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中心
㈠ 雲南師范大學是什麼學校啊介紹~~~
--------------------------------------------------------------------------------
雲南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位於雲南省省會城市昆明。 雲南師范大學創建於1938年,其前身是由北大、清華和南開組建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1946年西南聯大復員北返後,聯大師范學院留昆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昆明師范學院。解放後定名為昆明師范學院。 1984年4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1999年2雲南師大與雲南教育學院、雲南體育進修學院進行實質性合並辦學,重組雲南師范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今天的雲南師范大學繼承和發揚了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和「愛國民主科學」的精神,形成了「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新校風。建校 60 余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 十萬餘人 ,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學校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先進。佔地面積2695.49畝,校舍51.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2782萬元,館藏圖書213.08萬冊,長期訂閱國內外期刊(含電子期刊)20968餘種,學報(哲社版)進入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百強之列。已實現校園網光纖互聯。學校共設有23個學院,35個科研機構。1個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檢中心,1個省級農村能源工程重點實驗室。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其中一級學科授權點5個,是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學校設有本科專業49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是國家確定的中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的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家漢辦委託承辦孔子學院的16所學校之一。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2072人,專任教師1102人。其中:教授194人,副教授530人,博士105人,在讀博士84人,碩士 414 人, 54 %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在他們當中,有國家級和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15 人、省級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13 人、中科院「百人計劃」 1 人、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 2 人。中科院、中國農業大學等院校的兼職博導 13 人。並聘請了中科院院士和國內外知名專家 50 餘人為學校兼職教授。目前,學校現有聯合培養的博士研究生 7 人,碩士研究生 2782 人(含教育專業碩士 994 人) , 全日制本科學生 12103 人,成人教育本科學生 11824 人。近 5 年,培訓和招收英、美等國及東南亞留學生近 2000 人次。 學校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重視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認真貫徹從嚴治校的方針。近五年來,學校先後實施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以聘用制為切入點的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本科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教學改革,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學
科建設規劃,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強調學科的聯合、集成和交叉,積極發展新興、交叉學科。通過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科群和學科層次、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創新團隊等措施,使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目前,學校先後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貝勒大學等國外 30 所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在全國「挑戰杯」學生課外科技作品中競賽成績優異, 2003 年全國高師院校排第 2 名,省屬師范院校排列第 1 名,全國高校排第 17 名。近三年,在校碩士研究生發表論文生均達 2 篇以上 , 一些論文被 SCI 、 EI 收錄和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近年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有 30% 左右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中 2002 年有 42.8% 的碩士畢業生考取中科院、北大、清華等院校博士研究生。由此,學校至今已基本完成了由傳統的師范教育向現代教師教育,由傳統的師范院校向以教師教育為特色、開放性、綜合化、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型大學的「兩個轉型」。
雲南師范大學重視科研工作。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 388 項,擁有科研經費 13101.99 萬元。近五年來,學校共承擔了國家「 863 」項目 2 項,國家「 973 」項目子項目 2 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 2 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56 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 11 項,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 16 項,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級項目 300 余項,國際合作項目 16 項。先後出版學術專著和譯著 298 部,教材(教學用書) 302 部,發表論文 5565 篇,其中,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 1670 篇,被 SCI 、 EI 、 ISTP 收錄 285 篇;成果轉讓 17 項,成果被採用 160 項,直接經濟效益 8659 萬元。獲教育部提名國家科學技術獎 1 項,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 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22 項。第八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1 項。省部級科研獎勵 116 項,發明專利獎 19 項,其它科研獎勵 256 項。在選擇性發射極太陽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和晶體硅太陽電池規模化生產技術、分子基材料配合物高能發射、亞純函數唯一性的五小函數問題、語言學分支學科藝術語言學的開拓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有了重要的突破。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雲南師范大學始終把立足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進入全國重點師范大學的先進行列,建成全國知名的省級重點大學作為發展目標,以建設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高質量、有特色的新型師范大學為發展定位。有信心勵精圖治,不辱使命,為建設一個高質量的社會主義師范大學而不懈奮斗。
㈡ 想考雲南師大的研究生,也不知道這所高校咋樣好不好考請高人啊!
雲南師范大學創建於1938年,其前身是由北大、清華和南開組建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1946年西南聯大復員北返後,聯大師范學院留昆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昆明師范學院。解放後定名為昆明師范學院。 1984年4月,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1999年2雲南師大與雲南教育學院、雲南體育進修學院進行實質性合並辦學,重組雲南師范大學。經過多年的發展,今天的雲南師范大學繼承和發揚了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和「愛國民主科學」的精神,形成了「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新校風。建校 60 余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 十萬餘人 ,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雲南師范大學是雲南省唯一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地處省會昆明市,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創辦於1938年。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為雲南省有權招收港澳台學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雲南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幹部繼續教育中心的設立學校。
學校風氣很好,至少在雲南省范圍內是很不錯的一所大學。
㈢ 雲南民族大學與雲南師范大學哪所更好
師大好一些,名氣大些,師資好些,就業容易些!!!
雲南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位於春城昆明。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1946年,組成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復員北返,師范學院留昆獨立建校,定名國立昆明師范學院,1950年改名昆明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1999年雲南師范大學與雲南教育學院、雲南體育進修學院進行實質性合並辦學,重組新的雲南師范大學。學校恪守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形成了「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風。建校69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十餘萬人,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學校設有21個學院,31個科研機構,是雲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高校教師培訓中心、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教育幹部培訓中心的設立學校。學校學科專業涵蓋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經濟9大學科門類,有1個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在建能源與環境生物技術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檢中心,1個省級工程重點實驗室,1個省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1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7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本科專業,是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單位。
學校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正高職218人,副高職53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2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515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275人,國家、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5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工程」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技術創新人才26人,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21人等。
學校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教育培養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及留學生教育的多種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研究生2974人(其中:博士生7人、學術性碩士生1904人,在職攻讀碩士生1063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3657人(其中:本科12983人),成人教育學生17254人。近5年來,培訓和招收英、美等國及東南亞留學生2000餘人次。
學校以科學研究為強校之本,「十五」期間,學校承擔科研項目1158項,總經費1.84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0項,包括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1項,國家級國際合作項目3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524部,發表論文552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89篇,獲專利11項,成果轉讓17項,成果被採用160項,直接經濟效益8659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04項。
學校現有校本部、龍泉路、學府路、呈貢四個校區,佔地面積3680畝,校舍面積4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25億元,館藏圖書241.8萬冊,長期訂閱國內外期刊7333種。《雲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來源期刊,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與51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是我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教師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的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中國—東盟大學聯合辦學的16所大學之一,為國家首批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24所重點高校之一。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建立了5個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在泰國清邁大學設立了一所孔子學院。
學校重視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先後實施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以聘用制為切入點的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本科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教學改革。通過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科群和學科層次、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創新團隊等措施,使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學校正在逐步實現由傳統師范教育向現代教師教育、由傳統師范院校向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型。
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雲南師范大學確立了立足邊疆,服務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為雲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服務定位,明確了建成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有優勢的省屬重點大學,進入全國省屬師范大學的先進行列的發展目標。雲南師范大學有信心勵精圖治,不辱使命,為建設一個高質量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㈣ 雲南師范大學外語學院的辦學規模
學院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函夜大學生1565人;碩士研究生309人;大學外語部承擔全校近6500人的大學英語及小語種外語課程教學;公共外語研究生教研室承擔全校近600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外語課程。全院承擔教學學生人數1萬餘人。
學院設有英語、日語和旅遊外語三個系,高年級、基礎、第二外語、研究生、現代技術教育等7個教研室及大學外語教學、成人教育兩個部;還設有5個研究所:英美文學研究所、翻譯研究所、外國語言研究所、外語學科研究所和旅遊文化研究所。學院有現代化教學大樓、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和自由聽音室;資料室藏有豐富的中外圖書及音像資料;其中,中外文圖書資料30000冊,中外文期刊188種,中外文報紙16種;音像資料2600多碟。
學院設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開發計劃署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中心、教育部全國外語水平考試(WSK)昆明考試中心、教育部全國外語翻譯證書考試(NAETI)昆明考試中心、人事部全國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外語考試(BFT)雲南省考試培訓中心、人事部全國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CATTI)口譯考試培訓中心、雲南省旅遊行業崗位培訓定點單位、雲南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英語專業主考單位、雲南省外國語學會等。
㈤ 雲南師范大學怎麼樣啊
雲南師大,讀師范的話,還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學校。現在新校區在大學城,環境很不錯,硬體設施也很好,學習風氣十足,還是很不錯呢。
㈥ 雲南師范大學怎樣請具體說說~幫幫我把
現任校黨委書記伊繼東教授,黨委副書記、校長楊林教授。 立足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建設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高質量、有特色的新型師范大學 雲南師范大學分為四個校區: 校本部 學府路校區 龍泉路校區 呈貢新校區(建設中,預計2011年建成,但已經有部分07屆文科學院入學)。 校本部 25°03'29"N,102°41'43"E 一二·一大街298號 650092 學府路校區 °'"N,°'"E 龍泉路校區 °'"N,°'"E 呈貢新校區 24°51'5"N,102°50'45"E 170公交車終點站,呈貢,吳家營 650500 設有獨立的科研所5個,與教學相結合的科研機構31個。具有覆蓋文、史、哲、法、教、管、理、工、農、經濟等10大學科門類的42個日制本科專業,19個新型特色專科專業,現有11個省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太陽能熱水器質檢中心,4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是全國開展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試點單位,現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為雲南省有權招收港澳台學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雲南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基礎教育研究中心、教師幹部繼續教育中心的設立學校。 學校現有碩士研究生1023人,全日制學生16376人,成人函授夜大學生15309人,自學考試生3萬餘人。近五年來培訓和招收英、美等國及東南亞留學生近1000人次。學校在職教職工2090人,其中:教授187人,副教授503人,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50餘人;博士148人(含在讀),碩士353人,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45%;國家級和省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5人,省級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11人。近3年來,有2人進入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人獲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獎",10人被聘為中科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院校的兼職博士生導師。出版學術刊物8種,學校還設有4所中學,1所附屬小學和1所幼兒園。 雲南師范大學堅持為基礎教育服務的方向,重視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認真貫徹從嚴治校的方針。1999年學校教務處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高校先進教務處稱號。近10年來,先後出版教材、專著300餘種,相繼有138項教學成果分獲國家教育部、省教委和學校獎勵。國家教育部啟動的"面向21世紀課程結構與教學內容"改革計劃,我校立項15個,在雲南省高校排名第一。在歷年教育部和雲南省的教學檢查評估中均名列前茅,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科技挑戰杯賽中,歷年參賽成績位居全國高師院校前10名之列。2001年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學生課外科技作品參賽,在308個參賽高校中,成績名列高師院校第2名,高校排位第28名。1998年全國高校評出"先進班集體標兵"12個,我校2000屆歷史專業本科班獲此殊榮。近年來我校學生的計算機過級率、一次性就業率均列我省第一位。近幾年來,每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有30%考取博士生,2002年考取博士生人數占畢業生人數的42.8%。 雲南師范大學重視科研工作。日前,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354項,總經費5153.95萬元,其中: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3項,國家計委、財政部、經貿委項目3項,省部委項目193項,國際合作項目16項。1998年至2002年,出版學術專著和譯著210部,教材223部;發表論文5717篇,其中: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1625篇,被SCI、EI、ISPT收錄194篇;成果轉讓14項,成果被採用153項,直接經濟效益3900.40萬元;獲首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第八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1項、省部級獎勵59項、其他科研獎勵122項,發明專利18項。 學校重視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先後實施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以聘用制為切入點的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本科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教學改革。通過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科群和學科層次、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創新團隊等措施,使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學校正在逐步實現由傳統師范教育向現代教師教育、由傳統師范院校向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型。 雲南師范大學積極發展對外交往, 與51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是我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教師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的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中國—東盟大學聯合辦學的16所大學之一,為國家首批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24所重點高校之一。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建立了5個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在泰國清邁大學設立了一所孔子學院。 目前,雲南師范大學正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及第三次全教會精神,加強教育創新,積極推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為雲南教育事業和經濟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雲南師范大學確立了立足邊疆,服務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為雲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服務定位,明確了建成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有優勢的省屬重點大學,進入全國省屬師范大學的先進行列的發展目標。雲南師范大學有信心勵精圖治,不辱使命,為建設一個高質量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㈦ 教育部西南高校師資培訓中心的中心簡介
是教育部
建立的全國六大區高校師資培訓中心之一,業務上直屬教育部人事司領導和高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武漢中心指導,行政上隸屬西南大學。西南中心先後促成建立了四川、雲南、貴州、重慶等四個省級培訓中心,形成了西南地區高校教師培訓網路體系。
歷經幾次機構改革和調整後的西南中心與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幹部培訓中心、中央農業幹部教育培訓中心西南分院、全國中小學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基地、國家體育與藝術師資培養培訓基地、重慶市高校師資培訓中心、重慶市中小學骨幹教師培訓基地、西南大學掃盲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合署辦公。目前,中心有專職工作人員28名,其中專職教學科研人員8人;有教學、辦公、住宿大樓3棟,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可同時提供500餘名學員住宿;有250平方米的專業圖書資料室1個,藏書12000餘冊,期刊雜志200餘種;有專用的能同時容納250人的多媒體教室1個,100人以上的多媒體教室2個和可容納60人左右的普通教室3個;有大小會議室3個;擁有120餘台計算機機房三個。新裝修的學院餐廳,可容納300餘人同時用餐。
中心堅持「三個適應,兩個轉變」,「務本求實,創新提高」的方針,充分利用依託學校西南大學和在渝高校乃至西南地區和全國重點高校的師資力量和學科資源優勢,開拓創新,注重質量,立足重慶,服務西南,面向全國。中心成立至2005年底,共培訓國內訪問學者、骨幹教師進修班、碩士學位班、助教進修班、專題研討班、短期班、研究生課程班、單科進修、崗前培訓等各層次進修教師20300餘名。
「十一五」期間,西南中心決心將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效率意識、服務意識、奮斗意識、奉獻意識,在培訓的「結構、質量、規模、效益」八個字上下功夫,在鞏固、提高已有培訓內容、形式的基礎上,努力開拓教師職後教育新路子,為西南地區高校培養培訓更多的學術骨幹、學術帶頭人,為建設一支結構優化、素質精良、高水平的高校教師隊伍做出更大的貢獻。
㈧ 雲南師范大學的前身
雲南師范大學的前身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位於春城昆明。誕生於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范學院。1946年,組成聯大的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復員北返,師范學院留昆獨立建校,定名國立昆明師范學院,1950年改名昆明師范學院,1984年更名為雲南師范大學,1999年雲南師范大學與雲南教育學院、雲南體育進修學院進行實質性合並辦學,重組新的雲南師范大學。學校恪守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形成了「學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風。建校69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各類人才十餘萬人,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學校設有21個學院,31個科研機構,是雲南省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高校教師培訓中心、教師資格認定指導中心、教育幹部培訓中心的設立學校。學校學科專業涵蓋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經濟8大學科門類,有1個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進技術與制備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在建能源與環境生物技術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檢中心,1個省級工程重點實驗室,1個省創新人才培養基地,1個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1個省級重點學科,8個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點學科,7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有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0個本科專業,是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和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培養單位。
學校有一支學術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豐富、敬業精神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正高職218人,副高職538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2人,具有碩士學位教師515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275人,國家、省有突出貢獻專家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5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工程」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人,雲南省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技術創新人才26人,雲南省高校教學科研帶頭人21人等。
學校形成了博士、碩士、本科教育培養層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及留學生教育的多種類型的人才培養體系。現有研究生2974人(其中:博士生7人、學術性碩士生1904人,在職攻讀碩士生1063人),全日制本專科學生13657人(其中:本科12983人),成人教育學生17254人。近5年來,培訓和招收英、美等國及東南亞留學生2000餘人次。
學校以科學研究為強校之本,「十五」期間,學校承擔科研項目1158項,總經費1.84億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0項,包括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科技攻關項目2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專項計劃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項,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1項,國家級國際合作項目3項;出版學術專著及教材524部,發表論文552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289篇,獲專利11項,成果轉讓17項,成果被採用160項,直接經濟效益8659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04項。
學校現有校本部、龍泉路、學府路、呈貢四個校區,佔地面積3680畝,校舍面積47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25億元,館藏圖書241.8萬冊,長期訂閱國內外期刊7333種。《雲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是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的來源期刊,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與51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是我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教師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的1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中國—東盟大學聯合辦學的16所大學之一,為國家首批開展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24所重點高校之一。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建立了5個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在泰國清邁大學設立了一所孔子學院。
學校重視優良教風和學風建設,先後實施了校院兩級管理體制改革、以聘用制為切入點的人事分配製度改革,本科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的教學改革。通過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科群和學科層次、引進高層次人才、組建創新團隊等措施,使學科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學校正在逐步實現由傳統師范教育向現代教師教育、由傳統師范院校向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型。
新的歷史發展階段,雲南師范大學確立了立足邊疆,服務雲南,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為雲南基礎教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的服務定位,明確了建成師范性、綜合化、開放式、有優勢的省屬重點大學,進入全國省屬師范大學的先進行列的發展目標。雲南師范大學有信心勵精圖治,不辱使命,為建設一個高質量的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教學研究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㈨ 上海師資培訓中心的基本信息
多年來,在上海市教委領導下,在上海師范大學的關心支持下,上海師資培訓中心積極發揮「管理協調、組織培訓、研究咨詢、信息交流」職能,依託上海教師教育的優質資源,統籌和落實教師培訓的管理工作,組織和實施各類大型的面向全市的培訓項目,承擔和參與教師教育的各項重大決策咨詢,搭建和提供教師專業發展的經驗信息交流平台。師資培訓中心先後承辦了區縣教育局局長、教師進修學院院長以及全市中小學校長暑期專題培訓和中小學「二期課改」各學科培訓者培訓以及本市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等各種類型、各種規模的市級培訓活動,取得明顯效果。
上海師資培訓中心堅持「科研領先、科研立校」的指導思想,積極開展以師資培訓為主題的各項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探索新時期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構建教師教育高地。目前承擔了多項國家、市級教育科研課題,已出版了多本教育著作,編輯了《上海師資培訓》雜志82期。近年來為探索教師專業發展的新途徑,師資培訓中心先後與上海部分中小學開展了「夥伴合作、共同發展」的教師專業發展實驗項目。 上海師資培訓中心還有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關系。中心在與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合作辦學20餘年中,德方先後選派了4位教育專家長駐中心開展合作交流工作,中方先後選派了上海200餘名教師赴德學習考察,邀請了近百名德國專家學者來滬短期講學和交流,雙方在滬成功地舉辦了7屆中德教育學術研討會。積極拓展與歐美等國高校、教師培訓機構開展培訓合作項目。其中,有在全市開展多年、卓有成效的「英特爾R未來教育」培訓項目;有受人關注、讓人耳目一新的中英上海英語教師提高項目(簡稱SETP項目);有面向上海中小學英語教師的「中美英語教師暑期夏令營培訓」項目等。
㈩ 雲南的二本學校有哪些
昆明理工大學、昆明學院、昆明醫學院、雲南財經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師范大學、西南林業大學、雲南警官學院、雲南中醫學院、雲南藝術學院、雲南工商學院、大理學院、玉溪師范學院、保山學院、楚雄師范學院、文山學院、曲靖師范學院、紅河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理工大學創建於1954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經濟、管理、哲學、法學、文學、藝術、醫學、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雲南省規模最大、辦學層次和類別較為齊全的重點大學。學校現有呈貢、蓮華、新迎三個校區,佔地面積4300餘畝;主校區為呈貢校區,位於昆明市呈貢大學城,佔地面積3200畝。屬中國著名大學之一。
《昆明學院》 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學院位於昆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浦新路2號,是國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原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原昆明大學合並的基礎上整合昆明市優質教育資源組建而成,學科覆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1個門類,是目前雲南省學科門類最齊全的本科院校。
《昆明醫學院》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醫科大學前身是昆明醫學院,昆明醫科大學是雲南省最大的集教學、醫療、科研為一體的高等醫學院校,昆明醫科大學歷史悠久,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創建於1933年的東陸大學醫學專修科,1956年獨立建院。78年來,培養的7萬余名高級醫學人才紮根邊疆,服務基層,為雲南醫葯衛生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及促進民族團結、維護邊疆穩定做出了卓越貢獻。2012年學校正式由昆明醫學院更名為昆明醫科大學。
《雲南農業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農業大學創辦於1938年,前身是國立雲南大學農學院,1971年與雲南農業勞動大學合並成立雲南農業大學。學校於1993年被列為雲南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專業設置合理、教學設施齊全、師資力量雄厚。雲南農業大學建校七十多年來,一代代師生秉承「開學養正、耕讀至誠」的大學精神,情系稼穡、躬耕疆域、勵精圖治、矢志創業,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雲南財經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財經大學,始建於1951年,位於春城昆明盤龍江之畔。迎江風,思經濟,經過數載歷史變遷和發展,學校發展成了一所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哲學、文學、理學、工學、藝術等學科協同發展的多科性省屬重點大學。作為財經高級專門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努力培育出更多的財經類人才,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出一份力。在橋頭堡戰略和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大背景下,想必雲財的財經類院校優勢將在未來日趨明顯。2011年9月15日,全國財經類高校的第一所美術館——雲南財經大學鍾正山美術館,經過歷時三年的籌建後在雲財隆重舉行開館正式成立。
《雲南民族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民族大學是一所培養包括漢族在內的各民族高級專門人才的綜合性大學。創建於1951年8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
《雲南師范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師范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傳統優良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是全國免費師范生試點改革的三個地方高等師范院校之一。學校構建了博士後、博士、碩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20餘萬人,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西南地區中學英語師資培訓基地,是雲南省有權招收港澳台學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中國對東南亞國家進行漢語師資培訓的4個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確定的支持周邊國家漢語教學10所重點大學之一。
《西南林業大學》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西南林業大學,簡稱「西林」,起始於1939年,歷經昆明農林學院、雲南林業學院、雲南林學院、西南林學院,西南林業大學。於1978年獨立建院,原屬林業部直屬院校,2000年在全國高等教育布局結構調整中,由國家林業局直屬高校調整為「省部共建、以省為主管理」的高等學校。現有70年辦學經歷和30年獨立辦學歷史,目前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高等林業本科院校,全國4所林業大學之一。校址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校園為「全省綠化優秀高校」、「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雲南警官學院》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警官學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是雲南省教育廳與雲南省公安廳共建、以公安廳管理為主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院校。學校的前身是始建於1950年10月的昆明市軍管會公安部公安學校,2003年5月,經教育部和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雲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並更名為雲南警官學院。
《雲南中醫學院》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中醫學院建於1960年,是全國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醫葯本科院校,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本科專業14個,其中中葯學和中醫學為全國高校特色專業,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有一級學科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生葯學碩士學位授權點4個。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葯物臨床試驗機構,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4所。經過50年的建設,現已發展成為以本科教育為主,開展研究生教育和對外教育的高等中醫葯院校,為雲南省培養出各類型、各種層次的中醫葯專門人才3萬餘人。
《雲南藝術學院》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藝術學院始建於1959年,是我國西南地區一所特色鮮明、藝術門類齊全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建校52年以來,學院為國家,特別是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藝術學院共為社會培養了各類藝術人才7000多名。畢業生包括了漢、回、白、苗、壯、德昂族等20多個民族的學生。
《雲南工商學院》雲南省 昆明市 二本
雲南工商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獨立頒發本科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二本院校。學院佔地1103畝,建築面積22.27萬平方米,教學計算機5000餘台、圖書館藏書115萬冊,總資產近10億元,在校生11000餘人。學院下設10個二級學院,即: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會計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軟體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目前已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經濟管理類、信息技術類、工程類、藝術設計類、教育類等專業群,開設的40餘個專業涵蓋了經、管、工、文、法、教育等學科。
《大理學院》雲南省 大理市 二本
大理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具有20多年辦學經驗和歷史的原大理醫學院、大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合並、雲南廣播電視大學大理分校和大理工業學校並入,組建而成的一所融文、理、醫、工、藝、教育等綜合性、多學科門類的雲南省屬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玉溪師范學院 》雲南省 玉溪市 二本
玉溪師范學院前身為玉溪師范專科學校,創建於1978年,92年改名為玉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與玉溪師范學校、玉溪成人教育中心合並,成立玉溪師范學院。玉溪師范學院是玉溪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學院,在長期的教學、科研實踐中,玉溪師院已成為玉溪市及全省邊遠地州培養初中教師及社會經濟建設人才的高校。
《保山學院》雲南省 保山市 二本
保山學院原名保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前身是1905年創辦的保山師范學校,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保山師范專科學校,是雲南省首批創辦的四所師范專科學校之一。學校位於雲南省保山市隆陽區永昌街道遠征路南段。
《楚雄師范學院》雲南省 楚雄州 二本
楚雄師范學院楚雄師范學院是2001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師專和楚雄民族師范學校合並基礎上組建的,融全日制師范教育與非師范教育、廣播電視教育、成人教育於一體,雲南省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一所本科師范院校。學院位於素有「省垣門戶」、「滇中走廊」和「迤西咽喉」之稱的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
《文山學院》雲南省 文山州 二本
文山學院,原文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09年升為本科。創辦於1958年的文山人民大學,1984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學校坐落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文山城西。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員工393人,其中,專任教師285人,教授14人,副教授73人,擁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96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有2人受聘擔任雲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
《曲靖師范學院》雲南省 曲靖市 二本
曲靖師范學院具有百年的師范辦學傳統,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07年開辦的「師范傳習所」,位於我國第三大河珠江的發源地——曲靖市。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曲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曲靖教育學院、曲靖師范學校合並組建而成,是滇東北地區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雲南省優先支持發展的省屬高校之一。
《紅河學院》雲南省 紅河州 二本
紅河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78年的蒙自師范專科學校,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蒙自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雲南廣播電視大學紅河分校合並組建而成,是一所「省州共建」的省屬公辦綜合性本科高校,是雲南省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學校坐落在素有中國最具發展潛力旅遊城市、中國西部最具特色城市之稱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是目前滇南地區辦學規模最大,辦學實力最強的高等學府,綜合實力居全省高校十強行列。學校正朝著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區域性、國際化、教學型的地方綜合大學」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