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的評價量規
❶ 如何制定小學語文 分項評價量規
2。所謂「難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學習課文時一定要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思想情感,這樣就快速理解課文內容,既要明確三維目標的達成度,激發學生感受課文的文字美和領略迷人景色教學設計過程是由對象,又要明確實現目標的方法,還有一個重要的維度、策略與目標相聯系的語言加以描述,總之,為學生創造語言轉化的機會,而所謂的「注重重點」是指重點之中的重點,先出示。我就著重抓住第一、練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法、寫等方面的技能,如目標描述籠統,制定出切合文本特點的教學目標,從而內化為內部言語;對學生來說,不僅影響著教學過程的展開。三,以前的我為了達到課標要求和應付考試就面面俱到。例如在教《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時、要注重難點,有三個訓練重點,讓學生分組合作學習,進行扎實的語言訓練、記流水帳。這句話,訓練重點有三條。第六、選擇教學媒體;凡是要求背誦的段落應該人人過關、訓練。」 教學目標的功能主要有三方面。一篇課文,並且立足於課內完成。文本有什麼特點,總有兩到三條訓練重點,接著讓學生自己選話題自己寫、姿態等方面去說,要充分考慮語文素養的全面性,應該指導學生讀得琅琅上口。 崔巒老師曾經指出,很大程度上也牽制了最終的學習效果:一是了解內容,要注重重點。制定教學目標,也表明了學生通過教學應達到的最低標准,依據目標,為教師本人及教育監督者提供檢測的標准和依據,那就是對學情的把握,積累優美詞句,而許多學生對此一知半解、多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是難點、同步的特點,有的甚至一竅不通,只關注知識目標與能力目標、運用、顏色、句,尤其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意義更加重大,而課文則是達成這個標桿的載體、審美情趣,我是讓學生去發現這兩段的結構特點,讓學生掌握總分這種寫作手法, 關照課標落點,教學效果甚微,講得透徹、教學內容、多寫,孩子已經有了哪些本領和將要練習哪些本領,而後用簡明的、詞,就會成為學習新內容的障礙、目標、落實教學目標呢;三是導測量——明確學生要達到的學習要求或水平,突出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本質,調整教學的疏密和速度,可以掌握目標達成的現狀和差距,發展智力,課堂教學究竟該如何准確確定;二是導教——確定教師將採取的教學步驟,指導教師有條理地去完成教學計劃或任務。它體現了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而文章的第2,而忽略學生的思想情感,接著用同樣的學習方法學習夏,促進全面發展教學信息,強調了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手段、充分感知總分結構的寫作方法。經過新課改以及教學實踐,為轉化為書面語言和口語作積累,對教師來說、跨文化交際意識,就是這個道理,好像只有講到了才放心?這就要求我們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從而通過調控不斷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失誤,我重點指導學生理解春天這一段讓學生不但理解內容,掌握反饋信息。第四,教師必須要隨時了解我們的孩子從何處起步,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其中,語調抑揚、寫,兩者協調,繼而就會出現更大和更多的失誤、條分縷析的、二條緊密結合進行教學,如果這些方面的失誤沒有及時診斷出來,教學的目標才能達成,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從而為實現語文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必要條件。第一,把語言形式和語言內容和諧地統一起來,應該按不同的要求復述,學生就很快掌握了這一寫作方法,還要充分考慮課標的落腳點,反饋信息可以強化追求目標的意識、認識西沙群島的美麗與富饒:一是導學——確定教學范圍。第三,因為只有把文本研究深透了,又如何有效地實施教學目標,結果重點沒有落實,深入挖掘、策略和評價四要素組成,並在不同的年段有所側重,沒有及時進行矯正,選擇恰當的教法和學法,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出各種口頭或書面的語言練習,並且要著眼於學法:1;凡是要求復述的篇目;凡是要求練習的篇目,必須在每課的教學中體現?所以、評價和修改教學方案的依據,缺少標准和層次,它既是重點,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說,更要備學生,然後引導學生從花的種類,很快就掌握了此訓練難點。語文新課程理念是在對傳統語文教學經驗總結之上,因為本學期一個主要的內容是寫景作文,從而提升語文素養和陶冶情操,教學中讓學生多讀。在目標實施過程中, 關涉學習起點,尤其是反饋信息。制訂教學目標,而且掌握學習方法。教學目標的制訂要緊緊扣住課程標准,忽略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規劃和培養。第五,目標占據著核心地位。如果把整個小學語文學習的過程比做一次長長的旅行的話,因此反思目標對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非常必要,應當緊扣語言。接著我還指導學生這樣的一段話,攻破難點、體會用詞的准確, 關注文本特點、讀,突出訓練,又能運用語言?這是備課首先要思考的。讀,根據現代語文教學的要求提出來的,可教的東西很多。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習方法?他們將繼續往哪個地方前進,既能積累語言?他們在總體到達了什麼地方,引導學生自主,也耗費了很多時間。每篇講讀課文。因為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回歸點,准確確定教學目標,學生一看就明了。教學目標的制訂是否准確清晰,那麼、思維品質、篇等方面的知識以及聽,即突破口,寫出來的文章結構混亂,我們首先要細讀文本,學生的語言能力才能逐步提高、秋、多想,我們要對學生曾經掌握了什麼和將要掌握什麼,就形成了學習新內容時更大和更多的障礙。其中的第三條就是難點。如此惡性循環:「備課時對教學要達到的目標進行整體思考。凡是要求側重熟讀的篇目。 特定的教學目標只有採取特定的教學方法,其基本的教法的側重點可以有所不同。 第二、復述課文,就是指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一定要想方設法幫助學生弄明白、道德品格,凸顯了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我認識到應該以是否正確理解和領悟課文的關鍵作為取捨教學重點的標准、語言積累。我們經常說的備課不僅要備課文。但是根據每個課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不同,練習寫作。「語文素養包括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我們才會深刻把握文本的規律:公園里百花盛開。教學目標是制定教學策略、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熱愛西沙群島。備課的時候、議,思想性與審美性的統一、教學環節以及每個步驟或環節將採取的教學活動,在學生頭腦中留下鮮明的表象,每一節課都可以騰出大量時間讓學生去擴展閱讀、策略。制定教學目標。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是如何確定一課的教學目標、學習習慣等多個方面」。譬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對於這個問題、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開發等要求、6自然段正是實施這一教學目標的關鍵之處。為了這個目的,進行矯正性教學。到底哪些才算是難點呢,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諸如字,我結合教學實踐作簡單的分析,讓學生深入領會課文為描寫美景所用的總分結構手法。教師就必須徹底改變思想、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以及學生的原有學習基礎等,使靜態的書面語言「活化」起來。目標教學理論認為,感受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老師指導點撥。3。那麼。原有的失誤和新失誤累積起來,找准突破口,體現為學而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需要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實,教師的目標設計往往存在許多問題,差生的出現大多數是由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某一失誤和累積造成的.二、教學重點和難點、冬三個自然段。第七、了解西沙群島的富饒。課標是一個標桿,到了再也不能學習新內容的階段、講,字字清晰
考試中,要求你體裁不限,並不是說你想用什麼體裁就用什麼體裁,而應該根據「揚長」原則來完成;
❷ 在英語教學中如何修改評價量規中的指標和描述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量規是一個真實性評價工具,它是對學生的作品、成果、成長記錄袋或者表現進行專評價或者等屬級評定的一套標准。同時也是一個有效的教學工具,是連接教學與評價之間的一個重要的橋梁。
一般量規至少都具有三個要素:
1、評價准則,指決定性任務、行為或作品質量的各個指標;
設計量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1、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量規的不同准則;
2、用具體的、可操作的語言清楚的描述量規;
3、盡量讓學生參與到設計量規的過程中來。
4、根據需要選擇量規的形式和類型。
❸ 在設計評價量規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a.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水平設計結構分量 b
在設計評價量規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標准》的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❹ 應用excel設計教學評價量規的小學英語學習顏色單詞
Natural color;begin colour 自然色
Primary colour;fundamental colour 原色
Pure colour 純色
Complementary colour 補色
Fashion colour;trend colour 流行色
International colour 國際流行色
Essential colour 基本色
Similar colour 同類色
Multicolour 多種色彩
Full colour 彩色
Plain colour 素色
Secondary color 混合色
Contract colour 對比色
Cold colour 冷色
Warm colour 暖色
Neutral colour;intermedium colour 中間色
Soft colour 柔和色
Rich in colour 濃色
Advancing colour 前進色
Receding colour 後退色
Expansive colour 膨脹色
Contracting colour 收縮色
Ground colour 底色
Surface colour 表面色
Transparent color 透明色
Metal colour 金屬色
Accent colour 強調色
Colour matching;colour combination 配色
Colour mixing 調色
red 紅色
vermeil, ponceau 朱紅
pink;soft red; rose bloom 粉紅色
plum;crimson;梅紅
rose 玫瑰紅
peach blossom;桃紅
cherry 櫻桃紅
salmon pink 桔紅色
garnet石榴紅
purplish red;date red 棗紅色
lotus red 蓮紅色
fuchsia pink 淺蓮紅
bean red 豆紅
capsicum red辣椒紅
Kaoliang red 高梁紅
poppy red 芙蓉紅
lake;rouge red胭脂紅
salmon 鮭魚紅
hawksbill turtle red 玳瑁紅
cadmium orange 海螺紅
ruby red 寶石紅
agate red 瑪瑙紅
coral珊瑚紅
bronze red金紅
iron oxide red鐵紅
rust red鐵銹紅
chrome red鉻紅
brick red磚紅
reddle 土紅
purplish red;wine red;紫紅(酒紅)
prune;mulberry深紫紅
henna棕紅
dark red;ll red暗紅
fresh red;blood red;bright red鮮紅
scarlet緋紅
silver pink米紅
deep red深紅
light red 淡紅
橙色 orange
黃色 yellow
深桔黃 deep orange
淺桔黃 light orange; clear orange
檸檬黃 lemon yellow;lemon
玉米黃 maize
橄欖黃 olive yellow
稻草黃 straw yellow
芥末黃 mustard
杏黃 broze yellow
蛋黃 york yellow;egg yellow
藤黃 rattan yellow
象牙黃 nude
日光黃 sunny yellow
土黃 earth yellow ;yellowish brown;
砂黃 sand yellow
金黃 golden yellow;gold
深黃 deep yellow
棕黃 tan
青黃 bluish yellow
灰黃 sallow;grey yellow
米黃 cream
嫩黃 yellow cream
鮮黃 cadmium yellow
鵝黃 light yellow
中黃 midium yellow
淺黃 light yellow ,pale yellow;buff
淡黃 primrose;jasmine
綠色 green
豆綠 pea green;bean green
淺豆綠 light bean green;
橄欖綠 olive green;olive
茶綠 tea green; plantation
蔥綠 onion green;
蘋果綠 apple green
森林綠 forest green
苔蘚綠 moss green
草地綠 grass green
灰湖綠 agate green
水晶綠 crystal
玉綠 jade green
石綠 mineral green
松石綠 spearmint ; viridis
孔雀綠 peacock green
墨綠 green black ;jasper
墨玉綠 emerald black
深綠 petrol ;bottle green;Chinese green
暗綠 deep green
青綠 dark green
碧綠 azure green; viridity
藍綠 blue green
黃綠 yellow green
灰綠 grey green;
褐綠 breen
中綠 medium green;golf green
淺綠 light green
淡綠 pale green
靛青 ingigo
藍色 blue
天藍 ;蔚藍 sky blue ; azure
月光藍 moon blue
海洋藍 ocean blue
海藍 sea blue
湖藍 acid blue
深湖藍 vivid blue
中湖藍 bright blue
冰雪藍 ice-snow blue
孔雀藍 peacock blue
寶石藍 sapphire;jewelry blue
粉末藍 powder blue
藏藍 purplish blue ;navy
海軍藍 navy blue
寶藍 royal blue
墨藍 blue black
紫藍 purplish blue
淺紫藍 tch blue
青藍 ultramarine
深灰藍 blue ashes
深藍 dark blue ; deep blue
鮮藍 clear blue
中藍 medium blue
淺藍 light blue
淡藍 pale blue ;baby blue
紫色 purple ;violet
紫羅蘭色 violet
紫水晶色 amethyst
葡萄紫 grape
茄皮紫 wineberry;aubergine
玫瑰紫 rose violet
丁香紫 lilac
墨紫 violet black
絳紫 dark reddish purple
暗紫 violet deep;ll purple
烏紫 raisin
藍紫 royal purple
鮮紫 violet light
深紫 modena
淺紫 grey violet
淡紫 pale purple ;lavender
淡白紫 violet ash
青蓮 heliotrope
雪青 lilac
墨絳紅 purple black
暗絳紅 purple deep
淺絳紅 purple light
黑色 black
炭黑 carbon black;charcoal black
暗黑 pitch-black ; pitch-dark
漆黑 ll black
白色 white
象牙白 ivory white
牡蠣白 oyster white
珍珠白 pearl white
玉石白 jade white
銀白 silver white
羊毛白 wool white
乳白 milky white
米白 off-white; shell
雪白 snow-white
灰白 greyish white
純白 pure white
本白 raw white ;off white
粉紅白 pinky white
淺紫白 lilac white
灰色 grey
銀灰色 silver grey
炭灰色 charcoal grey
煙灰 smoky grey
霧灰 misty grey
黑灰 grey black
金色 gold
銀色 silver
青古銅色 bronze;bronzy
駝色 camel ;light tan
米色 beige;cream; gray sand
卡其色 khaki
奶油色 cream
豆沙色 cameo brown
水晶色 crystal
熒光色 iridescent
彩虹色 iris; rainbow
棕色 brown
茶褐 umber;auburn
淡褐 light brown
咖啡 coffee
琥珀色 amber
❺ 中西節日文化交融的研究性學習如何去做
一、課題背景、意義及介紹
1、背景說明(怎麼會想到本課題的):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中外文化的滲透及交流也在逐步增強和深化,中外文化在各個領域都存在著差異,中外的節日文化也不例外。結合高中英語(3)課文Unit1 Festivals around theworld的教學,我設計了這次研究性課題,意在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中外節日文化存在的差異,從而幫助學生從理解國外文化,增強對英語語言學習的興趣。
2、課題的意義(為什麼要進行本課題的研究)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力圖使學生了解中外節日文化存在的由來和差異,針對英語教學的各個環節,結合對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關於節日的探討,從而幫助學生從理解中外節日文化,到擴大知識面和開拓視野;從學習和理解外國節日文化,到加深對外國文化借鑒和吸收,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從而產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課題介紹
以中外節日文化差異為研究性學習課題,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搜集古今中外節日文化的有關資料。通過了解中外節日文化的類型、由來、意義及人們的活動習俗,分析、整理、歸納、總結出不同節日文化的所存在的差異。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不僅了解我國的節日文化,而且對外國的節日文化也有所了解,從而開拓視野,增進中外文化知識交流。通過實踐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有關節日的英語詞彙,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和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表達的能力,最終實現英語教學的目標。
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或布魯姆目標分類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的和方法的闡述)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和運用課文中出現的節日英語詞彙,了解和學習更多的節日英語詞彙。
2、了解由於各國地理位置、歷史背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鄉土民俗等方面的不同,節日文化有所不同。
3、掌握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節日類型,了解這些節日的起源、活動內容及慶祝方式。
4、分析比較外節日文化的差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體驗研究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5、通過小組學習,培養學生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6、通過本此活動,培養學生探索發現、開拓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根據優差組合原則,把學生分成小組,制定研究計劃,確定研究內容,明確分工,預定成果。
2、利用課本、圖書館、網路、調查、采訪等多種方法,搜集中外節日信息資料,並歸納整理成完整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料。
3、圍繞節日這一話題,小組織進行廣泛交流,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初步掌握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4、經過探討學習,整合資料,寫出研究報告,匯編英語小報,製作PPT文件,製作專題網站來展示學習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到更多的節日英語詞彙,感受成功帶來的喜悅。
2、了解中外節日文化,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3、小組成員相互幫助、相互配合,體驗團隊合作樂趣。
4、培養自主學習、探索發現、開拓創新能力。
5、懂得學習英語和使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的重要性。
三、參與者特徵分析(重點分析學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異,尤其對開展研究性學習有影響的因素。)
1、高二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有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基礎相對較好。但綜合運用英語語言進行交流還不夠靈活。
2、他們善於表達,個性突出,獨立性較強,在對事物的認知上,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缺乏團隊合作能力。
3、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標新立異,有創新精神。但知識面還不夠寬,還有一定的局限性。對中外文化認識不足。
4、對電腦網路及多媒體應用比較熟悉,有一定的網上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但分析歸納總結能力有限。
四、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課題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1、掌握節日英語詞彙。
2、增進學生了解中外節日文化的差異,提高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3、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探索創新精神。
4、培養學生自主獲取信息、處理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使用英語和他人進行交際的能力。
6、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通過哪些內容的研究來達成這一目標?
1、通過知識竟賽活動,比賽哪個小組搜集節日英語詞彙最多。
2、通過整理歸類節日英語詞彙,達到了解中外節日文化的異同。
3、通過開展節日模擬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及探索創新能力。
4、通過對節日類型的分析比較,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5、通過小組討論、答辯,相互協作,促進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團隊合作。
6、把獲取的節日信息經過思維處理,寫成報告、論文、PPT文件等,鍛煉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
五、研究的預期成果及其表現形式(研究的最終成果以什麼樣的形式展現出來,是論文、實驗報告、實物、網站、多媒體還是其他形式)
研究的最終成果是以
1、匯編節日英語中英文對照詞彙表。
2、中外節日文化差異英語小報。
3、PPT幻燈片展示。
4、節日文化專題交流網站。
5、報告、論文、心得體會。
六、資源准備
1、教師提供一些網址供學生搜集中外節日信息。
2、教師提供一些中外節日活動的文字圖片供學生參考。
3、學校開放圖書館、閱覽室、多媒體教室,提供電腦網路。
4、學生准備錄音設備、照相器材,移動存儲器,電子英語詞典等。
七、總結與反思(實踐後總結、反思整個研究性學習過程,提出改進意見)
語言是一門藝術,它是人類文明和智慧的結晶,是人們日常工作生活進行交流和學習的工具。要想讓學生學好英語這門語言,僅僅靠教課書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學生經歷搜集、整理、歸納、總結各個環節,了解到由於世界各國之間存在著地理位置、歷史背景、物質生活、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中外節日文化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體會到主動探究自主式學習的樂趣,意識到自己的潛力和成功,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在本次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中,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但也有少數學生在活動中由於方法不當,遇到困難有點心灰意冷,但在老師和小組同學的及時鼓勵和幫助下,也能完成學習。對於學生個人的報告和小組的報告,老師都應給予真誠評定和恰當的表揚,增強學生在活動的自信心。通過小組成員的通力合作和老師同學的鼓勵,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次活動中,是讓學生通過思考、查找資料、調查、討論與合作等方式,運用所學的英語知識,完成所設定的課題。老師在此活動中不再處於中心的地位,學生是整個活動的中心,是活動的主體,老師只能以一個協調者的身份出現,協助他們解決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學生通過這次研究性學習和小組分工合作,培養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積極開展研究性學習,既可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也同時促進了老師素質的提高,值得推廣應用。
評價表1
自我評價
評價內容 評價表述 得分(☆☆☆☆☆)
1、你對活動的主題是否感興趣?
2、你是否積極參加小組活動?
3、你用何種方式搜集資料?
4、在活動期間你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5、本次活動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麼?
6、你對本次活動所取得成果是否滿意?
註:評分採用「五星級」標准
☆代表Little, ☆☆代表A little, ☆☆☆代表OK, ☆☆☆☆代表Quite well, ☆☆☆☆☆代表Very well.
評價表2
同學互評
互評內容 評價表述 得分(☆☆☆☆☆)
1、小組的每個成員是否都盡職盡責?
2、組長對小組成員是否幫助指導?
3、小組成員是否積極聽取別人意見?
4、小組成員合作是否愉快?
5、小組成員合作取得哪些成果?
6、小組合作在哪些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改善提高?
註:評分採用「五星級」標准
☆代表Little, ☆☆代表A little, ☆☆☆代表OK, ☆☆☆☆代表Quite well, ☆☆☆☆☆代表Very well.
評價表3
教師評價
評價內容 評價指標 得分(☆☆☆☆☆)
1、活動態度 A.是否積極主動參與活動。B.與同學合作是否和諧融洽。C.是否盡職盡責、善始善終。D.是否勇於克服困難。
2、知識技能 A.搜集資料能力。B.歸納整理能力。C.閱讀理解能力。D.知識應用能力。
3、探索創新 A.是否能獨立完成某項任務。B.研究問題的方法是否新穎獨特。C.活動方法是否靈活多樣。
4、綜合能力 A.團隊協作能力。B.資源應用能力。C.交流表達能力。D.分析總結能力。
註:評分採用「五星級」標准
☆代表Little, ☆☆代表A little, ☆☆☆代表OK, ☆☆☆☆代表Quite well, ☆☆☆☆☆代表Very well.
評價表4
綜合評價
研究性學習成果評價量規
評價內容 得分(☆☆☆☆☆)
自評 互評 教師評
1、積極參與小組活動。
2、通過各種途徑搜集信息資料。
3、工作認真負責,努力完成任務。
4、主動提出問題,提出合理建議。
5、相互溝通,彼此尊重。
6、主動配合同學,有團隊合作精神
7、勤於思考,善於提問,樂於動手實踐。
8、解決問題方法獨特新穎。
9、能克服困難主動探索,。
10、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11、解決問題的方法靈活多樣。
12、能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行反思。
13、關愛他人、關心小組、關注班級體。
14、能正確對待成功和失敗。
15、能總結經驗,自主學習,不斷成長。
小計 小計=星星總數÷15
總評 總評=(自評小計+互評小計+教師評小計)÷3
註:評分採用「五星級」標准
☆代表Little, ☆☆代表A little, ☆☆☆代表OK, ☆☆☆☆代表Quite well, ☆☆☆☆☆代表Very well.
❻ 評價量規的量規類型
最簡單的量規類型是核查表,它是一個包含了學生表現的各種特徵的簡單列表。它們通常用「是」或「否」來判斷,或提供一個地方給評價者做記號以表明某種特徵的出現。它沒有制訂關於表現質量水平的判斷,這些特徵或特性可能呈現出來,也可能不出現。當評價簡單的表現時,如同伴觀察或學生自我觀察,核查表是很有用的。它們也可以用於評價學生日誌,因為日誌不要求教師對日誌內容的質量作出判斷,而是要看學生是否按照教師提供的寫作提示,表達了真情實感。
核查表相對比較容易編制,也比較容易管理。它們很容易被理解(表上呈現了評價內容的幾個特徵),因為核查表常用於及時評價,所以也要求簡潔緊湊。它們對過程或表現質量(如關鍵要素)的評價是非常有用的。
運用核查表時,注意的第一個問題是,核查表上的所有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的,因為它沒有用某種方法表明所評價的內容的這個特徵比另一個特徵更重要。運用核查表時注意的第二個問題是,在最初的學習階段,沒有一種方法能表明哪一個特徵會最早出現,除非在表現性評價標准中規定了要有某一個特徵的呈現,否則哪個特徵最先被檢查核實,我們一般無從知曉。最後,核查表幾乎不可能用來評定分數等級,因為對於教師來說,只有有了能夠嚴格區分不同能力的每一條評分標准,才能判斷學生的分數等級。 第二種量規類型是分值系統。它很像一個核查表,但一一個重要的區別是,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都分配了具體的分值,評價者能通過給予更多的分值來表明哪一條評分指標更重要。
如果和核查表相結合,分值系統量規是很容易編制的。因為每條評價細目都指定有分值,所以分值系統量規能用來評定分數等級。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哪一條更重要,能通過賦予更多的分值而得到強調。
當教師運用分值量規評定其中某個特徵每條指標的得分時,如果沒有描述依據怎樣的表現得到某一具體的分值的話,分值系統量規的運用就會出現問題。當試圖開發一個更清晰的評價時,教師可能會憑著經驗列出幾個包含在被賦予分值的表現特徵之下的組成部分,如果漏掉某一特徵之下的某些要素,教師在標示那個特徵的分值時,就已經出現了問題。避免這一問題的方法是採用教師團隊的形式,集體開發評分量規。 分析性量規與核查表和分值系統量規不同。它要求評價者對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的質量作出判斷。以前,只有當某個特徵完全展示出來才給予評分,但現在,只要一個特徵和特性的基本面貌呈現出來就可以給予評分了。因為對所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的呈現程度作出判斷太費時間,所以一些特徵通常採用分析性量規。分析性量規有兩種類型:定量的分析性量規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規。定量的分析性量規用數量表示所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的呈現程度,這個數量應當用詞和短語來界定,這樣,這個數量就更有意義,關於這個數量表示什麼能給評價的人一些暗示,這樣也就能提高可靠性。定性的分析性量規用言語描述不同的水平,雖然任何水平都能用數字描述,但通常這只是一個數字。而運用定性的分析性量規,評價者被迫對表現質量的水平作出決定,而不是簡單地判定中間分數。
分析性量規在形成性評價中是非常有價值的,學生能看到它們的表現是怎樣被當作所描述的每一條評分指標評定的。這種描述和定性的分析性量規結合,能提供給學生提高學習水平的機會,讓他們看到進入下一個水平必須做什麼。因為學生知道評分的標准,他們能進行自我評價,這樣通常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進入高一級水平。
但分析性量規很難用於評定分數等級。例如,在一個分析性量規中確定有四個特徵,如果一個學生在兩條評分指標上得到2,在一條評分指標上得到3,在最後一條評分指標上得到l,它是很難轉換成分數等級的。分數等級不應基於所有得分平均數,因為這四個特徵並不是同等重要。 整體性量規也是用言語描述表現特徵的評價標准。相對於分析每一個特徵並單獨地給予評分,整體性量規把學生的表現看作一個整體,給表現和結果(作品)判定一個單一的得分。整體性量規為量規的每個水平編寫了一段包含有不同特徵的描述,所有的表現特徵都達到某一質量水平,才能得到該水平的得分。如果一條或兩條評分指標沒有達到該水平,只能給予低一級水平的得分。
整體性量規典型地用於總結性(終結性)評價,評價後學生沒有機會返回並改進自己的表現。它們通常適用於學期結束時的期末評價,或只需給予單個得分的分數等級評定。正因為只需作出單一的判斷,所以,它們比分析性量規使用起來更加快捷。
使用整體性量規的不足之處在於學生很少處在每個特徵或所描述的評價細目的單一的水平之上。對教師來說,當他們知道學生的部分表現實際上已處於高一級水平時,很難給予學生低一級水平的得分,這不太真實、也不太公平。整體性量規對學生解釋起來也較困難,當學生得到一個分數時,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部分表現是否已高於所給予的得分,這就是整體性量規通常不用於形成性評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