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动词三态变化表专题培训课件

英语动词三态变化表专题培训课件

发布时间: 2021-02-24 01:06:06

A. 英语动词不规则变化表

常见93个不规则动词的变化规律归纳如下:
一、A—A—A型,即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三者都相同。(共9个)
cost—cost—cost
cut—cut—cut
hit—hit—hit hurt—hurt—hurt
let—let— let
put—put—put
read—read—read
set—set—set
shut—shut—shut
二、A—B—B型,即过去式、过去分词相同。(共41个)
1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含有 -ought。(3个)
bring—brought—brought
buy— bought—bought
think—thought—thought
2 词尾有-ild,-end时,只需把d变为t。(4个)
build—built—built
lend—lent— lent
send—sent—sent
spend—spent— spent
3过去式、过去分词都含有 -aught。(2个)
catch—caught—caught
teach—taught—taught
4把-eep变为-ept。(3个)
keep—kept—kept
sleep—slept—slept
sweep— swept—swept
5把-ell变为-old。(2个)
tell—told—told
sell—sold—sold
6过去式、过去分词都含有-elt或-ilt。(4个)
smell—smelt—smelt
spell—spelt—spelt
feel—felt— felt
spill—spilt—spilt
7过去式、过去分词都在原形词尾加t。(3个)
learn—learnt—learnt
mean—meant—meant
spoil—spoilt—spoilt
8过去式、过去分词词尾是d。(4个)
say—said—said
pay—paid—paid
lay—laid—laid
hear—heard—heard
9改变元音字母。(11个)
meet—met—met
get—got—got
sit—sat—sat
find— found—found
hold—held—held
spit—spat—spat
shine— shone—shone
win—won—won
hang—hung—hung
dig— g—g
lose—lost—lost
10改变辅音字母。(1个)
make—made—made
11改变元、辅音字母。(4个)
leave—left—left
stand—stood—stood
have(has)— had—had
understand—understood—understood
三、A—B—C型,即原形、过去式、过去分词都不相同。(共35个)
1 i—a—u变化。(6个)
begin—began—begun
drink—drank—drunk
sing— sang—sung
ring—rang—rung
swim—swam—swum
sink— sank—sunk
2 词尾为-ow,-aw时,过去式将其变为-ew,过去分词在其原形后加n。(5个)
blow—blew—blown
draw—drew—drawn
grow— grew—grown
know—knew—known
throw—threw—thrown(show除外)
3 词尾为“i+辅(1个)+e”,过去式将i变为o,过去分词多在原形后加n,若那个辅音字母为d或t,须双写d或t后加n。(4个)(give,hide除外)
drive—drove—driven
write—wrote—written
ride— rode—ridden
rise—rose—risen
4 过去分词在过去式后加(e)n。(5个)
break—broke—broken
choose—chose—chosen
freeze—froze—frozen
speak—spoke—spoken
wake—woke— woken
5 过去分词由过去式加-ten构成。(1个)
forget—forgot—forgotten
6 过去分词由原形加(e)n构成。(6个)
be—was(were)—been
eat—ate—eaten
fall—fell—fallen
give—gave—given
see—saw—seen
hide—hid—hidden(hid)
7 词尾为-ake时,过去式将其变为-ook,过去分词在原形词后加-n。(2个)
take—took—taken
mistake—mistook—mistaken
8 原形、过去式和过去分词都不相同。(6个)
do—did—done
fly—flew—flown
go—went—gone
lie—lay—lain
show—showed—shown
wear—wore—worn
四、A—A—B型,即过去式和原形相同。(1个)
beat—beat—beaten
五、A—B—A型,即过去分词和原形相同。(3个)
come—came—come
become—became—become
run— ran—run
六、情态动词型,只有原形和过去式,没有过去分词。(4个)
can—could
may—might
will—would
shall—should

B. 英语动词时态变化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大写来:自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C. 物理三态变化知识点

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三态变化主要是分子间距发生变化。

物质的一般情况下,物质都有三态,如水的三态为冰、水、水蒸气,分别
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当然,物质还有其他两种存在的形态,叫做等离子态和超固态。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叫做等离子体,处于超固态的物质叫做超固体。

汽化:液态变气态, 吸热
液化:气态变液态, 放热
熔化:固态变液态, 吸热
凝固:液态变固态, 放热
升华:固态变气态, 吸热
凝华:气态变固态, 放热

形态定义
沸腾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蒸发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缓的汽化现象。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液化
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
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硫代硫酸钠、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物质状态
物质的交互状态
我们通常能够直接看到和接触的物质状态,它以各种粒子形态为基本表现形式如电子、质子、中子等。这些物质粒子总是以相互作用的形式存在于宇宙之中并随宇宙的演化发生改变。
物质的辐射状态
物质的辐射状态在这里并不包括物质粒子辐射,这里所指的是电磁辐射。它以电磁能量为基本表现形式,其主要特性是能量的传播和参与物质的交互作用。其一是改变物质的运动状态即改变物质的动能,如分子的热运动。其二是改变物质的能量状态,如原子的能级跃迁的能量改变。在电磁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中我们也可发现电磁能量即可被物质吸收也可发生折射和反射。高能电磁能量除以上的特性外它还可被分解为正反物质对,而正反物质相遇也可同时湮灭而转化为电磁能量。
暗物质状态
暗物质是我们未充分认知的领域。暗物质不以粒子形态出现,但它确实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当电荷移动时它表现出磁场特性并相互作用,移动电荷的结果破坏了原有的电磁作用状态产生了正反物质势垒,正反物质势垒反过来作用于移动电荷。但是正反物质势垒并未形成物质粒子,当撤去移动电荷时其势垒随即消失。

D. 水三态变化的条件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
【散热】
汽化:
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
气态→液态
【散热】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凝华:
气态→固态
【散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例如0摄氏度的冰放在0度的空气中不会熔化。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例如:熔化:铁变成铁水,石蜡变成液态,海波变成液态
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
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
液化:露,雾,"白气'
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
凝华:霜,雾凇,冰花
,雪

E. 古人对物质三态变化有哪些研究

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温度的变化能使三态之间相互变换。在这方面,我国古代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古代炼丹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在物质三态方面积累了很多知识。另外,人们对在日常生活中水、冰、水气,以及自然界中雨雪露霜等现象也作出某种解释。

据记载,炼丹有“火法”和“水法”。“火法”包括:“煅”,即长时间的高温加热;“炼”,即干燥物质的加热;“炙”,即局部烘烤;“熔”,即加热熔解;“抽”,即蒸馏;“飞”,即升华;“伏”即加热使药物变性。

“水法”包括:“化”,即溶解;“淋”,即用水溶解固体物质的一部分;“封”即封闭反应物质长时间地静置;“煮”,即物质在大量的水中加热;“熬”,即有水的长时间高温加热;“养”,即长时间的低温加热;“浇”,即倾出溶液,让它冷却;“渍”,即用冷水从容器外部降温。此外还有“酿”、“点”以及过滤、再结晶等方法。

在这么多过程中,物质状态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必然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态变化,是水、冰、水气三者之间的变化。

对于气、水之间的变换,远在先秦的《庄子》、《礼记》等书已有“积水上腾”、“下水上腾”等说法。

“上腾”指的是水的蒸发,即气化。对于水气凝结成水的过程也是十分注意的。自从春秋战国以来,和“阳燧取火于日”,相配对的有所谓“方诸取水于月”。

“方诸”有不同的说法,有说是“大蛤”,有说是铜盘,有说是方解石,总之是一个对水不浸润的物体,夜晚把它放在露天,结上露水。

为什么说要“方诸取水于月”,大概是因为既是有月,必是无云,地表没有隔热层,热量易于发散,气温容易下降,到了露点之下,可以得到露水。

这样取得的露水,叫做“明水”,据说有神奇的功效,汉武帝很喜欢饮用这种水,并名之为“甘露”。

这个“方诸取水”在古代是十分郑重的事,所以人们要进行研究,从中得到不少关于凝结方面的知识。

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了一个有关气化的实验:油水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由于沸点不同,水先沸腾,犹如冒烟,当水气化完毕,则无烟。加热停止,油不再沸腾,此时如加水,由于油温尚高,水即急极气化,又见焰起;气化完毕,也就“散卒而灭”了。

张华对这个过程观察得很仔细,记载得也很具体,并说曾“试之有验”,肯花工夫动手实验,难能可贵。当然,记录中错误地把上升的水汽、烟、焰三者混淆,又说油温下降时“可内手搅之”,也未免有些夸张。

至于冰、水之间的熔解、凝固,更是人们常见的。《考工记》就指出: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这是自然现象。这一观点把温度高低与状态变化联系起来。

从上述这些记载中我们能够发现,古人无疑获得了许多物态变化的知识。而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无怪乎能对雨雪露霜等现象作出某种解释。

炼丹井

F. 英语动词的三态形式

这里面的三态应该说的是时态问题,一般现在是,一般过去时,和完成时里面的动词形式.就是初中背过的动词变形.ing形式变化比较简单,不需要单独记

G. 任何物体都有三态变化

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强条件下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物态。在一般条件下,主要是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分子或原子集团的聚集状态。当分子或原子在相互作用的影响下,只能围绕各自的平衡位置做微小的无规则振动时,表现为固态;当分子或原子运动得比较剧烈,使它没有固定的平衡位置,但还不致分散远离时,就表现为液态;如果不但分子或原子的平衡位置没有了,也不能维持一定的距离,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除了相互碰撞时以外几乎可以忽略,就表现为气态。因此,固体状态能够保持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状态虽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而气体则能充满它所能达到的空间,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有人认为除了上述三种状态外,还应增加等离子态和超固态两种物态。当气体中的分子或原子运动更加剧烈,就充分电离成离子与电子的混合集团,这种状态称为等离子态,这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的聚集状态;当压强达到百万级大气压时,原子结构被破坏,原子外围的电子壳层被挤压到原子核范围,这种状态称为超固态。 熔化现象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晶体和非晶体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时的情况不同。在外界一定压强的条件下,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熔点。给晶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熔点时,晶体开始熔化,在熔化吸热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完以后,温度才继续上升。譬如,在一个大气压下,冰在它的熔点0℃,外界持续均匀供热,冰开始熔化为水,直到完全熔化成水以前一直是冰、水混合状态,温度保持0℃。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加热过程中温度持续升高,非晶体先是由硬变软,再逐渐变成粘稠状液体,最终变成流动性好的液体。在整个熔化吸热过程中,温度不停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譬如石蜡、松香、沥青在吸热熔化过程都有这种变化过程。 大多数物质在熔化时体积膨胀,也有少数物质正好相反,例如冰、灰铸铁、锑、铋等,它们在熔化时体积缩小。 凝固现象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晶体和非晶体由液体凝固为固态时的情况不同。在外界一定压强的条件下,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使液体散热,当温度降到凝固点时,液体开始凝固,在凝固放热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凝固成晶体以后,温度才继续下降。譬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在它的凝固点0℃,持续向外均匀散热,水开始凝固成冰,直到完全凝固成冰以前一直是冰、水混合状态,温度保持0℃,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它的液态在放热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液体由稀变稠,由软变硬,最后成为固态。在整个凝固放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在外界一定的压强下,当温度升高到某一特定值——沸点——时,液体发生剧烈的汽化,这时的汽化过程不仅发生在液面,也发生于液体内部,不断出现饱含蒸气的气泡上升液面,这就是沸腾。 蒸发 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之一,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从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沸腾 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之一,给液体加热,当液体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内部涌现出大量的气泡,升到液面破裂开,放出气。这时,不仅在液面,而且在液内,即整个液体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吸热,在外界确定的压强条件下,液体的沸腾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这个温度叫做沸点。外部压强改变时,液体的沸点也随着改变。当外部压强增大时,沸点升高;外部压强减小时,沸点降低。譬如,高压锅内的压强可以达到2标准大气压,其中水的沸点约为120℃; 。在相同的压强下,各种物质的沸点不同。利用这一性质,可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馏。如对石油进行分馏,按照沸点由低到高,先后可得汽油、煤油、柴油等等不同的产品。 升华 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升华过程物质要吸收热量。升华的实际现象有:冬天,晾在室外冰冻的湿衣服由于冰直接变成了水蒸气而使衣服变干;衣箱中的卫生球(萘制品)由于升华而体积渐小;对烧瓶中的少量固态碘微微加热,就会升华成为紫色的碘蒸气。在科研、生产中可利用升华吸热现象来取得低温。如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升华吸热来获得低温。 凝华 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凝华的实际现象有: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集聚成冰花;使已有碘蒸气的烧瓶降温散热,碘蒸气将直接凝华成固态碘;用久的电灯泡会显得黑,是因为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 云 由高空水蒸气在空中冷却凝结成大量悬浮的小水滴或(和)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雾 由近地气层中水蒸气冷却凝结成大量悬浮的小水滴或(和)凝华成大量小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雾的形成常以空中的浮尘为水蒸气的凝结(或凝华)的核心。 雨 由云中大量悬浮的小水滴,经碰撞、合并,不断增大;或云中大量悬浮的小冰晶,经碰撞、合并,不断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支持不住时下降或在下降中融化而形成雨。 雪 在较低气温下,由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具有六角形的大量白色冰晶,从云中降落成雪。 露 在无风的夜间或清晨,地表或草木、石块等物的温度较低(一般在0℃以上),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表面上凝结成的小水珠。 霜和霜冻 在无风的夜间或清晨,地表或草木、石块等物的温度很低(在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它们表面上凝华成的冰晶叫做霜。有霜时,往往伴有霜冻。即在冷暖过渡季节因植物周围气温短时间降到0℃或 0℃以下而遭受冻害的现象。但出现霜冻时不一定伴有霜。 理论上来说如何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置态的可能 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plasma) 所谓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10-x),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周围带电粒子,同时也受到其他带电粒子的约束。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内正负电荷数相等,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由于它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都截然不同,故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等离子体的研究是探索并揭示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状态下的性质特点和运行规律的一门学科。等离子体的研究主要分成高温和低温等离子体两大方面。 高温等离子体中的粒子温度高达上千万以至上亿度,是为了使粒子有足够的能量相碰撞,达到核聚变反应。低温等离子体中的粒子温度也达上千乃至数万度,可使分子、原子离解、 电离、化合等。可见低温等离子体温度并不低,所谓低温,仅是相对高温等离子体的高温而言。高温等离子体主要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可控核聚变,低温等离子体则是应用于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许多领域。高温等离子体的研究已有半个世纪的历程,现正接近聚变点火的目标;而低温等离子体的研究与应用,只是在近年来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正处于蓬勃的发展时期。 电磁波属于等离子态!

求采纳

H. 动词ing变化表

1。大多动词直接在词尾加-ing,比如:go-going, work-working, study-studying, look-looking,do-doing,eat-eating,play-playing,read-reading,wash-washing,plant-planting,borrow-borrowing,pick-picking,paint-painting,cry-crying,took-tooking (v.拿,占领,接受) climb-climbing

2。有的以不发音的e字母结尾的动词,要去掉e再加-ing,比如:make-making, write-writing, skate-skating,close–closing, come-coming, make–making,take-taking,have-having,dance-dancing,
smile-smiling,ride-riding,become-becoming,
若结尾的e 发音,就不能去掉,如:see-seeing

3。以重读闭音节结尾,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动词,要双写这一辅音字母,再加-ing。例如:run-running, swim-swimming,get – getting,sit–sitting,put–putting,begin–beginning,hit-hitting
stop-stopping
如果结尾是元音字母加辅音字母组合,就直接加-ing。比如:drawing, playing

I. 物理三态变化名称

物态变化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汽化: 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 气态→液态 【放热】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凝华: 气态→固态 【放热】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例如0摄氏度的冰放在0度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例如:
熔化:铁变成铁水,石蜡变成液态,海波变成液态
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
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
液化:露,雾,"白气'
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
凝华:霜,雾凇,冰花 ,雪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