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寫作 » 介紹家鄉風土人情英語寫作文

介紹家鄉風土人情英語寫作文

發布時間: 2020-12-29 04:56:35

1. 家鄉的風土人情作文

春天,有漫山遍野復的野花,在嫩制綠小草的襯托下,充滿生機,香飄萬里;茂密的森林鬱郁蔥蔥.那也是我小學上學時的必經之路,每天都能看到鳥兒們在枝頭上跳著優美的舞姿,聽著它們唱著歡快的歌兒;忙碌了一天的你如果走進綠色的海洋,聽聽鳥語,聞聞花香,定是你在嗅覺中產生愉快,能消除因整天的工作而帶來的疲勞,從而有效地調節人的精神和情緒.夏天,清澈的小河終年潺潺蜿蜒著從村旁流過;常常會看見小魚兒露出頭像頑皮的孩子在水裡游來游去,時而吹出許多小泡泡.小河滋潤著沿途的數萬群眾.那是我們兒時的天然樂園,我和小夥伴們經常去那裡追逐嬉戲.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一望無際的田野里是金燦燦的一片,一陣秋風拂過稻浪滾滾,那是農民伯伯辛勤勞動的成果,他那掛滿汗珠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冬天,山間、樹枝上、小河旁、田野里到處是雪茫茫的一片,彷彿是一朵朵盛開的梨花,點綴著那銀裝素裹的的鄉村.使人感受到一種晶瑩、潔白、充滿童話般的美麗.家鄉的氣候新鮮,使人感到無比的舒服,但可貴的還是那深厚而濃郁的風土人情,它無時不在.我愛家鄉的山,我愛家鄉的河,更愛家鄉的濃濃鄉情!

2. 家鄉的風土人情作文

家鄉的風俗
在我家鄉,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哪家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比如:娶媳婦,樓房建好了…
…)都要辦酒席。一般辦酒席的日子會選在農忙之後,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不會太忙,並且在遠方大打工的人們也都回來了,辦酒席之前,左鄰後舍都會去幫忙,砌灶、搬東西等。
到了辦酒席那天才叫熱鬧呢!放起了鞭炮,吹起了嗩吶,敲起了鑼鼓,還搭起了帳篷。客人還沒到,就派了幾個孩子迎接去了。才到了進口處,就有人在那裡端著茶盤給客人拿香煙,而香煙的數目一般會是兩支,因為人們圖的是好事成雙。進去之後,就見到到處都是桌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客人。這個時候會熱鬧的會是廚房,幫忙的人正在裡面忙的不亦樂乎呢,一陣陣的香味就是從那裡面會飄散出來的。等到客人到齊之後,就可以吃到喜慶的、美味的飯菜了。
「拜堂」
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小孩子,而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大人。開席之前,每張桌子上都會有一袋「茶食」(裡面裝有瓜子、花生、喜糖和水果),這個時候小孩子就會一個勁兒地猛往自己的兜兒里塞,而大人們卻斯文地吃著。緊接著就是上菜,最後才上飯。有時候客人多,上席客人吃完,桌子被收拾干凈後,下席客人又才坐上桌子開始吃。
吃過之後,還有一件事,就是掛禮(也就是一個人專門在那記錄客人送的禮錢或是禮品),全當是表示對主人的祝賀。
當然,家鄉的習俗還不止這個,如果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

3. 用英語寫一封信給英語老師,介紹你的家鄉一年四季的變化,及其風土人情,氣候特徵等等

Dear English teacher; I' m very glad that you are interted in my hometown. So now I will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my hometown.My hometown is in the south of China,so it isn't very hot in summer or very cold in winter.It's a good place to visit.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lowers all the year,so it looks very beautiful.The most important i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fruit,and they are very delicious.so I love here very much.my hometown's people are verykind, they all give their warm welcome to the people who from all over the world.So please come to my hometown to have a trip.I bet you will love here. Yours

4. 介紹家鄉風土人情的文章

桂林山水

百靈鳥的叫聲真美啊,美得讓你感覺不到你還在呼吸;百靈鳥的叫聲真翠啊,翠的讓你感覺不到其它的聲音;百靈鳥的聲音真甜啊,甜的讓你即使嘴裡喊一顆糖都是苦澀的。
桂林
桂林是最適合自助游的旅遊勝地,它地處低緯,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氣候條件十分優越。
桂林「三冬無雪」、「四季常花」,年平均氣溫在攝氏19度左右,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是游覽的好季節。桂林,無論是晨昏午夜,陰晴雨霧,景緻變化無常。美景層出不窮。
春天,是桂林最冷的天氣,但平均氣溫也在攝氏8度左右,而且以晴日居多。這時,北方還身披銀裝,桂林卻已是一個花紅柳綠,春意盎然的世界了。春季三月,平均氣溫在攝氏10度左右,有時也有瀝瀝春雨,寒風還不時侵入肌膚,但只要身著春裝,帶上比較禦寒的風雨衣,也就能應付自如了。你如果選擇在春季旅遊桂林,最好備好雨具。
夏季,是桂林的雨季,降雨量集中在4、5、6、7月。桂林全年降雨量為1900毫米,而夏季降雨量將近1000毫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一半以上,有「雨桂林」之說。在雨霧煙嵐之中觀看桂林山水,更有飄飄若仙之感。「灕江煙雨」更是世界一絕,如果來游桂林,沒能領略「灕江煙雨」,是一大憾事。灕江兩岸的青竹叢,碧翠如滴,濃蔭作朵,長長的排成十里長廊,因此,「灕江翠竹」又是桂林夏季游的一絕。
秋天,金風送爽,天高雲淡,是桂林旅遊的高峰季節。此時,天氣晴朗,氣溫適人,波平如鏡,是看群峰倒影的最佳季節,江水澄澈,明凈若鏡,整個江底世界,清清楚楚的呈現在遊人眼前,幻化出山托水,水浮山的「船在青山頂上行」的神奇境界。
初冬的十月,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左右,是桂林市的市花——桂花盛開的時節,金桂、銀桂、四季桂、丹桂灑滿枝頭,迎風怒放,滿城飄香,遍植數十萬株桂樹的桂林城又變成了一座花城。
桂林的冬季,平均氣溫在攝氏8度左右,很難見到大雪,在最冷的春節前後,到興安縣的貓兒山、市區邊的堯山,在山頂間或可以欣賞到冬雪的景緻。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5. 家鄉風土人情作文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文化習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呈現出繽紛多彩。身為宜都人,當地有些什麼春節習俗,有什麼方式來除舊迎新呢。我通過走訪調查,對宜都的春節文化習俗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廣義的春節包括年前歲後兩個部分,歲前著重除舊驅邪,歲後著重迎新納福,共同構成傳統春節的兩大主題。狹義的春節,則指正月初一這一天。我調查宜都的春節為廣義的春節,時間從年前的臘月二十四日算起,至年後的正月十五結束。
宜都春節文化習俗介紹
1、臘月二十四:小年
臘月二十四日這天,標志著已邁入年關,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即將放假,農民也放下手中的農活,在外打工的向家裡趕,整個情景都在為年准備忙活。這一天每家都必須做的事就是陳塵,意思是把家裡里外外打掃干凈,整整潔潔迎新年。也有除晦氣,迎來好運氣之意。
臘月二十五日至臘月二十八日:祭祖、打豆腐、做年糕、炒年貨。
在這個時段里,主要是為過年准備物質或其他一些祭祖活動。每戶人家都要出門外出祭祖或悼念親人,一般是在逝去的親人墳前燒一刀火紙、放一掛鞭、磕三個頭,表達對親人的懷念和哀思。家家戶戶打豆腐,做年糕是一項傳統習俗,豆腐和年糕是大年三十不能缺少的菜,其意思是年年節節高。為准備年後親戚來訪和家裡小孩過年有零食吃,每家都要炒瓜子、花生、豌豆、高粱泡子。在這幾天,每家每戶也都要殺雞宰鴨,洗刷各種臘貨,為大年三十的餐桌上作準備。隨著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人們都去市場購買豆腐、年糕和年貨,有些習俗漸成為歷史。
臘月二十九日:祭上天。
這天,每戶人家都要把煮熟的豬頭,供奉在外,燒上兩支香或幾張火紙,在豬頭上插上一雙筷子,祭上天,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臘月三十日:過大年、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農歷臘月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我們稱作平安夜,「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
這一天,是全中國最濃重的一天,也是最快樂的天,也寄託著人民對來年最美好的祝願。大年三十這一天,有貼春聯(貼福字)、吃團圓飯,祭祀,守歲四項活動。
貼春聯、貼福字。
一般大年三十上午,每家每戶都在大門、偏屋門上貼上春聯,一則表達對來年的祝福之間,二則為過年增加喜慶之意。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
吃團圓飯
吃團圓飯是一年中一個家庭最為重要的集會活動,一家人圍在一個八方桌或大圓桌前吃飯,意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在吃團圓飯前有兩項事要做,一件事是「叫親人」,就是擺好席後,添上飯,盛上酒,桌底下燒上幾刀紙,請逝去的親人回來過年,並帶上過年錢,以此紀念親人。二件事,放鞭炮,在吃團圓飯前每戶人家都要放鞭炮,一則表示我家在過年啦,二則表示熱鬧,三則表示除舊迎新。過去的團圓飯一般是豬牛羊雞鴨肉擺上一滿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家庭會吃一些比如燕窩、鮑魚等等比較名貴的食物。更有一些人為了方便,一家人到酒家去吃上一頓,畢竟辛苦一年了!吃完飯一家人在電視旁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送燈亮
在過年臨近傍晚時,每戶人家都要為逝去親人送去「燈亮」,即在墳前點燃一支蠟燭或煤油燈,意思是也叫亡人過年。
祭灶神
吃過晚飯,家庭主婦收拾停當後,會在鍋中間點上一盞桐油燈,祭趙王爺,祈福年年吃的飽,吃的好。
守歲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新年的憧憬之情。守歲時原來一般是親人圍在火堂,吃瓜子水果,拉家常,火堂里要放一個很大的柴蔸子,把火加大的很旺,意味著明年事業興旺,燒的時候也不能用火鉗拷火食,要不然就不吉利。不過現在守夜以看春節晚會或打牌取代了過去的傳統形式了。守夜至十二點時,要大放鞭炮、禮花慶祝新年的到來。還有大年三十家人換下的衣服要洗干凈。
5、年初一
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剛亮時各家各戶喜炮連連,還要在豬牛欄圈放上一掛鞭,意味著六畜興旺。
拜年
一般是晚輩早早起來給家裡長輩拜年,90年代前拜年還要行大禮,拜年後,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送壓歲錢是宜都春節習俗中重要的一項,意思是一年從頭到尾,腰包里都會滿滿實實、富富裕裕。俗話說:初一拜父母。給壓歲錢一直貫徹於正月,只要晚輩給長輩拜年了,長輩或多或少都要給晚輩壓歲錢,圖個吉利,圖個開心。這一天,家裡成員一般不出遠門,即使出門一般只到近的直系親屬家去拜年。
吃湯圓
初一的早晨每家每戶都要吃了一碗湯圓和兩個以上荷包蛋,意味著甜甜蜜蜜。
禁忌
宜都人在這一天,往往將水、土視作「財氣」,將垃圾、糞便視為「肥水」,故這天不能掃地、倒垃圾,說是會把財氣掃光。這一天米缸不能空著,以免一年之中有斷炊之虞。不能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血光之災。不吃葯,不看醫生,以求春節平平安安、無病無痛。這天還不能理發,不剪指甲,因為人們在這一天總喜歡把理發同辦喪事聯系起來。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
游藝
初一早晨,鄉村裡、大街上熱鬧非凡,傳統游藝節目如「踩蓮船」、「跳獅子」、「舞龍燈」等,使節日氣氛顯得十分熱鬧隆重。
年初二:拜丈母
俗話說:初二拜丈母。凡是嫁出的姑娘,這一天,女兒女婿都要帶著兒女,攜帶一些禮品到岳父岳母家拜年。如果岳父或岳母去世,女兒女婿也要到墳頭前燒香磕頭。
初三至初六:走親訪友
宜都拜年有句俗話:拜年拜到麥子黃。但是也有有句話提醒拜年的人要早拜年,這句是,拜年拜到初七八,一無煙二無茶。在這個時段里,人們走親訪友,吃肉喝酒、喝茶聊天,打牌游藝,不亦樂乎。
初八:做發事
初八的諧音就是「發」。這一天藝人要出去做工,農民要到田裡做點事,生意人要開門營業,希望這天開業大吉,開業大喜,出門大吉,希望全年大吉大利。要不然,全年要注意點,以防不測。
9、正月十五:元宵節(巴巴年)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也延續下來很多有趣的習俗。
吃豬尾巴
十五這天的餐桌上,一定要有豬尾巴,意思是過巴巴年,過了十五,春節就過完了。小孩吃了豬尾巴,不會流鼻涕,也就是祈福小孩身體健康,健康成長。
做米面粑粑
這天,家庭主婦要做很多的米面粑粑,米面粑粑是用米碾成面後,包上臘豬腸、豆腐乾做成的,蒸熟後放進壇子里存好,等到三四月份拿出來吃。過去做米面粑粑是用來備春荒的。現在很少有家戶人家做了。
點燈亮
宜都有句俗話:三十的火十五的燈。燈火是光明喜樂的象徵。元宵節這天晚上,宜都有點燈的習俗,過去家家戶戶都要在每間屋裡點上煤油燈或蠟燭,現在有電燈了,每間屋裡都開燈,一般都要亮到半夜,甚至到天明。
二、宜都春節習俗特徵
從調查情況來看,宜都春節習俗主要有以下特徵
自發性。從年前臘月二十四至年後正月十五,從籌備過年直到近年完,各家各戶按照風俗習慣自發地忙春節,也都按照各自家庭情況過著不同形勢的春節,有的熱鬧非凡,有的平平淡淡,但都帶著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憧憬,走進了新的一年。
分散性。過春節,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單家獨戶的,很少有群眾性、集體性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時尚文化的沖擊,因分散性的原因,將會致使一些傳統文化習俗漸漸失去和被年輕人遺忘。
3、單調性。整個春節期間,人們年年過,年年這么過,過得很膩,也很累。尤其是過年送禮,給壓歲錢這些事也傷腦筋。由於缺乏必要的集體性文化娛樂活動,尤其是在農村更為突出,除了小賭小博外,也別無選擇。縱觀春節全過程,缺乏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人覺得很舊,不新鮮,有個年年要過,年年又不想過的情結。
三、宜都春節習俗發展趨勢
宜都春節民俗是宜都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蘊涵了宜都民俗及藝術的精髓。隨著時代的發展,宜都傳統的春節民俗文化已經逐漸淡化了,許多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習俗已經被淘汰。比如:在隨時都可進補的今天,冬季進補的習俗已不像以前那麼講究,也並不是只在春節才可吃湯圓。
現在由於用上了自來水,往往是這里在禁水,那裡卻擰開水龍頭,讓水嘩嘩直流。因此,年初一嚴禁倒水一俗已屬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人來客往,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觀瞻。因此,從衛生角度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麼講究了。年初一不能看醫生的禁忌,年老一輩仍然堅持這個說法,然而這對病人的身體健康是大大不利的,年輕一輩也大多不在意這個說法。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也就沒什麼殺生會惹血光之災的顧忌了。
從走訪調查情況可以看出,宜都春節節慶的氣氛越來越淡,許多原有的春節民俗已經漸漸被淡化乃至遺忘。一些具有封建色彩的民俗被淡忘是好事,然而一些喜慶的民俗被淡忘就使得春節的宜都顯得蕭條冷清,許多人出現了「過年也沒什麼意思」的想法。
今後人們過春節,將會向簡單化發展,吃住行都會交給酒店賓館,也不會局限於家裡,而是走出門旅遊,走出去參加群眾性文化活動,一些傳統春節習俗會漸漸淡忘,一些所謂的禁忌也會逐漸被打破。
四、宜都春節習俗的發揚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也最古老的節日,當然這個傳統文化不能丟,更不能失傳,要在堅持中進行挖掘,在發揚中創新

6. 寫家鄉風土人情作文題目

家鄉的風俗
在我家鄉,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哪家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事情(比如:娶媳婦,樓房建好了… …)都要辦酒席.一般辦酒席的日子會選在農忙之後,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們不會太忙,並且在遠方大打工的人們也都回來了,辦酒席之前,左鄰後舍都會去幫忙,砌灶、搬東西等.
到了辦酒席那天才叫熱鬧呢!放起了鞭炮,吹起了嗩吶,敲起了鑼鼓,還搭起了帳篷.客人還沒到,就派了幾個孩子迎接去了.才到了進口處,就有人在那裡端著茶盤給客人拿香煙,而香煙的數目一般會是兩支,因為人們圖的是好事成雙.進去之後,就見到到處都是桌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客人.這個時候會熱鬧的會是廚房,幫忙的人正在裡面忙的不亦樂乎呢,一陣陣的香味就是從那裡面會飄散出來的.等到客人到齊之後,就可以吃到喜慶的、美味的飯菜了.
「拜堂」
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小孩子,而有些桌子上坐的全是大人.開席之前,每張桌子上都會有一袋「茶食」(裡面裝有瓜子、花生、喜糖和水果),這個時候小孩子就會一個勁兒地猛往自己的兜兒里塞,而大人們卻斯文地吃著.緊接著就是上菜,最後才上飯.有時候客人多,上席客人吃完,桌子被收拾干凈後,下席客人又才坐上桌子開始吃.
吃過之後,還有一件事,就是掛禮(也就是一個人專門在那記錄客人送的禮錢或是禮品),全當是表示對主人的祝賀.
當然,家鄉的習俗還不止這個,如果有機會,再向大家介紹.

7. 介紹地方風土人情的英語作文

About Beijing
Beijing has a history of over 3,000 years with a population of nearly 13 million and a lot of places of interest around it. In recent years, the city of Beijing has been advancing very quickly. You can see more museums, parks an shopping centers here and there. More and more highways and overhead walkways have been built up. What's more, a lot more buses which burn cleaner fuel, such as CNG or LPG, are put into use, to prevent air from being polluted. Water in the rivers is clean again. Wherever you go, you can see green trees, grass and beautiful flowers. All these make life in Beijing more convenient, pleasant and colorful. Beijing is still advancing to the bright future.
關於北京
北京有3000多年的歷史,近1300萬人口和許多名勝古跡。近年來,北京發展得很快。你能看到更多的博物館、公園和購物中心,比比皆是。北京已建成越來越多的高速公路和過街天橋。還有,更多的公共汽車投入使用,它們都使用環保燃料,以防空
氣受到污染。河水又變得清澈了。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能看到綠樹、青草和美麗的花朵。所有這一切使北京的生活更便利,更怡人,更多姿多彩,北京仍在向著美好的明天邁進。

8. 寫一篇200字家鄉風土人情的作文

家鄉的端午糕是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麵粉或用米磨成粉發酵後加糖做成的,鬆鬆的、甜甜的,很好吃。 記得每年五月初二,母親都會從棕樹上砍下一朵棕葉,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腳上,順著葉子的紋路扯成一條一條的,末端還是連在一起的,用來捆粽子。洗好的粽葉和糯米端過來,還有調羹和筷子,一切准備就緒,就搬來小板凳開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邊蹦來蹦去的,不停地問什麽時候才能有粽子吃。看著一片片粽葉在母親靈巧的手裡神奇地變成一個個精緻的粽子。沒多大會的功夫,桌腳上就掛起來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來提在手裡沉甸甸的。就那樣提著棕葉的梗一並放進大大的鍋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開鍋,一股濃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撲鼻而來。 家鄉的端午節有吃螺的習俗,據說是小孩在這一天吃螺會變得聰明。螺這東西當時不昂貴,五分錢就能買一盎,村裡幾乎家家都買得起。初三這一天,賣螺的小販會滿村裡吆喝。小孩們向大人討了錢、買了螺後聚在一起吃;孩子們吃了螺,留下螺殼,就屋頂上扔,弄得舊瓦片喀啦喀啦作響,其樂無窮。 初四一早,大人就會叫小孩們去田埂拔一捆沾著露水的艾草,回來插在門框上。大人們說這樣驅蚊蟲、能避邪。等插在門框上的艾草漸漸被風幹了,就成了葯。夏天村裡的小孩容易得脹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葉放在鍋里煮。蒸氣冒出了一股好聞的香氣,在屋裡繞來繞去,冷卻後讓脹肚子的小孩喝下,有時腫鼓鼓的肚子就會漸漸癟下來。 初五是過端午節的高潮。家鄉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采帶露水蘭草、金銀花、鐵芒箕、番石榴葉、榕葉的「五味草」,當然還要在午時上井裡打一桶甘甜的清泉。這水,都是泉眼裡流出來的,沒有任何污染。在端午節這天,水最涼,喝起來也最可口,喝了這天的水,可以保佑一年健康。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劃龍舟。據說是水鄉蚊蟲多,用「午時水」洗澡可防叮咬。 端午節前,村裡的小孩都會纏著母親或祖母給打個「蛋兜子」。「蛋兜子」是用五色絲線結成一個精緻的網路子。用「五味草」煮鴨蛋,會把鴨蛋染得黃黃的。裝進網路子里,掛在胸前衣襟的紐扣上,胸前的衣服通常也被染上一圈黃漬。出門一碰上小夥伴,就把鴨蛋掏出來,對碰撞,誰的蛋殼先破了,誰就輸了,就剝了殼吃掉,有一種淡淡的五味草的清香。小孩子對於雞蛋很感興趣,並不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吃,而是因為他們特別的喜歡「斗蛋」。帶上幾只蛋,早早的來到教室,幾個一群在課桌上拿蛋對撞,誰的蛋被撞破誰就輸了,好勝的小孩們玩得可開心啦。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於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龍舟競渡據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端陽的下午,四鄉八鄰小孩們穿上新衣服,佩帶「香囊」和「蛋兜子」,高高興興地跟著大人們觀看龍舟競渡。岸上人頭攢動,翹首瞻望;溪面龍舟燦爛,一字排開;船隊服色分明,沿岸彩旗飄揚;一聲炮響,船如箭發。執旗手站在船頭,揮動令旗,助威吶喊;鑼鼓手敲起鑼鼓,節奏聲聲,扣人心弦;劃槳手赤膊上陣,齊心協力,溯流奮進。競渡完畢,奪標龍舟披紅綢,插紅花,放鞭炮,搖頭擺尾繞江向觀眾致意,似英雄凱歌頗自豪…… 離開家鄉好多年了,隔著遙遠的時間和空間我仍能嗅到那股棕葉的清香。妻子和我都是從家鄉出來的,每年端午節,妻子也會用「五味草」煮一些鴨蛋,也會從市場買一點螺煮給女兒吃。現在,超市可以買到各種的粽子,有包紅棗蜜餞的、有包蛋黃果肉的;妻子也會包一些粽子,但我怎麼也吃不出母親包的感覺,怎麼也感覺不到端午節那個鬧烘烘的氣氛。

9. 描寫家鄉的風土人情的作文400~500字 寫南京

過大年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有一年的除夕, 人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 「年」 獸象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 「年」渾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 「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回到村裡時,發現村裡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
每年過年前,從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們把這段時間叫做「小年」 。 除夕晚上,全家人團聚在一起。北方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象徵團聚合歡;同時又取更歲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徵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晚上 12 點,也就是新年剛剛來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過年才算真正結束了。

10. 以家鄉的風土人情的作文開頭

我的家鄉座落在xx省xx縣xx鎮,是個依山傍水的小鄉鎮,素有漁米之鄉的美稱,家鄉風景秀麗,景色怡人,空氣也非常清新,下面,那就讓我來具體地介紹一下我美麗的家鄉吧。
我的家鄉一年四季風景都很美麗。春天,冰雪消融,萬物復甦,柳樹剛剛抽出嫩芽的時候,看,一群群魚兒就在河裡歡快的游著,小草也掀去了沉重的被子,露出了淘氣的小腦袋。到了夏天,一群群的孩子在河裡歡快的嬉戲,有的游泳,有的釣魚,還有的在河邊上做沙,聽那些孩子的叫喊聲,都快把樹上的卵巢震落下來了。秋天,豐收了,農民伯伯們個個喜笑顏開,地里的莊稼又比去年多了一倍,玉米個個棒子大,顆粒飽滿;大豆粒都很鼓,把豆夾都脹裂了,稻子更是好,一片片黃澄澄的。用它碾出來的大米,煮出來的飯,我們吃著心裡都很高興,因為那是靠我們自己的勞動換來的。冬天,萬物都被罩上了一層潔白的雪,進行了一番銀裝塑衷之後,一個個淘氣的孩子們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擲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都快把樹枝上的積雪震落下來了。有經驗的老人把雪形象地比喻成麥子的棉被,冬天,棉被蓋得越厚,來年麥子就長得越好,所以又有這樣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忱著饅頭睡。」我的家鄉地大物博,我所需要,它都能滿足我,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是一個讓我快樂成長的地方,它把我的童年繪畫得五彩繽紛,讓我的童年沒有憂愁,有的是無窮無盡的歡樂,有的是天真純潔的友誼,有的是我美好的回憶————我愛我那景色怡人,四季如春的家鄉。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