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上的英语怎么说及英文单词
❶ 雅思词汇:各种宗教用英语怎么说
ground. Part of theslope was in shadow, for
❷ 关于英语中宗教神职人员单词的问题
monk 修道士 修道士(拉丁frater,“兄弟”)是规定向实践monastic生活的原则和致力于人类服务在世俗世界某些宗教命令的成员被申请。
clergy 为牧师,僧侣的英文,谐音:可乐鸡。牧师是在一般基督新教的教会中专职负责带领及照顾其他基督徒的人。圣经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
priest 神父
canon(在大教堂任职的)教士
friar 天主教的修道士
牧师和神父,僧侣都是低级别的神职人员,神职人员的级别如下:
罗马教皇
红衣主教
主教
神父
牧师
僧侣
神父 (司铎)是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职位,千百年来只有男性才可担当此职位,而且他们终身皆不可结婚。
近年有天主教改革派人物曾倡导容许由女性担任神父但被教会内的保守派拒绝。
要注意的是修女不等同神父,亦不是罗马天主教的宗教职位之一。
神父的工作
神父除了要主持弥撒及婚礼外,为垂危者祷告、告解甚至驱魔也是神父的职务。
神父的权职范围是教堂,且不能主持圣礼
成为神父的方法
要成为神父首先就要接受圣召分辨,然后再到神学院研习神学。研习完毕后亦得要在堂区实习一年方可成为神父。
就任神父的仪式一般称为晋铎,一般而言,是由主教主持晋铎仪式的。晋铎 (圣秩)亦是七大圣事之一。
神父的种类
神父有两种:服务教区的和属于修会的。
牧师(旧译会长)是基督新教的圣品人,与天主教中神父的不同,在于牧师 可以结婚,女性亦可以成为牧师。在三级圣品制里,牧师上一级是主教,低一级是会吏。
各级教士之首是教皇(pope)。教皇府邸在梵蒂冈(Vatican)。
枢机主教(红衣主教,cardials)是天主教最高级、最重要成员,地位仅次于教皇。枢机主教组成枢机团,是教皇的高级咨询机构。教皇去世时,由枢机主教选举新教皇。而枢机主教本身由教皇任命。
教皇任命主教(bishops),主教对教皇负责。主教与他们的首脑教皇一起构成主教团,分担管理教会的职责。他们负责训导整个教会。所有的枢机主教也都是主教。主教们被认为是基督门徒的后继者。每个主教管理一个主教区(diocese),包括该地区的所有教会。较大或较重要的主教区称为大主教区(archdiocese),由一位大主教统辖。主教区的总部多设设在教区内最大的城市。主教所在的教堂称为座堂或大教堂(cathedral),一般是主教区内最大的教堂。
主教任命各教区(parish)的司铎(pastor),而司铎对主教负责。主教也负责监督主教内教会主持的许多满足当地需求的服务机构,包括学校、医院和报社等。
教区包括特定区域内的所有天主教居民。教区的司铎(神甫)是教区的精神领袖。大教区的司铎由其他教士(priest)、助祭(deacon)辅助履行职责。
❸ 一些和宗教相关的英语单词:大乘佛教怎么说
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
Maha:巨大,伟大,优异…等意思。
Yana:载具,两层意义。具相如车、专船等,抽象为方法属,心性上的修行方式。
Buddhism:佛教。
因此,Mahāyāna在梵文原意,是Great Vehicle,意译为伟大的修行方法,可得度到彼岸。
大乘佛教为佛教三大分支之一,另两个分支为上座部(Theravāda)和密部(Vajrayāna)佛教。
此外,世尊传法时以三乘法循循善诱,广摄各种修行人,最终说为一乘法。
故当时尚有追寻声闻、缘觉的小乘(Hīnayāna)一词,相对於“大乘”而说。
由於含有贬义,现代已逐渐将这个词视为历史分类的一种,而不将其视为佛教修行的分支。
❹ 求英语基督教宗教词汇单词拼写: 敬畏/无畏
圣经纹身用英文?你最起码也要用拉丁文啊(中世纪圣经多是用拉丁文写,后来才翻译成德文,英文,法文的。)。如果有条件,也应该是希腊文。
圣经最早是用希伯来文书写的,用希伯来文最正宗。
❺ 高分求关于宗教文化与英语单词词意影响方面的文章!!
英国文学
一、中世纪文学
古英语文学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的特色。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出现了宗教文学。僧侣们用拉丁文写书,其中比德所著的《英国人民宗教史》(731年完成)既有难得的史实,又有富于哲理的传说,受到推崇,并译成了英文。 此后,丹麦人入侵,不少寺院毁于兵火,学术凋零。9世纪末,韦塞克斯国王阿尔弗雷德大力抗丹,同时着手振兴学术,请了一批学者将拉丁文著作译为英文,并鼓励编写《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这是用英国当地语言写史的开始。
中古英语文学 1066年诺曼人入侵,带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也带来了一批说法语的贵族。古英语受到了统治阶层语言的影响,本身也在起着变化,12世纪后发展为中古英语。文学上也出现了新风尚,盛行用韵文写的骑士传奇,它们歌颂对领主的忠和对高贵妇人的爱,其中艺术性高的有《高文爵士与绿衣骑士》。它用头韵体诗写成,内容是古代亚瑟王属下一个“圆桌骑士”的奇遇。
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时,还有教会小职员兰格伦写的头韵体长诗《农夫皮尔斯》(一译《农夫彼得之梦》),用梦幻的形式和寓意的象征,写出了1381年农民暴动前后的农村现实,笔锋常带严峻的是非之感。同样宣泄下层人民情绪的还有民间歌谣,它们往往是在长时间的口头流传之后才写定的,其中最初见于15世纪抄本的罗宾汉歌谣,描绘了一群农民劫富济贫、打击教会僧侣和执法吏的事迹,传诵至今。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16世纪,由于新航路发现后海外贸易发达,英国国力逐渐充实,民族主义高涨,1588年一举击败大陆强国西班牙派来入侵的“无敌舰队”。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个活动频繁、佳作竞出的文艺复兴局面。
一如在14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英国是以重新发现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的。大学里恢复了古希腊语的教学,接着出现了规模宏大的翻译活动,众多的学者、作家将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意、法等国的学术和文学名著译成了早期近代英语。哲学家、教育家、历史家、政治家、宗教人士纷纷从事著述,用不同方式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其中有托马斯•莫尔用拉丁文写的《乌托邦》(1516)。这部作品借一个旅行者谈海外见闻的方式,描绘了一个没有私有制和宗教压迫而崇尚学术的理想社会,而对为了能多产羊毛而大规模圈地、迫使贫苦农民流离失所的“羊吃人”的现实英国作了有力的谴责。
诗歌创作空前活跃,大批诗集出版,开一时风气的重要诗选也陆续问世,其中《杂集》(1557)发表了华埃特和萨里两人对于意大利十四行诗的仿作,使这一诗体在英国生根。到了90年代,锡德尼等著名诗人都出版了十四行诗集,虽然仍以歌颂爱情为主,却能突破旧格局而注入新内容。比十四行更重要的还有其他诗体,或抒情,或叙事,或讽刺,或探讨哲理,都有出色的代表作家,而成就最大的则数斯宾塞。他的主要作品《仙后》(1590~1596)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利用中古骑士传奇的体裁,以寓言为主要手法,在精神上却反对天主教而歌颂作为英国民族象征的伊丽莎白女王,传达了正在兴起的清教主义的严峻的道德观,并且出之以优美而多变的韵文,使得斯宾塞不仅独步当时诗坛,而且成为后世讲究诗艺的作家所仰慕的“诗人的诗人”。
诗歌的成就还包括无韵体诗在剧本里的成功运用。诗同剧的结合产生了这一时期文学最骄傲的成果:诗剧。从16世纪80年代起,诗剧作者们摆脱了中古神秘剧、奇迹剧、道德剧的宗教色彩和粗糙技巧,建立了一种生气勃勃的新戏剧,敏锐、强烈地表达了时代精神,在艺术上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第一个成功地使无韵体诗变成戏剧媒介的是马洛。他用“壮丽的诗句”写壮丽的人物,如《帖木儿》(1590)中的中亚大帝国的创立者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604)中的追求无限知识的德国博士,同时又在《爱德华二世》(1594)里将一个国王的遭遇写成了英国第一个历史剧。马洛早死,但是诗剧继续成长,经过基德、格林、查普曼、德克、米德尔顿、马斯顿、海伍德等人的创作实践,题材扩大,技巧更趋成熟,至莎士比亚而集大成。
莎士比亚是演员和剧作家,一生写了37部剧本。他博采众长而又自有创造,在历史剧、喜剧、悲剧、传奇剧各方面都写出了杰作。他的 9个历史剧包括了从约翰王到亨利五世(亦即从13世纪初到15世纪末)之间连续300年的英国历史,场面之大实属空前,而作者也写得波澜壮阔,反封建、反内战,热情地歌颂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他的喜剧活泼多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仲夏夜之梦》(1596)和《皆大欢喜》(1600)又充满浪漫诗情,令人神驰;《威尼斯商人》(1597)用生动的法庭对抗的场景提出了海外贸易和犹太人放高利贷等经济问题;而结构完整、语言锋利则又数揭露清教徒虚伪的《第十二夜》(1601)。他写悲剧的天才首先见于《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这个歌颂自由恋爱的剧本象朝露一样新鲜,而一对纯真青年的死又对封建门第的残酷作了有力的控诉,为后来的西欧乃至世界的文学艺术提供了又一个有长远吸引力的主题。1600年以后,他的思想更深刻,技巧也更老练,创作了一系列卓越的悲剧,其中《哈姆雷特》(1601)写一个年轻的人文主义者面对邪恶势力,在怀疑、犹豫之后终于为“重整乾坤”而献出生命;《奥瑟罗》(1604)写一个威尼斯的黑人大将虽然武功盖世,却仍然受到邪恶势力的捉弄,以至亲手杀了无辜的爱妻;《李尔王》(1606)写一个国王在老年做了极不合情理的事,因此也受到极不合情理的对待,终于流落在民间,而在这过程中反而悟到了真理;《麦克白》(1606)则深入探索了野心的毁灭性,在充满迷信和恐怖的气氛里,作者却让他笔下的罪人不时剖析内心,沉思和反省给了这个悲剧以更大的深度。这一时期的作品标志着莎士比亚达到了他的戏剧艺术的顶点。以后他转入传奇剧的写作,以宽恕和解为主题,其中《暴风雨》(1611)仍是有魅力的佳作。
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末期,诗剧仍然繁荣,不仅有鲍蒙特与弗莱彻等人在写传奇剧,还出现了莎士比亚所未曾尝试的社会讽刺剧,其代表作家是琼森。他的最好的剧作是《狐狸》(1606年上演)和《炼金术士》(1610年上演),它们把17世纪初年伦敦社会上的骗子、方士、食客、荡妇、清教徒之流暴露得淋漓尽致,诗句也典丽有力。但琼森后来为了投合宫廷所好而去写假面剧。同时舞台上出现了韦伯斯特、特纳等人写的凶杀剧,他们以绝好的诗才而渲染色情和恐怖,诗剧的败象已现。等到福特、修莱等人的剧本上演,不仅内容猥琐,韵文也虚浮,深为在政治上日益强大、信仰清教主义的资产阶级所不喜,他们所控制的国会于1642年通过法令,封闭了所有戏院。从16世纪兴起的英国诗剧,在经历了60年的光辉灿烂的成长过程之后,至此乃告衰竭。
文艺复兴文学中还有丰富多采的散文作品。16世纪的英语虽然稍嫌芜杂,却十分富于表达力,叙事、状物、写景、辩难,无所不能,因此出现了各种风格的散文,繁丽工整如黎里的《尤佛伊斯》(1579~1580),明白晓畅如纳什的《不幸的旅人》(1594),绵密雅洁如胡克的《论教会政策的法则》(1594~1597),简约隽永如培根的《随笔》(1597~1625)。上述黎里与纳什二书也是原始形态的小说。此外还有德洛尼写小城镇手工业者的三本书,特别是写鞋匠的《高贵的行业》(1600),在细节的叙述上已接近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正是由于这时英语表达力强,所以在大规模的翻译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译作,如诺斯所译的普卢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1579)和弗洛里奥所译的蒙田的《随笔集》(1603)。它们都是莎士比亚参考过的书。17世纪初最重要的译作则是1611年由国王詹姆斯一世下令出版的英文《圣经》。它是47位学者集体翻译的成果,吸收了以前英文译本的优点,用词纯朴而富于形象,韵律也饶声调之美,对后来的英语产生了重大而持久的影响。以上思想、学术、诗、诗剧、散文、翻译等方面的活动成就卓越,尤以诗剧为最,使这一时期文学成为欧洲以至世界文学的高峰之一。
英语词汇的来源
学习词汇跟学习语言的其它组成部分一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共时语言学(synchronic linguistics)和历时语言学(diachronic linguistics)就是两种大不相同的方法。共时语言学研究在某一时期的状态,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演变发展。这两种方式尽管研究的途径不同,从早到晚 可以相辅相成;十九世纪的语言学研究成果主要在前者,二十世纪以来的成就多数在后者。我们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简单地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可以对英语词汇的全貌有更为清晰的了解,对许多令人困惑的现象可以找到答案。例如:英语的词汇为何如此庞杂、外来词为什么这样多、同义词为什么这样丰富、拼写为什么这样纷乱,等等。
一、英语的谱系关系和发展阶段
(一)谱系关系
根据较新的研究资料,世界上的语言共有5651种,其中1400种以上的语言还没有被最后公认为独立语言,或者是正在消亡的语言。用得最广的是10种:汉语、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地语、日语、德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和法语。说汉语的人数占世界首位,而说英语的人在世界上分布最广。英语是当今世界上国际性最强的语言。
语言学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语言进行分类。目前在语言学中通常的分类法是类型分类法(typological classification)和谱系分类法(genetic classification)两种。
类型分类法主要根据语言的语法构造的特点进行语言分类,一般把语言分为四类:词要语、粘着语、综合语和多式综合语。
谱系分类法主要根据语言的共同来源和“亲属关系”进行分类。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是指从同一“原始语”(parent language)分化出来的一些语言,它们在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上有显著的共同点。根据谱系分类法可以分出以下一些语系:汉藏语系(Sino-Tibetan)、印欧语系(Indo-European)、闪含语系(Semito-Hamitic)、班图语系(Bantu)、乌拉尔语系(Uralic)、阿尔泰语系(Altaic)、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Malayo-Polynesian)、印第安语系(Indian)等。
印欧语系是世界最主要的语系之一,包括大约一百多种语言,是从公元前4500年前后生活在中亚草原的游牧部落雅利安人(Aryans)传下来的。一般认为古印欧人在公元前3000—2000年开始了向东西方的民族大迁移,一群移民往西到达欧洲西北部地区和地中海地区,另一群移民往东漂泊到到亚洲的伊朗、印度等地。古印欧人讲的印欧原始语逐渐分化成为几个语族,这些语族又分化出各种语言。
印欧语系的主要语族有:
1 印度—伊朗语族(Indo-Iranian group):包括伊朗的波斯语(Persian),印度的梵语(Sanskrit)。以后发展为印地语(Hindi)、乌尔都语(Ur)和孟加拉语(Bengali),还有吉普赛人的语言(the language ofthe Gypsies);
2 亚美尼亚语族(Armenian):逐渐发展为现代的亚美尼亚语;
3 斯拉夫语族(Slavic):包括俄语(Russian)和波兰语(Polish);
4 古希腊语族(Hellenic):逐渐发展为现代的希腊语(Greek);
5 意大利语族(Italic):包括拉丁语(Latin)以及由于罗马帝国向外扩张而传播到欧洲各地的罗曼语言(Romance language);
6 凯尔特语族(Celtic):包括盖尔语(Gaelic)、威尔士语(Welsh)和布列塔尼语(Briton)等;
7 阿尔巴尼亚语族(Albanian):逐渐发展为现代的阿尔巴尼亚语;
8 日耳曼语族(Germanic):包括英语(English)、德语(German)、荷兰语(Dutch)、意第绪语(Yiddish)和斯堪的纳维亚各国语言(the Scandinavian languages);
日耳曼语族在公元开始前分为三个语支:东日耳曼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和北日耳曼语支。东日耳曼语支指现已不复存在的哥特语(Gothic);北日耳曼语支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语言;西日耳曼语支包括高地德语(High German)、低地德语(Low German)和英语。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中的西日耳曼语支。
(二)谱系关系
一种民族语言(包括词汇)的发展与民族的历史密切相关。要了解英语词汇的发展史,不可避免地跟整个英语的发展史,乃至英国的历史密不可分的。
不列颠群岛的最早居民是凯尔特人(Celts或Kelts),又称不列颠人(Britons)。公元前55年,罗马人在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的率领下入侵不列颠群岛,凯尔特人被赶入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深山之中。直到公元410年,罗马占领时期才告结束。随后,来自德国北部平原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人(Angles)、撒克逊人(Saxons)和朱特人(Jutes)开始来到不列颠定居。英语(the English language)就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
语言史家一般把英语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①古英语(Old English)时期(AD450-1100);②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时期(AD1100-1500);③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时期(AD1500至今)。
1 古英语时期(又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the Anglo-Saxon Period)
日耳曼部落在不列颠定居以后,各自占领一些地区。盎格鲁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北的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和苏格兰的低地,朱特人占领了肯特郡一带地区,撒克逊人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各个部落建立了一些小王国,出现了英语史上的七国时代(the Anglo-Saxon Heptarchy)。直到公元830年,阿尔弗烈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才统一了整个英格兰地区。由于全国长期没有统一,所以古英语时期存在着多种方言,主要的方言有四种:西撒克逊语(West Saxon)、肯特语(Kentish)、莫西亚语(Mercian)和北恩布瑞安语(Northumbrian)。这四种方言都曾一度占主导地位。西撒克逊语保存下来的手稿最多,其它方言在形成英语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英语的词汇有着浓厚的日耳曼语族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复合法是重要的构词方法,复合词在古英语词汇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据统计,在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3183行的诗句中,竟有1069个复合词。有些复合词中不重读的部分,渐渐失去独立地位,而演变为词缀,如 for-,in-,-ful等派生法在古英语中也广泛使用,共有24个名词后缀、15个形容词后缀,-dom,-hood,-ship,-ness,-the,-ful,-ish 等词缀都可溯源到古英语时期。古英语时期诗歌有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即头韵(alliteration),由此产生的许多短语一直保留至今,如 might and main(全力地),friend and foe(敌友),a labour of love(出自喜爱而做的事)。
古英语时期有两个重要历史事件,给英语词汇带来较大影响。第一件事是基督教传入英语。公元597年,一个名叫奥古斯丁(Augustine)的牧师从罗马来到英国传教。罗马文化随着基督教传入了英国。与此同时,一批拉丁词进入英语。
第二件事是北欧人入侵英国。从公元790年开始,大批斯堪的纳维人在英国定居,丹麦国王卡纽特(Knut)还一度成为英国的君主。斯堪的纳维亚人和英国人交往频繁,所以有许多斯堪的纳维亚各国词语进入英语。
2 中古英语时期
公元1066年,诺曼人在征服王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的率领下,横渡英吉利海峡,在哈斯丁战役中击溃了盎格鲁-撒克逊军队,英王哈罗德战死,英国被征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诺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从此,英国结束了分裂状态,置于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统治之下。诺曼征服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对英语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诺曼征服之后,诺曼人占据了教会和政府的一切重要职务。以后的二、三百年间,诺曼法语(Norman French)成为英国官方语言。普通仍然操英语,但英语的文字记载几乎中断。中古英语一般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204年英王失去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这是两个时期的分界线。1204年后,英语逐渐恢复主导地位。1362年英王爱德华三世首次使用英语向议会致词。十五世纪,伦敦标准方言兴起。1476年,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把印刷术传入英国,对英语拼写标准化、传播英语书面语都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中古英语时期,英语经历了剧烈变化。词尾变化大多消失,名词的性也消失了,词序、虚词和语调成为表示句子结构关系的主要手段。如果说古英语与其它日耳曼语族的语言(如德语)一样是典型的综合语,那么到了中古英语末期,英语已逐渐具有词根语(如汉语)的特性,而且这个趋势一直在继续着。
词汇方面的变化也是显著的。由于诺曼法语一度是英国统治阶级的语言,大批法语词涌入英语。这在政治、宗教、法律、军事、社交、服饰、饮食等凡是与统治阶级有关的一切领域都有反映。法语词成为这些领域所有的词语的主体。从此,英语改变了运用复合法作为创造新词的主要手段,并用来指称新事物、表达新概念这一日耳曼语族的词汇的特征,而向外来语敞开大门,用直接引进借词的方法来满足对新词的需要。这一变化对英语词汇的发展影响深远,为日后大量的借词——主要是希腊语词、拉丁语词进入英语铺平了道路。
随着众多的法语借词被吸收进英语,一些法语和拉丁语的词缀也被英语化(Anglicized)了,成为英语构词的重要素材。如前缀dis-(distrust),en-(enrich),inter-(intermingle),mal-(maladjustment),non-(nonage),pre-(preconceive),re-(reenter),semi-(semi-circle),sub-(subtenant);后缀如-able(believable),-acy(delicacy),-age(peerage),-al(rehearsal),-ancy/-ency(vacancy,innocency),-ate(translate),-ory(transitory),-ance(hindrance),-ant/-ent(occupant,resident),-ician(geometrician),-ise/-ize(epitomise,fertilize)。与此同时,有些英语本族语的词缀反而被废弃不用了。在复合词的构成格式方面,也吸收了法语的一些特色,例如:名词+形容词(knight-errant 游侠骑士),副词+过去分词(by-gone 过去的)。这些现象,语言史家称谓英语的罗曼语化(Romanization of English)。这就是为什么从谱系关系看,英语与德语同族,但现代英语的词汇和法语更相近的原因。
大量法语词汇的涌入,也使英语词汇起了词义变化。有一些英语固有的词语被淘汰了,有一些虽然还存在,但词义范围有所改变,或者带上特有的文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例如:wed在古英语中作“结婚”解,但在中古英语时期传入了法语词marry,英语中的“结婚”一意义渐渐由marry来表示,wed只有在引申意义中了;它的动名词wedding还是一个常用词,但只限于指“婚礼”。
3 现代英语
到中古英语末期,英语已经确立了作为英语国家国语的地位。乔叟(Geoffrey Chaucer约1340—1400)的作品证明,英语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语言。英语语法的简化过程大体完成,拼写走向固定,基本词汇也已形成。总之,现代英语的基础已经奠定。如果说阅读中古英语以前的英语仿佛是阅读另一种外语,那么十六世纪以后的英语与当代英语的差别就不那么明显了。现代英语一般以1700年为界,分为早期现代英语与后期现代英语。1700年英语规范化和标准化过程已经完成,这以后英语语音和语法都无大变化,只有词汇不断扩大和丰富。
早期的现代英语暑期,对英语影响最大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十四世纪在意大利开始的,在十六世纪以后的两个世纪内对英国的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强调研究古希腊、罗马文化,以对抗中世纪的封建文化。于是许多外来语词,主要是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词汇进入英语,成为英语的书面语和术语词的基本部分,同时也为英语提供了大量的同义词。希腊和拉丁词汇进入英语后,有的保存了原来的形式,如climax(高潮),appendix(附录),exterior(外部),axis(轴);有的失去了词尾,如consult(商量)←[拉]consultare,exclusion(排斥)←[拉]exclusioneum,exotic(异国情调的)←[拉]exoticus;还有的改变了词尾,使之适合英语的形式,如形容词尾-us变为-ous(conspicuus→conspicuous 明显的)或变为-al(externus→external 外部的),名词词尾-tas变为-ty(celeritas→celerity 迅速)。
经过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其后的工业革命,英帝国开始向外扩张,与世界各地的日趋频繁,全球各地的语言都有词语进入英语,例如:harem[波斯语]商队,bazaar[波斯语]市场,shawl[波斯语]披肩,kiosk[土耳其语]凉亭,coffee[土耳其语]咖啡,nabob[印地语]大富翁,soy[日语]酱油,orang-outang[马来语]猩猩,paddy[马来语]稻。
在构词法方面,截短词和混成词迅速增加。依靠元音交替(ablaut)构成新词(如filmflam 胡言乱语)的方法渐渐被废弃了。
在这一时期,英语被带到英国以外的一些地区、国家,成为那里的通用语言这里应特别提到美国英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大西洋两边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使用的英语尽管基本相同,但在语言、拼写、语法等方面都开始出现一些区别。
第一部有影响的英语大词典是1775年出版的由约翰逊(Samuel Johnson)编纂的《英语词典》(Th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从现代语言学的观点看,这部词典缺陷很多,但在当时对词汇的标准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828年出版的《美国英语词典》(An American Dict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以及二十世纪初陆续出版的《牛津英语大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分别是美、英两国词典编纂的代表作。
二十世纪以来,英美的科学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式各样的宣传媒介越来越普及,又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英语的词汇也随着越来越丰富,词汇量有了成倍的增加。英语作为一种国际的语言,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的国语,使用的人口达三亿四千万以上,是在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外语,在国际交往中起重要的作用。
经过1500年的变迁,英语从几个日耳曼部族的语言发展为今天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语言,这固然有政治、经济、社会的原因,但英语本身也具有其它主要语言所没有的长处。词汇的国际性便是它的明显优点之一。一方面英语属于日耳曼语族有日耳曼语族的共同词语;另一方面又长期与法语及其它罗曼语族语言联系密切,同时吸收了大量古典(希腊、拉丁)词语。可以说,英语把代表欧洲主要文化的词语兼收并蓄于一身,这在欧洲各语言中间是独特的。从语法角度看,英语词尾变化简单,没有复杂的性、数、格变化。英语正在不断向分析性语言的方向发展,向简化的方向发展,英语的词序起的变化越来越大,这也使英语比较容易学习,特别是容易入门。
英语也有它的弱点,最容易觉察到的是拼写与读音不一致,造成拼写混乱。此外,同义词、惯用语特别多,这固然使其表现力加强,但同时也给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不少困难。要真正掌握英语,是非下苦功夫不可的。
二、各种词源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英语词汇的来源十分复杂。下面分别介绍英语中主要的词源成分。
(一)本族语成分
对词汇来源的研究,显然必须从本族语开始。在属于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中,存在着一些共同的成分。事实上,语言学家正是基于这些共同成分才把这些语言归纳在同一语系之中的。这些共同的成分并不是以相同的形式存在于现代语言中,而是依照一定的音变规律,以符合各种语言的特征的形式存在。例如:我们说英语的 is 是印欧语系的共同成分,意思并不是说印欧语系的其它语言也有 is 这一形式的词,事实上德语是ist,俄语是ест,拉丁语是est,希腊语是εστι,梵语是asti。历史语言学家根据语言演变中的音变规则,考证出它们同出一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把 is 作为英语中的印欧语系的共同成分。
印欧语系共同成分都是表示远古人类生活最基本方面的词,如家庭成员的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有关家庭住所的词door,timber,thatch。由于当时以游牧为主,所以有牲畜的名称goat,goose,hound,sow,cow,ox,ewe和herd,迁徙时用的wagon,yoke,wheel,nave,axle。还有季节名称spring,summer,winter,常见的动植物名称tree,birch,beaver,mouse,wolf等。
英语本族语词中也有在民族大迁移后、西方语族(centum group)的共同成分。西方语族居住在欧洲的东部和中部平原,逐渐由游牧变为农耕,corn,grain,ear,furrow,bean,meal这样的词就出现了。西方语族与海洋接触较多,就有salt,fish等词,也有一部分动植物名称。
英语是印欧语系西方语族中日耳曼语族的一员,因此有不少日耳曼语族的共同成分。表示家庭生活的词有bowl(碗),broth(汤),dough(面团),knead(揉面),quern(小型手推磨),home,ho
❻ 英文简历中Religion宗教信仰“无” 用什么单词表示啊 急求救 !!!
要用 free thinker 表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姐填表格填了8年了,绝对不会错的。
❼ 四大宗教用英语怎么说
四大宗教 Four religious
基督教 Christian
佛教 Buddhism
伊斯兰教Islam
补充说下,貌似是三大宗教
❽ 请问关于宗教信仰的英语单词
佛教 Buddhism, 印度教 Hinism, 伊斯兰教 Islam, 无神专论 atheism,
不可知论agnosticism
天主属教 Taoist 基督教 Catholic 道教 Christian 儒教 Confucianism
❾ 宗教这个词用英文怎么说
Religious
基督教是以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主的宗教。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新教(Protestant churchs)、东正教(Easten Orthodoxy0)
❿ 宗教观用英语怎么说 是哪个单词
宗教观
[名] religious view of life;
[例句]其主旨就是要抛开以基督教为版中心的宗教观。权
The whole point was to get away from a Christian-centred view of relig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