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單詞 » 英語歷史第一個英語單詞

英語歷史第一個英語單詞

發布時間: 2021-01-01 05:55:14

① 英語單詞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單詞 及來源

英語中歷史最悠久的單詞有四個,即apple(原來寫作apal),bad(和古代相同),good(原來寫作gol),tin(和古代相同).

② 英語的發展史

盧恩語(Futhark)→古英語(即盎格魯-撒克遜語)(Old English、Anglo-Saxon)→英國英語(English)

1.英語的發展要追溯到公元410年,羅馬人離開不列顛之後,日耳曼部族包括盎格魯、薩克遜開始湧入。

2.羅馬人走了,沒有留下他們使用的拉丁語。反倒是實用的盎格魯薩克遜語言進入到當地人的語言,帶去了新的詞彙。

3.公元597年,基督教傳入英國。基督教的流行,使當地人更容易接受拉丁文的怪字,如「martyr(烈士)」, 「bishop」和 「font」。

4.公元800年,丹麥人入侵英國。維京語言給英語帶來了好戰意味明顯的詞彙,英語中共有2000個詞彙源於維京人。

5.1066年,征服者威廉入侵不列顛,帶來了來自海峽對岸的法語。法語成為了上層階級與官方事務用語。總的來講,英文大概從諾曼語中吸收了一萬多個單詞。

6.1337 年,英法百年戰爭開始。在這116年的爭斗中,英語吸收了法語中的戰爭詞彙,如「armies」, 「navies」 及 「soldiers「, 並逐步取代法語,成為當權者的語言。

7.100年之後誕生了莎士比亞。字典告訴我們,莎士比亞大概發明了2000多個新字,包括好用的詞彙還有很多當時的流行詞彙。

8.1611年出現了詹姆士王版聖經。新聖經使用了所有人都能理解的語言,使得聖經中的教訓不再是「王宮粉牆上」的文字,而是手中的小冊,並有傳教士在每間教堂宣傳。

9.17世紀,科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皇家學院的科學家們一開始用拉丁文溝通,後來發現其實用自己的母語英文會更簡潔。新事物的發現產生了許多新的詞彙。

10.在日不落帝國迅速擴張時期,英語從殖民地不同的語言中吸收了許多新的詞彙與表達。據統計,在1815年到1914年期間,新變種的英文得以在世界各地發展。

11.隨著英文向四面八方擴張,詞典編纂者也隨之出現,這些人想要解決拼字不統一的無政府狀態。於是約翰遜博士花了九年編成了一本英文字典,促成了拼寫的統一。

12.英語由古代從丹麥等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德國、荷蘭及周邊移民至不列顛群島的盎格魯、撒克遜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說的語言演變而來,並通過英國的殖民活動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13.在19至20世紀,英國以及美國在文化、經濟、軍事、政治和科學在世界上的領先地位使得英語成為一種國際語言。如今,許多國際場合都使用英語做為溝通媒介。

(2)英語歷史第一個英語單詞擴展閱讀

古英語受低地日耳曼語影響很大,比如動詞,基本詞彙,發音,復合詞結構,形態變化很復雜,但是與現代的標准德語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現代英語並非起源或演變自羅曼語族亦或是法語,但是數萬現代英語詞彙,很大一部分來自法語,約5萬英語詞彙與法語接近甚至是完全相同,現代英語和多數現代歐洲語言都改用字母拼寫。

現代英語所使用的拼寫字母,也是完全借用了26個字母。所謂「英語字母」,就是古羅馬人在書寫時所使用的拼寫字母。

英語開始以拉丁字母作為拼寫系統大約是在公元六世紀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參考資料

英語-網路

③ 英語語言的發展史

希望滿意並採納:
英語語言的歷史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古英語(Old English),中世紀英語(Middle English)和現代英語(Modern English)。

古英語(449--1100)。有記載的英語語言起始於449年,當時包括央格魯-撒克遜人(Angles-Saxons)在內的德國部落入侵大不列顛。他們把原來的居民凱爾特人(the Celts)趕到不列顛的北部和西部角落。凱爾特人的領袖King Arthur帶領部隊勇敢作戰,英勇抗擊德國入侵者。這之後在不列顛島上央格魯人、撒克遜人和一些德國部落都說著各自的英語。盡管85%的古英語詞彙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但一些常用詞彙如:child, foot, house, man, sun等等還是保留下來。和現代英語相比,古英語中的外來詞很少,但派生詞綴較多。古英語中還有較多描述性的復合詞。如「音樂」是earsport;「世界」是age of man。在著名的英雄史詩《貝奧武甫》(Beowulf)中對此有詳盡描述。

787年,來自丹麥及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北歐海盜(the Vikings)陸續進入英國。在之後的三百年裡,他們襲擊、侵佔了大部分的英格蘭。北歐海盜對英語語言的影響意義是深遠的,是他們帶來了代詞they、their、them等;/g/ /k/的發音;甚至包括husband、window這樣的詞。古英語無論從發音還是拼寫上都與現代英語大相徑庭。

中世紀英語(1100――1500)。1066年的諾曼底征服事件在英語語言發展史上是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在這年,威廉帶領軍隊從法國諾曼底省出發,穿過英吉利海峽,想在英國稱王並在倫敦成立一個法國法庭。之後的近三百年裡,法語一直是英國的官方語言,成為統治階級用語,而平民百姓說的英語被認為市低等語言。到1300年左右,法語的使用開始減少。到14世紀末期,英語又重新成為官方語言。喬叟寫於14世紀末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反映了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變化對英語語言的影響。

在近四百年時間里,諾曼人給英語帶來了近一萬的外來詞,深深影響了英國人的社會和生活。英語語言在這一時期借用了較多法語中的派生詞綴,如-able, -ess。當然也有一些拉丁語直接進入英語,而且多用於書面語。由於貿易的發展,還有少量的荷蘭詞語在這時期融入英語中。

中世紀英語的語音變化較少,但句法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詞序,並且擴展了情態動詞、助詞結構。不規則動詞越來越少,很多不規則動詞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也趨向規則化。到1000年,語言使用中已確定了-s作為名詞復數的構成,而古英語中曾以-en結尾表示復數便漸漸不再被人們使用。

現代英語(1500――至今)。1476年,卡克斯頓(William Caxton)在英國開始引進印刷機的使用,標志著中世紀英語轉入現代英語階段。由於讀物數量的增多,范圍擴大,詞彙拼寫開始趨向規范化,標准化,固定化。這樣一來,讀音和拼寫之間的差距擴大。另外,隨著探險、殖民、以及貿易等各方面走向世界化,給現代英語帶來一定的沖擊。超過50種語言的外來詞湧入英語,如阿拉伯語,法語,德語,荷蘭語,俄語,希伯來語,西班牙語,漢語,義大利語等。

為體現英語語言的威望,文藝復興時期(Renaissance)有更多的拉丁和希臘詞彙加入英語,象congratulate, democracy, ecation等來自拉丁語;catastrophe, encyclopedia, thermometer 來自希臘語。一些現代希臘語、拉丁語中的科技用語如aspirin, vaccinate也被當作英語使用。另外,一些外來語(如criterion, focus)仍保留了原來詞語的復數形式。還有一些更保留了當時的拼寫和發音。

④ 英語單詞的演變歷史

幾乎所有的日耳曼語源字匯(包括一切基本字匯,如代詞、連詞等)都相對來說更短、更非正式。拉丁語源的字匯通常代表更加優雅或更有教養。但是,過多運用拉丁語源字匯,則會被認為矯飾或故意引起混淆。喬治·奧威爾的文章《政治與英語》對此作了透徹的描寫。
英語使用者在選擇單詞時,通常可以從日耳曼語源和拉丁語源的近義字匯中挑選:如「sight」和「vision」、「freedom」和「liberty」。這些近義詞之間都有微妙的差異,使用者能夠自由選擇組合表達不同的觀點。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所用到的詞彙一般是日耳曼語源。大多數拉丁語源的字匯通常用在更加正式的講話和文章中,比如法庭發言或者編寫網路全書。
由於英語詞彙主要由詞根構成,不同詞根的組合可以很容易的形成新的單詞,於是英語的詞彙量非常龐大,但如果要估計具體數字,必須先要判斷哪些能夠算作英語單詞。不過與其他語言不同,並沒有一個權威學術機構來規定何為正式的英語詞彙。醫學、科技領域不斷涌現新詞,一些進入了大眾日常用語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內部使用。移民群體帶來的外語單詞也經常融入英語社會中去。一些古詞和方言單詞能否算作英語也無法判斷。 《牛津英語字典》(第二版)收錄了超過五十萬個條目,標准比較寬松:「包括文學與日常對話中的標准詞彙,無論當代、廢棄或古語,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詞彙和大量方言、俚語。」(《牛津英語字典》補遺,1933年)
編輯本段英語的特點
1)英語拼寫和讀音的特點
英語是全世界拼寫和讀音最不規則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英語不屬於拼音文字的范疇,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發同一個音,反過來同一個音可以由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發。如字母A可以發多達八個音,TH組合發三個音如其中Thailand、Thyme、Thames等單詞發不規則的/t/音,ough字母組合共有九種發音方式,這九種發音的代表單詞是:①though (雖然) ②thought (思惟,想法,思想,思潮) ③enough, rough (足 ,粗 糙 的,使不平)④ thorough (徹底的,完全的,十足的)⑤ cough (咳嗽) ⑥through (穿過,通過,從 …開始至終)⑦ hiccough (打嗝)⑧ plough (耕作,皺眉) ⑨lough (湖)如有一個句子:Though the rough cough and hiccough plough me through, I ought to cross the lough.在這個句子中同一個字母組合ough,竟然會有八種不同的發音這八個音分別是分別是①[o ]②[[Λf] ③[)f] ④[Λp] ⑤[ au] ⑥[u] ⑦[)] ⑧[ax]
不發音的字母特別多,如debt、Comb、ptarmigan、viscount、island、hour、indict等單詞都有不發音的字母。
拼寫完全混亂無規可循的單詞也很多Czech、Cello、Cafe、One、mnemonic、maugham、Vaughan、chalet、debut等單詞不靠音標根本不知道怎樣發音.
英語的重音應該放在哪個音節上也沒有固定規則,非重讀音節中的母音經常弱化變音,另本來已經混亂的拼寫變得更加混亂,更可怕的是如果單詞或短語的重音讀錯或說錯,那就意味著詞性、詞義的改變,從而產生意義上的誤解。
除了拼寫不規則和重音不固定外,英語單詞還分為強讀式和弱讀式,另到本來已經拼寫混亂的英語,要從它的拼寫上掌握它的正確發音變得沒有可能,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出現大量聾啞英語的原因,如英語的弱讀式例句,can: /kæn/, 弱讀式I can go /

⑤ 求大量有關歷史的英語單詞短語,+30分

history ['histri] n. 歷史,歷史學
narrative ['nærətiv] n. 記事,敘事
Herodotus [hə'rɔdətəs] n. 希羅多德
circa ['sə:kə] prep. (拉丁語)大約(簡寫c., ca., cir., circ., C.)
Thucydides [θju'sidədi:z] n. 修昔底德
chronological [.krɔnə'lɔdʒikəl] adj. 年代學的,按年代順序的
territorial [.teri'tɔ:riəl] adj. 區域性的,地方性的
thematically [θi'mætikli] adv. 按主題方式,按專題方式
Big History 大歷史(學派)
archaeology [.ɑ:ki'ɔlədʒi] n. 考古學
methodology [.meθə'dɔlədʒi] n. 方法論
approach [ə'prəutʃ] n. 研究方法
discipline ['disiplin] n. 學科
perspective [pə'spektiv] n. 觀點
the humanities [hju:'mænitiz] 人文學科
the social sciences 社會科學
classification [.klæsifi'keiʃən] n. 分類
anthropology [.ænθrə'pɔlədʒi] n. 人類學
global history 全球史
historiography [.histɔ:ri'ɔgrəfi] n. 歷史編纂學,史學史,文獻學
biographical [.ə'græfikəl] adj. 傳記的,傳記體的
thematic [θi'mætik] adj. 主題的,專題的
medieval [medi'i:vəl] adj. 中世紀的
philosophy of history 歷史哲學
meta-level ['metə 'levəl] 總體層面,元級
teleological [.teli'ɔlədʒikəl] adj. 目的論的
diplomatic [.diplə'mætik] adj. 外交的
historical method 史學方法
primary sources 原始材料
epistemology [i.pisti'mɔlədʒi] n. 認識論
Peloponnesian [.peləpə'ni:ʃən] adj. 伯羅奔尼撒半島的
divine [di'vain] adj. 神的,神聖的
chronology [krə'nɔlədʒi] n. 編年史
cyclical ['saiklikl] adj. 循環的
posthumous ['pɔstjuməs] adj. 身後的,死後的
dynastic [dai'næstik] adj. 王朝的
Saint Augustine [seint ɔ:'gʌstin] n. 聖奧古斯丁
Christian ['kristjən] adj. 基督教的,基督教徒的
the Renaissance [rə'neisəns] n. 文藝復興,文藝復興時期
religious [ri'lidʒəs] adj. 宗教的
Hegel ['heigl] n. 黑格爾
secular ['sekjulə] adj. 世俗的
Ranke [ræŋk] n. 蘭克
epic ['epik] adj. 史詩的,敘事的;史詩,敘事詩
nationalistic [.næʃənəl'istik] adj. 民族主義的
Fernand Braudel [fer'nan brɔ'del] 費爾南•布羅代爾
Le Roy Larie [lə rwa ladju'ri:] 拉魯瓦•拉杜里
Marc Bloch [mark blɔk] 馬克•布洛克
Lucien Febvre [lysjæn fevr] 呂西安•費弗爾
multi-disciplinary [.mʌlti'disiplinəri] adj. 多學科的
the Annales ['ænəlz] School 年鑒學派
quantitative history 數量史學
raw data 原始數據
ethnic ['eθnik] adj. 族群的,族裔的
racial ['reiʃəl] adj. 種族的
genre ['ʒɑ:nrə] n. 類型,流派,風格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日常生活史
Marxist ['mɑ:ksist] adj., n. 馬克思主義(者)的;馬克思主義者
Eric Hobsbawm ['erik 'hɔbsbɔm]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
Georges Lefebvre [ʒɔrʒ lə'fevr] 喬治•勒費弗爾
François Furet [fran'swa fy're] 弗朗索瓦•弗雷
Roland Mousnier [rɔ'lan mu:'njei] 羅蘭•穆尼埃
anti-Marxist adj. 反馬克思主義的
feminist ['feminist] adj. 女性主義的,女權主義的;女權主義者
postmodernist [.pəust'mɔdərnist] n., adj. 後現代主義者;後現代主義(者)的
Richard Evans ['ritʃəd 'evənz] 理查德•埃文斯
Keith Windschuttle [keiθ 'winʃʌtl] 凱斯•溫修德
historical periodization [piəriədai'zeiʃən] 歷史分期
classificatory [.klæsifi'keitəri] adj. 類別的,分類上的
retrospective [.retrəu'spektiv] adj. 事後回想的,回顧的
the Gilded Age 鍍金時代
the Dark Age(s) 黑暗時代
the First World War 第一次世界大戰
decimal ['desiməl] adj. 十進法的,以十為基礎的
talismanic [.tæliz'mænik] adj. 護符(般)的,有護符般效力的
the Victorian [vik'tɔ:riən] Era 維多利亞時代
the Napoleonic [nə.pəuli'ɔnik] Era 拿破崙時代
the Meiji ['mei'dʒi:] Era 明治時代
the Merovingian [.mærə'vindʒiən] Period 墨洛溫王朝時期
Romantic [rə'mæntik] period 浪漫主義時期
the sexual ['seksjuəl] revolution 性革命
conservative [kən'sə:vətiv] adj. 保守的
Roman Catholic ['kæθəlik] culture 羅馬天主教文化
Franco ['frɔŋkəu] n. 弗朗哥
primitive culture 原始文化
Paul Tournal [pɔl turnal] 保羅·杜納爾
anté-historique['a:ŋtei 'istɔrik] n.(法語)史前的
prehistoric ['pri:his'tɔrik] n. 史前的
Daniel Wilson ['dænjəl 'wilsn] 丹尼爾·威爾遜
prehistorian [pri:hi'stɔ:riən] n. 從事史前史研究的專家,史前史學家
the Stone Age 石器時代
the Bronze Age 青銅器時代
the Iron Age 鐵器時代
excavation [.ekskə'veiʃən] n. 發掘
geologic [dʒiə'lɔdʒik] adj. 地質學的
geographic [dʒiə'græfik] adj. 地理學的
literate ['litərit] adj. 識字的,有文化的
geneticist [dʒi'netisist] n. 遺傳學家
linguist ['liŋgwist] n. 語言學家
paleontology [.pæliɔn'tɔlədʒi] n. 古生物學
biology ['ɔlədʒi] n. 生物學
geology [dʒi'ɔlədʒi] n. 地質學
archaeoastronomy [.ɑ:kiəuəs'trɔnəmi] n. 考古天文學
linguistics [liŋ'gwistiks] n. 語言學
molecular [mə'lekjulə] adj. 分子的
genetics [dʒi'netiks] n. 遺傳學
archaeological [.a:kiə'lɔdʒikəl] adj. 考古的,考古學上的
artifact ['ɑ:tifækt] n. 人工製品
anonymous [ə'nɔniməs] adj. 無名無姓的,匿名的
Neanderthal [ni'ændətɑ:l] n. 尼安德特人
academic [.ækə'demik] adj. 學術上的,從事學術研究的
New Guinea [nju: 'gini] n. 新幾內亞
Paleolithic [.pæliəu'liθik] n. 舊石器時代;adj. 舊石器時代的
the Lower Paleolithic 舊石器時代早期
Homo sapiens['həuməu 'seipienz] n. 智人(現代人的學名)
Homo habilis['həuməu 'hæbilis] n. 能人
species ['spi:ʃi:z] n. 種類,物種
usher ['ʌʃə] vi. 引入,引導
anatomic [.ænə'tɔmik] adj. 解剖學上的
burial ['beriəl] n. 埋葬,葬禮,墳墓
sophisticated [sə'fisti.keitid] adj. 復雜的,精密的,老練的
highlight ['hailait] n. 精彩部分,閃光點
the Middle Paleolithic 舊石器時代中期
the Cro-Magnon ['krəʊ'mænjɔŋ] n. 克羅馬尼翁人
nomadic [nəu'mædik] adj. 游牧的,游牧民族的,流浪的
hunter-gatherer n. 捕獵採集者
egalitarian [i.gæli'tɛəriən] adj. 平等主義的
sedentary ['sedən.təri] adj. 定居的,固定不動的
chiefdom ['tʃi:fdəm] n. 首領的地位,首領的權威
stratification [.strætifi'keiʃən] n. 分層
indigenous [in'didʒinəs] adj. 土著的,土生土長的,本地的
the Upper Paleolithic 舊石器時代晚期
Mesolithic [.mesə'liθik] n. 中石器時代;adj. 中石器時代的
the Middle Stone Age 中石器時代
Neolithic [.ni:əu'liθik] n. 新石器時代;adj. 新石器時代的
Pleistocene ['plaistəusi:n] n. 更新世;adj. 更新世的
millennia [mi'leniə] (millenniums) n. 數千年
marshland ['mɑ:ʃlænd] n. 沼澤地
midden ['midn] n. 貝冢
deforestation [.di:fɔris'teiʃən] n. 森林開發,濫發森林
composite ['kɔmpəzit] adj. 合成的,復合的
flint [flint] n. 極硬的東西,打火石
microlith ['maikrəliθ] n. 細石器
microburin [.maikrə'bjuərin] n. 小雕刻刀
tackle ['tækəl] n. 用具,滑車
adze, adz [ædz] n. 錛子
canoe [kə'nu:] n. 獨木舟
bow [bəu] n. 弓
the New Stone Age 新石器時代
domestication [də.mesti'keiʃən] n. 馴養,馴化
warfare ['wɔ:fɛə] n. 戰爭,戰事
Stonehenge['stəun'hendʒ] n. 巨石陣
millennium [mi'leniəm] n. 一千年
Sumerians [su:'miriəns] n. 蘇美爾人
Peru[pə'ru:] n. 秘魯
Mesoamerica[.mezəuə'merikə] n. 中美洲
the Fertile Crescent ['kresənt] n. 新月沃地(西亞伊拉克兩河流域連接敘利亞一帶地中海東岸的一片弧形地區,為上古文明發源地之一)
irrigation [.iri'geiʃən] n. 灌溉
the Metal Age 金屬時代
Chalcolithic [.kælkə'liθik] n. 銅石並用時代;adj. 銅石並用時代的
the Old World 舊大陸,東半球(尤指歐洲)
metallurgy [me'tælədʒi] n. 冶金術,冶金學
metalworking ['metəl.wə:kiŋ] n. 金屬加工
tin [tin] n. 錫
outcropping ['autkrɔpiŋ] n. 露出,露出地表
arsenic ['ɑ:sənik] n. 砷,砒霜
ferrous ['ferəs] adj. 含鐵的
cradle ['kreidəl] n. 搖籃,發源地
valley ['væli] n. 流域
Euphrates[ju:'freiti:z] n. 幼發拉底河
Tigris['taigris] n. 底格里斯河
Mesopotamia [.mesəpə'teimiə] n. 兩河流域
Nile[nail] n. 尼羅河
Ins ['indəs] n. 印度河
subcontinent [sʌb'kɔntinənt] n. 次大陸

⑥ 英語單詞歷史

所有的發音及名稱都是一種稱謂,就好像漢語中出現象形文字中的「狗」字,為什麼讀gou不讀ren,英語的發音規則只是最原始習慣的保留,另外英語中有大量的法語單詞,還會借鑒拉丁文,漢語,日語其他國家的詞彙

⑦ 歷史的英文單詞是什麼

HISTORY

⑧ 英語詞彙書的第一個單詞是abandon

四級托福、sat都是這個

⑨ 歷史這個單詞用英語怎麼說

歷史
history ['hɪst(ə)rɪ]

漢語諧音 嘿絲錘 或者 嘿絲特瑞

很高興為您解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滿意煩版請採納

點擊【采權納為滿意答案】按鈕即可,萬分感謝!(*^__^*)

⑩ 英語單詞的發展歷史是怎麼樣的

幾乎所有的日耳曼語源字匯(包括一切基本字匯,如代詞、連詞等)都相對來說更短、更非正式。拉丁語源的字匯通常代表更加優雅或更有教養。但是,過多運用拉丁語源字匯,則會被認為矯飾或故意引起混淆。喬治·奧威爾的文章《政治與英語》對此作了透徹的描寫。 英語使用者在選擇單詞時,通常可以從日耳曼語源和拉丁語源的近義字匯中挑選:如「sight」和「vision」、「freedom」和「liberty」。這些近義詞之間都有微妙的差異,使用者能夠自由選擇組合表達不同的觀點。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所用到的詞彙一般是日耳曼語源。大多數拉丁語源的字匯通常用在更加正式的講話和文章中,比如法庭發言或者編寫網路全書。 由於英語詞彙主要由詞根構成,不同詞根的組合可以很容易的形成新的單詞,於是英語的詞彙量非常龐大,但如果要估計具體數字,必須先要判斷哪些能夠算作英語單詞。不過與其他語言不同,並沒有一個權威學術機構來規定何為正式的英語詞彙。醫學、科技領域不斷涌現新詞,一些進入了大眾日常用語中,其他只在一小部分人群內部使用。移民群體帶來的外語單詞也經常融入英語社會中去。一些古詞和方言單詞能否算作英語也無法判斷。 《牛津英語字典》(第二版)收錄了超過五十萬個條目,標准比較寬松:「包括文學與日常對話中的標准詞彙,無論當代、廢棄或古語,也包括主要的科技詞彙和大量方言、俚語。」(《牛津英語字典》補遺,1933年)編輯本段英語的特點 1)英語拼寫和讀音的特點 英語是全世界拼寫和讀音最不規則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英語不屬於拼音文字的范疇,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發同一個音,反過來同一個音可以由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發。如字母A可以發多達八個音,TH組合發三個音如其中Thailand、Thyme、Thames等單詞發不規則的/t/音,ough字母組合共有九種發音方式,這九種發音的代表單詞是:①though (雖然) ②thought (思惟,想法,思想,思潮) ③enough, rough (足 ,粗 糙 的,使不平)④ thorough (徹底的,完全的,十足的)⑤ cough (咳嗽) ⑥through (穿過,通過,從 …開始至終)⑦ hiccough (打嗝)⑧ plough (耕作,皺眉) ⑨lough (湖)如有一個句子:Though the rough cough and hiccough plough me through, I ought to cross the lough.在這個句子中同一個字母組合ough,竟然會有八種不同的發音這八個音分別是分別是①[o ]②[[∧f] ③[)f] ④[∧p] ⑤[ au] ⑥[u] ⑦[)] ⑧[ax] 不發音的字母特別多,如debt、Comb、ptarmigan、viscount、island、hour、indict等單詞都有不發音的字母。 拼寫完全混亂無規可循的單詞也很多Czech、Cello、Cafe、One、mnemonic、maugham、Vaughan、chalet、debut等單詞不靠音標根本不知道怎樣發音. 英語的重音應該放在哪個音節上也沒有固定規則,非重讀音節中的母音經常弱化變音,另本來已經混亂的拼寫變得更加混亂,更可怕的是如果單詞或短語的重音讀錯或說錯,那就意味著詞性、詞義的改變,從而產生意義上的誤解。 除了拼寫不規則和重音不固定外,英語單詞還分為強讀式和弱讀式,另到本來已經拼寫混亂的英語,要從它的拼寫上掌握它的正確發音變得沒有可能,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出現大量聾啞英語的原因,如英語的弱讀式例句,can: /kæn/, 弱讀式I can go /ˈaɪ kŋ ɡoʊ/, and: /ænd/, 弱讀式you and me /ˌjuː ən ˈmiː/, he: /hiː/, 弱讀式will he go? /ˈwɪl ɪ goʊ/等等。 總結 由於英語的重音和英語的拼寫與發音沒有規則可循,再加上英語又分為強讀式和弱讀式,使得要從書面拼寫上掌握英語正確發音變成沒有可能的事,綜合上述拼寫混亂、重音不固定、不發音的字母特別多、分強讀式和弱讀式的原因,將來英語可能會失去世界通用語的霸主地位。 2)英語句子結構的特點 英語的句子結構比較簡單、自然,合乎邏輯思維的自然順序,也就是說,英語的詞序word order比較自然。英語不象德語或俄語,句子結構沒有那麼復雜,詞序沒有那麼多的倒裝現象(inversion)。英語的「語法」性別和「天然」性別相一致,不象俄語、拉丁語那樣把所有的名詞,按照「語法」性別,都分為陽性、陰性和中性。這樣,現代英語就免去了名詞和形容詞的復雜的格的變化,而德語和俄語仍大量地保存著這些變化。所以說,英語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結構比較簡單,因此比較明白、易學。英語的第二個特點就是它的詞彙非常豐富,因此它的表達能力特別強。據估計,英語詞彙包括的單詞超過一百萬,居世界各語種的首位。英語的構詞手段也很多樣,因此英語不斷產生新詞。另外一個現象就是英語的詞義不斷發生變化,原有的詞也可以獲得新的詞義,而且這種詞義變化比較自然,顯得毫不費力。例如,sophisticated的原義為:「非常有經驗的,老練的,老於世故的」,它的基本詞義是「失去了單純性」。從這個基本詞義發展到「復雜的,精緻的」這一過程也是很自然的,不費氣力的。這樣,我們就可以用來修飾weapons,而得到「尖端武器」這個新的概念。這樣,原有的sophisticated一詞就變成兩個詞了,因為它獲得了完全不同的新詞義。此外.英語還有大量的短語動詞,由動詞加副詞構成。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