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雙重讀單詞
❶ 英語各種語法的英文名稱,例如名詞性從句怎麼說
1、句式
從句clause
從屬句 subordinate clause
並列句 coordinate clause
名詞從句 nominal clause
定語從句 attributive clause
狀語從句adverbial clause
賓語從句 object clause
主語從句 subject lause
同位語從句appositive clause
時間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time
地點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place
方式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manner
讓步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concession
原因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cause
結果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result
目的狀語從句adverbial clause of purpose
條件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condition
真實條件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real condition
非真實條件狀語從句 adverbial clause of unreal condition
含蓄條件句 adverbial clause of implied condition
錯綜條件句adverbial clause of mixed condition
句子 sentence
簡單句simple sentence
並列句compound sentence
復合句 complex sentence
並列復合句 compound complex sentence
陳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
疑問句interrogative sentence
2、時態
時態tense
過去將來時past future tense
過去將來進行時 past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過去將來完成時 past future perfect tense
一般現在時 present simple tense
一般過去時past simple tense
一般將來時future simple tense
現在完成時 past perfect tense
過去完成時present perfect tense
將來完成時 future perfect tense
現在進行時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過去進行時past continuous tense
將來進行時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過去將來進行時 past future continuous tense
現在完成進行時 present perfect continuous tense
過去完成進行時 past perfect continuous tense
句型結構
句子按其結構可分為簡單句、並列句和復合句。
1、簡單句
基本形式:簡單句的基本形式是由一個主語加一個謂語構成。其它各種句子形式都是由此句型發展而來,如五大基本句型:
(1)主語+謂語(s.+predicate)
這種句型簡稱為主謂結構,其謂語一般都是不及物動詞,例:Things change.事物是變化的。Nobody went.沒有人去。
(2)主語+系動詞+表語(s.+link v.+predicative)
這種句型稱為主系表結構,其實聯系動詞在形式上也是一種謂語動詞,系動詞與表語一起構成了復合謂語,例:Mr. Turner is an artist.特納先生是位畫家。
(3)主語+謂語+賓語(s.+predicate+o.)
這種句型可稱為主謂賓結構,它的謂語一般多是及物動詞,例:We never beat children.我們從來不打孩子。
(4)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s.+predicate+oi.+od.)
這種句型可稱為主謂賓賓結構,其謂語應是可有雙賓語的及物動詞,兩個賓語一個是間接賓語,一個是直接賓語,例:He gave the book to his sister.他把這本書給了他的妹妹。
(5)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s.+predicate+o.+o.c.)
這種句型可簡稱為主謂賓補結構,其補語是賓語補語,與賓語一起即構成復合賓語,例:I found the book easy.我發現這本書不難。(形容詞easy作補語)
注意:有時兩個或更多的並列主語擁有一個共同的謂語,甚至並列有兩個主語和兩個謂語,這樣的句子仍然是簡單句,例: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ast Asia are developing rapidly.
中國和東亞其它國家正在迅速地發展。(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並列主語)
2、It引導結構
It 既是代詞又是引詞。作代詞時,它可做人稱代詞、指示代詞、非人稱代詞,用於前指、非確指或習語中。作引詞時,它本身無實義,只起先行引導的作用。
可作形式主語(it is + adj. + for/of sb. to do sth.)或形式賓語(it + adj. + to do sth.),真實的主語或賓語是不定式、動名詞或名詞從句,它們則放在後面。
It 也用於強調句結構。如想強調某個詞或部分,可用it is (was) + 強調部分(主語、賓語或狀語) + that(who)…的強調結構。本章要求了解代詞it 和引詞it 的各種用法,重點掌握it 用於前指或後指;引導詞it 用於強調結構。
3、並列句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用並列連詞連在一起構成的句子,叫做並列句,其基本結構是「簡單句+並列連詞+簡單句」。
並列連詞有:and, but, or, so等。並列句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簡單句連接而成。並列句中的各簡單句意義同等重要,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系,是平行並列的關系。它們之間用連詞連結。
4、復合句
復雜句(Complex Sentence)由一個主句(Principal Clause)和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從句(Subordinate Clause)構成。
主句是全句的主體,通常可以獨立存在;從句則是一個句子成分,不能獨立存在。
從句不能單獨成句,但它也有主語部分和謂語部分,就像一個句子一樣。所不同在於,從句須由一個關聯詞(connective)引導。
❷ 一個人一個月可以記多少個單詞
從理論上來講,每個人一個月最多可以記住的英語單詞數量究竟是3000?6000?8000?還是10000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這個問題與什麼因素有著本質上的關系,把問題的因素搞清楚了,我們就可以進行科學的估算了。
1、單詞記憶數量與什麼有關系?
單詞記憶量主要是與一個人的記憶力、毅力、遺忘規律、記憶對象的難易度、記憶達到什麼程度這五個因素有關系。下面簡單描述它們,以便給大家一個輪廓。
記憶力是一個人短期記憶能力的衡量。一般是在10分鍾到4個小時之間某個值作為衡量單位,通常以一個小時來作衡量單位較為科學。記憶過程大多數是一件枯燥無味的工作,特別是英語詞彙的海量記憶,這個時候,毅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任何記憶過的東西在沒有達到牢固記憶狀態之下,如果不能夠做到適時地復習,都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
不同人的遺忘規律是不同的。記憶對象的難易度,不是孤立地看您記憶的東西是否曾經記憶過,而是看是否可以與您腦子裡面已經掌握的知識建立某種邏輯關系。記憶到什麼程度可以簡單分為粗糙記憶與精確記憶這兩種,它們所需要的時間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在英語單詞的記憶中,如果只是要求認識,那麼需要的時間遠少於要達到熟練拼寫狀態的時間。
2、時記量、日記量、月記量與年記量的區別
時記量與日記量是一個短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月記量與年記量是長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
任何一個普通的有一定記憶力的人,都可以在30秒鍾內記住一個英語單詞,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一個小時可以記住120個英語單詞呢?這樣計算下去,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每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可以記住3600個英語單詞呢?一年就可以記住43200個英語單詞了呢?
不用我說,您也明白這樣的斷定肯定是錯誤的。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任何記憶過的新單詞,必須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復習,否則就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可能有人問,我每天對每個單詞都復習一次,不是就不會忘記了嗎?答案告訴您這非常不科學,一是浪費時間,就算您3秒鍾復習一個單詞,一個小時才復習1200個單詞,一個月下來也就學習了1200個單詞。二是效果不明顯,由於每次的記憶量大,心理學上有「前抑」與「後抑」等說法,導致效果不明顯。
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小時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只是由一個人的記憶力來決定。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月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您曾經參加過英語四級、GRE等等考試,經歷過英語單詞記憶的話,您就會有這樣的感慨,開始幾天感覺還蠻不錯的,過了十天八天,就開始感覺進入混亂狀態了,哪些單詞已經記得了,哪些單詞還需要復習,需要在什麼時候來復習呢?這就是所謂「雙重遺忘」現象。什麼是「雙重遺忘」現象呢?一重是忘記了曾經記憶過的英語單詞,二重是忘記了什麼時候去復習快要忘記的英語單詞。
現在我們知道了,時記量、日記量與月記量年記量的衡量是有質的區別的,就是一個如何防止遺忘的問題。對於時記量、日記量來說,基本上不需要考慮防止遺忘的問題,而對於月記量、年記量來說,如何防止遺忘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3、記憶力不是每個月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的唯一衡量依據
不可否認,記憶力在記憶的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衡量的依據。那麼,還有什麼依據呢?答案就是「適時復習計劃」。記憶力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一重上,「適時復習計劃」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二重上。
為什麼「適時復習計劃」起到關鍵作用呢?
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記憶任何一個英語單詞,如果沒有達到牢固狀態,那麼都會有被遺忘的可能。要牢固記憶一個英語單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復習以達到牢固狀態的過程,並且每次復習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學依據,提前復習或者推後復習都是不科學的。
記憶力只體現在短期記憶與少量的記憶中,如果要進行的是海量記憶與長期記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了。到這里您應該明白了,一個月可以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取決於是否有一套適合於您自己的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每個人的「適時復習計劃」是不同的,這與個人的遺忘規律有關系。同時您必須有毅力來執行制定好的「適時復習計劃」。
如果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制定得不合理或者根本沒有制定,那麼就非常有可能重履「猴子摘桃」的故事,把後面的單詞記下來,結果把前面已經記憶過的單詞完全給忘記了。最後,能夠真正背下來的單詞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了。
4、答案:理論上人們每月最多可以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
假定您有一套適合於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對於英語單詞的記憶來說,假設每天記憶一個小時,每個單詞達到識記狀態,換句話說,當您看見英語單詞就可以立刻想出他的中文含義。那麼,每個單詞需要復習次數是5-12次,每次在剛要忘記的時候進行復習,每次需要時間大概是5--50秒鍾,就是說牢固記住一個單詞的總時間是25-600秒。這樣計算下來,一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是180--4320個英語單詞。
是不是一天記憶2個小時,這樣一個月就可以翻兩倍呢?換句話說可以牢固記憶360-8640個英語單詞呢?回答不是的,比這個數目會少些。那麼一天記憶多長時間最好呢?根據本人的經驗,一天記憶的時間為1.5--3.0個小時最好,一個月下來可以牢固記憶大約220-9600個英語單詞。
每天1.5--3.0個小時,每個月可以牢固記住6500個單詞這是普通人的最佳狀態,極少數人可以超過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在正常狀態下,一般的范圍是2800-5600個單詞。
5、如何達到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呢?
關鍵是制定一個適合於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只有做到每個單詞的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才有實現的可能。
「適時復習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適時復習計劃」。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里,或者是記憶不同東西的時候,「適時復習計劃」也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由自己的遺忘規律來決定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為找出自己的遺忘規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是不是「適時復習計劃」的制定工作非常困難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您必須明白自己的遺忘規律。前段時間偶見一篇文章《背單詞的最科學方法》,中間提到「……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於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於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這是不明白自己的記憶遺忘規律但卻在潛意識中遵循遺忘規律的背單詞辦法。
更好的辦法就是:
第一步,准備工作:准備若干張小紙條,數目由您要記憶的單詞數來決定,用於寫您要記憶的英語單詞,原則上每張紙條只寫一個單詞;准備好30個小紙盒子,第1個盒子存放今天學習與復習的單詞,第2個盒子存放明天復習的單詞,依次類推,第30個盒子存放第30天復習的單詞。
第二步,添加新單詞:每天把220個新單詞寫成條子放在盒子1中(如果您想多學可以多放點,想少學點也可以少放點),同時把盒子2的單詞放到盒子1中,把盒子3的單詞放在盒子2中,依次類推。
第三步,學習與復習:開始學習盒子1中的單詞,同時根據自己的遺忘參數值決定剛學過的單詞放在2-30中的哪個盒子中。根據自己復習效果調整自己的遺忘參數值。
當您找到一套非常適合於您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之後,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就不再是什麼夢想的了。
❸ 怎麼好好記住英語。
說背單詞吧!對很多同學來說背單詞無疑是件很痛苦的事了。我在背單詞時,不是按回照單詞書上的一個答一個背下來,這樣很容易讓人產生厭倦心理,而且很容易忘。我是在每一頁抽幾個背,就是很隨機的。在平時,我們可以製作一些小卡片,把很難記的寫在上面,一有空就那出來看一下,或者可以在床頭放一些卡片,每天睡覺前看幾眼。更有效的就是在睡前和寢室的同學進行猜字競賽。每次大家互相把當天學的單詞猜一遍,這樣就記的牢了。當然背單詞最重要的是要不間斷的進行溫習。
❹ 求雙重含義的單詞,比如像miss這樣的單詞還有那些,一個意思為錯過,一個是想念。
1.hard 有 「硬的」
還有,「努力」的意思。
2.mean有 意思 ,意味
還有 卑鄙的意思。
3. man 男人 和人類的意思 。
4.can 情態動詞 可以
還有 罐頭的意思
也許 還有很多吧,暫時想不出來了。
❺ 德語中的雙重單詞是什麼意思
16到世紀的文字記錄顯示當時的德語仍然存在大量的雙輔音,主要是存在於雙母音之後(例如「auff」)或者是之前的輔音之後(例如「Kampff」),這樣的書寫方式在當今德語看來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人們後來使用不同的輔音組合在一起替代了單純的相同輔音字母的組合,例如用 tz 代替了 zz,用 ck 代替了 kk 或者用 dt 代替dd,這樣的拼寫規則在現在的德語中依舊被使用。除此之外,對於雙母音也做了類似的處理,例如使用 aw 代替 au,äw 代替 äu,ew 代替 eu 以及 eÿ 代替 ei。這一套規則在使用了200年左右後便不再被使用,現在的德語中只有一些地名和家族名(例如「Pfeiffer」、「Speyer」)以及一些聯邦州名(如 Bayern 和 Baden-Württemberg)還能看到這種書寫方法的影子。
現代德語中的雙輔音中的前一個輔音就是內破音(劃入前一個音節),後一個則是外破音(劃入後一個音節),兩個音連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就是「停頓一下」,其實就是漢藏語中的輔音韻母現象,就像普通話「安娜」。德語過去存在的「雙輔音停頓」規則,今日在高地德語中已成為一個無關緊要的因素,至多隻是作為前方單母音發短開音的標志。按照這個理解,雙輔音如kk、tt,發音時大約是發完前面的k、t,接著後面的k、t再與其後的字母構成音節連讀,例如bitte,按古德語該發成 /bit-te/,而不是我們現在發的/bite/
❻ 改變自己,做不一樣的我英語
當我們意識到有必要學會英語,並且下決心去攻克這個難關時,我們就一定要:
1 、投資我們的時間和心智。我們並不傻,有足夠的智慧和大腦空間來消化儲存那些ABCD. 別人能學會,我們也能學會,只要我們善於投資自己的時間。 上帝賦於我們每日24小時,上班8 小時,睡覺7 小時,三餐飯2 小時,莫名其妙kill2 小時,無論如何應有1 小時來學習。越忙的人,越有時間做事;越閑越懶散的人,越找不到時間來做事。
2 、要從心底滋生出一種對英語的喜愛之情。把學英語當成一個開心而愉快的美差,而不是硬著頭皮、頭懸梁、錐刺骨的苦力。因此,先要從簡單的入手,找一本好教材或一本故事書(生詞量不超過30% )悉心研讀,默識揣摸,就會有收獲感,嘗到甜頭,進而信心更足。如開始就啃一本詞彙量太大,沒有詞典看不下去的書,只會扼殺學習興趣,降低情緒,最終放棄。
3 、要有自我約束力,且稱之為「心力」吧。「春來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來蚊蟲冬又冷,背起書包待明年。」總有一些理由不學習。這樣下去,我們的英語之樹永遠長不大。古人雲: 「人靜而後安,安而能後定,定而能後慧,慧而能後悟,悟而能後得。」很有道理。在四川大足佛教石刻藝術中,有一組大型佛雕《牧牛圖》,描繪了一個牧童和牛由斗爭、對抗到逐漸融合、協調,最後合而為一的故事。佛祖說:「人的心魔難伏,就象牛一樣,私心雜念太多太多;修行者就要象牧童,修煉他們,馴服他們,以完美自已的人生。」我們學英語也一樣,要能夠馴服那些影響我們學習的大牛、小牛,抵制各種誘惑,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4 、要有信心。英語不過是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一種說話習慣而已。我們要堅信,只要有投入,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絕不會「付出的愛收不回。」
5 、要有實際行動。一個真正的馬拉松運動員絕不會空等奧林匹克金牌從天下掉下來,現在就行動起來。
6 、要有連續性、持續性。學英語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走停停便難有成就。比如燒開水,在燒到80度時停下來,等水冷了又燒,沒燒開又停,如此周而復始,又費精力又費電,很難喝到水。學英語要一鼓作氣。天天堅持,在完全忘記之前及時復習、加深印象,如此反復,直至形成永久性記憶。如果等到忘記了再來復習,就象又學新知識一樣,那麼,我們就永遠是初學者,雖然在辛辛苦苦地燒開水,卻難品味到其甘潤。
專家教你如何積極有效記單詞
從理論上來講,每個人一個月最多可以記住的英語單詞數量究竟是3000?6000?8000?還是10000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清楚這個問題與什麼因素有著本質上的關系,把問題的因素搞清楚了,我們就可以進行科學地估算了。
1 、單詞記憶數量與什麼有關系呢? 單詞記憶量主要是與一個人的記憶力、毅力、遺忘規律、記憶對象的難易度、記憶達到什麼程度這五個因素有關系。下面簡單描述它們,以便給大家一個輪廓。 記憶力是一個人短期記憶能力的衡量。一般是在10分鍾到4 個小時之間某個值作為衡量單位,通常以一個小時來作衡量單位較為科學。記憶過程大多數是一件枯燥無味的工作,特別是英語詞彙的海量記憶,這個時候,毅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任何記憶過的東西在沒有達到牢固記憶狀態之下,如果不能夠做到適時地復習,都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不同人的遺忘規律是不同的。 記憶對象的難易度,不是孤立地看您記憶的東西是否曾經記憶過,而是看是否可以與您腦子裡面已經掌握的知識建立某種邏輯關系。記憶到什麼程度可以簡單分為粗糙記憶與精確記憶這兩種,它們所需要的時間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在英語單詞的記憶中,如果只是要求認識,那麼需要的時間遠少於要達到熟練拼寫狀態的時間。
2 、時記量、日記量、月記量與年記量的區別 時記量與日記量是一個短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月記量與年記量是長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 任何一個普通的有一定記憶力的人,都可以在30秒鍾內記住一個英語單詞,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一個小時可以記住120 個英語單詞呢?這樣計算下去,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每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可以記住3600個英語單詞呢?一年就可以記住43200 個英語單詞了呢? 不用我說,您也明白這樣的斷定肯定是錯誤的。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任何記憶過的新單詞,必須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復習,否則就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可能有人問,我每天對每個單詞都復習一次,不是就不會忘記了嗎?答案告訴您這非常不科學,一是浪費時間,就算您3 秒鍾復習一個單詞,一個小時才復習1200個單詞,一個月下來也就學習了1200個單詞。二是效果不明顯,由於每次的記憶量大,心理學上有「前抑」與「後抑」等說法,導致效果不明顯。 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小時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只是由一個人的記憶力來決定。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月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您曾經參加過英語四級、GRE 等等考試,經歷過英語單詞記憶的話,您就會有這樣的感慨,開始幾天感覺還蠻不錯的,過了十天八天,就開始感覺進入混亂狀態了,哪些單詞已經記得了,哪些單詞還需要復習,需要在什麼時候來復習呢?這就是《滿氏記憶通論》提出的所謂「雙重遺忘」現象。什麼是「雙重遺忘」現象呢?一重是忘記了曾經記憶過的英語單詞,二重是忘記了什麼時候去復習快要忘記的英語單詞。 現在我們知道了,時記量、日記量與月記量年記量的衡量是有質的區別的,就是一個如何防止遺忘的問題。對於時記量、日記量來說,基本上不需要考慮防止遺忘的問題,而對於月記量、年記量來說,如何防止遺忘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3 、記憶力不是每個月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的唯一衡量依據 不可否認,記憶力在記憶的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衡量的依據。那麼,還有什麼依據呢?答案就是「適時復習計劃」。記憶力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一重上,「適時復習計劃」 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二重上。 為什麼「適時復習計劃」起到關鍵作用呢? 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與最新記憶理論《滿氏記憶通論》,記憶任何一個英語單詞,如果沒有達到牢固狀態,那麼都會有被遺忘的可能。要牢固記憶一個英語單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復習以達到牢固狀態的過程,並且每次復習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學依據,提前復習或者推後復習都是不科學的。 記憶力只體現在短期記憶與少量的記憶中,如果要進行的是海量記憶與長期記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了。到這里您應該明白了,一個月可以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取決於是否有一套適合於您自己的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每個人的「適時復習計劃」是不同的,這與個人的遺忘規律有關系。同時您必須有毅力來執行制定好的「適時復習計劃」。 如果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制定得不合理或者根本沒有制定,那麼就非常有可能重履「猴子摘桃」的故事,把後面的單詞記下來,結果把前面已經記憶過的單詞完全給忘記了。最後,能夠真正背下來的單詞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了。
4 、答案:理論上人們每月最多可以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 假定您有一套適合於您的「適時復習計劃」。根據「艾賓浩斯遺忘規律」、《滿氏記憶通論》 與「艾賓浩斯- 滿愛鎮微分記憶演算法模型」理論與實驗數據顯示,對於英語單詞的記憶來說,假設每天記憶一個小時,每個單詞達到識記狀態,換句話說,當您看見英語單詞就可以立刻想出他的中文含義。 那麼,每個單詞需要復習次數是5 -12次,每次在剛要忘記的時候進行復習,每次需要時間大概是5 -50秒鍾,就是說牢固記住一個單詞的總時間是25-600 秒。這樣計算下來,一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是180 -4320個英語單詞。 是不是一天記憶2 個小時,這樣一個月就可以翻兩倍呢?換句話說可以牢固記憶360 -8640個英語單詞呢?回答不是的,比這個數目會少些。那麼一天記憶多長時間最好呢?根據本人的經驗,一天記憶的時間為1.5 -3.0 個小時最好,一個月下來可以牢固記憶大約220 -9600個英語單詞。 每天1.5 -3.0 個小時,每個月可以牢固記住6500個單詞這是普通人的最佳狀態,極少數人可以超過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在正常狀態下,一般的范圍是2800-5600個單詞。
5 、如何達到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呢? 關鍵是制定一個適合於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只有做到每個單詞的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才有實現的可能。 「適時復習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適時復習計劃」。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里,或者是記憶不同東西的時候,「適時復習計劃」也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由自己的遺忘規律來決定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為找出自己的遺忘規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是不是「適時復習計劃」的制定工作非常困難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您必須明白自己的遺忘規律。前段時間偶見一篇文章《背單詞的最科學方法》,中間提到「…………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於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於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這是不明白自己的記憶遺忘規律但卻在潛意識中遵循遺忘規律的背單詞辦法。 更好的辦法就是: 第一步,准備工作:准備若干張小紙條,數目由您要記憶的單詞數來決定,用於寫您要記憶的英語單詞,原則上每張紙條只寫一個單詞;准備好30個小紙盒子,第1 個盒子存放今天學習與復習的單詞,第2 個盒子存放明天復習的單詞…………,依次類推,第30個盒子存放第30天復習的單詞。 第二步,添加新單詞:每天把220 個新單詞寫成條子放在盒子1 中(如果您想多學可以多放點,想少學點也可以少放點),同時把盒子2 的單詞放到盒子1 中,把盒子3 的單詞放在盒子2 中…………,依次類推。 第三步,學習與復習:開始學習盒子1 中的單詞,同時根據自己的遺忘參數值決定剛學過的單詞放在2 - 30 中的哪個盒子中。根據自己復習效果調整自己的遺忘參數值。 最好的辦法就是應用「艾賓浩斯-滿愛鎮微分記憶演算法模型」。該模式真正做到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該模型可以自動適應於您的遺忘規律,對每個人的每個記憶項,動態維護一套遺忘參數,並且是在記憶的過程中進行動態維護,在最需要復習的時候提醒您進行復習,直到記憶熟悉為止。採用該模型進行記憶,比普通傳統的方法更輕松、更快捷、更牢固,您根本不需要操心什麼時候學習新單詞,什麼時候復習應該復習的單詞,一切工作由系統自動完成,是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 當您找到一套非常適合於您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之後,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就不再是什麼夢想的了。(作者:滿愛鎮滿金思維實驗室首席研究員)英語通霸2003完全版下載 學習英語口語的六大技巧 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只要托福、GRE 考好了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當你的飛機降落在美國那塊土地上的時候,你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你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暗無天日。而我們目前的大學英語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現存的各個大學的英語角就我個人認為,也是有問題的,雖然大家都很有熱情,往往談到半夜12點。 由於大家都是同胞,彼此能相互理解各自的中國英語,你點頭,我也點頭。但一碰到一個native american(地道的美國人)時,交流同樣的東西,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了。其實我們學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這種語言的某些部分來進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 我們的英語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語言的大海完全籠罩在自己的懷抱里。其實知識是無涯的。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作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學,到最後,還是不會說英語。為什麼我們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學了一大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本永不上的東西。我們究竟應該用什麼方法能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英語的交流呢?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彙、句型、語法是兩回事。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有一個中國學生陪一個美國人去長城,在長城上,老外突然對哪個學生說:excuse me ,may I go someway(請問洗手間在哪兒)。中國學生在學校里英語的句法學得相當不錯,聽力也挺棒的,馬上聽明白了老外的話,心想,長城都來了,哪兒不能去啊!於是說:yes ,you can go anyway (請隨意) (笑聲) .這一句話,差點把老外嚇暈了。其實在這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老外的「someway 」指的是廁所,而英語「嫻熟」的中國學生卻讓老外隨地大小便(全場鬨堂大笑)。另一個例子:在大學校園里,流行「五講、四美、三熱愛」,中國人把其翻譯成:「five talks,four beauty ,three lovers」。 美國人一聽迷惑了「five talks」敢情是談了五個,「four beauty 」敢情是談了五個,其中有四個是美人,那麼「three lovers」一定是愛上了四個美人中的三個(笑聲不斷)。 其實,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而且我們所學的英語知識全是標準的英語。 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要想真正領悟對方的意思,必須與對方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作為一個中國學生,如果不根本改變自己的思維結構,從而迎合美國人的思維結構和習慣,依然保持自己中國式的思維習慣,那麼他學的英語就毫無價值。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六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六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 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 is a book .我們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盡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 ?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 ?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種表達方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這一個事物,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 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 水」 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 ,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 換成her ,my mother ,them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換到最後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么隨便love(笑聲)。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 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 is love,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 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對,比如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講,除了科學家之外是沒人聽得懂的,所以愛因斯坦就用一個通俗的例子把相對論講了出來。他說,什麼叫相對論呢?兩個lovers在一起,一小時相當於一分鍾,而兩個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鍾相當於一小時,就這是相對論。他這樣一講,我想沒有人不會明白相對論的。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 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但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美國人說「 我向雪山走去」 ,中國人就會說「 我從雪山走來」。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 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後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里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 我聽的就是what happened ,但發生了什麼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笑聲),豈有此理!因為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 因為任何語言除了標准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 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我認為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 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准。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 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不僅漢語沒有說得越來越糟,而且英語也沒有說得越來越糟。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 為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岐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 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 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笑聲),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的六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六點,用很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吧。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鑽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象一個native(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誤解,其實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麼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我們每天保持1 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彷彿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後,講講英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盡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樣的結果將使得你的英語發音洪亮圓潤。
補充:
還可以多看英語電影
《ElizabethI》:凱特布蘭切特的英語發音很標准
《高斯福德庄園》
《火的戰車》
《密碼攔截戰》
這些電影都不錯,都是純正的英式口音。
❼ 怎麼樣記英語單詞最快最牢固
1.記憶(記快記牢)英語單詞的技巧:
(1)理解記憶:理版解是記憶的基礎,理解記憶所用時間短權,效果好。
(2)興趣記憶:可以通過編故事,背口訣,做游戲等讓枯燥的東西變得生動起來,方便記憶。
(3)系統的概括記憶:用列表提綱的方式把學習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提高記憶效果。
(4) 反復記憶: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後慢,因此強調反復記憶,記憶的根本原因在於重復,只要重復多次,就一定能記住。
2.一些記憶的建議:
(1)把單詞放到句子中,把句子放到文章中記憶。
(2)聽英文歌,看歐美電影,把學習放到娛樂中記憶。
❽ 本人大一,英語成績不理想,主要還是單詞,單詞怎麼才能記得牢啊,每次看到中文意思,半天才反應過來,聽
1、單詞記憶數量與什麼有關系,單詞記憶量主要是與一個人的記憶力、毅力、遺忘規律、記憶對象的難易度、記憶達到什麼程度這五個因素有關系。下面簡單描述它們,以便給大家一個輪廓。記憶力是一個人短期記憶能力的衡量。一般是在10分鍾到4個小時之間某個值作為衡量單位,通常以一個小時來作衡量單位較為科學。記憶過程大多數是一件枯燥無味的工作,特別是英語詞彙的海量記憶,這個時候,毅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任何記憶過的東西在沒有達到牢固記憶狀態之下,如果不能夠做到適時地復習,都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不同人的遺忘規律是不同的。記憶對象的難易度,不是孤立地看您記憶的東西是否曾經記憶過,而是看是否可以與您腦子裡面已經掌握的知識建立某種邏輯關系。記憶到什麼程度可以簡單分為粗糙記憶與精確記憶這兩種,它們所需要的時間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說,在英語單詞的記憶中,如果只是要求認識,那麼需要的時間遠少於要達到熟練拼寫狀態的時間。
2、時記量、日記量、月記量與年記量的區別時記量與日記量是一個短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月記量與年記量是長時間里記憶數量的度量。 任何一個普通的有一定記憶力的人,都可以在30秒鍾內記住一個英語單詞,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一個小時可以記住120個英語單詞呢?這樣計算下去,是不是就可以斷定他每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可以記住3600個英語單詞呢?一年就可以記住43200個英語單詞了呢不用我說,您也明白這樣的斷定肯定是錯誤的。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任何記憶過的新單詞,必須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復習,否則就會有被完全遺忘的可能。可能有人問,我每天對每個單詞都復習一次,不是就不會忘記了嗎?答案告訴您這非常不科學,一是浪費時間,就算您3秒鍾復習一個單詞,一個小時才復習1200個單詞,一個月下來也就學習了1200個單詞。二是效果不明顯,由於每次的記憶量大,心理學上有「前抑」與「後抑」等說法,導致效果不明顯。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小時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這只是由一個人的記憶力來決定。如果要回答一個人一個月可以記憶多少個英語單詞,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果您曾經參加過英語四級、GRE等等考試,經歷過英語單詞記憶的話,您就會有這樣的感慨,開始幾天感覺還蠻不錯的,過了十天八天,就開始感覺進入混亂狀態了,哪些單詞已經記得了,哪些單詞還需要復習,需要在什麼時候來復習呢?這就是所謂「雙重遺忘」現象。什麼是 「雙重遺忘」現象呢?一重是忘記了曾經記憶過的英語單詞,二重是忘記了什麼時候去復習快要忘記的英語單詞。 現在我們知道了,時記量、日記量與月記量年記量的衡量是有質的區別的,就是一個如何防止遺忘的問題。對於時記量、日記量來說,基本上不需要考慮防止遺忘的問題,而對於月記量、年記量來說,如何防止遺忘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3、記憶力不是每個月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的唯一衡量依據 不可否認,記憶力在記憶的過程中起著很大的作用,但不是唯一衡量的依據。那麼,還有什麼依據呢?答案就是「適時復習計劃」。記憶力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一重上復習計劃」用於克服「雙重遺忘」現象的第二重上。 為什麼「適時復習計劃」起到關鍵作用呢? 根據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記憶任何一個英語單詞,如果沒有達到牢固狀態,那麼都會有被遺忘的可能。要牢固記憶一個英語單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不是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復習以達到牢固狀態的過程,並且每次復習要安排得非常有科學依據,提前復習或者推後復習都是不科學的。 記憶力只體現在短期記憶與少量的記憶中,如果要進行的是海量記憶與長期記憶,就必須有一個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了。到這里您應該明白了,一個月可以記得多少個英語單詞取決於是否有一套適合於您自己的科學的「適時復習計劃」。每個人的「適時復習計劃」是不同的,這與個人的遺忘規律有關系。同時您必須有毅力來執行制定好的「適時復習計劃」。 如果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制定得不合理或者根本沒有制定,那麼就非常有可能重履「猴子摘桃」的故事,把後面的單詞記下來,結果把前面已經記憶過的單詞完全給忘記了。最後,能夠真正背下來的單詞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了
4、答案:理論上人們每月最多可以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 假定您有一套適合於您的「適時復習計劃」,對於英語單詞的記憶來說,假設每天記憶一個小時,每個單詞達到識記狀態,換句話說,當您看見英語單詞就可以立刻想出他的中文含義。那麼,每個單詞需要復習次數是5-12次,每次在剛要忘記的時候進行復習,每次需要時間大概是5--50秒鍾,就是說牢固記住一個單詞的總時間是25-600秒。這樣計算下來,一天記憶一個小時,一個月就是180--4320個英語單詞。 是不是一天記憶2個小時,這樣一個月就可以翻兩倍呢?換句話說可以牢固記憶360-8640個英語單詞呢?回答不是的,比這個數目會少些。那麼一天記憶多長時間最好呢?根據本人的經驗,一天記憶的時間為1.5--3.0個小時最好,一個月下來可以牢固記憶大約220-9600個英語單詞。 每天1.5--3.0個小時,每個月可以牢固記住6500個單詞這是普通人的最佳狀態,極少數人可以超過這個數字。對於普通人在正常狀態下,一般的范圍是2800-5600個單詞。
5、如何達到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呢? 關鍵是制定一個適合於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只有做到每個單詞的記憶最輕松,復習次數最少,每次復習花費的時間最少,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才有實現的可能。 「適時復習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不同的人是有不同的「適時復習計劃」。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里,或者是記憶不同東西的時候,「適時復習計劃」也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由自己的遺忘規律來決定的。「艾賓浩斯遺忘原理」為找出自己的遺忘規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 是不是「適時復習計劃」的制定工作非常困難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非常困難的。首先您必須明白自己的遺忘規律。前段時間偶見一篇文章《背單詞的最科學方法》,中間提到「……一定要每次都大量地背。因為自己不比別人聰明,所以背完單詞,別人忘掉五分之一,自己決不會比別人忘得少。然而,別人每天背十個單詞,自己卻可以背一百個,忘掉五分之一,還剩八十個,是別人最聰明狀態下的十倍。每天一百個是最低限……和單詞多見面。一個單詞能不能記住,取決於和它在不同場合見面的頻率,不在於每次看著它的時間長短。一般想記住一個單詞,每星期要和它在„不同場合見三到四次面……」,這是不明白自己的記憶遺忘規律但卻在潛意識中遵循遺忘規律的背單詞辦法。 更好的辦法就是: 第一步,准備工作:准備若干張小紙條,數目由您要記憶的單詞數來決定,用於寫您要記憶的英語單詞,原則上每張紙條只寫一個單詞;准備好30個小紙盒子,第1個盒子存放今天學習與復習的單詞,第2個盒子存放明天復習的單詞,依次類推,第30個盒子存放第30天復習的單詞。 第二步,添加新單詞:每天把220個新單詞寫成條子放在盒子1中(如果您想多學可以多放點,想少學點也可以少放點),同時把盒子2的單詞放到盒子1中,把盒子3的單詞放在盒子2中,依次類推。 第三步,學習與復習:開始學習盒子1中的單詞,同時根據自己的遺忘參數值決定剛學過的單詞放在2-30中的哪個盒子中。根據自己復習效果調整自己的遺忘參數值。 當您找到一套非常適合於您自己的「適時復習計劃」之後,每個月記住6500個英語單詞就不再是什麼夢想的了。
❾ 日語中具有名詞和形容動詞雙重詞性呢單詞到底怎麼借名詞啊
名詞:旋毛(つ抄むじ) 人頭頂的發襲旋。(這個不是初級的吧。。。)
形容詞:乏しい(とぼしい) 1 不足的,缺乏的。 2 貧困的,貧乏的。
形容動詞:穏やか(おだやか) 1 溫和 和藹 2 平靜 安穩
接續詞: その上(そのうえ) 而且,並且,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