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高中英語人文閱讀教學

高中英語人文閱讀教學

發布時間: 2021-02-12 08:30:08

㈠ 如何有效進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一、新課標的具體要求
《江蘇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教學要求》七級目標中讀的目標描述為:
1. 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
2. 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圖。
3. 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
4. 能通過文章的線索進行推理。
5.能根據需要從網路等資源中獲取信息。
6. 能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刊或雜志。
7.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3萬詞以上。
八級目標中讀的目標描述為:
1. 能識別不同文體的特徵。
2. 能通過分析句子結構理解長句和難句。
3. 能理解閱讀材料中不同的觀點和態度。
4.能根據學習任務的需要從多種媒體中獲取信息並進行加工處理。
5. 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欣賞淺顯的英語文學作品。
6.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30萬詞以上。
「英語閱讀不但是中國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目的,而且是中國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學習手段。」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目的。
閱讀能力的高低,一般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理解程度,即閱讀理解;二是讀速快慢,即閱讀速度。閱讀不是被動的接受型語言活動,它不僅涉及語音、語法、詞彙這些語言因素,還有非語言因素,如背景知識、邏輯推理、評價判斷等,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活動。閱讀的過程,就是讀者運用自己的經驗、知識,對文章進行猜測、證實、再猜測、再證實的心理活動,通過這些心理活動過程,達到對文章的深度理解。理解與速度是主次關系,理解是主,速度是輔,速度的快慢以理解為標准而進行調節。英國教育學家愛德華。費賴博士認為:「一個中等水平的英國人或美國人,閱讀速度可達到250詞每分鍾(wpm),或者更快一些,閱讀理解的准確率為70%左右」。新課標要求我國學生的閱讀速度達到60-100wpm,理解准確率達到70%。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
(一)抓住英語閱讀課堂教學
影響中國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主要原因是語言因素,即學生的英語水平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如對詞彙、句型、語法的掌握,為學生實施進一步閱讀活動奠定必要的語言基礎。
基於語言的兩種功能――用於表達內容的事務功能與用於表達社會關系與個人態度的交往功能,語言課堂應包含以下兩種活動:解釋領會語言點的活動與實踐語言點的活動。換句話說,課堂教學應該為達成語言點學習活動與交際活動的融會貫通提供平台。閱讀課上我們應該充分利用文本這一融語言點與語境於一體的媒介,加強對語言基本功的夯實與實際運用能力的提升,達到「教學做合一」。
牛津教材每單元reading後Exercise D是訓練學生在語境中理解生詞的含義,在完成此題後,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語境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鞏固對他們的理解,最後可要求學生以課文為基礎,對這些詞彙進行拓展性造句或復述課文。
(二)精心組織、指導學生泛讀
要達到《課標》對讀的要求,單靠教科書是遠遠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的,沒有一定的輸入量,就無法保證一定的輸出量。因此,我們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的泛讀。學生在泛讀時,不僅僅在提高閱讀的流利程度,還在增加著新詞彙,加深著舊詞彙,鞏固著語法知識。另外,泛讀還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及聽力和口語。更重要的是泛讀能培養學生閱讀英語的積極態度,提高英語學習的動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問題:
1. 指導學生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英語原著、中學生閱讀教材、專業報刊雜志或網路資源等為學生的閱讀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選擇時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原則:(1)聯系性原則,指材料的選擇應考慮與課文、句型、語法、詞彙教學的聯系,考慮學生的聽、說、讀、寫水平;(2)專題性原則,指閱讀同一話題的若干篇文章,其優點在於隨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對某一話題的了解和背景知識的積累,他會相對容易地了解相關話題的文章;(3)時效性原則,指選取的材料要貼近現實和社會,能放映各個領域的最新成果和發展等;(4)趣味性原則;(5)難易度適中原則,一般認為,選材時應對詞彙和語法進行嚴格的控制,生詞不超過總詞彙量的2%,新句型不超過5%,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基本無語言障礙。
2. 幫助學生有效激活圖式
由於讀者頭腦中先存的知識(背景知識)及知識結構(圖式)在閱讀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教學中就要以激活學生的相關圖式為目的,通過對文章標題、插圖、關鍵詞等線索的討論,迅速調動頭腦中的相關背景知識,幫助他們理解閱讀中碰到的新內容,以提高閱讀速度。預測(讀者藉助邏輯、語法、文化等線索,對文章的主題、體裁、結構及相關詞彙進行猜測)是激活圖式的一個重要方法,在閱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預測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成功的預測能較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下一步的閱讀與理解做好導向性的鋪墊。

㈡ 將人文素養教育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英語課程學習過程,是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英語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本文試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討論。 一、何為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人通過英語學習所形成的氣質和修養,如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人文素養的培育是現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現代的「人文主義」在很大程度上是作為「科學主義」、「金錢拜物教」的對立面而出現的,它相對於「科學主義」強調的是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的人本主義;相對於「工具理性」或「技術理性」強調的是價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對於實用主義強調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義或浪漫主義。「科學」、「實用」與「人文」、「理想」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兩個價值向度。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科學」重點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點在如何去做人;「科學」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強調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會影響學生的發展。 二、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現狀 人文素養已成為目前教育中的一個熱門話題,當前世界各國的競爭,外在表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內在表現為人才的競爭,人才素養的競爭,所以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已成為現代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然而我國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學理論中存在著重知輕情的現象。在教學實踐中,片面重視知識能力的培養,忽視具有動力作用的情感,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高尚情操的培養。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的措施 1.強化背景知識的理解 教材涉及中外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和價值觀念等。所以,英語學習要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和社會的行為規范,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差異,同時宣傳中國文化,並把所導入的中外文化內容和學生所學的語言內容密切聯系起來。對中外文化的學習和比較,不僅有助於學生學習英語、積累文化知識、培養跨文化意識、形成跨文化交際能力,而且能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文化的異同,提高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培養建立在對本國文化深刻理解與認識基礎上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而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和人格修養。 2.加大教學素材的挖掘 英語教師在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教學活動的同時,要自然地滲透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從而完成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務。教材是師生接觸最多,也是最能被充分利用的素材。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挖掘教材中的可鑒之處,並融合在教學之中,例如,關於敘述航天英雄楊利偉的文章,分別在教材北師大版必修模塊一第22頁;譯林版必修模塊二第58頁;外研版必修模塊二第43頁都有所呈現。教師在教授某一版本教材的課文時,可把其他版本教材中的文章印發給學生,作為泛讀材料,同時比較敘述的異同,加深對英雄人物的進一步理解。這樣就可以很自然地讓學生思考一個問題,即為什麼多個版本要納入這樣的題材。學生可以展開討論,結果更多地體現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國邁入盛世的里程碑,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題材具有時代性,有利於向國外介紹我國在航天科技方面的最新發展;選擇中國航天史上這一偉大事件,有利於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激起他們科學探究的熱情,有利於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有利於增強民族自信心。 3.加強師生合作 課堂教學是培育人文素養教育的主渠道。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創設充分民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使人文素養教育的時空得到拓展,其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首先要從「師道尊嚴」的權威中解脫出來,俯下身子,去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從英語教學的指揮者轉變為參與者,做學生的合作者。 4.營造人文課堂環境 在課堂上,減少對學生行為和思維的限制,讓他們有自我表現的機會。不要輕易對學生不合常理的見解進行批評和挑剔,要理解學生身上存在的暫時不足,包容學生一時的錯誤。大多數學生有害怕答錯被同學甚至被老師取笑的心理,所以他們不願意說;教學進度的限制及保證教師權威的考慮因素,往往使老師更願意採取填鴨式的「一言堂」,不讓學生說。而新課改的靈魂是要挖掘、發揮和發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師生之間應該展開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與對話,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真情實感的、鮮活的知識,並獲得人格的陶冶和健全。 總之,培養人文素養,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英語新課程標準的特色,是時代的呼喚,也是深化英語教學的基點。

㈢ 淺議怎樣在日常教學中做好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

在高中閱讀課的教學中應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以達到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呢? 1 設計提問,激發學生的主體思維問題設計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教師設計問題,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要把問題建築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剩餘1661字)

㈣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化滲透

即開展課堂演講,創設課堂活動,注重課外閱讀,重視英美文化知識,開設英語第二課堂等,以期豐富學生的英美文化知識,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

㈤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 總體要求

1) 充分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和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時強調課堂專教學的實效性和可操屬作性

2)盡可能多地安排有效的教學活動,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培養,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策略的培養

3) 注重學生學習興趣、情感態度以及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並且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大力運用「三七」自主課堂教學思想,

二、傳統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忽略學生人文素質的提高,教學目標單一

2.偏重語法教學,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3.囫圇吞棗式的閱讀教學,不作必要的語言分析。

4.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性,不能有效的檢測閱讀效果。

㈥ 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語篇教學

知道高中英語的學習方法嗎?從閱讀理解開始學習

現在的孩子你們都應該都知道在英語科目中,瀏覽領會這一板塊吧,那麼你們都會做這種類型的題嗎?有的孩子看到這種題就頭疼,英語這個科目從小學就開始學習,到了高中英語,很多的孩子都不知道學習的技巧,我現在就就拿高中英語的閱讀理解板塊講一下.

高中英語試題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英語裡面,閱讀理解這一板塊的作題技巧,你們應該也都知道了吧,你們要改正之前自己不好的學習習慣,來接受新的做題技巧,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

㈦ 論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

教師教學的心態,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它是教師自身心理素質的反映內,也是教師課堂教容學藝術的體現,要保持教學是最佳的心理狀態,首先,課前准備要充分。課前應認真仔細地做好准備工作,特別是對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學各主要環節能歷歷在目,做到教學過程清新、結構合理、方法恰當、內容適度,符合學生的心理規律和認知特點。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