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寫作 »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2-13 05:30:07

Ⅰ 淺談如何提高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有效性

1.在英語詞彙教學中一種常見的誤解是詞彙教學方法
一是高中英語學習中會有大量的詞彙,音標知識又是學生的弱項,一些英語教師要廣泛使用重復、解釋的方法。通常的辦法是,使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比如早上自習課集中進行詞彙教學,按照課後的單元詞彙表,學生通過閱讀理解後,教師進行詞彙講解。顯然,這樣的教學脫離了句子和語篇的方法。詞彙教學方法,本身不能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詞義和用法,詞彙教學也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增強厭學情緒。
二是詞彙訓練的錯誤理解。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時間短,內容多,為了趕進度,很多教師忽視了詞彙的訓練。一般都用聽寫測試替代詞彙檢查,並且很多情況是以英漢互譯代替詞彙訓練,因而忽略詞彙練習。部分高校老師重視詞彙教學,但詞彙教學方法簡單,只要求學生背誦單詞,然後教師單詞聽寫檢查,形式枯燥無味。良好的英語老師能將音、形、義結合到詞彙教學,但也是孤立了單詞教學,沒有意識到詞彙學習語境,學習其中的語義和語用。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有效性和多元性是解決詞彙教學問題的關鍵。教師應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換成一個真正的指導者,通過有意識的教學活動,給學生灌輸英語詞彙學習策略和方法。
2.語境詞彙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
語境詞彙教學就是適當地創造和設計語境進行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體現在:
(1)語境詞彙教學有助於學生清楚詞義,消除歧義。英語詞彙多是一詞多義,必須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才有效率地理解詞義。
(2)語境詞彙教學可以有利於分辨詞彙差異。語境是具體的使用詞義和搭配,讓學生讀上下文可以一目瞭然。
(3)語境詞彙教學有助於提高猜測詞義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信息加工水平對記憶有很大影響,加工水平越深,有利於更長的保存在記憶里,並且根據語境猜測詞義就是信息處理深度的過程。教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彙,往往會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還提高了學生在語境中判斷詞義的能力。
3.積極創設段落語篇語境,提高詞彙教學的准確性
詞典中的詞或片語是孤立的,但使用時,在具體的語篇中,它形成了整個語篇結構的一部分,一個編碼系統是詞與片語成的有機文章,和具體的語境相關聯。因此,詞彙意義不在於字典,是由語境決定的。學習詞彙藉助於篇章段落,那效果必將事半功倍。還可以結合時政要聞和熱點新聞創設語境,在英語教學中,新聞是一個很好的教材,更有實效性,更貼近生活和現實,往往是社會的焦點問題。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些適合學生的語音或廣播、公司新聞材料,相當於引進的原汁原味的英語課程,為學生創設真實情境,同時讓學生了解目前國內和國際事件,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肢體語言創設語境,提高詞彙教學的趣味性。我們知道,記憶單詞要音、形、義結合,尤其是單詞的意義和用法,但是我們不想讓學生死記硬背。因此,這將鼓勵學生充分運用他們的感官,同時讓自己動起來,用身體演繹詞彙的意義。許多英語單詞你可以用身體語言來表達,例如行為動詞look,sound,feel,run,climb,laugh.這些動詞很容易用肢體去演繹;又如形容詞beautiful,ugly,modern,hungry,thirsty.學生在表演這些詞彙時絞盡腦汁,但沒有缺乏想像力,經常逗得大家鬨堂大笑,贏得掌聲。這樣可以大大地調動學習積極性,讓興趣成為學習動力。
4.利用簡筆畫插圖創設語境,提高詞彙教學的直觀化
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的所有信息,有83.3%是通過視覺接收。視覺信息起著重要作用。因此,更生動、直觀的內容更容易被接收和儲存在腦中記憶。簡筆畫有這樣的效果。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提高詞彙教學的方法和思路,努力創造一個積極的詞彙教學的語境,在語境中呈現詞彙,在語境中講授詞彙教學模式。

Ⅱ 高中英語閱讀策略 方面的 論文 研究方向有哪些

『Love me, love my

Ⅲ 如何提高高中英語寫作能力論文

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一、 從詞彙入手,強化短語寫作
有研究表明,詞彙學習可以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文秋方,1998)。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應從詞和句入手,抓好基礎訓練。英語是結構語言,具有其自身的固定搭配、習慣用語和基本句型(陳立華,2003)。而《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大量的詞彙和地道的生活語言、任務型編排體系以及文本體裁的多樣性,為「寫」提供了基本素材。教師可根據不同話題的寫作要求,採用不同形式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寫作基礎訓練。比如:關鍵詞和短語寫作訓練法,即教師根據本單元的寫作話題,每天精心選擇2~3個片語或句型,讓學生做翻譯和造句練習;一周之後,讓學生運用這些片語和句型進行寫作。通過這種訓練方法,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可以提高寫作的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掌握一些習慣用語和句子結構,從而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抓好基本句型的訓練,促進寫作
書面表達題是由許多句子組成的,句子是寫文章的基礎。要完成書面表達題,首先要從句子入手,指導學生如何用句子表意。從語言形態學的角度看,英語屬於分析型的語言,它有較為固定的基本句型、穩定搭配、俗成短語等,要想在寫作中用好它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基本訓練。
首先,要加強五種基本句型的教學訓練。幾乎所有的英語句型都是這五種句型的擴大、延伸或變化,因此訓練學生「寫」就要抓住五種基本句型,熟練掌握這五種基本句型。五種基本句型是:S+V,S+V+O,S+V+O+O,S+V+O+C,S+V+P。五種基本句型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意思,但無法比較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還必須對學生進行擴句訓練,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其次,加強句型教學,要對一些句子進行分析,增強學生利用各種句子進行一意多種表達的訓練。
最後,充分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基本語感的訓練。
三、從閱讀入手,培養寫作表達技巧
閱讀與寫作密不可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搜集素材、學習詞彙句型和新穎表達方式的源泉。因此,教師應想方設法把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利用教材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融入多種形式的寫作技能訓練,將寫作教學貫穿於閱讀教學中。筆者採用了如下方法:
1.利用教材,開展改寫
在完成閱讀教學,學生基本掌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筆者進一步指導學生改寫文章。改寫要求學生注意人稱、時態、直接引語、間接引語、遣詞造句和謀篇布局等方面的變化,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認真思考,寫出語言得體、內容完整的文章。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6 Unit 2What Is Happiness to You?的Reading部分是一篇以對話采訪形式出現的課文,在采訪過程中,嘉賓Dr.Brain以體操運動員桑蘭的經歷為例,談到他對幸福的理解。在完成閱讀教學後,筆者要求學生用第三人稱寫一篇介紹桑蘭的作文,並鼓勵學生引用課文中描述桑蘭的經典詞彙和例句。如:hard?鄄working, energet?鄄ic, stay optimistic/positive, in good spir?鄄its; She was happy to devote herself to gym?鄄nastics等。通過這些訓練,學生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運用了所學重點詞彙,同時學生的寫作技能得到了實際的鍛煉。
2.模仿範文,鼓勵仿寫
寫的過程實際上是模擬讀者閱讀的過程;而閱讀也是模擬寫作的行為(戴軍熔,2002)。教師可給學生一篇與書面表達體裁和題材相同的範文,讓學生通過閱讀完成類似話題的寫作任務。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1 Unit 3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的寫作話題是保持健康。筆者從英文報刊上選擇一篇有關如何科學合理地減肥、健身的報道,先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限時閱讀,然後提問學生: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looking good or feeling good? How would you keep fit?Why?等。學生通過模仿閱讀材料的結構進行寫作。通過閱讀帶動寫作,由知識的輸入到知識的輸出,提高了學生表達的條理性和連貫性,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策略和技能。
四、培養學生用英語寫作的習慣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如果僅僅掌握了寫作技巧,熟背了大量文章,不親自動手實踐還是不行的,沒有一成不變的文章讓你照搬。《英語課程標准》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我們要遵循「一切為了運用」的原則,提倡和鼓勵學生親自實踐,動手寫作,用英語給親人、朋友、老師寫信,用英語寫日記,或用英語寫便條,寫留言簡訊,還可以用英語與老師談心或反映情況,或給老師寫每周情況報告或總結。只有將所學內容適時地運用於實際生活,才能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五、重視寫作的規范化訓練
起始階段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非常重要。首先,書寫和文體格式要規范。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對各種文體特點、格式要清楚,使學生熟悉規范的書面表達形式,用正確的標准評析和規范自己的書面表達。其次,寫作過程要規范。一般來說,短文寫作都要有以下步驟:審清題目要求;確定寫作要點;選好動詞,搭好句子骨架;有效連接,使短文結構緊湊;認真檢查,保證卷面整潔。對學生進行寫作模式的訓練,這樣看起來比較麻煩,但避免了反復,養成了好的寫作習慣。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和近幾年高考評分標準的完善,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地開展英語寫作教學,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定能使學生厚積薄發,寫出行文通順、流暢、有文採的佳篇妙作來。

Ⅳ 新課標倡導的寫作教學策略有哪些

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以下簡稱《新課標》)[1]指出: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就是要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筆者通過觀察和調查發現,不少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缺乏有效的寫作教學策略,往往在高考復習沖刺階段以練代講,突擊進行寫作訓練,有的教師讓學生被動地背誦一些英語範文以代替寫作教學。這些做法顯然違背了《新課標》所倡導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不利於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筆者認為,深入地研究有效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策略,科學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和寫作能力已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貫徹和落實《新課標》的教學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要研究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並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對生活的體驗和實踐活動,通過積極主動嘗試寫作,大膽與他人交流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他們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最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進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
一、結合詞彙教學強化英語基本句型訓練
英語文章的寫作離不開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和習慣用語等。這些都需要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的過程中日積月累。因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加強英語基本句型訓練,讓學生能夠正確運用基本時態和語態,熟記一些常用的固定片語和習慣搭配。特別是在日常詞彙教學中,要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教學原則,通過詞彙教學培養學生使用基本句型的能力,為開展寫作教學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英語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相輔相成的,說的能力依賴於聽的能力,又有助於寫作能力的培養。聽是理解和吸收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聽和讀屬於輸入(input),只有達到足夠量的輸入,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output)[2]。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足量的輸入才會有高質量的輸出。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要注重通過聽力教學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讓學生聽懂聽力材料的基礎上,讓他們根據聽力材料進行討論或復述,或者把聽到的內容改寫成短文。這樣做可以讓學生不斷積累語言材料,掌握多樣化的英語表達方法。
由於寫作是口頭表達的文字記錄,所以具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必然有利於寫作能力的形成。因此,在進行聽說(Listening and Speaking)課堂教學活動時,我們除了讓學生聽錄音、進行對話和表演之外,還可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短文或復述對話的內容,既可培養學生的掌握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又可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三、開展泛讀教學,培養英語閱讀能力和寫作技巧
閱讀為寫作提供了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各種題材的範例,通過篇章結構的分析,有助於使學生了解英語文章的篇章結構和各種文體的寫作特點,增進對寫作要領和寫作方法的了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可以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提出的問題,不僅深化了的文章內涵,而且鍛煉了學生使用英語遣詞造句的那裡,促進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的提升。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外語的自信心,促進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我們在鼓勵學生進行大量閱讀的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背誦一些文中的名言警句和精彩的段落,以便在寫作時模仿或引用。大量閱讀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擴大詞彙量、加強學生的語感,對掌握英語寫作技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圖式理論(schema theory)」認為,任何一篇英語材料都包括三種圖式[3]:語言圖式(Linguistic Schema),形式圖式(Formal Schema)和內容圖式(Content Schema)。讀者的閱讀能力是由這三種圖式來決定的。語言圖式是指讀者對原文語言的掌握程度包括詞彙、語法和習慣用法等方面的語言知識;內容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涉及的有關事物、事件內容的知識圖式,如購物的圖式,慶祝國慶節的圖式,有關美國歷史的圖式等;而形式圖式則指讀者對閱讀材料的體裁和篇章結構的熟悉程度,包括關於英語不同文體如記敘文,詩歌、戲劇、說明文和議論文等不同文體在結構、語言上的差異等。大量的閱讀必然有助於建立和強化學生的「形式圖式」,使學生逐步了解英語文體的基本結構特點和寫作技巧。
四、利用精讀教學分析文章脈絡結構,強化不同英語文體的寫作特點
文章是信息的載體,文體是這個載體的組織形式,是對信息的組織和布局模式。利用精讀教學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英語的常見文體的寫作特點,歸納各種英語文體的結構類型和特徵,幫助學生逐步構建和強化「形式圖式」,把握記敘文(narrative)、說明文(expositive)議論文(argumentative)、新聞報導(news report)等體裁的結構特點,使學生掌握必備的英語寫作常識和技巧。
五、結合教材內容,創造性地設計寫作任務,系統地訓練學生的寫作技能
人民教育出版社所編寫的高中英語教材(SEFC)在每個單元有一篇與單元話題相關的寫作任務,我們可以用作每周一篇的作文練習題目。同時,我們還創造性地設計一些話題新穎的、學生感興趣的寫作題目,讓學生情緒飽滿地主動去練習寫作。例如:高一第一單元的話題是Good friends,我布置給學生的寫作題目是My Best Friend,要學生寫完作文後,互相交換,閱讀他人的作品。這樣不僅調動學生了的練習寫作的興趣,還倡導學生以體驗和交流的方式相互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和人生態度。再如:高二上第9單元的話題是Saving the earth,在結束本單元學習時,我布置了三個半開放性的寫作題目,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個寫:
(1)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is faced a lot of problems with the environment…
(2)The city of Zhengzhou lies at the crossing of China, which is famous as a commercial center and green city. But in my view the environment…
(3)As a native of Zhengzhou, I am concerned about the environment here very much. I have thought of a plan to make our city more beautiful…
這樣學生可以站國家環保局局長、市長、市民的不同角度去談論環境問題,而且人人有話可說,有內容可寫。
當我校團委組織全校學生觀看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後,我及時地為學生編寫了一個寫作練習題:「結合觀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200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節目,請你用英語寫出自己對洪戰輝的事跡真實體會。」
這樣的作文練習題目時代感非常強,能夠調動學生的寫作慾望,讓學生思維處於活躍的狀態,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讓他們使用學過的語言表達思想充分體現出《新課標》所倡導的「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六、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
優質高效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是英語作文教學創新探索的物質前提。我們在布置作文題目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寫完作文。然後,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把部分學生的優秀作品展示給大家一起欣賞,同時指出學生作品中的優點和缺點。我們還可把老師寫的作文展示給學生,讓他們通過比較發現找自己寫作方面的不足之處。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合理使用大大提高了英語作文教學的課堂效率。
七、注重發揮積極情感態度對學生英語學習的激勵作用
人類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促進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態度。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過語言進行表達和傳遞。由於感情態度與語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在很多方面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語言學習,對外語學習的影響則更加明顯。積極向上的情感、活潑開朗的個性有助於學生積極參加語言學習活動,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勇於實踐精神有利於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堅強的意志和較強烈的自信心有助於學生克服外語學習中遇到的困難[4]。作為中學生,他們的天性是願意表現自己,善於表現自己。因此,我們要善於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年齡特點進行教學,鼓勵學生書寫出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故事,抒發生命中的感動的音符。學生在仲秋之夜集體賞月活動、假期回故鄉的旅途、一次春天的踏青、親人的去世等等都成為他們抒懷的話題,通過英語寫作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成功,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對英語學科的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最終提高學習效果。

Ⅳ 高中英語寫作有效教學策略的實踐與研究 如何有效地

(一)教師以自己為中心, 將自己視為知識的權威和傳授者。
1.
沒有把寫作看做是交際活動。教師沒有站在讀者的角度去看待學生的作文 , 不去指出學生表達不清或欠妥之處 , 不能明確提出修改建議。
2.
批改作文時只是訂正學生所犯的語法錯誤。可是寫作並不僅僅是語法練習 , 好的文章並不只是一些語法正確的句子堆砌的產物。教師應當從兩個角度來批改作文 :先從語篇層次上看文章內容是否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 , 再在語法層次上進行必要的修改。
3.
沒有把寫作視為認知活動。許多教師在指導作文時只給學生分析一篇範文
, 卻並沒有意識到在向學生提供範文的同時, 必須引導學生注意理解範文中可以為我所用的那些知識或語法 ;引導學生剖析自己的文章 ,
發現存在的問題 , 然後改正, 並注意在以後的寫作中揚長避短 , 學以致用。
(二)教學方法不合理。長期以來,
結果教學法在英語寫作課的教學中占據統治地位 , 教師以講授傳統技法和作品為中心, 片面地強調語言理論知識的輸入 , 過於注重寫作結果,
輕視寫作過程中的諸多環節。這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行為主義理論,認為教學過程就是老師給予刺激—學生作出反應的過程, 因而教師主宰了課堂教學 ,
從運用「教師提問 -學生回答」的單一教學模式 , 到學生參照範文仿寫 , 再到教師面面俱到地評講那些注滿紅批的作文 ,
學生始終處於思維被束縛、被動接受知識的尷尬境地。建構主義認為 , 知識昀主要是由學習者個體建構的 , 而不是由他人傳授的 ,
而且這種建構總是在具體環境中通過互動產生的。語言學習中 , 學習者不應該被簡單地視為被動接受者 , 而應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計劃和學習效率的評估 ,
否則學生就沒有機會主動地創造和探索。
二、改善當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的方法
1.注重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
在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對學生的語言輸入,
也要注重對學生的語言輸出 , 這兩個過程都非常的重要 ,
對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寫作能力正是這種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體現。因此, 在「重結果」之時 ,
更要「重過程」。寫作應包括語言知識、語境知識、寫作目的和寫作技巧等要素。寫作目的、語言知識和語境知識可以為寫作者提供足夠多的輸入 ,
使學習者有話說而寫作技巧的訓練是使學習者知道怎麼說。所以 , 寫作既是語言輸入的過程,
也是學生按一定技巧建構體裁、內化知識的過程。他們強調的是教師在教學寫作時要注意情景 , 並幫助學生了解某一體裁的詞彙、語法、篇章結構的特點 ,
然後再運用到具體的寫作中。從圖中可以看出 , 寫作過程不是單一的個人行為 ,
而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範文、個人與社會多方位的互動過程。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