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核心素養的英語寫作教學設計
A. 如何在寫作教學設計中滲透學科核心素養
我國基礎教育深化改革提出的核心素養(The Core Competencies)一詞是國家在國際大背景下提出的。OECD於1997年提出的這回個詞條(王答薔,2016)。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21世紀對人才的培養要求越來越高,從全球看,新世紀基礎教育領域將從四個維度培養學生的十大核心技能,即在思維領域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問題解決與決策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在工作能力領域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工具應用領域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在生活領域將培養學生的全球意識、變化的生活與職業適應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一種交流工具,新課標的修訂將重新確立其社會重要性和全民普及性,以適應我國國際化發展的需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四個板塊。這四個板塊相互支撐、相互包容、相互促進、相互補充,我們的語言教學將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向四項核心素養發生轉變。
B. 怎樣把小學英語的核心素養融入到教學設計中
教學設計應當體現對個人素養的培養。
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有針對性。
C.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課題有哪些突破點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差距,最大的問題在於,美國教育追求學生的自主與自律,而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在壓抑和緊張的氣氛中學習,不能很好的開創自己的思維,束縛了身心。
D.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設計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教學案例的書寫是最近浙江省課程改革的一個舉措,目的是讓教師更快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範式變革,更能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任老師所指導的《如何撰寫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課堂教學設計》值得學習和撰寫。
E. 基於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課題有哪
「核心素養」的核心既不是單純的知識技能,也不是單純的興趣、動機、態度,而在於重視運用知識技能、解決現實課題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斷力與表達力及其人格品性。這意味著,要求學生能夠運用各門學科的內容進行思考
F. 核心素養下的英語教學設計怎麼寫
一、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對理論的一種簡潔的再現。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對象、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