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英語寫作教程讀後感
㈠ 高級英語自學系列教程·高級英語寫作作者簡介的介紹
顧曰國,男,[編輯本段]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956年生,籍貫江蘇省,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當代語言學研究室主任,《當代語言學》雜志主編之一。1977年至19781年就讀於安徽大學外語系,1982年在安徽師范大學外語系任教1985年獲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語言學系語言研究優等碩士學位,1987年獲該系語用學與修辭學博士學位,師從英國學術院院士Leech院士。1988年回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許國璋教授。1990年出站留校工作。1991-1993年任該校英語二系主任。1993年至1998年任該校校長助理兼應用英語學院院長。1998年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兩單位經過協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原職務改為兼職至今。 顧曰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用學,話語分析,語料庫語言學,修辭學和英語教育。先後主持了中英遠程教育、中英網路教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等研究項目。現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3篇,國內刊物上發表文章22篇,國際雜志特邀專號主編1期,編輯學術著作3部,英語和語言學教材36部。國際會議特邀主題發言9次,先後應邀在英國利茲大學、蘭開斯特大學、魯敦大學、諾丁漢大學、新堡大學、德倫大學、班葛大學、荷蘭阿姆斯特旦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侵會大學等校作學術演講。 社會兼職有:國際《語用學》、《篇章學》、《語用學》(國際語用學協會會刊)咨詢編審,國際語用學協會常務理事。英國諾定漢大學特聘教授 (2004-2007)。英國學術院王寬城基金會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外學術委員和學術顧問。首都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重慶大學、山西大學等校特聘教授。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四屆青年教師科研類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國家級「優秀回國人員」稱號,教育部中央電大系統優秀教材一等獎等。有代表性的論文有: (1990)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The impasse of perlocu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Pragmatics and rhetoric: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onversation (Pretending to Communicate, ed. by Herman Parrat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6)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as goal-directed discourse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997) Five ways of handling a bedpan (Text), (1999) Speaker, hearer and an actual user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 Towards a model of situated discourse analysi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nterface, ed. Ken Turner). (1989) 什麼是會話修辭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西方古典修辭學與新修辭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禮貌、語用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 批判與借鑒《國外語言學》。 顧曰國先後獲霍英東科研一等獎、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國氏"博士後獎等。
㈡ 如何提高高級英語寫作水平
那首先你要有毅力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然後買一些有針對性的題,聽地道的英語,比如聽英語廣播,寫作那就要多多練習,多看一下優秀作文,主要看看他的行文結構,語法,詞彙的運用,只要自己有信心就沒什麼事做不成的
㈢ 英語作文讀後續寫,150詞左右
不唯一 Help is Always Unselfish A selfish mother donated her ears to her imperfect son without telling him about it. At last, the son got the secret from his father after his mother died. Help is always unselfish. The mother donated her ears to her son, showing her greatest love to her child. From these, we can know how difficult it is for parents to raise their children. In the daily life, we always get kind help from our teachers, classmates and friends. And their kind help is always unselfish. When I wa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I lived in the school. Every time I was ill,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 gave me kind help, taking good care of me all the time. In today』s society, I was affected by some bad things, which made me think that there was no kindness in the world. It was my friends who did everything to help me out. From these experiences, I have realized that helping others is necessary, and true love does exist in our daily life. Since then, I have changed myself a lot, and I also give hands to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need of help. 試題分析:這是一篇以感人故事形式的作文,注意內容、要求,我們需要用正確的英語把給出的要點表達出來.本作文中給出的要點比較具體,故需要准確表達.寫作時注意准確運用時態,上下文意思連貫,符合邏輯關系,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單詞句式,同時也要注意使用高級詞彙和高級句型使文章顯得更有檔次。特別注意在選擇句式時要賦予變化,尤其是數字的不同表達法。點評:一定要認真分析要點,理解要點要表達的含義,不能遺漏要點,跑題偏題。平時除了加強詞彙積累,寫作聯系以外,還可以適當記憶一些類似的範文,這樣在考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㈣ 英語作文如何拿高分 一些常用的高級英語作文
一、作文得分標准分成四個部分~ 1、【內容分】(分),內容分也叫要點分,也就是題目給的所有信息都寫全、不要漏點,沒有反社會言論,就可以拿7分了。【想拿高分和優秀的孩子千萬不要漏點!!!一定要檢查再檢查,內容分扣分是很誇張的,漏一個大要點直接扣10分,也就是降兩檔處理(閱卷老師會懷疑我們提前背了與考試無關的作文去考場寫),漏一個小要點也要扣2分了】 2、【結構分】(6分),結構分包括(1)段落分配和(2)連詞的運用。我們平時背的那些模板,其實就是在幫我們梳理結構,背下模板,拿到結構分滿6分是非常非常正常的~~所以,我非常鼓勵大家背模板~~(結構寫的灰常棒,比模板還好的娃請折疊我)後面結構分我會重點說。 3、【詞句分】(6分),詞句分,顧名思義,是指運用『』准確的單詞+優秀多變的句型『』得到的分數。詞句這一塊是整個作文最難的部分,考察的是學生的基本功,6分滿分非常難得,但是拿2~4分還是相當容易的。優秀和高分的分水嶺就在詞句分上~ 4、【卷面分】(6分),卷面一是字跡工整美觀,二是不能塗改(所以一定要打草稿啊)。這兩個都達到了,卷面滿分6分妥妥拿到~ [我對大家的要求就是,想拿高分,卷面請不要扣分!!!在這里扣分非常不劃算,要用好幾個准確的單詞和高級語法才能換回來。]二、【結構分】提分方法(一)完美的段落分配前文已經說過,全國卷是提綱類作文,當拿到一個提綱作文時,我們首先要幹嘛呢?對咯,就是要根據背景和提示內容分段。我和其他老師一致認為,高考作文分成三段來寫最清晰簡單、容易得到結構分。所以為了節省空間,我就直接說一下如何把題干寫成三段式作文了哈。三段式作文請按照下圖結構來寫~
㈤ 有誰能告訴我大三的高級英語考試作文是不是考讀後感
寫讀後感要注意
首先要設置一個境界 把你讀的文章引出來 後面加一句 讀了之後深受感觸等版話語
再把文章的主要權內容概括出來
然後把你的想法另起一段寫出來 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
然後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個文章的觀點
最後升化主題
簡單說就是四個步驟:引,議,聯,結.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㈥ 怎樣學好高級英語這本書
要想取得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首先應該要求學生做好課堂前的准備活動:閱讀全文,閱讀課文導讀,不要忘記閱讀課文注釋。一般來說,做到閱讀課文並不難的,多數學生可以做到。只有個別學生連課文都懶得讀就來上課,等著老師一口一口地喂他吃飯。不客氣地說這樣的學生別指望從這門課有多少收獲。讀一遍課文僅僅是最基本的要求,但還不夠。《高級英語》的課文大都有相當的難度,第一遍讀下來很可能有摸不著頭腦的感覺。這時,About the text就有用了。和舊版比,第三版增加了About the text, 導讀,介紹文章的創作背景、總體格局、主題、寫作手法等,引導學生注意此文的特別之處。目的是幫助學生預習課文,免得他們感到無從下手,從而在課堂上處於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我前面說,不要忘記讀注釋。注釋提供課文中提到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地里、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背景知識。有的學生可能認為,課文已經很長了,再讓我讀注釋,不是太煩了嗎?我想告訴你,也許表面上是增加了閱讀量,但注釋幫助你掃除障礙,是事半功倍之舉。我們歷來認為,語言和思想內涵是結合的,學好一篇文章不能只限於研究語法、詞彙、句子結構,同時一定要注意內容,在吸收語言的同時思考問題,擴大知識面。注釋的功能是幫助學生了解與課文理解相關的文化信息。總之,這三個步驟是預習時必須做到的,也是我強烈推薦的。因為課前的充分准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部分,也是學生課堂參與的必要條件。如果這三步認真完成了,那麼學生應該已經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理解,已經掌握了一些關鍵詞彙,一些難點自己已經攻破了,他們將帶著還沒有解決的問題來上課。他們上課的心態不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解,他們不僅帶著耳朵,而且帶著腦子,期望在老師的指導下解決更難的問題,並使得師生有時間和精力去深入探討課文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總之,預習的重要性如何強調都是不過分的,因為預習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思維和鼓勵學生參加課堂參與的先決條件。預習的三個步驟一個也不能少。上課帶著問題有備而來,讓每個學生做個勤奮主動的學生而不是懶惰被動的學生。
為了幫助學生養成充分預習的好習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辦法來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上課前在一張紙上寫下如下的內容: 文章題目,作者姓名,發表年代;用3-4句話總結文章的大意;就文章的寫作或內容提出2-3個問題。這樣可以做到一石二鳥:一是檢查學生的預習;二是使得教學甩掉盲目性,更有針對性。
關於in class activities,我將用不同的課文舉例闡述我的教學觀點。
首先,上課時我會要求每個學生准備three books—textbook, notebook and an English-English dictionary.一般來說,課本是會帶上的。現在的學生過於依賴電腦,多媒體、PPT,等,喪失了記筆記的習慣。而我恰好覺得記筆記是個值得推薦的學習方法。記筆記可以鍛煉聽力、大腦的反應、寫字的速度、篩選重點的能力,加強記憶,有利於復習等多種好處。備一部英-英詞典是必要的,老師可以挑選幾個詞在課堂上集體查詞典,這件事我後面還會提到。
課堂活動的第一步是 Oral Presentation. 這是第三版新增加的學生參與項目,目的是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加強預習,圍繞課文的有關方面收集資料信息,開展調研,形成自己的觀點,用口語流利地加以呈現。從上課的一開始就強調並以各種形式鼓勵學生參與是我們應該記在心裡的。口頭陳述題目可參考課本里的suggested topics. 也可自選,但要圍繞課文進行。
例如: Lesson 4 Everyday Use
Suggested topics for oral presentation:
a. Alice Walker and her work
b. Compare the two sisters Dee and Maggie
c. Comment on the character of Mrs. Johnson。
第一個題目介紹作者的簡歷和主要作品有利於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風格,並引起學生進一步閱讀該作家作品的興趣。其他兩個題目有關故事主要人物的刻畫,對理解課文主題很有幫助。總之,我們要牢記:我們課堂上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課文,而不是轉移分散視線和注意力。一課有一個口頭陳述即可,時間掌握在5-10分鍾。根據北外英語學院的經驗,學生做口頭陳述的積極性非常高漲,內容豐富,PPT的水準高超。Oral presentation 可以小組為單位準備,選一個人代表小組做陳述。例如,如全學期課上學7篇課文,則可把全班分成7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課的口頭陳述。用PPT做口頭陳述是個好形式,不要念預先寫好的稿子。要面對全班講話,有eye contact. 學生口頭陳述完畢,教師需做出相應的反應,進行當場點評,以鼓勵為主,適當提出改進的建議。
In class activities 的第二步是介紹課文背景信息,包括課文中涉及的背景難點,如人物、地點、歷史事件、文學文化典故,等。這是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如果學生的口頭陳述提供了需要的背景,那麼教師做些必要的補充即可。背景信息的提供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掃除理解障礙,所提供的背景信息必須與課文的主題有密切關聯,背景知識的介紹不要另立新題,因而轉移或分散學生閱讀課文的注意力並且加重學習負擔。掌握好介紹背景信息的課堂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個課時。
例如:Lesson Three Cups of Tea
背景知識可以包括:
l 介紹此書的主要內容以及重要性;
l 作者Greg Mortenson的背景:他是什麼人?為什麼要為巴基斯坦北部山區一個小村莊建立學校?
l 當地的地里、歷史、人文環境的背景,從當地環境的艱苦看到建校的艱辛,突出建校的重大意義。
每課提供多少背景信息因課文內容而異。有些課文並不需要很多的附加背景知識, 如第三版第二課 Hiroshima—the 「Liveliest City」 in Japan中關於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背景眾所周知,或過需要,利用學生的口頭陳述來解決,教師可作補充。而有些課的背景至關重要。如第9、10課」A More Perfect Union」是競選總統奧巴馬的一篇關於美國種族問題的重要講話,在他成功的競選中起了關鍵性的作用。這個講話是事出有因,即有背景的。這個背景一定要在處理課文前交代清楚,否則學習這篇講話的意義大打折扣。所謂事出有因是指奧巴馬原來所屬的教堂的牧師Reverend Wright在佈道中發表了攻擊美國的言論。奧巴馬的處境很微妙,對他的競選不利,他必須做出回應,即 」A More Perfect Union」,在這篇講話中他直率地陳述了他與Reverend Wright的關系、客觀地評價了此人,陳述了自己在種族問題上的立場,等等。他的講話坦誠、尊重歷史、不帶偏見,且邏輯嚴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因此贏得了廣泛好評和支持,將「壞事變成好事」。講話的背景與講話的內容是密切關聯的,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
參考資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706/10/26534774_4830525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