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事理性說明文閱讀答案
❶ 求事理性說明文和事物性說明文各一篇
如今,洪水泛濫、空氣污濁、噪音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等問題如同惡魔緊緊纏繞著人類,更多的人在它們手中喪命。俗話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綠化。可別小看它哦,它的好處多著呢。
綠化,乃植樹種草也。種植這些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對改善空氣質量有很大的幫助。
首先,綠色植物可以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研究表明,植物每生長1噸,可以產生5噸氧。每公頃樹林每天可以吸收1噸二氧化碳,產生0.735噸氧氣;每公頃草地每天能吸收0.9噸二氧化碳,產生0.6噸氧氣。充足而潔凈的氧氣能讓人類身心保持健康。
其次,地球上的樹林每天可向大氣中散發1.7億噸萜烯物質,這種芳香物質具有無可比擬的殺菌能力和興奮作用。
然後,綠色植物對空氣中的灰塵、粉塵有良好的過濾和吸收作用,並能阻擋工作粉塵向空氣彌散。據測定,大氣通過林帶,可使粉塵量減少32%-52%,飄塵量減少30%。
你知道嗎?森林中的負氧離子可達到10-100萬個。負氧離子能調節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狀態,改善大腦皮層的功能。醫學專家模擬森林的神奇作用,把負氧離子引進病房。結果發現,當環境中負氧離子與正氧離子的比例控制在9:1時,對氣喘、燒傷、潰瘍、外傷病人的治療可起促進作用。
除此之外,綠化還有吸收噪音、減少水土流失等功能。把你的一份力量投入到我國的綠化事業中去吧,那一抹綠意會向你慢慢訴說它的好處。 答案補充 關於綠化好處多為題的事理性說明文
❷ 說明文閱讀題及答案
七、(年萊西)閱讀《綠色塑料》,完成13一17小題。【本題滿分15分】
綠色塑料
①塑料問世後,即被人們廣泛地應用到了幾乎所有的領域。但是,在塑料應用極大地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豐富和改善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塑料不會自行「腐爛」,如果塑料薄膜長期存在於田間,不僅妨礙耕作,而且破壞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對農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發達國家對使用後的塑料曾採用過掩埋!焚燒和回收利用等方法進行處理,但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足。為此,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中外許多科學家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紛紛投身於「綠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製。
②所謂「綠色塑料」,並不是指綠顏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會污染環境的塑料。具體地說,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內具有與普通塑料製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後能迅速自行降解,與自然環境同化的一類聚合物。因為它對保護環境具有重大意義,所以被稱為「綠色塑料」。
③「綠色塑料」的品種很多,這里只介紹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轉基因型塑料四種。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劑生產出來的塑料。我國科學家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對光降解型塑料的研製。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和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製的光敏劑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過了技術鑒定,並在推廣中證明這一技術已經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後不再分解長期存在於土壤中,也不會給土壤物化性能帶來影響,對土壤養分造成破壞。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纖維素、木質素等天然物質,用化學方法製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業技術研究院利用農作物下腳料,如豆秸等製成的可降解農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種。這種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極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數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種叫真核產鹼性細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產出生化聚酯,再經進一步加工生產出的生物塑料。德國格丁根大學的微生物學家通過對一種細菌的特定基因隔離,使植物細胞內部生成聚酯,再利用這種聚酯製成植物型生化塑料。這種塑料在細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環境,而且還可用做肥料回歸大自然。
⑦轉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教授索姆維爾等人研製的。他們利用生語文試題第6頁(共12頁) 物工程技術,從一種叫做營養佳良產鹼桿菌的土壤細菌中分離出生產塑料的基因,然後把這一基因轉移到一種遺傳結構墒單的油菜子屬植物中,培育出一種適宜種植的名叫多羥丁酸的塑料植物.這種植物的葉、稈、根都能長出多羥丁酸顆粒塑料,用這種顆粒製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維爾研究的啟發,美國密茨根大學的生物學家則乾脆將這種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長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們就可以像種植莊稼那樣大面積種植和收獲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還處在研究或試產階段,距大規模推廣使用還有一段時間,但科學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經為人們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我們堅信,隨著研究的加速進展,綠色環保塑料的新時代一定會很快到來。
13.通讀全文,說說文章圍繞「綠色塑料」說明了什麼內容。(3分)
14.文中劃線句子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作用是 (2分)
15.閱讀第②段文字,根據自己的理解,給「綠色塑料」下一個定義。(2分)
16.仔細閱讀第⑤、⑥段文字,說說「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麼異同。(4分)
相同:
不同:
17.請你結合本文有關知識,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傳「綠色」塑料袋的特點及使用意義,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4分)
(本題滿分15分,共5道小題,其中第13小題3分,第14、15小題各2分,第16、17小題各4分)
【參考答案】13.說明了研製綠色塑料的原因、綠色塑料的特點及種類。(共3分,每個要點1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
14.用具體事實說明「白色污染」難以根除(後果十分嚴重)。(共2分,「用具體事實」1分,說明「白色污染問題嚴重」1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
15.綠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內具有與普通塑料製品同樣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後,能夠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會污染環境的塑料。(共2分,大意正確即司.得相應的分)
16.相同:最終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會污染環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纖維素、木質素等天然物質,用化學方法製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種叫真核產鹼性細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產出生化聚酯,再經進一步加工生產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還可用做肥料回歸大自然。(共4分,相同點1分,不同點3分,大意正確即可得相應的分)
17.答題要點:使用普通塑料袋的危害;「綠色」塑料袋的特點;使用「綠色」塑料袋的意義;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共4分,每個要點1分)
❸ 說明文閱讀
解題程序
有句順口溜:「先讀原文通大意,再讀題干做標記,找出范圍對應句,比較選項看差異。」
先讀原文,完成3個任務:(1)了解文章大意,即說明的對象,各段之間的聯系,作者的見解及相關材料。(2)給段落標上序號。(3)給重要句子和關鍵詞語做上記號。(4)找到每段的中心句
其次,讀題干很重要,要給重要詞語做上標記。如1999年卷第1題,可做如下標記:「本文第一自然段提出了一種假說,對這種假說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標記。第一處是命題點所在的位置,第二處是試題考查的內容,第三處是選擇答案的標准。
第三,找出答題的范圍和對應句是答題的實質性階段。一般來說,答案的檢索區間應在命題點的附近,如第1題答案在第1段或第2段。找對應句更重要了,可以說找到了對應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比較選項找出差異是最後一步,即完成答題。如第1題B項說:「比起人類來,冬眠的哺乳動物在更寬的范圍里發生了變化。」漏了「調節性」幾個字,與文章原意不合。
說明文閱讀題都是單項選擇題,選擇正確選項方法有三:直選法、排除法、類推法。
直選法,即直接選出正確答案。這種方法適用於一目瞭然的題目,有的答案自己一下子能夠確定。也適用於「選非題」,如選出「不正確的一項」、「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排除法,可適用於一切類型的選擇題。它通過排除不合題目要求的選項,將正確的答案顯露出來,提高答案准確性。用排除法要找准「第一知識點」,即首先要排除的選項被排除的依據,須具備2個特徵:一是判斷得最准確,二是最有價值,確定這個知識點後可排除較多的選項。
類推法,適用於部分選擇題。根據合理推斷,迅速排除某些選項,或根據已知情況推斷未知情況,迅速確定答案。
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數: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標准化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順序對__________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准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說明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資料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具體有力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條理清楚。
③、作比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進行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從而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科學准確簡練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字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具體准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資料:引資料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詩句;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增加文學感染力、避免文章平淡。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資料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❹ 英語說明文多鼓勵他人答案
Don't worry ,everything will be ok.
❺ 說明文閱讀及答案10篇
美妙的羚羊峽谷
①美國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有一個並不繁華的小鎮,那裡聚集了眾多名聲顯赫的國家公園。而就在這個小鎮東南不遠處,有兩段神秘的峽谷,當陽光照進幽深寧靜的谷中,光與影的舞蹈便在這里釋放魅力。這就是美妙的羚羊峽谷。
②羚羊峽谷屬於狹縫谷,深入谷底會發現它如同一個美妙的藝術宮殿。谷壁看似輕柔,實則非常堅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紋層順著岩壁流淌,如同一萬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這峽谷中。陽光從峽谷頂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說,羚羊峽谷是「被上帝撫摸過的地方」。
③羚羊峽谷分上、下兩段,兩段相隔的幾公里之間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峽谷只有180米長,谷底稍寬一些,但最寬的地方也不過5米。走進上峽谷好像進入了一個大自然的神殿。頭頂上射下來的陽光讓曲折的峽谷時而暗影朦朧,時而紅光沐浴。一道道層巒疊嶂的優美弧線背後不時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測,吸引著無數探奇的遊人。
⑤下峽谷是一條長800米,深約10米到20米的「地縫峽谷」。它像蛇一樣蜿蜒在地下,寬的地方只有兩三米,狹窄處難有下腳的地方。谷底很平坦。兩側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現出各種曲線的三維組合,水平的波紋和縱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構成羚羊峽谷的岩石是紅色的砂岩,它之所以顯示出鮮艷的紅色或橘紅色,是因為鐵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澱下來,充當了紅色的染色劑。陽光從頭頂上的天縫里傾瀉下來,像舞台上的追光燈束,緩緩地掃過地縫。紅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現出柔和的各種暖色色階,從橙黃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絲綢在飄動,也像漣漪在變幻。砂岩地層與陽光共同創造了這奇妙的峽谷。
⑥羚羊峽谷主要由流水侵蝕形成。羚羊峽谷地處科羅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羅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現。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窪縫隙急速流下。流水與其中裹挾的沙石塊和樹木一路撞擊侵蝕河床,讓它越來越深越來越寬,逐漸變成了寬大的峽谷。
⑦科羅拉多河在日夜流淌,繼續塑造著大峽谷。科羅拉多高原上數不清的季節性河流也無定時地沖過羚羊峽谷之類的狹縫谷,把它們不斷地加深加寬。地質學家告訴我們,再過幾百萬年,科羅拉多大峽谷將變得寬得望不到對岸,深得與海平面平齊。那麼到那時,如今的縫隙般的羚羊峽谷會不會被溪水開鑿成新的大峽谷呢?
(選自《中國國家地理》2014年第4期,有刪改)
1.選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羚羊峽谷的?(4分)
2.選文第②段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4分)
3.閱讀選文第⑤段,請簡要寫出羚羊峽谷呈現美妙色彩的原因。(3分)
24.請具體分析選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調換順序的原因。(4分)
25.選文第⑦段加點詞「那時」指什麼時候?(2分)
26.對選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當陽光照進羚羊峽谷時,光與影的舞蹈便在這里釋放魅力。
B.羚羊峽谷屬於狹縫谷,深入谷底會發現它如同一個美妙的藝術宮殿。
C.科羅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現。
D.科羅拉多高原上數不清的季節性河流定時地沖過狹縫谷。
❻ 事理說明文閱讀
事物說明文是針對事物的實體性和具象性來作介紹的,是客觀地描述事物各個方面的特徵。它所說明的對象可以是動物、植物、建築物、食品、書籍報刊等客觀存在的物。當然,針對不同的說明對象,說明的側重點和順序是不一樣的。只要我們了解了不同類事物說明文應注意的問題,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的。比如說明動植物,一般是介紹它們的形態、生活或生長習性、成長變化的過程以及用途等。說明建築物,應重點介紹建築物的外觀、特徵、內部結構、布置、陳設的特點,以及位置、面積、功用等。說明食品就應重在它的形、色、香、味方面。而說明書籍報刊則重在介紹類別、特點、功用等。
說明文閱讀
(1)把課文當作「例子」,採用課外的、具有陌生感的說明文來進行測試,走出死記硬背的誤區,保證試題有較高的效度。
(2)說明文的范圍是很廣的,既包括自然科學,也包括社會科學。不管是平時訓練,還是考試命題,都不應該有所偏廢。同時適當加強一下社會科學類的說明文的閱讀訓練,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3)說明文是以介紹知識為目的的,因此說明文閱讀測試的目標就是理解,包括對詞語的理解、對句子的理解、對說明中心的理解、對說明順序的理解、對說明方法的理解等。由於任何知識的介紹都離不開概念,而介紹高科技知識的文章中新概念又特別多,所以,准確理解概念的含義是解答說明文閱讀試題的一個關鍵。
閱讀說明文的羈絆態度應該是理性的,而不是感性的。
一般來講,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採用什麼順序,主要取決於作者所說明對象的特點。
說明事理,一般用邏輯順序,因為它要說明的是事物的方方面面、事物的因果關系以及事物的發展原理。採用邏輯順序,一定要交待清事理的內部聯系。
說明方法有下定義、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列圖表、作詮釋、摹狀貌等,具體的分析就不做舉例了.
❼ 一個好的事理性說明文的題目
近視是一種頗為神秘的現象,科學家們還不能確切地說出造成近視的原因。有關的遺傳學研究表明,在近視比較嚴重的家庭里,近視確實能夠遺傳,可是誰都搞不清楚內在的原因。最近,美國眼科醫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麥眼科醫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論:過早閱讀容易變成近視眼。 戈德史密特醫生對近視問題作過全面的研究。他舉過這樣一個例子:芬蘭北部的拉普人20世紀50年代時時候還生活在遠離現代文明的純朴環境中。他們捕魚狩獵,只有在織補漁網和吃魚的時候才會近距離地看某個物體,眼睛不需要經常地調節焦距,因而不易疲勞。那時候,芬蘭北部的近視率只有1%。後來,拉普人的孩子開始讀書寫字,到1982年的時候,這一地區的近視率已經上升到12%。這就是戈德史密特醫生最早提出的「閱讀使人近視」的理論依據。 現在,弗雷德里克醫生再次提出這種看法。他在《英國醫學雜志》周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說:「有關的新數據表明,小時候的視覺經歷,眼睛所承受的負擔,影響一個人眼睛的生長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 很多裁眼鏡的近視患者都說,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是不讓他們在光線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駛的汽車上讀書的,也不讓他們把書拿得太近,可是他們照樣得了近視。他認為長時間的閱讀和由此引起的視網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視。 像在他之前的許多醫生一樣,弗雷德里克醫生的結論也主要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原本視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現代文明教育之後逐漸開始近視。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與近視的患病率及嚴重程度也有關系。譬如律師、記者、醫生和經常使用顯微鏡工作的人就比農民更容易近視。 但是,這個理論也有不能讓人信服之處:既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們更容易近視,既然近視與眼睛的調節有關,該怎麼解釋在花同樣多的時間看電影、讀報紙和玩電腦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視了,而有的人卻沒有呢? 當然,近視還和遺傳有關。有專家認為單卵雙生兒比同卵雙生兒更容易近視,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較容易遺傳給孩子。如果父母近視,即使他們的孩子年齡尚小,還未出現近視,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視的孩子,他們的眼球已經被拉長了。 實際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階段,一切就已經註定了。幾乎在母親懷胎不到三個月的時候,胎兒的眼睛就已經完成了它的生長過程。在這個發育階段里,感染、早產或不正常的光線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兒的眼球縱抽過度拉長,從而埋下隱患。 迄今為止,科學家們還沒有找到治療近視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許將來近視患者不必再戴眼鏡或是做手術,只需吞幾粒葯片,就能治好。
❽ 求英語事理說明文
電腦自敘我是一台普通的電腦,沒有值得驕傲的家族徽號讓我炫耀,可我並不版為此而自卑。雖權說不是貴族不是名牌,我身體上的每一個零件每個組成部分,可是我主人的好朋友,一位絕對稱得上是專家的小夥子,在電腦城裡揀中葯那樣逐一精心挑選出來,這樣,就組成了優秀的我,一一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的,所以,沒有貴族血統的我也絕對是經得起考驗。
❾ 英語說明文的閱讀技巧
英語 說明文 閱讀技巧 請大家幫忙 我需要大量關於高中英語說明文的資料 比如在我們的閱讀中,最重要的是單詞!我多看些單詞.學會了,開始的步驟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