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篇分析與英語寫作教學
1.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語篇教學
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嗎?從閱讀理解開始學習
現在的孩子你們都應該都知道在英語科目中,瀏覽領會這一板塊吧,那麼你們都會做這種類型的題嗎?有的孩子看到這種題就頭疼,英語這個科目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到了高中英語,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學習的技巧,我現在就就拿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板塊講一下.
高中英語試題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英語裡面,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作題技巧,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吧,你們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來接受新的做題技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2. 如何看待英語教師的英語寫作教學
當今的英語教學特別強調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即用英語進行聽,說,讀,寫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並非易事,只有把寫作教學與英語基礎知識教學,語言基本能力訓練及相關練習評價結合起來,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及語言感知能力,進而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奠定基礎。
由於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法結構,表達方式,思維習慣存在的差異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因而教學中要務必強化學生的聽,說,讀等方面的能力,並在訓練中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詞法,句法及語法,進而才能促使學生准確的表達思想,完成寫作,並達到新課標對寫作教學的要求。
一:要重視教材中的詞彙教學。
通過詞綴,詞性轉化等構詞知識,擴充學生的詞彙量及記憶能力的提高,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口筆頭造句,先易後難,正確運用句型,逐步培養學生在詞彙學習中正確運用句子表達含義的能力。
二:強化閱讀及背誦,並在模仿練習中加強寫作能力。
閱讀是語言學習的廣泛模式,而範文背誦則強化拓展了這一模式。通過大量有效的閱讀及背誦,增強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學生認讀了大量的英語詞彙及句型,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框架,並為學生的遣詞造句,模仿寫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日常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動詞及短語學習,強化學生的動詞決定句型的意識,並在口筆頭訓練中拓展時態,語態和語氣的學習。同時要引導學生就課文中出現的重點詞彙,經典例句等進行歸納總結,模仿練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變通能力,並在變通中增強英語寫作能力。
四:落實寫作訓練。
教師教學中要將聽,說,讀,寫貫穿於教學的始終。聽,說,讀為學生的寫作奠定了廣泛的基礎,而寫作則是對前者的綜合反饋。首先是機械的寫作,如默寫和聽寫,再者就是開展創造性的寫作。在聽,說,讀等教學環節中均可突出寫作的目標和要求,如句型轉換,句子改寫,縮寫及擴寫均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並在寫作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1. 教師要認真批閱學生的寫作練習,並給予正確的評價,也可讓學生本人在課堂上讀給其他學生聽,並讓其他學生從中得到啟迪。
2. 讓學生互批作文,或者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發現或糾正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在相互批閱中提高糾錯及寫作能力。
3. 加強學生對英語範文的背誦,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的仿寫訓練。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要得益於英語的聽,說,讀的有效學習,同時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反復和多種形式的練習,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進一步得到提高。
3. 如何通過教材語篇分析培養學生構建篇章的寫作能力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大多數教師採取讀講式方法,即逐句地讀課文逐句地解釋和翻譯;或是比較注重「詞、句」,而不是「篇」,側重的是「詞的用法,語法」,而不是「語義」。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也許會讓學生懂得一些語法知識,有利於鞏固知識,對於語言點的講解和訓練也比較充分,但是語篇被分解成若幹部分之後,信息零碎,不利於理解和全面提高學生英語整體素質。語言是人類進行交際的工具,學習語言就是為了培養這種交際能力的提高。因此語篇整體教學成了必然的教學趨勢。
一、語篇教學理論
什麼是語篇?語篇是不受語言結構約束限制,能在一定語境中表達完整語義的自然語言。語篇是一個有邏輯結構且語義連貫,符合語用和認知原則,可以達到一定交際目的的功能語言整體。語篇分析是對比句子更長,以交際為目的的語言段落所作的語言及交際功能的分析。語言是知識、信息和文化的載體。新課程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理解「《標准》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根據高中生認知能力發展的特點和學業發展的需求,在進一步發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充分利用語篇教學理論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用外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已顯得迫切需要。
二、語篇分析能力的建構
如何做好語篇整體教學,以培養學生的語篇分析,語言使用和交際能力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了嘗試和探討。
語篇是指實際使用的語言單位,是一次交際過程中的一系列連續的話段或句子所構成的語言整體。它可以是對話,也可以是獨白,它包括書面語,也包括口語.例如:A:WhatisMickle?
B:Heisasinger.
從理解整篇內容入手,總結出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分析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關系,然後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長句和難句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進行語法分析與訓練,這就是語篇分析能力。比如上例A和B兩句Mickle和he通過「替代」的銜接手段達到連貫的效果。一問一答銜接連貫,成功達到了交際的效果。反之,如下列句子之間就給人一種前言不搭後語,讓人不知所雲。
Iamreadingabook..Doyoumindmyopeningthedoor?
各句子之間沒有任何關系,既無銜接的標志,也沒有意義上的任何聯系,所以我們不能將這樣的一組句子看做語篇。
(一)以提高語篇分析能力為中心,激勵學生積極參與閱讀
認知閱讀心理學認為,成功的閱讀理解是一種相當復雜的閱讀技能,它既需要調動貯存在讀者陳述性記憶中的觀念性理解,又需要啟動讀者貯存在記憶程序中的基本技能和認知策略,而在閱讀過程任一時刻出現的一個子過程,可能會同時調用好幾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各子過程既可能交替出現,也可能處在交互影響的動態之中。(吳慶麟,2000:235)這充分表明了在進行閱讀時,人腦中形成的認知模式,知識結構,概念框架都處於動態之中,人類利用已有的知識和背景對篇章進行推測和理解,同時,語篇分析打破以往以字詞為重點,而以篇章整體出發,超越句子的研究范圍,重在研究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的聯系。語篇層次的分析分為外部分析(宏觀建構)和內部分析(微觀分析),前者要求把握全篇構建模式,從層次結構和內容入手對語言環境,語言方式進行分析,了解篇章所傳達信息,對語篇進行分析,理解和概括;後者從實現語篇的語言手段進行分析,語篇必須銜接合理,符合邏輯,語義連貫,實現其目的的手段是語法手段,詞彙手段和邏輯聯系語。英語句子的銜接手段分為省略,照應,替代,照應,連接和詞彙銜接。語篇的主題主要是通過銜接和連貫來實現的,連貫是指話語內部不同組成部分之間在意義上的聯系,這種聯系存在於兩個不同的層次:一是句子與句子之間,二是受話者從字里行間得到的信息之間,可以看作是語篇的宏觀結構特徵。
(二)注重語篇概念的輸入和強化,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綜合和推斷能力
語篇分析能力的建構對於培養及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了大多數學生詞彙和語法掌握較好,具備基本的銜接意識;但是他們缺乏連貫意識,不能從整體上把握篇章的結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他們對語篇信息的理解。語篇中句子的排列會影響到句與句之間在語義上的連貫,句子的排列如果違反邏輯那就會影響到語篇的連貫性。語義連貫是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有時語篇的連貫取決於說話的前提和發話者與受話者雙方的共有知識。在有些現代小說中,有些句子的排列不符合邏輯這主要是為了表示人物的潛意識活動,展現人物的心理結構。而詩篇的連貫性主要依靠讀者的聯想和想像。強調語篇的結構就要對語篇的體裁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體裁具有不同的交際意圖,抓住文章的深層意義,進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內容。
4. 如何進行英語語篇教學
如何在小學低年段英語教學中滲透Phonics南山二外賀敏娣[摘要]:Phonics作為一種教學法,能讓學生建立字母名(lettername)與字母發音(lettersound)之間建立聯系。在小學低年段利用Phonics拼讀單詞,既減輕學生機械記憶單詞的難度,有幫助學生掃除閱讀障礙。根據英語學習的需要,本文探索如何在小學低年段英語教學中運滲透Phonics。關鍵詞:小學低年段,phonics,字母發音,滲透《英語課程標准》中的一級目標針對小學低年段,要求學生能藉助圖片或直觀物體整體認讀單詞。二級目標提出:能根據拼讀的規律,讀出簡單的單詞。從目標描述來看,考慮到在深圳小朋友們都已經在幼兒園接觸過甚至能掌握一定的英語詞彙量,《新課程標准》對於我們這所以英語為特色的學校來說,對單詞認讀和拼讀能力的目標要求偏低。再者,我們學校採用兩本教材,一本朗文新派少兒英語。一本深港版英語教材。單詞詞彙量比較大。深港版英語字母學習那一塊很好地為我們提供了Phonics自然拼讀法教學的便利因此,在小學低年段英語教學中滲透Phonics,對小學低年段學生認讀單詞,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有極大的好處。一.了解phonics英語是表音文字,文字與其發音有著內在聯系,是字母與發音之間的對應規則(letter-sound-correspondence),phonics就是要起到搭建字母(或字母組合)與音之間的橋梁作用。每個字母(或字母組合)在單詞里都有其對應的發音,學生可以根據其發音規律來拼讀出該單詞。如單詞cat(貓),該詞有3個字母:C-A-T,而這三個字母在單詞中的發音有一定的規律,分別發[k],[æ],[t],學生就可以根據發音規則拼讀[kæt]。美國學者Adams(1990)在里指出,出現在初級閱讀材料中的詞彙,其語音和字母間的對應關系相當穩定。孩子通常能從出現頻率最高的37個音組中,拼出大約500個最常使用的詞彙。Phonics教學在美國,至少已經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適當的Phonics教學,一直被認為是最有效、最直接教授母語閱讀的方法。Phonics在中國有很多種翻譯:福尼斯教學法、字母拼讀法,也有人稱為自然拼音法。無論哪一種方法,都是通過音形和義相結合的記憶單詞方法,最終為閱讀服務。初級階段的閱讀,有效的phonics教學能夠讓學生有能力從詞彙學習中解脫出來,通過書本的圖片或上下文的意思和嘗試拼讀,理解文章的大意。二.如何滲透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是通過圖片或卡通學習英語,色彩斑斕的圖片,可愛的卡通形象讓小朋友們對英語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但隨著他們進入小學,由藉助圖片,直觀地學習英語向學習單一文字轉移時,有一個很大的反差。枯燥的、單一的文字學習會讓小朋友帶來極大挫敗感。拼讀和認讀英文單詞成了小學低年段孩子最頭疼的事情。因此,在小學低年段結合教材安排,適時的滲透Phonics教學,對掃清小朋友拼讀和認讀單詞的障礙,減輕學習單詞的負擔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在小學低年段英語教學中滲透Phonics?我的具體做法如下:(一)認清字母形(shape),學會字母音(lettersound)。Phonics強調字母音與字母在單詞中發音的規律,幫助拼讀,因此,必須先把字母的音與形弄清。1.學習字母音小朋友在幼兒園是已經學習了26個字母的認讀,大部分孩子對字母名(lettername)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進入小學,字母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字母的書寫以及字母音的掌握上。2.從比較入手,分清字母音與形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同學們很容易混淆了某些相似音,如下表1:通過比較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特別關注,因此避免了被忽視的情況。英語-漢語拼音英語-英語字母音Rr–Aa([a:])Gg–JjCc–Ss([si:])Mm–NnEe–i([i:])Ss–XxBb–Dd字母形英語與漢語拼音都是同一種符號,一般不存在混淆的概念I–l(特別是印刷體)L–JBb–Dd(二)加大輸入,感知規律1.自編歌謠(chant),培養語感(linguisticsense)Teacher:B,BStudents接:[b],[b],[b]T:S,SSs接:[s],[s],[s]T:T,TSs接:[t],[t],[t]這個Chant是單純練習字母與字母音的關系,它是一個機械操練,通過這樣的操練,學生建立了字母音與發音的關系,有意識地記住了該字母的發音。Teacher:A,AStudents接:[æ],[æ],[æ]Ss:catsatmatT:Acatsatonamat.讓孩子先讀字母發音,在拼讀單詞。最後讀句子。學生通過熟讀琅琅上口的句子。一定能自然感知和記住到字母A在單詞中的發音。培養語感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能讓學生最大程度地重復該發音,增加其出現頻率,提高對音的敏感度。久而久之,通過自編歌謠能達到此目的。為學習Phonics打下基礎。2.分析音圖(Phonogram)音圖是指單詞中的字母或字母組合。由一個字母構成的音圖叫單音圖(Singlephonogram);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字母構成的音圖叫多音圖(Multiplephonogram)。例如dad就是由D,A兩個音圖組成,其中音圖D出現了兩次;而boy則由一個單音圖B和一個多音圖OY組成。小學低年段英語出現的音圖主要是單個字母。我在教26個字母時滲透每個字母的發音。在單詞教學中,某些出現頻率較高的字母組合,如th,ee,oo,ir,也應該適時滲透,為學習多音圖做好積累。3.劃分音節,幫助認讀當學生們掌握了一定的Phonics學習方法以後,簡單的單音節對於學生來說沒有什麼難度,但是,如果遇到多音節詞,老師可以用劃分音節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讀。如hamburger這個單詞有三個音節,學生看到那麼長的單詞就會慌,如果老師幫助學生劃分音節:ham-bur-ger,學生就能根據學過的Phonics知識,輕松拼讀出[`hæmbЗgЗ]。4.認識sightwords,輔助補充phonicsSightwords是幼兒初期閱讀中遇到頻率最高的詞,而且這些詞大多是一些抽象詞,如介詞on,for,代詞he等等,而且都是不能按照一定的發音規律來拼讀,只能靠出現的頻率高來進行認讀。它是由美國學者E.W.Dolch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針對英語兒童讀物做了分析,統計後,所整理出最常被使用的220個字,分成五個levels,所以這220個字被稱為DolchSightWords。另外Dolch亦列出童書中最常出現的95個名詞:DolchNouns來搭配sightwords學習,對初階英語學習者是不可缺的基礎。下面是Level1的常用詞,共39個:Level1:a,and,away,big,blue,can,come,down,find,for,funny,go,help,hers,I,in,is,it,jump,little,look,make,me,my,not,one,play,red,run,said,see,the,three,to,two,up,we,yellow,you在上面的39個單詞中,只有away和hers在三年級沒有出現過以外,其他的都出現過,因此,有意識地把sightwords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滲透,為Phonics教學起了很好的輔助作用。(三)多種形式鞏固,檢查輸出運用Phonics教學發音規律不能一蹴而就,要循序漸進,在教學中要:1.及時總結發音規律。在每一節新授課里,都應該讓學生嘗試找找該字母在其他單詞中發同一個音的單詞,及時總結。2.嘗試拼讀新詞。學習了R,S,T在單詞中的發音後,我們讓學生嘗試拼讀以下單詞:rat,ran,sat,sad.幾乎全班同學都能運用Phonics的知識把這些單詞拼讀出來,很好地檢查了學生的掌握情況。3.英語繪本閱讀,鼓勵同學們運用Phonics知識進行英語繪本閱讀,學以致用。Phonics教學,不能只立足與書本,應結合課外閱讀,會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在同學們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能輕松地根據發音規則對單詞進行拼讀,並藉助圖片,理解文章的大意,真正達到學習Phonics的目的——幫助閱讀。參考文獻:[1].安妮鮮花:《不能錯過的英語啟蒙》,外語與研究出版社,2011年[2].張正東、黃泰銓:《英語教學法雙語教程》,科學出版社,2000年[3].美Adams,,1990[4].何花,《英語PHONICS概述》,小學英語教師培訓指南[5].郎文新派少兒英語。[6].PrimaryEnglishforChina。外語與研究出版社
5. 將語篇分析法應用於教學 採用哪些教學步驟
一、傳統泛讀課教學的局限
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繫到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在外語學習中,閱讀對提高語言綜合能力的重要性歷來受到廣泛認同,因此,閱讀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目前英語泛讀課教學大多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講解語言點(Language points)、意釋長難句(Paraphrasing)、問答和練習(question-answer pratice)。這種教學方法往往使學生只接觸到一些零碎材料,缺乏對整篇文章的綜合理解,即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學生不能較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布局謀篇的技巧和文章的內涵等較高層面的內容,同時也影響了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妨礙了學生的閱讀理解技巧以及獲取和處理篇章信息的綜合能力的提高。這種現象促使泛讀課教師重新審視傳統的教學思想,並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語篇分析教學法。
二、語篇及語篇分析的含義
「語篇」的英語術語是 discourse ,學者認為語篇是指一系列連續的語段或句子構成的語言整體。它顯著的特徵是合乎語法,並且語義連貫,包括與外界在語義上和語用上的連貫,也包括語篇內部在語言上的連貫。王宗炎(1988)認為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是關於口語和書面語句子如何組成更大意義單位(如段落、對話、會談等)的研究。德國語言學家魏因里希指出:任何語言學研究都應該以篇章為描寫框架,離開了篇章就無所謂語言學了。總之,語篇分析就是以語篇為基本單位,從語篇的整體出發,圍繞語篇的基本內容進行微觀結構分析(包括詞彙、語法等)和宏觀結構分析(包括人物性格、故事情節、中心思想、寫作技巧等)。它不僅重視語言形式,而且重視語言功能,同時還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識和相關知識,以培養學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和獲取完整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