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写作 » 中式英语之鉴写作背景

中式英语之鉴写作背景

发布时间: 2021-02-15 03:28:54

『壹』 学习翻译用哪些书籍比较好

1、翻译技巧类 《翻译的技巧》 钱歌川 (作者), 李峰 (编者),《翻译的技巧》为钱歌川先生最经典的网络全书式的英语翻译技巧指南。全书编写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册在手,读者可以在牢固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学习翻译的技巧。
《翻译的基本知识》 钱歌川 (作者),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英文疑难详解》 钱歌川 (作者),评价:本书包含各类语法13大项,对200个英语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书中涉及多方面的英语知识,是《翻译的基本知识》与《翻译的技巧》的具体化延伸,可令读者掌握扎实、灵活、熟练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中式英语之鉴》 Jone Pinkham (作者),《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总之,该书是一部适合英语学习者和各行各业英语工作者的好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分辨和克服中式英语,从而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 (作者),归纳了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提出以英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指导汉英翻译实践,详述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译文质量,介绍了文化成分的翻译、翻译改写、原文纠错、批判性思维等专业译员需要掌握的高级技能以及法律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可按书索技,实用性强。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作者),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译例,介绍了英语汉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六章。各章节后配有单句练习,书后又附有大量短文翻译作业材料,以便学生通过实践熟悉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本书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教科书,也适宜于青年翻译工作者和业余翻译爱好者作为自学参考用书。
《实战交传》 林超伦(作者),《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实战交传(英汉互译)》分为理念讲解和实战练习两大部分。在理念讲解部分,读者可以了解交传的概念、特征与传译内容,领会“使用笔记”“四别”(别停下、别露馅、别加快、别拖延)、“三步法”(问、补、扔)、“反映讲者”等交传核心技能,体会采用缺省、传译话面、顺序传译、传达效果、减字增时、跳词组句、译所指而非所言等交传辅助技能,学习口译笔记、网络知识和短时记忆在口译中的应用;口译教师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交传课程设计和考试部分,更好地提升口译培训的速度和质量。实战练习部分提供了30个单元的实战练习,全部原汁原味,取材真实场合,既有国际政治和英中贸易,也有各大行业领域、公司老总演讲和招商宣讲,具有鲜明的实战性。
不论哪个职业,要想高屋建瓴,必定要有理论的支撑和依托,不然落下实处,终究是空谈。 作为翻译,不论资质,有哪些书籍是必不可缺,一定要看的?小编在网上搜集了大神整理的翻译必备书籍,分为“翻译技巧类”“翻译理论类”“翻译杂志类”“译作赏析类”四类书籍杂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阅读,相信这些书一定会让你的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一起来看看吧!
1、翻译技巧类 《翻译的技巧》 钱歌川 (作者), 李峰 (编者),《翻译的技巧》为钱歌川先生最经典的网络全书式的英语翻译技巧指南。全书编写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册在手,读者可以在牢固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学习翻译的技巧。
《翻译的基本知识》 钱歌川 (作者),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翻译的基本知识(修订版)》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优秀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英文疑难详解》 钱歌川 (作者),评价:本书包含各类语法13大项,对200个英语疑难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书中涉及多方面的英语知识,是《翻译的基本知识》与《翻译的技巧》的具体化延伸,可令读者掌握扎实、灵活、熟练的英语知识,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中式英语之鉴》 Jone Pinkham (作者),《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总之,该书是一部适合英语学习者和各行各业英语工作者的好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分辨和克服中式英语,从而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 (作者),归纳了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提出以英文写作的基本原则指导汉英翻译实践,详述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译文质量,介绍了文化成分的翻译、翻译改写、原文纠错、批判性思维等专业译员需要掌握的高级技能以及法律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可按书索技,实用性强。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作者),本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译例,介绍了英语汉译的一系列常用方法和技巧。全书共分六章。各章节后配有单句练习,书后又附有大量短文翻译作业材料,以便学生通过实践熟悉翻译技巧,培养翻译能力。本书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教科书,也适宜于青年翻译工作者和业余翻译爱好者作为自学参考用书。
《实战交传》 林超伦(作者),《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核心课系列教材:实战交传(英汉互译)》分为理念讲解和实战练习两大部分。在理念讲解部分,读者可以了解交传的概念、特征与传译内容,领会“使用笔记”“四别”(别停下、别露馅、别加快、别拖延)、“三步法”(问、补、扔)、“反映讲者”等交传核心技能,体会采用缺省、传译话面、顺序传译、传达效果、减字增时、跳词组句、译所指而非所言等交传辅助技能,学习口译笔记、网络知识和短时记忆在口译中的应用;口译教师也可以借鉴其中的交传课程设计和考试部分,更好地提升口译培训的速度和质量。实战练习部分提供了30个单元的实战练习,全部原汁原味,取材真实场合,既有国际政治和英中贸易,也有各大行业领域、公司老总演讲和招商宣讲,具有鲜明的实战性。
2、翻译理论类 《西方翻译简史》 谭载喜 (作者),《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教学用书”。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和现当代等各个历史时期西方的翻译实践史和翻译思想发展史,从古罗马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作品,一直写到21世纪欧美几个国家翻译理论领域的最新成果。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陈福康 (作者),《中国译学史》译学理论史研究的开创之作,从古代的孔子直到当代的翻译家,设专节研究的有65人,另外提及的有188人,《中国译学史》希望通过记述评说历代有代表性的或有较大影响和意义的译论家和译学流派的观点,大致勾画出中国译学理论的轮廓和梳理出其流变的线索,或至少为研究者提供一点资料和管见。 《高级文学翻译》 胡显耀 (编者), 李力 (编者), 何其莘 (丛书主编), 仲伟合 (丛书主编), 许钧 (丛书主编),《高级文学翻译》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必修课教材。全书共十章,分上下两编。上编五章着重梳理文学翻译理论,勾勒文学翻译实务;下编五章则系统讨论主要文学文体的基本翻译原则和方法。《高级文学翻译》结合题材和体裁特点,以“译论探索”、“经典译作”、“翻译练习”三部分组织每一章的教学与实践,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拉近教学与实务的距离。
《翻译论集》 罗新璋 (作者, 编者), 陈应年 (作者, 编者),《翻译论集(修订本)(精)》辑录散见于各类书刊中有关翻译问题的单篇文字,以期对研究翻译理论和翻译史,从事翻译工作或翻译教学,以及对翻译文学或翻译问题感兴趣者,提供较为集中的资料。《翻译论集(修订本)(精)》依学术性资料编纂成例,博采众说,百家争鸣。
《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 谢天振 (作者, 编者),《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为国内第一部全面译介当代国外翻译理论流派代表性论文的译作选集,共选择了国外当代最前沿、最有权威性的八大主要理论流派的三十三名代表性学者的代表性论文三十三篇,全部完整地翻译成中文,并为每一流派、每篇论文配上简明扼要的导读性文字,使读者能迅速了解并掌握该流派或该论文的学术背景、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
《中国翻译文学史》 孟昭毅 (作者),《中国翻译文学史》内容起于1896年,迄于2003年,是目前中国横跨时间最长、最全面的翻译文学通史著作。《中国翻译文学史》以文学翻译为主线,梳理近代以来中国译坛的演变。广泛关注翻译文学的最新成果,将之放入历史的大框架中,寻找百余年来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坛的准确定位与意义。内容不仅囊括中国翻译文学的重要史料、译家生平与成就、而且包括重要的翻译理论、相关评价、现实意义及深远影响。在吸收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从译学高度评述文学翻译,既注重鞭辟入里的微观分析,也不失纵横捭阖的宏观把握。
《应用翻译功能论》 贾文波 (作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不同文本功能类型,讨论了应用翻译的功能特征,提出相应的翻译对策(纪实翻译与工具翻译、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解释性翻译、注释翻译、直译意译、改写重组、异化归化)和相应的翻译技巧(选浏用字、词语搭配、省译增泽、分译合译、虚实互易、照应连贯),尤其是重点讨论了政治文献翻译的“表达性”功能要素、科技与公文翻泽的“信息性”功能要素、旅游与商业广告翻译的“诱导性”功能要素、外宣翻译中意识形态操纵下的改写。
《当代翻译理论》 刘宓庆 (作者),其中涉及到翻译学的件质及学科架构、翻译理论基本模式、翻译的意义理论和理解理论、翻译过程解析、翻泽思维、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翻译的程序论、翻译的方法论、翻译美学、翻译风格、翻译的技能与技巧、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等课题。
3、翻译杂志类 国内: 《中国翻译》 《上海科技翻译》 《中国科技翻译》 《东方翻译》 《外国语》 《翻译天地》 《中大译讯》 《外语与翻译》 《翻译学报》 《Renditions: A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agazine》 《Translation Quarterly》翻译季刊 国外: 《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 《Alta newsletter 》 《 Bab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In other words》 《Languages in contrast》 《Machine translation》 《meta:Translators' Journal》 《MT news international 》 《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 《Targ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raire》 《Translation and literature 》 《Translation Review》 《The Translator:Stud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The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Two Line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Studies》 《Language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Interpreting》 《The Bible Translator》 《Translation Jour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Notes on Translation 》 《Journal of Translation and Text linguistics 》
4、译作赏析类 林纾: 《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吟边燕语》、《离恨天》、《现身说法》、《迦茵小传》、《块肉余生述》、《不如归》、《拊掌录》。 严复: 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约翰·穆勒的《群已权界论》和《名学》、甄克斯的《社会通诠》、孟德斯鸠的《法意》、耶芳斯的《名学浅说》与《天演论》一起,被称之为“严译八大名著”。 梁启超: 《论译书》、《翻译文学与佛典》、《佛典之翻译》。 鲁迅: 《红星佚史》、《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塔》、《文学与革命》、《查拉图斯特拉的序言》、《死魂灵》。 朱生豪: 《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莎士比亚戏剧集》、《人文奥瑟罗》、《威尼斯商人》、《哈姆莱特》、《雅典的泰门》、《莎士比亚全集》、《亨利四世》、《李尔王》、《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郭沫若: 《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战争与和平》,《雪莱诗选》。 傅雷: 《约翰·克里斯朵夫》、《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老实人》、《扎第格》、《伏尔泰小说选》、《贝多芬传》、《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夏培尔上校》、《幻灭》。

『贰』 北大英语专业硕士怎么学习英语的

从小到大,我学得最明白的一科可以说就是英语了。虽绝非那种出生没多久嘴里就可以蹦句子的那种神童,也没一个海归妈妈或爸爸给我营造那种将英语作为母语的语言环境。这些年学习英语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方才能体会得到。从初中讲“colors”被别人听成“哈喇子”,第一次演讲比赛时张口结舌,到现在能够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人家问我是不是ABC(America-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中国人),过了英语专业八级成为非英语专业唯一得到“优秀”的人,所以说对于英语学习,还是有不少可以与大家来侃侃的。今天先来聊聊英语应试的一些比较抽象的方法,谈一下我与大家所知道的那些学习方法的不同意见。

Part1听力篇1.妙手偶得,插柳成荫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基本上那时候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应试。因为考试不考听力,所以也没想过要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我听力水平的起飞,是从我打算训练语音语调那时候开始的。那时候,不夸张地说,无论是我之前教地理的英语老师,还是班上所有的同学,没有一个人英语发音是正宗而好听的。每天无论是听他们读英语还是听自己读英语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我打算通过听和模仿来走出这种困境。小时候,我爸很喜欢给我买电子产品(主要是电脑游戏的光碟什么的,不过我的视力也就在那时候下降了),其中就有一个随身听和很多英语磁带。有一天,我随意放的一盘磁带,不经意地听到了一段很美妙的外国女声,当时让我心生欢喜。印象中那是一个两人告别的故事,背景音乐是Yesterday Once More。从此以后,我每天上学之前,都忍不住会听英语磁带——刷牙时候听,吃饭时候也听,不想听我妈唠叨的时候更会听。然后奇迹一般,我的语音语调就逐渐变得比较地道。然后很多东西也慢慢地可以听懂了。虽然说听起来比较玄学,但其实锻炼英语听力嘛,无非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充满英语的氛围,让自己时常可以听到英语。

2.应试助力,飞速提升大学的时候,老师说听VOA、BBC这种东西可以让听力变得更强,我听了不少,但其实每每遇到听力题时还是不会做。后来我发现,其实这种漫无目的的听力训练太轻松了——轻松的方法往往无法让人能抵达目标、臻于佳境。于是,我买了市面上英语听力考试的书,每天背着破电脑,没事就去教室听。因为听力的目的是把题目做对,所以这种听力就会很有针对性。就是在刷题的时候,英语听力逐渐由劣势变为了我的优势。哪怕听力材料很不清楚,或者说话者有口音,我也基本能做对题。所以说有目的性的锻炼也不可或缺。

Part2写作篇相信大家都知道写作其实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出的基础在于你之前的“输入”。所谓的输入,就是那些词汇、语法和思维。所以首先就要勇于迈出写作的第一步,如果对生活的感悟太少,没东西可以写的话,可以尝试先去把你看到的中文翻译成英文。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过程——当然随后你会发现你像是没有学过英语一样......但完全不必沮丧,任何人刚开始都会有这么一个阶段,重要的是说在翻译时不断地翻找资料,日积月累你就会发现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英文专业练习翻译的不二之选: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就非常适合练习中译英,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翻译的手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一个段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完全模拟考场模式,不借助任何工具书或者查阅任何资料,充分调动自己大脑的英文储备。接下来,最重要的第二步,就是对照译文进行细节比对和总结提升。这个过程,不仅要深挖名家译文的字词句段,寻找摘抄奇思妙译,而且还要透过译文看本质,也就是看译文如何用意译或修辞方法等技巧传递原文的精妙之处,如入“化境”,钱钟书先生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了‘化境’。”举个例子:如何翻译“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段话呢?译文如下:Swallows may have gone,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turn;willow trees may have died back, but there is a time of regreening;peach blossoms may have fallen,but they will bloom again.译文注重与原文形式上的对等,力求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还原原文中的精美语言,注重选词,并采用了工整的对仗和修辞格,再现了原文作者笔下的飘忽淡远的意境。不过现在市面上的写作教材大多针对考试,如四六级、GRE、雅思托福之类的。这种写作跟外国人眼中地道的英语写作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应试写作有时是对应用写作的背离,比如一般人推崇的“长难句”,实际上是与英语这种语言的“简洁性”(concise)要求是相悖的。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写作背景并根据情况选择写作文体。比如在《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就指出了中式英文长难句中“名词肿胀症”这一现象。“名词肿胀症”指句子包含过多的名词,且句子重要位置都被抽象名词占据。比如The prolong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is temple is e to the solidity of its construction.中文想表达的意思是“由于这座寺庙建造得十分牢固,因此历久不败。”然而,在上面的英文句子中包含了过多的抽象名词,比如prolongation,existence,solidity,construction,是“名词肿胀症”的典型案例,读起来冗长且难以理解。经改译,可以优化如下:This temple has enred because it was solidly built.原来句子里的四个抽象名词被两个动词(enred,built)和一个副词(solidly)取代,名词当家一变而为动词主宰,句子顿时有了生气。在英文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写作背景并根据情况选择写作文体。

语言选择方面,要着重考虑如下四个因素:(1)说话者与受话者(addressor and addressee);(2)话题(topic or subject of discourse);(3)背景(setting of environment),即使用语言的具体环境场所;(4)交际方式,即用哪种方式、媒介进行交际。根据不同的写作场景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比如,在英文电子邮件写作中,会包含大量省略结构,这是英文casual style的主要语言特征,省略句法的使用能够化繁为简,突出写作重点。比如:(Did you go for)www..com? or(have you)totally forgotten(our appointment)?在这句话中,括号里的文字就是被省略的部分,体现了英文电子邮件写作的简明口语体色彩。再如,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如果想写出灵动的文章,句子结构也需要跟随文章情节和思想感情的变化而灵活安排,尝试长短句交错的句式技巧。以Mark Twain 的This Was My Mother中的一段为例:(1) She had kept that pathetic burden in her heart 64 years without any of us suspecting it.(2) Before the year was out, her memory began to fail.(3) She would write letters to schoolmates who had been dead 40 years,and wondered why they never answered.(4) Four years later she died.在这个段落中,长短句交替使用,使整个段落错落有致,行文流畅。其中,第三句最长,包含18个单词,包含了定语从句(schoolmates who had been dead 40 years)和宾语从句(wondered why they never answered)。第四句最短,只有5个单词。

Part3阅读篇夯实基础,稳中求进。阅读的基础是单词和语法。其实说实话整个英语的基础都是单词和语法。所以我们不妨来说说如何记住更多单词、如何更牢地掌握语法、如何实现快速阅读。背单词其实我个人认为是没有捷径的。那些英语培训机构所谓的“词根词缀法”、“联想法”都无法切中背单词的肯綮。因为且不说词根词缀数量不少,词根词缀本身具有的多义性就让人无所适从。举个例子。advertent是“注意的,留心的”,inadvertent表示“大意的,马虎的”,in-作为前缀,表示否定。但同样是in-前缀,form和inform就不能这样解释(这两个词就建议大家自己去查字典看看,这样你就明白了)。所以说这种方法看似高深有效,实则完全靠不住。至于联想法,更是一个美丽的神话233。我个人所提倡背单词的快捷方法——就是抄。不要急,我在这并不是说抄单词本身,而是说去抄单词的例句。从小到大我没事就喜欢抄英语句子,甚至有一次大年三十的时候兴致一时来了也会忍不住去抄。你们可以体验一下那种一边抄单词一边听音乐的天堂般的感觉。注意抄的时候也不要瞎抄,一定要弄懂意思,途中遇到不认识的词,那就再把这个单词的例句抄一下,那自然是意外的惊喜。而且背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背,每天起码25个。不断巩固,不断增益。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个好用的背单词软件——轻轻松松背单词,无任何利益关系哈,就是单纯地发自内心地喜欢它。再说语法。语法是英语中最简单的东西。规律是有限的,语言规律也是如此。英语的语言规律,就是语法。提升语法最快的方法,不是自己去啃语法书,而是找那些对语法很熟悉的人给你讲,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比如定语从句的语法点,很多同学觉得毫无头绪,我们不妨以《哈利波特》中的一段为例,说一说定语从句这一高考热门考点。

The only person left outdoors was a teenage boy who was lying flat on his back in a flowerbed outside number four. He was a skinny, black-haired, bespectacled boy who had the pinched, slightly unhealthy look of someone who has grown a lot in a short space of time. His jeans were torn and dirty, his T-shirt baggy and faded, and the soles of his trainers were peeling away from the uppers. Harry Potter’s appearance did not endear him to the neighbors, who were the sort of people who thought scruffiness ought to be punishable by law, but as he had hidden himself behind a large hydrangea bush this evening he was quite invisible to passers-by.

中文译文:他是一个瘦瘦的男孩,黑头发,戴着眼镜,看上去有些赢弱,略带病态,似乎是因为在很短的时间里个头蹿得太快。他身上的牛仔裤又破又脏,T恤衫松松垮垮,已经褪了颜色,运动鞋的鞋底与鞋帮分了家。哈利波特的这副模样,是无法讨得邻居们喜欢的。他们那些人认为,破旧邋遢应该受到法律制裁。不过他这天傍晚藏在一大丛绣球花后面,过路人都不会看见他。在这个段落中大量使用了关系代词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在高考中,定语从句的一大考点就是根据不同的先行词选择恰当的引导词(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常见的关系代词有who (先行词指人)、whom (先行词指人)、which (先行词指物)、that (先行词既可指人,又可指物)、whose (先行词指人或物的所有关系)。常见的关系副词包括when(时间状语)、where (地点状语) why。至于选择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我们要根据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充当的成分来确定。判断定语从句所缺成分的原则是“不缺主宾就缺状”。当定语从句缺少主语或宾语,即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时,要选择关系代词,然后再根据先行词是指人还是指物来选择对应的引导词。当定语从句缺少状语,即从句的语法要素齐全,先行词在句中作状语,此时要选择关系副词。

在上面的段落“The only person left outdoors was a teenage boy who was lying flat on his back in a flowerbed outside number four.”这句话中,定语从句很显然缺少主语,也就是先行词在从句中充当主语,需要选择指人的关系代词who。关于快速阅读,一个研究表明:双语读者的第二语言的阅读速读只是第一语言的30%。读者常常因为不理解文意而造成阅读速度下降,不仅耗费大量时间(比如反复回看,造成语义理解的卡顿),而且读者完全无法享受阅读的乐趣,从而造成对阅读的疏离感,陷入恶性循环。通过练习逐步提高速读速度才能让读者渐入佳境,形成良性循环。快速阅读不仅可以让读者在单位时间获得更多的内容,而且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还会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所以对于第二语言阅读者,建议最佳阅读速度为每分钟300个单词。

『叁』 daydayup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天向上。

是以往的一句中式英语,直接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内句话逐字翻译,就翻成了容: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3)中式英语之鉴写作背景扩展阅读:

中式英语:

指带有汉语词汇、语法、表达习惯的英语,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

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出现的,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

随着英语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流行的话题,许多新鲜事也跟着出来了。俄罗斯新闻公布全球语言监听会公布的2005全球最流行的十个词汇清单,位列第四位。

中式英语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易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 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

『肆』 英语毕业论文拿个主题比较好写

提供一些易于写作的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主题,供参考。

语言学研究:
美国黑人英语和政治背景
措词与语境
从中式英语的现状看其发展趋势
中式英语之争:希望与现实
中国英语与国际交流
从英语发展史来分析汉语热的趋势
如何使中式英语成为标准英语?
论中式英语成为英语主要方言之一的巨大潜力
政治委婉语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使用
浅析英语委婉语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社会心理基础及其语用语义特征
英语委婉语构成及其社会功能
歧义的语用研究以及对英语学习的启示
英语句子歧义初探
模糊词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和种族歧视现象
男女英语言语习惯的差异
英语广告中的双关语的分类及其修辞作用
网络英语新词的形成及其特点
词汇发展中的特殊现象——非术语化
被动语态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作用
从礼貌的视角看性别的语言行为差异

翻译研究:
商务合同英汉互译技巧
英文品牌汉译
知识对于翻译的重要性
中英文化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消极影响
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应用及其翻译
<<红楼梦>>金陵判词两种译文的比较及评析
从红楼梦诗词翻译看翻译中的文化补偿
关于李后主“虞美人”的3种英译本的鉴赏
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
中式菜肴的命名与翻译
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
英文化妆品广告之美学翻译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内涵差异及数字习语翻译初探
浅析原语文本在目标语文本中文体的适应性
英语习用语翻译中的等效性研究
论语境在英汉翻译中的作用
浅析英语动画片翻译的基本原则
中英服饰广告的翻译
论英汉翻译中语篇连贯的重要性
论译者的风格与译风
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其翻译
从翻译的美学角度浅析旅游资料的中英译

英语教学:
语言测试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比较中西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影响
游戏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情趣教学漫谈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课堂气氛对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
记忆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记忆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
谈英语阅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和中学英语教学
分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学
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影响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论外语自主学习中师生的角色
让我们的思绪飞扬---浅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发言主动性的因素
C2C贸易中的写作技巧
大学生英语写作问题研究
文化词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
英语学习策略的成功案例
文化差异对阅读理解的影响
浅谈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及教师角色的改变
论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文化研究:
西方的个人主义
浅析咖啡在中国迅速传播的原因
从情景剧《家有儿女》看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西化
中国中产阶级及其消费文化
诗酒中国
爱琴海孕育的浪漫与真实—希腊神话所呈现的西方文化特征
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与民族象征
从拜占庭式到哥特式——建筑背后的中世纪欧洲文化及其影响
从文化角度看电影黑客帝国
语言和文化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英国的绅士文化日趋没落
北京2008奥运会带来的文化碰撞与融合

文学研究:
童心的泯灭,人性的黑暗--- 《蝇王》之象征体系初探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中婚姻价值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荒谬还是真实——从玛丽

『伍』 CATTI 三级笔译证书有用吗难度大吗

CATTI翻译三级是一个入门级的翻译考试,但通过率不高,许多通过学院八年级考试的回考生没有通过CATTI翻译三级考试。答

CATTI是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面向社会的翻译专业资格考试,它是对参考咨询人员的双语翻译能力和水平的评价和认可。

外资委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负责考试的实施和管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考试中心负责考试管理,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负责口译考试。

2016年,《人民日报》微信评论称,“全国13个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同时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目录

『陆』 写英文入学个人简介有什么格式么

英文简历
一、简历种类

1.中式

中式简历中,常包括政治面貌、性格及身高体重等。

如果中英文简历一起递交,建议中文不写政治面貌,因为如果去外企工作,背景中的政治色彩越少越好,起码没有必要让老外知道。

性格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有经验的招聘人员从来不相信任何人自己写的性格, 因为它不是一个硬性的东西,不象学历、技能。有些人如果认为公司要招聘一个比较活跃一点的,便会在简历中写性格开朗,有的是真相信自己性格开朗,有的是觉得写上­开朗更好,其实没必要。

身高体重,向外资求职时,就不必写了,因为属于特别隐私性的内容,写了显得不了解国外文化。

2.港式

香港出版的简历书写技巧书籍中都要求写年龄、婚否,报纸的招聘广告中还要求求职者写上工资现状及预期工资,这些都属于隐私问题,美式简历则不要求提供这些信息。

3.英式

很接近港式,但个人资料没有港式说得那么多,篇幅长但不详细,我们这里不做过多评论。

4.美式

国际大公司中比较流行,一页纸,是我们重点参考的样式。美式简历书写格式也有十几种,有些书籍登载了上百种样本,但我们所介绍的式样是美国大公司中比较流行的,­如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国际咨询公司、工业公司、制造业公司、营销业公司等都采用这种式样;同时,我们也参考了三个名牌学校: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和哥伦比亚商­学院的简历样本,式样大同小异,这里主要以哈佛商学院的为主。

二、简历要领

1.招聘人员怎样鉴别简历?

写得好,当然要保留,如果其背景又是公司急需的, 可能马上就要见求职者;写得不好的,就会丢掉,实际上,连看都不看。任何一个知名的大公司,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递简历,如果写得太差,根本就不值得保留。因为这­些公司认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简历都写不好,将来进了公司,对外行文质量不够;对内说件事情也说不清楚,公司肯定不要这样的人。大家经常说大公司的人训练有素,实­际上这也是其中一方面。即使不进大公司,简历写得不好,也会显得不懂基本格式,没有智慧。

2.YRIS。

Your resume is scanned, not read.(“YRIS”)。一方面简历要写得好,另一方面招聘人员看简历只是扫描式的,最初看也就是5秒钟左右,写得不好就扔了。这儿你就会问了:"写得好,­短时间他看不出来怎么办?"不用担心,他们是可以看出来的,因为招聘人员每天干的就是这一行,如果您怀疑他看不出来,说明两点:第一,您对招聘人员的工作性质还­不了解。假设您是司机,经常走北京那么多胡同,自然就记住了,而一般人就会觉得很难记。第二,说明您对行文格式、专业写作形象还不熟悉。我们见到,美国很多职位­很高的大老板,在看他的下属写的东西时,一点点小错,哪怕换了一种字体,漏了一个逗号,多了一个空格,都能及时指出来,说明他们的眼很尖,速度很快,您要是怀疑­的话,说明您对这个领域还很不熟悉,那么您需要做的工作就很多了。即使您进了这种公司,也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否则,很难成为他们当中合格的一员。另外,YRIS­还说明写的内容千万不要多,而且要控制在一页内,因为没有人会认真看您的简历。关于这两点,我们在后面有时还会提到。

3.简历中的任何字句,都有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

一定要有把握的才写,没有把握的不要写,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张。外资公司是最忌讳撒谎的,一旦让他觉得你在撒谎,你就丧失了进入这个公司的资格。比如说,你­在简历中写了你会讲日语,小心碰上懂日文的人。凡是派到国外来的老外,有的人不一定会说中文,但会一两门外语的人大有人在,不定撞到什么人手上。

三、格式结构

包括页眉部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资料四部分。

如果已经有全职工作了,一定把工作经历放在前面(即“页眉部分之后”);如果您目前还是在校学生,应该把教育背景放在前面。举个例子,一个美国商学院的毕业生,­在一个很大的公司里工作了三年,不断得到提升,从未换过工作。由于新换了老板,他想换个工作,猎头让他把简历传过去,传过去后几天迟迟没有消息,他问为什么,猎­头左找右找,终于在学生类的简历里找到了他的简历。原来,他用的是学生简历的格式,被当作了在校生。所以,作为在职人员,若把教育背景放在前面,人家会对你很不­重视。

页眉部分

1.名字

有7种写法:

例: 1) Yang LI

2) YANG LI

3) Yang Li

4) Yang Li (李阳)

5) Li, Yang

6) Li Yang

7) LI Yang

我们认为都有可接受的理由,或适用的场合,比如说第四种-Yang Li (李阳),很方便招聘人员,尤其是人事部经理为中国人,声调弄错了或者名和姓搞不清楚,会很尴尬;但标准的、外资公司流行的、大家约定俗成的简历中的名字写法,­则是第二种,YANG LI。

我们在审阅了大量中国人的简历之后,发现一个非常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就是有人用粤语拼写自己的姓氏。比如,王写成Wong,李写成Lee。这里要告诉大家两点­:一个是这只是香港人的拼法,并不是国际的拼法;第二是将来您办护照准备出国时,公安局是不会批准您用粤语拼音的。但是,我们也见到一些出过国的中国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姓和汉语拼音并不一样,那是各有各的原因,我们的建议是不用汉语拼音以外的写法。

另外,也发现有一小部分人用外国人的姓,如Mary Smith,也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如果你用外国人的姓,别人会认为你是外国人,或者你父亲是外国人,或者你嫁给了外国人。而名字用英文则是很常见的,也是很方­便的,尤其是名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是q、x或z,老外们很难发出正确的读音。有个叫韩强的先生,名片上印着John Han,这样,中外人士叫起来都很方便。

名和姓之间,如果有英文名,中文名可以加,也可以不加,或者用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简称。 如上例:John Q. Han。

双字名,也有四种写法

例: 1)Xiao-feng

2)Xiao-Feng

3)Xiaofeng

4)Xiao Feng

列出四种来,我们建议用第三种,Xiaofeng,最简单方便。大家一看就知是名而不是姓,要不然,大家有可能会误认为你是姓肖的。

2.地址

京以后要写中国。很多人说:“谁不知道北京呀!”但一个完整的地址、全球畅通的通信地址应该是加国名的,但不必用PRC等,因为用China简单清楚。邮编的标­准写法是放在省市名与国名之间,起码放在China之前,因为是中国境内的邮编。

3.电话

写法很有讲究,中国人名片中的电话经常写得不清楚、不专业,有几点提醒大家注意。

1) 前面一定加地区号,如(86-10)。因为您是在向外国公司求职,您的简历很可能被传真到伦敦、纽约,大家不知道您的地区号,也没有时间去查,如果另一位求职者­的电话有地区号,招聘者很可能先和这个人沟通。另外,国外很流行“user friendly”,即想尽办法给对方创造便利,尤其是在找工作时,更要加深这一意识。用中国人的思维逻辑来解释,"是你求他,而不是他求你"。.

2) 8个号码之间加一个“-”,如6505-2266。这样,认读拨打起来比较容易,否则,第一次打可能会看错位。

3) 区号后的括号和号码间加空格,如 (86-10) 6505-2266。这是英文写作的规定格式,很多人忽略了,甚至不知道。

4) 写手机或者向别人通报手机时,也有一定的规范,要用“4-3-4原则”,如“1380-135-1234”。也有人6个5个的念,会造成两个结果:一是字数越多­越不容易记全,甚至出错,降低效率,有的人还念得特快;二是有人总结说,这是台湾人的念法,带有很浓的地方色彩。我们追求的是国际规范。

5) 传真号千万不要留办公室的,免得办公室的同事都知道你想跳槽。如果家里有传真号,最好告诉对方,万一他找不到你,可以发几个字,比较快;将来对方发聘书或材料时­,比较方便。不要等到将来再给,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就培养“user friendly”的意识,处处方便对方。

6) 国外很流行留言电话,有人为找工作,专门去买留言电话。这里顺带讲一下留言文化,中国人甚至包括很多亚洲人,都不习惯使用留言电话,但随着国际间商业文化交往的­增多,愿意在电话中留言的人越来越多了,留言技巧也越来越高了。

7) 家中老人试写留言条。经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您出门了,朋友打来电话,回来时,妈妈告诉你:“今天有人来电话找你。”你会问:“谁来的?”一般她只会告诉你:­“是个男的”或“是个女的”,当你问到:“您怎么不问一问他的电话呀?”,妈妈往往会回答:“我还没问呢,他就挂了。”这里我们要说两点:一是要跟家长交流一下­写留言条的方式,就是怎么接听电话及写留言条;第二,这里有一个中国的传统观念。以前,只有办公室才有电话,打电话来的人一般都是找你办事的,接听电话的人总觉­得高高在上,并且形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带到家里,甚至在年轻一代中也很流行。很多人接听电话时,若没能及时识别出对方身份,起初语气往往非常冷漠。在这里,我们­向全社会建议:任何给您打电话的人,都有可能是您的朋友、同事或者合作伙伴,即便目前不是,将来大部分都有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所以,务必热情对待每一个电话­。另外,换个角度想:如果您打电话给别人,别人是这样的态度,您又会作何感想呢?我们要在全社会提倡一种礼貌热情的电话语言,这在我们以后的专题讲座中会提到。

五、教育背景

1.时间要倒序

最近的学历要放在最前面。

2.学校名要大写并加粗

这样便于招聘者迅速识别您的学历,这里又用到了"YRIS"原则。

3.地名 右对齐,全部大写并加粗

地名后一定写中国。例如,海口(Haikou)的拼写与日本北海道(Hokaido)的拼写很相近。读简历的有可能是外国人,不知道的会搞不清楚是哪个国家。可­能你出过国,这是件好事,但如果去的地方并不太出名,没加国名,大家也意识不到。白出了。总之是造成了一些不方便,效率不高。我们应该一切从最周全,最完善的角­度出发。但有一点要指出的是,哈佛商学院的简历中,美国的州名后就没写国名,这是因为美国州名已在全世界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共识了。

4.学历

如果正在学习,用Candidate for开头比较严谨;如果已经毕业,可以把学历名称放在最前,具体见样本。

5.社会工作

担任班干部,只写职务就可以了;参加过社团协会,写明职务和社团名,如果什么职务都没有,写“member of club(s)”。社团协会,国外一般都用club。不必写年月和工作详情,有些可留待工作经历中写。

顺便讲一下几个职称的译法:

1) 班长。国内很流行用Monitor,但国外常见的是Class President,这样显得更国际化;另外,用YRIS原理,显得官更大一点儿。

2) 团支部书记。用Secretary也可以,但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如果参加的是纯商业机构,背景中政治色彩越少越好。经常一个班就是一个支部,我们可以用cla­ss表示支部,那么class用Secretary不合适,不妨用President。在某种意义上,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二者的角色是相同的。但如果二者是并驾齐­驱的,不妨用Co-president。再有,如果你写了President,当有人问班长时,他可能会不高兴,为处理好关系,你不妨谦虚一下,用Vice President。这样,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3) 副会长。用Vice President是最合适的,在国外也很常见。

6.奖学金

一般用一句话概括。如果有多个,也争取用一句话概括。但如果是学生简历,则有其它的处理方式,我们会在“学生简历”一节讲解。

7.成绩

如果不是前五名,建议不写。因为如果排在五名之外,感觉您不是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一旦写上,有些人会穷追不舍地发问,让你尴尬。

六、个人资料

1.名称

有四种写法:Personal, Personal Information, Other Information, Additional Information。无论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还是个人资料,既可以首字母大写,也可以全部字母大写,还可以全部字母小写。哈佛商学院的标准格式是全部字­母小写,这在主流商业社会中已沿用多年。另外,名称可以写在最左侧,也可居中。

2.语言

有几个层次。Native speaker of指母语;从严谨的角度讲,Fluent in显得更流利;English as working language显得不非常流利,但可信度更高; Some knowledge of 会一些,没有把握的千万别写。在面试中,语言是最轻松的、最容易被测试的,一旦被考倒,他会认为你在撒谎,甚至认为通篇都有很多撒谎的地方。 外企公司不会雇用撒谎或有撒谎嫌疑的人。

3.电脑

中国人最爱用“熟悉”(familiar)。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简历,“熟悉”是一个很弱的字眼,说明你不熟练,不常用。如果几个软件,有的熟练,有的熟悉,建议­只写软件名。完全没把握的,一点儿不熟悉的,千万不要写。不要以为没有电脑,就不会考你,他也会考你一两个关键用法。如果真的用的很多,不妨用“Frequen­t user of”。

4.资格证书

最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将注册会计师笼统地翻译成CPA,但全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CPA,有些是互不承认的,所以一定要写上国别,写明考取年份。

有一些业余爱好,能显示出一定素养的内容,也可以写上,如钢琴考级。

TOEFL、GRE和GMAT,应不应该写?应该写哪一个?我们建议都不写。因为一般外企公司不愿意雇用很快就要出国的人。

5.爱好与特长

1) 写强项。弱的一定不要写,面试人员不定对哪个项目感兴趣,有时会跟你聊两句,尤其是接连几个、十几个面试之后,有些招聘人员爱聊一些轻松的话题,一旦是你的弱项­,绝大部分人会很尴尬的,显出窘态,丧失自信,这对你是很不利的。更重要的是,他会觉得你在撒谎。

2) 要写也只写两到三项。因为极少有人在很多方面都很强。如果您觉得自己玩得都可以的话,您的标准可能稍低了点儿。当然,确实有的人七八样都玩得挺好的,但一般人不­相信个人的强项有特别多,所以您也没必要写那么多,以免给人轻浮的感觉。

3) 不具体的爱好不写,如sports、music、reading。大家不知道你喜好什么,或者让大家觉得你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爱好,更糟糕的是,人们会认为你的写­作水平很差。

4) 举几个用词。如travel,如果你喜欢旅行,而有些工作需要经常出差,那么你写上travel是非常有利的;有些女性写上cooking,是很实事求是的,也­给人以踏实的感觉,对于象秘书这样的职位,总是有好处的。

七. 工作经历

首先要再次强调一下,对于正在工作的人,Experience应写在Ecation的前面,而对于在校生Ecation则应放在Experience之­前。

1. 时间

1) 目前的工作要最先写, 左侧写时间,如写成1997-present。详细写法请点击哈佛商学院简历样本。此外更要注意拼写,不要把present写成president,否则您现在­就成了总裁,老板怎么还敢雇佣您呢?这种往往是拼写检查无法查出的"漏网之鱼",所以要特别小心。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2) 以前的工作,只写年份,如1993-1995。这样的写法主要适于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工作时间较早;二是工作时间在两年以上;三是旨在巧妙地拉长工作时间。例如­,如果您曾于1997年12月到1998年1月就职于某家公司,虽然只有短短两个月,但写成1997-1998就显得工作时间较长,同时也没撒谎。

3) 以前的工作,加上月份,如May, 1998或May 1998。这样的写法自然会显得精确一些,也投合银行业雇主的口味。有的中国人则喜欢用5, 1998或1998,5。前一种写法很少见,只有在实在写不下的情况下才使用。1998,5则是纯粹的Chinglish(洋泾帮英语),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4) Summer Intern(夏期工作)的几种写法。

Summer Intern

Summer Analyst

Summer Assistant

Summer Associate

一是直接写Summer Intern,不管职务职称;二是写成Summer Analyst,这种写法比较适合大学本科或研究生期间的暑期工作;三是写Summer Assistant,这种写法适合多种情况;四是写Summer Associate,这一写法专指MBA学生的暑期工作。而且一般认为Summer Associate的级别会比Summer Analyst要高一些。我们将在以后的专题讲座中为大家介绍美国投资银行家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梯模式,到时候会涉及到不同职务和职称的写法。

2. 公司名

公司名称应大写加粗。若全称太复杂,可以写得稍微简单一些。如ARRAIL CHAINSHINE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不如写成ARRAIL CHAINSHINE来得简单明了,大家一看就知道指的是哪家公司。

有些公司的全称往往不为人知,但缩写名却尽人皆知。比如在中国就不是每个人都知道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是什么公司,但IBM的大名却是家喻户晓的。所以在中国,我们建议大家写IBM,因为许多外企人事经理都是中国人,这样写更顺眼也更顺口。而在美­国,大家还是会写全称的。

3. 地名

地名写法与Ecation部分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4. 职务与部门

1) 从公司名称之后的第二行开始写,如果想介绍公司情况,则职务与部门应写在公司简介之后。

2) 职务与部门应加粗,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Manager, Finance Department。

5. 公司简介

1) 对于新公司、小公司或招聘公司不甚熟悉的某些行业的公司,为了保险起见都不妨介绍一两句。甚至对于那些业内知名的企业往往也不一定名声在外。求职者一般不会针对­每家应聘的公司都量身定做一份专门的简历(tailor-made resume),目前可能只想在行业内跳一跳,但也不排除将来在别的行业发展的可能,所以不妨都略带提一下公司的简介。

2) 有些外国人可能对中国的公司不太知道,因此要介绍一下。 这不是说别人孤陋寡闻,而是缺乏对中国的了解。比如说,您也许对美国、德国、日本的一些大公司耳熟能详,但对于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巴西一些有名的­大公司,您就不一定都知道了。千万不要觉得中国的公司很大,别人就一定知道,一不留神,就成了井底之蛙。例如,中国银行叫Bank of China (BOC)。在海外很多银行都知道中国银行,但不少人都误认为中国银行就是中国的中央银行,这个概念已经被混淆十多年了,到目前还没有彻底更正。

3) 简介长度以两行为宜。只用一行易与别的内容相混,而三四行就显得比较累赘。总之要恰到好处,让人一目了然。

6. 工作经历顺序

1) 倒序,这是非常流行的方式。

2) 技能类别,这主要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某种技能,如翻译、电脑等。如果招聘公司正是需要一名翻译,这样写可以正中下怀。此外,对于那些工作经历有时间断层的人,如下­岗、休产假等,不妨也可使用这种方法。根据上周所讲的YRIS原则,雇主往往会在短短几秒的时间里,忽略时间断层这个问题。但要注意,并不是说只要有时间断层问­题就一定要死板地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写法只适合技能性比较强的情况,其它可参考前面所提到的只写年的方法加以弥补。如果断层时间长达两三年,则一定要解释清楚­,说明确切的原因,实事求是。越诚实越坦荡,越能给人好印象。

3) 两者结合,先按技能类别加以分类,再以倒序的方式一一列出。

7. 工作内容

1) 要用点句(bullet point),避免用大段文字。中国人在写简历时往往会走两个极端,一是过于简单,只有哪年哪月在哪工作,蜻蜓点水,具体内容一点都没有;二是过于复杂,大段描­写,洋洋洒洒说了半页纸,却让人摸不着所以然。

2) 点句的长度以一行为宜,最多不要超过两行;句数以三到五句为佳,最多不超过八句。一位美国的招聘经理曾对我说,一般只重点看前三句,超过八句之后的百分之百不看­。

3) 点句以动词开始。目前的工作用一般现在时,以前工作用过去时。为了便于大家撰写简历,我们从一些简历书籍中精选了148个简历常用动词,供大家参考。这里特别给­大家介绍两个简历中热门词汇的用法。Market不完全是指sell,要比sell更丰富一些。Market可作动词,即market后接名词也是可以的。这种­写法会显得工作更具有管理性质,档次也要更高一些。Conct后面要加名词,如concted research on something,这里conct相当于中文中的"做"。

4) 主要职责与主要成就,谁先谁后?有人认为应把主要职责放在前面,因为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做什么。其实这种写法较适合初级工作以及开创性不强的工作。若是较高级或­开创性较强的工作则应把主要成就写在前面,因为别人看的就是您的工作业绩。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地断定谁先谁后。

5) 工作成就要数字化,精确化,避免使用many, a lot of, some, several等模糊的词汇,应尽量使用具体的数字,到底管理了多少人,销售额是多少等等。

6) 在同一公司的业绩中,不必拘泥于时间顺序,而应秉持"重要优先"的原则。例如,在成就里可先写最重要的成就;在职责里可先写最高的职位,不要拘泥于倒序或正序的­方法。关键是要使雇主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发现您的最高卖点。

7) 接受培训的内容可放在每个公司的后面。我们认为培训是公司内部的,与公司业务有关,不是Ecation的一部分。

8. 五个避免

1) 长句:没有人愿意看太冗长的句子,而且切记YRIS原则,雇主只是在扫描您的简历。

2) 缩写:因为外行人往往很难看懂。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前面我们讲了"user friendly"的原则,所以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别人能猜到或者能查到你用的缩写。

3) "I" (我):因为正规简历多用点句,以动词开头,是没有"我"的。当然若在公司简介中一定要用到一两次,也不是完全不可以。

4) 不利因素:我们讲过简历的原则是不要撒谎,但不写不等于骗人。大家可能还记得前面提到过的"简历中的任何字句都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扬长避短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是知道的。

5) "Reference available upon request":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如需证明,可提供见证人。这在许多英式、港式简历范文中经常出现,但是美式的简历则不要这样写。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招聘人员­认为任何人都能随便抓来一两个见证人应急。而且如果您在简历中也没有写上他们的名字及联系方法,这句话则完全是多此一举了。

八. 学生简历

之所以要把学生简历单拿出来讲一讲,是因为学生的工作经验很少,写不出东西来,显得页面不够丰满。要按我们在前面讲的格式,也很尴尬。因此我们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些弥补的技巧:

1. 教育背景中写相关课程。但千万不要为了拼凑篇幅,把所有的课程一股脑儿地都写上,如体育等。这样不很有效,别人也没耐心看。

2. 奖学金一项一行。许多学生每年都有奖学金,这样一来,也可写出三四行,甚至更多。

3. 拉长句子。每个句子都可加入一些词拉长一些。其实拉长并不难,难的是缩短。

4. 自然地多换行,多写点句。

5. 加大字号。可将10号,小五改成12号,小四。

6. 社会工作细节放在工作经历中。这样会填补工作经验少的缺陷,例如,您在做团支书、学生会主席等社会工作时组织过什么活动,联系过什么事,参与过什么都可以一一罗­列。如果只做过一件事,那就应该尽量把它掰开了写,如领导过多少人,完成了什么事,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样一来,起码就有了三行。如果做了更多的事,一件一行就可­以了。行文简洁的原则还是要遵守的。

7. 暑期工作。作为大学生,雇主通常并不指望您在暑期工作期间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当然如果您有就更好了。不过即使实在没有,就算是在父母的单位呆过几天,也不­妨写上。这样也算是显得接触过社会,了解了些行业,做过了些工作。但您一定要能说上几句才写在简历上。否则将来面试时,您恐怕会被问得张口结舌,显得很尴尬。

8. 中学情况。一般都不写。写的话也不要写太多。有的人中学经历特辉煌,做过学生会主席、当过团支部书记,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其实中学成绩如何如何好是最没有参照­性的,除非是北京四中这样的全国知名学校,否则作

『柒』 中式英语之鉴怎么样

作者琼?平卡姆是美国人,毕生人事翻译工作。她曾先后在外文出版社和中央编译工作过8年,专门给中国翻译工作者翻译的英译文作修改和润色。8年中她积累了大量的典型中式英语实例,她根据这些例子把中式英语的具体表现科学地加以分门别类。
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先是对某一类别作一概述,然后提供大量的该类别中式英语实例,并逐一修改,同时还扼要地加以分析。
总之,该书是一部适合英语学习者和各行各业英语工作者的好书。它能够帮助读者分辨和克服中式英语,从而写出更加地道的英语。
读者对中式英语之鉴的最新评论: 当当网用户Manaka:
我是做英语翻译的,常常觉得自己翻译的东西很chinglish,但又不知道改改哪里。这本书给出的建议非常好。当当网用户妮妮90:
在汉译英时,我们通常面临的挑战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非单词和句型,我们造出一些中国人都看得懂,老外却迷惑的英语,并且这些句子多说没有严格的语法错误。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GRAMMARTICALLY CORRECT, HABITUALLY INPRPROPTIATE.
此书为我们在转换思维时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但是语言现象纷繁复杂,不是这本就能解决的。它最多为我们指出了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一个方向,要从实质上提高地道英语表达水平。我觉得,除了大量练习汉译英,一定要阅读有深度的原著+大量的英语电影。假以时日,我们一定会走上语言学习的康庄大道!当当网用户玛莉梦菲: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提高英语水平的书。作者从大量的实例中总结出了我们中国英语学习者视而不见、司空见惯的汉语式英语;分门别类列出了错误的句式,修改的原因和道理,修改后的例句和篇章,并且提供了相应的练习题供读者训练。 热门书籍推荐:新编英汉 英英 汉英词典――人事部指定的唯一职称英语负责人 么建华 主编2010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满分听力进了外企再学英语2011考研英语词汇分频语境记忆2011考研英语各个击破系列:写作热点话题TOP120/中国人民大学

『捌』 求一篇2000字《扎实做学问》的论文 求大神直接发到我的邮箱里面呢。。 灰常感谢。[email protected]

《百万英专》

“百万英专”是著名翻译人、专栏作者南桥一篇博客文章的题目,原话似乎就是来自本科教过我的一位老师。原话似乎是调侃国内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产量巨大,产出的毕业生却良莠不齐。现今“拿来”做介绍英语专业文章的标题倒是颇为正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布点广(在原来的系全面升格为学院的背景下,几乎是个高等院校就有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最不济也有外文系英语专业)、学生人数多(有的地方院校一届英语专业学生比一个营还多)、专业细分或者杂交(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学专业、随着职场要求细分而来,却绝非新兴的翻译专业之外,因改革开放扎根的国际商务专业、各类学校因自己特色而设的复合型专业不一而足)、“英语专业等于没专业”的传说(从小学乃至幼儿园就开始的外语课、各级各种的英语考试、各类各层次细分市场的英语培训既给了很多英专学生第一份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把英专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和深造时撒在了茫茫人海中)、“英语专业翻译机”的吐槽(“你是英专的吧,帮我翻译下XXXX”,“你是英专的吧,CCTV-9这个节目在说什么,你给同传下”,有木有!有木有!)……那为什么还要加入“百万英专”的队伍呢?
女生多?——读外语类专业的本科的确是高三女生热选的专业之一,可是英语专业的女生比例实为各语种专业当中最低的之一(当然比不过俄语系、阿拉伯语系)。
课业空?——也不尽然吧,至少在我本科四年的记忆当中,低年级要背的词汇和课文、写作课要写的journal、各类综合了听说读写的小组任务,高年级要读过并且理解和分析的作品、文学课和语言学课要写的小论文、写作课和翻译课的任务,绝对会把一个中学是外国语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按在写字台前。当然不同高校情况有所差异,但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这不是一个“平时疗养院、考试疯人院”的学科。
洋气?——世界已经“是平的”了,英专只是给了你一个系统了解世界的平台,但如果你挥霍它,它就从你的指缝当中流过,什么也不剩。
一时想不出更多的猜想了。不过无论如何,虽然早年的“英文系”已经随着“百万英专”的风起云涌变成了几乎没有门槛的“英语系”,但四年间或精心、或模式化的课程以及课外项目的设置,甚至当下英语专业本身的不足,都可能成为加入“百万英专”大军、不再“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的理由。
听、说、读、写、译是外语类课程标准的标杆,也是英语专业课时安排着力最多、贯穿四个年级的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最为标准化(众所周知的“专四”、“专八”笔试和口试就是严格参照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集合最好的几个英语专业学校的老师出题的标准化考试)。虽然看起来有将一种语言大卸八块、变着法儿训练的印象,但实际上是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之间有了明确的分工,各个击破;又在综合实践课(辩论、配音、戏剧)中合成训练,以及到了高年级专业知识/能力课(文学课程、语言学课程、翻译课程)中落实和提高,循序渐进中的提高还是很明显的。而贯穿四年专业课程的读与写,也有一个渐渐深入的过程。旧时所说的“综合英语/精读”会从大一与我们同时代的短杂文、短散文,渐次深入到诗歌、戏剧;短、中、长篇小说,以及时代有所隔绝但依然经典的杂文、散文、不仅需要理解文句,而且需要理解并讨论其中思想的人文社科类文章。而同样贯穿大一到大四的写作课,也会从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写作,渐次深入到专业写作(如英语新闻写作)和学术写作的程度。
知其文还要知其意,西方文化、英美历史与社会类的课程也是贯穿二、三年级的重要课程安排之一。有的学校如南京大学,还在三、四年级用英文开设中国思想经典和西方思想经典精读的课程。
而语言学、文学类课程也从原来的高年级课程下延到低年级,开设“语言学导论”和“文学导论”,让英专学生尽早进入专业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语言能力优秀,但研究能力和专业基础不够扎实的欠缺。
坦率地说,我不算英文系最地道的学生,当年涵养其中的项目在我本科毕业那年,被整体调整到了本校的Honor School;也没“一条道走到黑”成为的英专小硕小博,而是在对英美文学蓦然回首之际,进入了另一个专业,并从事了与之相关的工作。然而英专印记终究留下——一个好的读者或者说一个好的研究者,要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他者、要与他者论事,先要了解他者并学会表达;即使不能达到西东合集、中通外植,在这样一个立体的世界里,通则顺。更何况,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是接收英专毕业生最多的教师/培训、外事、外贸、银行外资相关业务、新闻出版,还是同样吸纳消化众多英专毕业生,专业门槛最模糊的公务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记背新知,整理研究的能力或者说是实力,实际上在各类课程中已经培养起来了。
当然,如果能够遇到让你爱上英语文学、爱上语言学众多分支之一;遇到以此为志业的老师和际遇,而你也踏踏实实问学、有拿得出的学术成果或者译文并脱颖而出。那么祝贺你,你已经不是“the million”,而是“the one”了,我不知道“the one”背后的数字是多少,但这意味着你有更长的路要走,而且要靠自己走了。

(最后,一个小小的书单:想了解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小不同的,可以用琼•平卡姆的《中式英语之鉴》考考自己、想了解文学方向,可以看看郑树森的《小说地图》、想了解翻译方向的,可以看看叶子南的《英汉翻译对话录》、想了解语言学的,关于词典可以看看西蒙•温切斯特的《OED的故事》、关于语言学其他方面的,好像太多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起一个或者几个合适的小册子@@)

『玖』 求上外MTI的考研科目与参考书目

考研科目:

1、101政治

2、二外(211-翻译硕士英语、212-翻译硕士俄语、213-翻译硕士日语、214-翻译硕士法语、215-翻译硕士德语、216-翻译硕士朝鲜语)任选一门(二外语种不能与第三门考试科目语种相同)

3、351 英语翻译基础或354 法语翻译基础

4、451 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参考书目:

1、翻译硕士英语:

《新编英语教程》 李观仪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式英语之鉴》 琼平卡姆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GRE阅读39+3全攻略》 魏宇燕 北京大学出版社

《英国散文名篇欣赏》 杨自伍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英语翻译基础: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叶子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级口译教程》 梅德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口译:技巧与操练》诺兰杰姆斯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3、汉语写作与网络知识:

《中国文化要略》 程裕祯 2013-06-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中国文学与中国文化知识应试指南》林青松2005-08-01东南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化读本》(中文本)叶朗 朱良志2008-04-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9)中式英语之鉴写作背景扩展阅读:

MTI(全称:Master ofTranslationand Interpreting)是我国20个专业学位之一。

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分为全日制和在职两种,也有的学校叫秋季班和春季班。

这些大部分的MTI都是需要自费的,全日制一般2年,在职的一般是3-5年。学费每个学校都不一样,貌似学校越好,学费越高。

2010苏州大学有全日制专业硕士有公费名额,只是比例很小。首师大等第二批25所授权MTI学校,特别是首师大,预期三年之内公费比例将一直维持高水平(2010年招生情况为为14公费+4自筹+1委培)。但是这一批次的学校招生稳定后,据悉公费比例将大幅度下调。

热点内容
39天电影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发布:2024-08-19 09:18:18 浏览:939
可投屏电影网站 发布:2024-08-19 08:19:20 浏览:140
农村喜剧电影在线观看 发布:2024-08-19 07:46:21 浏览:300
电影院默认区域 发布:2024-08-19 07:39:02 浏览:873
台湾金燕全部电 发布:2024-08-19 07:30:20 浏览:249
在哪可以看网站 发布:2024-08-19 07:29:06 浏览:467
电影tv版app 发布:2024-08-19 07:28:17 浏览:51
韩国伦理电影在什么地方看的啊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835
韩国找女儿那个电影 发布:2024-08-19 07:18:34 浏览:667
惊变温碧霞在线播放 发布:2024-08-19 07:10:13 浏览: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