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单词 » 英语中单词一词多义词性多怎么记

英语中单词一词多义词性多怎么记

发布时间: 2021-01-23 23:54:16

① 初中课本里的一词多义多词性的英语单词有哪些

The family was hoping their live plants would live.
live: ① a. 活的,有生命的 ② v. 活着

.There's simply no use for something you can't use.
use: ① n. 用处 ② v. 使用

It's not easy to resume work without a resume.
resume: ① v. 重新开始 ② n. 简历

The band booked the studio to record their record.
record: ① v. 录制 ② n. 唱片

The salesman was standing so close it was impossible to close the door.
close: ① adv. 靠近地 ② v. 关

The artist worked for hours to perfect the nearly perfect work.
perfect: ① v. 使完美 ② a. 完美的

The sport agent's resigning affected the star's resigning.
resigning: ① n. 辞职 ② n. 委托

②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或词性

“之”的用法和解释:
(1)用作代词,又分为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做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3〉活用作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相当于“我”“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 ,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4〉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6〉用在表示间的分句中作状语,常与“也”字呼应,相当于“•••••••的时候”。
意思:
1〉到••••••去。
2〉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
3〉指示代词。这、此。
4〉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作代词的:
一、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

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二、疑问代词

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三、指示代词

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至于古今异义,这是需要平时的积累的,多看一些课外的自己积累。
有古义缩小的:如“江”,“河”
有古义放大的:如“金”
有意义改变的:如“讽刺”
有古义为多字合义,今义双音节词语的:如“指示”

③ 论语十二章 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列句式

一、一词多义:

1、为: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2、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懂得

3、而:

人不知而不愠:表转折

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博学而笃志:表并列

4、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5、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四、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

五、特殊句式:

1、 省略句:可以为师矣

2、 判断句:贤哉,回也!

(3)英语中单词一词多义词性多怎么记扩展阅读

《论语十二章》(节选)先秦:佚名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可以看成三句话,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学习,学到的东西能应用到实际中是很好的;第二个是为人处事,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大老远的过来也是很好的。第三个是修身,别人不了解你的具体情况,即便不小心做的不对,而你不去计较,这也是君子的美德之一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要思考反省的三件事分别是,是否忠于自己职责;对朋友是否有失信的地方;学到东西有没有去实践。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专心学习;三十岁有了自己的方向和主张;四十岁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扰;五十岁能够分辨哪些该顺天道哪些可以人为改变;六十岁能够吸收不同观点的意见;七十岁干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事情还能不触犯规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多学习几遍从中能得到新的知识,这就相当于老师啊。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思考,就会带来困惑,只思考却不学习新的知识,就不会有进步。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颜回做的好啊,单调而清贫的日子,别人无法忍受,颜回却能过的很安乐。颜回做的好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去做不如喜欢去做,喜欢去做不如把这当做快乐的人。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粗茶淡饭,抱着脑袋睡觉,也很快乐,我才不愿用不仁义的手段去获得富贵。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当中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长处,看到他们缺点我也可以引以为戒。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昨日像那东流水。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主帅可以被击败,人的信仰却不可被击败。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坚定不移多学习,多思考其中的疑惑,自然就能达到仁人的境界。

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所选的十二章语录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④ 小石潭记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谁能告诉我啊

1.通假字:下见小潭(“见”通“现”,文中句意为:向下走,出现一个小潭。作jiàn讲也可以,意为看见,发现。)

2. 一词多义:

①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②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③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④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⑤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⑥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3.古今异义:

①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②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4.词语活用:

①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例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乐:a.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例句:心乐之;b.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似与游着相乐。

③下,a.名词作状语,向下。例句:日光下澈;b.名词作状语,在下面,下见小潭。

④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⑤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例句:斗折蛇行。

⑥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例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例句:凄神寒骨。

⑧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例句:凄神寒骨。

⑨空:名词“空”用作“游”的状语,“在空中”。例句:皆若空游无所依。

⑩近:形容词“近”带宾语“岸”,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

(11)环:名词作状语,像环一样,四面竹树环合。

三、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1. 倒装句: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

①(余)以其境过清。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清凉。

②日光下澈(潭水)。译:太阳光直射到潭底。

③(溪泉)斗折蛇行。译:溪水像北斗星座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爬行。

④ 坐(于)潭上。译:坐在潭边。

⑤ 《桃花源记》一词多义(包括词性)

舍(1)便舍(shě)船:动词,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版
寻(1)寻权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读wéi,介词,对、向。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⑥ 核舟记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

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横”,横着)

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1、卧右膝:卧,古意: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意:躺下,躺着的样子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古意: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髯:胡子。

今意:峨眉山之顶

3、其两膝相比者:比,古意:靠近。

今意: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4、高可二黍许:可,古意:大约。许:左右。

今意:可以。

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奇特。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零数,余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 是

(6)英语中单词一词多义词性多怎么记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的雕塑工艺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精湛,特别是微雕工艺更是如此。明代民间微雕艺人王叔远,雕刻了这艘核舟,并将之送给作者,作者惊叹其技艺高超,而作此文。

此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一个著名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来描写整个核舟,写了作者对核舟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家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赞叹以及对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赞美之情。

⑦ 请问英语中的多义词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全部词义记住啊请问一个英语单词有几个词性的话我应该背哪个词性...

可以自己造一些句来子,另类一自点的例子,让自己记住词义。
几个词性的话,一般如果是动词+名词是肯定都要记的【突然之间也没想到哪个词有几个词性的,大多数是动词+名词】
一个英语单词有很多个意思,而且有些意思还不一样真是太正常了,中文也一样的嘛,建议你就背常用的意思咯,通常记住最常用的,考试会考的考点,然后其他的有点印象也就行了

⑧ 《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古今词义、词类活用的一系列!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嫩而美丽(多指植物);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断绝来往;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
词类活用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做标记,动词。
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舍弃 )
屋舍俨然(房子)
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中:中无杂树(中间)
晋太元中(年间)
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其: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多词一义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
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5)具:具答之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邀请——1)要:便要还家
2)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在本文中,主要表现在省主语和省宾语。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⑨ 英语为什么一个单词有这么多种词性

1.英语一词多义:
因为这是因为有其英语文化本身的发展决定的,英语回国家的文化发展又同答经济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相对应的赋予了该阶段特有的文化特征,这也就具体表现在英语单词的意思上面。
2.英语语言类型:
英国基本上是一个日耳曼语,但它是深受诺曼法语,里面传来通过征服英格兰的诺曼在1066年的影响。.法国的话,大部分已完全被吸收,但仍保存完好的一些法律术语。

.现在英国已经积累了大量词汇,其中包括来自各种语言的借词。

⑩ 孟子两章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一、重点词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环】围。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衣。
【坚利】坚固锋利。
【固国】巩固国防。
【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顺】归顺,服从。
【故】所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畎亩】间、田地。
【大任】重大的责任,担子。
【行拂乱其所为】行拂,所行不顺。
【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
【恒】常。
【然后】这样以后。
【困于心】内心优困。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外患】外来侵略的忧患。
二、《〈孟子〉两章》通假字
【亲戚湖畔之】 “畔”通“叛”,背叛。
【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三、一词多义
【之】
亲戚畔之:代词,他
三里之城:助词,的 寡助之至:动词,到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由于,在
【而】 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拂】
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以】

以天下之所顺:凭 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发】
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四、古今异义
【委.而去之】 古义:放弃 今义:委托 【委而去.之】 古义:离开 今义: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 今义:疆域
【七里之郭.】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池塘
【亲戚..畔之】 古义:内亲外戚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 今义:建筑、修路 【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
今义:出征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五、词类活用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一般“威”是形容词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必先苦其心志】 一般“苦”是形容词,在此为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
一般“劳”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劳累。
【饿其体肤】
一般“饿”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
一般“空”“乏”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
一般“乱”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额倒错乱。
【所以动心忍性】
一般“动”是动词,“忍”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人恒过】
一般“过”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一般“入”“出”是动词,在此活用为为名词,国内、
国外。 六、句子解释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忧患中生存发展,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5、行拂乱其所为 使他做事不顺。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