句:
1、The Britishmenarrived on theAmericancoasts.
英國人抵達美洲海岸。
2、Weknew nothing abouttheBritish.
對英國人我們一無所知。
3、I dare say you are British but you still need a passport to prove it.
我相信你是英國人,但仍需有護照加以證明。
4、The Americans spell some words differently from the British.
美國人拼寫某些單詞不同於英國人。
(2)伊拉克人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相近詞義單詞
1、Britain
讀音:英['brɪtn] 美['brɪtn]
意思:n.英國;不列顛
例句:Britain has always had a large navy, called the Royal Navy.
英國一直有一支強大的海軍,稱為皇家海軍。
2、Brits
讀音:[brits]
意思:n.<口>英國人
例句:My family had a great admiration for the Brits.
我的家庭對英國人非常崇敬。
『叄』 關於各個國家的英語單詞比如china
國家英語單詞及音標如下:
1.Italy / 5itEli/ 義大利
2.Japan / dVE5pAn/ 日本
3.Spain / spein/ 西班牙
4.Sweden / 5swi:dn/ 瑞典
5.Swiss / swis/ 瑞士人
6.Switzerland / 5switsElEnd/ 瑞士
7.Brazil / brE5zil/ 巴西
8.Finland / 5finlEnd/ 芬蘭
9.Norway / 5nR:wei/ 挪威
10.Egyptian / i5dVipFEn/ 埃及人
11.English / 5iNgliF/ 英語
12.French / frentF/ 法國人,法文
13.German / 5dVE:mEn/ 德國人,德語
14.Dutch / dQtF/ 荷蘭人,荷蘭語
(3)伊拉克人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二十世紀之初,China一詞起源問題,學界曾經討論,眾說紛紜,未定一是。文僧蘇曼殊(1884-1918)通英、法、日、梵諸文,曾撰有《梵文典》。他認為China起源於古梵文「支那」,初作Cina,用來指中華。他研讀三千年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發現支那一詞最早見於這兩部著作,其原義為「智巧」。他認為,這是三千四百年前印度婆羅多王朝時人對黃河流域商朝所治國度的美稱。「智巧」與慧苑所說之「思維」內涵略有不同,想系詞義因時代而演變所致。
參考資料:china_網路
『肆』 各國的名詞及各國人的英語單詞
Australia - Australian - 澳大利亞
Austria - Austrian - 奧地利
Belgium - Belgium - 比利時
Brazil - Brazilian - 巴西
Britain - British - 大不列顛
Canada - Canadian - 加拿大
China - Chinese - 中國
Denmark - Danish - 丹麥
Egypt - Egyptian - 埃及
England - English - 英格蘭
Finland - Finnish - 芬蘭
France - French - 法國
Germany - German - 德國
Greece - Greek - 希臘
Hungary - Hungarian - 匈牙利
Italy - Italian -義大利
Japan - Japanese - 日本
Korea - Korean - 韓國
Mexico - Mexican - 墨西哥
Northern Ireland - Irish - 北愛爾蘭
Poland - Polish - 波蘭
Portugal - Portugese - 葡萄牙
Russia - Russian - 俄羅斯
Scotland - Scottish - 蘇格蘭
South Africa - South African - 南非
Southern Ireland - Irish - 愛爾蘭
Spain - Spanish - 西班牙
Sweden - Swedish - 瑞典
Switzerland - Swiss -瑞士
The Netherlands - Dutch - 荷蘭
Turkey - Turkish - 土耳其
The UK - British - 英國
The USA - American - 美國
Wales - Welsh - 威爾士
中文只標有國名,各國人只需在國名後加『人』即可e.g. 瑞士(Switzerland),瑞士人(Swiss)
『伍』 誰能告訴我各個國家、各個國家的人、各國的語言用英語怎麼說啊
1、America美國、American美國人、English英語
2、China中國、Chinese中國人、Chinese中文
3、Canada加拿大、Canadian加拿大人、English英語
4、France法國、French法國人、French法語
5、Greece希臘、希臘人、Greek希臘語
6、Italy義大利、Italian義大利人、Italian義大利語
(5)伊拉克人英語怎麼說及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一、America
讀音:英 [əˈmerɪkə] 美 [əˈmerɪkə]
例句:
.
白令海峽把北美洲和亞洲分開。
二、American
讀音:英 [əˈmerɪkən] 美 [əˈmerɪkən]
例句:
該公司和一家美國公司合並了。
三、English
讀音:英 [ˈɪŋɡlɪʃ] 美 [ˈɪŋɡlɪʃ]
例句:
他們的書面英語顯然更好。
四、China
讀音:英 [ˈtʃaɪnə] 美 [ˈtʃaɪnə]
例句:
.
代表團結束了對我國的訪問。
五、Chinese
讀音:英 [ˌtʃaɪˈniːz] 美 [ˌtʃaɪˈniːz]
例句:
Thechef,staffandmanagersareallChinese.
廚師、工作人員和經理都是中國人。
『陸』 國家及國家的人用英語怎麼說
國家:
country
state
nation
國家的人the national people
『柒』 美軍叫伊拉克人哈吉..這個哈吉有用用英語怎麼翻譯
haji是指赴麥加朝聖過的伊斯蘭教徒,伊拉克也是一個伊斯蘭國家,haji也就泛指伊拉克人
『捌』 世界各國人的英語單詞
Chinese 中國人
Mongolian 蒙古人
Korean 韓國人
Japanese 日本人
Thai 泰國人
Malaysia 馬來西亞人
Indian 印度人版
Denish 丹麥 人
Norwegian 挪威人
Swedish 瑞典人
Finnish 芬蘭人權
Russian 俄羅斯 人
Polish 波蘭人
German 德國人
Austrian 奧地利人
Dutch 荷蘭人
French 法國人
Spainish 西班牙人
Italian 義大利人
Australian 澳大利亞人
Canadian 加拿大人
American 美國人
『玖』 用英語怎麼說如果有各個國家名稱和人的英語單詞
如果有各個國家名稱和人的英語單詞的英文翻譯
如果有各個國家名稱和人的英語單詞
If there's a country name and a person's English word
『拾』 "伊拉克人"英文怎麼說
Iraq
n.
伊拉克共和國
-------------------
Iraq Geography Top of Page
Location: 位於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
Middle East, bordering the Persian Gulf, between Iran and Kuwait
Geographic coordinates: 33 00 N, 44 00 E
Map references: Middle East
Area: 面積: 44.1839萬平方公里(包括924平方公里水域和伊拉克、沙特中立區伊拉克部分3522平方公里)。
total: 437,072 sq km
land: 432,162 sq km
water: 4,910 sq km
Area - comparative: slightly more than twice the size of Idaho
Land boundaries: total: 3,631 km
border countries: Iran 1,458 km, Jordan 181 km, Kuwait 242 km, Saudi Arabia 814 km, Syria 605 km, Turkey 331 km
Coastline: 海岸線長60公里。
58 km
Maritime claims: continental shelf: not specified
territorial sea: 12 NM
Climate: 除東北部山區外,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最高氣溫50℃以上,冬季最低在0℃左右。年均降雨量100~500毫米,北部山區達700毫米。
mostly desert; mild to cool winters with dry, hot, cloudless summers; northern mountainous regions along Iranian and Turkish borders experience cold winters with occasionally heavy snows that melt in early spring, sometimes causing extensive flooding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Iraq
Terrain: mostly broad plains; reedy marshes along Iranian border in south with large flooded areas; mountains along borders with Iran and Turkey
Elevation extremes: lowest point: Persian Gulf 0 m
highest point: Haji Ibrahim 3,600 m
Natural resources: 【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1998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125億桶,主要分布在73個地區,現僅開采了15個地區。在全世界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中僅次於沙特,居第二位。天然氣儲量預計約達3.1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2.4%。磷酸鹽儲量100億噸。
petroleum, natural gas, phosphates, sulfur
Land use: arable land: 12%
permanent crops: 0%
permanent pastures: 9%
forests and woodland: 0%
other: 79% (1993 est.)
Irrigated land: 25,500 sq km (1993 est.)
Natural hazards: st storms, sandstorms, floods
Environment - current issues: government water control projects have drained most of the inhabited marsh areas east of An Nasiriyah by drying up or diverting the feeder streams and rivers; a once sizable population of Shi'a Muslims, who have inhabited these area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been displaced; furthermore,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habitat poses serious threats to the area's wildlife populations; inadequate supplies of potable water; development of Tigris-Euphrates Rivers system contingent upon agreements with upstream riparian Turkey;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soil degradation (salination) and erosion; desertification
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agreements: party to: Law of the Sea, Nuclear Test Ban
signed, but not ratified: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Iraq People Top of Page
Population: 人口: 約2240萬(1999年)。
23,331,985 (July 2001 est.)
Age structure: 0-14 years: 41.64% (male 4,934,340; female 4,781,206)
15-64 years: 55.28% (male 6,528,854; female 6,368,823)
65 years and over: 3.08% (male 335,953; female 382,809) (2001 est.)
Population growth rate: 2.84% (2001 est.)
Birth rate: 34.64 birth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Death rate: 6.21 death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Net migration rate: 0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2001 est.)
Sex ratio: at birth: 1.05 male(s)/female
under 15 years: 1.03 male(s)/female
15-64 years: 1.03 male(s)/female
65 years and over: 0.88 male(s)/female
total population: 1.02 male(s)/female (2001 est.)
Infant mortality rate: 60.05 deaths/1,000 live births (2001 est.)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total population: 66.95 years
male: 65.92 years
female: 68.03 years (2001 est.)
Total fertility rate: 4.75 children born/woman (2001 est.)
HIV/AIDS - alt prevalence rate: less than 0.01% (1999 est.)
HIV/AIDS -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NA
HIV/AIDS - deaths: NA
Nationality: noun: Iraqi(s)
adjective: Iraqi
Ethnic groups: 其中阿拉伯人佔73.5%,庫爾德人21.6%,其餘為土耳其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猶太人和伊朗人等。
Arab 75%-80%, Kurdish 15%-20%, Turkoman, Assyrian or other 5%
Religions: 居民中95%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約佔54.5%,其餘為遜尼派),少數人信奉基督教(佔全國人口3.6%)或猶太教。
Muslim 97% (Shi'a 60%-65%, Sunni 32%-37%), Christian or other 3%
Languages: 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北部庫爾德地區的官方語言是庫爾德語,東部地區有些部落講波斯語。通用英語。
Arabic, Kurdish (official in Kurdish regions), Assyrian, Armenian
Ecation:
【教育】實行免費教育。1978年5月頒布全國義務掃盲法,計劃1990年掃除文盲。有巴格達、巴士拉、摩蘇爾等大學。海灣戰爭後,伊教育嚴重滑坡。政府於1997年提高了教師工資以解決由於教育經費不足而導致的師資力量嚴重匱乏問題。但由於伊人民生活困難,伊適齡兒童和青年(6-23歲)的入學率從1980年的67%下降至1994年的53%。成人識字率為57%(1994年)。1993/94年度各級學校情況如下:
學校(所) 學生(萬人) 教師(萬人)
小學 7966 339.1 12.6
中學 2511 111.5 4.5
職業學校 271 13.7 0.9
高等院校 19 19.7 1.1
Literacy: definition: age 15 and over can read and write
total population: 58%
male: 70.7%
female: 45% (1995 est.)
Iraq Government Top of Page
Country name: 伊拉克共和國
conventional long form: Republic of Iraq
conventional short form: Iraq
local long form: Al Jumhuriyah al Iraqiyah
local short form: Al Iraq
Politics: 政治: 1968年7月復興黨政變上台,推行阿拉伯「統一、自由、社會主義」的綱領。1979年薩達姆全面接管政權後,利用石油收入加速經濟建設,改善人民生活,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伊同伊朗因邊界糾紛引發歷時8年的兩伊戰爭,1990年因伊吞並科威特引發海灣戰爭,現仍受聯合國制裁。
Government type: 【政府】本屆政府於1994年5月29日組成。薩達姆總統兼總理,內閣成員多次調整。現主要成員有:副總統塔哈·亞辛·拉馬丹(Taha Yassin Ramadhan),副總統塔哈·毛希丁·馬魯夫(Taha Muhidin Ma』ruuf)副總理塔里克·阿齊茲(Tareq Aziz),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希克馬特·米茲班·易卜拉欣(Hikmat Mezban Ibrahim),國防部長 蘇爾坦·哈希姆·艾哈邁德上將(General Sultan Hashim Ahmed),國務部長艾爾沙德· 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齊巴里(Ershad Ahmed Mohammed Al-Zibari),貿易部長穆罕默德·馬赫迪·薩利赫(Mohammed Mahdi Saleh),工礦部長阿德南·阿卜杜·馬吉德·賈西姆 (Adnan Abdel-Majid Jasim),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賽義德·卡茲米·薩哈夫 (Mohammed Said Kazem Al-Sahaf),石油部長阿米爾· 穆罕默德·拉希德(Amir Mohammed Rashid),內政部長穆罕默德·扎瑪姆·阿卜杜·拉扎克( Mohammed Zimam Abdel Al-Razzaq ),農業部長阿卜杜·伊拉赫·哈密德·穆罕默德·薩利赫(Abl Ilah Hamid Mohammed Saleh),灌溉部長馬哈茂德·扎亞布·艾哈邁德(Mahmoud Diyab Al-Ahmed)。
republic
Capital: 首都: 巴格達,人口534.8萬(1997年)。
Baghdad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8個省,省下設縣、鄉、村。
18 provinces (muhafazat, singular - muhafazah); Al Anbar, Al Basrah, Al Muthanna, Al Qadisiyah, An Najaf, Arbil, As Sulaymaniyah, At Ta'mim, Babil, Baghdad, Dahuk, Dhi Qar, Diyala, Karbala', Maysan, Ninawa, Salah ad Din, Wasit
Independence: 3 October 1932 (from League of Nations mandate under British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holiday: 重要節日: 7月17日(革命日、國慶節)。
Revolution Day, 17 July (1968)
Constitution: 【憲法】1968年9月頒布臨時憲法,規定伊拉克是「人民民主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經濟上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保護私有制;總統為國家元首,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和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1970年7月16日,革命指揮委員會按照與庫爾德民主黨達成的協議修改臨時憲法,規定「在科學和革命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制度」。
22 September 1968, effective 16 July 1970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new constitution drafted in 1990 but not adopted
Legal system: based on Islamic law in special religious courts, civil law system elsewhere; has not accepted compulsory ICJ jurisdiction
Suffrage: 18 years of age; universal
Executive branch: chief of state: President SADDAM Husayn (since 16 July 1979); Vice Presidents Taha Muhyi al-Din MARUF (since 21 April 1974) and Taha Yasin RAMADAN (since 23 March 1991)
head of government: Prime Minister SADDAM Husayn (since 29 May 1994); Deputy Prime Ministers Tariq Mikhail AZIZ (since NA 1979), Hikmat Mizban Ibrahim al-AZZAWI (since 30 July 1999), Ahmad Husayn al-KHUDAYIR (since NA July 2001), and Abd al-Tawab Mullah al-HUWAYSH (since NA July 2001)
cabinet: Council of Ministers; note - there is also a 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 or RCC (Chairman SADDAM Husayn, Vice Chairman Izzat IBRAHIM al-Duri) which controls the ruling Ba'th Party, and is the most powerful political entity in the country
elections: president and vice presidents elected by a two-thirds majority of the 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 election last held 17 October 1995 (next to be held NA 2002)
election results: SADDAM Husayn reelected president; percent of vote - 99%; Taha Muhyi al-Din MARUF and Taha Yasin RAMADAN elected vice presidents; percent of vote - NA%
Legislative branch: 【革命指揮委員會】簡稱「革指會」,根據憲法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它有權解散議會,直接頒布法律和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決議,決定國家對外宣戰和媾和,批准國家預算、決算以及對外簽署條約、協定等。革指會主席有權任命副總統、總理、部長和其他高級軍政官員。革指會成員由復興黨地區領導成員組成。本屆革指會共9名成員,薩達姆總統任主席。
【議會】稱國民議會。由250名議員組成,其中30名由總統任命,任期為四年。每年春、秋召開兩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可召開特別會議。它有權審查由總統和革指會提出的法律草案,討論通過國家預算、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條約與協定等。第五屆國民議會於2000年4月產生。薩東·哈馬迪(SADO0N HAMMADI)連任為議長。
unicameral National Assembly or Majlis al-Watani (250 seats; 30 appointed by the president to represent the three northern provinces of Dahuk, Arbil, and As Sulaymaniyah; 220 elected by popular vote; members serve four-year terms)
elections: last held 27 March 2000 (next to be held NA March 2004)
election results: percent of vote by party - NA%; seats by party - NA
Judicial branch: Court of Cassation
Political parties and leaders: 國家元首: 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兼總理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 )。1979年7月就任。1995年10月在全民公決中連任。
【政黨】(1) 阿拉伯復興社會黨(The Arab Baath Socialist Party):伊拉克執政黨。1947年4月在大馬士革成立。1950年前在約旦、伊拉克和黎巴嫩等國建立分支。其宗旨是在阿拉伯世界實現「統一、自由、社會主義」。領導機構分民族領導機構和地區領導機構。民族領導機構為該黨總部,設在大馬士革;地區領導機構為設在各阿拉伯國家的分支,1963年復興黨人在敍利亞執政。1968年伊拉克復興黨人執政後,在巴格達另立民族領導機構。2000年6月薩達姆總統就任伊拉克復興黨民族領導總書記。
(2)庫爾德民主黨(The Kurdish Democratic Party):1945年成立,1975年後該黨分裂成三派:巴爾扎尼派、塔拉巴尼派、阿克拉維派。
巴爾扎尼派於1975年兩伊達成和解協議後,被迫率12萬武裝人員和家屬撤到伊朗境內建立基地。1979年巴爾扎尼死後,由他的兩個兒子伊德里斯、馬斯烏德繼續領導庫爾德民主黨。海灣戰爭後,該派同庫爾德其它反對派在伊北部地區加強了反政府活動。1991年宣布脫離巴格達中央政府,並控制伊北部地區。1992年4月,該派參加了庫爾德反對派與政府就庫爾德人自治的談判.但未取得成果。同年6月,該黨與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舉行了庫區的議會選舉,並於7月5日成立政府。2000年3月,庫爾德民主黨召開第13次全國代表大會,副總統拉馬丹等與會,會議稱贊薩達姆總統是捍衛伊領土完整、人民統一和庫爾德人民合法民族權利的可靠保證。
塔拉巴尼派於1975年從庫爾德民主黨中分裂,成立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
阿克拉維派主要成員多系庫族部落首領和地方有影響人物。參加了「全國民族進步陣線」,主張通過復興黨的領導,「擴大庫爾德人在庫爾德自治區的民族權利」。總書記艾哈邁德·安盧希。
(3) 庫爾德斯坦愛國聯盟(The Patriotic Union of kurdistan):1975年11月成立。總部設在大馬士革,擁有武裝近萬人。海灣戰爭後,該派游擊隊在北部地區多次同政府軍發生武裝沖突。盡管塔拉巴尼也參加了同政府就有關庫爾德自治問題的談判,但仍主張通過武裝斗爭和在國際保障的情況下,爭取庫爾德人自治。領導人賈拉勒·塔拉巴尼。
(4)伊拉克共產黨(The Communist Party of Iraq):1934年成立,1958年參加推翻費薩爾王朝的斗爭。1963年伊復興黨執政後,伊共參加復興黨領導的「全國民族進步陣線」。1978年3月,伊共指責復興黨的內外政策。1979年,伊當局將共產黨逐出「全國民族進步陣線」。伊共再次轉入地下,並在北部地區開展反對現政權的活動。總書記阿齊茲·穆罕默德(Aziz Mohammed)。
(5)伊斯蘭號召黨(The Islamic Call Party):亦譯達瓦黨。該黨前身為50~60年代出現的法蒂瑪黨,1974年秘密改為「達瓦黨」。該黨主張推翻復興黨統治,建立伊斯蘭什葉派政權。其大部分成員是伊拉克納傑夫地區什葉派的宗教人士和伊朗僑民,許多成員在國外。該黨在伊朗的支持下從事反對伊拉克政府的活動。1991年海灣戰爭後,該黨在伊南部地區發動了大規模什葉派穆斯林的反政府騷亂,後被政府軍鎮壓。黨主席穆罕默德·邁赫迪·阿西菲。
全國民族進步陣線(The Progressive National and Patriotic Front):1973年7月成立,是伊拉克復興社會黨的統一戰線組織。主要由復興黨、庫爾德民主黨(阿克拉維派)等黨派和一些獨立的民族主義分子組成。復興黨一貫強調對該陣線的「絕對領導」。最高委員會主席薩達姆·海珊總統。
【重要人物】薩達姆·海珊:伊拉克總統、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復興社會黨伊拉克民族領導機構總書記、武裝部隊總司令。1937年4月28日生於薩拉丁省提克里特縣一個農民家庭,是前總統貝克爾的外甥。1957年加入復興黨。1960年2月入開羅大學。1963年2月復興黨執政後,回國任復興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成員。同年11月阿里夫推翻復興黨政權,薩於1964年10月被捕,兩年後越獄。1968年7月復興黨再次執政後,出任革命指揮委員會副主席、復興黨伊拉克地區領導機構副總書記。1976年1月晉升為上將。1977年7月任復興黨民族領導副總書記。1979年7月在前總統貝克爾稱病辭職後,薩任復興黨地區領導總書記、革指會主席、共和國總統和武裝部隊總司令,8月獲元帥軍銜。1979年10月當選為復興黨民族領導機構副總書記。1991年9月伊復興社會黨召開第10次代表大會,薩當選為該黨總書記,1994年5月兼任內閣總理。1995年10月在伊首次全民公決中連任總統。2000年6月任復興黨民族領導總書記。
Ba'th Party [SADDAM Husayn, central party leader]
Political pressure groups and leaders: any formal political activity must be sanctioned by the government; opposition to regime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