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新六級詞彙
Ⅰ 英語六級詞彙量有多少
英語六級詞彙量要求5500。
按教育大綱要求,英語四級詞彙量要求4200,六級詞彙量要求5500。詞彙量不僅會影響四級的閱讀和寫作速度,也會影響聽力的效果。
美國語言學家Diller研究表明,如果我們認識25個單詞,平均每一頁上我們就認識23%個單詞;如果我們認識135個單詞,該百分比就達到50%;2500個單詞量相當於78%;5000個單詞量相應於86%;10000個單詞量相當於92%。
所以,單詞量越大的同學在閱讀理解中看懂的部分就越多,正確率就就越大。
(1)大學英語新六級詞彙擴展閱讀:
六級考試的性質:
大學六級英語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其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准確的測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服務。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是一項大規模標准化考試,在設計上必須滿足教育測量理論對大規模標准化考試的質量要求,是一個「標准關聯的常模參照測驗」。
考試的組織實施: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作為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主辦,六級考試 (CET-6),每年各舉行兩次。從2005年1月起,報道成績滿分為710分,凡考試成績在220分以上的考生,由國家教育部高教司委託「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委員會」發給成績單。
Ⅱ 大學英語六級詞彙必備的內容提要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全——內容全面:本書緊扣《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和靈活性為原則,收錄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所要求的6600個單詞和1875個片語,同時還本配有1200組辨析、300組特別揭示以及450副插圖,全方位講解了詞彙需要掌握的方方面面。
新——立志新穎:本書突破以往詞彙以背單詞為目的的理念,注重詞彙的實用性,從三個方面創新。一是:例句新,本書的例句全部來自於國內外最新報刊、雜志等時尚美文,具有較強的時代感;二是;講解新,本書所有詞條配有大綱釋義,所有片語配有例句,所有辨析簡潔明了、重點突出,尤其是精心准備的特別提示,加上清晰明了的圖解,將六級考試的考點一網打盡;三是:體例新,本書按字母A到Z的順序排列,方便讀者查找,同時版面清晰、結構簡單緊湊,給讀者美的享受。
易——記憶簡單:心理學家指出,多種分析器的協同活動,是提高記憶效果的重要條件之一。人的記憶中,25%來源於視覺,15%來源於聽覺,兩者結合則可以達到65%的效果。聽在英語學習所獲取的信息量中佔有很大的比重,為此,我們為本書精心配備了外教錄音,讓同學們在一邊聽錄音的時候一邊記單詞,不僅可以很好地提高聽說能力,事半功倍。
總之,本書針對性很強,不僅僅是一本純粹的單詞書,它提供的是整個圍繞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考點集合,使用本書決不能以背會單詞為目的,要學會使用單詞,掌握其用法,以便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本書適合於廣大大學生和同等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使用。
Ⅲ 大學英語四六級詞彙什麼書比較好 比較權威 謝謝 急用
雅思考試中,語法與詞彙是相輔相成的兩大基石,對雅思一無所知的新烤鴨,一定會問:我能否以四六級的單詞儲備量直接裸考雅思7分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一下四六級與雅思考試詞彙儲備量的差異。
詞 匯 量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要求的詞彙量是 4500 左右,六級是 6300 左右;雅思考試詞彙量沒有特別規定,但通常是需 8000 左右。
無論是六級聽力語速傷人、還是四級翻譯讓人無力招架,歸根結底均是詞彙量不足的因素。這點在雅思聽力中尤為可見。四六級詞彙積累主要靠詞根詞綴法,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為最重要的三類詞。
單純從詞彙量上而言,四級寫作要求100個單詞,六級寫作也就是120的樣子,雅思大作文則要求250字,幾乎是兩者的相加。這就決定了,在相應考試時間內雅思對於證明理由的要求強於四六級,要求在短時間內能夠運用發散性思維聯想出相關信息,不僅是對作者詞彙的一大考驗,更是對考生思辨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難 易 度
四級和六級的差異為聽力的語速難度增加,並且單詞量也有明顯增大,閱讀量也加大。
而雅思考試中詞彙首要考察在國外的生存英語與學術英語方面的詞彙,考生若能在備考時掌握聽力常見場景、閱讀同義詞轉換、寫作邏輯詞與圖表分析常見表達、口語常見話題詞彙等,雅思考試成績能拿到6分左右不成問題。
二者還有一個最大的差異就是,四六級考試為國內考試,增加了對句子和詞彙困難度的膜拜,導致許多同學撰寫出來的詞彙都很華麗,句子爆長;而在雅思考試中,如此情況極容易得低分。
雅思考試詞彙都是較接地氣的,需要的是富有邏輯性和地道英式英語的表達方法。譬如雅思口語考試,考生們切忌不要去背誦一些復雜古怪的單詞和句子,只需地道、富有邏輯性的詞彙自然地表達即可,雅思考官能夠很容易地辨別出考生是否背誦答案或是中式且華而不實的奇怪表達。
詞 匯 范 疇
四六級考試詞彙能夠依照考試大綱去總結高頻詞彙及核心單詞,較熱門的范疇有文化藝術,社會熱點、文化教育、校園生活、體育健康、生態環境及網路科技;尤其對翻譯題,同學們一定要多看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相關的詞彙,多累日常用語。
雅思聽力考試常見四大場景租房場景、工作場景、教育場景、旅遊場景,其次為圖書館、銀行、生活資訊、疾病健康、環保、動植物場景;寫作關注教育、科技、環境、社會文化等話題詞彙,並且對於邏輯詞的總結和圖表作文中常見詞彙也要全部掌握。
Ⅳ 大學英語六級新題型與原來的有什麼區別做了哪些改動
大學英語六級新題型與原來題型的區別在於聽力部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聽力部分中的聽力短對話和短文聽寫將被新聞和學術講座取代,其他部分的寫作,閱讀,翻譯沒有改動。
一、六級聽力試題的調整:
1、取消短對話
2、取消短文聽寫
3、聽力篇章調整為2篇(原3篇)
4、新增講座/講話(3篇)
二、改動之處:
短文聽力從原先的3篇縮減為2篇。
新增講座與講話3篇,此題型與托福考試中的Lecture相似。
每篇Lecture,字數大約在350-450詞左右。
在四六級考試委員會此次所給出的樣題中,三篇講座/講話文章皆出自於托福試題。
三、難點所在:
首先,篇幅方面,新增的Lecture部分,字數大約在350-450詞左右,相較於短文部分(250詞左右),篇幅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同學們在聽題的過程中,不容易抓住重點。
其次,內容方面,話題也將不再是大家熟悉的校園類、生活類,而將轉變為當前的社會與經濟問題或是科技發展。在托福考試中,講座部分還經常會涉及到學科方面,因此整體的詞彙表達對同學而言都相對陌生,難度系數大大增強。
四、應對方法:
1. 詞彙積累:除了原本六級聽力高頻詞彙之外,同學們還可以開始對於托福聽力的高頻詞彙進行一定的積累和背誦。
2. 掌握Lecture規律:同樣作為正式文章,講座/講話的內容邏輯性強,結構清晰。同學們在聽題的過程中,明確內容的邏輯結構,對於提高正確率有很大的幫助。
通常,開篇會進行背景介紹以及話題引入;在正式的內容中,會從當前情況、面臨問題、解決方法、未來展望等方面鋪展開。同學們可以與審題相結合,提高對於文章的把握。
3. 著手練習:
由於新增題型源自於托福,因此同學們可以先從較為基礎的托福lecture題目進行練習,熟悉題型。平時,多收聽收看TED演講以及國外大學的公開課。對於社會與經濟方面的內容,多加關注,注重積累。
Ⅳ 背下大學英語六級單詞,詞彙量夠嗎
雅思考試中,語法與詞彙是相輔相成的兩大基石,對雅思一無所知的新烤鴨,一定會問:我能否以四六級的單詞儲備量直接裸考雅思7分呢?
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個方面來探討一下四六級與雅思考試詞彙儲備量的差異。
詞 匯 量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大綱要求的詞彙量是 4500 左右,六級是 6300 左右;雅思考試詞彙量沒有特別規定,但通常是需 8000 左右。
無論是六級聽力語速傷人、還是四級翻譯讓人無力招架,歸根結底均是詞彙量不足的因素。這點在雅思聽力中尤為可見。四六級詞彙積累主要靠詞根詞綴法,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為最重要的三類詞。
單純從詞彙量上而言,四級寫作要求100個單詞,六級寫作也就是120的樣子,雅思大作文則要求250字,幾乎是兩者的相加。這就決定了,在相應考試時間內雅思對於證明理由的要求強於四六級,要求在短時間內能夠運用發散性思維聯想出相關信息,不僅是對作者詞彙的一大考驗,更是對考生思辨能力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難 易 度
四級和六級的差異為聽力的語速難度增加,並且單詞量也有明顯增大,閱讀量也加大。
而雅思考試中詞彙首要考察在國外的生存英語與學術英語方面的詞彙,考生若能在備考時掌握聽力常見場景、閱讀同義詞轉換、寫作邏輯詞與圖表分析常見表達、口語常見話題詞彙等,雅思考試成績能拿到6分左右不成問題。
二者還有一個最大的差異就是,四六級考試為國內考試,增加了對句子和詞彙困難度的膜拜,導致許多同學撰寫出來的詞彙都很華麗,句子爆長;而在雅思考試中,如此情況極容易得低分。
雅思考試詞彙都是較接地氣的,需要的是富有邏輯性和地道英式英語的表達方法。譬如雅思口語考試,考生們切忌不要去背誦一些復雜古怪的單詞和句子,只需地道、富有邏輯性的詞彙自然地表達即可,雅思考官能夠很容易地辨別出考生是否背誦答案或是中式且華而不實的奇怪表達。
詞 匯 范 疇
四六級考試詞彙能夠依照考試大綱去總結高頻詞彙及核心單詞,較熱門的范疇有文化藝術,社會熱點、文化教育、校園生活、體育健康、生態環境及網路科技;尤其對翻譯題,同學們一定要多看與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相關的詞彙,多累日常用語。
雅思聽力考試常見四大場景租房場景、工作場景、教育場景、旅遊場景,其次為圖書館、銀行、生活資訊、疾病健康、環保、動植物場景;寫作關注教育、科技、環境、社會文化等話題詞彙,並且對於邏輯詞的總結和圖表作文中常見詞彙也要全部掌握。
Ⅵ 大學英語六級詞彙哪個版本好
新東方的最好 新東方就是搞英語發家的
Ⅶ 大學英語六級考試詞彙
建議你選星火系列的〈高頻詞彙及短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