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學就能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❶ 怎麼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怎樣才能學好語法?
其實,語法是從閱讀學來的。
語法書當然有用,但它和字典一樣,只是從旁輔助的工具。只看語法書卻從不閱讀,一定會走火入魔,其下場與死背生詞相同。
我們學生的作文甚至論文有一個通病,那就是用字太深,但卻很少用得對,於是整篇文章充斥著無數用生僻詞彙串成的怪異句式。甚至一篇洋洋灑灑數萬字的論文,往往只有數十句通順的話,這便是學習時只重背誦生詞,忽視語法的產物了。
其實,學習語法與學習生詞相似,都要in context地學。死記硬背單詞沒有用處,因為你不懂單詞的用法,也不清楚其應用的場合以及語氣。同樣地,像背誦公式般死記什麼名詞關系從句,什麼分詞修飾語,即便詞序和結構都懂了,寫作時真的用得著嗎?用得對嗎?例如許多人寫出的倒裝句,十有八九會出錯。並非結構出錯,而是運用不當。
既然語法規則不能死記硬背,那麼語法該怎麼學?
從閱讀中領悟語法,再以語法書鞏固領悟而來的知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冠詞the看似簡單,其實用法深奧多變。一本詳盡的語法書往往會記錄數十條運用the的規則,以及無數的例外情況,而且例外中仍有例外。比如:「根據冠詞法規第五條第三小節,這里應用the而非a,但由於前面出現了某字,符合了例外情況三,所以這里用the...」。看看吧,這么多規則以及例外,如果死記的話,記得住這么多嗎?即便記下了,寫作的時候也未必用得出。
學好語法,語感比規則重要。
養成閱讀英文的習慣。仍以the為例。每次讀書時總會遇到the字數十次,而每次都會見到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句式。讀的多了,加上多留意詞語之間的關系,便自然能領悟出the字微妙的用法,寫作時也能夠少犯錯。
閱讀時遇到困惑,再去翻閱語法書。這時,語法書上的繁雜規則就正好派上用場了。因為你知道自己要找什麼,也知道這些語法規則怎樣應用於實際的句子。
以上即為語法的最佳學習方法,望可以學習借鑒,少走彎路。
❷ 怎麼才能提高英語的閱讀能力
多閱讀,做題時先通讀全文,試著翻譯。再看後面的題目,這么做准確率很高,我就是這樣,基本很少錯的
望採納,祝學習順利,謝謝
❸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參考PMM的
提高英語閱讀的質量不一定要做大量的閱讀題,可以從做題方面下工夫,養成做題的好習慣,以後英語閱讀題就會進步了:)~~
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1、分析文章的結構規律
一般來說,我們閱讀文章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文章體裁不同,其結構特點就會各異。因此,我們獲取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去學習和了解文章的結構,以便更加准確、快速地定位我們要找的信息。
2.抓住句子的主幹
我們要實現快速准確理解文章除了要抓住關鍵句子外,還要抓住句子當中的關鍵成分。主要是句子的主幹,如主語、謂語和賓語,因為它們是傳達信息的主要載體,其他成分,不論它有多麼長,多麼復雜它都是輔助成分。
3.抓住 "第三詞彙"
語法中的功能詞對理解句子十分重要,同樣文章中那些起組織作用的實義詞對理解文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掌握了它們就可以大大增強閱讀理解中的預知下文的能力。我們把這些詞稱做 "第三詞彙"(區別於僅起語法作用的功能詞和一般實義詞)。抓住了它們,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意思。這類詞有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有: achieve, addition, attribute, cause, change, consequence, deny, effect, explanation, fact等.
❹ 怎麼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啊!!~!
曾經我的英語成績也算可以,我就提幾點建議吧:
1、單詞是必須要記的,但是回也不是答死記硬背,你可以在做練習的時候記,通過做題目來掌握自己不認識不理解的單詞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2、抓閱讀,俗話說「得閱讀者得天下」,所以你要盡量讓自己每天做一兩篇閱讀,以此來保持自己的手感和思維。
3、其次重要的是聽力,要每天的早上聽一些習題,當然要堅持不懈,以至於可以讓自己沒有陌生感
4、至於寫作方面的話要記得背模板作文,記住一些框架以及常用的連詞啊,句型之類的
記單詞的話選擇在早上或者睡覺前記憶=可能會比較有效果。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http://www.douban.com/note/157383762/
❺ 怎樣快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在英語考試中,閱讀理解部分的分值占整個試卷分值的很重,閱讀速度的快慢、對文章內容理解掌握的程度,往往直接影響到我們能否順利通過英語考試。現在英語考試的時間特別緊張,幾乎沒有時間慢慢琢磨,必須要實現英語快速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常常使參試人員焦頭爛額。有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呢?多年來,在對英語水平考試輔導過程中,著重加強他們快速閱讀能力的訓練,培養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進行英語快速閱讀的能力。使閱讀活動具有更大的效用值,產生更高的效率。希望這些經驗能對所有英語考試人員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那麼,什麼是快速閱讀?所謂快速閱讀,就是以較快的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有目的、有方法、高效率地閱讀材料,以便從中獲得所需的信息。
一、進行快速閱讀的必要條件
進行英語快速閱讀的必要條件是:基本知識、語言基礎、閱讀技能、快速閱讀不是一種孤立的能力,它必須以了解一
定的基本知識為先決條件,以具備一定的詞彙和基本語法為基礎,還要掌握一些重要的閱讀技能。如果沒有語言基礎,閱讀材料通篇都是生詞,語法難點很多,即使掌握了一些快速閱讀的技能,要快也快不了。反之,如果只有語言基礎知識,而沒有閱讀技能,要想讀得快,讀得多,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對材料的內容缺乏基本常識,即使語言基礎好,並具備閱讀技能,也不可能「快讀」,只能「慢讀」。
基本知識主要是指的是所涉及英語的專業知識,沒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要想把內容理解透是有相當大的難度的。
語言基礎知識主要指詞彙量和句型結構。要有一定的詞彙量。這包括兩部分,一是公共部分,二是專業部分。我認為公共英語部分至少要達到4,000個單詞量,而專業部分最好要有1,500個詞彙量。要有一定的句型分析能力。英語文章最大的語法難點是句型,句型中的難點是定語從句。一個句子很長,往往是由於定語從句連環套在作怪,定語中套著定語。這樣的連環從句表達專業概念非常嚴謹,卻給我們閱讀帶來困難。因此,我們要能夠進行層次分析,准確把握各從句之間的關系,才能提高閱讀速度。同時,要了解詞性的變化,名詞的動用和動詞的名用。至於時態等其它的語法現象對我們具備一定語法知識的參試人員來說,基本上構不成多大障礙。
二、快速閱讀的重要性
所謂的閱讀能力主要是指精讀和泛讀能力。然而,英語閱讀中,速度是人們最普遍關心的問題之一。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的閱讀一般都是快速閱讀、通過快速閱讀,我們可以更廣泛、更大量地閱讀資料,獵取知識,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通過大量閱讀,頻繁地接觸語言材料,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學到或掌握大量的詞彙和語匯,進一步熟練閱讀技術,提高閱讀能力,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
三、快速閱讀的速度與理解的關系
現在許多參試人員平時學習中對英語快速閱讀的認識不足,他們無論看什麼英文材料,都只注重理解而不注意閱讀速度,因而閱讀的效率、水平都難以提高。這樣一來,處理好閱讀速度和理解之間的平衡關系是我們值得認真對待的一個實際問題。速度太快,理解上往往出現很大的困難;速度太慢,又浪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
在處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中,我認為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篩選階段。在我們閱讀文章的過程中,首先篩選出對我們有利用價值的。每分鍾的閱讀速度可達800個字元,重點放在文章的標題和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上,基本上可對文章的中心、作者的意圖有個20-30%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快速閱讀階段。就是說對我們已篩選出的信息作進一步的遴選,每分鍾的閱讀速度可保持在500個左右字元,達到70%的理解,再從中挑選出對我們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來,然後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精研階段。這一階段,要達到90%以上的理解,力求准確把握作者的觀點,融會貫通,根據其利用價值進行取捨。本文主要討論第二階段,限於篇幅,對其它兩個階段不作過多陳述,但也可參照本文的觀點。
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初期,理解的降低是正常的,不必大驚小怪,只要繼續以此速度讀下去,就會發現理解會漸漸回升上來,達到原來速度時的理解水平。這里有一點必須注意,在理解水平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至少要達到70%的理解)時,不要繼續加快閱讀速度。這二者的平衡在快速閱讀的過程中是很重要的,不能過多的注意其中一項。我們應該明白,一分鍾讀400字元且達到了70%的理解比一分鍾讀200字元而達到90%的理解率效率高得多。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減少一些不必的擔心,從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快速閱讀的能力。
四、閱讀過程中的障礙
1.閱讀行為習慣的影響
在閱讀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克服行為上某些不良的閱讀習慣。
(1)出聲讀。因為眼睛的移動速度比舌頭動作快。出聲讀不但影響速度,而且會分散一部分精力去注意自己的發音。
(2)逐字讀。許多常見詞,如功能詞,不需停頓單獨理解。
(3)默讀。雖然沒有大聲讀出來,但在腦中一字字讀,也會影響速度,分散精力。
(4)指讀。以手指挨個指著讀,有礙理解和速度。除非手指飛速移動,引導眼睛快看。
(5)回讀。眼睛迴向移動,尋找先前讀過的信息,而不是繼續讀下去以獲取完整的概念。
2.閱讀中心理因素的影響
閱讀時,除了克服不良的閱讀習慣外,還要注意克服一些影響閱讀和理解程度的不良心理因素:
(1)期望值過高
希望一次閱讀就掌握所讀材料。這種急於求成的心理狀態,不僅影響閱讀時的心境,也使得視覺器官和大腦都不能集中於閱讀過程本身,閱讀的效果自然不好。
(2)過度重視閱讀方法和技巧
由於閱讀過程中過多思考閱讀的方法、技巧等因素,而忽視了閱讀材料及閱讀本身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會使我們注意力分散,閱讀的興趣自然大大減弱。
(3)思想開小差
對文字視而不見,翻了許多頁,但腦子里仍一片空白。這樣就降低了我們的注意力,影響了正常思維。
五、快速閱讀的方法
面對繁雜的英語,要提高效率,就要有一定的方法。我認為唯有以泛讀為基礎,進行快速閱讀的培養,才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體說來,要發現對自己有利用價值的信息,需要掌握如下方法:
1.推測(prediction)
閱讀正文前,就標題(如果有標題的話)來合理推測資料的大概內容,也可在讀了二、三段之後預測下段內容。這對快速理解和整體把握文章內容以及推測出生詞的詞義范圍有積極的意義。因為英語單詞一詞多義現象太普遍了,一個單詞在不同的專業領域往往含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有的單詞在同一專業領域在其意義的具體把握上也有細微的差別。
2.關鍵詞句(keywordandtopicsentences)
在對文章的整體內容有了基本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學會抓主要的詞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題句,從而正確領會文章的主要內容,並注意到是否對自己有利用價值。
3.略讀或瀏覽或跳讀(Skimming)
Skim有掠過的意思,又有從牛奶等液體上撇去的意思,轉意為「快速掠過,從中提取最容易取得的精華」。用於閱讀,或譯為略讀,或譯為泛讀,似乎都未把其細微的意思譯出。而這種讀法卻包含有原詞的所有意思——快速讀過去,取出讀物中關鍵性的東西。因此,我們可以把這種讀法理解為快速瀏覽課文,領會文章大意。一般而言,通過標題可知道文章的主題。對文章的首段和末段要多加註意,以便發現作者的觀點。
4.查閱(Scanning)
Scaning的意思是掃讀或查閱,是快讀或速讀的一種。Scan就是通常所說的「掃描」。其特點是快,但又要全部掃及。Scan這個詞的詞義似乎矛盾,它既可以理解為「仔細地審視」,也可以理解為「粗略地瀏覽」。這種情況倒成了掃讀的絕好證明。從形式上看,掃讀是粗粗地一掃而過,一目十行,但從讀者的注意方面來看,卻又是高度的集中,在快速閱讀中仔細挑出重要的信息。因此,查閱可以理解為迅速找出文章中的有關事實細節或某一具體信息;有時要找出某一個單詞或片語,如人名、地名、日期、價格等;有時要找出文中所述的某一特殊事件,而這一事件可能是由一個詞或短語交代的。若不具備一定的能力,這樣的細節恐不易發現。
5.速度變換(Readingrate)
我們要意識到閱讀的速度是不均勻的。也就是說,即使同一個人閱讀同一份材料,但由於閱讀是一種有相當心理負荷的腦力勞動,因此在開始、中途和結束時的速度不可能一樣。讀物的體裁和難度不一樣,閱讀的速度也不同。我們不要過分焦慮自己的閱讀速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隨著速度的提高,理解的程度都有所降低,所以我們應認識到閱讀文章時的速度是可以調節的,只有合適的速度才可能獲得快速准確的閱讀效率。
6.閱讀習慣(ReadingHabit)
從主觀上要能克服注意力容易分散即所謂「思想開小差」的毛病,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從客觀上克服各種無意中形成或由來以久的壞習慣,如搖頭晃腦,抖動雙腿,玩弄紙筆,念念有詞等。這些「小動作」,也會分散注意力、影響思考,降低閱讀速度。
六、怎樣培養快速閱讀的技巧
讀外文書籍要做到「一目十行」。
1.視幅要寬
意思是每一眼看的詞要盡量的多。我們閱讀表面是用眼睛看,實際是用腦子讀,眼睛只是起了照相機鏡頭的作用。努力使自己的眼睛變成「廣角鏡」,把盡可能多的詞能一眼「盡收眼底」。
2.視時要短
意思是第一眼和第二眼之間停頓的間隙要盡量短。我們閱讀時,若視幅相同,誰的停頓時間短,誰就能讀得快。
3.意群要長
即在每個視幅中不是讓你把很多的單詞都收進腦子,而是要善於從中攝取有意義的片語,這個有意義的片語就是意群。極慢的讀者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視幅就很窄,句子中間的停頓就多,而頻繁的停頓必然妨礙正常的理解。快速閱讀者是半句或一句句地讀。視幅大大加寬,停頓的間隙少而短,獲取的都是有意義的片語,因而理解全句或全段就能做到水到渠成。
4.利用上下文猜生詞
充分利用上下文給出的線索,有些生詞的意思是可以猜出來的。下面介紹一些基本方法:
(1)利用定義的線索
在生詞出現的上文或下文,有時能找到對它所下的定義或解釋,由此可判斷其定義。
(2)利用同義的線索
一個生詞出現的上下文中有時會出現與之同義或近義的詞,它往往揭示或解釋了生詞的詞義。
(3)利用反義的線索
在某一生詞的前面或後面有時會出現它的反義詞或常用來對比的詞語,由它可以推測生詞詞義。
(4)利用常識猜測詞義
有時一句話中盡管有生詞,但我們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識去判斷生詞的意思。
(5)利用等式或符號猜測生詞
一段話後面有時會給出一些等式或符號,如前面的話中有生詞,由後面的等式或符號可疑猜出生詞的詞義。
總之,利用多種方法猜測生詞詞義,有助於提高閱讀速度和學習興趣,是英語學習者應當掌握的好方法。
❻ 怎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雲;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獲,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准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松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盡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准,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復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復重復已學內容。 "重復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准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後,就要一絲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我的一位朋友英語口語很棒,當他談到學口語的秘訣時,他總是說"外國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外國人怎麼寫,我就怎麼寫。"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五)突擊原則
若想學好英語,需要採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游泳或開車的嗎?你是否是通過短時間的"大量突擊"練習才掌握這些技能的呢?學習技能的要素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英語或許不像學會騎自行車、游泳那麼簡單,但駕馭和使用英語語言的確是掌握和培養一種技能。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我在學習英語時就運用了這種突擊強化的方法。我最初開始學習英語,先突擊英語閱讀三個月。從簡易讀物開始,堅持天天最大量地來讀。通過突擊英語閱讀,不但學到了詞彙,還熟悉了各種語法現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緊接著,又去強化聽力,經過三個月的聽力突擊之後,再回過頭強化英語閱讀。強化完閱讀後,再強化聽力。強化完聽力後,再強化英語口語。按照這個原則,進行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突擊強化。按照這種方法來學英語,進步是飛快的。 英語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強化正確意念的過程:強化單詞發音的意念,強化單詞用法的意念,強化句型的意念,強化組織思想的意念。比如,你若要突破語音,就應該安排一段時間(比如15天)。在這15天內,天天學語音,聽語音,模仿語音,學"死去活來"。15天之後,感覺語音有了大的進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來。請注意,在模仿的同時,你還應該把自己的語音給錄下來,認認真真地找出自己發音的問題,加以糾正。過一段時間後,再按照同樣的方法來突擊語音。你這樣反復突擊五到六次,你的語音定將成為最棒的。句型、閱讀、語法、聽力、口語也都要有這樣一種反復突擊強化的過程。
一個人的精力不可能總是充沛的,重復做同一件事情就會變得單調,因此就要採取間隔突擊強化的方法。英語學習的過程應該是由一個個強化突擊階段所組成的。
(六)興趣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興趣並努力發展這一興趣。如果你對英語沒有興趣,那就不會有持續的干勁和動力,英語學習將很難堅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對英語有了興趣並努力地發展這一興趣,那麼,你就會不知不覺地去做,帶著強烈的慾望去讀英語,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你就會主動地找人去練英語,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語的機會去提高你的英語水平。不知不覺中你的英語就會提高。不知不覺中你就把英語學會了。所以"興趣"對學好英語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盡管知道興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培養和發展自己對英語的興趣。
那麼,應如何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發現和挖掘興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自己的興趣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條件。
我對小說很感興趣,我當年學英語是從大量閱讀英文小說Charles Dickens(查爾斯?狄更斯)的簡寫本讀起。19世紀英國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在狄更斯的小說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進入英語的天地,我暢游在狄更斯的世界裡。不知不覺中我學到了許多語言及語言以外的東西:我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彙、各種各樣的語法規則,而且對英國人的生活、文化、習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入迷了,天天讀,從狄更斯到馬克?吐溫再到海明威,這些小說帶我進入一個英語世界,使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英語。但在閱讀時,我根本不想自己正在學習英語,只是努力地讀進去。後來,我看了大量的美國電影,電影使我著迷。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學英語。因為我是在興趣的驅使下做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別投入,大腦積極地工作,無意識的記憶效果最佳。我同意這種說法:在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才是你學習得最多的時候。但請記住,前提是你正從中得到最大樂趣。
我有一個朋友很喜歡股票。他到了美國,每天24小時都有股票電視節目,他就興致勃勃地去看,但無論如何都看不懂,於是跑來問我。我對中文講述的股票行情都很困惑,更不必說英語了!於是就對他說我也不懂,但告訴了他如何學會看懂的方法。我說 :"你首先找一份報紙的商業版,然後再藉助字典閱讀所有的內容,這樣你就積累了關於股票的簡單語匯。此後,你有空就去看股票的電視節目,這些語匯很快就會從紙上活起來,出現在你的耳邊,再加上你有股票方面的知識,很快就能看懂那些節目了。"於是,他真的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因為他對股票的確很有興趣。等我再去看他時,股票節目他全都看懂了,還邊看邊給我講解。另外,通過學習看電視股票的節目,他看別的英語節目時,能聽懂的也多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准確界定自己的興趣、所愛在什麼地方--特別是這個興趣與一個長遠的目標相結合,那麼他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很簡單了。喜歡電影就看英語的,愛看小說就讀英語的,熱衷於廣播就聽英語的……只要通過英語這個媒體做他喜愛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
興趣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
兩個人在一起談如何學會游泳,談一會兒就煩了。但是,如果他們能到水裡體會一下游泳的感覺,並努力地去學著游,他們就會漸漸愛上這項運動,一旦愛上了這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要做。我小的時候就很愛游泳,有的時候為了游泳甚至都逃學。
興趣就是這樣在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你對一種事物的熱愛在實際運用中產生,並變得越來越深。如果在學英語的過程中,你能夠盡早地嘗試使用所學的英語的快感,那麼你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日益增加。具體地說,就是你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找機會來用英語。比如說,你剛開始學英語,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學會口語了。還有,你想提高聽力水平,恰巧你喜歡聽新聞。那末,如果你堅持每天聽英語的新聞,很快就會把聽力提高上去。和熱愛英語的人在一起"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如果一個人對英語充滿了熱愛與激情,與他在一起的你對英語也自然而然就產生喜愛。我在大學的幾個朋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英語是沒有條件的。別人那種愛英語的瘋狂會使你也深深愛上英語。所以你的確應該與喜愛英語的人交朋友,這樣,你們對英語的愛就會相互影響、變得更強烈。比如,你有幾個喜好學英語的朋友,你們就會組成英語學習小組,一起學習閱讀、口語、寫作。幾個朋友在一起,就用英語聊天,一起討論英語學習中的體會,相互問問題。如果其中的一個英語水平顯著,那麼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齊。當然,水平高的也可以學習其他人的優點。這樣一來,每人的進步都會很快。
樹立目標
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須樹立目標。一旦有了目標,你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學好英語。長遠的目標應該把學英語同民族的強大、祖國的發展聯在一起,同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聯在一起。當然,還應該有無數的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是通過一個英語考試,為了考試而拚命學習英語。短期目標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個英語國家求學,在出國留學之前,你也要下工夫學習英語。短期目標還可以到世界上各個地方去旅遊,找到一份更令人滿意的工作。比如成龍,因為會英語,他不僅可以在中國拍電影,還可以到英語世界去拍,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更加繽紛的世界。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通過一個具體的想像,看到自己學好英語之後的燦爛的未來,即使他學習英語有挫折,也會堅持不懈地學下去,直到學好為止。
投資增加興趣
我對美術作品很感興趣,我買的藝術品越多,我對它們的愛就越深,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真正深入到我喜愛的東西中去:"陷得越深,愛得越深"。如果你喜歡聽英文歌曲,那就去買磁帶、CD,你的興趣會隨著欣賞不同的音樂而增長。如果你喜歡英語,你就要買各種各樣的英文書籍,各種各樣的英語磁帶,各種各樣的英語報紙雜志,你還要參加不同的培訓班,這些投資會使你找到英語的趣味性,並使你發現英語給你帶來的奇妙世界。當你體味到英語內在的趣味之後,進入英語語言所帶來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語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綜上五條,英語學習的關鍵是找到突破口。你喜歡閱讀,那不妨從簡易讀物開始,你喜歡歌曲,不妨就從英語歌曲聽起,你喜歡報紙,就從報紙讀起,你喜歡電影,就先看英語電影。記住,做任何事情興趣是最重要的!
❼ 怎麼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怎麼才能提高閱讀的速度
一、快速閱讀的基本技巧
1、避免發聲。出聲閱讀是影響閱讀速度的重要因素。實驗統計表明,朗讀的速度最快每分鍾只能達到200字,而默讀每分鍾可達800字左右,是朗讀的4倍。因此,提高閱讀首先要學會默讀。默讀的關鍵在於避免出聲,有的人在讀時雖然聽不到有明顯的出聲現象,但是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唇或舌在動,說明其閱讀仍有不易覺察的潛在發聲現象,這仍會影響到閱讀的速度。在實際閱讀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克服唇動、舌動的現象。
2、減少注視點。閱讀過程中,眼睛是以快速眼跳運動的方式進行的。其中眼跳運動的時間只佔10%,而眼睛停留在各個注視點上停頓的時間佔到總時間的90%。可見,眼睛主要不是靠眼跳的運動,而是通過眼跳中的注視停頓來獲取信息。這樣,減少一行乃至一頁文字中的注視點,也就相應使得視覺幅度擴大,每次眼停獲得的信息增多,從而可以節省閱讀時間,提高閱讀的效率。
3、縮短眼停時間。眼停時間是指眼睛在每個注視點上停留的時間。減少停留的時間,也會相應提高整體閱讀的速度。
4、避免回視。回視是指眼跳經過某一注視點後又重新返回。回視的次數越多,閱讀的速度就會越慢。因此,必須努力克服回視的毛病。一般來說,回視的出現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閱讀缺乏自信,總擔心沒有完全看清楚。要避免回視,就應從這些方面多加註意。
二、快速閱讀的主要方法
1、瀏覽法。瀏覽法是指對一般不需要細致了解的書籍,只是從總體上粗略掌握書中大概內容的一種閱讀方法。它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廣泛地了解信息,有助於開闊視野,是博覽群書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瀏覽閱讀主要是重點注意文中的一些關鍵位置:一是篇名,包括文章的題目和書名,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論點、主要論題或是主要內容等。通過研究題目,可以對文章或書籍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二是目錄、序言、提要、索引等,這些將會幫助讀者對文章或書籍大體框架、基本思路有所了解。三是正文,這一部分瀏覽的關鍵主要是開頭、結尾以及中間各段落起首的中心句。將這些關鍵部分瀏覽完畢後,會對文章或書籍形成總的印象,如果經回憶有不夠完整的地方,或有值得深究之處,可再作必要的重點補閱。
2、掃讀法。掃讀法是指對文章內容一目數行、一目十行地掃瞄,以大容量獲取信息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掃讀法不像傳統閱讀方法那樣逐字逐句地來讀,而是將眼停的視域盡可能擴大,將幾行文字、一段文字甚至整頁文字作為每次眼停的注視單位,在快速掃視中獲得對文章或書籍的總體印象、整體理解。這種方法最快可以由數行掃讀達到一頁一頁掃讀,逐頁掃讀的方法又稱為面式閱讀法。由於擺脫了個別字句上的語意糾纏,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閱讀速度,而且並不像有些人擔心的那樣會影響理解程度,很多時候甚至比逐字逐句閱讀更能夠把握文章內容的精髓。掃讀法閱讀的速度非常快,但要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必須經常專門訓練,比如經常做一些視力擴展訓練,在平時閱讀時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擴大每次眼停的視野范圍。利用舒爾特數字表等進行專門的視力擴展訓練,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跳讀法。跳讀法是指跳過一些無關緊要的部分而直取讀物的關鍵性內容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跳讀與掃讀不同,掃讀是逐頁掃視,而跳讀則是有所取捨地跳躍式前進,只停留在那些最有價值的內容上閱讀,其他次要內容則大段大段甚至整頁整頁地略過。所以,善於運用跳讀法閱讀,不但可以提高閱讀速度,而且能夠很快抓住關鍵,把握文章要旨。跳讀的具體方法有多種:可以抓住標題、小標題、黑體字等關鍵處跳讀,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內容、中心題旨所在;可以根據關鍵詞語的提示閱讀,有關鍵詞語的地方大都是同閱讀者所關心的內容或問題聯系最密切的;可以重點在篇章的開頭、結尾,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讀,這些常常是議論性文體的主要觀點或論據要點的所在;可以沿著情節發展線索跳讀,如在記敘文體中情節之外的純景物、人物的大段靜態描寫可直接略過;可以根據語法結構的提示跳讀,通過結構詞語的幫助來把握書中的思路,如"由此看來"、"總之"等就可提示讀者很快找到關鍵性的總結句。
4、尋讀法。尋讀法是指為得到急需的有關資料,在眾多相關書籍資料中搜尋查找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
尋讀法是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經常使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我們在辭典中查閱某個字詞的意義或讀音;在報紙上查看當天的重要新聞;在電視報上了解想看的電視節目;在產品說明書中查訊某個故障的排除方法;在某本書中通過目錄提要尋找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在寫作中搜集需要引用的有關資料等時,都會自覺不自覺地用到尋讀法。尋讀時,要在快速掃視書頁的過程中,能夠很快地對自己所要查找的某些問題的細節如人名、地名、事件、年代、概念術語等,作出識別判斷。這種快速篩選識別信息的能力,需要在閱讀實踐中不斷鍛煉提高。
5、猜讀法。猜讀法是指在讀書讀文章時,以所了解的題目或已看的前文作為前提,對後面的內容預作猜想,然後將其與後文實際內容進行印證比較的一種閱讀方法。
猜讀法使讀者角度轉換為作者,為作者設身處地地考慮作品內容的安排,這就使閱讀活動始終處於高度活躍的積極思維狀態,有助於鍛煉提高讀者的認識判斷能力、創造能力。隨著猜讀准確性的提高,讀者在閱讀中領會把握作品內容的時間就會大為減少,因而猜讀的能力對提高快速閱讀能力也會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猜讀法最常見於情節類的作品閱讀中,如《老人與海》中在讀到桑提亞哥剛遇到鯊魚之時,讀者便可以猜想作者會怎樣寫他與鯊魚的較量?最後結局會是如何?其他類型的作品,也可用猜讀法閱讀。讀議論性文體時,可以先由題目設想作者怎樣提出論點,採用哪些論據,用什麼方法來具體論證。
運用猜讀法時需要注意,猜讀要以原文的某些材料作依據,不能毫無依據地憑空亂想。猜想之後,要在原文的相關處重點閱讀,將猜想與原文的內容進行對照,一致便說明自己較好地准確理解了作品,不一致則說明自己的理解或作者對內容的處理有問題。在不斷的猜想、比較、總結中,猜讀能力會不斷提高,思維能力與創造能力也會得到很好鍛煉。
三、快速閱讀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一、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快速閱讀不只是求速度,還要求達到理解的程度,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就很難保證在極短的時間內能夠對內容理解,更談不上對內容的記憶和掌握。因此,閱讀的速度越快,就越需要讀者的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這對於保證快速閱讀的效率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提高整體識讀的能力。閱讀速度的提高,與閱讀者的整體識讀能力有著很直接的關系。逐字逐句讀書的習慣使注視點增多,眼跳次數增多,勢必影響閱讀的速度。而如果將許多字詞、一句或數句甚至一段作為一個整體來識讀,就會大大減少注視點和眼跳次數,使每次眼停的閱讀視野擴大,閱讀速度也會成倍地提高。因此,在閱讀中注意養成整體識讀的習慣,也是提高快速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三、正確處理好閱讀速度與理解、記憶的關系。我們所說的快速閱讀,當然是在理解、記憶基礎上的閱讀。如果拋開了對所讀材料的理解和記憶,而單純追求速度,那這個速度即使再快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提高閱讀的速度,一定要處理好速度與理解、記憶之間的關系。快速閱讀必須以一定的理解水平、記憶掌握能力為前提。一般來說,快速閱讀的理解率應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❽ 如何快速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英語學習方法
先選擇一張有價值的考卷(可以是真題卷,有一定的難度,不宜過易),模擬真實考試,在規定的時間內模擬完成每部分。
也許以前潛意識里你認為做考卷的價值在於對答案後找尋問題,這沒錯,但注意,做考卷本身過程中,可以發現很大的問題。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覺,有的題目做下來很順手,正確率很高,有些題目做起來覺得吃力,有些題目做的時候覺得有疑惑,不肯定,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在一邊記下你的困惑,並且,做完後及時釋惑。剛做完考卷得知錯誤原因時的記憶力遠好於幾天後發下答案後機械記下老師的講解!如果能在平時每次練習中抓住你的困惑,益處不小於對答案後尋找問題,英語能力會有很大的提高!
英語要取得高分,不是你好反復專項訓練就可以做得到的。更何況如今的高考卷考察的是真實的英語能力,那種題海中走出來的已經不能獲得高考的青睞。所以平時一定要注重綜合能力提升!看看一些高於自己水平的英語文章,可能會覺得很難,似乎沒有用,但英語能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感覺積累。雖然高三時間有限,但如果只會埋頭針對訓練,只能事倍功半。
在不斷注重英語能力提高的同時,尤其是備考的後階段,我選擇的是針對各種題型的專項訓練。此針對訓練不等於題海戰術,而是要積累實戰經驗,解決掉一些考場失誤等問題。下面是我的方法:
聽力
Part A ,10句問答,在專項訓練中,要總結經常導致自己失分的問題:如語音語調問題,要仔細去聽,模仿,跟讀,再忘記先前的訓練,再聽題目,確保這樣的問題徹底解決,以後聽到這樣的語句或是類似的場景,不會茫然不知所措,而是得心應手的。一些問題要徹底解決無從下手時,就應從一次次積累起來。另外,這一大題中較大的問題可能是反應不過來,影響下一題,這樣惡性循環,總是會較多地失分。所以在練習中,就要強迫自己去反應,並且迅速從上一題中恢復過來,接受下一題的新信息。這種就是實戰應解決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明明可以你好平時練習去解決掉,如果拖到高考還未解決豈不是太冤枉了?!
Part B,兩篇短文,起先我總是在這一大題中扣很多分,這一大題還是2分一道,沖破這道關尤其重要有效。可以買些英語磁帶,讀的短文包括各種風土人情,包含各個方面,也可以看一些這樣的短文,熟悉用詞,堅持下來,一定能有很大的改善。
Part C,要注意順序,要縱觀全題,小心聽對話時的信息遺漏,在做要求自己概括的空格時,不要怕,只要用簡單的英語表達出來,也可以參考文中關鍵詞,答案並不會死扣。
書店裡很多參考書對方法介紹的很全面,或許會發現方法有重復,看過後就覺得自己學會了,不!覺得一種方法好就要去用,只有反復用這種方法去訓練自己,讓以後做題目時自覺地應用,才算真正學到一種方法。覺得這種訓練是浪費時間,而去投入題海中,反而是時間精力的損失。
語法
鑽在語法書中苦練是得不償失的。選擇一本好的語法知識書,分塊整理知識點反而更有效。復習語法時一定要抓住該語法知識點的本質。當時我選擇了一本真題集,第一次做下來10題竟錯了8題,在真題中尋找本身漏洞,請好老師解答清楚,提高會相當迅速。
閱讀
做閱讀的時候心情一定不能浮躁,要沉住氣,耐心,不要刻意去看錶,控制自己的速度,這樣反而會打亂自己的步伐,浪費時間。檢驗時間是否來得及可以在作整套練習卷時用正常的速度試一試。細節題大家都能得分,而推斷題、歸納題大家又都容易失分。推薦選四級的閱讀真題來練習,四級難度稍大於高考,把四級閱讀題中的推斷題歸納題都做對了,做高考的題目簡直是小菜一碟。
翻譯
翻譯應該多做。背出不會翻的表達,注意不是死記硬背翻過的每句話,保證背出來後能活用在其他再次碰到的任何情況。
寫作
格式學整齊,其中的內容是要看整體英語實力的了。翻譯好了,許多英語句子能地道的表達出來了,作文也就豐富多彩了。
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每個人會遇到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或小或大,真心希望同學們能少受些折磨,多得一些成就感與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樣的學習才能化被動為主動,越學越快樂。
應該先分析一下自己的問題在哪裡。例如,是語法不好還是詞彙掌握不好?是閱讀看不懂還是時間不夠?寫作能寫出完整句子嗎?分析完後,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制訂計劃了。
要想英語有所提高,每天應保證:1)學習英語至少一個小時 2)聽力每天10-15分鍾,可自己聽一套模擬試題或收聽一些英語廣播。3)閱讀理解和完型應該保證每天都做,若前者可做3篇,後者可做一個。4)多看寫作的參考答案,甚至把它們都抄一遍.然後按不同體裁背一些典型的句子。
我覺得要在短期內提高分數最好是從閱讀下手,先找本適合自己的閱讀訓練題(要考慮自己的單詞量,最好是先把課本的單詞K掉),每天做5篇,爭取半小時內完成,此後解答能力和閱讀速度提上了,再要求在20分鍾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我以前考試就在90分上下(有時90分都不敢妄想),現在已經上到110了。這個訓練的過程大約只需二三十天。依各人能力而定。另外,做閱讀理解還能提高做完型填空的能力!
聽力方面我覺得最好是用讀的方法。相對於一味地聽,用讀的方法而少聽也是很不錯。。我現在每天讀它個十來分鍾,每星期做兩次聽力訓練,每次考試或是錯一題或是全對。。
其它的就不懂了。像書面表達就讓我很頭痛,誰有良方????
重點說閱讀,一要練,二要歸納,三要嚴控時間。先找題庫,一開始不要求答對率,錯了沒關系,關鍵是積累提高。每篇閱讀完成時間在6分鍾內,先看問題,再閱讀文章。不要思想上強行要求自己翻譯整篇文章,看不懂也沒關系。一邊閱讀,一邊拿鉛筆劃重點句(包括有時間、人名、地點,事物對比、正反、轉折等句型)。看的時候有所側重的把之前有印象的問題關聯劃出來。掌握這個原則,就是閱讀高分原則,畢竟英語閱讀不是語文科閱讀。注意一點,一天起碼要做2套閱讀(正式考試的2倍題量),做一套題不能停(意思是絕對不要做了1篇文章去一下廁所、喝杯水、聊聊天或其他),還要計算完成一套題的總時間,不然哪有時間去想作文啊。再注意一點是歸納,不能做完對完答案就勝利,還要重新過一遍,把剛才做題的感覺加深印象,歸納各種閱讀題對考生的考點。
一定要學會總結!
閱讀理解完全要你自己做的多,但那不是茫然的做,做完一篇,你就要停筆思索一下:我的對的是怎麼做對的,做錯的是怎麼想才做錯的。然後在下次做的時候就知道應該注意什麼樣的思維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在閱讀裡面有些單詞不懂就不要管它,只要第一句你弄清楚,細心的劃分主,謂,賓就可以了,單詞你多記就多記,這是沒壞處的。
完型填空那就要你自己憑你的第一影響全部做完,如果不能做就留著,等全部做完再來重新做一次。填錯的就改,沒填就填上。這種方法我每次都可以拿到24分以上。
有的人覺得自己學了N多年也沒有長進,很打擊,,,我告訴你英語水平的增長不是像上台階一個,一層一曾的上。。。。。。而是先像掙扎在泥潭中不得脫身,而突然就超脫了掌握了。。。所以現在如果你還在泥潭裡不要著急。。因為你花在英語學習上的每一分鍾都沒有浪費,,大腦這個精密的儀器忠實的記錄了你看到聽到的每一點點。。它們會在將來某一天突然爆發。。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英語上了一個大台階!
英語學習就好象刷牙 ,關鍵不在於你用什麼牙膏牙刷,而是記得天天認真刷
我告訴你孩子 ,英語全靠你語感 ,說背課文沒用的那些人是死背,那當然沒用了 ,我這成績都是背出來的.
談下經驗:
你在上學是吧,初中高中的考試都是和課本大綱要求嚴密的,所有語言點都在課文里,上面有朋友提到應該背單詞,可是單詞不都在課文里呢么,背會了課文,單詞不就出來了么!
怎麼樣聰明的背,不是讓你死背,背一句,想想在哪能用上這么個句式,寫什麼樣的作文題目能用上這樣的句子,把它變成你自己的東西去背.
多背些優美的散文什麼的,有助於你英語的素養.
你要是不樂意背,可以大聲朗誦,也很有效果.
❾ 怎麼能快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加強詞彙掌握
注重閱讀技巧:該精讀的精讀,該泛讀的泛讀,該不讀的不讀!
不要想把全文都讀懂,那樣即費力又費時,得不償失!只要不影響做題即可!
祝君好運!o(∩_∩)o...
❿ 如何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能力
我,一個英語專業的妹紙來講一講我的閱讀提升之路。我是從初中開始學習英語,從最初的ABC,到現在讀完譯本英文原著基本沒問題(意思就是說遇到一些特別偏僻冷門單詞得翻翻字典),那可是經歷了一段艱苦的學習之路啊。剛開始學習英語我就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覺得會說英語簡直是風光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