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雅思托福 » 人口問題雅思英語作文

人口問題雅思英語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1-15 08:48:21

雅思大作文分析:控制人口增長是好舉措嗎

洛陽大華雅思大作文分析:控制人口增長是好舉措嗎
Is it a good idea to control the world's population growth?
Arguments
1. In modern times, a family with few children, or even with no children at all, is still a happy family.
2. With fewer children in a family, parents spend less time on household chores and concentrate more on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their children enjoy better material and e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an those in bigger families.
3. The most pressing problem created by the rapid increase in population is a shortage of food. At present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existing population is not getting enough of the right kind of food.
4. The rapid rise in world population is creating problems for all countries on earth because there simply aren't enough resources.
5. Both rich and poo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should take united action to deal with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Otherwise, there will be more people fighting for less land and fewer resources, and the future will bring poverty, misery and war to us all.
6. Population increa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wiped out the material benefits that they have achieved.
7. Statistics show that where the population rate is high,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are Jow. This means,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cannot improve unless there is a rection in the increased rate of population.
8. Overpopulation creates a shortage of schools, teachers, hospitals and doctors.
9. Overpopulation causes problems in housing and employment, especially in cities.
10. Just imagine how much better life would be if the world population were cut by half!
Counter-arguments
1. People in agricultural areas need more children to help them with the work in the fields.
2. Whether to have children or not is a private matter and nobody should interfere with it.
3. It is unfair to blame all the problems on the increase in population. It is those greedy manufacturers and businessme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at make the heaviest demands on the world's resources and cause the most pollution.
4. If population control were a must, 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s well because a baby born in USA will use in his lifetime 30 times more of the world's resources than a baby born in India.
5. Children are the most important in life. With fewer children around, life will be ll, meaningless and unhappy. It is incredible for a couple to have no children at all.
6. Children in a family give the parents a sense of responsibihty and pride. They are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ability of a family.
7. Population control does greater harm than we realize. For instance, if the one-child pohcy is still in practice in 100 years, people then will have little idea of kinship~ ties, for most of them will have no brothers, sisters, uncles, aunts, or cousins.
8. With the govermnent's family planning policy in operation we now have a generation of "only child" families: most of them are arrogant, selfish, and spoilt.
9. A big family offers children a chance to learn how to cope with and care for other people.
10. Children in big families have the chance to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ir manners at home, their study at school, their performance at their place of work, etc. Older children usuall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younger one.

Ⅱ 雅思範文政府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方法如下:
(一)改變傳統老齡觀:從「健康老齡化」向「積極老齡化」轉變
「健康老齡化」是指個人進入老年期時在軀體、心理、智力、社會和經濟五個方面的功
能仍能保持良好狀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老年人中若有較大比例屬於健康老齡化,老年人的作用能夠充分發揮,老齡化的負面影響得到制約或緩解,則其老齡化過程或現象就可能是健康的老齡化或成功的老齡化。健康老齡化是我們應對老齡化挑戰的基本戰略,但它還不是我們的終級目標,如何使老年人群成為社會發展的建設性力量,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必須結合時代精神,超越健康老齡化這一較為傳統的觀念,實現向「積極老齡化」觀念的轉變。
(二)建立以家庭養老為主的多元化養老模式
東方文化和價值觀十分推崇家庭養老,「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就非常典型地宣
揚了養老責任高於個人發展的理念。多少年來,家庭養老一直是我國唯一的養老模式,在促進代際和諧和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優越性。進入老齡化社會後,盡管這一模式受到了挑戰,但我們仍然堅持家庭養老的主體地位不動搖。此外,為了更好地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還必須進一步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使社會化養老成為家庭養老模式的有益補充,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培育:第一,積極培育為老年人服務的各種社會組織。這類社會組織在我國還處在一個初步成長階段,他們的發育需要國家的法律和制度促進,以便更充分地發揮其在社會事務中的作用,成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支生力軍。第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多向老齡事業投資,減輕國家公共資金的投入。發展老年產業,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的需求,創新多種服務方式,推進社會化養老。老年產業可以把服務延伸到准老人,在保險、理財、住宅、保健等方面為他們提供服務,讓准老人做好進入老年期的各種准備。第三,發揮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優勢。我國社會力量養老的一個制度創新是以社區為依託,推行居家養老,這是中國特色的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積極舉措。在社區養老能更有效地利用既有資源,老年人也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環境里安度晚年。
(三)發展老年醫學,延長「生活期望壽命」
我國自然人均期望壽命在國際上處於較高水平,但老年群體的生活期望壽命在世界上還
比較低,即居民的健康生活時間較短。因疾病、傷殘喪失生活能力的老人顯著增加,給國家、社會和家庭都帶來了沉重負擔。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各項醫療費用的進一步增加將給社會經濟帶來更大負擔。解決醫療負擔過重問題是解決一系列人口老齡化社會問題的重要一環。為此,要大力發展老年醫學,實現醫療資源的平衡性,特別是要做好老年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為老年人提供適當、及時的初級保健照顧。這主要包括疾病的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醫療管理和後期照顧等環節。發展老年醫學是解決老齡化帶來醫療費用增加問題的重要途徑。因為越早發現疾病,就越容易治療。如果保健系統錯過了及時診治老齡病的機會而造成了老齡病的增加與惡化,就會進一步增加社會負擔,加大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四)推進老年立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推進我國老齡事業。我國
1996 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但有關老年工作的法制建設仍滯後於老齡化的發展,在處理很多涉及老年人民事糾紛時缺乏專項法律法規依據。為了切實維護老年人權益,發展老齡事業,應盡快制定社區服務法、老年人住宅法和老年福利法等。實踐證明,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規體系,可以更好地調整涉及老年人的法律關系,制裁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促進家庭和睦,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供保障。
(五)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適時提高勞動年齡的上限,使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和供養系數保持在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水
平上,勞動年齡人口在總體人口中處於核心和支配地位。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高表明勞動力資源豐富,供養系數低,有利於經濟發展;勞動年齡人口比重低會導致勞動力資源減少和供養系數加大而制約經濟發展。我國以59 歲為勞動年齡上限,是上世紀50年代根據當時的生產力水平和人均預期壽命確定的。50年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已大大提高,人均預期壽命已延長到70 歲,如果退休年齡仍維持在50 年前的水平,則對於勞動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以及人口老齡化危機的應對都不利。因此,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實行彈性退休制度,對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行業和產業,適當放寬退休年齡。國家可以通過技能開發和培訓學習提高人們適應勞動力市場的能力,延緩退休年齡,緩解人口老齡化壓力。各地可以建立老年人才庫,合理利用老年人才,使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例如教師、醫生、律師、科技人員等重返職場,或者投入社區,加入到為老年人服務的行列,緩解我國社會保障所面臨的口老齡化的壓力。

Ⅲ 雅思大作文觀點解析:控制人口增長是好舉措嗎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性的人口問題,在中國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們幾乎可以這樣認為,中國的人口問題解決了,世界的人口問題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採取了一系列解決人口問題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基本方針是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最主要的措施是實行計劃生育。這些措施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確實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的急劇增長(盡管一個時期有些地方的土政策不免過激),有力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增強了人口素質,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使「兩個文明」建設向前邁進了一大步。所有這些,已經得到國際國內相關組織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可,並且獲得聯合國有關機構的高度贊賞,這足以從一個方面表現出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從另一方面看,我國的改革開放,尤其是政府職能的轉變,機制的更新,體制的變革,以及市場經濟大潮,對整個社會,特別是對廣大農村和眾多中小企業、個體經營者等,產生了大范圍、社會性的震盪。產生深度積極影響的同時,所帶來消極影響的直接後果之一,是給我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通過實地調查研究,我對人口和計劃生育方面的有關情況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據我所知,現在有一些只有一個女孩的父母,想盡各種法偷生第二胎,那些因單位停產長期放假的,手握調令閑居家中的,停薪留職的,假病休的,和單位領導鬧意見不上班的,被精簡解聘待業的,外地來的商販,打工流浪人員等,這些人各鑽各的空子,想方設法生二胎,甚至三胎。這些人中,絕大多數是有女孩子,想再生個男孩,而那些有了男孩子的,只有少部分人想再生個女孩,他們認為,雖然沒有女孩,兒媳婦將來總會娶到家裡,養女孩不過是給別人盡義務。農村的情況更甚,偷生第三胎也並不罕見,這些人的想法很簡單:不生出個男孩死不罷休。為什麼一定要生個男孩子呢?男女除了生理上的體力差別外,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些人認為男孩是「根」,女孩是「果」,而「果」是最終要被人摘去的。「根」在什麼地方呢?「根」就「根」在男人擁有並無法律依據的獨占性姓氏繼承權。在我們中國,不成文的風俗習慣,有時比正式頒布的法律更能有效制約人們的思想行為。中國數千年來陳舊的封建思想意識,陳舊的人口和婚姻觀念,陳舊的子孫延續傳統,陳舊的「無後為大」封建禮教樊籬,是我國人口有增無減最終的社會、思想、道德根源。生產力發展遲緩,社會經濟相對落後,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貧乏等,是其經濟根源。有關人口和計劃生育方面的科學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各種避孕措施手段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是其技術根源。目前普遍認同的是,只要科學技術發展了,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充實了,思想認識水平提高了,自然也就不再多要孩子了,但上述條件何時才能實現呢?現實是我們已經有了這么多人,這么多人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沉重負擔,這個龐大的基數壓得我們幾乎喘不過氣來,使那些條件似乎變得更加遙遠。人口問題的確十分復雜,很大程度上與物質和精神生活上的進退並不成比例,而單純的思想認識無異於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會起到實質性作用。有一點我們不能不承認,人們的思想意識和社會環境因素所產生消極影響的不良後果,有時會制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進步,比如人口問題即是。在持定的歷史環境條件下,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能等同於解決了人口問題。現在,我國的科學技術和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相對來說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或者說已經達到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人口還是以令人不安的速度持續增長,如果不是國家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地方政府採取一些強硬甚至過激手段的話,我國的人口恐怕早已達到十五或二十億了罷!由此看來,中國的人口控制,不但是長期的,而且更應該是戰略性的,一味單方面地講提高人們的思想認識水平,或者採取一些外在性措施,都很難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人口問題。中國的情況與西方不同,中國有其特殊的歷史和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社會現狀,包括建設社會主義,也必須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見,要解決中國的人口問題,也必須用「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法。我堅信,這種「有中國特色」的解決法,很可能會給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在解決人口問題方面提供借鑒,並將產生廣泛和深遠的積極影響。那麼,這種法是什麼呢?我們來看,組成國家和社會的最基本單位是家庭,家庭的組成依賴於婚姻,婚姻的結合是生育,生育的結果是女孩或者男孩。在我們中國,人口得不到根本有效的控制,問題就出在生男孩或生女孩上。我們繼續分析下去,一般的家庭,都希望至少能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這也許是因為人不過也只有男女兩性的緣故吧。有男有女,便與生育他(她)們(我順便說一下,我國的漢字在提到兩個以上男性時,通常用「他們」,指兩個以上女性時用「她們」,而對於兩個以上有男有女的情景,還是稱「他們」,我認為這是不公平的,應該在「他們」和「她們」之外再造一個能代表上述情景的更合適的詞)的父母的性別相照應,這也從一個方面體現了人心要求公平與和諧的願望,但從另一方面,卻恰好證明了人的自私。其實說穿了,自私這東西與生俱來,人皆有之,比如人在嬰兒時期,就不讓別的嬰兒吃自己母親的奶水;稍大一點,就知道哪些是自己的東西,不讓別的孩子拿去,卻總想把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長大以後,絕大多數人私心更重。反過來,如果人類社會不存在自私,首先這婚姻問題就不好,我們能想像一個由群婚制組成的社會發展到今天嗎?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你的是我的,我的是你的;集體的是個人的,個人的也是集體的,這看上去是罩了光環,其實可望而不可及,通常稱為不可思議。也許有人會提起原始社會,請想一想,原始社會那種模式能存在於我們這個時代嗎?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向,能回歸到原始社會狀態嗎?原始社會之所以解體,就因為其內部存在有自私的根苗,當然,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從某種意義上,我們甚至可以說,沒有自私就沒有國家,國家本身就是自私的產物。世界上的人口之所以成了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自私在作怪。從當前和今後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看,自私這東西是不容易被消滅的,那麼,由自私產生出來的問題,最好用自私的法去解決,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以毒攻毒,負負得正。我國目前的現狀,人口控制阻力最大、困難最多的是在農村。我國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城市中的絕大多數人也都來自農村。城鄉雖有差別,但在人口控制問題上,農村與城市的根源是一樣的。我們擁有一段共同的歷史,同一個祖先,處在相同的社會環境,受著同樣歷史遺留下來的思想意識、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家庭觀念的影響,舊的傳統習慣勢力,在一定程度上還左右著現當代人的思想和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迴避這一現實,農村的人口控制問題解決了,中國的人口控制問題也就解決了80%。盡管如此,在人口控制問題上,仍然應該農村城市一起來,雙管齊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城市的人口控制,相對來說比較好解決,不能忽視城市在人口控制方面的先導帶頭作用。城市對於農村的多方面影響是巨大的,人們對於各種優越性的嚮往是空泛蒼白的宣傳所不能左右的。前面已經說過,我國的人口長期以來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控制,其根源在於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數千年延續下來陳舊的傳宗接代封建思想和婚姻觀。傳宗接代的方式就是子隨父姓,而且,人為地認為,只有男孩子才有姓氏延續繼承權,並且男孩女孩都只能隨父姓,這是不公平、不合理的。盡管這種情況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公平合理與否,不能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為依據,正如不能認為許多人多少年來都有隨地吐痰、亂扔臟物的壞習慣就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一樣。即便是從最基本的生理角度來說,生育子女,是父母雙方共同的事,缺一不可。在孩子身上,既有母親的血肉,也有父親的骨血,又因為嬰兒直接脫胎於母體,並依靠母親的奶水成活生長,直到會吃奶水以外的食物。從這一無可辯駁的事實,我們可以認為,在一個嬰兒身上,母親所佔成分的比例,要比父親所佔成分的比例多得多。再說斷奶之後的撫養,我們的祖先自母系氏族社會之後,便進入了父系社會,原因是男人在勞動生產、狩獵採食和社會活動中,主導地位越來越明顯,實際作用越來越大,最終取代了女人。大概從那時起,便開始了子隨父姓,這是自然界強弱法則和人類社會優勝劣汰規律的又一次顯現。在我國古代,重男輕女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封建統治階級,更不把女人當人看,於是對女人就有了「賤內」、「糟糠」、「弄瓦」之類的蔑視稱呼。那時的女人一般都呆在家裡做些家務,一個家庭的主要生活來源,多半依靠男人,這樣從表面看,彷彿是男人養活了女人和孩子,子隨父姓也無可厚非(其實已婚成家並有孩子的人都知道,即便是古代,在養育子女方面,母親至少要付出一半的勞動,這和堆放的磚瓦泥灰不是房子的道理是一樣的),況且處在那樣的歷史時代和社會環境。然而從近代開始,情況已有不同;近代是過渡期,到現代直至當代,情況就今非昔比了。人類社會發展到現階段,男女無論在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和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是完全平等的,男女同工同酬。現在的家庭,家庭生活和養育子女的費用,主要來自於父母雙方的經濟收入。一個家庭的經濟收入量,男女差別不是太大(有的家庭男多女少,有的家庭女多男少,這主要與職業有關),也就是說,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權利,應該是平等的。那麼,回過頭來再說前面,在一個嬰孩身上,母親所佔成份的比例,要比父親所佔成份的比例多得多,加上養育子女方面母親和父親所付出的各方面的量基本相等,等號後面應該是什麼呢?應該是在同等條件下,對於子女,母親比父親擁有、更大的權利!第一套方案提倡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提倡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親的姓,縮小男女差別,實現男女權利平等。自從遠古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之後,男人便在家庭中占據了統治地位,女人降到了從屬地位。最明顯的標志之一,是男人不但主要地支配著家庭,而且獲得了傳宗接代的權利,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然而,自然選擇是盲目的選擇,例如野草和莊稼一起生長;有些地方多雨成災,有些地方乾旱無雨;一些動植物瀕臨滅絕,一些動植物繁衍過剩;自然給了鳥類一雙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飛翔,卻沒有給人一雙翅膀等等,不勝枚舉,但人類卻可以改變這種不利於人類與社會發展的自然選擇。人們除去野草,使莊稼茁壯生長;疏通河道,改水分流,使水災之水流入大海或乾旱之地;採取各種措施保護瀕臨滅絕的動值物,扼制繁殖過剩的動植物;製造了火箭、飛機、飛船,太空梭,使人比有翅膀的鳥飛得更遠、更高。這些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人類有必要、有能力改變包括自然界在內的世界上所有盲目不合理的選擇,當然,也包括改變人類自身。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認為女應該到男家,男就不能到女家呢?其實這也是人的一種自我限制與自我束縛,只要與法律不悖,人不妨可以做任何一種嘗試。所有的嘗試,都是成功的開端。改革開放的一系列壯舉,便是很好的例證。在我國,如河東獅吼這樣的懼內現象,簡直太普遍了,究其原因,不外乎男人求愛於女人,並把女人娶到家裡和自己一起生活,女人又給男人生了孩子(不少人現在是這樣認為的),更有決定意義的是,在性生活方面,男人需要女人經常性的滿足,對於男人來說,就欠了女人許多的「債務」。正如人們常說的,吃了別人的嘴軟,拿了別人的手短,有求於別人,腰板總是挺不直的。借錢時,需要求人;事時,需要求人;戀愛時,需要連追帶求;讓別人還錢時,又不能不求人……,在我們這里,需要求人的地方實在太多了。這樣,做為「負債」的男人,對於「債主」女人不懼是不可能的。因為懼怕,就要事事跑在前面,女人最不愛乾的事情,男人必須早干、多干;因為懼怕,家裡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服從;因為懼怕,就不能不犧牲自己去滿足對方(當然,如果是一個賢妻良母,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不過就目前看,賢妻的數量還遠遠不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種古已有之,延續至現代當代愈演愈盛的現象,實在是毀了許許多多很有事業成功希望的男人們。在某些方面,我們不妨將日本國的有關情況做為參考,也就是說,在家庭中,如果女人能夠反過來全力支持男人成就事業,把男人從繁瑣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我敢說,中國社會的發展狀況不會是目前這個樣子。當然,我們也不能排除其它人為和自然因素對於社會發展的阻礙和影響。所以,如果男到女家,至少上述情況的程度會減弱許多,女人便反過來覺得是「負債者」,會給具有事業心的男人提供許多時間和生活上的便利。據我所知,至少在城市,那些雖數量極少,因種種原因男到女家者,多半家務勞動都由女方承擔(包括女方的父母)。這還是男雖到女家,但表面情況是男方先娶親以後,過一段時間,男才到女方家庭生活,並且子女仍隨男性。如果女方直接娶進丈夫,並且子女隨母姓,可想而知,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就不遜色於帝王了。去掉了許許多多繁瑣的家務,大量的時間和寬松的條件,極利於那些有事業心的男人在短時間內出成果.要知道,在成功者的背後,有不計其數的半途而廢者,這其中至少有一半人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有礙於繁瑣繁忙家務的拖累,這不能不認為是一個沉痛的教訓!當前,我國的計劃生育工作在一定范圍內和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隨之而來的便是獨生女問題。這個問題在近幾年還不甚明顯,因為還沒有直接影響到家庭生活本身,還沒有影響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再過二十年、三十年,獨生子女問題便自然而然地突顯出來。那些生了一個男孩子的家庭相對來說比較自得,認為自己有了「根苗」,可以傳宗接代,對得起老祖先,而且將來可以娶到媳婦,自己老有所依,少有所養,得享天倫之樂。但是對於那些只生了一個女孩子的家庭,便自認為「絕後」且不說,將來女兒長大,被人娶走,老倆口在一起少有精神寄託,一些人再無業余愛好,精神生活難免空虛,不免產生不平衡之感。然而,如果人們,尤其是只生了一個女孩子的父母,能夠接受本方案,亦即接受了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之後,男孩和女孩的父母都可以產生一種心理平衡,雙方都會認為將來自己的家庭可能如自己的願——將來誰娶誰,誰到誰家還不一定呢!或者新婚夫婦自己單獨生活,子女隨誰的姓,也未可知(家庭中也並非不能引進競爭機制),於是,大家都能得到假想的滿意。這就在實際上打消了只生一個女孩的父母在未來生活、家庭和其它方面的不平衡心理,覺得生男生女很可能一樣,甚至因為女孩在某些方面的先天優越性,要比生男孩更好一些。提倡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的另一個優點,是有利於處理好全社會普遍存在的婆媳關系問題。婆媳關系,歷來是家庭生活非常重要卻很棘手的問題,處理好婆媳關系,家庭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據我所知,許多婚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後來因種種矛盾,很不愉快地和父母分開的家庭,絕大多數是因為婆媳關系沒有處理好,即婆媳矛盾造成的,而那些男到女家組成的家庭,卻極少有類似情況發生。那些婚後便和父母分開居住的家庭,婆媳關系相對較好,而且離父母越遠,婆媳關系越好相處。我想,我們平時所說的「遠親」,或許指的就是類似於此的情況。我認為,提倡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是處理好婆媳關系比較有效的法之一。這樣,婚姻中女方的某種本性心理得到了滿足,而男人總是寬宏大量的,得到了心理滿足的女人,不但在娘家樂於多做家務,也會很樂意抽時間到公婆家多做些家務,這就從各觀上了結了男人的一件時有牽掛的心事,給男人成就事業創造了更為有利的條件。當然,男人也會在閑暇和必要時幫助照顧雙方父母家庭的。還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得不說明一下。提倡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有人不禁要問,男方的父母不是也只剩下老倆口,他(她)們會怎樣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但它並不難回答。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無論是婚姻的男方或女方,都只能成全一方的家庭(男到女家,或女到男家)或者兩方的家庭都不能成全(婚後子女單獨生活),男到女家之後,男方家庭在生活方面,如前面說過的那樣,由於婚後女方得到了某種本性的心理滿足,自然很願意為公婆做事,多出力,多付出,以求得心理平衡——不爭誰,也不欠誰。而婚後的男人,因為異於以往離開了父母,更覺應該盡心報達,經常看望父母,為父母排憂解難盡孝心,是可想而知的。除生活之外,男方父母所不盡意之處,主要是一種心理傾斜。這里,輿論宣傳是非常重要的,在強大的輿論攻勢面前,如果人人都這樣,家家都如此,也就不會有人再說什麼,就像現在女到男家不會有人說什麼一樣。這正如大清統治下,人人都有辮子,誰也不認為留辮子不好,反說不留辮子的不是;當今的男人和大多數女人都不留辮子,誰也不認為不留辮子不好的道理是一樣的。其實從公平的角度看,男到女家並無不是。我們可以這樣算一算(以生育子女的父母為基準),從生育子女到子女結婚前的二十五年,那些生育了男孩子的父母們是在滿足中度過的;子女結婚後二十五年,那些生育了女孩子的父母們也是在滿足中度過的,因為他(她)們的女兒將別人的男兒娶到了家裡,加上生育子女前的二十五年,男女雙方的父母都已是七十五歲左右的高齡了。這時,他(她)們的思想平衡應表現在:男方的父母想,我們這輩子生了個男孩子;女方的父母想,我們的女兒將別人的男兒娶到了家裡。這時候,他(她)們很可能已見到了重孫兒或重孫女兒了,大家熱熱鬧鬧在一起,老可安度晚年,少有前輩照管,高高興興,皆大歡喜,有什麼不滿足的呢?所謂不滿足,不過是人們狹隘思想意識的一種表現罷了。然而更重要的是,通過男到女家,子女也可隨母姓這一舉措,鏟除幾千年遺留下來的重男輕女思想,使人們從內心深處確確實實認識到生男生女都一樣,生男有生男的好處,生女有生女的優點,各得其所,盡如人意。

Ⅳ 雅思考官範文:政府用稅收方法控制人口數 合理否

關於政府來類雅思源話題詞彙:
政府(authority),
費用(medical bill),
防病(prevention),
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 basic facilities) ,
公路系統(road system)

Ⅳ 雅思作文範文 人口過剩的原因

國家的發展水平,國家的生育政策等!

智課網:http://www.smartstudy.com/, 智課名師專答疑熱線:屬400-011-9191。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