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弹性化教学
『壹』 如何开展小学英语课堂生活化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随时都能看到:用英语说,用英语讲,用英语唱,用英语演的场面,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英语非常地感兴趣。交际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然而我们在发展语言交际时,往往忽视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开设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对于开发语言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的特点是:教师导入,学生感知→学生精读,教师讲解→巩固操练,内化语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B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suestion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主动参与型策略 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点是: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嗯 顺便提一下 几天前帮我旨导的ABC天欧美口语的老浉要我明白,若想学会英语是不难的~绝対要有一个符合的研习空间跟闇练口语対象 这取决于外敎资质,东南亚口音重 一定要找欧美籍,发音纯正才行 不间断每日口语交流,1対1家敎式敎学才能有更.好.的进步效率..上完捰还要回放复习捰堂音频 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若真的是无口语交谈的人的情况,可以上听力室或沪江获取捰外敎材阅读,多用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迅速的语境会进步许多,学习效果会非常达成目标的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于中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教材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首先,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这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发其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整体,化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输出)得出 、自主开放型策略 也称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适用于课外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看懂贺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语片和材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既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又是对教材学习的一种检测和提升,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另外,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同时,旧知识在新的语境中不断复现,新语言现象的频频出现,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检测和反馈: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1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手抄比赛,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背诵和改编rhym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以及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课外书和视听材料等。这些课外阅读活动会让学生仔细自主地钻研手头阅读材料,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种阅读教学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地、综合地使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其最佳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建构阅读教学的模式 1、内容文字难度不大的文章,以“听→说”为主网,并以“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 、内容难度较高的文章,以“听读→说”为主网,即“总→分”的方式进行教学 、
『贰』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与反馈的课堂教学叙事研究
一直以来,有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源源不断,但对于写作评价与反馈的课堂版教学的研究并不多权。本文通过一课例对写作评价与反馈的课堂教学进行叙事研究,旨在探索初中英语写作评价与反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分析发现,重视写作内容的发掘、写作过程的指导、写作结果的评价以及写作课堂交际策略的使用有助于明确写作评价与反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
『叁』 情景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应用是怎么的呢
本文以仁爱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7 Food Festival Topic 2 Cooking is fun! Section B为案例,介绍了笔者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结合教学实例,展示了如何有效创设情境的几种方法。
1. 教学片断一:利用录像还原情境,复习旧知识。
Step 1 Warming up
Play a video about making fried rice and let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steps which we have learned in Section A.
设计意图:模仿央视节目“天天饮食”导入,情景再现炒饭环节,引起学生兴趣,并通过复述达到复习顺序副词和描述步骤的目的。
情景再现:在师生互动问候之后,播放一段炒饭的视频,情境再现炒饭的各个环节,在放映时边停顿边向同学们提问:“What are the ingredients? What’s this step?” 此举在于复习Section A中所学的炒饭的步骤和顺序副词的使用。由于该视频模仿的是央视节目天天饮食—daily diet英语版,由本人担任厨师,因此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回答也比较积极。
评析:模仿央视节目复习导入,利用录像还原情境,使教师的亲和力倍增。电视上的节目出现在课堂上,教师本人成了厨师,学生感到既亲切又有趣,成功达到上课伊始便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2. 教学片断二:借助图片创设情境,利用表演体会情境, 巩固新知识。
Step 3 Consolidation & Practice
①Retell & Competition:Ss read the steps and then they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of retelling the step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presented on the screen.
②Task2 Operation & Display:Group work: The Ss make sandwich in their group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tell the steps. And then some groups will display themselves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 Finish 1b.
设计意图:借助预先拍摄的图片,再现制作三明治的过程;动手操作又让同学们体验了一把“天天饮食”节目中厨师和解说员的角色,帮助学生巩固制作三明治的步骤、知识。
情景再现: ①在几分钟的准备之后,本人在幻灯片上播放了制作三明治步骤的图片让学生竞赛抢答。在准备阶段就感觉到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抢答也很积极。有些同学站起来后,虽然由于紧张或其他原因没有很好地描述,但也能在老师或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协助下完成描述。
②学生四人一组自己动手制作三明治,并用英语解说。设计的任务突出互动合作,有利于调动各层次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位同学的参与意识。学习热情在之后的展示环节达到了高潮,成绩较不理想的同学对上台演示也跃跃欲试。
评析: ①优点:采用预先拍摄的图片,把书本知识通过视觉更加直观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进入英语思维模式。设置的小组竞答步骤和动手制作三明治的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进行语言聚焦。
②改进之处:课后有听课老师建议如果在图片旁多些关键词,多些文字说明,那对中下层次的学生便能更容易地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另外这个环节如果以学生整体来描述的话,会使更大面积的学生得到巩固,毕竟这个制作三明治过程的描述是本课的重点所在。此外,小组分工还不够到位。小组成员的分工是体现新课程提倡的合作学习理念的重要体现。(罗敏江2009:39)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应要有明确的指导,使各位成员在每次合作中起不同的作用,不能每次都让同样的人来“说”英语,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取得不同的进步。
3. 教学片断三:利用图片和文字解说创设交际情境,操练新句型。
Step 4 Practice
Oral practice: T explains the sentence pattern “Would you mind if …” After presenting two examples, T sets another two situations for them to make conversations with their partners.
设计意图:这个句型为请求允许的句型,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对学生要用英语表达出来仍存在难度,这是个这堂课的一个难点。因此本人设置了四个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息息相关的场景。
情景再现:幻灯片上的四个交际情境是为教授句型“Would you mind if…?而设置的。如场景一:图片显示在公共汽车上有一个空座位,一位刚上车的乘客在询问空座位旁的另一位乘客是否可坐在该座位上。这时可用英语提问“Would you mind if I sit here?” 其回答是“Of course, please have a seat.” 再如场景二,图片显示窗外大雪纷飞,Jane 在向Maria 询问是否可以开窗户,可使用句型“Would you mind if I open the window?” Maria 可回答“ Sorry, you’d better not/I’m afraid you can’t. It’s cold outside.” 本人用这两个示例用来教授句型及其应答,并有另外两个场景供学生小组讨论并操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呈现问句之后故意不说出答语,而直接让学生来回答。大部分的学生都回答不来,感觉有点不知所云的样子。教学之后,学生对应答和句型的使用是清楚了,但是在完整对话方面仍存在困难,这个问题在操练和展示第三个场景时就暴露出来了,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完成了对话。后来,在第四个场景放映后,教师在黑板上临时添加该场景所需的词组,这才解决了备课时没想到会出现的问题,学生最后一个对话就完成得很不错了。
评析: ①优点:巧妙设计四个生活情境,既跟句型相关,又贴近生活,学生在学习句型的同时能用英语思维,还能明白该句型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如何应答等。在遇到事先没预设的问题时,教师能够随机应变,临时对教学进行微调,很好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
②改进之处:学生的操练时间不够长,小部分学生对英语解说词不能理解透彻,以至于有些同学对造句的技能掌握不熟练,如果在备课时能在幻灯片上显示出关键词组,就可以解决操练和展示时暴露的问题。因为在这个时候,学生仍然处于模仿阶段,而不是生成阶段。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肆』 英语写作课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一、注重写作教学的基本训练阶段
语言教学最高层次是应用。英语属于结构语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这些都是不可变的,要想在写作中用上它们,用好它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基本训练。首先,加强五种基本句型结构教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训练学生“写”就要抓住五种基本句型的训练,让他们把这五种基本句型记牢,不断运用。五种基本句型是: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比较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扩句训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进行扩句练习。其次,加强句型教学,要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增强他们利用各种句子进行一意多种表达的训练。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巩固语言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基本语感的训练。
二、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写作训练的多样化。
首先,在Dialogue的教学中,除了听录音、对话、表演和编写相似的对话外,还要求学生把对话改写成一段短文,这样就要求学生在变成短文的过程中,注意时态、语态、人称和前后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其次,在Reading教学中,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且人称、时态要做相应的变化,这样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义句表达,提高了表达能力。还要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词组进行复述,学生复述课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课文中的重点,逻辑关系,又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组织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的精炼度,使自己的`写作能力有了很快地提高。
再次,在“Listening”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听懂做完听力练习之外,还让他们把练习作为guide进行复述听力材料,有时还让他们写在作文本上。
三、注重写作训练的规范化
高中起始阶段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按教师用书上说明的写作步骤,即:①构思(讨论题目);②写提纲(理顺思想的逻辑关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订(检查错误,重新安排内容);⑤修改(定稿)。对学生进行写作模式的训练。这样看起来比较麻烦,但避免了反复,养成了好的写作习惯。再就是书写和文体格式要规范。严格要求学生正确、端正、熟练地书写字母、单词和句子,注意大小写和标点符号,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对各种文体特点、格式要讲清楚,使学生熟悉规范的书面表达形式,用正确的标准评析和规范自己的书面表达。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批改是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批改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在于肯定学生的成绩,指出错误,给学生以恰当的评价。但在批改过程中,如果抓住学生的错误不放,有错必纠,改到最后,就变成了教师自己的作品;如果对错误视而不见,写得再多也收效甚微。我根据教学实践,对于新教材中的“有指导的写”的写作训练,规定学生限时写完,同桌、前后桌互相批改,重新行文,再上交。这样批改起来就非常轻松,而且典型错误,很容易找出,有利于讲评。对于新教材中的“自由写作”训练,我指导学生弄清主题,抓住要点,组词造句,安排好顺序,过渡到段落形成短文,多用熟悉的单词和句型,多用五种基本句型表达。然后让学生共同研究,互相评论写好的草稿,以便最后写出修改的稿子来,这就有助于减轻教师修改作业的负担,也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伍』 浅谈如何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有效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分层,与中考方向接轨
面对新的中考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树立“跳起来摘到苹果”的教育理念,既要给他难度与压力,又要给他信心与希望。主要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对A层的学生采用“重基础,拉着走”的教学方法,对B层的学生采用“重方法,多激励”的教学方法,对C层的学生采用“重能力,大容量”的教学方法,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取得应有的进步。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去求得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具有学习的潜能,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发展与开发学习的潜能。如果教学目标“一刀切”,必然会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为此,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应分层:A.基础性目标;B.提高性目标;C.发展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每个学生必须而且可以达到的。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提高性和发展性目标。A层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教材内容(如词汇和基本的句型),保证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对B层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能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努力提高英语综合表达能力,逐步向C层学生的行列靠拢;C层学生,由于其基础较扎实,并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要求他们在达到A、B层的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地拓宽知识面,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层,学习过程个别化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在同样的学习任务面前,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教学如果不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习障碍。如果这种障碍未能及时排除,就会给后续学习带来更多困难。只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得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
为了实现分层弹性目标,必须改革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立足中间,抓住两头”,以全班学生的平均学习时间为基本教学时间,狠抓基础目标的实现。学生可以在教师讲授中获得知识,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即教师导学与学生悟学相结合。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学习速度的快慢和学习策略的优劣,所以学生学习过程必须是个别化的。只有在个别化的学习过程中,有差异的学生才能自己调节学习的速度,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获得往往受其发展水平、能力差异等自身因素的制约,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使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学习,通过自身努力,分别达到各自的学习目标。
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应采用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分层设疑、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例如在教学反身代词这个语法项目时,采用不同的传授和操练方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1.培养兴趣。针对A层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差、缺乏自信心的特点,创设一些贴近生活的情境,把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并设计一些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的习题让学生操练。先以师生问答的形式来呈现反身代词。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进行操练。学生可以选择替换一个、两个、三个地方,也许做出的句子有时意思很离谱可笑,但学生能在笑声中激发兴趣,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得到体验成功的机会。
2.巩固基础。经过简单的替换练习之后,重心转向B层学生。这一层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能力,具有向高一层次发展的能力。因此,对于这些学生,则采用连词成句的方式来使他们巩固教材内容。通过此种形式,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句型结构,不断提高发展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向A层学生靠拢。
3.活跃思维。前面的内容对于C层学生而言缺乏挑战性,因为该层的学生智力水平较高,思维能力较强,基础扎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反身代词来造句,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句中反身代词所充当成分,经过启发和提醒,学生通过讨论,发现这两个代词紧跟充当主语和宾语的名词之后,总结得出它们为同位语。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之间的类比,联想来活跃思维,扩充新知;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锻炼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现练习、检测分层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层”的原则。“两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A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这样可使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分层达标检测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实施分层考核办法,测验时试
『陆』 如何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随时都能看到:用英语说,用英语讲,用英语唱,用英语演的场面,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英语非常地感兴趣。交际是教学的最终目标,然而我们在发展语言交际时,往往忽视了其实用性和有效性,忽视了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开设有效的英语阅读课,对于开发语言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具有正确的阅读技巧,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有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1、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它的特点是:教师导入,学生感知→学生精读,教师讲解→巩固操练,内化语言。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A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 B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suestion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仔细体会 、主动参与型策略 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特点是: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嗯 顺便提一下 几天前帮我旨导的ABC天欧美口语的老浉要我明白,若想学会英语是不难的~绝対要有一个符合的研习空间跟闇练口语対象 这取决于外敎资质,东南亚口音重 一定要找欧美籍,发音纯正才行 不间断每日口语交流,1対1家敎式敎学才能有更.好.的进步效率..上完捰还要回放复习捰堂音频 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若真的是无口语交谈的人的情况,可以上听力室或沪江获取捰外敎材阅读,多用耳听、眼观、嘴动、脑想,迅速的语境会进步许多,学习效果会非常达成目标的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于中高年级,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接近教材内容,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首先,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这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发其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整体,化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输出)得出 、自主开放型策略 也称弹性阅读,以课外读物为本,进行阅读教学,适用于课外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还应看懂贺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语片和材料,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既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又是对教材学习的一种检测和提升,也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有效、直接的方式。另外,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扩大视野,获取知识,不断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同时,旧知识在新的语境中不断复现,新语言现象的频频出现,通过反复的阅读和合理的引导与帮助,能让学生起到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深化知识的作用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检测和反馈: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1时间用以自读,教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手抄比赛,开展讲故事、作讲演、演短剧等活动,背诵和改编rhym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以及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课外书和视听材料等。这些课外阅读活动会让学生仔细自主地钻研手头阅读材料,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三种阅读教学策略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和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灵活地、综合地使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出其最佳效果 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建构阅读教学的模式 1、内容文字难度不大的文章,以“听→说”为主网,并以“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 、内容难度较高的文章,以“听读→说”为主网,即“总→分”的方式进行教学 、“总→分→总”教学模式,即“读→说→写”。其基本框架结构如下:passage→generalidea→wordsphrasespatterns→passage→specificidea→output 三、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网,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阅读内容呈现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 阅读教学碰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学生手头没有那么多图文并茂,程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还需注意的问题 1、要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看法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但是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就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英语阅读教学中要突出“学”字,从让学生“学会”转到培养学生“会学”,授之以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渗透异国文化,拓展阅读空间 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因此通过文化背景的渗透来培养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真正学好、用好英语。在Myholiday的教学中我也积极地渗透西方节日及文化。如Christmas,ThanksgivingDay,Valentine’sDay等等,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有兴趣的条件下自主地拓展了课外阅读的空间 、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教育。
『柒』 怎样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让学生的写作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每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贵在坚持,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对学生的写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在有条理、有秩序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新课标对写作能力要求的提高,高考写作在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也在逐步增加。许多高中英语教师也意识到了高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并且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还相对滞后,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效果甚微。学生习作中存在着众多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把握不好,忽视动词形式变化及动词在中英文意义上的差别;(2)内容表达中式化,结构混乱,语意含糊;(3)内容空洞,语篇不连贯。如果我们认真反思平时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于学生语言表达基本功的训练不够,写作起点过高;不注重培养英语思维习惯;而且忽视对写作立意,思想内容表达方面的指导。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基本功训练,力求能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2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
2.1 立足文本,遣词造句,培养英语思维习惯
在上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采用一些blank- filling 等形式考查学生对于新词汇或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却很少使用从词到句方式复习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从词到句的复习方法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语句构成过程的认识,强化他们对英语语言结构的感知,培养英语思维习惯。下面以m3 u4 howlife began on earth 阅读课为例,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教师给出课文出现的一些关键词动词作为提示,让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一些简单句,对所写的句子再进行改进,联句到文。具体如下:
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和已给的动词的提示,分别在这词的左右两边空格处填写适当的内容,使语意完整。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例句。
proce: the explosion of the earth proced water vapour.turn into:water vapour turned into water when the earth cooleddown.
allow:water allowed the earth to dissolve harmful gases into theoceans and seas.
develop:life began to develop on earth.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授,而淡化了英语思维的培养。很多学生平时所吸收的知识量大都是零散的单词、词组,而对于英语句型结构知之甚少,读文写作时没有养成用英语语言思维的习惯。下笔写作时,母语思维自然就占上风,中文式句型频频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2.2 汉英翻译,巧设空格,规范英语句型表达
汉英翻译是多数老师采用的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弊端,特别是对于英语水平中等及偏下的学生来说,还需要改进。因为翻译练习的考查是以结果为中心,而没有以过程为中心,即在翻译过程中,练习本身没有体现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规范学生英语句型表达。当教师用红笔更正学生习作中多处错误后,学生虽知错误的地方和原因,但他们可能下次还会犯同意的毛病,因为那些错误是老师更正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在设计汉英翻译时,增设一些规定数量的空格,目的是为了引导他们能用英语正确思维,规范句型表达。如:根据所给的关键词和原句已给的提示语,翻译中文,补全英文句子,每空一词。
(1)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时代。(remind)the photo reminds me ofmy childhood.(巩固重点词汇remind..of 的用法)
(2)自从他大学毕业后,他一直从事农业工作。(work on)he has been working on the land since he graated fromcollege.(现在完成进行时的巩固)
(3)由于她沉迷于小说,她没有意识到外面下雨了。(be lost in)lost in the novel , she didn’t realize that it was raining outside.(非谓语用法的巩固)
练习过程中,由于关键词的提示及空格的引导,学生会感到目标更明确,避免不知所措,无从下手。而且为了按要求完成句型,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会进行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词汇、时态、结构等,思维就会更严密,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增强。同时老师的批改和分析也会变得简单,清晰多了,学生也更容易更正自己的错误。教师也可以避免面对学生翻译的错误百出的句型而无从下手批改的局面。
3 结语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首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不断尝试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句型基本结构,强抓语言表达基本功,为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教师还应不断给学生展示结构丰富、词汇优美的佳句美文,并且逐步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体会到英语语言的魅力。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讲评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词汇、语法、内容的完美结合。点评学生文章时不仅要考虑到文章的词汇、句型、结构,还要顾及文章的中心思想、语言内容等方面是否明确、充实。总而言之,每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贵在坚持,作为教师,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对学生的写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在有条理、有秩序的学习过程中得以发展,逐步提高他们的英语运用能力
『捌』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体验式学习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体验学习中自然习得语言;重视指导学生进行网络的英语体验式学习;时常组织英语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性学习中活化语言;重视英语复习学习中的体验式要求;建立体验式学习圈;强化初中生的英语听读的体验式学习。
2.寓教于乐。体验式学习的“乐”,并非教师单方面制造的乐趣,而是学生主动体会到的乐趣。学生学得快乐,这才是寓教于“乐”的真正实现和真实效果。
3.学以致用。体验式学习为学习者及时提供了一个运用语言的空间,使语言学习者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语言表达和思想交流之中。
4.虚实结合。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情境化学习。通过特殊的场景模拟,引导你去运用这些知识、常识,最终使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为日常工作服务。
5、主动学习。体验式学习是指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任何可用感官作为媒介,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环境、思想等方面。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将“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彻底转变为“我要学和用”的积极状态。
6、体验性学习(Learning through practice)是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感悟来掌握所学内容,不仅要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操作。这种学习活动,不仅激活了学生认知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活了学生全面的身心参与。因此,体验性学习是一种知情合一的学习。
『玖』 如何看待英语教师的英语写作教学
当今的英语教学特别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即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易事,只有把写作教学与英语基础知识教学,语言基本能力训练及相关练习评价结合起来,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感知能力,进而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教学中要务必强化学生的听,说,读等方面的能力,并在训练中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词法,句法及语法,进而才能促使学生准确的表达思想,完成写作,并达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
一:要重视教材中的词汇教学。
通过词缀,词性转化等构词知识,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及记忆能力的提高,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口笔头造句,先易后难,正确运用句型,逐步培养学生在词汇学习中正确运用句子表达含义的能力。
二:强化阅读及背诵,并在模仿练习中加强写作能力。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广泛模式,而范文背诵则强化拓展了这一模式。通过大量有效的阅读及背诵,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感,学生认读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及句型,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框架,并为学生的遣词造句,模仿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动词及短语学习,强化学生的动词决定句型的意识,并在口笔头训练中拓展时态,语态和语气的学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就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经典例句等进行归纳总结,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变通能力,并在变通中增强英语写作能力。
四:落实写作训练。
教师教学中要将听,说,读,写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听,说,读为学生的写作奠定了广泛的基础,而写作则是对前者的综合反馈。首先是机械的写作,如默写和听写,再者就是开展创造性的写作。在听,说,读等教学环节中均可突出写作的目标和要求,如句型转换,句子改写,缩写及扩写均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五: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并在写作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写作练习,并给予正确的评价,也可让学生本人在课堂上读给其他学生听,并让其他学生从中得到启迪。
2. 让学生互批作文,或者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发现或纠正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相互批阅中提高纠错及写作能力。
3. 加强学生对英语范文的背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仿写训练。
总之,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要得益于英语的听,说,读的有效学习,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反复和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拾』 如何用过程性写作的方法进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创造一个快乐、高效的英语写作课堂,一直是广大英语教师所关注的问题。过程性写作教学流程分四阶段: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写作阶段(composing/drafting),修改阶段(revising),编辑阶段(editing)。
(一)写前准备阶段(pre-writing)
这个过程有时伴随着阅读资料和调查人物及分组讨论的活动,作者要对题目进行探索,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并认识自己的缺口和不足, 从而吸纳新的知识,从而在活动中深化主题,聚集素材,打好腹稿,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准备。此阶段通常分两步进行,即“热身活动”与阅读欣赏范文活动。
1.“热身活动”。
“热身”时,师可采取一些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与技巧,在知识和情意上为学生写作做好铺垫。常见的方法有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集束法(clustering)、快速自由写作法(rapid freewriting)、“5W1H”提问法(questioning)等。
(1)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 即全体组员将所有与主题(topic)相关的观点和盘托出, 不必考虑流露出的思想正误与否。先从具体、熟悉的信息源入手,然后转向抽象、陌生的信息源。如: 要让学生写Should students beallowed to use mobile phone? 可以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讨论what can mobile phone do for you? 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下一步的写作训练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2)快速自由写作
要求每位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自由而快速地写下与主题有关的单词和短语。对时间加以限制,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大脑快速运转和思维。如:让学生介绍一个熟悉的人。可以问:Who do you like to writeabout? What do you like to write about? 要求每位学生在一两分钟内自由而快速地写下与这个人物介绍有关的单词和短语。比如hobby,appearance,personality,habits 等,并能够就每个方面写一两句,并给以及时的鼓励。
(3)集束法
即以主题为主轴, 将与之相关的词汇缀集在一起。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为“可视词汇”可以刺激学生的“联想流”,这对那些有话说不出的学生来说极为奏效。如:让学生写school rules,可以以school rules 为主轴来提供与之相关的词汇。比如:school uniform,in class,homework,in the library,classmates,然后让学生由单词联想相关的规则。
(4)“5W1H”提问法
即要求学生根据主题就who,what,where,when,why,how 等进行提问。问题的大小详略视需要而定,不能千篇一律。如:让学生an unforgettabletrip 就可以围绕这么五个问题:Who did you gowith? What did you do there? Where did you go?When did leave? Why did you go there? How did you go there? 让学生把这些问题串在一起就是一篇短文。
除了以上所述四种技巧外,还可借助多媒体(如印刷物、电脑、录像和影视)、人物专访、谈话、考察和问卷等手段搜集素材。如果在写作前准备阶段给学生提供较多获取信息或材料的途径,他们就会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阅读欣赏范文。
先读后写,为发挥“范文”的“示范”作用,不能满足于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一般掌握,而是要深入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谋篇布局,写作手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运用范文的框架,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
(二)写作阶段
写作阶段是学生独立把自己的思想用语言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教师最好结合课堂活动和具体的写作话题,当堂找出写作的切人点,列出提纲。若有可能可即时进行口头作文。另外,还要提醒学生需注意的问题,为其提供必要的语言素材。例如,教师可针对本次写作的具体内容,给出一些相关词汇(如:写作常见的表示启、承、转、合的习惯用语和套话)并配合图片和示例。这样,在实施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信手拈来的成就感。
(三)修改阶段
1.自我纠错:制定基本批改标准
在一开始让学生写短文,就制定评分标准,并让学生熟知这个标准:①作文长度100-120单词;②作文结构:是否有开头与结尾;③作文内容;是否覆盖所有要求的要点;④语言表达:是否运用丰富的词汇与句型结构;⑤语法:是否有语法错误;⑥书写规范:注意拼写、大小写符号、标点。
比如, 在模仿上述案例中的范文写一篇My favorite school day 的小短文,就可以针对欣赏范文中总结的三点写作特点确定修改的标准: ①是否有主题句;②是否按时间先后顺序写;③是否添加丰富内容的句子。
2.组内互改。
教师轮流与每个小组一起重点讨论一篇文章。分组时宜将好、中、差生混合编排,以便学生互评互学。评价活动中通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强化写作知识,发现他人的长处与不足,便于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3.教师点评。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或黑板选择不同层次代表性的文章或句子当堂点评。点评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出这篇短文“闪光点”, 打开写作的情感关,再让学生找出文章的欠缺之处。标出精彩的词、句、思想的亮点等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四)编辑阶段(editing)
编辑阶段是写作的最后整理和润色阶段,指学生在多次反馈、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最终成稿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可选择优秀习作打印上作者的名字并利用投影或张贴方式呈现给全体同学,以表示对习作作者的鼓励和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借鉴,也可以选择每位学生最好的一句合成一篇范文供大家互相学习参考。
实践证明:“过程写作法”有助于充分发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阅读以及听说能力的培养,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过程写作法”重视学生的写作过程,鼓励学生在不断地修改练习中进步提高,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过程写作法”将写作过程视为一个循环往复的、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和社会交际过程,符合写作教学的实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