芻議初中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策略
1.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萬丈高樓平地起。足夠的詞彙量是學生進行課文理解,課外閱讀和英語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回英語答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堅持對每一單元的單詞、短語、重點句型進行聽寫,並且根據遺忘規則,循環記憶。教師還要善於指導學生將所學的單詞進行總結歸類,使學生在融會貫通之間掌握更為豐富的單詞儲備。
2. 淺談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如何能更有效地進行閱讀教學,成為當今教師反復思考的問題。英語教師或學生私下裡都會說一句戲謔的話成也閱讀,敗也閱讀。然而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其詞彙量、文化背景知識和閱讀技巧等很多方面都有密切的關系。學生選擇適當的閱讀技巧,能對提高自己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師應該調整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 。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仍存在一定問題,教法上仍然遵循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先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再完成閱讀理解題。傳統的英語閱讀課其實是語法及詞彙課,閱讀材料只是語法及詞彙的範例。教師很少重視閱讀技能的傳授,忽略了英語閱讀策略的教學,老師只是充當語法書和字典的功能,而學生則成為被動容納這些知識的機器。記得在教授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單元 wildlife protection的閱讀第一課時的時候,預先設置了幾個選擇題,有主旨大意題,細節推斷題等,有點類似於英語試卷中的閱讀理解。為了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前只是教讀了單詞,沒有要求學生預習課文。誰知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學生不僅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4個選擇題,課後還集體要求課代表找教師談話,讓教師用以前那種傳統的教法。他說他們都還沒學這篇課文呢,怎麼會做題呢。教師感覺很無奈,在這個倡導素質教育的年代,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了幾年後,這些偏遠地區的孩子們,還深深著依賴著教師,還欣然地接受舊式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顯然,這對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沒有幫助,對他們的成長也有些許的影響。這種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新課標對學生的新要求。 高中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興趣,認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有些學生詞彙、短語缺乏,理解句子能力差;有些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出聲閱讀、回讀、手指閱讀,遇到不會的詞就卡住了;甚至還有一部分學生,他們根據自己所閱讀的片面的信息就妄加猜測。 針對這些問題,筆者認為,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教師可以從這些方面幫助我們的學生。 一、 平時多滲透 閱讀課的教學不只是以語法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透徹理解課文為前提,對課文的框架結構、寫作特點、文化背景知識、作者的寫作意圖等,這些都是影響理解課文、鍛煉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師應該在平時的閱讀課潛移默化地滲透閱讀理解的相關技巧。 二、打破單詞無用論的說法 曾經,聽到學生這樣抱怨的時候,自己就在想,怎樣能夠讓他們懂得記單詞的好處呢?於是,做了這樣一個練習,用一節課的時間讓學生做三個閱讀理解,按照難度,單詞量,題量的升序排列。這節課下來,不用刻意地去說什麼,學生自然能懂得記單詞是很有用的。這樣,學生們深信單詞有用論,不用督促,他們也能很好地,主動地記單詞了。 三、實現閱讀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有效是指有效果、有成效、有效力。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學習時間,學習結果,學習體驗這三個層面上。在閱讀課的講授過程中,要讓學生在既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的閱讀訓練,並且掌握一定的做題技巧,還要讓學生覺得這節課值得一聽。 四、 採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都覺得英語難,難得已經沒有興趣學了,更不用說英語閱讀了。有的學生或許會把英語閱讀書籍當作他的助眠書。因此,教師們應該採用各種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找一些簡單的英語笑話,詩歌,歌曲,繞口令,諺語等,讓學生們覺得英語學習有很多樂趣。在教學中教師還要有意識、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不要局限於課本知識,平時要求學生要擴大閱讀面,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各種題材的閱讀材料,特別是一些刊登在英文報刊上的文章,使學生真切地感受東西方文化差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 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應該指導閱讀方法。教會學生改朗讀為默讀,要強化默讀訓練,培養用眼、腦快速閱讀,改回讀為自信閱讀。 改查字典釋義為掌握猜詞技巧,如果閱讀中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既影響了閱讀的速度和連貫性,又不利於理解其中的信息內容。學生們可以用構詞知識、定義或解釋說明等來猜測詞義,也可以根據對比關系、因果關系及上下文暗示來猜測詞義,教師在平常要多注意這方面能力的培養。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詳細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農村英語教學的教師,我對英語閱讀能力對初中生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深有體會—— 英語閱讀能力是農村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橋梁,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但是,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興趣不濃,缺乏閱讀策略。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農村英語教師經過長期堅持、有計劃地努力,一步步提高。 關鍵詞:課內精讀、閱讀興趣和能力、課外泛讀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由課堂主陣地向課外延伸。不重視精讀課本,一味強調課外泛讀,就會造成基礎不實,對所讀材料理解不透徹。而只重視精讀課本,不進行課外泛讀,就無法擴大知識面,無法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1.立足課本,開展課內精讀,堅守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主陣地。 閱讀能力依賴於綜合訓練。聽說讀寫扎實,學生語言結構意識強,基本詞彙掌握牢固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先決條件。農村初中大多數學生只能通過課本來獲取信息,提高詞彙量。為此有效地進行課本材料的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同時面對中考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輕單純的語言點和語法考查的趨勢,教師應在進行扎實的語言點訓練的同時,緊抓學生的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和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故將閱讀教學分兩課時進行,可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即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讓學生感知,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整體內容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著眼於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第二課時:在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語言知識的能力。 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教師設置教學情景,導入完成第一課時閱讀課堂教學必須掌握的詞彙和短語(其餘詞彙和短語可在第二課時教學)。這樣安排更符台中考閱讀考查的標准——語篇中可存在3%的生詞。這些生詞多為通過上下文可猜測詞義或不妨礙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詞彙。而後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根據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 設置情景教學詞彙和短語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①納舊迎新——由歸納復習學生已知的相關詞彙和短語,導入本課需新授的詞彙和短語;②頭腦風暴——確定風眼(本閱讀課話題),由此啟發學生聯想,進行詞彙和短語教學;③問答授詞——用幾個問題得出與此詞彙和短語密切聯系的關鍵詞,輕松引出所教的詞彙和短語。 教師分層次設計閱讀任務,逐步完成對學生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的培養。 a.要求學生瀏覽全文,設計2 -3 個與中心思想有關的問題,培養學生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問題的設計應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習動機,引出本課話題,切忌問題設計過於簡單,學生不需瀏覽全文便可回答。 b.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可設計選擇題、判斷題、表格填寫等題型,培養學生捕捉信息和理清文章脈絡的能力。 c.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情節或寫作順序,寫出各段段落大意,或設置Who,When, Where,What, How 等細節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以此為提綱,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簡短復述。 選擇與學生學習生活經歷有著密切聯系的文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歷和觀念。練習的設計以鞏固本節課閱讀技巧為重點,兼以訓練其他閱讀技能。 仍以鞏固本課閱讀技巧為重點,進行閱讀訓練。並要求學生預習Reading 中的重點坷匯,短語和句型,發現問題,排除障礙,為閱讀課堂教學第二課時作好充分的准備。 第二課時:加強語言點教學及聽、說、讀、寫綜合訓練。 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來應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精練。本課時主要是對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等語言點的教學。多數教師更習慣於本課時的教學,且經驗豐富。但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範圍的確定仍是長久以來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其劃分標准大致有:①圍繞本單元話題的詞彙和短語;②含有四會詞彙的短語;⑤具有本單元重點語法特徵的句型;④現時不作要求但常見常用,且有益於學生寫作的短語、句型。同時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也是重要的劃分標准之一。那些超越課程標准和大綱要求的教學難點,教師一定要理智地處理,要求學生理解即可。那種見語法就講,見片語就背的無限延伸的做法,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弊遠大於利。 復習Reading 第一課時的閱讀信息,並由此導入新詞彙、短語的教學。主要做法是要求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切忌完全用中文解釋詞義。 這是一個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讀。另一種是讓學生提出預習時或閱讀後不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剖析。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歸納出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做到精講精練,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具體操練時可將第一課時中的題目合理改變。將練習重點由閱讀技能的訓練轉移為對語言點的訓練。 在解難後教師可將課文按段落讓學生復述,真正實現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練習題可設計為課堂上的小測試,重點仍為檢測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同意句轉換、單句改錯、漢譯英等都為較好的題型。 應以閱讀文章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為基礎,予以適當拓展。讓學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識獲取新知識,培養新能力。 2.精心選材,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策略,訓練閱讀技能。 (1)興趣是一個人熱愛、嚮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狀態,是他或她希望達到目標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為此,選材內容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趣味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同時還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科技、社會生活、體育、衛生、環境、生活、習俗、風土人情、醫學網路、動植物、語言文學等。閱讀材料的體裁要具有多樣性,可包括描寫文、敘述文、說明文、文學作品、廣告、說明、圖表、圖示、電報、會議記錄等等。 (2)根據《英語課程標准》,可以把初中階段英語閱讀的技能概括為:接受性技能、解碼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 ①、接受性技能。 考察學生了解讀物提供的事實的技能,可以通過一些記憶性問題來實現。 ②、解碼性技能。 考查學生對閱讀材料內容,包括其創作意圖的理解技能,可以通過一些理解性問題來實現。如: a.確定讀物主旨大意的題目。e.g.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b.確定讀物標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c.確定事物發展線索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d. 辨認重要事實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true? e.猜測生詞詞義的題目。e.g. The underlined word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refers to…? ③、創造性技能。 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表新的看法。考查學生創造性技能,可以通過一些創造性問題、評價性問題來實現。如: a.根據上下文推斷作者意圖、態度等的題目。e.g. By saying…, the writer means…? b.根據讀物線索推斷事物的發展趨勢的題目。e.g.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most probably happen next? c.根據讀物線索總結事物的發展規律的題目。e.g. 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 d.用讀物中的觀點解決類似的問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e.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如數量推測、實踐圖冊、故事解決推測、人際關系推測等)的題目。e.g.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we can infer that … 在掌握了以上的技能以後,學生就能夠在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之後,進行再加工,做出正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3)只有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學生在閱讀上才會有所收獲,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我們在平常閱讀教學中,可以嘗試以下閱讀策略: a、預測內容。 學生可以根據標題、上下文、圖片等預測文章內容。 b、猜測詞義。 1)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猜測詞義;2)利用對比法猜測詞義; 3)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 c、辨認文章結構。這將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意義的推測、理解,也有助於改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d、看清楚題目要求。有的題目是考查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而有些是考查學生了解文章細節的能力。對於前者,學生要留意文章的題目及關鍵句(通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而做後一種題目時,無須一字一句地讀文章,只需掃讀與題目有關的信息即可。 e、 在做題的程序上,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一是文章不長時,可以考慮先看文章,如果文章非常長,則可先看題目,帶著問題去閱讀。二是看題目是應該特別留意題目中的關鍵詞。三是看題目是不一定要看選擇項,避免受錯誤信息的干擾。 f、在做選擇題時,當沒有非常大的把握決定選項時,可以運用排除法。 總之,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研究閱讀能力的基本組成,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 開展課外泛讀,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將課堂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才能達到現代英語教學的高度。有了課堂閱讀方法的科學傳授,學生便掌握了有效的閱讀策略。但相對於有限的課堂,要真正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達到《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還必須注重學生課外閱讀。初中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計劃能力還不強,需要教師對課外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及檢查,逐漸養成學生課外自覺閱讀的習慣。以下方式可供參考: (1)開辟「英語角」,張貼一些較簡單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使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其他國家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2)每日在黑板上寫一句名言警句、英語諺語或英語繞口令,並要求學生做好摘記。 (3)可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值日報告時間,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外閱讀材料,檢查課外閱讀的效果。並由值日生提問,要求其他同學回答,來實現信息的再傳遞與再理解,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達到知識積累。 (4)組織閱讀競賽,可分為速度賽(比時間)、成功賽(比准確率)、能力賽(比難度),使學生了解彼此的閱讀優勢,認識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達到閱讀理解能力整體提高的效果。 (5)現代的網路資源為學生們收集信息和開闊眼界拓寬了渠道。每周制定一個主題,要求學生自行收集材料進行閱讀。如名人生平、社會熱點、新聞時事、歷史事件、科技問題、環保問題等。 (6)學生課外興趣自由閱讀。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推薦一些難易適中且趣味性強的英文課外閱讀書籍,可既拓寬學生視野,又提升學生的文學積累和文化素養。 (7)引進獎勵機制。結合學校少先隊組織的雛鷹獎章活動,在「英語閱讀章」下增設三枚子章,定期進行考核。「小讀者章」頒給能閱讀英語小短文的學生;「小學者章」頒給能閱讀各種文體且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材料的學生;「小文豪章」則頒給能閱讀名著簡易讀本的學生。 小結 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學生必須經過長期的、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逐步積累知識和經驗,,養成良好的語感,達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我們——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地思考、不停地探索、反復地實踐,為加快這一進程而不懈努力。 《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2004,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4. 淺談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738()10-0138-02 摘要: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並促使其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許多學生不願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而沒有任何興趣卻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願望。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英語教學的生命。本文根據中學生興趣的特點和英語學科的特點,結合筆者本人的教育實踐,總結並提出了激發和培養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中學生;興趣特點;教學策略 雖然走上工作崗位的時間不長,但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對開展好英語教學工作一直都充滿了熱情和憧憬。但是由於目前的初中牛津英語教材單詞越來越多,課文越來越深,加上語言習慣、生活環境的不同,我發現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漸漸失去了興趣,學習態度也由積極、冷漠、厭煩到恐懼,這給我們英語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因此,我個人認為要幫助學生消除對學習英語的負面情緒,幫他們重新恢復學習英語的自信,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強調了興趣在教學中的作用。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力源泉,是一個人力求認識和趨向某種客體的積極態度的個性傾向。一個人只有對一件事感興趣時才會對它產生特別的注意力,對它感知敏銳、記憶牢固、思想活躍、意志堅定,才會盡力去了解它,觀察它,研究它。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部分,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能力。因此,興趣對於學習英語尤為重要,學習英語的興趣越濃,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越高,學習的效果、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就會越好。 一、 進行英語學習的目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需要和興趣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要跟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根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規定,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大綱》同時又指出:「英語教學的任務是通過基本訓練的途徑,培養他們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對於農村的中學生來說,學習英語的基礎差、底子薄、教學條件不足,學習起來確實困難,學生往往對學習英語不感興趣,甚至喪失信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練習當今中國改革開放形式,不斷地引導學生去搜集身邊能接觸到的生活、商務、科技、文化、旅遊等各個領域中使用英語的素材,並通過這些素材讓學生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英語學習不僅是學校內作為「重要學科」的需要,而且已經成為社會生活和個人發展的迫切需要。 二、 給學生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僅僅是在課堂上向學生講授有關英語的知識是不夠的,這不能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只有既講授知識,又千方百計地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才算是完成了教學任務。對一個學生來說,只有既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又具備了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才算是真正學會了英語。因為英語課不是理論課,而是實踐課、工具課,脫離實踐是學不好英語的,讓學生學了有地方用才有利於培養興趣。因此,英語課堂教學一定要輕松、活潑,注重「講」和「練」的聯系,便於學生在課堂上使用英語。講是練的准備,練是講的實行,多講不練不行,只講不練更不行。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主要表現在善於引導學生參加到課堂上的交際活動中來,要真正做到「課堂教學交際化」,真正做到「精講多練,以練為主」。這些都依賴於英語教師善於組織雙邊活動,師生配合默契,才能保持課堂上熱烈的交際氣氛,使學生保持積極學習英語的狀態。課堂上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比有效的方法更重要,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學好英語的動機。 三、 充分研究教材,在各個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英語教師在組織備課時,要根據學生一定年齡的心理、生理發展的特點,充分研究教材,同時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選擇,要選擇那些平時用得上的語言材料,也就是說要做到把英語作為交際工具來做,作為交際工具來學,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感到有意思,願意去學。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英語課程標准》中,也強調英語課程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將學習變成學生自覺、自願、高興的事,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與此同時,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教學情景: 1.利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可以穿插圖片、音樂、簡單有趣的英語小故事,甚至短片等,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直觀印象。 2.教師的語言要幽默風趣,語音語調要盡可能抑揚頓挫,並配合豐富的表情和相應的手勢來組織課堂,由此創造出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要做到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和教學情景的設立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並且要有層次感,重難點要突出,並且注意語言輸入與語言輸出活動的搭配。比如,當我上寫作課的時候,我根據班級學生基礎較薄弱的情況,在給出寫作任務之前,先設計了詞語學習、仿造句子、連接詞填空和段落仿寫四個環節的活動,層層深入,目的就是為學生的寫作進行足夠的鋪墊。教學情景的設立還應多樣化、並且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聯系實際,比如讓學生收集英文的商標,店名等,再在課堂里展示,使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學英語,從而提高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 (三)要在課堂中採用多種提問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表明,課堂提問是啟發、引導學生思考,解疑,獲取知識,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保證,通過課堂提問,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所設計的問題難度要區分開來,爭取做到人人都有會回答的題目,從而提高學生答題的自信。另外,要採用多樣化的提問方式,如自由性提問、預設性提問、總結性提問等,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不同需要。 四、 注重情感交流,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就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學生最信任的人,形成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要條件,是提高學習興趣和優化學習環境的重要前提,同時它在中學英語從「應試教學」向「素質教學」轉軌的進程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1.有利於開展英語教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應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導」著學生前進的同時,學生必須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導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學生自覺性發揮程度而定。在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下,英語教學基本形成了一個以「教師灌、學生裝」的課堂教學模式。在實施英語課堂教學素質化的今天,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轉變教師角色,確立為學而教的指導思想,教師要全面、認真、科學地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英語的方法。這樣,不但可使教學事半功倍,而且能使學生終身「享用不盡」,即所謂的「授人魚,供一餐之用,授人漁,則享用不盡」。要達到教師的最高教學境界──授人以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堅實的基礎,它能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有利於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當一名學生害怕或厭煩的教師走進教室時,學生們就會無精打彩,他們的情緒彷彿蒙上了一層陰影,而當一位受學生尊敬、在學生中有威信的教師走進教室上課時,學生們頓時情緒飽滿、精神振奮。良好的課堂氣氛能營造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積極向上的教學情境,而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課堂氛圍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把興趣培養成為學生學習英語的一種心理需求。這樣,學生才能保持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積極參與英語實踐活動,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習的潛能。 3.有利於優化校園英語學習環境。師生關系融洽,教師熱愛、信任學生;學生尊重、敬仰教師,這不僅導致生機勃勃的英語課堂氣氛,而且也會形成一種愉快、生動活躍的校園英語學習氣氛。課外,師生之間經常用英語進行會話,見面時道一聲「Good morning!」分手時說一聲「 Good bye!」。 教師通過請同學「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通過英語交流來了解和關心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如:「How are you going to spend this weekend?」「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school life?」「How do you like my English class?」「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studies?」「Why are you feeling so happy?」有時,我們讓學生自己組織活動,出英語牆報,開展英語課外活動,甚至舉行英語晚會,優化英語學習環境,活躍校園生活。師生間的良好關系消除了學生對老師的戒備心理,同時,教師要經常教育學生學好外語的關鍵在於多實踐,鼓勵學生勇於開口。教師的作用是創造一種使學生能夠自由會話的環境和氣氛,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和成就感。 總之,經過一段時間在教學工作上的摸索與實踐,我更加明確了"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這句話。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於較佳的學習狀態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愛學、想學、善學、學好,樂在其中並且樂此不疲。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手段,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達到學以致用;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實踐的熱情,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不斷培養學生增強並保持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實現從「要我學」為「我要學」,並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真正實現教學的目標。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多種生動活潑的興趣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正確的動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慾,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更好地開發智力。因此學習興趣的培養是我們英語教師在教學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是進行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5. 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之我見 詹 露
在我校強力推進高效課堂,探索課堂教學環節新模式的課改之風,如何探索提高學生的英語書面的表達能力呢? 在初中英語學習中,我們知道有聽、說、讀、寫等能力要求。其中「寫」即英語寫作。談到英語寫作,很多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初中學生都認為很難,無從下手。即使寫了幾句,也是錯誤百出。在課改精神的指導下,只要我們多進行英語寫作技巧方面的引導,多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必須從平時的教學中一點一滴抓起,持之以恆,才能解決英語書面表達的難題。
寫作能力是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它包括詞彙、語法、習慣用法等語言知識,還包括學生對文章的構思、組織、表達以及傳遞信息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語言交際能力,它能准確全面反映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但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一環緊扣一環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訓練。而且它也不是獨立存在的,英語中聽、說、讀、寫四者密切相關,相互滲透,互為基礎。寫的能力要在聽、說、讀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和提高,而寫的訓練又能進行一步提高聽、說、讀的能力。因此,寫的訓練不但要注重具體指導與訓練,還要貫穿於整個教學的全過程,寓寫於聽、說等諸方面的訓練中,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從以下方面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一、詞句段篇。夯實基礎
受漢語的負遷移影響,學生用英語寫作文時表現為選詞、造句、文章結構均按照漢語習慣,造成搭配不當、句子結構不嚴密或不符合英語語法和英語習慣。因此,教師在訓練學生寫作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
我的方法是讓學生自己去體會、理解詞的內涵與外延,以加深記憶;將同義詞或片語聯想起來記憶,即把話題、內容、詞彙以連鎖反應的方式串起來記憶。例如:話題一學習一內容一學好功課、克服困難、取得進步、趕上同學、考出好成績…由此構成的相關詞彙有:do well in, work hard at, make progress,fall behind,catch up with,be strict with, pass the exam, get good marks…
2.熟練運用基本句型。
平時讓學生牢記五種基本句型,這對於基礎較差的學生會大有裨益。在此基礎上還應讓學生多練習一些基本的復合句,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賓語從句等。鼓勵學生恰當、正確地運用復合句,以使自己的書面表達上一個檔次。
3.使用過渡性詞語連句成段。
恰當地使用一些過渡性詞語,能使文章結構嚴密,增強說服力、感染力。常見的過渡詞有:①表並列,not only…but also,both…and…either…or… ② 表轉折,however,but,yet…③ 表遞進,first,second,third…④ 表結果,therefore,as a result…⑤ 表列舉,such as,for example,for instance…⑥表結論,in short,in a word…
4.多讀、多背好文章、範文,學會模仿。
平時多讀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諺語、俗語,寫書面表達時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教學中可以採用各種形式指導學生對每單元的Section B 3a進行改寫、縮寫,或連詞完成短文,或填詞完成短文。
二、有的放矢,培養能力
在不同階段有側重地進行寫作專項訓練:階段過關、專項強化、綜合突破、模擬演練。
1.「階段過關」 的重要任務是夯實基礎。在這一階段中主要進行基礎詞彙、基本句型、連貫詞和標點符號運用的訓練。同時,也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文體訓練,讓學生熟悉各種文體的特點及寫作要求。
2.「專項強化」 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能靈活運用詞彙。用自己最熟練和最有把握的語言結構進行表達,寫出主題句清楚、支撐句豐富、結論句精闢、邏輯順序正確、條理清楚、中心突出的文章。
3.「綜合突破」 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在寫作方面必備的寫作策略和寫作技巧。謹記1O字原則:① 結構,「觀點——要點——總結」三段式讓人一目瞭然;② 要點,文章寫的再好,只要缺少要點就會扣分,所以要點要做到全,圍繞中心;⑧邏輯,運用恰當的連接詞使文章連貫、緊湊、流暢;④語法,注意單詞的運用和時態;⑤亮點,總結時學會運用名言、諺語,如寫飲食健康,用上「An apple a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就讓人感覺與眾不同。
4.「模擬演練」 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進行限時訓練。一星期至少要練寫一篇,糾正之後抄寫於作文本上。這樣日積月累,考前只要翻翻自己的作文本,便可輕松寫出滿意的文章。
三、聽說讀寫,全面發展
學習語言的途徑主要是模仿而不是創造。通過聽和讀來吸收語言知識,再通過說和寫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在訓練學生寫作能力時,要注意與訓練聽、說、讀能力結合起來進行。
1.聽、讀是信息的輸入, 而說、寫是信息的輸出。大量的閱讀是寫作水平提高的保證,大量的信息輸入可以培養語感,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知識結構,為進行寫作打下知識和內容的基礎。
2.先說後寫有助於學生理清寫作思維。口語訓練可及時發現錯誤,為筆頭訓練掃清障礙。筆頭訓練又可鞏固口語的掌握。在動筆之前,先就內容形式進行口頭准備,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途徑之一。
總之,英語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訓練,是對學生所學語言知識的綜合運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它應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作為教師,在長期堅持不懈地對學生進行聽、讀、說、寫全方位的訓練的同時,注意總結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具體方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寫的能力與技巧,只有這樣,才有「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也才能讓學生下筆時,「一氣呵成」。
6. 淺談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培養
:筆者就自己幾年來對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培養的點滴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埃德加·富爾在《學會生存》一文中精闢地指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當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人類只有學會了怎樣學習,才有可能從容地面對世界出現的新知識結構。然而,我國中學由於長期的應試教育,激烈的分數競爭,使得大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了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能力差,更別說自學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責任改變這種現狀。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自學能力的發展有促進和加速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了依賴的心理,如聽課比較盲目,抓不住重點、難點等。在中學時代,能夠通過預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即可為將來進入高校或走向社會的學習打下是好基礎。對於學生來說,具有很好的閱讀能力有助於預習時對新課文知識的理解,熟悉所學知識的內容,因此說預習是自學的演習,閱讀是能力的發展,是自學能力的具體表現。所以,在中學階段培養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計劃、分層次的訓練,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自學成為他們內在的需要。使學生從厭學到樂學,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真正獲得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習能力。下面就自己幾年來對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培養的點滴經驗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有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習慣 「學起於思,思起於疑。」課前預習就是導「疑」。預習能為聽課做好准備,也是獲得上新課主動權的最佳手段。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預習前,教師應給學生一個預習提綱,即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並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學生通過預習,找到疑難點,教師稍加點撥,學生小組討論,解決一部分難點。新課內容經過預習,學生學起來更輕松。更大的收益是長期堅持下去,有助於學生養成動手查資料,勤動腦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糾正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不良習慣 幫助學生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巧,對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學生閱讀文章時常採用的方式是唇讀、指讀、回視重讀或遇到生詞就查詞典等不良習慣,這就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影響閱讀速度,容易使得學生只停留在某個詞或句子上,學生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因此,我常指導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另一個句子,進行連貫性理解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略讀和詳讀)。 2.由段落閱讀逐步過渡到簡易讀物、新聞、小說,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將精讀與泛讀統一運用初中英語外研版教材中每個Mole的Workbook裡面都有一篇比較長的Reading text,這些Reading均是課本的補充和延伸,是課文背景介紹或相關知識的鋪墊,學生從中可了解到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背景。可利用這一部分材料培養學生的概括、分析和綜合等閱讀能力。如:尋找每段的中心句,歸納中心,回答問題等,以此來培養學生把握文脈、獲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層理解的閱讀能力。在精讀的基礎上,進行「量」的擴充,鞏固「精」中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挑選各種文體的簡易英語讀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斷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與文化背景知識的融會貫通,逐漸達到精讀與泛讀的協調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我在實踐的幾年中,所帶的學生閱讀英文雜志或小說平均每月一本,他們閱讀水平提高的同時也促進了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實施途徑 實施途徑是教育機制的組成部分,是理論的實踐形式。培養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主要通過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閱讀習慣,促進自學能力形成。 (1)在管理上,建立學習小組,研究初期強調每位學牛認真做好預習,輔之以檢查督促評比;中期以特色為主,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後期互幫互助,小組競爭。 (2)在教學上,以人為本,以情為線,為學生創造民主、寬松、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3)操作上,做好各方面的調查工作。我主要採用了調查法、行動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① 調查法:通過問卷調查與訪談,對學生預習能力與閱讀能力做調查。一是對前期水平和後期水平做對比,二是了解學生對待預習和閱讀的前後不同態度作比較。②行動研究法:邊行動邊反饋,不斷調整充實研究的內容,使研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因而達到更好的效果。③ 個案研究法:抓好兩頭帶動中間,通過對好、差兩頭個案追蹤調查,有更多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帶動全班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實踐效果 1.學生積極做好預習工作,主動參與教學,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實踐中多數的學生能自覺地查找資料、辭典等途徑來解決疑難問題,學生由過去的識記課本知識變為能自覺地加深知識的難度,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一些原本上課不夠專心,不善於發問的學生,也改變了學習態度,他們變得愛思考愛發問了。學習態度的轉變提高了聽課效果、學習效果。從學生群體的變化來看,學生已由過去盲目地、被動地聽課變為有目的、主動地參與教學工作。學生通過預習確定了一堂課的重點、難點。課堂上大家討論釋疑,激發了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上用回答問題的方式解決學生的疑難,補充學生預習方面的不足。 2.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增強學習自覺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糾正學生的保守態度和嫉妒心理,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人生觀念,高尚的思想意識,並身體力行地發動學生,促成他們充滿活力,積極向上,勇於表現,不怕競爭的作用,以適應現代生活的要求。具體可以分小組競賽,男女生之間競賽,自由組合競賽,個人挑戰競賽等。如教單詞時可競爭誰讀得又快又好又准;教會話時,可競賽誰對話正確、流利。這樣競賽項目一出來,同學的熱情立刻高漲起來,學習自覺性強,學習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經過實踐,學生預習的自覺性,確定難點重點、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學習英語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改變。這使他們成績進步很快。同時,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其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動力、定向、引導、維持、控制和強化作用。所以在課堂內外我注重啟發、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另外,拓展閱讀的空間,豐富學生參與的內涵,發展學生的參與能力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就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而言,學生必須將閱讀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外閱讀越多,詞彙復現率越高,對單詞和片語就越熟悉。閱讀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強,進而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充分體現了完善自我、充實自我,為日後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7. 淺談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新課程改革的步伐也逐漸加速,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所有教師面臨的一道難題。在新課程標准中明確指出作為英語教師我們應該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合作學習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通過對學生進行一系列的能力培養後,最終的歸結點卻是如何運用所學知識。
在初中英語新課程標准中還明確指出「聽說讀寫」是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所在,其中「寫」是學生學習英語中的難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英語寫作能力並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一環緊扣一環地進行訓練。因此,作為初中教師要幫學生克服學習障礙和突破這個難點,就必須把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日積月累,才能有所突破,為他們進一步學習英語奠定基礎。那麼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抄寫習慣,為英語寫作奠定基礎
抄寫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寫作」之基礎的基礎,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抄寫還有助於學生的記憶。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抄一遍」。老師可以讓學生從抄寫單詞著手,到短語、句子,再到段落,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抄寫習慣。
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奠基石,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單詞做鋪墊,語法知識掌握得再好也是望而興嘆。我也常給學生講,學習英語就好比修建高樓大廈,再高級別的建築師和工程師,如果沒有大量的像磚塊、石頭之類的建築材料,是不可能建成高樓大廈的。要學好英語就必須記住大量的英語單詞、短語和優美、經典的句子及段落,增加自己的詞彙量。因此我每天要求學生把當天學習的新單詞、短語、重點句型和段落抄寫數遍,直到記住為止。從一開始就這樣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抄寫習慣,為他們在後面的寫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二、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
每天堅持課後或課前的聽寫訓練,既督促了學生去記憶,檢查學生記憶的效果,又培養了學生的聽寫能力。許多學生往往在做翻譯和書面表達題時感到無從下筆,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詞彙匱乏,句型結構掌握不好。要攻克這一難點,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記憶情況的監督和檢查。每天學習的對話和短文要求學生課後自己聽磁帶,一句一句的聽寫下來,然後翻開書自己對照,把錯了的勾畫出來抄寫數遍。單詞、短語、重點句型、段落讓學生抄寫並背誦之後,第二天課前聽寫,錯了的要求學生再抄寫並記住,然後讓同桌督促其聽寫,直到寫對為止。一個topic完了再聽寫一次,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一個單元完了之後,再把本單元的黑體單詞聽寫一次。既遵循了艾賓浩斯的遺忘規律,又合理地進行了復習。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去,學生所學的詞彙、句子就會掌握得更加牢固了。
三、加強默寫,強化記憶
默寫可有效地鞏固學生已經背誦了的課文和知識,而且對加深記憶大有好處。因為文字本身就是一種圖形和符號,經常默寫可幫助我們促進右腦的開發。默寫也是運用內部語言背誦的一種形式,既用腦,又動手,可加深對文章的記憶。如果能切實做到循序漸進,長期進行默寫訓練,那麼一定會有助於背誦的質量和效果。
四、加強學生仿寫能力的培養、認真批閱、及時講評
仿寫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過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每個話題中學習的知識都是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關的,作為英語老師就應該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寫一篇短文,或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回答問題,然後將answers組成一段話, 如在湘教版英語八年級上Unit 1—topic 1 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 page 8 Part 4 一部分就是要求學生Ask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 Then form a passage .
1.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 ?
2.How often do you play sports ?
3.What other sport do you like ?
4.Who』s your favorite sportsman / sportswoman ?
5.What』s the most popular sport in our country ?
通過本話題的學習學生都能很好地根據自己的實際回答這幾個問題,然後要求學生把問題的答案連起來說一遍,學生也能順利通過這一關。最後要求學生增加一些內容把短文寫得更長一點,哪怕只加一兩句話都行。通過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和訓練,90%以上的同學都能很好的進行擴寫。
又如在湘教版英語八年級上Unit 3 My Hobby —topic 1 的學習過程中,學到了page 56 Part 2 的那篇短文時,就要求學生用I used to …和I didn』t used to …仿寫一篇以「My Hobby」為題目的短文 .這是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來進行仿寫,學生做起來比較容易,有素材也很真實,學生也不會感到無從下手。
學生每次的寫作練習老師都應該認真批閱,在對學生的寫作批閱過程中,能及時反饋信息,將其錯誤的地方勾畫出來,讓學生自己拿下去修改,如果出現了普遍性的錯誤就集中進行講解。為此我採用了以下方式:
1.如在時間緊的情況下,可抽查部分學生的作文評閱,重點抽查中下水平學生的作文,採用當面批改的形式,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2.批閱過程中,認真記錄學生在仿寫過程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為講評時作材料准備。如在仿寫My Hobby 時很多學生都表達為I used to doing …. I didn』t use to doing ….這樣的錯誤,在講評時就提出來給學生講,並強調 used to 後的動詞應該用原形,以及be used to doing 和be used to do 之間的區別。
3.將一些寫得較好的、錯誤較少的作文張貼出來,或講評時讀給全班學生聽,給予鼓勵,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增強其寫作的興趣和愛好。在My Hobby 的仿寫中我就選擇了兩篇寫得非常好,而且基本沒有錯誤的範文,讀給全班學生聽,其中的一篇是這樣寫的:
My Hobby
Hello ! My name is Rainy. I am a star fan . I am interested in listening to music . It makes me exciting (excited ). But I didn』t used to listen to music one year ago because I thought it was boring . I used to do some reading .And I didn』t like sports at all . But now I like playing sports very much such as badminton, running , the high jump and so on . I like skating very much ,so I never miss any important skating games on TV . I used to watch TV one year ago . But now I seldom watch TV . Because the headteacher told us , 「Watching TV too much is bad for our eyes .」 We shouldn』t watch TV too much .
Can you share my hobbies ? Let』s be friends .
4.備好、上好講評課,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次習作中能有所獲。
五、培養學生根據漢語意思翻譯書上原文的能力,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駕馭英語寫作題
一般的學生對語文的命題作文都是得心應手的,而對於英語作文就會感到頭疼。為了讓學生對英語寫作沒有畏難情緒,我要求學生將每個話題中的短文先翻譯成漢語,在經過抄寫、聽寫和默寫之後,就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漢語意思再將其翻譯成英語。長期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六、學寫英語周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
到了初二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就可讓學生試著寫英語周記,開始的時候不要對學生有過高的要求,只要學生能用五六句話准確表達其所做、所想等等都是可以的,通過一段時間訓練之後,逐漸要求學生多寫一點。
學生周記可以要求學生按時交到老師處,由老師進行批改,起到督促的作用,也可了解學生的寫作進展情況。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中,一般性的錯誤勾出來讓學生自己去修改,知識性的錯誤就批註在旁邊,讓學生能知道為什麼要這樣表達,或者集中進行講解。如:學生在學寫周記的時,把自己做了的事記錄下來往往就用一般現在時態來表達,也是學生在寫作中最容易犯的錯誤,這時老師就應該集中講解,讓學生在今後的表達中加以注意。每次修改之後的周記要求學生重新抄寫一遍後再讀幾遍,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
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批改(同桌為宜)。這樣不僅讓學生能學到別人的寫作方法和表達技巧,還可培養學生的糾錯能力,使自己在今後的表達中不至於犯下同樣的錯誤。在批改的過程中對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待互相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後再更正。若有爭議的問題,可當場請教老師。學生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心裡總是挺高興的,他們的寫作興趣自然就會提高。最後,要求學生再對全文通讀幾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盡量做到准確無誤。如發現錯誤,再最後修改,謄寫工整後再交老師查閱。
總之,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其實就是綜合能力的訓練之一,單靠以上做法是不夠的。大量的多種訓練要貫穿於英語教學的始終,因為英語的聽說讀寫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有機統一體。因此,平時要鼓勵和指導學生多讀、多寫、多練,堅持不懈,熟能生巧,以至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
8. 淺談如何通過初中英語主題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一、初中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學習對於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頭痛的事情,更別提考驗綜合能力的寫作了。英語寫作能力涉及到學生對詞彙、語法、邏輯等諸多方面的掌握程度。我們中國以漢語為母語,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所以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眾多問題。
1. 詞彙量少,單詞拼寫錯誤
很多初中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感覺困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積累足夠的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對於同一個漢語所對應的英語表達所知甚少。尤其在考試當中,由於受時間、心態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在作文中寫不出重點單詞,甚至熟悉的單詞也會寫錯。比如interesting, beautiful, difficult, believe等平時經常用到的詞彙,在考試作文中也常常會被寫錯。
2. 語法錯誤多,出現中式英語
語法錯誤在英語寫作中比較常見,源於學生對其掌握不夠牢固。再由於學生寫作時受母語影響嚴重,習慣了用漢語的思維來寫英語作文,所以在寫作時不注意人稱、時態的一致性,經常出現中式英語。例如:My father usually go to work by bike. (本應為My father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I very missmy grandmother. (本應為I miss my grandfather very much.)
3. 缺少過渡詞,行文不流暢
很多學生的作文通常是由眾多Ilike ---, I don』t like ---, It』s interesting---, It』s boring--- 等類似的、單一的句子拼湊而成,缺少過渡詞,文章不流暢,讓作文審閱者倍感疲乏,學生的作文分數也大打折扣。
4. 書寫不規范,卷面不整潔
寫作注重的是文章的整體結構,書寫規不規范,卷面整不整潔,直接影響到文章的好壞。在平時的寫作中,學生不嚴格遵守英語寫作格式規范,比如句子首字母未大寫,英語標點符號使用不準確,整篇文章段落分層不合理。還有些學生想到什麼寫什麼,寫錯了就在原文上塗改,反復的修改使得卷面潦草凌亂,不整潔。
二、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其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其寫作質量,讓學生樂於寫作,本文將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擴大詞彙量
萬丈高樓平地起。足夠的詞彙量是學生進行課文理解,課外閱讀和英語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堅持對每一單元的單詞、短語、重點句型進行聽寫,並且根據遺忘規則,循環記憶。教師還要善於指導學生將所學的單詞進行總結歸類,使學生在融會貫通之間掌握更為豐富的單詞儲備。
例如:在表達「喜歡」涵義時,可採用以下表達:I like---, I love---, I enjoy---, My favorite---.
2. 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明白怎樣寫
如果說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彙是英語寫作的前提,那麼,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是英語寫作的根本。平時,筆者指導學生按照「審---抓---連---擴---改---抄」六步法進行寫作。「審」就是審題,確定文體類型,人稱和時態。「抓」即抓要點,包括寫作內容,要求,時間,地點,人物等。「連」即將重點詞彙連成句子。「擴」即將句子擴展成文,並用適當的過渡詞將句子連貫起來,使之成為一篇較為完整的文章。「改」是六步法中重要的一步,即「查錯改錯」,檢查文中單詞、時態、人稱是否正確,主謂是否一致,要點是否全面,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最後一步就是「抄」,在草稿本上完成之前五步後,將文章工整地謄寫到作業本或試卷上,並注意書寫規范,卷面整潔。
3. 勤於練習
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多聽不如多說,多說不如多寫。要想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勤於寫作時必不可少的。筆者要求學生每天用英語寫四個句子,即「每日四句」,內容不限,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可以利用某一語法結構造句,教師及時給學生批閱。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英語寫作確實有所提高,所學的語法知識也能夠靈活運用。除了練習英語句子,筆者還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英語作文,並適時地教給他們一些過渡詞。例如,在表達觀點或提出建議時,可用first of all, next, then, finally等詞,條理清晰,簡單明了;表達轉折關系時,可用but, however;表達因果關系時,可用so,therefore, as a result 等;總結時可用in a word, as is known to all 等過渡詞。所用過渡詞對整篇文章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使行文流暢。
4. 採用多種方法批改學生作文
文章不厭百回改。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修改,從而能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筆者通常採用以下方式批改學生作文:第一,課後統一收齊作文本批改。這種方式大大節約了課堂時間,同時,老師還可以在作文本上寫上適當的批語。比如Well,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but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ome words mistakes?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in writing. Please keep working.等等類似的句子經常出現在學生的作文本上,激勵學生寫作,使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轉「我要寫」為「我樂寫」。第二,當面批改。一邊批改,一邊給學生講評。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白該如何改進和提升。第三,學生互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員的習作互相評論,集合眾人的觀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適時把優秀的作文當作範文讓學生來模仿寫作,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增加了他們的成就感。
三、結束語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 高水準的寫作能力不是短時間可以練成的,它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結果。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強化寫作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的寫作引導,講解正確的寫作方法,注重習作的講評結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指導,廣泛閱讀,勤於練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長期積累,優美的文章便會信手捏來。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9. 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幾點策略
寫作教學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基礎,提高學生兒的英語寫作能力不但能夠提高學專生的英語成績,更能夠有屬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教師應該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必須要在課堂教學中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