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聽力開題報告英語
A. 《淺談英語口語的實用技巧》論文開題報告
高職英語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英語實踐和操作能力。而英語作為一種語言交流工具,其實踐能力也就是用英語進行口頭交流的能力。一般來說,衡量一個人英語口語水平高低主要看以下幾個方面:(1)語音、語調;(2)口語表達的流利度;(3)語法;(4)語言的准確性,語言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5)內容、邏輯是否清晰。這些是衡量會話能力的主要標准,針對這些標准,就要採取相應的訓練方法,方法恰當了,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何謂「獨立練習法」
「獨立練習法」,即以自己跟自己交流的方式,促成英語口語能力提高的方法。它不受時間和其他交流因素的限制,只要有一個屬於你的空間,自己對著自己用英語講就可以了,此方法是正常課堂英語口語訓練的有利補充。
二、如何巧用「獨立練習法」進行英語口語訓練
1.創造自主學習的語言環境
總所周知,口語練習者最怕張不了口。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害羞心理,性格內向的人不善與別人進行對話。二是自卑心理,總以為自己英語水平差,不敢開口,尤其與口語水平比自己高的人對話更是如此。因此在「獨立練習法」中,你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語言環境。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採取適當的語速和音調,隨心所欲地說。
2.大量模仿
模仿是學習外語主要方法之一。採用「獨立練習法」提高自己的英語1:3語能力要學會模仿。模仿的第一步先模仿單詞的發音。要板一眼,口型要到位,口腔肌肉要充分調動起來。剛開始模仿時,速度不要過快,用慢速模仿,以便把音發到位,待把音發准後,在加快速度,用正常語速反復多說,直到脫1:3而出。第二步模仿片語的讀法。重點放在熟練和流利程度上,要多練連讀、不完全爆破和同化等語音技巧。第三步段落及篇章模仿,重點在於提高流利度。
3.復述及內容選擇
復述有兩種常見方法;一是閱讀後復述。二是聽磁帶後復述。筆者認為後種方法更好些,這種方法既練聽力又練口語表達能力。練習時要循序漸進,可由一兩句開始,聽完後用自己的話把所聽內容說出來,一遍不行,可多聽幾遍,越練重聽的次數越少。剛開始練習時,因語言表達能力和技巧等方面的原因,往往復述接近於背誦,但在基礎逐漸扎實後,就會慢慢放開,由「死」到「活」。在保證語言正確的前提下,復述可有越來越大的靈活性,如改變句子結構,轉換表達方法,用自己在課堂上新學的詞彙和句型來替換一些不常用或過難的東西。開始練習「獨立練習法」時,筆者建議復述材料要有所選擇。一般來說,所選資料的內容要具體生動,有明確情節,生詞量不宜過大。可選一些知識性強的小短文。開始時可練習復述小故事,有了基礎後,復述題材可擴展些。
4.合理運用肢體語言
語言是人類交流思想的工具,但它不是唯一的工具。手勢,動作、表情等都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或輔助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這幾種思想交流的工具往往是同時使用的。說話時繪聲繪色,可以大大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感染力。自言自語時帶手勢.動作和表情,可以幫助你記憶和自然地使用英語。
5.注意要循序漸進,「一心二用」
學習說英語,需要有耐心,口語水平的提高,是在大量的口語練習中培養起來的,是一個發展過程。開始練習時,不要過分注重准確性,以著重培養口語的流利程度;但到一定程度時就要學會「一心二用」,也就是在「獨立練習法」中,你要一邊說英語,一邊聽自己的英語,及時糾正錯誤,逐漸養成這一習慣,以提高說話的質量。筆者在2005第二學期對本校英語分院2005級238名學生做過「獨立練習法」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在238名參加調查的學生中,有143人選擇了喜歡「獨立練習法」,占總人數的60%;有74位學生選擇了比較喜歡「獨立練習法」,占總人數的31%;只有2l位學生選擇了不喜歡「獨立練習法」,僅占總人數的9%。調查數據表明,採用「獨立練習法」來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有不少學生在「獨立練習法」一段時間後口語明顯提高,這充分表明這確是一種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職學生本身英語基礎就不扎實,口語水平較差,再加上對自己不夠自信,很難提高口語水平。而「獨立練習法」是克服害羞心理,提高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的一個很好的途徑。自己為自己創造練習口語的機會,逐步建立起言語自信,最終達到口語交流的目的。
B.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策略與研究 開題報告
如何提高高中生復英語聽制力水平策略與研究 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在網路學術裡面有 一些相關的資料 自己可以去看看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策略與研究 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在網路學術裡面有 一些相關的資料 自己可以去看看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策略與研究 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在網路學術裡面有 一些相關的資料 自己可以去看看
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聽力水平策略與研究 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在網路學術裡面有 一些相關的資料 自己可以去看看
C.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開題報告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選題背景和意義: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往來日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性的語言交際工具的作用正日益廣泛,英語口語能力的觸角已經延伸到現代社會的每位公民身轉載請著名來自:(http://www.YxTvG.COM 入黨申請書網)上,並使許多人切身體會到掌握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英語口語交際教學是中學英語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口語交際教學,能夠增強學生的交際意識,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為將來適應國際化社會做好必要准備。
參考文獻:
[1] 李觀儀.《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教學法》[J].惠州大學學報,1997,(5):13.
[2] 陳佑林.《外語教學法》[M].北京:外國文學出版社,1980.105.
[3]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20.
[4] 丁菊芬.《中學英語課堂口語交際訓練與實踐研究》[J].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8,(1):57.
[5] 張克福.《中學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60.
[6] 洪柳.《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5.
[7] 譚德傑.《淺析中學生英語口語訓練》[M].長沙:湖南文學出版社,1989.123.
主要內容:
一、中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重要性
(一)口語能力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社會亟需交際型英語人才
1.時代前進的召喚
2.個體成長的需求
3.學校發展的需要
4.教學改革的趨勢
二、中學生英語口語的教學及學習現狀
(一)教學現狀
(二)學習現狀
三、中學生英語口語表達困難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的影響
(二)環境因素的影響
1.缺乏必要的語言環境
2.班級容量過大
3.教師自身口語水平偏低
(三)教學觀念的影響
四、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策略
(一)真實語言情境策略
(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交際策略
五、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以課堂為主陣地
(二)課外活動相輔助
六、結語
預期目標:
通過對中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現狀分析、口語能力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等方面的分析,來論述提高中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重要性,並就當前英語口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並嘗試一些建設性的解決策略,以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教學水平。
D. 論文開題報告:提高英語聽力能力
天天聽。。。而且邊聽邊寫下來。。。
E. 高中研究性學習,課題是《英文歌曲對英語學習的影響》,開題報告該怎麼寫
課題開題報告
研究課題
英語歌曲對高考詞彙的影響
課題組成員
王浩冰 陳明珠 楊榮 馬文莉 焦伊娜
課題組長
王浩冰
班級
高一四班
指導老師
邊鵬鵬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際化接軌的信息化,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體現出非凡用途。在新課改的普遍實施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困難逐步暴露出來,尤其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各種各樣的學法到處彌漫,面對低效的英語學習,加之我國英語基礎教學的滯後性,新一代的高中生面臨這嚴重的困惑和挑戰;教師和廣大學生都深深渴望一個有利於基礎的,高效的,科學的,切近實際的英語學習方法。而新課改下高考英語復習學習法給我們指明了一條新的方法。正因為如此,我們把新課改下英語學習方法定為我們的重要英語課題,希望通過該課題的研究和實施,提高高中英語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為我們英語學習質量的提高和學生英語學習的可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然而英語歌曲具有音韻優美和諧、語言生動平實貼近生活、結構簡單且蘊涵豐富多彩的修辭等特徵,教師可通過多樣化手段使學生在欣賞英語歌曲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訓練語音、訓練聽力、教學詞彙、呈現操練句型。是我們不錯的選擇!
研究內容:
研究主導課程
英語
相關課程
語文
研究過程:
1. 撰寫調查報告:
2. 在本班進行調查平時聽英文歌的次數:
3. 進行測試(聽一首歌對詞彙的掌握)
4. 數據統計及分析:
5. 網路資料收集:
6.課件製作及答辯:
研究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確定選題,並初步制定計劃、安排。
第二階段:製作調查表格,並展開問卷調查、收集資料。
第三階段:整理資料內容,並作歸納、進行數據統計,總結整個活動及課題。
第四階段:通過電腦,做出圖片、文字、多媒體的研究課件,並進行展示。
採取的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向被訪問者索取有關文獻資料。
預期的成果:論文
表達形式:多媒體展示
報告撰寫人:(簽名)
2012年 月 日
課題組組長:(簽名)
2012年 月 日
指導老師意見:
指導老師(簽名)邊鵬鵬 2012年 月 日
F. 《怎樣培養中學生英語聽力的研究》開題報告
《怎樣培養中學生英語聽力的研究》開題報告
你有什麼疑問,可以向我詢問哦~
希望能夠幫到你,望採納哦~
G. 怎樣提高英語聽力 開題報告
多聽磁帶
H. 《英語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關系》論文的開題報告怎麼寫
很多人有個誤解,認為只要托福、GRE考好了就行了。其實不是這么回事。當你的飛機降落在美國那塊土地上的時候,你有沒有機會在美國生存、發展下去,關鍵是要看你有沒有機會去表達自己,和別人交流。如果你學的是啞巴英語,到了美國你將暗無天日。而我們目前的大學英語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現存的各個大學的英語角就我個人認為,也是有問題的,雖然大家都很有熱情,往往談到半夜12點。由於大家都是同胞,彼此能相互理解各自的中國英語,你點頭,我也點頭。但一碰到一個native american(地道的美國人) 時,交流同樣的東西,就聽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了。其實我們學一種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利用這種語言的某些部分來進行交流。communication is our purpose(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語言本身。
我們的英語教育就是恨不得把語言的大海完全籠罩在自己的懷抱里。其實知識是無涯的。我們往往把英語僅僅當作一門知識在學,從小學到大學,到最後,還是不會說英語。為什麼我們花了十幾年、二十年的時間學了一大堆我們在實際生活中根本永不上的東西。我們究竟應該用什麼方法能使我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英語的交流呢?語言的交流與掌握大量的詞彙、句型、語法是兩回事。舉兩個例子:有一次,有一個中國學生陪一個美國人去長城,在長城上,老外突然對哪個學生說: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請問洗手間在哪兒).中國學生在學校里英語的句法學得相當不錯,聽力也挺棒的,馬上聽明白了老外的話,心想,長城都來了,哪兒不能去啊!於是說:yes ,you can go anyway(請隨意)(笑聲) 。這一句話,差點把老外嚇暈了。其實在這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廁所,而英語「嫻熟」的中國學生卻讓老外隨地大小便(全場鬨堂大笑)。另一個例子:在大學校園里,流行「五講、四美、三熱愛」,中國人把其翻譯成:「five talks ,four beauty ,three lovers」.美國人一聽迷惑了「five talks」敢情是談了五個,「four beauty」敢情是談了五個,其中有四個是美人,那麼「three lovers」一定是愛上了四個美人中的三個(笑聲不斷)。
其實,就語言本身的知識來說,我們已經過關了,而且我們所學的英語知識全是標準的英語。我們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來運用英語,只有在交流中我們才能與對方進行思維密碼的相互破譯。同樣的話在不同的語言交流環境中所表達的意思是不一樣的。要想真正領悟對方的意思,必須與對方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作為一個中國學生,如果不根本改變自己的思維結構,從而迎合美國人的思維結構和習慣,依然保持自己中國式的思維習慣,那麼他學的英語就毫無價值。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建議要把我們學習的目標收縮,把追求大而廣的英語知識轉化為追求一種定量性的技巧,我認為有六種技巧,是美國人和美國人之間交流的關鍵性東西,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六種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從而學好口語。
第一,如何用英文簡單界定一個東西的技巧。
美國人和美國人交談80%是想告訴對方what is a book 。我們中國人從小學到大學的課本盡管詞彙難度不斷加深,但思維邏輯結構卻只停留在一個水平上。中國人常說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說What is a book?而美國的小學生就開始問:What is the book?這種Where is the book?只是描述階段,連啞巴也能做到。但是我想連大學生也很難回答What is a book?因為中國傳統英語教學模式沒有教會學生表達思想的技巧。
第二,如果已經學會界定,但理解還有偏差,那就要訓練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
一種表達方式對方不懂,美國人會尋找另一種表達方式最終讓對方明白。因為事物就一個,但表達它的語言符號可能會很多。比如水,世界上就這一個事物,但卻有多種符號來表達它。如果一個人懂8種語言,那他在世界上被別人理解的機會就會大得多。用漢語說"水"別人不懂,用德語說別人也不懂,但用英語說water,別人可能就懂了。這就要多做替換練習。傳統的教學方法也做替換練習,但這種替換不是真替換,只是語言層面的替換,而不是思維層面的替換。比如,I love you,按中國的替換方法就把you換成her,my mother,them等,這種替換和小學生練描紅沒有什麼區別。這種替換沒有對智力構成挑戰,沒有啟動思維。換到最後也不知道到底在love 誰,現實生活中也不能這么隨便love(笑聲)。這種替換句子的基本結構沒變,我聽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聽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換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 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給對方講電影《泰坦尼克》,告訴對方that is love,這樣一來對方可能就明白了。這才叫真正的替換。
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或者對方聽不清楚,舉一個簡單易懂的例子來表達,直到對方明白。
對,比如愛因斯坦講相對論,他用科學術語講,除了科學家之外是沒人聽得懂的,所以愛因斯坦就用一個通俗的例子把相對論講了出來。他說,什麼叫相對論呢?兩個lovers在一起,一小時相當於一分鍾,而兩個仇人呆在一起,一分鍾相當於一小時,就這是相對論。他這樣一講,我想沒有人不會明白相對論的。
第三,我們必須學會美國人怎樣描述東西。
從描述上來講,由於中美的文化不同會產生很大的差異。我們描述東西無外乎把它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坐標上去描述。但美國人對空間的描述總是由我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國人正好相反。美國人說"我向雪山走去",中國人就會說"我從雪山走來"。時間上來說,中國人是按自然的時間順序來描述。我們描述一個東西突然停住時,住往最後說的那個地方是最重要的。我們聽評書常說,欲知後事好何,請聽下回分解,中國人很認可這種壓軸戲、抖包袱式的方式,而美國人聽到這里可能會把收音機砸了:我聽的就是what happened,但發生了什麼我不知道,還要讓我下回再聽(笑聲),豈有此理!因為美國人在時間上描述時先把最重要的東西說出來,然後再說陪襯的東西。只有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美國人才在前面加上鋪墊。這就是中國人和美國人在時間描述上的巨大差別。
第四,要學會使用重要的美國習語。
因為任何語言除了標准化的東西以外,不容易學、易造成理解困惑的東西就是"習語"。比如北京人說「蓋了帽了」,老外永遠也理解不了,這就是習語。所以和美國人交流時,能適當地運用美國習語,他馬上就會覺得很親切,也很愛和你交流。那麼什麼是習語,我認為就是每個單詞你都認識,但把它們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第五,學會兩種語言的傳譯能力。
這是衡量口語水平的一個最重要標准。因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我們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語。很多人都想學好外語必須丟掉自己的母語,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我不僅漢語沒有說得越來越糟,而且英語也沒有說得越來越糟。
第六,要有猜測能力。
為什麼美國人和美國人、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交流很少產生岐義?就是因為他們之間能"猜測"。我們的教學不提倡"猜測"。但我覺得猜測對學好美國口語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個詞你沒有聽懂,你不可能馬上去查字典,這時候就需要猜測來架起一座橋梁來彌補這個缺口,否則交流就會中斷。
中國人學習口語講究背誦,背句型、背語調,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講口語的時候講著講著眼就開始向上翻(笑聲),實際上是在記憶中尋找曾經背過的東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測的話,我想也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以上就是我所說的學會用美國人思維的六個技巧。中國學生如果能做到這六點,用很短的時間肯定能學好口語。
再說說英語語音的問題吧。我們中國人不需要鑽牛角尖,一定追求發音象一個native(本地人),只要我們的發音不至於讓對方產生誤解,其實就可以了。我們在平時,不需要迷信什麼科學方法,只需要記住一點: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標準的英語或美語。在模仿的基礎上,每天,我們每天保持1個小時的自我口語練習,這個練習必須假想一個雙向交流的場合,即彷彿有人與你交流一樣。
最後,講講英語的用氣問題。我們在發音時,盡量氣運丹田,而避免用肺發音,這樣的結果將使得你的英語發音洪亮圓潤。
I. 英語開題報告範文:如何提高英語的聽力和口語能力
1.調整好心理狀態。聽力理解是一系列復雜心理活動的綜合,產生焦慮緊張心理是聽力訓練的大敵。為了穩定情緒,在聽力材料安排上要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過渡。同時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心態,正確對待聽力訓練中的困難和挫折,增強自信。 2.強化語音基礎知識。聽力學習同其他內容一樣,一定要從基礎抓起,尤其是語音的矯正與辨別不容忽視。只有從基礎的語音入手,逐步過渡到單詞、短語、句子、對話和語篇,才能真正起到提高聽力的作用。 3.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為了克服聽音後再翻譯這個過程,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段落快速聽力訓練,做到能立刻聽出段落的內容,迅速回答所提問題。問題要簡單明了,便於捕捉信息,以此培養搜索能力。 在聽力課上,要訓練正確的聽音方法,有時一字半句聽不清楚是正常現象,切忌焦躁,要跟上錄音速度,不要在一詞一句上糾纏,全神貫注,邊思考邊解答,快速梳理聽到的信息。 要注意首句、關鍵詞或關鍵句,把聽音的重點放在意群上,並迅速在草稿紙上記下文中提到的相關信息,特別是與who, what,where, which, why等有聯系的信息,切勿「眉毛鬍子一把抓」,連猜帶蒙碰運氣。要在聽前認真快速瀏覽試題,並盡可能預測。要盡可能地設置語境真實、語言真實、語音真實的語言情景,讓學生去理解揣摩說話人的真實意圖。課下做泛聽練習,可以攜帶隨身聽等,在吃飯、洗衣服、散步等閑暇時間內完成老師布置的泛聽練習,也可根據興趣愛好不同,選擇聽英文歌曲、看電影、聽名人演講等,培養語感,提高快速反應能力。同時要把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常用連讀形式總結出來,盡快地熟悉。 4.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增強體驗感。要經常參加專題講座形式的小論壇。話題可涉及到方方面面。例如:民俗、教育、歷史、時尚、節日、電影、暢銷書、食物等。每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不同的話題。一個學生講完後,其他學生可以補充或提問。通過這樣的活動,既可以使學生對西方的文化有更深的了解,也可使學生達到多說多練的目的,從而提高聽力水平。
J. 如何培養小學英語聽說能力的培養的開題報告
說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讀寫的基礎。聽說訓練有助於兒童的心理發展。聽說能力是在聽說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應該運用各種途徑,創造訓練環境,採取多種方法,尋找多種機會,激發學生聽說的興趣,提高訓練的有效性。
一、應當重視聽說訓練
聽說作為一種門頭語言,應用十分廣泛,它又是讀寫的基礎如果我們不失時機地在低年級從聽說訓練人手.逐步加強讀寫因素,那麼,口頭語言的發展必然會促進書面語言的迅速發展,反過來,書面語言的發展也會豐富和改進口頭語言。專家對兒童發展的心理研究證明,三歲到八歲是智力發展的最佳期,也是語言發展的最有利時期。我們若能抓住這一智力和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重視聽說訓練,進行有意識的培養,必將有助於促進聽說水平的提高。有利於認識能力的發展。
二、聽說訓練的途徑
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聽說的機會很多,我們應該注意隨機訓練與專項訓練的有機結合。
1.充分利用教材,結合課堂教學,進行隨機訓練。
教材是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主要依據,善於挖掘教材中有利發展語言的因素,抓住各個階段聽說能力培養的重點,有意識地結合進行隨機訓練,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聽說能力。語文課本安排了很多彩色圖。這既是進行常規訓練的好教材,又是進行聽說訓練的好機會。
在拼音教學階段,著重訓練學生聽音的能力,在讀准每個字母的基礎上,結合每幅插圖練習說一、兩句話或編一句順口溜,這都是進行聽與說的訓練。
在識字教學中,除要求學生讀准字音外,還要求他們能聽清別人的讀音,能辨析近音字。在擴詞練習時,一邊自己動腦,一邊注意聽同學們組的詞,說過的不重復。同學朗讀時聽每個字音是否讀得正確,有念錯的要及時指出。在看圖拼音識字,看圖學詞、句這類教材中,也應十分重視口語的訓練,經常進行由字組詞、再造句的練習,引導學生看清圖意,展開聯想,培養學生從說一句話到能說幾句話。
結合閱讀教學中的回答問題,進一步要求學生辨別同學們說話意思是否正確,語句是否完整。經常注意這方面的訓練,培養學生注意聽、動腦想、仔細辨的習慣,學生就能從聽中發現對錯、好壞,聽到好詞,同學會贊揚,稍有差錯,同學會指出。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對同學的回答提出補充意見,對問題發表不同看法,都有助於聽說能力的培養。
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增加難度,既符合教材體系的安排,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與此同時,學生的注意力、辨別力都能得到訓練,從而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2.設立「聽說課」進行專項訓練。
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聽說能力的高低,往往要受其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的限制,為了豐富生活,擴大知識面,增加多聽、多說的機會,每周從語文課中抽出一節課,作為「聽說訓練課」,對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訓練,以提高學生聽和說的能力。
上好一堂聽說課.重要的是怎樣選材。我認為:一是利用語文教材中現有的插圖、每個基礎訓練中看圖說話等教材,培養聽說能力;二是查閱各種有關教學雜志中的實例,有機配合進行訓練;三是自編教材。根據這三種來源制訂整個學期的授課計劃,這樣就可進行有計劃、有系統的訓練,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他們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