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寫作 » 淺談初高中英語寫作的銜接

淺談初高中英語寫作的銜接

發布時間: 2020-12-29 09:09:02

㈠ 淺談初中英語如何實現教學環節的銜接

在我國身為主體的學生目前有三個階段,小學階段、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英語新課標首次把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英語課程與高中英語課程統籌考慮,提出了第一至第五級的目標體系,並與高中的第六至第九級相銜接。這種多級別的目標體系比以往大綱規定的級別.更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新課標不僅對技能和知識提出了級別要求,而且對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也做了描述性的目標要求。通過學習,我有如下幾點體會。一、寓教於樂,繼續培養興趣。在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興趣的培養和發展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成學習動力,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我在以下幾方面進行了嘗試: 1、導入新穎自然,激發興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剛升上初中的學生,仍保持了小學生天真幼稚、個性活潑的天性,他們求知慾旺盛,向師感強烈,不喜歡老師呆板的教學方法。因此,每節課新課導入的講究是上好這堂課的前奏,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應盡可能採用能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趣味十足的方式,如多媒體視聽導入、游戲導入、歌曲欣賞等。同時,因為初中英語課本有較多詞彙和知識點是小學階段已經學過的,所以在導入新課時,也可利用學生在小學已掌握的詞彙和句型,套用chant,以舊引新,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2、課堂活動設計多樣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剛升入初中,保留了小學時期較多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徵。他們一般表現出注意力不穩定和不持久,獨立性和堅持效果差,以機械記憶為主,抽象思維較差,情感外露等特點,因此在課堂活動設計方面應力求多樣化,貼近學生,避免單調的重復訓練,充分利用各種教學環境和手段,大膽創設教學情境促進他們的交流能力和語感的培養。二、解讀教材,做好教學內容上的銜接。小學的教學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聽說方面的能力。教師一般通過聽和直觀感受積累,讓學生學習一些常見的詞彙,簡單的句子和少量的語法知識。到了初中,學生從語言積累階段進入到語言的擴展和使用階段,教學要求從聽說為主逐步向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階段過渡和轉移,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做好銜接。初中教師應盡可能了解小學英語教材,熟悉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在此基礎上重新確定中學英語教材的重難點,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以便融會貫通,達到新舊知識的自然過渡。此外,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認真把握教材內容的趣味性,利用各種直觀教具營造生動的語言交流情景,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英語,體驗英語學習的趣味性,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三、重視教學評價的銜接。《標准》指出,評價是英語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考試題型多樣,難度較低,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他們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建立學習英語的信心,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進入初中以後,尤其是銜接階段的教學評價要求不宜過高,命題時可適當降低難度,避免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使學生逐步適應中學英語教學。另外,我們還應了解小學的評價方式。小學階段的孩子渴望得到教師的贊賞和喜愛,教師的一句「good/excellent/well done/ wonderful」和一個大拇指就會讓他們喜形於色。根據這個特點,對於剛升入初中的學生,教師們應該做好以下工作: 1.不要吝嗇表揚學生。做個細心的老師,善於發現學生的每一點進步,發掘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加以表揚。注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努力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尤其對於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應該盡可能多的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他們回答,用不同的言語來激勵他們,如「great、well done」等。 2.評價方式多樣化。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作業批改,都應當運用多樣的評價方式。課堂教學中可使用小組或個人積分競賽,男女生比賽等;評價作業時多用描述性語言或「great/good/wonderful/super」等評價語,而不是只給一個冷冰冰的分數。這樣的評價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和良性競爭。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是英語教學改革的一個熱點,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希望通過各位教師的共同努力,我們會為英語教學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㈡ 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

[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任務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英語寫作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大重點。每年中考,英語書面表達所佔的分值都不低,可以這樣說,中考英語就是競爭英語寫作,誰的寫作水平高,他的英語分數自然遙遙領先,勝人一籌。英語寫作也是一大難點。就象漢語寫作一樣,學生具有畏難情緒。面對作文,許多學生往往望而卻步,一臉茫然。如何輔導學生書面表達,寫出語法現范、內容健康,語言地道的優秀作文呢?一、作文輔導的過程應由簡到難,循序漸進其實,作文輔導的過程貫穿於整個英語教學的始終。學生從初中一年級的簡單的回答問題、日常對話到初三能夠流暢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其中都包括作文教學的成份。學生只有熟練掌握每一個句型結構,每一個話題,才能夠寫出准確的句子來。而句子是構成作文的基本單位。眾所周知,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中,聽和讀是輸入,而說和寫屬於輸出。沒有大量的輸入,是不會有靈活的"輸出"的。因此從初一年級開始,就應該扎扎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為學生的寫作打下扎實的基礎。作文訓練的過程也是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剛開始通常要求學生寫簡單的幾句話即可。比如:Hello!MynameisGina.Thisismyfamily.Thisismyfather.Thisismymother.Thesearemybrothers…經過幾年的訓練,逐漸培養學生學會寫三五個句子,十多個句子,以至更多,作文指導《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最終達到用英語這門語言簡單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作文訓練重在堅持和積累,重在英語文化的潛移默化的熏陶。《英語新目標》教材以單元編排,每個單元一個話題,每個單元都由易到難,最後落實到以話題為主的書面寫作上來。這些話題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題材廣泛,給學生以發揮的空間和餘地。每個學生可根據個人特長以及自己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見解,寫出與眾不同,富有個人特色的作文來。因此決不能因為趕進度或別的什麼原因忽略甚至刪除這一階段的書寫訓練,因為欲速則不達。別以為書面表達是中考的事情,到了初三再練習吧。要知道,任何知識都是一個長期的積累的過程,語言學習更是如此,決不可能速成。二、階段訓練與專項訓練相結合,大面積提高作文質量初三年級是學生初中的關鍵階段,是學生一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階段抓得好,學生的寫作水平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英語教師在這一階段就要進行專項與綜合兩個方面的訓練。教師本人要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失。前半年時間可要求學生堅持寫英語日記,一般每兩天一篇,題目自定,對學生的日記寫作要求可不必過高,我的要求把這兩天英語課堂上所學的單詞或短語,靈活地運用到日記中。或者寫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話,總之,內容隨意,由學生自己安排。我主要要求人人必須動起手來。動手寫作,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的語言知識充分地利用起來;動手寫作,讓學生主動地思考句子的結構時態;動手訓練,使學生養成了勤於動腦,勤查工具書的習慣。有一種見人見事都想用英語翻譯出來的沖動和慾望。這期間學生的作文一定是豐富多彩,富有個人特色的。待學生對作文有了一定的興趣,扎實的基礎,嘗到了一定的甜頭之後,是要把這匹脫韁的野馬"收"回的時候了。後半年要依據中考類型進行針對性的專項訓練:看圖作文,提示作文,圖表作文,綜合文體作文等等。綜合文體作文又包括,記敘文、描寫文,說明文,應用文。應用文又包括書信、日記、通知、便條…等等要有目的有系統地進行訓練。每四天左右要求學生寫一篇限題作文,每次給學生一個題目,或者用資料書上的作文題,或者往年中考作文,要求學生寫作。並由科代表按時收交。〔初中英語作文教學淺談〕【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㈢ 淺談如何做好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銜接

在文言文中要把握特殊語言現象。大家經過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學習,已經積累了一部分文言版詞語,對文言權用法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認識,也建立了一定的文言語感。高中文言文學習要求大家「了解並梳理常用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文言句式的意義或用法。」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必須要清楚把握漢語中詞語的分類,才能分清文言實詞、虛詞及其解釋和用法。而文言文中的特殊現象: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沒有漢語語法知識作為基礎,更是難以分辨和把握。

㈣ 淺談如何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

摘要:受當前中考模式局限性的影響,初中生的地理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脫節,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高中地理老師應該了解初高中《課程標准》和教材,掌握學生的實際水平,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利用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學地理的興趣,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做好初高中教學的銜接;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地理的學習特點。 關鍵詞: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 當前的中考模式是只考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政治六科,受中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學校對初中的地理教學重視不足,一些學校的地理課由其他科的老師兼任,甚至部分鎮區的初中根本不開地理課。這樣一來,初中畢業生的地理基礎知識普遍薄弱,初高中地理教學嚴重脫節。而在高中的地理教學中,初高中地理知識聯系十分密切,且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的要求明顯不同,高中地理與其它科目一樣同屬高考科目,難度上的跨度大,大部分學生初中的地理的知識嚴重缺乏成了高中地理入門的最大困難,因而在平時的教學中,遇到與初中知識聯系的地方,教學難度較大,嚴重影響高中地理的正常教學。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非常重要。下面,就初高中地理知識的銜接問題,我從學生學習方法和教師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 一、學習方法的銜接 初中學生由於年齡較小,學習知識喜歡死記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歸納。進入高中後,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歸納能力,都有所增強。而且,能力的提高和培養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引導。 1.注重學法引導,減輕學習負擔: 高中教材從培養學生的能力出發,在問題的設計上和知識的傳授上與初中都有很大的區別,如:初中教材在介紹氣候知識時,只要求掌握其最主要的分布地區即可。而高中教材對這部分內容要求很高,不僅要求學生掌握這些主要氣候的特點、成因和分布規律,還要根據文字描述或氣候表格或降水柱狀圖等相關氣候資料,分析、判斷和推理是什麼氣候類型,如何形成、怎樣分布等一系列問題。這時候,如果教師對學生不進行正確的引導,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會明顯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特別是剛進入高中不久的學生,他們對於地理的學習,還處於一種摸索階段,如果此時能對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巧進行適當的點撥,他們將很快的適應高中知識的學習,並可能會受益終生。 2.倡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初中的地理課堂多數以「師講生受」進行,而新課標理念下的地理學習,建立在學生的主觀願望和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應強調理解的質而不是信息的量,要改變「一言堂」的傳統方法,倡導互動式的學習方式;要鼓勵學生向教師質疑,與教師進行平等的對話與交流;要倡導學生之間為促進學習而進行的各種討論,把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新課標強調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演繹與歸納的結合、知識傳播與獲得知識過程的統一;盡量從實際出發,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論證與抽象;創造機會讓學生參與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並得出結論,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各層次地理知識,同時獲得廣泛的地理活動經驗。 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銜接 初中地理的教學方法由於受到初中生認知水平及初中地理僅作為「次科」的限制,較多的採用講授法。學生進入高中後,教師應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採取啟發式。啟發、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根據教學實踐中的嘗試,個人認為,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銜接工作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熟悉教材、課標,對學科知識體系要心中有數 高一地理教師不單要了解高中《課程標准》和教材,同時也要了解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標准》和學生學情,這樣才能完整地把握學科體系,高屋建瓴,對整個學科知識體系做到心中有數。 近幾年我省初中地理所採用的教材版本多,初中地理課程標准對學生的要求也在不斷的調整。在教學前應對初、高中教材和課程標准進行對比分析,了解哪些知識在初中講過,哪些知識雖講過但學生不易掌握,哪些知識還得在高中加深和拓寬等,所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並作適當的記錄。然後,根據調查研究得到的學生情況和教材變化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後,並結合高中教材的教學內容,確立帶領學生復習初中地理知識的起點和重點。 2.進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 可採取課堂提問、問卷調查或進行針對性測驗等方式進行。對學生普遍反映、暴露的問題要記錄下來,隨時掌握的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素質狀況,才能對以後教學的深度、廣度處理做到應付自如。 3.精心設計教學銜接內容,重點突出必備知識 通過調查研究掌握學生的學習的情況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徹底解決,高中教材中將要涉及的內容重點復習。例如很多新生對《地球和地圖》內容掌握不牢,一些概念混淆不清,這些重點問題,要徹底解決,特別是經緯線、經緯度知識。又如區域地理圖普遍掌握不好,一方面在學生的頭腦中沒有形成空間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區圖,不知道這是地球上的哪個地方或者說這幅圖是用來干什麼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靈活的運用地圖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問題和解答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建議在班上貼上中國政區圖和世界政區圖。平時,給學生提供一些圖文、時事資料,讓學生在了解這些地理事物、地理事件的同時,也去了解該事物事件產生和發生的空間位置。這樣對於進行知識銜接時,把重點放在圖上,用圖來引導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事半功倍,同時引導學生學會用圖來分析和推理問題,提高了學生的用圖能力。 利用初、高中知識的內在聯系,拓寬延伸一些概念和規律,對容易忽視和薄弱問題應及時彌補。例如,學生對於初中區域地理掌握不好,高中接觸到的時候就感到突然和陌生。這些知識應在學習中注意彌補。根據高中教學需要,可適當拓寬世界大洲、國家和中國的區域地理知識。一些較高要求的計算(如地方時、區時、日期、氣溫、經度實地距離的計算等),在初中不作要求,但在高中習題中常常接觸到,這些內容要適當加深。 4.合理恰當地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深化初中已有知識。 做好初中與高中知識的銜接,需要佔用高中的教學時間,如果在教學中能使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適當增加教學的容量,提高進行初高中地理知識銜接的效率。同時,地理學科因其本身具有時間跨度大,空間范圍廣,地理事件原理抽象等特點,在教學中有一些復雜的、抽象的問題和現象,如果教師單純採用語言描述學生往往很難理解,如果教師能夠採用多媒體進行模擬演示,這樣可以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利於啟迪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想像力,突破難點。 5.利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 培養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是成功教學的關鍵的環。比如利用課本插圖、地圖冊、掛圖、多媒體教學、詩歌、趣事等,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身心愉快中學習。如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引用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講江淮准靜止峰的時候引用詩句「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讓學生發現自己熟知的詩句中原來還蘊藏了那麼多地理知識。 通過開設研究性學習,師生共同設計地理小實驗,如「正午太陽高度角測量」,「大氣熱力環流」,「檢查學校的太陽能熱水器安裝是否正確」,既讓學生重溫了課本知識,也感受到了自己探究生活現象和地理知識聯系的樂趣和成就感。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結合相關課本知識,多聯系社會實際,啟迪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如教師在講大氣逆輻射時候,可以結合早春的寒潮到來時,如何防止作物凍傷等實例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討論,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掌握相關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從而達到了培養能力,提高興趣的目的。 總而言之,高一是初高中過渡的關鍵時期,學生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時期教師在對初高中地理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能否做好銜接以及能否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法。因此,高一的地理教師要深刻思考、仔細研究,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學的銜接;同時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適應高中的學習特點。

㈤ 淺談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中培養核心素養

Writing skill should base on how you can output the knowledges and experiances you have learned in formal words, the core accomplishment of writing is not simply focus on grammer rule or which vocabulary you can perform, students should able to use those words they have learned to present their opinion or discreble something as much as they can, the only different with speaking is that they should take more care about the sentens in formal way when they writing and that's all.

㈥ 淺談如何通過初中英語主題閱讀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一、初中生英語寫作中存在的問題
英語學習對於很大一部分學生來說是一件頭痛的事情,更別提考驗綜合能力的寫作了。英語寫作能力涉及到學生對詞彙、語法、邏輯等諸多方面的掌握程度。我們中國以漢語為母語,缺乏學習英語的環境,所以學生在英語寫作中存在眾多問題。
1. 詞彙量少,單詞拼寫錯誤
很多初中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感覺困難,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積累足夠的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對於同一個漢語所對應的英語表達所知甚少。尤其在考試當中,由於受時間、心態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學生在作文中寫不出重點單詞,甚至熟悉的單詞也會寫錯。比如interesting, beautiful, difficult, believe等平時經常用到的詞彙,在考試作文中也常常會被寫錯。
2. 語法錯誤多,出現中式英語
語法錯誤在英語寫作中比較常見,源於學生對其掌握不夠牢固。再由於學生寫作時受母語影響嚴重,習慣了用漢語的思維來寫英語作文,所以在寫作時不注意人稱、時態的一致性,經常出現中式英語。例如:My father usually go to work by bike. (本應為My father usually goes to work by bike.); I very missmy grandmother. (本應為I miss my grandfather very much.)
3. 缺少過渡詞,行文不流暢
很多學生的作文通常是由眾多Ilike ---, I don』t like ---, It』s interesting---, It』s boring--- 等類似的、單一的句子拼湊而成,缺少過渡詞,文章不流暢,讓作文審閱者倍感疲乏,學生的作文分數也大打折扣。
4. 書寫不規范,卷面不整潔
寫作注重的是文章的整體結構,書寫規不規范,卷面整不整潔,直接影響到文章的好壞。在平時的寫作中,學生不嚴格遵守英語寫作格式規范,比如句子首字母未大寫,英語標點符號使用不準確,整篇文章段落分層不合理。還有些學生想到什麼寫什麼,寫錯了就在原文上塗改,反復的修改使得卷面潦草凌亂,不整潔。
二、提高初中生英語寫作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培養其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其寫作質量,讓學生樂於寫作,本文將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擴大詞彙量
萬丈高樓平地起。足夠的詞彙量是學生進行課文理解,課外閱讀和英語寫作的基礎。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堅持對每一單元的單詞、短語、重點句型進行聽寫,並且根據遺忘規則,循環記憶。教師還要善於指導學生將所學的單詞進行總結歸類,使學生在融會貫通之間掌握更為豐富的單詞儲備。
例如:在表達「喜歡」涵義時,可採用以下表達:I like---, I love---, I enjoy---, My favorite---.
2. 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明白怎樣寫
如果說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彙是英語寫作的前提,那麼,掌握一定的寫作技巧是英語寫作的根本。平時,筆者指導學生按照「審---抓---連---擴---改---抄」六步法進行寫作。「審」就是審題,確定文體類型,人稱和時態。「抓」即抓要點,包括寫作內容,要求,時間,地點,人物等。「連」即將重點詞彙連成句子。「擴」即將句子擴展成文,並用適當的過渡詞將句子連貫起來,使之成為一篇較為完整的文章。「改」是六步法中重要的一步,即「查錯改錯」,檢查文中單詞、時態、人稱是否正確,主謂是否一致,要點是否全面,是否符合英語表達習慣。最後一步就是「抄」,在草稿本上完成之前五步後,將文章工整地謄寫到作業本或試卷上,並注意書寫規范,卷面整潔。
3. 勤於練習
對於英語學習者來說,多聽不如多說,多說不如多寫。要想提高英語寫作能力,勤於寫作時必不可少的。筆者要求學生每天用英語寫四個句子,即「每日四句」,內容不限,可以是學生自己的所見所聞,也可以利用某一語法結構造句,教師及時給學生批閱。長期堅持下來,學生的英語寫作確實有所提高,所學的語法知識也能夠靈活運用。除了練習英語句子,筆者還要求學生每周寫一篇英語作文,並適時地教給他們一些過渡詞。例如,在表達觀點或提出建議時,可用first of all, next, then, finally等詞,條理清晰,簡單明了;表達轉折關系時,可用but, however;表達因果關系時,可用so,therefore, as a result 等;總結時可用in a word, as is known to all 等過渡詞。所用過渡詞對整篇文章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使行文流暢。
4. 採用多種方法批改學生作文
文章不厭百回改。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修改,從而能使學生的習作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筆者通常採用以下方式批改學生作文:第一,課後統一收齊作文本批改。這種方式大大節約了課堂時間,同時,老師還可以在作文本上寫上適當的批語。比如Well, 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but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some words mistakes? You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in writing. Please keep working.等等類似的句子經常出現在學生的作文本上,激勵學生寫作,使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轉「我要寫」為「我樂寫」。第二,當面批改。一邊批改,一邊給學生講評。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白該如何改進和提升。第三,學生互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組員的習作互相評論,集合眾人的觀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教師適時把優秀的作文當作範文讓學生來模仿寫作,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增加了他們的成就感。
三、結束語
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 高水準的寫作能力不是短時間可以練成的,它是長期積累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結果。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活動的時候,需要強化寫作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的寫作引導,講解正確的寫作方法,注重習作的講評結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指導,廣泛閱讀,勤於練筆。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長期積累,優美的文章便會信手捏來。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㈦ 淺談初高中數學銜接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學生由初中升入高中將面臨許多變化,受這些變化的影響,學生不能盡快適應高中學習,學習成績大幅度下降,甚至過去的尖子生可能變為學習後進生。為此,筆者結合高一實際,對初高中分化原因進行了分析,並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搞好銜接,全面提高高一數學教學質量進行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關於初高中數學成績分化原因的分析
1.環境與心理的變化。
對高一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教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學生產生「鬆口氣」想法,入學後無緊迫感。也有些學生有畏懼心理,他們在入學前,就耳聞高中數學很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也確是些難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異面直線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於怵頭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2.教材的變化。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具體,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數、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討論字母的取值范圍對結果的影響,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
其次,由於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於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後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學法的變化。
到高中,由於內容多時間少,教師不可能把知識應用形式和題型講全講細,只能選講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題目,以落實「三基」培養能力。因此,高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要勤於思考,善於歸納總結規律,掌握數學思想方法,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剛入學的高一新生,往往繼續沿用初中學法,致使學習困難較多,完成當天作業都很困難,更沒有預習、復習及總結等自我消化自我調整的時間。這顯然不利於良好學法的形成和學習質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銜接所採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備工作,為搞好銜接打好基礎。
①搞好入學教育。這是搞好銜接的基礎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這里主要做好四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佔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採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並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四是請高年級學生談體會講感受,引導學生少走彎路,盡快適應高中學習。
②摸清底數,規劃教學。
為了搞好初高中銜接,教師首先要摸清學生的學習基礎,然後以此來規劃自己的教學和落實教學要求,以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實際中,我們一方面通過進行摸底測試和對入學成績的分析,了解學生的基礎;另一方面,認真學習和比較初高中教學大綱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數學知識體系,找出初高中知識的銜接點、區別點和需要鋪路搭橋的知識點,以使備課和講課更符合學生實際,更具有針對性。
2.優化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初高中銜接。
①立足於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層次教學。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講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勸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進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後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並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②重視新舊知識的聯系與區別,建立知識網路。初高中數學有很多銜接知識點,如函數概念、平面幾何與立體幾何相關知識等,到高中,它們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圍擴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結論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講授新知識時,我們有意引導學生聯系舊知識,復習和區別舊知識,特別注重對那些易錯易混的知識加以分析、比較和區別。這樣可達到溫故知新、溫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視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方法探索過程,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高中數學較初中抽象性強,應用靈活,這就要求學生對知識理解要透,應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對知識結論的死記硬套上,這就要求教師應向學生展示新知識和新解法的產生背景、形成和探索過程,不僅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方法的本質,提高應用的靈活性,而且還使學生學會如何質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進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④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反思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我們在教學中,抓住時機積極培養。在單元結束時,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章節小結,在解題後,積極引導學生反思:思解題思路和步驟,思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思解題方法和解題規律的總結。由此培養學生善於進行自我反思的習慣,擴大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范圍,提高學習效率。
3.加強學法指導。
高中數學教學要把對學生加強學法指導作為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以培養學習能力為重點,狠抓學習基本環節,如「怎樣預習」、「怎樣聽課」等等。
具體措施有三:一是寓學法指導於知識講解、作業講評、試卷分析等教學活動之中,這種形式貼近學生學習實際,易被學生接受;二是舉辦系列講座,介紹學習方法;三是定期進行學法交流,同學間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總之,通過各個環節的重視,讓學生真正融入自主學習,使學生能找回學習初中數學的興趣加上自身的努力,一定能使學生更快的適應高中數學。

㈧ 淺談如何做好初中英語與小學英語的銜接

初一學生是剛脫離小學階段升上中學的群體。應該說他們與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相似,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許多共同特點,因此在教學管理、教學形式上也應有其相同的規律。 剛從小學升上初一的學生,仍然保持了小學生天真幼稚、個性活潑、求知慾旺盛、向師感強烈、不喜歡教師一言堂的呆板教法,也不喜歡教師態度冷漠。他們希望教師教法生動靈活、態度和藹親切,並時刻關注他們。但是我們一些初中英語教師由於缺乏對這些年齡小的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便出現了明顯的脫節。 小學英語教師依據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特別注重創設教學流程,採取形式多樣的教法,積極創設情景,把聽、說、讀、寫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但其不足之處是教師一般都較重視句型和單詞的機械記憶,而忽視了讀音的准確性、語音教學上的趣味性。在實踐階段,教師較注重語法教學,重視句型、中譯英等方面的操練,教法形成單調,常會枯燥無味,這就使得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初一學生精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對教師的教法無法適應,漸漸地失去了原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 其實,按照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中小學英語教學較好的銜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也應滲透小學的教法,做好中小學教法的良好過渡。本文就初一詞彙教學方面談談中小學英語教法銜接的一些體會。 一、寓教於樂,繼續培養他們的興趣。學生對他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學起來就會感到精神愉快、不知疲倦。如何讓初一學生在學習單詞過程中不感到單調,我通過實踐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1、注重發音教學,加強語音教學的趣味性語音是語言的基礎,學好語音不但有利於正確地以聲音的方式表達思想,而且對詞彙的學習和記憶力大有幫助。作為初一的英語教師要特別注重發音的教學,更要重視發音的正確性,克服學生發音不準的缺點。所以,教師如何講解48個音素的發音要領和發音比較,讓學生掌握好發音規律,並且要像小學一樣,採用多種的教學方法和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到意興盎然,增強教學效果,就顯得尤其重要。根據小學對發音教學不夠嚴格的特點,在單詞教學中就要注意母音字母組合,母音和輔音字母組合,輔音連綴,以及多音節的劃分,句子朗讀等方面的准確性和趣味性。還可以針對初一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的特點,選編一些與音素相關的歌謠、歌曲、謎語、繞口令以及小短文等,讓學生在有趣有活動中鞏固所學音標和讀音規則,為掌握好單詞打下好基矗如在教一組清濁對應的輔音音標[p][b]時,可不斷地進行讀音對比練習:pig-big,park-bark,pit-bit,pear-bear,還可繞口令: Bety'sbaby'snameisBobby. BabyBobbyisafatboy. BobbyisBety'slovelyfatbaby. BetylovesherfatbabyBobby. 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夠在初一的英語教學中,發揮小學的靈活教法和中學重視准確性的教學優勢,使中小學英語教學更好銜接,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直觀教具,建立形象思維從小學剛升上初一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而直觀教學的方法正是符合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切忌單調呆板的教法,所以用實物、彩圖卡片、簡筆畫或立體投影等教學手段可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在教深港版(初中)第一冊unit6It'sdryinwin-ter這一課中,可這樣讓學生掌握有關天氣變化,一年四季的詞彙:畫上四幅不同季節的圖,從圖中的景色來分辨和學習「春、夏、秋、冬」等詞彙。也可讓學生從自身的感受來學習「warm(溫暖的)、cool(涼爽的)、hot(熱的)、cold(寒冷的)以及其他詞彙。這樣,教師就將詞的音、形、義全過程教學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形象,又情趣盎然,較容易為初一學生所接受。 3、以舊引新,重視中小學英語知識的聯系初中英語課本有許多詞彙是在小學階段已學過的,重現率高。在講授單詞時,可採用以舊詞解釋新詞,以新詞套用舊句型,以新詞造句重溫舊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做到詞不離句,活學活用。也可根據同音、形同音不同的詞的特點,寫出學過的詞彙。為此,可讓學生准備一本詞彙本,每教一個詞,就要求他們寫出與此單詞發音相近或詞形相似的單詞,看誰說得多,寫得快。 如在教學序數詞(Ordinalnumbers)時,可先讓學生寫出小學學過的基數詞(Cardinalnumbers),除前三個基數詞變化特殊外,其他詞尾稍有變化或有規律的可引導他們在詞尾加上-th構成序數詞。出示幻燈,進行新舊對比,既復習舊知識又掌握到新學的詞彙: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our-fourth,five-fi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nty-twentieth.由於把小學的英語詞彙與初中的新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教學,於是中小學的英語知識就能銜接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4、開展詞彙聽寫接力賽小學生升上初一後,仍然保持小學時候那種大膽發言,好勝心強,喜歡活動教學特點。教師根據這種特點可以每堂課開始或結束前幾分鍾,叫各組的學生依次到黑板上聽寫相同單詞。(每人寫一個詞)。依次進行到最後一個單詞,看哪個組聽寫得又快又准,既檢查了他們的記憶情況,又可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二、在導入新課中教學詞彙大家都知道,詞是為句子准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深港版教材不但注重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圖文並茂,極富趣味性。作為初一學生,他們在小學時已掌握大量的詞彙及短語(大約七百五十個)。因此,可以利用學生在小學已掌握的詞彙,在導入新課中一方面教學詞彙,同時用淺顯的語言把它們改編成小故事,講時配以表情、動作來幫助理解,以英語解釋英語,新詞在句中產生,這樣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新學詞彙,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還可採取看圖提問、創設情景、小短劇等形式學習新單詞,不但學得真實、巧妙、自然,而且對於口語訓練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以第一冊unit2.Peterwaslateforschool為例,可這樣用敘述故事來導入新課並教學單詞及短語: Peterisanewmiddle-schoolstudentnow.Heisagoodboy.Everymorninghecomestoschoolontime.Heoftengetsupatsixthirty.Butyesterdayhewaslate.MissPengaskedhim:「Whywreyoulateyesterday?」「Mybuswaslate.」Petersaid,MissPengdidn'tbelievehim.andasked:「Wherewereyouyesterday?」Petersaidthathewasinbedathome.ButMissPengsaid:「Yourbuswasn'tlate.andyouweren'tsickyesterday.Youwerelazy,」Pe-tersaidsorrytoher. 通過實踐,在初一的英語教學中,只要重視小學與初一的英語知識的有機銜接和教學方法的銜接,就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興趣,提高初一英語的教學質量。初一學生是剛脫離小學階段升上中學的群體。應該說他們與小學高年級的學生相似,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許多共同特點,因此在教學管理、教學形式上也應有其相同的規律。 剛從小學升上初一的學生,仍然保持了小學生天真幼稚、個性活潑、求知慾旺盛、向師感強烈、不喜歡教師一言堂的呆板教法,也不喜歡教師態度冷漠。他們希望教師教法生動靈活、態度和藹親切,並時刻關注他們。但是我們一些初中英語教師由於缺乏對這些年齡小的學生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研究,在教學方法上便出現了明顯的脫節。 小學英語教師依據小學生心理、年齡特點特別注重創設教學流程,採取形式多樣的教法,積極創設情景,把聽、說、讀、寫和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但其不足之處是教師一般都較重視句型和單詞的機械記憶,而忽視了讀音的准確性、語音教學上的趣味性。在實踐階段,教師較注重語法教學,重視句型、中譯英等方面的操練,教法形成單調,常會枯燥無味,這就使得剛從小學升上來的初一學生精力無法長時間集中,對教師的教法無法適應,漸漸地失去了原來學習英語的興趣與動力。 其實,按照初一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中小學英語教學較好的銜接,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也應滲透小學的教法,做好中小學教法的良好過渡。本文就初一詞彙教學方面談談中小學英語教法銜接的一些體會。 一、寓教於樂,繼續培養他們的興趣。學生對他所學的東西一旦有了興趣,學起來就會感到精神愉快、不知疲倦。如何讓初一學生在學習單詞過程中不感到單調,我通過實踐認為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進行: 1、注重發音教學,加強語音教學的趣味性語音是語言的基礎,學好語音不但有利於正確地以聲音的方式表達思想,而且對詞彙的學習和記憶力大有幫助。作為初一的英語教師要特別注重發音的教學,更要重視發音的正確性,克服學生發音不準的缺點。所以,教師如何講解48個音素的發音要領和發音比較,讓學生掌握好發音規律,並且要像小學一樣,採用多種的教學方法和充分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到意興盎然,增強教學效果,就顯得尤其重要。根據小學對發音教學不夠嚴格的特點,在單詞教學中就要注意母音字母組合,母音和輔音字母組合,輔音連綴,以及多音節的劃分,句子朗讀等方面的准確性和趣味性。還可以針對初一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的特點,選編一些與音素相關的歌謠、歌曲、謎語、繞口令以及小短文等,讓學生在有趣有活動中鞏固所學音標和讀音規則,為掌握好單詞打下好基矗如在教一組清濁對應的輔音音標[p][b]時,可不斷地進行讀音對比練習:pig-big,park-bark,pit-bit,pear-bear,還可繞口令: Bety'sbaby'snameisBobby. BabyBobbyisafatboy. BobbyisBety'slovelyfatbaby. BetylovesherfatbabyBobby. 通過這樣的教學,就能夠在初一的英語教學中,發揮小學的靈活教法和中學重視准確性的教學優勢,使中小學英語教學更好銜接,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直觀教具,建立形象思維從小學剛升上初一的學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而直觀教學的方法正是符合初一學生的思維特點,教師切忌單調呆板的教法,所以用實物、彩圖卡片、簡筆畫或立體投影等教學手段可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在教深港版(初中)第一冊unit6It'sdryinwin-ter這一課中,可這樣讓學生掌握有關天氣變化,一年四季的詞彙:畫上四幅不同季節的圖,從圖中的景色來分辨和學習「春、夏、秋、冬」等詞彙。也可讓學生從自身的感受來學習「warm(溫暖的)、cool(涼爽的)、hot(熱的)、cold(寒冷的)以及其他詞彙。這樣,教師就將詞的音、形、義全過程教學一次性完成,既生動形象,又情趣盎然,較容易為初一學生所接受。 3、以舊引新,重視中小學英語知識的聯系初中英語課本有許多詞彙是在小學階段已學過的,重現率高。在講授單詞時,可採用以舊詞解釋新詞,以新詞套用舊句型,以新詞造句重溫舊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做到詞不離句,活學活用。也可根據同音、形同音不同的詞的特點,寫出學過的詞彙。為此,可讓學生准備一本詞彙本,每教一個詞,就要求他們寫出與此單詞發音相近或詞形相似的單詞,看誰說得多,寫得快。 如在教學序數詞(Ordinalnumbers)時,可先讓學生寫出小學學過的基數詞(Cardinalnumbers),除前三個基數詞變化特殊外,其他詞尾稍有變化或有規律的可引導他們在詞尾加上-th構成序數詞。出示幻燈,進行新舊對比,既復習舊知識又掌握到新學的詞彙: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our-fourth,five-fi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nty-twentieth.由於把小學的英語詞彙與初中的新詞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教學,於是中小學的英語知識就能銜接起來,提高教學質量。 4、開展詞彙聽寫接力賽小學生升上初一後,仍然保持小學時候那種大膽發言,好勝心強,喜歡活動教學特點。教師根據這種特點可以每堂課開始或結束前幾分鍾,叫各組的學生依次到黑板上聽寫相同單詞。(每人寫一個詞)。依次進行到最後一個單詞,看哪個組聽寫得又快又准,既檢查了他們的記憶情況,又可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 二、在導入新課中教學詞彙大家都知道,詞是為句子准備,是語言的建築材料,深港版教材不但注重語言生動活潑,而且圖文並茂,極富趣味性。作為初一學生,他們在小學時已掌握大量的詞彙及短語(大約七百五十個)。因此,可以利用學生在小學已掌握的詞彙,在導入新課中一方面教學詞彙,同時用淺顯的語言把它們改編成小故事,講時配以表情、動作來幫助理解,以英語解釋英語,新詞在句中產生,這樣能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新學詞彙,這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還可採取看圖提問、創設情景、小短劇等形式學習新單詞,不但學得真實、巧妙、自然,而且對於口語訓練和交際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以第一冊unit2.Peterwaslateforschool為例,可這樣用敘述故事來導入新課並教學單詞及短語: Peterisanewmiddle-schoolstudentnow.Heisagoodboy.Everymorninghecomestoschoolontime.Heoftengetsupatsixthirty.Butyesterdayhewaslate.MissPengaskedhim:「Whywreyoulateyesterday?」「Mybuswaslate.」Petersaid,MissPengdidn'tbelievehim.andasked:「Wherewereyouyesterday?」Petersaidthathewasinbedat

㈨ 淺談怎樣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

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於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於學習。

㈩ 張志華 淺談如何實現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互補銜接

作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就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互補銜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做法,具有一定的參考借鑒價值。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完全中學,由於工作需要,我擔任了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觀察了初中、高中的信息技術教材,發現初、高信息技術教材由於學科的特殊性採取了零起點、螺旋式上升的知識體系,也就是說初中、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知識重疊的現象十分突出。以江蘇省目前使用的信息技術教材為例,初中教材(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高中教材(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內容的主要重疊情況可用下圖來表示。(註:高中信息技術由必修和選修兩個模塊組成,其中選修模塊包括網路應用技術、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資料庫、人工智慧等五個部分,各地區各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其一,江蘇省目前絕大多數學校選擇的是網路應用技術選修模塊。)為了避免出現小學學過的內容到了初中再學一遍、初中學過的內容到了高中還得學習一遍的重復教學現象,我們很有必要對教材進行深度比較分析,根據初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教學思想、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作相應的調整,各有側重地開展有區別的教學,實現初中、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互補性銜接。為此,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教學目標的追求上各有側重初中側重知識的積累、高中側重問題解決。初中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在課程的總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總目標。在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下,總是習慣於按統一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結果教學效果和預設的目標相差甚遠,《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對此作出了明確要求:「建議在保證基本教學目標達成的前提下,設計分層次的學習目標,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發展水平和不同發展特點的學生,都能夠作出符合自己學習的選擇」。為此,我們應該將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分年齡段在初中高中階段逐步達成。讓初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形成初步的信息意識,學會選擇信息資源,對信息進行簡單處理、加工和傳送、接收,懂得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作用和影響。而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掌握計算機實際操作技能,創造性地應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推理判斷能力,理解計算機應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理解計算機等信息工具給人、社會帶來的倫理的、社會的、政治的影響。例如:在「IP地址」章節的教學上,初中階段應該側重IP地址的定義、格式和作用上,通過與門牌號的類比,讓學生對IP地址的基本知識有初步的了解;但是對於高中生,僅此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可能對IP地址為什麼分成五大類、怎樣分類、其分類的方法和作用是什麼等感興趣,教師就必須深度發掘教材,讓學生對IP地址有更進一步的理性認識,進而可以對區域網的IP地址進行選擇和規劃,解決有關網路的實際問題。又如:網頁製作在初高中教材中均有出現,我們可以讓初中階段的學生掌握簡單的靜態網頁製作就可以了,但是對高中學生,我們可以開展動態網站的學習,比如讓學生建立一個簡單的BBS論壇等。二、教材內容的認識方式和深度難度上各有側重初中側重感性認識、高中側重理性理解。知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信息技術相關知識的形成也不例外,它要經過由實踐到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認識然後回來指導實踐的過程。針對信息技術課程與教材「零起點」的現狀,我們可以推行「多起點」實施的策略,即在不同年齡階段採用不同方式、不同難度、不同要求的施教方法;根據初高中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已有知識結構特點,確立不同的教學重點;對於難以避免的重疊部分內容,我們可以改變其教學難度、廣度、深度,並形成梯級層次。例如:在「信息的獲取與下載」這一章節的教學上,初中階段可以考慮展開有關文字、圖片、軟體、網頁等相關信息的下載,而對於譬如迅雷這樣的專用下載工具,只要求學生掌握其使用方法就行。到了高中階段,我們可以通過架設FTP伺服器,製作BT種子等操作,引入「斷點續傳、多線程、流媒體的下載、P2P下載原理分析」等深層次的問題並引導學生探究解決,提升高中學生理解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選擇上各有側重初中生的年齡階段決定他們興趣廣泛、活潑好問、喜歡群體活動,為此,可以考慮採用情景設置和任務驅動的方式來開展教學,通過小組協作分工完成教師設定的任務,以達成教學目標,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而在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性和閉鎖性較強,喜歡獨立思考問題,同時高中生的思維更加具有預計性,也就是說,在解決問題之前,能事先形成打算、計劃、方案以及策略等等。為此,可以考慮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任務、過程、目標全部由學生自主掌握,教師僅僅起到指導、監控的作用。例如:在學習 「設計主題網站」章節時,在初中階段,我們要手把手先教會學生如何創建站點,然後怎麼用表格來定位布局整個網頁,如何插入圖片和Flash動畫等等,然後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既定的任務設計,應該來說還是走的「先模仿後操作」的路子。但是對於高中生來說這個方法肯定不行,他們已經又很強的自我意識了,你要強迫他們按照你的意圖一步步完成網頁製作那是非常困難了,我們不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研究,說不準有些同學做的網站比老師做的還要漂亮呢,何樂而不為呢?四、在教學評價方面各有側重教學評價具有鑒別功能、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教學評價是推進素質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對學生信息技術素養的評測是檢驗學校信息技術教育教學質量的必然手段。初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評價既要關注評價結果,更要關注整個「教」與「學」過程,注重對學生信息意識和情感、信息倫理道德修養、信息技術常識的全面評價。同時,根據初高中學生認知水平的不同,建議初中階段重點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的情況,而高中階段重點考察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價值主體的建構,即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圖片處理」章節進行考核評價時,對初中階段的學生可以主要考察操作的主要方法和過程,或者給出一張作品,讓學生指出用到了Photoshop的哪一些技術,可以用簡答題或填空題來實現考察和評價。而在高中階段,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從互聯網上搜索素材,自主創作一幅圖片廣告,除了完成相關的技術操作要領之外,還要對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進行評價。當然,側重一方面並不意味著完全否定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在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採取不同的策略開展有側重點的教學,就一定能夠有效地實現初、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互補銜接。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