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初三英語閱讀課怎麼講

初三英語閱讀課怎麼講

發布時間: 2021-02-08 05:03:18

⑴ 初三英語練習課怎麼上

英語練習課習課是鞏固和發展知識和技能的重要課型。它既要查漏補缺,更要練習基礎知識,做到精練巧練,練中點撥,增強英語語感,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對所學知識歸納整理,加深理解,尤其要注重交際,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練習課如果上得不好,往往變成舊課的「重復」或新課的「再版」。這樣不僅不能發揮復習課的作用,而且會使學生因乏味而降低學習興趣。根據多年來的初三英語教學實踐,我覺得要上好英語復習課,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樹立信心,明確目標,培養興趣

信心是動力,目標是方向。 新教材英語生詞多,課文長且難,聽、說、讀、寫要求高,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許多困難。因此,信心十足,目標明確是成功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各階段的學習目標,制訂計劃及相應的措施,並加大檢查力度,適時進行總結評價,及時鼓勵。

興趣是參加某種活動的一種動力,對某事有興趣,就樂意去做。如果引起學生對復習課的濃厚興趣,他們的學習動力也就調動起來了。復習課要有趣味性和幽默感,忌呆板、單調、重述舊課,教師要有意識地寓趣味性和幽默感於復習中,使學生那種緊張的學習氣氛變成輕輕鬆鬆學英語的局面。此外,復習課教師應合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學設備,把教學活動盡可能寓於語言情景中去進行,這樣能加深學生的理解,強化學生的記憶,增強學習興趣。

二、以教材為依據,採用多種復習方法

1.歸納匯集法復習單詞

單詞是學習英語最基礎的知識,學生必須掌握每一個詞及其各種詞性或形式變化。許多學生感到學英語最大困難就是單詞記不住,詞彙多了,形成干擾,造成遺忘。針對這種情況,我做了詞彙分類,以便學生復習記憶。如:

反義詞歸類:tall-short,open-close;

同義詞歸類:job-work,fast-quick;

同音異形詞歸類:weather-whether,too-two;

易混易錯詞歸類:feel-fell;medal-medle;

構詞法:合成詞(watermelon,fastfood)

轉化詞(dislike,unusual)等;

按詞的內容歸類:如表動物的,表植物的,表職業的等。

2. 歸納、比較、測試法復習短語

歸納法:動詞不定式作賓語:plan/agree/prepare/want...to do;

比較法:相近的短語:be made of/from/in/by...;

測試法:為使學生更好掌握短語,我通過多種形式的短語測試,使學生在反復測試訓練中,提高運用短語的能力,強化記憶。

3. 總結規律,化繁為簡復習語法知識

英語語法知識比較復雜,不便於記憶,給學生造成障礙。現在通常在句中、短語中考查語法掌握情況。復習時要採用化繁為簡,化深奧為淺顯的復習方法。

在復習初中英語時態時, 我採用列表方式,從時態結構,時間狀語,意義及句型變化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一目瞭然。

在復習賓語從句時,我要求學生注意以下幾點:(1)賓語從句的語序要用陳述句語序,原疑問句中的do,does,did要去掉,從句其他助動詞、be動詞或情態動詞要移到主語後,從句結構為:「引導詞+主語+謂語+其它」。(2)注意從句的時態,若主句為一般現在時、一般將來時或祈使句時,從句時態根據實際表達需要來確定;若主句為一般過去時,則從句用過去時態的某一種;若賓語從句敘述的是客觀事實、格言、科學真理等,則從句時態不受主句限制,用一般現在時。(3)注意從句的引導詞:陳述句用that引導,其中that沒具體意義,一般可以省略;一般疑問句用if/whether引導,意為「是否」;特殊疑問句用特殊疑問詞引導;祈使句用ask/tell/order…sb (not) to do sth來改寫。

在復習狀語從句時,重點強調條件和時間狀語從句「主將從現」(主句為一般將來時,從句用一般現在時表將來)這一用法。

三、注重實踐,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復習課,不能搞「一言堂」,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復習課上操練的內容越多,知識就越鞏固。讓學生學好英語,不能讓他們死記硬背,而應在操練中掌握技巧。由於復習課上操練增多,按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都想表現自己,他們會爭先恐後地發言,從而為他們創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活躍課堂氣氛,深化內容,知識的訓練也有了充實和發展,大大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

⑵ 初中英語閱讀課,寫作課怎麼講.十分鍾的

找範文 找題目

⑶ 初三英語新老師怎麼講課外閱讀題

帶領大家一步步從文中找答案,分析原文就可以了。

⑷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朱鳳田 山東菏澤市牡丹區解元集中學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閱讀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動力不足,方法不當。究其原因,也並非與老師完全無關,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更側重於語篇的分析理解、語法知識點的講解,而對於閱讀方法的培養,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現象。多數學生採用一個單詞對應一個漢意,直接翻譯成漢語的做法。另外,學生的閱讀量少,僅僅局限於課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習題中出現的文章,課外讀物涉及的少。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閱讀,激發其興趣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英語閱讀提出的要求 1. 能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能根據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 能讀懂簡單的故事短文並抓住大意;能從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理解簡易讀物中事件發生的順序和人物行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4. 能讀懂說明文等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和簡單的個人信件。 5. 能使用英漢詞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理解。 6. 五級目標要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可見,在閱讀教學上,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還應該增加課外閱讀量。 二、閱讀教學的幾點建議 1. 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來進行。如初一、初二的閱讀材料,傾向於生活實際功能,如問路、指路、接聽電話、天氣表達、尋物、招領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閱讀材料中,人文情感、社會責任、道德倫理深深隱含在其中。另外,多選擇一些與所學課文訓練要點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強化課內學習。 2. 做好閱讀前的必要鋪墊和激發興趣工作。 3. 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口頭的或者書面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此外,老師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會學生粗讀文章,以了解大意,並能夠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會學生分段細讀,抓住主要事實、關鍵語言點,明了文章結構,深度理解。 4. 學生平時閱讀英語文章、報刊雜志以及各級各類考題中的閱讀理解部分,務必要做到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詞閱讀。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一開始總是信誓旦旦,下決心要把文章讀懂讀透。但是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閱讀往往就會走入誤區,因為太過於注重每個單詞、每句話的意思,而忽視了對文章結構的整體理解。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如何學會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環繞主題展開。首句很關鍵,因為首句是文章的導入,點明作者寫文章的意圖、背景等。其次,要重視每段的最後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每段的最後一句常常是該段的結論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就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養成一種習慣:見了文章的題目,要稍微停頓一下,猜一猜,這篇文章大概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麼寫。然後你會饒有興趣地讀下去。(當然,在考試中,為了節省時間,猜測這一環節可以省略。)接著再往下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這樣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又節省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 5. 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學生不會使用工具書,遇到生詞,先問老師。乍眼一看,閱讀課進行的轟轟烈烈,學生不懂就問,閱讀積極性高漲,殊不知,這樣的閱讀不科學也低效。我們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提倡學生遇到疑問查找工具書,逐步培養其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老師注重並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是指導學生獨立閱讀的保障。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老師也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詞彙障礙,遇到生詞時,如果不影響語義的理解,跳過它,繼續閱讀,這有利於提高閱讀速度,不打斷閱讀思路。有時可以通過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推測詞彙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搬詞典。 6. 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略讀、尋讀、按照意群閱讀的習慣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閱讀質量和速度。在閱讀中要求學生改掉不好的閱讀習慣,如用手或者筆指讀、出聲讀、以單詞注視點閱讀、回視等。課堂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老師可以教材中的文章為例運用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 7. 閱讀結束後,老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精講,組織適當的口語和筆頭訓練,引導學生背誦幾個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學要求復述文章(選擇有價值的文章復述,否則只是增加學生負擔)。 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所以指導學生在課外廣泛閱讀是很必要的,讓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寫下有價值的生詞、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對文章大意的歸納以及自己的閱讀感受。同時老師要查閱筆記,科學及時地給予評價。為了調動積極性,引導學生更用心地去進行英語閱讀,評價可以只是以認真程度、努力程度來進行,不以好壞而論。

⑸ 談怎樣有效進行中考英語閱讀教學

基礎題部分:詞彙+語法 詞彙主要是背考綱詞彙,語法可以用《5年中考3年模擬》,名詞專+代詞屬+冠詞+數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全面復習後,基礎題部分沒有問題。閱讀:專門的閱讀訓練,有針對中考閱讀的書籍,每個省份不一樣,找到適合的閱讀經典訓練題(要有詳細解釋)可以找老師或者同學推薦。多看多練,一定會有進步。寫作:注意作文給分的細則,結構——總分總,內容——是否有語法錯誤,表達是否地道,條理性——使用連詞,firstly, furthermore, besides, finally等等。以上這些做好,中考英語復習基本沒問題了。

⑹ 初中英語閱讀課怎麼上

1.通讀全文,掌握大意
做閱讀理解題一定要學會通過快速閱讀版,從整體上理解短文的大權意及中心思想,領會出題人的意圖。切忌人為地將短文搞得支離破碎,逐詞逐句地去感知材料,看一句或幾句做一個題目,這樣會影響答題的正確率。但是對於一些長句和難句要作語法分析,以便掌握短文的大意和每個句子的確切含義。短文的開頭和結尾往往是全文內容的概括,對理解、推理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2.細審題意,獲取信息
認真審閱文後的理解題。在審題時要弄清楚試題問的是細節(如人物、時間、地點)還是主題大意;是事實還是觀點;是從正面問還是從反面問。看清試題後,帶著問題再回到正文中去尋找有關的句子、段落,獲取重要的信息。然後把所獲得的信息點與所給的答案逐一進行認真的比較,以便作出正確的判斷。

⑺ 誰知道英語閱讀有哪些閱讀技巧怎樣講閱讀課謝謝!

(一) 有目的地進行閱讀(與漫無目的地閱讀:課文——問題)
傳統的閱讀教學和現代閱讀教學的區別。目的通常決定閱讀的類型,如:略讀、瀏覽、精讀等。
把提問置於課文後只是一種測驗手段(testing device),而把提問置於課文前才是一種學習手段(learning device)。
(二) 怎樣設計目的
在教學中,設計好閱讀的目的是至關重要的。目的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既可以把目的設計成文字式的提問形勢,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採用圖表、表格、圖畫、地圖上畫線、一覽表、按順序排列以及示範、演示(diagrams; graphs; charts; tables; drawing; lines on maps; lists; sequence and demenstration)等形式更為合適。即「信息的轉換」——把課文的內容由文字形式轉換成非文字形式。這種轉換對學生閱讀理解是一種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立即了解學生讀得正確與否。
1、有關敘述旅行方面的內容可轉換為路線圖;
2、有關兩人或兩物之間的對比的,內容可以轉換成兩個獨立的表格;
3、近兩年製造或操作某一簡單事物的說明可轉換為進行實際操作;
4、有關描述某一工序的內容可轉換為工藝流程圖。
這四種課文內容的轉換,使得本來難以讀懂的課文變得易於理解,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甚至通過轉換後的圖表,增大了對課文的透徹理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該從開始學英語起,在課堂上直接影響,或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有的教師訓練閱讀理解時,按照傳統的教法,先讀課文,接著翻譯,然後再做題,這樣一來,閱讀速度慢、效果差。但這並非說,不能用傳統教法。如果學生基礎差,教師素質又跟不上,可把傳統的教法與現代的教法結合起來,或者可通過某種有效的方式或方法把傳統的教學法逐步向現代教學法進行轉換。總之,基本理解課文,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上面四種轉換的。
(三) 養成計時閱讀的良好習慣
所謂計時閱讀就是當你閱讀一篇文章時,要記錄下始末的時間,然後計算每分鍾平均閱讀的詞數。計時閱讀的訓練目的在於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的效率,兩者缺一不可。只求讀速不講理解的閱讀方法是毫無意義的,只求理解不講讀速的閱讀方法也是靠不住的,不符合計時閱讀的要求。讀速的提高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快速閱讀能力的主要內容,也是計時閱讀訓練要達到的目的。
養成計時閱讀的良好習慣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時,不要「細嚼慢咽」。就是說,要把注意力放在領會文章中的詞、句意思上,抓住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切勿象精讀那樣從語言內容到語言形式都要字字句句去落實。
2、學會掠讀。掠讀就是不要從頭至尾一字不漏地讀下去,而是採用跳躍式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善於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主題句。切勿糾纏文章中的某些細節,而影響掌握全文的大意。
3、學會尋讀。所謂尋讀,不是毫無目的、毫無重點地閱讀,而是有目的地、有選擇地快速瀏覽。在瀏覽過程中,有意識地迅速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切勿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
4、學會悟意。所謂悟意,是指連貫閱讀。閱讀時,不因個別生詞而停頓或去查詞典,而是通過文章的上下文或者詞的結構等方面快速判斷出該詞的涵義,從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加快讀速。
5、學會擴大視幅。所謂視幅,就是閱讀時以某一行中的一個字母為中心能最清晰地看清楚上下左右字母的幅度。一個人的最大視幅大約是一行字母中的29個字母構成的長度,一般相當於半行的詞,也就是我們提倡的「一目半行」,切勿逐詞閱讀。視幅大小,影響讀速和思路,要學會擴大視幅,就必須學會視讀短語、句子和短文。
6、學會不要回視。所謂回視,是指人們在閱讀時回過去重讀已讀過的東西,當然,如果讀到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為了弄懂文章的真實內容,偶有回視是不可避免的,是允許的,但是如果讀到一篇難度適中的文章,也習慣地回視,這就不好了。防止回視,可找一塊硬紙板,遮住已讀過的內容,邊讀邊移動硬紙板,訓練到能擺脫回視為止。另外,為鍛煉閱讀能力,當文章閱讀完之後,做選擇題時,也不應來回翻閱已讀過的文章。
7、學會默讀。所謂默讀,是指不出聲的閱讀。它可避免發音器官處於緊張工作的狀態,集中精力理解文章的中心內容,加快讀速。它比有聲朗讀和無聲朗讀(朗默讀)的讀速快兩倍。另一方面,有聲朗讀和無聲朗讀還會使人容易疲勞而影響注意力和精力。
8、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一開始閱讀就要緊張起來,分秒必爭,思想高度集中。鬆鬆垮垮,看多少算多少,看到哪裡算哪裡,這樣的閱讀是快不起來的。
9、要認真挑選閱讀材料。閱讀材料要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難易程度要適當,生詞量要控制在3%左右;還要兼顧文章的各種題材和體裁。這樣訓練容易看出效果、激發積極性。切勿急於求成去閱讀難度較大的文章。
閱讀理解可以說是寫作的基礎。沒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就不能收集資料、聚集信息,這樣,便給寫作帶來很大的障礙。有的學生一看到寫作題,便生畏懼感,束手無策,那也就是收集資料少、信息量少,閱讀理解力差的緣故。
提高閱讀理解力,僅有理論是行不通的,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和耐心。有的學生明顯感到自己的閱讀差,但還急於求成,沒有耐心。培養英語的閱讀能力和漢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也需要有耐心地進行大量的閱讀,做大量的練習。即使是一、兩次難以理解,多讀幾遍或更多遍,便會自解其意了,這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提高閱讀理解力,需要學習和了解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注意和我國漢語上的一些異同。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語言是有著差異的,若不能分清楚其差異,難免會造成理解的錯誤。
另外,語境的運用對提高閱讀理解力起著重大的作用。語境,即上下文。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句子、然後段落、最後才是整篇文章。要達到此目的,掌握上下文的聯系是十分重要的。脫離了上下文去談理解是荒謬的。

希望對你有用。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