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六級 » 英語六級考試中州古籍出版社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英語六級考試中州古籍出版社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發布時間: 2021-02-26 12:14:41

㈠ 東南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都有獎學金1000,請問如果兩個考試都達標,最後是給1000還是2000

你會分別得到1000元,因為你不能考了四級同時又考六級。刷分的一律不算。

㈡ 英語四六級應該參加機考還是傳統的紙考

聽力比較好的話你應該考慮機考,機考剛實行,聽力應該不難。
你可以參考一下天天機考網,還不錯,我剛看了。

㈢ 歐陽健的論著目錄

專著:
《水滸新議》,重慶出版社,1983年。(合作)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合作)
《明清小說采正》,台灣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古代小說與歷史》,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小說版本漫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小說作家漫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古代小說禁書漫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兩漢系列小說》,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晚清小說簡史》(上、下),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曾樸與孽海花》,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明清小說新考》,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紅樓新辨》,花城出版社,1994年。
《紅學辨偽論》,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古小說研究論》,巴蜀書社,1997年。
《晚清小說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國神怪小說通史》,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
《青瑣高議》,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曹雪芹》,海天出版社,1999年。
《紅學百年風雲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還原脂硯齋:二十世紀紅學最大公案的全面清點》,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中國小說史略〉批判》,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古籍整理:
《宋元小說話本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合作)。
《樊梨花全傳》,巴蜀書社,1989年。
《隋史遺文》,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合作)。
《宋元說經話本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合作)。
《明清小說研究年鑒》,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1年。
《中國通俗小說鑒賞辭典》,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合作)。
《紅樓夢》(程甲本),花城出版社,1994年(合作)。
《平妖傳》,巴蜀書社,1995年。
《新三國》,灕江出版社,1996年5月。
《快士傳》,春風文藝出版社,1997年。
《北史演義》,群眾出版社,1997年。
《南史演義》,群眾出版社,1997年。
《綠野仙蹤》,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合作)。
《紅樓夢》(程亞東乙本),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合作)。
《後三國石珠演義》,巴蜀書社,2001年。
論文目錄:
柴進·晁蓋·宋江,《學術研究》,1979年第2期。
《水滸》「為市井細民寫心」說(合作),《群眾論叢》,1980年第1期。
重評胡適的《水滸傳考證》,《學術月刊》,1980年第5期。
《水滸》「梁山泊聚義」性質辨(合作),《鍾山文藝論叢》。
高俅論,《淮陰師專學報》,1980年第2期。
《水滸》作者代表什麼階級的思想(合作),《社會科學研究》,1980年第4期。
從「三重茅」說到「雨腳如麻」,《淮陰師專學報》,1981年第1期。
《水滸》、《艾凡赫》同異短長論,《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2期。
也談《水滸》的路線問題,《重慶師院學報》,1981年第1期。
金聖嘆《水滸》評改動機探(合作),《貴州社會科學》,1981年第2期。
談《水滸》反不反皇帝的問題,《中州學刊》,1981年第3期。
楊志論,《文科教學》,1981年第3期。
盧俊義·燕青論,《天津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魯迅是怎樣評論《水滸》的?,《求索》,1981年第4期。
武松形象的衍變——兼談揚州評話對《水滸》的繼承和發展,《揚州師院學報》,1981年第4期。
關於《水滸》的通信,《社會科學研究》,1981年第4期。
《水滸》情節結構芻議(合作),《水滸爭鳴》第一輯。
楊志·魯達·武松論,《青海社會科學》,1982年第1期。
吳用·三阮·李逵論(合作),《雲南社會科學》,1982年第2期。
國貽堂《施氏家簿譜》世系考索,《江海學刊》,1982年第3期。
「三絕」小考,《活頁文史叢刊》第58號。
《西遊記》的玩世主義和現實精神,《理論研究》,1982年第4期。
施耐庵文物史料考察座談紀要,《江海學刊》,1981年第4期。
首都施耐庵文物史料座談會發言紀略,《理論研究》,1982年第6期。
何止多走了一小步(合作),《蘇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
關於《京本忠義傳》(合作),《文學遺產》,1983年第2期。
就魯迅評論《水滸》問題答黃南山同志,《求索》,1983年第4期。
《水滸》學二題,《理論研究》,1983年第5期。
《水滸》作者施耐庵問題之我見,《吉林大學學報》,1983年第6期。
《水滸》簡本繁本遞嬗過程新證,《文史》第18輯。
試論《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三國演義研究集》,1983年12月。
《歧路燈》在中國小說史上的地位,《文學論叢》第2輯。
又一個封建末世傻公子的典型,《歧路燈論叢》第2輯。
《西遊記》的玩世主義和現實精神,《西遊記研究》,1984年3月。
有關《水滸》、施耐庵及羅貫中的幾項新材料述評,《施耐庵研究》。
《檮杌閑評》的思想傾向和形象體系,《河北學刊》,1984年第4期。
《盪寇志》新說,《上海師大學報》,1984年第4期。
《三國志》·《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三國演義學刊》第一輯。
明季進步《水滸》觀的體現——讀《後水滸傳》論,《明清小說論叢》第三輯。
神聖靈光與無賴秉性的統——《飛龍全傳》帝王形象剖析,《信陽師院學報》,1985年第2期。
《京本忠義傳》評價商兌,《貴州文史叢刊》,1985年第2期。
試論金聖嘆、俞萬春自身中的矛盾及相互關系,《水滸爭鳴》第四輯。
《平妖傳》和《水滸傳》,《許昌師專學報》,1985年第3期。
《檮杌閑評》的實事和虛構,《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二輯。
「三言」、「二拍」中「發跡變泰」主題新說,《文史哲》,1985年第5期。
《三遂平妖傳》原本考辨,《中華文史論叢》,1985年第3輯。
試淪《儒林外史》「善善惡惡」的整體構成,《青海社會科學》,1985年第5期。
《三國演義》「忠義」問題新說,《三國演義論文集》。
談《盪寇志》價值的來源,《曲靖師專學報》,1985年第2期。
《檮杌閑評》作者為李清考,《社會科學戰線》,1986年第1期。
河陰知縣吳承恩不是《西遊記》作者,《許昌師專學報》,1986年第l期。
史外之史,傳外之傳——從小說和歷史的關系看《儒林外史》的真義,《河北師院學報》,1986年第2期。
有關《三國演義》研究的兩個問題的思考,《明清小說研究》第二輯。
《金雲翹傳》的刊本與抄本,《明清小說論叢》第四輯。
全國古典題材電視劇討論會紀略,《明清小說研究》,1986年第4輯。
決策:諸葛亮形象的本質和靈魂,《〈三國演義〉學刊》第二輯。
《平妖傳》——《水滸》的姊妹篇,《古典文學知識》,1986年第8期。
談《歧路燈》的心理描寫,《安徽大學學報》,1986年第3期。
《警世陰陽夢》得失論,《明清小說論叢》第5輯。
《水滸傳》主題研究的回顧與反思,《建國以來古代文學問題討論舉要》。
紀念《許昌師專學報》創刊五周年筆談,《許昌師專學報》,1987年第3期。
《檮杌閑評》本事考證,《明清小說研究》第4輯。
海的探險和海外世界的發現——《鏡花緣》歷史價值芻議,《青海社會科學》,1987年第5期。
論《水滸》主題研究的多元融合,《明清小說研究》第6輯。
《隋史遺文》略說,《鹽城師專學報》,1987年第4期。
《野叟曝言》版本辨析,《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1期。
杜綱小考,《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2期。
《隋唐演義》「聯綴成帙」考,《文獻》,1988年第2期。
一部未見著錄的晚清佳構,《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3期。
津門儲仁遜及其抄本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88年第4期。
悲歌慷慨丹忠錄 ——《遼海丹忠錄》初探,《寧夏教院學報》,1988年第4期。
《有夏志傳》與《山海經》之雙向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
陸士諤的奇想之一:三國的改革,《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1期。
晚清新小說的開山之作——重評《新中國未來記》,《山東社會科學》,1988年第2期。
《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編纂中若干目錄學問題,《社會科學戰線》,1989年第3期。
《五色石》、《八洞天》非一人所撰辨,《復旦學報》,1989年第2期。
《晚清小說目》補編,《文獻》,1989年第2期。
論1902-1903年外國題材的改革小說,《東北師大學報》,1989年第6期。
從《薛丁山征西》到《年大將軍平西》,《明清小說研究》,1989年第4期。
作清議之《春秋》編個人之《綱鑒》,《江蘇社聯通訊·學術版》,1989年第6期。
評蔡元培的《新年夢》,《明清小說研究》,l990年第1期。
論《馬屁世界》,《清末小說から》第17期。
《官場現形記》新論,《青海社會科學》,1990年第4期。
《孽海花》藝術結構新說,《曲靖師專學報》,1990年第4期。
三國有餘韻,虛實相混成—《後三國石珠演義》考論,《海南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論1903年新小說的愛國主題,《中國文學研究》,1991年第1期。
杜綱和他的小說,《蘇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2期。
神話傳說:兼有歷史和小說品格的遠古文化,《江誨學刊》,1991年第5期。
融匯信美兩大要素的歷史小說——明清「志傳」、「演義」綜論,《社會科學研究》,1991年第5期。
《紅樓夢》「兩大版本系統」說辨疑——兼論脂硯齋出於劉銓福之偽托,《復旦學報》,1991年第5期。
「正史」、「稗史」通論,《學海》,1991年第6期。
《孽海花》難以終篇的內在原因,《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第6期。
重評胡適的《紅樓夢》版本考證,《書目季刊》22卷2期。
一種未經著錄的《孽海花》版本,《清來小說から》,1991年第2期。
《中國古代小說人物辭典》「北史」辭條等,齊魯書社,1991年5月。
《中國文言小說鑒賞辭典》「埋憂錄」條,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7月。
《李漁全集》「肉蒲團」概要,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脂本辨證,《紅樓》,1991年第4期。
試論研究古代小說版本的意義和方法,《江蘇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
脂本辨證,《貴州大學學報》,1992年第1期。
脂齋辨考,《求是學刊》,1992年第1期。
曾樸對《孽海花》的改續,《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1期。
《痴人說夢記》在晚清新小說史上的地位,《南京社會科學》,1991年第2期。
愛國志士對於改革維新的深層次思考——《老殘游記》新論,《齊魯學刊》,1992年第2期。
改革:晚清小說繁榮的契機,《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
民間藝人在「正史」之外另造的歷史世界——宋元講史平話新論,《東岳論叢》,1992年第5期。
超前於史籍編纂的小說創作——明清時事小說新論,《文學遺產》,1992年第5期。
脂批偽證辯,《貴州社會科學》,1992年第7期。
脂批年代辨析,《求索》,1992年第5期。
《春柳堂詩稿》曹雪芹史料辨疑,《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1期。
脂批「本事」辨析,《明清小說研究》,1992年第3-4期。
《紅樓夢》「探佚」辨誤,《海南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官場現形記》的批判鋒芒和藝術結構,《海峽兩岸明清小說論文集》,1992年5月。
羅貫中生平探考述評,《羅貫中新探》,1992年2月。
說唐演義全傳,《明清小說鑒賞辭典》,1992年2月。
秋高紅葉燦,金果耀林霜——喜讀《施耐庵探考》,《學海》,1992年第5期。
程甲本為《紅樓夢》真本考,《淮陰師專學報》,1992年第4期。
脂本「原稿面貌」辨證,《貴州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有正本《石頭記》批語辨析,《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第1期。
《紅樓夢》「舊時真本」辨證,《東岳論從》,1993年第2期。
「省親四曲」與《紅樓夢》探佚,《廣西大學學報》,1993年第2期。
脂批「文法」辨析,《海南師院學報》,1993年第2期。
也說迎春是誰的女兒——《紅樓夢》版本辨微,《渭南師專學報》,1993年第3期。
列藏本《石頭記》辨證,《明清小說研究》,1993年第4期。
明義《題〈紅樓夢〉》辨疑,《北方論叢》,1993年第6期。
《官場現形記》的結構藝術,《小說戲曲研究》,1993年第2輯。
杜綱評傳,《中國通俗小說家評傳》,1993年9月。
紅學辨偽論,《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1期。
《紅樓夢》「探佚」方法辨誤,《貴州師大學報》,1994年第1期。
《紅樓夢》「探佚」結果辨誤,《甘肅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
脂批性質辨析,《貴州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關於《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的諱字問題,《山西師大學報》,1994年第3期。
眼別真贗 心識古今——和蔡義江先生討論《紅樓夢》版本問題,《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3期。
真偽判然,豈可混同——答馮其庸先生《論〈紅樓夢〉的脂本、程本及其他》,《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4期。
李伯元的文學之路,《學海》,1994年第4期。
突出《鏡花緣》主題,開發連雲港旅遊資源,《江蘇政協》,1994年第4期。
對中國新女豪的呼喚與想望,《江蘇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
錢江與《洪秀全演義》,《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第2期。
《紅樓夢》版本與《紅樓夢》美學,《湖北日報》,1995年7月13日。
呼籲變革社會習俗的「醒迷文」,《大慶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傳統文化對現代文明的介入和超越——《新石頭記》新論,《青海社會科學》,1995年第4期。
對經濟體制改革的超前描摹——《新水滸》析評,《東北師大學報》,1996年第1期。
晚清小說繁榮原因初探,《晚清民國小說論叢》第四輯,1996年5月。
新的改革眼光對社會現實的全方位掃描:論《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山東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論紅學辨偽的思路和實證,《紅樓夢學刊》,1996年第2期。
陳坦園《榕蔭叢書》的發現對《紅樓夢》版本考證的價值,《文教資料》,1996年第3期。
利用諱字鑒定《紅樓夢》抄本的新思路,《保定師專學報》,1996年第2期。
胡適「新紅學」體系和悲劇,日本《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第二號,1996年7月。
脂本脂批15問求答,《稗海新航》,1996年7月。
紅學的體系和紅學的悲劇,《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3期。
《快士傳》平議,《藝文述林》,1996年10月。
關於脂本和脂批的幾個實證問題,《當代學術信息》,1996年第6期。
《水滸傳》「結末不振」問題新議,《明清小說研究》,1996年第4期。
從《山海經》看神怪觀念的起源,《上海師大學報》,1997年第1期。
「正底本」和「斷其立說之是非」——《紅樓夢》真本考辨,《福建師大學報》,1997年第1期。
有關雲南的兩篇晚清小說,《雲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1期。
論晚清小說研究的誤區和興奮點,《周口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神怪溯源(上),《保定師專學報》,1997年第1期。
神怪溯源(下),《保定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
關於晚清新小說的生成和價值內涵,《吉林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關於晚清新小說的生成和價值內涵,日本《清末小說》第20期,1997年。
《臨水平妖傳》:一部別具情趣的神怪小說,《寧德師專學報》,1997年第3期。
晚清「翻新」小說綜論,《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5期。
從《酉陽雜俎》看神怪小說的真諦,《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4期。
東晉時期的志怪小說家群考論,《龍岩師專學報》,1997年第2期。
《水滸》人物畫廊,《水滸大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
全面把握《聊齋志異》的真義,《蒲松齡研究》,1998年第1期。
明義《題紅樓夢》的辨偽和袁枚《隨園詩話》的認真,《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1期。
《聽雨軒筆記》及其作者,《明清小說研究》,1998年第1期。
曦鍾《如何看待程甲本紅樓夢中的竄行脫文現象》評析,《紅樓夢學刊》,1998年第3期。
談《水滸傳》三種版本的結局,《古典文學知識》,1998年第4期。
從《觀世音應驗記》到《西遊記》——從一個方面看神怪小說與宗教的關系,《漳州師院學報》,1998年第2期。
綿陽孫桐生與甲戌本之「糾葛」二解,《紅樓》,1998年第4期。
神怪小說發覆,《吉林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1954年「批俞運動」的理性反思,《廣西文史》,1998年第4期。
「傳奇體」辨證——兼論《傳奇》在神怪小說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1999年第1期。
從《廣異記》看神怪小說的文學價值,《寧德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曹雪芹的時代,《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1期。
重新面對袁枚,《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從左綿痴道人眉批字跡鑒定看甲戌本的真偽問題,《貴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1期。
舊紅學時期的學術論爭,《福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如何對待曹雪芹材料中的矛盾,《南都學壇》,1999年第5期。
「新民」題中應有之義──略論晚清小說的「新黨」形象,《保定師專學報》,1999年第3期。
是紀念還是嘲弄?,《文學自由談》,1999年第5期。
關於脂批的「針對性」和鋒芒所向——脂硯齋「重評」型批語條辨,《紅樓夢學刊》,1999年第4期。
《水滸傳》評介,《文苑明珠》,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1月。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批語條辨(上),《廣西文史》,2000年第1期。
四問諸葛亮——談《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決策、管理,《管理與財富》,2000年第2期。
《紅樓夢》文本新詮(上),《紅樓》,2000年第2期。
《紅樓夢》文本新詮(下),《紅樓》,2000年第3期。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己卯本批語條辨(下),《廣西文史》,2000年第2期。
消解觀念,還原史實——從認識論角度看紅學論爭,《中華文化論壇》,2000年第4期。
遵守論辯規則切實探討學術——評蔡義江先生《〈春柳堂詩稿〉釋疑》,《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4期。
《聊齋志異》序跋涉及的小說理論,《蒲松齡研究》,2000年第3-4期。
有正本尋根,《貴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乾隆本百廿回紅樓夢」辨偽,《東南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後世小說家對《聊齋》的認知和借鑒,《聊齋學研究論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3月。
《水滸傳》與商品社會,《語文世界》,2001年第3期。
《鏡中影》考論,《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紀念暨黃世仲投身革命百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8月。
黃小配論,《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紀念暨黃世仲投身革命百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8月。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證謬,韓國《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8輯。
評《清代文學批評史》「脂硯齋評《紅樓夢》」一節,《同濟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陸士諤論,《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1期。
歷史小說文體論,《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專家咨詢會議暨中國古代文體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2年4月。
小說新文體——「翻新小說」的集中展示,《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專家咨詢會議暨中國古代文體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2002年4月。
「秦可卿淫喪天香樓」證謬,韓國《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六輯。
「燕山竇公」辨,《古代典籍與文化》,2002年第4期。

㈣ 哪位兄弟姐妹有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鄭家順主編的《大學英語六級高分突破》的聽力MP3啊

x校園網站 或者上圖書館 音頻教材

㈤ 東南大學 英語四六級 獎勵制度

東南大學英語四級分數在603分以上的,可以得到1000元獎金,英語六級分數在版568以上的,可以獲得權1000元獎金。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坐落於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員。
截至2014年1月,東南大學佔地面積5880畝,建有四牌樓、九龍湖、丁家橋等校區;設有29個院(系),擁有75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餘人,其中研究生13000餘人,另有在職碩士研究生3100餘人。是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學、工學、醫學、文學、法學、哲學、教育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㈥ 英語四六級考試究竟有哪幾所試點學校

05年12月參加新CET試點院校的名單
2005-10-20 12:05:57

1、使用清華大學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清華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武漢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東北農業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福州大學 雲南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湖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吉林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暨南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江南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蘭州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 桂林醫學院
沈陽建築工程學院 河北師范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湖北工學院
西安郵電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西南石油學院 湖南文理學院
燕山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
湛江師范學院 黃岡師范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 南華大學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 青島建築工程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遵義師范學院
湖南零陵學院

2、使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 湖北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東政法學院
長安大學 江西師范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郵電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 青海民族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 山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山東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上海中醫葯大學
四川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
蘇州大學 天水師范學院
天津醫科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
同濟大學 揚州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上外/高教) 宜春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南開大學(上外/清華)
中國農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上外/清華)
中山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上外/清華)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第四軍醫大學(上外/外研)
大連輕工業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上外/外研)
河南財經學院 中南大學(上外/外研)
石油大學(上外/外研)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上外/外研)
西安理工大學(上外/外研)

3、使用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林業大學 河北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東北林業大學 黑龍江大學
廣西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華僑大學
上海大學 中國科技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淮陰師范學院
太原理工大學 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
天津大學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景德鎮陶瓷學院
鄭州大學 聊城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南通師范學院
安徽師范大學 寧波大學
北華大學 三江學院
大連民族學院 三峽大學
福建師范大學 山西財經大學
廣西工學院 沈陽葯科大學
廣西師范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貴陽醫學院 西南師范大學
貴州師范大學 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外研/上外)

4、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軟體參加試點的學校名單

北京大學(醫學部) 河北科技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河北理工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華北工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第一軍醫大學 吉林農業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東北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
東北師范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東南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遼寧大學 石河子大學
南昌大學 西北師范大學
南京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萬里學院 (資料來自:http://www.forexam.com/)

㈦ 東南大學的翻譯碩士專業怎麼樣

東南大學翻譯碩士跟東南大學是理工科比較,相對較弱,畢竟東南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但東南大學是985學校,以後就業、出國等機會多,而且還有會議傳譯專業;所以,考研東南大學翻譯碩士也是不錯的選擇。

2016東南大學翻譯碩士

考試科目及參考書目
101 思想政治理論:
211 翻譯碩士英語:
水平測試。參考書目見全國英語專業本科生高年級通用教材。
357 英語翻譯基礎:
《高級英語》(1-2冊)(修訂本)張漢熙,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英漢翻譯教程》(修訂本)張培基,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漢英翻譯基礎教程》馮慶華,高等教育出版社。
《英漢互譯實用教程》李慶生、郭著章,武漢大學出版社。
448 漢語寫作與網路知識:不提供參考書目;
復試科目: 英語聽力與口頭表達 :不提供參考書目。

東南大學學校簡介

東南大學(Southeast University),簡稱東大,位於江蘇省省會南京市,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副部級全國重點大學,著名的建築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學院之一,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是「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入選高校,「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員。

東南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之一,素有「學府聖地」和「東南學府第一流」之美譽,其前身是創建於1902年的三江師范學堂。1921年經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後經歷了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工學院、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南京大學工學院等歷史時期。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以原中央大學工學院為主體,先後並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金陵大學等校的有關系科,在中央大學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學院。1988年5月,學校更名為東南大學。2000年4月,原東南大學、南京鐵道醫學院、南京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合並,南京地質學校並入,組建新的東南大學。

東南大學官網http://www.seu.e.cn/

㈧ 南通大學文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周建忠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發展與規劃、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財務工作、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學科建設工作。
周建忠,1955年10月生,江蘇靖江人。1978年畢業於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晉升教授。2004年畢業於,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通大學副校長、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范曾藝術館館長、省級人文社科基地——楚辭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江蘇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獲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政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普通高校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市政府一等獎5項。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規劃項目2項。
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尤其是楚辭研究,出版專著:《當代楚辭研究論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楚辭論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楚辭評介》(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楚辭與楚辭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蘭文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楚辭學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楚辭考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楚辭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楚辭》(鳳凰出版社,2009)。代表論文有《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墓主考論》(歷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學評論2005.2)、《出土文獻·傳統文獻·學術史——論楚辭研究與楚文化研究的關系與出路》(文學評論2006.5)、《朝華已披 夕秀方振——楚辭學的形成因由和發展態勢》(文學評論2009.5)、《元代散曲「嘲諷屈原」通論》(文學遺產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學遺產2007.4)、《〈楚辭·天問〉「顧兔」考》(文學遺產2009.6)。
書記:潘晴雯
分工:主持黨務全面工作。分管組織與幹部工作、教職工思政與黨建工作、穩定工作、工會工作、宣傳工作。
1971年4月生,江蘇啟東人。教授、博士、碩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992年畢業於南通師范專科學校政教系;1997年畢業於揚州大學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12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晉升講師;2006年晉升副教授;2013年晉升教授。1992年至1996年,擔任南通師范專科學校政教系輔導員、團委書記;1996至1999年,擔任南通師范專科學校學工處女生指導;1999年至2001年,擔任南通師院學工處學生管理科科長;2001年至2004年,擔任南通師范學院法政系副書記、副院長;2004年至2012年,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副書記、副院長;2012年7月起,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書記。
長期從事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務研究。參編教材3部;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一項(12YJA7100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廳課題兩項:「小康社會人的全面發展的生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與創新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江蘇高教》、《學術界》、《探索與爭鳴》、《江西社會科學》、《理論導刊》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部分觀點被《新華文摘》轉載。牽頭負責策劃和設計的《名家引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拓展教育管理新思路——探析南通大學「名家引領」金牌活動》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獎」二等獎。曾獲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江蘇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南通市新長征突擊手、南通市「三八」紅棋手、校優秀教育工作者、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