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朱棣英語閱讀理解
① 用朱元璋朱棣鄭和戚繼光寫個故事
朱元璋和戚繼光相差100多年,怎麼寫故事?
② 明朝歷史閱讀練習
1. 1368年 1421年由南京來遷都北京
2。朱元自璋 丞相制度
3 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
4 宣揚國威 收集異域珍寶,滿足統治者需求 尋找朱允文 和鄰邦修好
5 現在的南海 印度洋等
6 唐伯虎 祝枝山 文徵明 徐禎卿
7 海瑞
8 日本 戚繼光
9 李時珍
10 不知道是什麼考試 一般的話歷史大事要了解,下西洋和抗倭要重點掌握
是福外 就給福外
③ 有沒有人看過鄭和和明成祖之間的小說呀,BL的
永樂風雲:一段被選擇性遺忘的華夏民族輝煌史,新浪讀書連載,裡面有寫鄭和和明成祖的
④ 鄭和身為明軍的俘虜,為何還為朱棣效力
鄭和之所以會為朱棣效力,就是因為朱棣這個人在馭人之道一方面有著比較深的見解。鄭和對於朱棣是真心誠意的崇拜和敬佩,所以說他雖然是明軍的俘虜,但是還是選擇成為朱棣的左膀右臂。綜上所述,鄭和之所以為朱棣效力,一方面是因為朱棣對他有再造之恩,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朱棣的人格魅力。
⑤ 鄭和下西洋的英文資料
鄭和下西洋的英文資料如下:
Zheng He's voyage to the West was a voyage between Yongle and Xuande in Ming Dynasty. The first voyage started in Yongle three years (1405), and the last voyage ended in Xuande eight years (1433), totaling seven times.
Because the mission was being made by Zheng He, and the fleet sailed to the west of Borneo.
On the seven voyage, Zheng He, the three treasures eunuch, led the fleet from the point of departure to the port of Liu Jia Gang, and to the port of Taiping port.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and Yang Yang visited more than 30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cluding Java, Sumatra, Su Lu, Peng Heng, Zhen La, Gu Li, Kun, bang Ge Luo, Kun, Tian Fang, Zuo FA Er, Wu. Rumus, Mugu Dushu and other places are known to reach East Africa and the Red Sea as far as possible.
Zheng He's voyage to the west is the largest and longest sailing voyage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It is also the largest maritime explor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before the voyage in the late fifteenth Centu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disputes about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Zheng He's fleet, such as its purpose and scope of navigation, and its evaluation of the seven voyages.
翻譯: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由於使團正使由鄭和擔任,且船隊航行至婆羅洲以西洋面。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紀末歐洲的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險。然而,關於鄭和船隊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圍等史實以及對七次航行的評價,仍存在爭議。
(5)鄭和朱棣英語閱讀理解擴展閱讀:
鄭和:
鄭和(1371年 - 1433年 ),回族, 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
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
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晚清以降,鄭和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但不少重要課題仍無定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下西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鄭和
⑥ 鄭和幫助明成祖朱棣做了哪些事
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立下赫赫戰功,明成祖朱棣在南京御書「鄭」字賜馬和鄭版姓,以紀念戰功,史稱權「鄭和」,並升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鄭和有智略,知兵習戰,明成祖對鄭和十分信賴,1405到1433年,鄭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壯舉,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鄭和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國去世,賜葬南京牛首山
⑦ 朱棣為什麼不惜耗費國力,也要讓鄭和7下西洋
永樂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熹任命鄭和為「八監宦官」,命令鄭和等人帶領他的「寶船」前往西洋。 ,鄭和等人從蘇州的劉家河出發,開辟了28年的航海生涯。 他曾去過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馬六甲海峽,馬來西亞,斯里蘭卡,波斯灣,紅海和東非。 最遠的地方是非洲東部沿赤道以南的地區。
鄭和先是招撫陳祖義,陳祖義表現很聽話,但卻暗中要搶奪鄭和艦隊的寶物。鄭和欲擒故縱,當陳祖義帶領大批海盜時,鄭和一舉掀起襲擊並一舉擊敗了海盜。對於反明勢力來說,由於其復雜並且力量分散,鄭和主要採取綏靖政策。他成立了宣慰使司,只要他們承諾與大明不對,就給他們一份工作。這種策略非常有效。過了一會兒,反明勢力即將消失。
⑧ 當年鄭和下西洋,好不容易帶回來了外國的美女覲見,為何會被朱棣拒絕
這些美女之所以會被朱棣拒絕,主要還是因為這些美女不符合朱棣的審美。因為當時鄭和下西洋後帶來的並不是我們現在的「西洋美女」,而是東南亞的美女。她們並不是我們印象中那些濃眉大眼、皮膚白皙、身材修長的美女,因此當時的朱棣應該是覺得這些「美女」是皮膚黝黑,身材粗壯的「醜女」罷了。
但是後來朱允炆直接在一場蹊蹺的火災中失蹤了,朱棣怕朱允炆會流亡海外發展勢力跟自己作對,就派鄭和下西洋去找找。但是鄭和沒找到有關朱允炆的任何下落。鄭和為了朱棣不遷怒於自己,才找了那麼多美女想來取悅朱棣。但是很明顯,朱棣識破了鄭和的伎倆,因此他才沒接受這些美女。
三、朱棣和這些「美女」語言不通
之前已經說過了,這些美女其實是來自東南亞的,因此她們說的語言一般都是英語,而每個國家又有各自國家的語言,只會說中文的朱棣自然什麼也聽不懂。在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就算有再美的美女,朱棣也沒辦法和她們溝通,最後也只能滿心郁悶無奈拒絕了。
⑨ 朱棣在位時鄭和下西洋,在朱棣死後鄭和下場如何
朱瞻基登基後,又派鄭和下了一次西洋,但是鄭和當時年歲已高,死在了返程的路上,成為了最後一次出航。明朝以前,元朝嚴格禁止與海外的貿易往來。因此,東南亞和西方的許多國家都只是聽說過中原有多強大,卻從未見過。他們對陶瓷、絲綢和其它來自中原的特殊產品也都十分嚮往,但卻沒有辦法買到它們。然而,隨著明朝經濟的發展,西域島國的香料等特產逐漸被中原人民所接受,並成為更受歡迎的商品。於是,明朝便派鄭和下西洋,這個舉動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的經濟發展。
在朱瞻基登基之後,看到東南亞國家似乎對明朝的權力有所懷疑,於是他再次派鄭和下西洋。但是那年的鄭和已經年歲已高了,最後在回來的路上去世了。可以說,這個明朝永樂年間的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創造了中國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跡,為我國航海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⑩ 鄭和從西洋帶回侍女給朱棣,為何被朱棣拒絕了
在鄭和的三次下西洋的過程中,他傳播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給海外諸國帶來了極大的觸動,讓世界上的各個小國家了解到了東方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國。鄭和從西洋帶回的侍女,被朱棣退回去,還是因為中西方審美不同。西方認為的美女在朱棣看來無法直視而且也無法溝通。
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還是宣揚國威,一路上他將中原王朝的各種精美物資,贈與了沿途的各個小國家,各個小國家也不是毫無付出的,作為交換,這些小國家也會將他們的一些土特產送給中原王朝。
當然審美差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另一方面,作為大明的一位明君,朱棣雖然在政治上做得很不錯,但是在婚後生活上卻過得很是煎熬,在當上皇帝之前,他還生了幾個孩子,當上皇帝之後,幾十年都沒有再有過子嗣,這說明他的能力是有問題的,可能在爭奪皇位那幾年就已經失去了生育能力。朱棣最終的選擇是將這些美女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