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
㈠ 云南师范大学是什么学校啊介绍~~~
--------------------------------------------------------------------------------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位于云南省省会城市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其前身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西南联大复员北返后,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解放后定名为昆明师范学院。 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2云南师大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云南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继承和发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和“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新校风。建校 60 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 十万余人 ,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占地面积2695.49亩,校舍51.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782万元,馆藏图书213.08万册,长期订阅国内外期刊(含电子期刊)20968余种,学报(哲社版)进入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百强之列。已实现校园网光纤互联。学校共设有23个学院,35个科研机构。1个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1个省级农村能源工程重点实验室。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其中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学校设有本科专业49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是国家确定的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汉办委托承办孔子学院的16所学校之一。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072人,专任教师1102人。其中:教授194人,副教授530人,博士105人,在读博士84人,硕士 414 人, 54 %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在他们当中,有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15 人、省级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 13 人、中科院“百人计划” 1 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 2 人。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的兼职博导 13 人。并聘请了中科院院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 50 余人为学校兼职教授。目前,学校现有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 7 人,硕士研究生 2782 人(含教育专业硕士 994 人) , 全日制本科学生 12103 人,成人教育本科学生 11824 人。近 5 年,培训和招收英、美等国及东南亚留学生近 2000 人次。 学校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认真贯彻从严治校的方针。近五年来,学校先后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聘用制为切入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
科建设规划,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强调学科的联合、集成和交叉,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群和学科层次、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措施,使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学校先后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贝勒大学等国外 30 所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在全国“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中竞赛成绩优异, 2003 年全国高师院校排第 2 名,省属师范院校排列第 1 名,全国高校排第 17 名。近三年,在校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生均达 2 篇以上 , 一些论文被 SCI 、 EI 收录和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近年来,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有 30% 左右考取博士研究生,其中 2002 年有 42.8% 的硕士毕业生考取中科院、北大、清华等院校博士研究生。由此,学校至今已基本完成了由传统的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的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开放性、综合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的“两个转型”。
云南师范大学重视科研工作。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 388 项,拥有科研经费 13101.99 万元。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了国家“ 863 ”项目 2 项,国家“ 973 ”项目子项目 2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6 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1 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16 项,省自然基金等省部级项目 300 余项,国际合作项目 16 项。先后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 298 部,教材(教学用书) 302 部,发表论文 5565 篇,其中,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 1670 篇,被 SCI 、 EI 、 ISTP 收录 285 篇;成果转让 17 项,成果被采用 160 项,直接经济效益 8659 万元。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 1 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22 项。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1 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116 项,发明专利奖 19 项,其它科研奖励 256 项。在选择性发射极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晶体硅太阳电池规模化生产技术、分子基材料配合物高能发射、亚纯函数唯一性的五小函数问题、语言学分支学科艺术语言学的开拓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有了重要的突破。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始终把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进入全国重点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建成全国知名的省级重点大学作为发展目标,以建设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为发展定位。有信心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
㈡ 想考云南师大的研究生,也不知道这所高校咋样好不好考请高人啊!
云南师范大学创建于1938年,其前身是由北大、清华和南开组建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西南联大复员北返后,联大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解放后定名为昆明师范学院。 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2云南师大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云南师范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继承和发扬了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和“爱国民主科学”的精神,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新校风。建校 60 余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 十万余人 ,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省唯一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地处省会昆明市,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创办于1938年。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为云南省有权招收港澳台学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云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干部继续教育中心的设立学校。
学校风气很好,至少在云南省范围内是很不错的一所大学。
㈢ 云南民族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哪所更好
师大好一些,名气大些,师资好些,就业容易些!!!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位于春城昆明。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新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建校69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十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设有21个学院,31个科研机构,是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校教师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的设立学校。学校学科专业涵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9大学科门类,有1个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在建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1个省级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学校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职218人,副高职5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15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275人,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26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1人等。
学校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培养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研究生2974人(其中:博士生7人、学术性硕士生1904人,在职攻读硕士生1063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657人(其中:本科12983人),成人教育学生17254人。近5年来,培训和招收英、美等国及东南亚留学生2000余人次。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十五”期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158项,总经费1.8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包括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24部,发表论文552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9篇,获专利11项,成果转让17项,成果被采用160项,直接经济效益8659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4项。
学校现有校本部、龙泉路、学府路、呈贡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680亩,校舍面积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馆藏图书241.8万册,长期订阅国内外期刊7333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与51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教师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中国—东盟大学联合办学的16所大学之一,为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24所重点高校之一。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建立了5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泰国清迈大学设立了一所孔子学院。
学校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先后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聘用制为切入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群和学科层次、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措施,使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校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服务定位,明确了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云南师范大学有信心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㈣ 云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的办学规模
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函夜大学生1565人;硕士研究生309人;大学外语部承担全校近6500人的大学英语及小语种外语课程教学;公共外语研究生教研室承担全校近600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外语课程。全院承担教学学生人数1万余人。
学院设有英语、日语和旅游外语三个系,高年级、基础、第二外语、研究生、现代技术教育等7个教研室及大学外语教学、成人教育两个部;还设有5个研究所:英美文学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外语学科研究所和旅游文化研究所。学院有现代化教学大楼、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和自由听音室;资料室藏有丰富的中外图书及音像资料;其中,中外文图书资料30000册,中外文期刊188种,中外文报纸16种;音像资料2600多碟。
学院设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昆明考试中心、教育部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NAETI)昆明考试中心、人事部全国出国培训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云南省考试培训中心、人事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口译考试培训中心、云南省旅游行业岗位培训定点单位、云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主考单位、云南省外国语学会等。
㈤ 云南师范大学怎么样啊
云南师大,读师范的话,还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学校。现在新校区在大学城,环境很不错,硬件设施也很好,学习风气十足,还是很不错呢。
㈥ 云南师范大学怎样请具体说说~帮帮我把
现任校党委书记伊继东教授,党委副书记、校长杨林教授。 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建设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高质量、有特色的新型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分为四个校区: 校本部 学府路校区 龙泉路校区 呈贡新校区(建设中,预计2011年建成,但已经有部分07届文科学院入学)。 校本部 25°03'29"N,102°41'43"E 一二·一大街298号 650092 学府路校区 °'"N,°'"E 龙泉路校区 °'"N,°'"E 呈贡新校区 24°51'5"N,102°50'45"E 170公交车终点站,呈贡,吴家营 650500 设有独立的科研所5个,与教学相结合的科研机构31个。具有覆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农、经济等10大学科门类的42个日制本科专业,19个新型特色专科专业,现有1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4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为云南省有权招收港澳台学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云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干部继续教育中心的设立学校。 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1023人,全日制学生16376人,成人函授夜大学生15309人,自学考试生3万余人。近五年来培训和招收英、美等国及东南亚留学生近1000人次。学校在职教职工2090人,其中:教授187人,副教授503人,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博士148人(含在读),硕士35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1人。近3年来,有2人进入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0人被聘为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院校的兼职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刊物8种,学校还设有4所中学,1所附属小学和1所幼儿园。 云南师范大学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认真贯彻从严治校的方针。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高校先进教务处称号。近10年来,先后出版教材、专著300余种,相继有138项教学成果分获国家教育部、省教委和学校奖励。国家教育部启动的"面向21世纪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我校立项15个,在云南省高校排名第一。在历年教育部和云南省的教学检查评估中均名列前茅,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科技挑战杯赛中,历年参赛成绩位居全国高师院校前10名之列。2001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参赛,在308个参赛高校中,成绩名列高师院校第2名,高校排位第28名。1998年全国高校评出"先进班集体标兵"12个,我校2000届历史专业本科班获此殊荣。近年来我校学生的计算机过级率、一次性就业率均列我省第一位。近几年来,每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有30%考取博士生,2002年考取博士生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42.8%。 云南师范大学重视科研工作。日前,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354项,总经费5153.95万元,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计委、财政部、经贸委项目3项,省部委项目193项,国际合作项目16项。1998年至2002年,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210部,教材223部;发表论文5717篇,其中: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1625篇,被SCI、EI、ISPT收录194篇;成果转让14项,成果被采用153项,直接经济效益3900.40万元;获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项、省部级奖励59项、其他科研奖励122项,发明专利18项。 学校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先后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聘用制为切入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群和学科层次、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措施,使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校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云南师范大学积极发展对外交往, 与51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教师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中国—东盟大学联合办学的16所大学之一,为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24所重点高校之一。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建立了5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泰国清迈大学设立了一所孔子学院。 目前,云南师范大学正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第三次全教会精神,加强教育创新,积极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为云南教育事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服务定位,明确了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云南师范大学有信心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㈦ 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中心简介
是教育部
建立的全国六大区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之一,业务上直属教育部人事司领导和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武汉中心指导,行政上隶属西南大学。西南中心先后促成建立了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四个省级培训中心,形成了西南地区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
历经几次机构改革和调整后的西南中心与教育部西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西南分院、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庆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重庆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西南大学扫盲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合署办公。目前,中心有专职工作人员28名,其中专职教学科研人员8人;有教学、办公、住宿大楼3栋,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可同时提供500余名学员住宿;有250平方米的专业图书资料室1个,藏书12000余册,期刊杂志200余种;有专用的能同时容纳250人的多媒体教室1个,100人以上的多媒体教室2个和可容纳60人左右的普通教室3个;有大小会议室3个;拥有120余台计算机机房三个。新装修的学院餐厅,可容纳300余人同时用餐。
中心坚持“三个适应,两个转变”,“务本求实,创新提高”的方针,充分利用依托学校西南大学和在渝高校乃至西南地区和全国重点高校的师资力量和学科资源优势,开拓创新,注重质量,立足重庆,服务西南,面向全国。中心成立至2005年底,共培训国内访问学者、骨干教师进修班、硕士学位班、助教进修班、专题研讨班、短期班、研究生课程班、单科进修、岗前培训等各层次进修教师20300余名。
“十一五”期间,西南中心决心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奋斗意识、奉献意识,在培训的“结构、质量、规模、效益”八个字上下功夫,在巩固、提高已有培训内容、形式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教师职后教育新路子,为西南地区高校培养培训更多的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为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精良、高水平的高校教师队伍做出更大的贡献。
㈧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
云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位于春城昆明。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1938年,其前身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1946年,组成联大的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留昆独立建校,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1999年云南师范大学与云南教育学院、云南体育进修学院进行实质性合并办学,重组新的云南师范大学。学校恪守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形成了“学高身正,明德睿智”的校风。建校69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十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
学校设有21个学院,31个科研机构,是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高校教师培训中心、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育干部培训中心的设立学校。学校学科专业涵盖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8大学科门类,有1个教育部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在建能源与环境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检中心,1个省级工程重点实验室,1个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1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本科专业,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
学校有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正高职218人,副高职53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2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15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275人,国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专家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技术创新人才26人,云南省高校教学科研带头人21人等。
学校形成了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培养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研究生2974人(其中:博士生7人、学术性硕士生1904人,在职攻读硕士生1063人),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657人(其中:本科12983人),成人教育学生17254人。近5年来,培训和招收英、美等国及东南亚留学生2000余人次。
学校以科学研究为强校之本,“十五”期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158项,总经费1.8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包括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项,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1项,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524部,发表论文5528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289篇,获专利11项,成果转让17项,成果被采用160项,直接经济效益8659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4项。
学校现有校本部、龙泉路、学府路、呈贡四个校区,占地面积3680亩,校舍面积47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5亿元,馆藏图书241.8万册,长期订阅国内外期刊7333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是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学校与51所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是我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教师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的1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中国—东盟大学联合办学的16所大学之一,为国家首批开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24所重点高校之一。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建立了5个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在泰国清迈大学设立了一所孔子学院。
学校重视优良教风和学风建设,先后实施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以聘用制为切入点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通过凝练学科方向、构建学科群和学科层次、引进高层次人才、组建创新团队等措施,使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学校正在逐步实现由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教师教育、由传统师范院校向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型。
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云南师范大学确立了立足边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服务定位,明确了建成师范性、综合化、开放式、有优势的省属重点大学,进入全国省属师范大学的先进行列的发展目标。云南师范大学有信心励精图治,不辱使命,为建设一个高质量的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㈨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的基本信息
多年来,在上海市教委领导下,在上海师范大学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师资培训中心积极发挥“管理协调、组织培训、研究咨询、信息交流”职能,依托上海教师教育的优质资源,统筹和落实教师培训的管理工作,组织和实施各类大型的面向全市的培训项目,承担和参与教师教育的各项重大决策咨询,搭建和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信息交流平台。师资培训中心先后承办了区县教育局局长、教师进修学院院长以及全市中小学校长暑期专题培训和中小学“二期课改”各学科培训者培训以及本市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等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市级培训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坚持“科研领先、科研立校”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主题的各项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探索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构建教师教育高地。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已出版了多本教育著作,编辑了《上海师资培训》杂志82期。近年来为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师资培训中心先后与上海部分中小学开展了“伙伴合作、共同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实验项目。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还有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心在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办学20余年中,德方先后选派了4位教育专家长驻中心开展合作交流工作,中方先后选派了上海200余名教师赴德学习考察,邀请了近百名德国专家学者来沪短期讲学和交流,双方在沪成功地举办了7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积极拓展与欧美等国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合作项目。其中,有在全市开展多年、卓有成效的“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项目;有受人关注、让人耳目一新的中英上海英语教师提高项目(简称SETP项目);有面向上海中小学英语教师的“中美英语教师暑期夏令营培训”项目等。
㈩ 云南的二本学校有哪些
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警官学院、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云南工商学院、大理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保山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文山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红河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面积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属中国著名大学之一。
《昆明学院》 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学院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新路2号,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5月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原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昆明大学合并的基础上整合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组建而成,学科覆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是目前云南省学科门类最齐全的本科院校。
《昆明医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昆明医科大学前身是昆明医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是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昆明医科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78年来,培养的7万余名高级医学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医药卫生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2012年学校正式由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于1938年,前身是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学校于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专业设置合理、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云南农业大学建校七十多年来,一代代师生秉承“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情系稼穑、躬耕疆域、励精图治、矢志创业,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财经大学,始建于1951年,位于春城昆明盘龙江之畔。迎江风,思经济,经过数载历史变迁和发展,学校发展成了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等学科协同发展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作为财经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努力培育出更多的财经类人才,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在桥头堡战略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想必云财的财经类院校优势将在未来日趋明显。2011年9月15日,全国财经类高校的第一所美术馆——云南财经大学钟正山美术馆,经过历时三年的筹建后在云财隆重举行开馆正式成立。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培养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全国免费师范生试点改革的三个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2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的教师摇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西南地区中学英语师资培训基地,是云南省有权招收港澳台学生的2所高校之一,也是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进行汉语师资培训的4个基地之一和教育部确定的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10所重点大学之一。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西南林业大学,简称“西林”,起始于1939年,历经昆明农林学院、云南林业学院、云南林学院、西南林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于1978年独立建院,原属林业部直属院校,2000年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中,由国家林业局直属高校调整为“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管理”的高等学校。现有70年办学经历和30年独立办学历史,目前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高等林业本科院校,全国4所林业大学之一。校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校园为“全省绿化优秀高校”、“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云南警官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警官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教育厅与云南省公安厅共建、以公安厅管理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50年10月的昆明市军管会公安部公安学校,2003年5月,经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云南警官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中医学院建于1960年,是全国第二批成立的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本科专业14个,其中中药学和中医学为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有一级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生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经过50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以本科教育为主,开展研究生教育和对外教育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云南省培养出各类型、各种层次的中医药专门人才3万余人。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艺术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一所特色鲜明、艺术门类齐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建校52年以来,学院为国家,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艺术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各类艺术人才7000多名。毕业生包括了汉、回、白、苗、壮、德昂族等20多个民族的学生。
《云南工商学院》云南省 昆明市 二本
云南工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二本院校。学院占地1103亩,建筑面积22.27万平方米,教学计算机5000余台、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总资产近10亿元,在校生11000余人。学院下设10个二级学院,即: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会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软件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已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工程类、艺术设计类、教育类等专业群,开设的40余个专业涵盖了经、管、工、文、法、教育等学科。
《大理学院》云南省 大理市 二本
大理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具有20多年办学经验和历史的原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大理分校和大理工业学校并入,组建而成的一所融文、理、医、工、艺、教育等综合性、多学科门类的云南省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省 玉溪市 二本
玉溪师范学院前身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创建于1978年,92年改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与玉溪师范学校、玉溪成人教育中心合并,成立玉溪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是玉溪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院,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玉溪师院已成为玉溪市及全省边远地州培养初中教师及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高校。
《保山学院》云南省 保山市 二本
保山学院原名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05年创办的保山师范学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保山师范专科学校,是云南省首批创办的四所师范专科学校之一。学校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永昌街道远征路南段。
《楚雄师范学院》云南省 楚雄州 二本
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是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专和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组建的,融全日制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成人教育于一体,云南省民族自治州中唯一的一所本科师范院校。学院位于素有“省垣门户”、“滇中走廊”和“迤西咽喉”之称的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市。
《文山学院》云南省 文山州 二本
文山学院,原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升为本科。创办于1958年的文山人民大学,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学校坐落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文山城西。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393人,其中,专任教师285人,教授14人,副教授73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6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有2人受聘担任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省 曲靖市 二本
曲靖师范学院具有百年的师范办学传统,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7年开办的“师范传习所”,位于我国第三大河珠江的发源地——曲靖市。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曲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曲靖教育学院、曲靖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滇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是云南省优先支持发展的省属高校之一。
《红河学院》云南省 红河州 二本
红河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省州共建”的省属公办综合性本科高校,是云南省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坐落在素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旅游城市、中国西部最具特色城市之称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蒙自市。是目前滇南地区办学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高等学府,综合实力居全省高校十强行列。学校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国际化、教学型的地方综合大学”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