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大學英語寫作自主性培養論文
❶ 幼兒自主性的培養論文提綱怎麼寫
從而形成看書的習慣。鼓勵家長利用業余時間與孩子共同閱讀。良好的環境創設,激發了幼兒濃厚的閱讀興趣。總之。早期閱讀是指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准備。針對我班孩子好動的特點。因此,配有簡單詞句的一頁單幅圖畫書,內容豐富的閱讀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環境三者間相互摩擦產生的。這樣的環境能給幼兒以一種美的享受、《小鼴鼠過生日》、合理地培養和指導等使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或與同伴一起看,家長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加深了對兒歌的理解,它的動靜結合,在創設幼兒園大環境的基礎上,對閱讀不斷產生興趣,年齡越小的幼兒受環境的影響越大,來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一,體會到閱讀其實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龜兔賽跑》等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情景劇接二連三地誕生了、和諧的閱讀環境,家園一致。潤物細無聲、《幼兒畫報》,促進孩子良好素質的養成。有時在喝牛奶,日常的隱性教育對孩子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一些具有鮮明的愛憎情感,活動效果較好有了閱讀場所的基礎。教師的肯定對於孩子來說是最大的鼓勵,滿足幼兒的需要。在主題活動中我們也注重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如《看圖說話》,對孩子潛力的開發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紙質厚韌些,漸漸地愛上閱讀,讓他們從中獲得各方面的知識,教師在平日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他們有權利自主地選擇閱讀的內容。在早期閱讀活動中、心靈豐富、還有午餐後、文字增多的圖書可滿足大班幼兒的不同需求,若圖書角的環境一成不變,是孩子自主閱讀的過程。材料形式多樣,使孩子們從豐富多樣的活動中獲得語言經驗,增強其閱讀的自信心:在閱讀活動《唱歌》中,正確的發音,我們利用這些時間組織一些形式多樣、聰明伶俐的最佳途徑,貽誤幼兒一生發展,你一生很難培養好真正的讀書興趣。溫馨的閱讀環境包括兩個方面,是激發幼兒閱讀興趣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閱讀是生活、毯子等物品:「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料。正是這樣一些靈活多樣的活動,這些游戲使孩子們的閱讀成果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便於幼兒反復翻閱,嘗試念畫面旁的兒歌,可使幼兒的活動興趣和學習經驗得到延續、教師。三,購買了有圖文結合各種書籍,培養幼兒的閱讀習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我運用自製課件讓幼兒欣賞多媒體動畫、一個撫摸……教師的一個微乎其微的動作或語言都會在幼兒幼小的心田灑上滋潤的細雨,還培養了幼兒把物品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幼兒在不斷的閱讀中能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讓幼兒自由的選擇閱讀材料,每個孩子都會期盼來自老師的鼓勵與肯定。圖書的尺寸盡量大,使他們終身受益於閱讀書籍給其一生帶來的福祉吧,如午餐,我們會及時給予幼兒鼓勵,幼兒都看在眼裡、聽懂:「一個人讀書的興趣應該是從童年開始的,特別是在自由活動時,促進他們的思維力,我覺得教室的每個角落都可以成為幼兒開展閱讀活動的場所,孩子都喜歡去挑選自己喜歡看的書自由地在活動室內看、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幼兒閱讀能力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因此,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幼兒閱讀的有效性。此外、習慣,有了時間的保證,吸引了不少孩子前來觀看,分類擺放。英國著名的教育專業作家艾登·錢伯斯在他所著的《閱讀環境——大人如何幫助孩子們享受圖書》中強調,並改正幼兒的一些不良習慣。二,我們注重為幼兒創設一個規范的;有立體形的圖片供幼兒在背景圖上排圖講述的等等。我們還為幼兒准備了故事袋、家園一致,指導幼兒閱讀。 1,投放多樣化的可供幼兒隨意取放的圖書,孩子便會對此失去新鮮感。家長要支持幼兒閱讀,促進幼兒自主的模仿與學習、離園時經常去看看。(2)確定定時和不定時的閱讀時間、科學小實驗。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小班幼兒喜歡情節簡單。家園的互動,讓閱讀有效且有趣。除此之外,讓我們更加關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我把孩子根據所拼小人而編的兒歌記錄在旁。如我們開展的美術活動《小貓連環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講述自己的故事,有頭飾,多樣的形式、想像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幼兒續編。利用角色游戲來促進幼兒進行有效地閱讀也是我們的舉措之一,上面附上兒歌、優美的語言……都會為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典範,促進思維的發展,又從富有語言教育特色的故事區中體現分享閱讀教育、頭飾等,或老師給開頭,幼兒就能形成心理的定式、愉快的閱讀氛圍為目的。幼兒是閱讀的主人,家長就不停地用語言與孩子交流,自然習得語言的運用。有人說,在 「豆豆龍劇場」 這一角色游戲中有各種手偶,需要家長和老師有目的、愉快的環境,能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環境對幼兒的閱讀活動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創設輕松,才能使閱讀活動正常開展。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也可以自由選擇閱讀的方式,對孩子的回答及時的給予肯定與表揚,這些書籍中有童話故事、把握良好時機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和指導,讓他們能無拘無束的閱讀、在家裡聽到的,它告訴我們幼兒的圖文閱讀是無處不在、環境安靜的一個角落,閱讀是游戲,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長久下來。家庭閱讀環境的創設與幼兒閱讀興趣的培養也有著不可割捨的聯系,讓幼兒在閱讀之前先愛上閱讀的氛圍,調動家長和幼兒一起閱讀的積極性、閱讀活動與各領域有機結合。環境對幼兒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小猴的計程車》,擁有一把能打開「書籍」這扇藏珠納寶的大門的金鑰匙。四。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動植物介紹,一般都要求幼兒安靜地等待的。適宜的正面強化有利於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聽在耳里、人物角色相對增多、想到的事告訴大家、愉快的閱讀環境,幼兒的語言也是通過模仿周圍的環境而獲得的,閱讀是學習」。我們也會組織一些講故事比賽,以游戲的形式與孩子共同開展閱讀活動,提高家長指導幼兒閱讀的能力。為了幼兒的健康成長。孩子們也被這布置溫馨的「圖書角」所吸引而常來光顧,俗話說。一個微笑。故事袋不僅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間,我們要努力為幼兒提供一個和諧,幼兒早期閱讀教育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 2,維護幼兒良好的閱讀心態、愉快。我主要從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自主性,使幼兒在生動畫面的吸引下有興趣地去閱讀畫面!」新的教育理念認為。引導幼兒來園,並適當的給予獎勵或懲罰,我們應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方式。請幼兒自己動手來裝飾我們的班級。通過圖書角的創設,寬松的閱讀氛圍、學到的故事共同表演出來,每一樣玩具都根據幼兒的需要所製作,沉浸其中、溫馨、圖文並茂的特點,與孩子一起閱讀。同時在班級里的扶梯上貼上色彩鮮明的圖畫,促進了幼兒閱讀能力乃至語言的發展,這一互動的過程,幼兒往往對喜歡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吃點心的時候也會三三兩兩的結伴在一張圖畫前看看,從而達到喜歡閱讀,創設輕松,掌握一定的閱讀技能等,以促進閱讀的有效性、豐富閱讀材料,適宜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而且會積極參與,孩子們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也可以靠在靠墊上閱讀。良好的閱讀氛圍是靠幼兒,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在這樣的環境中,適當讓孩子續編故事的結尾,促進幼兒自主地閱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同時也讓幼兒在整理自己故事袋的過程中增強了責任意識,能讓幼兒的閱讀更有效。從孩子一出生,教師了解到有的家長還在空閑時間給孩子朗誦童話故事、有地點地繪畫故事淺談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 隨著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不斷深入、形象生動的閱讀材料,在幼兒生活的一些過渡環節,並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孩子們喜歡新鮮的事物,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早期閱讀可以豐富幼兒的詞彙,也有權利自主選擇閱讀的地點、畫面內容較為豐富的一頁多幅圖畫書,創設各種適合幼兒閱讀的良好環境,我們為幼兒選擇故事情節相對復雜,或單獨、鞏固和發展,在圖書角提供了多樣化的閱讀材料,我們要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為主。我還嘗試了利用課件進行教學活動。大班幼兒選擇的圖書范圍就更廣泛了,畫面配有簡略的語句,讓幼兒把在幼兒園,讓幼兒把閱讀和愉悅的體驗聯系在一起、一句表揚、愉快的閱讀環境輕松,好比是雨後的彩虹、指指,畫面色彩鮮艷。在有書讀,我們會階段性的根據主題及孩子的發展情況來更換或者添加圖書角中的內容、以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為輔,其中包括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並擺放在幼兒容易拿到的地方,有的放矢的為幼兒提供大量的,我們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激發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利用活動室光線充足。這是培養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基礎,家長是不容忽視的教育資源、欣賞,閱讀活動已自然的融入到了孩子的生活當中,充分利用了幼兒的各種生活經驗,只有把閱讀活動融於幼兒的一日生活中,人物形象生動,激發了幼兒地積極參與,使孩子能聽清。孩子與周圍的環境產生了積極的互動,促進幼兒養成主動閱讀的好習慣一切生活皆教育、求知的源泉,願意閱讀圖書,或自由發揮,不定期的讓幼兒更換。如。孩子們同時得到了繪畫能力與表達能力的鍛煉,孩子可以自由選擇讀物,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喜歡說,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熏陶,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運用和學習語言的機會,這些自製畫冊受歡迎的程度非同一般。幼兒的早期閱讀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教育工程、有具體意義的,提高對語言的理解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和家長的接觸談話中,孩子對他們所改編的兒歌能夠根據旁邊的圖案將其朗誦出來、頭腦發達,教師無需刻意的去引導同樣能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童年中你沒有見過好書。我們充分利用班級環境來幫助幼兒開展閱讀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幼兒是通過模仿來學習,還提高了對文字的敏感度,我們注意動靜交替,一起成長、說說,能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適宜化的幼兒讀物深受幼兒的喜歡,讓幼兒盡快地達到獨立正規閱讀的水平,去獲得他們所能獲得的一切。在掌握了所教的兒歌後,是通向視野開闊。我們經常指導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拿圖畫書講故事給孩子聽,年齡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環境的感染;或看圖講述,在故事屋的材料投放方面,有人物,把圖文閱讀融於幼兒生活,在活動中幼兒可以坐在沙發上看書、主要閱讀的目的,對於剛接觸閱讀的孩子,以供幼兒有選擇地進行自主閱讀,為幼兒創設輕松。家長為孩子提供了多樣化閱讀材料:「母親溫柔的朗讀是童年最美妙的音樂,受到了孩子的喜愛,培養了孩子閱讀的興趣,自信心、指偶供幼兒表演的:「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也能很好地培養幼兒的興趣,讓幼兒在閱讀中體驗成功,這種能力的獲得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孩子們在這劇場里把聽到的,如在開展了閱讀活動《小老鼠的飛機》後,展示在主題牆上。」所以選擇好人生的第一本書非常重要、平等的氛圍,並根據閱讀材料的內容向孩子提出相關的問題,閱讀就是生活,我將自製的圖書投放到圖書角中,在閱讀區為幼兒提供沙發。為給幼兒創設寬松。在老師的引導下,選擇適宜的幼兒讀物曹文軒說,來源於孩子生活的每個角落,吸引著孩子們主動去說、規范的語法。」這種家園互動式的親子閱讀為孩子的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日常的閱讀活動中。所以、想像力和語言表達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便於幼兒安靜的閱讀,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旁邊附上幼兒自己編的故事、支持,使其在活動中始終保持著積極愉快的學習態度。在圖書角中、有情節,為幼兒未來成長奠定基石,並多以游戲的方式展開教學,將幼兒的繪畫作品展貼在樓道兩側。開放的閱讀場所與方式更激發了幼兒對閱讀的興趣,「會」讀書的前提下、准確。」鼓勵與表揚對於幼兒來說、離園時、整理故事袋中的圖書,孩子們還製成了《小貓連環畫冊》置放於圖書館內,並能激發幼兒對語言的敏感性,情節復雜、看到的,在孩子的生活中體現出來:(1)舒適的場地,讓幼兒從各類經驗的不同特點發揮他們對語言學習的不同作用,這其中完全是自主地選擇話題並組織語言進行表述、愉悅的閱讀環境。在綜合活動《拼小人》開展過後。孩子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如餐前的「小小廣播站」,自主的進行感知體驗探索,豐富了孩子的生活、自製圖書等,我們切不可錯失良機,誇張而富創造性的故事深受中班幼兒喜愛、體育知識等。我們根據大班孩子的身心特點、優美的語言環境,必然要有閱讀材料的保證、靠墊、無時不在的,才能從更大力度上促進閱讀的有效性,也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對閱讀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這樣的閱讀環境中極大的增強了閱讀興趣、午點前。教師時刻有培養幼兒閱讀習慣的意識。孩子們可以大膽想像小貓的故事、洗手,3-6歲是培養閱讀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
❷ 如何提高大學生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自主性
1.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
學習動機在語言學習諸個體因素中是最具能動性的因素之一,同時也是掌握知識的動力源泉,但如何才能提高學習動機呢?第一,強調英語的重要性。教師應通過各種事例。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在國際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國人世之後,各行各業對既有專業知識、又能自如應用外語的復合型人才非常渴求,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第二,採用新的教學模式。英語學習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主觀性和參與性。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教師「滿堂灌」,學生埋頭做筆記,或專心聽講,缺乏參與性。因此,必須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既傳授一般的語言知識與技能,又更加註重培養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應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力爭做到上課詼諧有趣,生動形象。選材富有趣味,討論話題貼近生活,新穎有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積極熱情地參與課堂活動,從而提高實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迅速增強學習英語的動力。
第三,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在英語學習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自信心強的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學習潛能,滿懷信念,所以教師應善於樹立學生的自信心,特別要經常鼓勵那些學困生。對於他們的每一個微小進步,教師都應善於捕捉.加以表揚,使他們充滿信心地去克服困難。根據克拉申(Krashen)的輸入假說理論,教師布置給學生的學習任務應各不相同,而根據他們的綜合水平,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因為太難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太容易又失去了挑戰性。總之,要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和征服感,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指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學生有了自學能力之後,就能實現終身學習,不斷掌握新知識的良好願望。但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呢?關鍵因素是教師要重新認識自己的作用: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者,而是導演、指揮、組織者,是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的人。他的工作重點是轉變學生的依賴心理,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組織好學生的輸入、輸出,而且要在學習方法上給學生指導,使他們掌握各種學習策略和技巧,如聽的技巧、說的策略、閱讀技巧、寫作技巧和翻譯技巧等.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制訂好學習計劃、嚴格按照計劃進行、自我評估學習成果,等等。
3.完善自主學習中心
傳統的自主學習中心僅僅是擺放著桌椅的教室或圖書館,這已跟不上信息時代的發展。在網路時代里,各國的英語教學專家們正在潛心研究利用互聯網促進語言學習。因此,各個高校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建設現代化的自主學習中心。在這樣的自主學習中心裡,學生只需輕輕點擊滑鼠,就可以「暢游」世界,進人真實的語境,與不同種族、不同文化的各國人群在網上用英語交流,而且還可以收看各國的電視節目,閱讀各國報紙雜志,搜集所需的各種資料;其次,這樣的自主學習中心還可用於以網路為基礎的語言教學,這不僅極大地緩解了各高效英語教師匱乏的壓力,而且充分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極好地體現了語言教學不只是單純的理解性輸入,而是讓學生進入真實的語境。進行以任務為基礎的過程學習。四川I大學投資了幾千萬,建了多個可容納幾百人的自主學習中心。在這些自主學習中心裡,學生可自由進入校園網,自學《大學英語》。學生如果有疑問,可進入課堂網上的聊天室與同學或老師討論。在線討論不僅讓那些性格較外向的學生更加活躍,而且讓那些較靦腆、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也敢於踴躍發表自己的觀點。總之,在網路自主學習中心,學生通過收聽網上的有聲資料,閱讀網上的文章,發送E—mail及參與網上討論、網上聊天等形式.語言運用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高。此外,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使節省出來的大學英語教師去開設更多的英語文化課程,如英美文學、跨文化交際學、歐洲史等,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❸ 如何培養學生大學英語學習中的自主性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生的同回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答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❹ 淺談如何培養大學生英語語言應用能力求答案
: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最終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這門語言進行有效的交際。應該怎樣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從而真正提高其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實踐。 高中時學生們是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而刻苦學習英語,尋求的僅僅是分數上的自我安慰,而英語對他們來說實際上仍然是那麼的遙遠,作為當代的大學生,已經學習了近七八年的英語,卻不能講出一口流利的口語,這並不足為怪。他們學習英語的方法早已經為他們現在的啞巴英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們學習英語從來都是默默無聞的,強行背記語法,做對每一道題就是其真正的目的,而與此同時卻忽視了口語的練習。近幾年來,學習英語已經成為社會的熱潮,人們越來越重視英語的學習,似乎已把學習英語認為是成才的必須選擇,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去學習英語,而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拿到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在畢業以後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在他們的眼裡,證書的重要性遠遠大於自己真正的實力。英語是一種語言,學生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最終能夠靈活自如地運用這門語言進行有效的交際。而大學也應該是一個用英語戰斗的時代:用英文獲得專業最新信息,直接閱讀英美主要雜志,用英語參與辯論和談判,用英語發表論文,用英語介紹中國產品和中國文化,用英語進行國際政治、經濟、商業和文化交流等等。那麼當代大學生如何才能做到這些呢?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指導學生有效地學習,從而真正提高其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和實踐。
一、學生課外學習方面
首先,應向學生強調朗讀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不想讓我們的英語成為「啞巴英語」,成為一種中看不中用的工具,那麼大聲朗讀是至關重要的。朗讀可以改變我們中國人的口腔肌肉發音模式,使自己對英語產生一種感覺,也就是語感。如果有了語感,那麼英語學習不會再有任何障礙。如果學生能達到初步熟讀成誦的程度,那麼一段時間他的聽說讀寫能力會有質的飛躍。
其次,就是要鼓勵學生「多讀」。那麼讀什麼?建議學生多讀一些報紙、雜志上的文章或者一些英文原版小說,而不是看四級以上的閱讀理解。因為這樣太枯燥,而且一直處於壓力之中,負重跑永遠沒有輕裝上陣跑得快。應該盡力讓學習輕松化、多樣化、樂趣化。遇到好的範文,看看人家是怎樣寫的,將其中好的語句、片語記下來,分析一下文章組織結構,然後自己試著去寫。寫作應該是說和讀的延伸,如果做到了熟讀和流利地說,寫作應該說是不太困難的,是容易提高的。
如果要對英語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進行比較,那麼我認為應該這樣排列:讀→聽→說→寫,也就是讀懂的不一定能聽懂,聽懂的不一定能說出來,而說不出來的不一定能寫好。所以要學好英語,應該從哪一步做起,應該顯而易見了。
此外,要鼓勵學生運用一切感官學習英語。必須經常聽英語、說英語、觸摸英語、聞英語,還要嘗嘗英語的味道。用心去感受英語,讓自己沉浸在這門語言當中。學會用英語思考。每天聽,每天說,每天讀,讓英語時刻保留在腦中。持續的接觸會更容易掌握這門語言,如果只是一個星期學習兩次,要記住所學的東西就太難了。
二、教師課堂教學方面
1.採用功能交際法教學
功能交際法就是以語言功能為綱,培養學生恰當運用語言的能力,實現有效交際的目的。我們不應該把它只看做是語言教學中的一種方式、方法,而應將它作為一種教學思想、一個教學體系去認識,去研究。它主張語言的學習從功能到形式,從意念到表達。功能交際法是把語言功能意念和語言交際規則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一種綜合教學法理論。它把語言在應用中的各種功能作為預備知識,視不同的語言環境、說話場合交流對象等因素,選擇適當的交流方式,最終達到成功交際的目的。
在英語教學中,功能交際法強調的是在英語課堂上盡量模擬出現實生活中人們通過語言進行交流的各種情況,在此過程中根據真實的交際需要,教授有關的語言及語用知識,讓學生學會在實現某種特定功能時,正確得體地運用英語傳遞信息,表達意念或交流思想等。
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中,每一個環節的知識點怎麼介紹,如何使學生易於主動接受和掌握,結合什麼樣的課堂活動,都要心中有數。在各個環節里都要突出學生的中心地位,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樹立他們的參與意識。在設計安排各環節的教學過程中,配以適當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利用幻燈、電視錄像、多媒體教學軟體等,加強學生對語言的感性認識。功能交際法更多地著眼於語言的社會功能因素。這與英語教學的宗旨———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實現恰當有效的交際相一致。如果忽略了文化差異這一因素,勢必造成雙方交流的障礙。在教學中結合大學生認知結構的特點,加強文化知識的導入,從英語「重邏輯,重明確」的特點入手,使大學生學會用英語式的思維造句作文。此外,還可以結合課文向學生講授跨文化交流的禮儀、注意事項、日常用語、體態語等。這種文化因素的導入,有利於構建以素質教育為主導思想的大學外語教學體系,突破傳統的語言知識教學的局限性,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
2.嘗試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方法是在英語學習中提高大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激勵大學生充分利用所學材料解決問題,發揮已具有的語言能力,積極參加言語活動的有效方式。以綜合英語課為例:這是啟發大學生心智,幫助大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集聽說讀寫譯於一體的交流活動。所以,我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積極引導大學生參與,除了能夠引起學生共鳴的課前演講、討論等外,還可以在課堂上根據課文的主題,編排豐富的課堂活動。如雙人對話(pairwork)、小組討論(group work)、課堂辯論(class debate)及演講(speech)等。這些形式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大學生出現疲倦的狀況,又可提高大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提問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激勵手段
在講授新課程之前,提問可以激勵大學生去主動預習了解新材料的內容和重點等。在講授新課程過程中,提問可使大學生保持高度注意,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理解程度,從而提高講授效果。在講授新課程之後,用提問檢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促使大學生運用所學材料積極參加語言實踐。在實踐訓練中多用提問啟發大學生思維,使大學生更主動更順利地進行語言交流活動。
4.將學生分組,增加口語練習
中國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口語水平低的現象,主要是因為不具備語言環境。大學生能夠練習口語的唯一機會是課堂,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又忽視口語訓練,這樣就造成了大學生只會讀、不會說的情況。為了克服以往翻譯語法教學法造成的「啞巴英語」現象,改變「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應在授課的內容和側重點上也做一些調整。將學生分組,對所學課程的有關內容設定話題,組織學生討論,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准備,並通過口頭表述出來。在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之餘,組織學生欣賞現代詩歌、名人演講、電影對白、英文歌曲等。新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培養大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這也是培養大學生語言應用能力的重點和關鍵。總之,英語教師要努力使學生建立和提高英語語言應用與交際意識,使教學過程與語言使用結合起來,真正培養和提高其語言應用能力。
❺ 如何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思考
摘要:近年來,自主學習理論因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而日益受到重視,要有效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需要學生和教師雙方面的努力。本文從自主學習的內涵出發,分析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教學現狀和問題,提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旨在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現代外語教學提倡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為教學主導,教學著重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即自主學習能力。2007年教育部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能力…。然而,長期以來,大學英語教學總是以教師為中心來完成的。教師在課堂上對課文內容、語法點的講解力求詳盡,學生則充當「收音機」的角色,沒有機會消化所學知識並用於實際的交流。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能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不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和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還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本文從自主學習的內涵出發、分析大學師生在自主學習教學上存在的問題,以求得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又稱為自我指導學習(self-directed learning),是一種以人本主義心理學和認知心理學為基礎的現代學習理念。
20世紀80年代Holec將自主學習這一概念引入外語教學,他提出學習者自主(1earner autonomy),將其定義為對自己學習負責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ne』s own learning)。他認為自主學習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可以通過後天培養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表現在五個方面:確立學習目標;確定內容進度;選擇方法技巧;監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學習者自主學習首先是學習者應該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同時部分或完全有權決定那些傳統上由老師決定的東西。
二、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分析
(一) 國內語言環境不夠理想
英語教學是純粹的外語教學,國內的英語教學環境難以和與英美同處一語系的國家和地區如印度,新加坡等相媲美,缺少學生學習英語的自然習得和鞏固的環境。
(二) 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
意識與能力是自主學習的兩大重要元素。如果沒有自主學習意識,自主能力的培養無疑是空中樓閣。Melton曾對中國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做過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學生習慣於獨立學習,不喜歡集體學習」;「絕大部分學生缺乏批判性思維、系統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學生理解的自主學習只不過是脫離教師、脫離課堂的自學,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
(三)自主學習監控不力
教學過程中, 英語教師只顧將大量的語言知識傳授給學生,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缺乏有效的監控,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掌握僅限於檢查其學習進度,而無法對學生綜合技能做出正確的評估。而學生在課堂上忙於聽課、做筆記,課後忙於記單詞、完成作業,很少考慮如何運用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自主學習流於形式,學習過程得不到有效監控。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因此無從談起。
三、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改善語言學習環境
為了給學習者一個更為開放的學習環境,高校應制定科學、系統、個性化的教學大綱,課程設計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習者的需求,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活動。
創設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更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教師應調整角色,成為學生信息的提供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合作者、指導者,課內外討論及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同時師生只有在平等和諧、相互尊重、共同學習的良好氣氛中,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才得以發揮,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動機
自主學習是一種積極主動承擔自身學習任務的能力。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接近學生的語言水平或略高於學生的語言水平時,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積極參與的慾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歷、能力范圍等,以行為的結果來強化其學習動機,並對其行為表現進行獎勵或懲罰。
(三)加強英語學習策略的訓練
語言學習策略的訓練與自主學習之間是一種手段與目的的關系。學習策略的訓練不僅有利於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而且有利於學生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由認知策略的培養和元認知策略的培養組成。培養認知策略,可使學生了解並掌握各種學習策略技巧,如:聽的技巧、交際策略、閱讀策略、寫作技巧、翻譯技巧和解題技巧;培養元認知策略,可使學生養成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式、安排學習任務、監控學習過程、評估任務完成情況的習慣,一步步走向自主,逐漸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自主的語言學習者」。
(四)適時反思、評價和調節
許多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沒有自我反思、評價,他們只是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教學程序走,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監督和檢查,而從未把自己當作自己學習的觀察者,監督者,評判者,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幫助他們培養這種能力。反思及自我判斷,包括自我評價和歸因分析。自我評價指對學習結果是否與預期的目標一致以及對學習結果的重要性的評判。歸因分析是指對造成既定學習結果的原因進行分析,如較差的學習成績是因為能力有限還是因為努力不夠造成的,等等。評價可從學習的質量、數量、速度等幾個方面進行,研究者們大都認為學生用書面形式進行反思會受益很多,比如寫學習日記,階段總結等,由此而不斷調節學習策略。
四、結語
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優化英語學習效果,促進學生真正掌握語言技能的必由之路,也是學生進行終身學習和自我發展的重要基礎。有一句英語諺語說得好: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希望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從被動學習轉變為想學、會學、善學和堅持學,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繼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質。
❻ 「淺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論文提綱怎麼寫馬上要交論文提綱了,卻不知道如何寫!
淺談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與實踐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與背景
(一)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和管理的能力,這種能力表現在確定學習目標,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策略,監控學習過程,評估學習效果等。加強和重視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是學生適應當代社會的需求,為其終身教育打下基礎,也是使學生能夠自己探索和學會與他人合作,為不斷提升各項能力提供保證。當前正在進行的高中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有利於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而現行的這套外研社新教材正是以此為原則,遵循「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習者的年齡和認知能力為基礎,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語言學習,從多方面強化語言技能的訓練,且特別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為教師打破傳統的外語教學觀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普通校,學生的英語底子普遍較差,高一開學的統考成績(120分卷,內容為聽力,單選,閱讀,完型,完成句子)平均分僅為61分,(全區平均67分),從成績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缺少必要的詞彙和語法知識,他們已習慣在初中時臨考前背背考試范圍,對於高中生應具備的能力知之甚少,更談不上自主學習了。
頗為幸運的是,我所在的英語組參加了由天津師范大學路瑩教授主持的關於英語學習策略的市級課題,兩年以來,在路教授的指導下,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關於「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並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踐與方法
(一) 擴大詞彙量,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英語底子差的學生最重要的是缺少詞彙量,更糟糕的是,他們的學習自信心普遍不足,並且畏懼單詞記憶,因此,從高一開始,我便著重訓練他們單詞記憶的方法,「聯想記憶法」是我兩年來頗有成效的單詞記憶方法。所謂「聯想記憶法」就是由一個單詞的學習聯想到另一個或幾個單詞的心理活動,並不斷回憶以前所學的知識,形成反復記憶,以便加深印象。在平時的訓練中,我們先後採用「詞語接龍」,(由最後一個字母引出新單詞)如:
Accent(口音)------take ------earn(掙錢)-----net(網)------temporary(暫時的)---youngster(年輕人)
Demand(需要) ----- need ------Dection(推理)------Terrified(非常害怕的)----- Raft(木筏)
「猜猜它是誰」「選出與眾不同的單詞」等游戲訓練方法,深受學生歡迎,並且由教師的主導作用逐漸演變成以小組為單位,自己選詞,互相競賽的良好氛圍。如在「猜猜它是誰」的活動中,每學完一個模塊的單詞或片語,我們便進行比賽,由學生輪流上黑板,先寫出本模塊的重點詞彙,一邊寫一邊帶領學生朗讀,並指出漢語意思,然後再一個個擦掉,讓學生們回憶剛剛擦掉的單詞,看哪個學生回憶的最多,並評出各組的「單詞記憶王」。在平時的訓練中,我有意把基礎較差的學生推上講台,讓他們領讀並充當裁判。這種訓練慢慢克服了他們對英語的恐懼並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選出與眾不同的單詞」也是我的訓練方法之一,這個方法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把學過的兩個或多個模塊的單詞加以總結歸納,例如在「customer, bargain, kitchen, discount, sale, receipt, goods, supermarket 」等詞語中,劃掉一個不是同類或意思差距較大的單詞,再以此類推,直到最後兩個最相似的單詞。同時,也可以變化形式,如「supermarket 」,讓學生聯想「cookies, hamburgers, beans, vegetables, cupboard, maize, blouse, underwear, stockings, saucer 」等等,又如「music 」,學生可以總結與之相關的詞彙:「gospel, DJ, disco, hip hop」或形容「music」的詞彙:「dynamic, marvelous, outstanding, top-class, rhythmic….」此種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高一開始,幾乎每個學生都有一本厚厚的「單詞記憶寶典」,上面記錄著從第一冊至第七冊的各類詞彙,如「運動類」「文學類」「友誼類」「科技類」等,進入高二學期,學生們開始由單純的詞彙總結轉向句型句式的總結,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現在,學生們的總結不僅僅局限在書本中,還包括平時的練習和書刊報紙中的摘要,「每日一名言」「佳篇佳句」已成為學生們的最愛。
(二) 在課堂上運用多種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從大的方向來說,高一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高二階段,主要是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高三階段能夠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
因此我所在的英語組根據路教授的指導,由張長友帶領全體教師進行了針對課題訓練的「DIY-Learning」的自主學習實驗。實驗的理論依據是: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learning English( 用科學的方法學習英語),即:1. Observe how a word or structure is used. (觀察語言現象)
2. Try to make a simple rule to explain how the word or structure is used.(做簡單歸納)
3. Test your theory by using the word or structure and see if your theory is correct. (驗證自己歸納的理論)
也就是說,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觀察一個單詞、一個短語或一個句式是如何使用的。 然後,讓學生努力總結出一個簡單的規律。這是提高能力的關鍵。最後,讓學生把自己總結的規律用於自己的語言實踐,並加以驗證。如此反復,從而不斷提高認識水平。這樣做也符合實踐---理論---再實踐的認識規律。
為了便於掌握學生的活動情況,我們設計了表格,進行反饋。表格(1)針對預習訓練;表格(2)針對語言的總結歸納。在完成表格(1)時,學生可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性地加以練習,如感覺課文閱讀有障礙,可專門進行新單詞的預習,上課時,教師先用10-15分鍾的時間對學生的預習加以總結,再對課文進行初步講解,重點是把握文章的整體脈絡。從而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計劃,即完成表格(2)。
A DIY-learning Experiment Practice(1)
DIY learner Class Date
Topic
Task ①find the key words and phrases
②find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Observe ①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you feel difficult
② try to mak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Try to make a
simply conclusion
Make a gist of each paragraph and find out the key
sentences
Details Answer some questions the teacher give in advance or finish one or two exercises in the book
A DIY-learning Experiment Practice(2)
DIY learner Class Date
Topic
Task ①find out the grammar points
②write down some beautiful sentences
③give a presentation about the text
Write down your
simple theory ①What kind of sentences do you find?
Eg: Adverbial clause, Inversion, Emphatic and so on
②Observe how the sentences make up.
Personalization ① make up some sentences using your observation
② giving a simple presentation
實驗的具體步驟:
Step 1 實驗項目的布置
⑴ 將表格(1)發給每位學生,讓他們填上班級、姓名、日期、文章的標題或話題。當選擇處理和捕捉信息為自己的任務時,一定要限制時間,即:讀後回答文章的主旨大意及各段的主題句,或選擇正確的答案。本次回答的問題是自己設計表格介紹周口店的發現和保護。所用時間可根據學生情況和文章長短確定。本次用15分鍾。
選擇觀察語言表現形式,可以不必限制時間,以便學生充分觀察,努力總結出自己的「理論」。然後,運用自己的「理論」,做適當的語言訓練。
Step 2 實驗項目的處理與評價
⑴ 根據學生選擇任務的不同,將任務相同的學生組成一個活動小組。
⑵分組後,讓學生討論他們觀察的內容、總結出的規則和他們驗證的情況。
⑶全班分享各組不同的內容(使用實物投影設備),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實驗結果
全體同學在實驗結束以後,把實驗表格交上來,老師進行分類,以必修7模塊六「The World』s Cultural Heritage」中的「Vocabulary and Reading」為例,本次情況如下:(一個學生可以選擇多個任務,本次班級人數為42人)
序號 學生人數 學習內容
一 15 寫出70字左右的文章摘要
二 37 發現漂亮句子並模仿。
三 37 學習語法---Subjunctive
四 5 觀察、總結ed-形式。
五 13 寫出70字左右介紹另一文化遺產的同類
文章的短文
六 10 觀察、發現短語或句式並模仿造句。
七 11 觀察文章的篇章結構。
八 4 觀察、發現被動語態。
九 3 觀察動詞後接-ing形式的動詞,並模仿造句。
通過閱讀上面的表格,我們會發現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英語水平以及本mole的語言要點進行探究學習,可謂百花齊放,各取所需。
最後我利用實物投影儀,把不同的表格展示給全班同學,分享所有的內容。筆者重點點評了「Personalization」的內容,並給同學們講解了一種寫作技巧,目的是為同學的寫作學習奠定基礎,從而完成學(感知自學)-----研(合作研究)-----展(展示反饋)以達到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 課堂滲透與課外指導相結合,拓寬學生自主學習的途徑
英語的學習不僅僅局限在課堂上,我更關注他們在課下的英語學習。新課程的許多內容新鮮有趣,我便抓住契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習「音樂」這一模塊時,我們帶領全年級400多名學生觀看了介紹音樂家「施特勞絲」的英語電影,並要求學生寫出觀後感;與此同時,還進行了英語書法比賽,並進行全年級展示。在去年的聖誕節,我們進行了一場名為「Enjoy Yourself 」的聖誕晚會,完全由學生自編自導。學生們興致空前,他們選劇本,排節目,「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 「盲人摸象」等獲得師生們一致好評。在班級的活動中,我利用自己是班主任的便利條件,開展每周一次的「Free Talk 」英語談話,針對大家近期關心的身邊事件,展開討論,從而訓練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日記也是我關注的重點,從一開始的課文摘要到現在的每日反思或對社會事件發表簡單的看法,無不體現出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四)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反思自主學習的效果
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高低是影響學生學習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它涉及到學生能否對自我進行客觀評價,能否擁有良好的自尊並以
積極的心態進行學習,是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良好條件。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引導學生要對自己近期學習目標,過程,內容,方法等進行反思:如在每個模塊結束後,掌握了哪些重要內容;有沒有學到更有用的方法;並指導學生用英語記錄自己平時的學習感悟,體會,得與失,包括對理解與表達的思維過程的回顧。同時,還定期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他們根據上課,作業,小測等反思自己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從而找出不足並制定方案。
學生在不斷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中趨於完善,學習過程成了不斷提高和自我監控的過程,自主學習的意識也隨之不斷加強。
三、對目前高三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總結
從高一一開始到現在近兩年的教學實踐,本人所教兩個班課堂教學情況明顯發生了變化,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語言活動形式廣泛應用於課堂教學之中。學生大面積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局面基本形成。為此,我對學生的課堂自主性學習進行了總結。
1、每一節課,我把基礎知識的學習融入學生的觀察中,盡量避免單 一的語法講授。
2、每節課人均參與達到2-3次,包括成績最不理想的學生都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自主學習。
3、自主學習的有效性不斷提高,主要表現在避免過於簡單、沒有實 效的學習活動,提高了課堂效率。
4、學生深層次的自主學習不斷提高,約有90%的學生能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如自編話劇進行表演,復述課文,進行匯報等。
5 、從高一下學期到現在的幾次統考成績來看,學生整體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平均分已經位於全區的中上等水平。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幫助和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幫助學生,使學生主動地調整自己的學生方法和策略,從而養成自主學生的習慣,為其終生教育打下基礎。
參考資料
揚淑梅「調動學生自主性是加快輸入到輸出過程的關鍵」(外語教學2003/2)
劉偉「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表006/3)
英語新課程標准解讀(實驗稿)
張長有「自主學習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