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六級考試中州古籍出版社世紀高教
㈠ 誰能給我一張古典文學書目精華的
先秦:詩經里的《國風》,「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秦漢:《史記》的列傳,《項羽本紀》、《信陵君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淮陰侯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以上是史記十大名篇。
三國兩晉南北朝:三曹的詩文。
唐宋:不用說了,1、唐宋詩詞。2、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韓愈:《師說》、《祭鱷魚文》、《祭十二郎文》、《進學解》
柳宗元:《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他的永州八記都值得一讀。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木假山記》《名二子說》《張益州畫像記》
蘇軾:《喜雨亭記》《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石鍾山記》《記承天寺夜遊》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讀孟嘗君傳》《傷仲永》
曾鞏:《墨池記》《醒心亭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秋聲賦》《五代史伶官傳序》
當然還有王勃。
元代:主要是元曲和雜劇。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元曲四大悲劇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還有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元曲四大愛情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還有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明清:小說了,以四大名著為代表。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這些讀下來,你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已經有個基本的攝取和認識了。同時也會得到中國古典文學從形式到內容的審美認識。
㈡ 南通大學文學院的學院領導
院長:周建忠
分工: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發展與規劃、師資隊伍建設工作、財務工作、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學科建設工作。
周建忠,1955年10月生,江蘇靖江人。1978年畢業於揚州師范學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晉升教授。2004年畢業於,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南通大學副校長、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州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屈原學會副會長、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范曾藝術館館長、省級人文社科基地——楚辭研究中心主任。江蘇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江蘇省普通高校跨世紀學術帶頭人。獲優秀教學成果獎:國家級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政府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省普通高校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市政府一等獎5項。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規劃項目2項。
長期致力於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尤其是楚辭研究,出版專著:《當代楚辭研究論綱》(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楚辭論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楚辭評介》(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楚辭與楚辭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蘭文化》(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楚辭學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楚辭考論》(商務印書館,2003年)、《楚辭講演錄》(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楚辭》(鳳凰出版社,2009)。代表論文有《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墓主考論》(歷史研究2000.5)、《屈原仕履考》(文學評論2005.2)、《出土文獻·傳統文獻·學術史——論楚辭研究與楚文化研究的關系與出路》(文學評論2006.5)、《朝華已披 夕秀方振——楚辭學的形成因由和發展態勢》(文學評論2009.5)、《元代散曲「嘲諷屈原」通論》(文學遺產1989.5)、《屈原「流放江南」考》(文學遺產2007.4)、《〈楚辭·天問〉「顧兔」考》(文學遺產2009.6)。
書記:潘晴雯
分工:主持黨務全面工作。分管組織與幹部工作、教職工思政與黨建工作、穩定工作、工會工作、宣傳工作。
1971年4月生,江蘇啟東人。教授、博士、碩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1992年畢業於南通師范專科學校政教系;1997年畢業於揚州大學政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2012年博士研究生畢業於東南大學人文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0年晉升講師;2006年晉升副教授;2013年晉升教授。1992年至1996年,擔任南通師范專科學校政教系輔導員、團委書記;1996至1999年,擔任南通師范專科學校學工處女生指導;1999年至2001年,擔任南通師院學工處學生管理科科長;2001年至2004年,擔任南通師范學院法政系副書記、副院長;2004年至2012年,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副書記、副院長;2012年7月起,擔任南通大學文學院書記。
長期從事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致力於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實務研究。參編教材3部;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基金項目一項(12YJA71005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研究」;主持完成省教育廳課題兩項:「小康社會人的全面發展的生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轉換與創新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報》、《江蘇高教》、《學術界》、《探索與爭鳴》、《江西社會科學》、《理論導刊》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部分觀點被《新華文摘》轉載。牽頭負責策劃和設計的《名家引導,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拓展教育管理新思路——探析南通大學「名家引領」金牌活動》獲江蘇省「高等學校學生教育管理創新獎」二等獎。曾獲江蘇省青年志願服務事業貢獻獎、江蘇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老師、南通市新長征突擊手、南通市「三八」紅棋手、校優秀教育工作者、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