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❶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要注意 要獲得好的閱讀效果和理想的閱讀速度,有必要了解閱讀過程的心理機制和特點.要培養學生流暢閱讀能力,就必須了解影響或者促進閱讀的各種因素,一般來說,影響閱讀的因素有: (一)小學生在閱讀中存在的困難: 1. 心理障礙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識是造成閱讀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Carrell,1983); 小學生知識面窄,常因不了解背景知識而無法順利閱讀.詞彙的擴充是閱讀理解的主要組成部分.詞彙量的大小預示著閱讀能力的高低. 據調查,90%有閱讀困難的學生都有詞彙缺乏的問題.由於小學生詞彙量少,在閱讀中「攔路虎」較多,雖然讀了,但不能理解其內容,往往使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懼怕心理,對英語讀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緊張,而越緊張就越難以讀懂,形成失敗定勢. 2. 缺乏語感能力 語感能力是學生在掌握知識和培養各種言語技能到一定程度時獲得的一種能力.在國內學習英語的環境中,聽、說、寫的機會較少,我們必須是通過大量閱讀各種英語書報雜志來豐富我們的「語感」 (即對英語的感性認識),擴大英語詞彙量,提高英語理解和表達能力.小學生語感能力還未形成,理解力也差,不善於猜測詞義,幾乎每句話都要通過翻譯成漢語才能繼續閱讀,閱讀速度異常緩慢. 3. 缺乏有效的閱讀策略 小學生年紀小,閱讀經驗不足.沒有一套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如:不會抓文章段落大意,不會找關鍵詞,不懂得詞義猜測,當面對文章里的一些新單詞,就顯得缺乏信心,變得害怕閱讀.不懂得通過上下文聯系、插圖來幫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閱讀策略可以幫助那些在詞語解碼(包括詞語認知和詞語辨別)、閱讀的流暢性、回憶閱讀內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難的學生. 4. 不良的閱讀習慣 由於缺少系統的閱讀指導和訓練,學生形成了種種不良的閱讀習慣,如機械性地閱讀,用手指點著單詞.一個接一個地閱讀,頭部來回移動.由於缺乏速度和技巧的訓練,很多學生對模糊語義的容忍度較小,見到生詞就查字典,閱讀效率較低.(二)了解閱讀的心理過程 用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英語閱讀是非常復雜的心理認知活動,它可分為感知和理解兩個階段.閱讀過程,由於學生水平上的個體差異,閱讀的效率也有所不同.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授予合適他們的閱讀策略.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三、閱讀教學的開展①自上而下的閱讀過程是指讀者運用自己的知識進行閱讀,整個閱讀過程就是讀者與文章的交互過程.讀者的背景知識比詞彙問題更重要.這對教學對象的水平要求較高,適合採用於高年級學生閱讀教學中,閱讀前的大部分工作是激發學生的知識庫,和對文章內容進行預測.②自下而上的模式是指讀者對材料的理解是從較小的語言文字單位到較大的單位,從低層到高層一步步進行的.讀者從字母、到單詞、到句子,逐個進行解碼,從而理解全文.在閱讀教學中,比較看重詞彙教學,包括讀前講授單詞和閱讀過程中詞語用法的分析.這種教學模式也是現今小學英語課堂上,較常用的.③交互補償閱讀教學模式,是以上兩種模式的結合.既強調背景知識,上下文預測的重要性,又不忽視單詞、短語的解碼能力、迅速捕捉關鍵信息以理解閱讀材料的重要性,反映了閱讀過程的本質.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閱讀材料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模式.
❷ 怎樣利用多媒體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目前,小學英語教學搞得轟轟烈烈,在課堂中隨時可以看到:用英語說、講、唱、演的場面,小學生,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英語非常感興趣.看到這些成就我們感到欣慰.但同時,困惑也隨之而來,表現一:閱讀資料初級階段側重聽、說技能得培養而忽略了對詞彙得認讀和拼讀,導致了高年級時接觸篇幅長得閱讀材料,一遇到單詞或新句式,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表現二:學生閱讀策略培養得方法單一,把閱讀教學當成一般課文教學,如講解生詞,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厭其煩分析語法等.表現三:補充閱讀材料,由於小學生使用英語環境面狹小、頻率低、手頭資料少、課外補充閱讀難以控制,導致學生閱讀能力遠遠沒有得到提高,閱讀興趣不濃. 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 英語是傳輸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吸收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新課標》指出成功的英語教學要依賴大量的語言材料和語言實踐.在閱讀訓練中,它可以幫助學生得到樂趣,收獲信息,培養能力,養成良好掌握技巧,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例談 1、從生活實際入手,中高年級課本中已經出現了let』s read,Fun house繞口令等閱讀材料,同時所列功能項目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內容,突出了語言學習與學生生活經歷相聯系,突出「用」字.2、層層推進,逐步操練.在小學階段,我們強調抓住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慾望,實現訓練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解決閱讀材料少的問題,同時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3、視聽著手,解決問題.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藉助課本圖片,通過多媒體得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遵循循序漸近得原則,盡量做到:提問、誘發學生感興趣問題;提問設計須有「度」;提問設計應「巧」.4、過程指導,適當調控.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接觸英語,要靠老師正確得指導,具體培養方法有:默讀、根據意群認讀、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5、滲透異國文化,擴展閱讀空間.語言具有豐富得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於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 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還需注意問題 1、要授之以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僅僅傳授知識是不夠的,要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 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要突出「學」字,從讓學生「學會」轉到培養學生「會學」,授之以法. 2、要增加語言實踐量,延伸英語閱讀空間,括寬閱讀內容視角,擺脫傳統的英語閱讀教材的束縛,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素質. 3、要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當前素質教育得目標之一. 總之,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提高閱讀技能,提升綜合素質,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❸ 如何有效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明確國家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尤其是課標中對讀的方面的基本要求,回有答效地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讓小學生盡早地接觸「英語閱讀」以興趣為切入點,導、練結合進行閱讀訓練,從而培養小學生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的能力。惠州市龍門縣科技教育局教研室 廖莉珠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語言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在於鞏固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發展英語思維能力。在當今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突飛猛進的時代,英語作為承載和傳輸信息的國際化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的信息量。
❹ 如何在信息技術下開展英語閱讀教學
在信息技術下開展英語閱讀教學的技巧:
(一)用多媒體,讓學生想讀
語言有一定的創造性,要想在課堂上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創造情景是十分必要的。多媒體軟體向學生直觀的呈現了閱讀材料,並提供圖文並茂的情景,使學生邊看邊聽,形成立體感知,成為感知的主體,並順利進行分析綜合活動,來理解短文所表達的意思,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增強學生閱讀反應的敏捷性。
(二)運用多媒體,使學生會讀
眾所周知環境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而大部分小學並不具備英語學習的環境,只能依靠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創設情景來促使學生想讀、會讀、善讀。計算機技術,輸入大量閱讀材料,利用它具有的聲畫並茂,視聽結合、感染力強的特點,製成動畫,使學生多種器官同時受刺激,引起心理上的愉快。由於學生聽覺敏捷,生性活潑,愛表現,當他們所喜歡的場景出現在屏幕上時,學生們仔細、認真地傾聽,情緒處於極度興奮的狀態。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消掉課件中的對話的聲音,讓學生利用聽到、學到的知識復述課件中的內容,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
(三)運用多媒體,使學生善讀
隨著信息技術的逐漸應用,我們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必要的語言環境,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多媒體展示所學對話、課本劇情景,讓學生觀看思考有關情景的問題,然後在示範的基礎上分小組改編、自編、自演對話。這樣各組學生編的對話不受教師思維的影響,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有助於培養學生善於創新的精神,促使學生善於表達。
英語教學,特別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對於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有很大益處,對於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也有好處。所以,要成為一名新世紀合格的教師,應合理開發各種信息資源,迅速掌握和運用Internet,獲取和交流教育教學信息,使各種信息資源與英語閱讀教學更好地結合,使英語閱讀教學更優化。
❺ 如何在網路環境下開展小學英語教學
在最新的初中英語教學大綱的前言中提到:「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活動的全球化使外語,特別是英語,日益成為我國對外開放和與各國交往的重要工具。」為此,國家對中學英語教材作了全新的整合,課本中的信息量和閱讀量大幅度增加,對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這一形勢。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學習環境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其教學理論則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可見,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基礎。這就要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採用全新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要求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相應的教學設計則主要圍繞「自主學習策略」和「學習環境」兩方面進行。建構主義所倡導的學習環境是一種支持學習者進行建構性學習的各種學習資源的組合。近年來,以多媒體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迅速興起,並逐步進入課堂,它集聲音與動畫於一體,視聽結合,以聲像並茂、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人們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
那麼在網路環境下如何優化英語教學,實現「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也就是如何利用多媒體和網路技術創建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英語情境,將抽象化為具體,將枯燥變為生動,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吸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變被動式學習為主動探索式學習?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根據新教材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要聽、說、讀、寫並重,更主要的是注重「說」的能力培養,注重英語的應用能力訓練。教材上的課文雖然配有磁帶、掛圖,有聲音有圖像,但畢竟無法動起來,不生動,無法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去,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長時間的注意力,傳統教學中,教師雖在此作了不少工作,想了很多辦法,但從總體來看效果不是很好,最終英語教學仍停留在黑板、小黑板、收錄機、投影機上。教師講解語言點,然後用投影機打出例句或把例子寫在黑板上,學生做筆記。這種教學模式既費時,又沉悶,活躍不了課堂氣氛,難以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學內容局限在教材里的課文,教師只能依綱靠本按部就班,分單元、分課完成教學任務。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就很有限,難以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這樣的英語課,學生累,教師也累,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有了計算機輔助手段,教師可以利用網上現有的資源或自己製作的與課文相關的多媒體課件,將課文中的內容放到課件中,運用動畫效果創設情境,有圖有動畫有聲音,並可對課文中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分層顯示,反復強調。例如:在英語課《Call telephone》,用flash製作一個動畫,首先出現提示:你是李雷,家裡電話是83376195,接到朋友王芳的電話,希望下午去火車站接表妹麗麗。而後出現李雷家的全景,桌上有一部電話,電話鈴響,李雷接電話,同時出現王芳在打電話,並隨著嘴動在屏幕下方出現以下對話字幕和聲音:
李雷:Hello, 83376195.
王芳:Hello, May I speak to Li Lei?
李雷:This is Li Lei speaking. Who's that?
王芳:Hello, Li Lei. This is Wang Fang. Would you please come with me to the railway station to meet Lili this afternoon?
李雷:Ok, I would love to. When and where shall we meet?
王芳:Let's meet at school gate at 3:00 pm.
一列火車從遠方緩緩進站,火車站出口處,李雷看到人群中麗麗走出來,走上前打招呼,出現以下對話:
李雷:Good afternoon. Are you Lili?
麗麗:Yes, I am.
李雷:Oh, Good, I'm Li Lei. How do you do?
麗麗:How do you do?
這樣的動畫效果大大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了現場,對話過程比老師解說要生動得多,學生也容易接受,學生理解後,可以將李雷的聲音及字幕去掉,讓學生從鍵盤輸入要講的話,與電腦里的人物聲音對話,當學生輸入的字句有錯時,電腦顯示錯誤,並讓學生選擇返回糾正或繼續,直到全部正確,通過這種情景練習,使學生的交際能力得以提高,從而使情景學習在學生腦中得以深化、鞏固,為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利用網路進行合作學習
近十年來,Internet飛速發展,隨著上網人員和組織的增加,Internet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在迅速增長。如今的Internet,是一個擁有信息最豐富、交流信息最為快捷的媒介。每天,千百萬人正在通過Internet學習、交流,從某種意義上說,Internet可以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學校。學生可以在世界范圍伺服器主頁上瀏覽,可以利用E-mail雙向非同步交流,可以通過聊天室雙向同步通話,可以通過BBS進行雙向同步討論,可以使用同步多媒體環境的虛擬教室。因此,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網上去,讓同學或其他人為他解答問題。他也可以通過閱讀、查資料等方法去解答其他人的一些問題,當他為別人成功地解答好一個問題的時候,心裡就會充滿歡樂和成就感。特別是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平時見到老師都會臉紅,更談不上向老師提問了,而在網上,他們就可以無所顧忌地提出自己的問題了。學生上網用英語聊天,可以到一些著名的網站去和同學、網友用英語進行交談,這樣學生們既增強了運用英語的能力,還學到了很多書本學不到的知識,在聊天中也使學生對英語越來越感興趣。這對於學生們的協作學習很有好處。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遠方的專家、教師、同學替代計算機有針對性地來幫助、讓學生集體通過交互討論、合作解決復雜問題。同時,學生還可以向網路資料庫、知識資料庫學習,從而形成最合理、最科學的學習途徑。這對於培養學生獲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和製作信息的能力,對於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都是很有成效的。
三、利用網路進行分層教學,分層評價
建構主義者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主動建構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於背景知識、學習習慣和能力、認知風格都有很大的差異,必然會產生好的學生吃不飽,學習困難的學生又消化不了的現象。而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中,教師普遍存在著無暇顧及學生接受能力存在差異的現象,往往按照「一刀切」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很難「讓胃口小的吃飽,胃口大的吃好」,效果肯定是不盡如人意。校園網路的起用,計算機的交互性為這一問題的解決帶來了希望,可以在不「分班」的情況下,切實進行「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把主要精力用於優生的點撥與對後進生的個別輔導上。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薄弱的環節學習,有的放矢的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針對學生的不同認知水平,按難易層次設計的練習,通過計算機的交互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則依據自己的實際能力有選擇性地做各種練習,無論是能力高還是低的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內容,速度快的學生在完成練習之後,可以去有關網站,如中小學教育教學網、碧海英文網站等,去閱讀英語短文,自己去獲取知識,基礎弱的學生則可以多次重復練習,也可以回過來復習、鞏固課文中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識,這樣給每個學生都提供了發展的機會,有利於學生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有利於人才的培養,同時也給基礎薄弱的學生提供了多次嘗試的機會,利於他們在自己選擇的練習中建立自信心。
實踐證明,在英語教學中引入CAI教學,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提高了課堂效率,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能超時空、多方位感受世界,激發學習興趣。在課堂中不僅能學到課本知識,還能學到豐富的課外知識,更能感受到現代科技帶給他們的樂趣。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CAI的深入開展,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將成為一種趨勢,這必將引起一場新的革命,並形成一個新的英語教育前景。
❻ 淺談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的高效性,是每一名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所謂「高效」就是在課堂40分鍾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既定的知識傳授,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各方面素質最大限度地得以發展。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知識,培養最多的能力。那麼如何打造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課堂呢?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❼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打造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高效課堂論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分享我對信息技術在英語課堂中的理解和實踐。新課標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建議我們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路信息為學生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具有能夠感性地展現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最佳語境,為學生學習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等優勢,深受我們大家的歡迎。具體到把兩者進行整合的做法,我用兩個詞來概括,那就是拿來和創造。拿來現有的課件加以修改利用。收集素材自己製作開發課程資源。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運用與體會。
一、信息技術的巧妙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高低決定了學習效果的好壞,一旦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注意力,也就喚起了他們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慾望。而信息技術就是將各種不同的信息,如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抽象的圖形、數字,死板的文字、圖片,變成賞心悅目的畫面,對學生進行多重感官的刺激。達到了激發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的目的。
就以我在教學Alice in wand land這個故事來說吧。我認為故事內容簡單易懂,所以在五(1)班上課時,就採用了以往的教學方法:先自己看書,然後同桌合作,最後完整講述故事。結果整整一節課,孩子們的興趣缺缺,不少學生將這篇著名的故事讀的一點趣味也沒有。課後反思,我意識到盡管是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用課件學生根本感受不到其中的趣味性。於是我在五(3)班上課時改變了方法,對教學光碟上的課件加以修改做成課件。在課堂上播放Flash動畫,讓他們像看動畫片一樣地走進故事。當故事進入到Alice想跟隨Rabbit探險,卻被一扇小小的門擋住了去路的高潮時戛然而止。問題適時拋出:What should she do? 孩子們的好奇心被充分地調動了起來,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故事的學習中來。在整個過程中,我驚奇的發現了兩節課明顯的區別:閱讀興趣的濃厚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最後的展示環節,孩子們無論是分角色朗讀還是表演故事,都不自覺地模仿flash中說話的語氣和神情。「How funny.」「OH, I』m late.」 信息技術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大容量等特點使英語閱讀教學變得生動活潑、直觀易懂,有效的克服了傳統閱讀教學的呆板、單調和枯燥,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到閱讀所帶來的美好!
說到講公開課,我們都會慎重對待,特別是異地教學的難度會更大。怎麼才能在短短的幾分鍾內,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創造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呢?我到河北小學講《At school》這節課時,就在網上找到了河北小學的相關圖片作為教學的素材,加工做成了課件。課前我先播放英文歌曲our school will sunshine,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示校園圖片,導入新課:Boys and girls,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Can you tell me what place is it? 在一片驚訝、興奮的神情中,孩子們回答:「這是我們的學校」。我引導他們用School這個詞來回答。接著再問:Today I come here, What do you want to say?就有學生回答「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還有的就會應用新學的單詞說「Welcome to our school.」對話繼續,我再問 Our school is very beautiful. Do you like it? 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Yes. I like our school.」最後,我讓他們齊說 We love our school來表達對自己學校的熱愛。這樣,一張小小的圖片既消除師生之間的陌生感,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建立了和諧的教學環境;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為後面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在我講My parents這節課時,用的是自己的學生,聽課的老師卻是陌生的。考慮到四年級的孩子不可避免的有緊張情緒,影響教學效果。於是我想了一個辦法,將以前學過的單詞和句子編成了一首兒歌,配上在網上找到的合適鼓點做成了Chant。課前幾分鍾,我在動感十足節奏中,和學生一起大聲問答:Read, read , I can read. What can you do? Swim, swim, I can swim. What can you do? 此時孩子們注意力已經集中到在老師們面前用I can swim. I can paint. I can skate的展示才藝方面。緊張感隨之消失。接著我讓他們猜一猜「What can I do?」順利地引入「I』m a teacher」的學習
❽ 淺談如何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教學一般分為課上和課外兩種。
一般來說,課上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版,對於小學生來說權,也是閱讀的主要渠道,搞好課文閱讀是提高學生們閱讀能力的主要方式。
教師要引導學生們如何理解課文,如何在課文中獲得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礎上,還要對課文有自己的評價。但我們都知道,僅僅依靠課文是不行的,英文課本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必須要拓展課外閱讀渠道。課外閱讀能有效地補充課內閱讀的不足。
現在條件好了,英文報刊和英文書籍非常容易獲得,同時網路上也存在著取之不盡的英文閱讀資源。但要注意循序漸進,要選用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材料多進行閱讀才能形成有效輸入,脫離自己當前水平,強行閱讀會造成閱讀效率低下且容易有挫敗感。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們的閱讀水平自然會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