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科技英語閱讀是文還是理

科技英語閱讀是文還是理

發布時間: 2021-02-17 15:53:30

閱讀科技類英語原著文章

科技類的我不懂,不過要理解文化環境的話,電影是最好的辦法。既然是看科技類回的文答章還能理解的話,英文的底子應該不錯。第一件事丟掉英漢詞典,那是學習語言的垃圾障礙。查詞只能用英英。我自己一直用的郎文高階。建議看原版英文電影,如果聽力不是太強的,先看有字幕版,第一次大略看,整個通讀理解,第2次逐字逐句抄下來, 然後反復模仿,不光發音,語氣語調全要模仿,就算是怪腔怪調的也不能怕丟臉。這個過程其實很類似瘋狂英語。但是確實行相當之有效。多模仿幾部就能看出效果。後面就可以看一些偏重類的電影或電視節目,網上有軟體可以看到國外電視節目的,或者找找看有沒這類視頻下載。你可以看類似科技咨訊類的節目,同樣是通讀後進行反復模仿。這樣無意識的累積大量的科技類詞彙,並且不是強制的每句都跟中文意思對上號。最重要的是你看字幕的時候,千萬不要去進行翻譯!簡單說,是直接一晃過去腦袋就知道這句話要表達什麼,而不是翻譯成中文,這個是重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是你聽到APPLE腦子里出現的是個蘋果而不是蘋果這個中文詞。如果一直靠著英翻漢漢翻英的思維轉換的話,一輩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外國文化。

② 科技文閱讀是什麼

科技文閱讀每年高考必考,高考中語文要想取得好成績,科技文閱讀必須得高分。科技文閱

讀主要考查考生以下能力:1、理解文中重要詞句的意義2篩選整合文中信息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5、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像。閱讀文章,確切理解文章內容是解題的基礎和根本。事實上,每年的科技文閱讀題總有人因為對文章閱讀理解的不透徹,對信息把握的不準確而出錯。在這里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准確把握信息的方法——句子結構分析法。

一般來說,高考現代文閱讀的文章不太長,八九百字的光景,句子也不算太多,二十個左右

。科技文是說明性質的文章,內容上一般總要說明一件物品,或是介紹一個過程,或是陳述一項發現,或是傳播一種思想,或是教給一門知識等。科技文的主要信息可分成說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做)、為什麼幾個方面。從寫作的角度看,高考中的科技文章,基本上只有三五個段落,分三個結構層次。開篇引入話題,向讀者明晰敘述對象,解決「說什麼」的問題。接著,進入文章的主體部分,突破「是什麼、怎麼樣(做)、為什麼」等問題。結尾部分收束全文,或總結,或評價,或展望,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要想真正迅速准確地理解文章內容,有效提取信息,必須切實讀懂文章的每一個句子,理清

行文結構脈絡,整體把握文意。要讀懂一個句子准確嚴密的內涵,唯有通過抓主幹成分,析限定成分才能見效。按照這種方法閱讀一篇科技文並不需要很多時間,因為它講求的是閱讀效率和效果。一切走馬觀花,急於事功,或者脫離文章,只看題目就做題的做法都是捨本逐末的,也是不成功的。這里要介紹的句子結構分析法,恰是突破了以下四個方面:1、抓主語明敘述對象2、抓謂語知核心內容3、抓狀語辨具體條件4、抓定語悟精細內涵。對文章之中相對較長且較有難度的句子細致進行結構分析,清楚地領會句子主幹及各限定成分的准確內涵,其實是理解文章最有效也最迅速的方法。

實踐證明,抓主語和抓謂語的過程相對容易做到,關鍵是要做好抓狀語和抓定語的操作。抓

狀語,重心落在分析副詞、關聯詞語和介詞短語上,也就是盯住文中值得十分注意的一些標志性詞語。1、表推測的或表肯定的副詞:也許、或許、可能、大約、不一定、不可能,一定、必定等。2、表程度的副詞:更、更加、尤其。3、表示邏輯關系的關聯詞 ①並列:也、和、與、及、跟、同樣、不是……而是……等。②遞進:不僅……而且……、既……又……、不僅……反而……等。③轉折:而、卻、但是、雖然……但是……等。④因果:因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為……、緣於、由於等。⑤條件:唯有、只有、只要、盡管、首先要等。⑥假設:假使、如果、要是、萬一、如若等。4、作狀語的介詞短語 ①時間狀語:在……時、當……時、某時、某年等。②目的狀語:為了、為的是、以……為宗旨、目的是等。③方式狀語:用……、拿……等。④地點狀語:在……、從……等。能抓住每一句中的出現的標志性詞語,就能提高理解辨析能力,准確嚴密的理解文章的內容,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此外,像冒號、分號這樣的標點符號都要注意。冒號有總提下文的作用,分號表示並列的列舉。留意標點有助於把握段落以及全文的結構層次。

下面以2003年高考語文試題中的科技文閱讀為例,講述句子結構分析法的運用。這篇科技文陳述的是引起全球變暖的溫室效應極其危害與防治的話題。段落只有四個,層次很清晰。文章第一段的主要內容是向讀者介紹氣候變化產生的災難性後果。對這一內容的把握,就要注意標點和標志性詞語,不難把握氣候變化可能產生的是哪幾種災難性後果,但是,一定要注意每句的表意重心。

比如對「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將使非洲成為受影響最廣的地區」一句的理解,重心就在於

「非洲受影響最廣」上,而不能理解為「使非洲森林消失和沙漠擴大」。第一段最有難度,同時也是有考題的一句是「昔日繞道而行的台風將頻頻襲擊日本,致使短時間內大量降水,洪水泛濫,城市淹沒,山體滑坡,交通中斷。」特別是對「昔日繞道而行的台風將頻頻襲擊日本」的理解,就必須相當注意對「台風」前面的限定成分的理解。一個是「昔日」強調時間,與現在的情形相對;一個是「繞道而行」, 給「台風」限定了范圍。如果考生不注意這兩點,就會犯以偏概全的錯誤,正如第十題的B項,把這一句理解成了「台風將遠離日本」,全然不顧「台風」前面所有的限定成分,當然不合實際情況,是錯誤的,其實島國日本是永遠遠離不了台風的,這種常識高中生應該有。

又如考題七考查對第二段出現的概念「溫室效應」的理解。文章原句是「溫室效應,在物理

學上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而產生的保溫效應。」根據句子結構分析法,先應該抓主幹,即「溫室效應是保溫效應」。還應該明確到「保溫效應」與選項中所說的「地表氣溫相應升高的效應」有著本質的不同。其次是分析限定成分,重點是賓語「保溫效應」前面的一個復雜定語,其核心內容是說明產生「保溫效應」的原因。具體要注意①溫室效應產生的地點「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②溫室效應產生的原因「密閉空間由於與外界缺乏對流等熱交換」。必須注意到「密閉空間」與「地表」和「大氣層」的不同,還必須注意到B、C兩項強調二氧化碳,而從第二段第三行中,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只是主要的溫室氣體,而不是溫室效應中的唯一因素。D項也不對。

通過上述兩例,我們應該認識到加強重點句子的結構分析在閱讀理解中的重要意義。它基本

決定了解題的成敗。當然,閱讀理解文章的方法很多,像上下文因義互解法等都是很好的,如果我們能夠把一些好的閱讀理解方法綜合運用,一定會在閱讀理解文章上做到更好,從而很好地應付高考科技文閱讀。

下面的鏈接有很多文章,可以自己看
http://heilongjiang.zxxk.com/softList.aspx?page=7&ClassID=664

http://www.ft77.com/xiaoyu/dispbbs.asp?boardid=19&id=2574

③ 英語屬於文科還是理科

必修科。

④ 英語教育是文科還是理科

屬於文科英語專業

⑤ 高考英語閱讀理解的科技文難度和新概念第幾冊相當

高考的科技文和大學的專業文章比不算什麼。只要把平時積累的詞看會了就行了,不會設計太多的專業的東西。
我個人覺得高考的文章和新概念沒有可比性。。

⑥ 科技英語閱讀理解2

98. D
99. D
100).A

⑦ 科技英語閱讀理解1

C,D,A,C,A

⑧ 英語是文科還是理科

高中階段:雖然實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語文、數學和英語,所以英專語屬於必修課。

必修科:屬

語文、數學、外語

文科綜合:

政治、歷史、地理、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與設計理論、藝術鑒賞。

理科綜合:

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軟體應用、技術與設計實踐、體育鑒賞。

(8)科技英語閱讀是文還是理擴展閱讀

文理分科要注意的五個方面

第一、文理分科的背後,是學生的未來職業取向問題。

第二、綜合分析,理性判斷自己的文理科能力。

第三、若文理均衡舉棋不定,建議選擇理科。

第四、理性看待興趣和功利心在選科中的作用。

第五、別忽視數理化的重要作用,也要看到將來的進步。

⑨ 英語是文科還是理科

無論是文還是理,都需要它的!
它是文科的,因為單詞的背誦,語法上的理解需要語文基礎好
它又是理科的,因為物理、化學那些名稱,很多需要英語的理解
所以呢,它既是屬於文科也是屬於理科!
希望採納,歡迎追問!!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