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報紙的閱讀技巧
① 中小學生如何才能熟練閱讀各類英文報刊
樓主復決心很好. 問題是要制看怎麼'讀'了, 沒有技巧, 沒有方法地讀, 錯誤的仍然得不到糾正, 提高就會很慢甚至沒有提高. 看樓主的問題像是想提高口語(讀). 口語是很需要練習的一項內容, 但是要學會正確的方法, 正確的發音, 要掌握英語發音的特點, 尤其是和中文的區別, 才能更有效地練習, 更有效地提高. 我是美籍華人英語老師,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我想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可是看一些英語報紙和雜志看不懂.我該怎麼辦堅持讀還是怎樣
首先就是選擇材料的技巧,要選擇有趣的、知識豐富、內容廣博、難度又不高的閱讀材料,必須經過大量的實踐訓練。這樣不僅可以學英語,還可以豐富知識面,一舉兩得。其次在閱讀上還有一個重要技巧就是「不求甚解」,只要基本理解就可以了。
只有不斷擴大知識面,增加詞彙量,掌握閱讀技巧,才能實現閱讀能力的真正飛躍。
一般地說,造成長句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1)修飾語過多。(2)並列成份多。(3)語言結構層次多。
掌握閱讀技巧,使用文——題——文閱讀方式
對於怎樣在提高閱讀速度的同時,又能提高做題的准確性,歷來有三種閱讀方法:
1、先文後題。即先把全文讀懂,然後做題。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在讀懂全文的同時,容易降低讀速。另外,由於閱讀的目的性不明確,記住的細節內容未必有用,有用的內容未必記住。答題時仍需到短文中去尋找,實際上等於降低了讀速,降低了效率。
2、先題後文。即先讀問題,然後帶著問題讀文章。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目的明確,在閱讀時有所側重,能節省時間。缺點在於沒有讀過短文,不了解文章的主題、細節分布情況,因而不可能很快找到所需信息,但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類似廣告性質的閱讀理解題。
3、文——題——文閱讀。即先快速通讀全文,對文章形成總體印象,然後讀問題,再將全文認真讀一遍,最後回答問題,這個過程列表如下:
①通讀閱讀材料:速度(快速/略讀/覽讀),掌握主旨大意
② 粗讀思考題:速度,明確考查重點,以便排除干擾項
③復讀閱讀材料:通篇跳讀(尋讀)局部精讀 理解全篇,初選答案
④ 解答思考題:精讀(細讀),確定答案
主要的閱讀技能包括:如何抓主題思想,如何找出主要事實或特定細節,如何進行推理與判斷,如何確定難點以及如何猜測詞義等。
閱讀是進入英語王國的最佳途徑:
1.英語閱讀是積累英語語言知識和培養英語語感的最佳途徑。
2.閱讀是英語學習中接觸和學習單詞、短語、句型、語法、文章結構、思想表達方式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3.閱讀的積累為英語聽、說、寫奠定了基礎。比如,你在閱讀中學到的單詞,就可能在聽力中再現,你在閱讀中掌握的句型,就可以運用到口語中,你在閱讀中理解的作者表達思想的邏輯結構,就可以運用到寫作中。
總之,學習英語首先從讀英語開始。
精讀與泛讀同時並舉
精讀的概念在國外很少見,但我認為精讀如學習得當則有其獨特的優勢,因此值得一談。很多學習英語的人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精讀與泛讀哪一個更重要呢?
其實,盡管精讀和泛讀作用不同,卻一樣重要。要想學好英語,精讀與泛讀不能偏廢。
(一)如何正確"精讀"
1.從"單詞"入手:學習單詞,不僅要知道它的漢語解釋,還要掌握它的英語定義及用法,尤其是單詞在文章中的用法,它有無巧妙之處,是否有特定的意義。
2.從"語法"入手:這里所說的"語法"不僅指句子的主、謂、賓成份及句子主幹,更重要的是指對各種語法現象在思想表達方面的作用及相應的結構形式。當然,在開始階段需對某些語法結構復雜的句子進行分析。(即:好,好在何處;作者為什麼用了這種語法結構,而不用另一種,我應如何用。)
3."句型"入手:英語教學中有一個"句型學派",就是把句型作為英語教學的最主要部分。盡管這種教學法有它的局限性,但它的確說明了"句型"在英語中的重要性。因此,精讀時,一定要學習各種好的句型,並模仿造句。同時,對於一些長句要進行分析並學習模仿。
4."文章邏輯"入手:理清作者思想發展的脈絡。提煉各個段落的內容,清楚各個段落如何組成了文章有機整體,理解作者運用的事例與他所闡述問題觀點之間的聯系,明確他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講故事,列舉數據,引經據典)來表達自己的觀點的。 精讀可以使你對文章的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理解,無論從形式到內容,從語言到思想。精讀對指導你如何使用英語是任何其它方面的訓練都不可替代的。通過精讀,你可以:
① 靈活運用精讀中出現的單詞和句型造句。
② 靈活運用不同的語法結構,使語言形式活潑多樣。
③ 模仿作家的語言風格,從而形成自己的語言風格。
④ 運用作家組織文章的結構,發展自己表達思想的邏輯模式。
⑤ 培養歸納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表達自己觀點的技能。
(二)如何正確地泛讀
在加拿大,孩子從上小學起就要讀大量的課外讀物,每個星期從學校帶一到兩本書回家讀。每個學期,每個年級都是如此。到了中學他們就開始讀名著,起初讀節選的,後來再讀原著。也就是說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都經過大量的閱讀,所以語言表達功底深厚。同樣,我們能說好、用好漢語,與我們進行過大量漢語閱讀也是緊密相關的。因此,要想學好英語,沒有量做基礎,不進行大量的泛讀是不行的。
泛讀是強調理解的快速閱讀,是為了理解大意而進行的閱讀活動。中國學生學不好英語在很大程度上是缺乏足夠數量的泛讀。泛讀只局限在課堂上進行是遠遠不夠的。泛讀課堂上的講解只是閱讀方法的指導,小段落的講解,是激發對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的過程。課堂上只講應該如何進行泛讀,該選擇什麼樣的書來讀,而真正的"修煉"還在於個人,必須做大量的英語閱讀。從簡易讀物開始過渡到讀英語文學的原著。還應該大量地讀英文的報紙雜志、歷史、傳記、偵探小說、帶文字的漫畫書。總之,泛讀就是吸收知識、思想和信息的活動。
選擇合適起點的讀物
從你的實際水平開始。適合你的起點的意思主要是指你讀起來覺得沒有很多的生詞,比如每頁生詞不應超過三四個,句子結構也比較簡單,講的內容易懂。 打好基本功。
由於人類自身的惰性,在使用語言時,人們往往使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所以在初級水平上要進行更大量的閱讀,以熟練地掌握簡單英語,打好基本功。讀簡易讀物最容易培養語感,這也要求你大量地讀。一旦培養起語感,高級英語也就不難學了。
各閱讀等級間的過渡不要太快:
英語學習過程中,有一個"點-線-面"關系。而英語的任何一級水平,都不是"點"的接觸,或"線"的貼近,而是"面"的到達。一個"水平"就是一個"面",因此你在進行不同階段的英語學習的時候,都要在這個階段有足夠"量"的積累,無論在初級、中級還是高級都是這樣。過渡到更高一級的水平不能過渡得太快。慢慢地過渡,英語學習就容易形成平緩的坡度,你就會堅持到底。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讀物:
興趣是英語學習的催化劑,沒有興趣,英語學習很難持續快速進行。在閱讀時可供選擇的范圍是很廣的,有文學作品、科技讀物、報紙雜志、教科書等,還有Internet上豐富的資料。選擇時,應首先確定自己喜歡的大方向,如文學作品,然後進一步從中找出感興趣的讀。
(三)閱讀時應該有計劃
由於文學作品的語言是經過提煉的,是優美的;而文學作品本身又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文學作品你就能迅速汲取人類文化的結晶。因此,我們從文學作品開始讀。 閱讀要立計劃,比如說,讀20~40本簡易讀物。聽上去這個數字讓人害怕,但當你真正下決心去做它的時候,就會發現事情其實很容易,畢竟它們都是簡易讀物。在這些簡易讀物中你又要進行初、中、高級的分層閱讀,這個層次的劃分可以根據詞彙量進行。比如可以把用400~800詞寫的作為一級,把用800~1500詞寫的作為一級,再把用1500~3000詞寫的作為一級。當閱讀簡易讀物達到一定數量,閱讀達到一定程度,詞彙積累到六七千的時候你就可以讀英語的原著、報紙、雜志了。 "萬事開頭難",在閱讀初期,你一定有讀不懂,感到費力的地方,但你若能堅持下去,告訴自己"我很快就能讀懂了",在毅力中樹立信心,保持積極樂觀豁達的情緒,你就真的能夠渡過各種閱讀中的難關,從而攻破英語閱讀關。
(四)進行閱讀理解的訓練
任何一種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語法規則、表達思想的方式;都有特定的幽默、邏輯,都是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產物。你在閱讀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不一定準確。而如果你去做閱讀文章的理解題,根據做理解題的對錯,就會發現自己理解上偏差,從而找出自己理解不準確的原因:究竟是語法沒掌握好,詞彙領悟不對,還是價值觀不同,或是文化背景有差異。經過這種訓練,你對語言的理解深度就會拓展,閱讀的准確性和速度也會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閱讀理解題應該由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出題。不同的文化會造成思維方式的不同,只有與地道的英美人士的思維比較,我們才能准確地抓住理解的實質。
綜上所述,首先閱讀要達到足夠的量;其次要通過閱讀,學習語法、句型的運用,掌握文章結構及作者表達思維的方法;最後通過做一些閱讀理解題糾正自己的錯誤。閱讀是汲取語言知識的最佳途徑
③ 有什麼好的英語報紙(提高課外閱讀量)
《21世紀英語報》
我是育才的
我們每期都定
相當好用 注意細節 上面不只練閱讀
還有技巧 各種技巧 事半功倍
o(∩_∩)o...
④ 閱讀英語報刊的方法有哪些及目的是什麼
方法:先瀏覽抄,不必襲在乎不認識的單詞。盡量去猜單詞的意思。如果屢次碰到一個不認識單詞,再查閱它的
意思,這樣你就會深刻記住它。
目的:首先是幫助提高英語閱讀速度,其次可以提高我們的單詞量,同時我們也可以獲得很多課外知識.
⑤ 英語快速閱讀的技巧
其實學好閱讀最重要的是培養理解能力
培養理解能力需要用心去揣摩好文章,看文章不能求多,但要求精
多背一些結構稍稍有些復雜的優美句子
每天堅持看一些英文文摘 不求每天看得多 但一定要做到每天堅持1小時
至少每天30分鍾
很多出版社出的一系列美文書籍都不錯
像china daily ,21世紀等英文報紙也行
或者是去外文書店買一些國外雜志reader's digest 美國國家地理
這些都不錯,這些雜志不僅內容不僅豐富,還可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
調動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國內的一些英語雜志有些弊端就是會有中文翻譯
我想每個學英語的人看到中文都不會有太大自覺性吧呵呵 所以不太推崇這個
最後祝福親~堅持這個方法一定會有成效,我就有親身經歷: )
http://groups.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411854&articleId=&209802217
⑥ 淺談如何提高閱讀英文報紙的能力
當今的英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能用英語進行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交流。說得通俗點,就是能「聽得懂,看得懂」。但在現實中,要做到這一點,卻絕非易事。就拿讀英文報紙來說吧,作為大眾傳媒的一部分,報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可我們的學生,在背了大量的單詞,學了不少的語法結構後,卻尷尬地發現,他們依然讀不了一份報紙。尤其是一些剛赴海外的留學生,他們急需從報紙上獲取大量的信息,卻也不能倖免地陷入了相同的困境。他們往往抱怨說,報紙上的詞彙與他們從課本上學的不一樣。其實,所謂的「不一樣」,我想大概就是指一些英語非正式表達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俚語」吧,它們往往大量地充斥在報紙雜志中,而我們的學生,又恰恰不熟悉這方面的內容。如在國外的一份報紙上,我曾讀到這樣的一篇文章,它的標題是「Quitting the rat race can be fatal.」乍一看,似乎沒有疑難生詞,但是如果你不知道 the rat race 這個俚語,你也一定不知題目所雲。其實,在英語俚語中 the rat race用來形容節奏很快、競爭激烈的都市生活。該文提到,現在有很多人,厭倦了繁忙的都市生活,渴望回歸鄉村,過上安靜的生活。但其實在鄉村生活中,由於它的貧困和醫療設施的缺乏,它的死亡率要比城市高出6個百分點,因而這種生活可能是致命的、危險的。再來看另一篇文章「Cutting
⑦ 英文閱讀技巧有哪些
快速泛讀(fast extensive reading)
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這里講的泛讀是指廣泛閱讀大量涉及不同領域的書籍,要求讀得快,理解和掌握書中的主要內容就可以了。要確定一個明確的讀書定額,定額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切實可行,可多可少。例如每天讀20頁,一個學期以18周計算,就可以讀21本中等厚度的書(每本書約120頁)。計時閱讀 (timed reading)
課余要養成計時閱讀的習慣。計時閱讀每次進行5~10分鍾即可,不宜太長。因為計時快速閱讀,精力高度集中,時間一長,容易疲勞、精力分散,反而乏味。閱讀時先記下「起讀時間」(starting time),閱讀完畢,記下「止讀時間」(finishing time),即可計算出本次閱讀速度。隨手記下,長期堅持,必定收到明顯效果。略讀 (skimming)
略讀又稱跳讀(reading and skipping)或瀏覽(glancing),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所謂略讀,是指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閱讀,如同從飛機上鳥瞰(bird's eye view )地面上的明顯標志一樣,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或中心思想。換句話說,略讀是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據統計,訓練有素的略讀者(skimmer)的閱讀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鍾3000到4000個詞。
閱讀時,先把文章粗略地瀏覽一下,看看文章中是否有自己工作和學習需要的或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和信息,然後確定這篇文章是否值得細讀。在查找資料時,如果沒有充分時間,而又不需要高度理解時,就可以運用略讀技巧。「不需要高度理解」並非指略讀時理解水平可以很低,而是說略低於一般閱讀速度所取得的理解水平是允許的。
一般閱讀的目標是在保持一般閱讀速度的條件下,獲得盡可能高的理解水平,通常達到70%或80%。略讀時,理解水平略低一些是預料之中的事,平均理解率達50%或60%就可以了。
⑧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報刊閱讀
如何有效實施中學英語閱讀教學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閱讀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動力不足,方法不當。究其原因,也並非與老師完全無關,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更側重於語篇的分析理解、語法知識點的講解,而對於閱讀方法的培養,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現象。多數學生採用一個單詞對應一個漢意,直接翻譯成漢語的做法。另外,學生的閱讀量少,僅僅局限於課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習題中出現的文章,課外讀物涉及的少。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閱讀,激發其興趣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一、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英語閱讀提出的要求1.能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能根據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2.能讀懂簡單的故事短文並抓住大意;能從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理解簡易讀物中事件發生的順序和人物行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4.能讀懂說明文等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和簡單的個人信件。5.能使用英漢詞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理解。6.五級目標要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可見,在閱讀教學上,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還應該增加課外閱讀量。二、閱讀教學的幾點建議1.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來進行。如初一、初二的閱讀材料,傾向於生活實際功能,如問路、指路、接聽電話、天氣表達、尋物、招領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閱讀材料中,人文情感、社會責任、道德倫理深深隱含在其中。另外,多選擇一些與所學課文訓練要點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強化課內學習。2.做好閱讀前的必要鋪墊和激發興趣工作。3.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口頭的或者書面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此外,老師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會學生粗讀文章,以了解大意,並能夠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會學生分段細讀,抓住主要事實、關鍵語言點,明了文章結構,深度理解。4.學生平時閱讀英語文章、報刊雜志以及各級各類考題中的閱讀理解部分,務必要做到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詞閱讀。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一開始總是信誓旦旦,下決心要把文章讀懂讀透。但是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閱讀往往就會走入誤區,因為太過於注重每個單詞、每句話的意思,而忽視了對文章結構的整體理解。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如何學會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環繞主題。首句很關鍵,因為首句是文章的導入,點明作者寫文章的意圖、背景等。其次,要重視每段的最後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每段的最後一句常常是該段的結論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就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養成一種習慣:見了文章的題目,要稍微停頓一下,猜一猜,這篇文章大概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麼寫。然後你會饒有興趣地讀下去。(當然,在考試中,為了節省時間,猜測這一環節可以省略。)接著再往下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這樣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又節省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5.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學生不會使用工具書,遇到生詞,先問老師。乍眼一看,閱讀課進行的轟轟烈烈,學生不懂就問,閱讀積極性高漲,殊不知,這樣的閱讀不科學也低效。我們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提倡學生遇到疑問查找工具書,逐步培養其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老師注重並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是指導學生獨立閱讀的保障。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老師也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詞彙障礙,遇到生詞時,如果不影響語義的理解,跳過它,繼續閱讀,這有利於提高閱讀速度,不打斷閱讀思路。有時可以通過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推測詞彙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搬詞典。6.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略讀、尋讀、按照意群閱讀的習慣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閱讀質量和速度。在閱讀中要求學生改掉不好的閱讀習慣,如用手或者筆指讀、出聲讀、以單詞注視點閱讀、回視等。課堂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老師可以教材中的文章為例運用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7.閱讀結束後,老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精講,組織適當的口語和筆頭訓練,引導學生背誦幾個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學要求復述文章(選擇有價值的文章復述,否則只是增加學生負擔)。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所以指導學生在課外廣泛閱讀是很必要的,讓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寫下有價值的生詞、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對文章大意的歸納以及自己的閱讀感受。同時老師要查閱筆記,科學及時地給予評價。為了調動積極性,引導學生更用心地去進行英語閱讀,評價可以只是以認真程度、努力程度來進行,不以好壞而論。
⑨ 怎樣有效閱讀英語報刊
親愛的同學你好,我是中國快速閱讀協會會員,很高興為你解答。
本人專注於速讀記憶能力研究8年以上,同時有幸成為快速閱讀協會會員。對於如何增強記憶力和快速閱讀效率,速讀記憶力專家普遍認為,只要通過訓練,通過學習,、閱讀能力、記憶力是可以成倍提高的,下面給你說一些關於閱讀能力、記憶力的經驗:
1、快速閱讀的技巧就是一眼看上去,能夠閱讀多個字,看到一堆字就知道文字的意思,不用去過多思考,習慣性的看上去就直接理解文字大意。所以速度就上去了。同時,學習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2、快速閱讀的技巧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主要是復習課本的效率,讀的速度快,相同的時間可以重復讀好幾遍,自然記住的就快了。但是,快速閱讀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習慣,很多人以為學習了理論知識,就能夠領悟到快速閱讀的方法,其實不是的。快速閱讀既然是一種方法,那麼首先要懂得方法,其次,快速閱讀還是一種習慣,那麼既然是習慣,就需要練習,只有勤加練習,才有可能提高。所以,建議平時要多刻意的在實戰的時候多訓練自己的速度。
3、快速閱讀主要針對考試或者學習的人,能夠提高記憶力和學習效率。我孩子高考和後來的公務員考試都是用《精英特快速閱讀》來訓練速讀的,《精英特》是快速閱讀加快速記憶,她以前的閱讀速度在300字,記憶力不行,在2008年的時候就學習精英特,高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市因為學習速讀。包括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也是因為這個,大大提高復習效率。
4、如果是正在考試或者正在忙著備考的學生,我建議學習一下《精英特》,《精英特速讀》也是我們協會認可的。希望你早日進步!
希望我的回答幫助到你。
⑩ 用這10個方法閱讀英語報紙書刊,怎麼可能不提高
二十一世紀英文報如果你仔細閱讀,就會發現裡面其實有很多文章都是中專國人寫的,筆墨和屬思路以及用詞都很中國化。要想在130分再提高的話,這報紙對樓主來講用處不大。
如果樓主真想提高英語成績,建議你直接去外文書店買外國的小說來看,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故事來看,有很多小說的詞彙量都不會太大,選些一頁大概5-10個生詞的就可以了。增加詞彙量會幫助到做題時對文章的理解。
另外還有一種途徑,可以上網。樓主可以上外國的新聞網,英國的和美國的,裡面有該國記者發表的文章和言論,每天看那麼1-2篇已經足夠。
這些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你的英文語感,加強對詞彙短語使用的熟練度。
再來現在中國學生缺的不會是閱讀寫作能力,是口語和聽力,如果樓主能拿到130分以上證明你的聽力還算是很不錯,可能是選擇題和後面作文稍微扣點分,那這個就是靠平時的語感來提高,只要你多看,看熟練了,做選擇題很自然的只要一念題目,後面的空格詞語就會自己跑出來填進去。
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