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閱讀課的亮點
A. 小學英語閱讀教育有多麼重要
明確國家課程標准對小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尤其是課標中對讀的方面的基本要求,有效地開展小專學屬英語閱讀教學.讓小學生盡早地接觸「英語閱讀」以興趣為切入點,導、練結合進行閱讀訓練,從而培養小學生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的能力.惠州市龍門縣科技教育局教研室 廖莉珠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語言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在於鞏固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發展英語思維能力.在當今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突飛猛進的時代,英語作為承載和傳輸信息的國際化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的信息量.……
B. 小學英語閱讀課的重要環節有哪些
(一) 閱讀前——鋪墊背景知識pre-reading
(1).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話題
(2 ).巧猜詞,排除閱讀障礙。
(3 ).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讓學生明確閱讀目標。
課堂提問是一種最直接的師生雙邊活動.設計此類思考題,讓學生進行討論、爭論、辯論,既調動了學生積極運用語言材料組織新的語言內容,又訓練了他們從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異思維能力。
(4).觀察課文插圖,展開想像。
說話也是我們課標里的要求,能很快幫助學生去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搞懂語篇中所蘊涵著
(5).鼓勵平時搜集相關的背景知識。
(二) 閱讀中——活學教材 while –reading
(1.)分步進行語言項目訓練
A.教師將課文中的重點詞彙 達到 「四會」要求 、功能句等語言項目分步進行機械操練、意義操練和交際性操練。通過形式多樣的機械操練使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力求多種感官協調互動,使學生學得活潑扎實有效,牢固掌握詞彙。
B將新的語言功能句呈現給學生,分層設計小的任務予以訓練。這一環節要注意的是:句型的呈現要藉助情景的創設而進行,以便讓學生明晰語言意義及使用場合;要將活潑有趣的形式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任務的設計要有較強的目標性、序列性和整體性。
C.從視聽入手,整體感知語言材料以問題推動學習,以任務貫穿課堂」是教師進行閱讀教學設計時應牢牢把握的一條准則。
D.具體了解語篇內容,加強過程指導通過多層次、多梯度讀的操練,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反饋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態度、習慣和策略。
E.以語篇為單位綜合訓練,強化綜合語言能力1、 用不同的方式復述課文。2、學生根據各自掌握的情況把它表演出來。3、讓學生進行接龍傳話。4、 完成教材中的相關練習,全方位展開,基礎性、層次性和拓展性相結合,不僅訓練學生的閱讀感知力和閱讀鑒賞力,而且培養學生的閱讀遷移力和閱讀再造力,全面提高其綜合運用課文知識的能力,並為下一環節實踐型任務的順利實施作鋪墊。
F.實現訓練型任務向實踐型任務的過渡,培養語言運用能力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於正確熟練地運用。結合語言項目和生活實際設計任務,讓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自主交流,溝通信息,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將所學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用能力。
G.培養文化意識,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並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搜尋更多的相關信息
(三) 閱讀後——有效延伸 post –reading
英語閱讀教學發生在課內與課外兩個場所。教學的主渠道應該是在課堂,因為課堂中的課文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能引導學生如何從文字信息中獲取事實、觀點和信息;如何理解不同的觀點和態度;如何欣賞;如何評價等等。同時還能指導學生如何使用工具書等。根據課標的要求,閱讀能力的培養應「源」於課內,「流」向課外。即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展開外延性拓展,通過經常性的閱讀積累,鞏固、擴大詞彙量,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語感以及閱讀習慣和能力。
C. 如何突出小學英語教學的亮點
創設真實有效的情境
英語中的情境是指一種生活場面.在英語教學中,創設生動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
1.把握情境的實用性
只有當所創設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符合時,才能激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他們從各自的生活背景出發,迅速投入到所創設的情境中,准確地體驗和理解語言.
2.注意情境的趣味性
案例一:《On the farm》
T: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邊說邊演示課件)小精靈聽說我們班的同學很聰明,就想請大家幫忙,他這里有不少動物的叫聲和它們喜歡吃的食物,你能猜出是哪種動物嗎?(教師開始演示課件,並指名回答.)
這時有同學小聲議論「又是猜動物,一點也沒有趣」,教師似乎聽見了,但還是堅持一一指名回答.
案例二:《Happy birthday》
在教學「Happy birthday to you !」時,設計小動物們給喜羊羊過生日的情境,顯得形象、生動、有趣.學生在這個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
創設情境的目的之一在於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活動中.故我們所創設的情境就應該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徵,突出童趣.但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現時都是新鮮的、有趣的,如以上這個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營業員、小小設計師等,但如果重復次數太多,同樣會使學生生厭.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數過多,就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以致在課堂上出現「多情反被無情惱」的尷尬.
三.優化課堂教學活動設計
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設計出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完成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來走路」.因此在設計活動是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設計要與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緊密結合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必須有計劃,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標.活動的設計是要求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達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練運用的程度.因此,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要緊緊地圍繞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而進行.
2. 活動設計所要完成的任務要有層次性
通過活動所要完成的任務越容易,參加活動的人就越多,獲得的成功體驗也就越多,學習興趣就會越濃厚.因此,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所要完成的任務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3. 活動要重興趣,貼近生活
學生興趣與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密切相關.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而設計的活動根本喚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達不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為出發點.
例如:牛津小學英語教材一年級Dinner time一課的教學目的是聽、說、讀cake、bread、milk、juice等單詞和聽、說Have some…,please. Thanks,I like…等句子.教師在設計活動時可根據本課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快餐店,讓學生猶如置身在肯德基快餐店裡,所設計的活動都圍繞著肯德基快餐店裡的顧客和服務員之間可能會發生的事情.幾乎每位學生都有去過肯德基快餐店的經歷,而且85%的學生都喜歡吃肯德基.所以在學習新授知識時,學生會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角,通過親身參與活動,使其口頭表達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四.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的小組合作,能讓學習好的學生充分發揮小老師的帶頭作用,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大量的發言機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大大調動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 科學合理的分組
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應注意結構的合理性.(1)是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6人為宜.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2)是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教師必須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和英語水平,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合理的分組.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的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為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
2. 明確要求和任務
為了防止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學生進行無目的、無針對性、無必要性的討論,而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不能按要求達到合作的目的,教師一定要在小組合作前提出細化的教學要求和明確的教學任務.在展開小組討論之前,教師可以和一兩名同學Make a modal.完整地呈現一遍對話,也可以用幻燈片的形式出現一些Useful sentences. 這樣既為合作學習奠定基礎,又能激發學生的創造運用語言的潛力,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3. 給予充分時間
要真正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確實使學生從合作學習中有所獲、有所得,必須給予學生充分獨立思考的時間,尤其是涉及到語言現象、語音規律的,更需要讓學生進行個體的獨立觀察、思考,否則這樣的合作也只是一個空架子而已.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討論、操練和表演,而不是當學生們的合作剛剛開始,思維剛剛活躍,表演、合作、討論活動就淺嘗輒止.
五.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在英語教學中,合理地運用錄音機、錄像、課件等多種現代教育媒體,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的密度,豐富教學內容,增加學生練習的機會,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開拓學生的思路、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觀察力,提高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觀察、思維、想像等能力,發展學生的認識能力,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使他們更好地學習新的知識,使英語教學有聲有色,有情有景.
教育專家葉瀾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於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十分關注學生的情感變化和自己的感情投入,想盡各種辦法,運用多種手段,創設各種行之有效的活動,而且要提高活動的效益,使英語課堂不但有「氣氛」,而且有「效果」,使學生不但積極「動」起來,而且在「動」中有更多收獲.讓學生在充滿激情,主動投入學習過程中實現語言習得,提高交際能力,使學習成為一種快樂的旅程,英語學習則成為旅程中最難忘的風景.
D. 如何有效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是英語語言技能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國英語教內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小學容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在於鞏固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發展英語思維能力。在當今知識日新月異,信息突飛猛進的時代,英語作為承載和傳輸信息的國際化語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的信息量。小學階段的英語語言知識相對簡單,我們可以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以興趣為切入點,導、練結合進行閱讀訓練,從而培養小學生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評價的綜合能力。
E. 怎麼把小學英語閱讀課上得生動有趣
小孩子嘛,應該都是故事性的閱讀文章吧,可以先把文章分成好幾個專小段,每段生動講完後屬,讓孩子們自由發揮,分角色扮演,然後讓他們自由發揮,想像接下來的故事情節,繼而切入下面小段講解,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件苦惱的事情,這樣孩子自然會有興趣聽課,堂課氣氛也會很好哦。
F. 小學英語教學設計怎麼寫有亮點
集思廣益!多找人來研究一下
G. 闡述成功的英語閱讀課有哪些特點
一、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
近年來,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已逐漸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變成主導。但長期以來,學生已經養成教師的分析,學生記,教師出題,學生做題的習慣,所以在閱讀完之後,就慣性似的等待著教師的分析與講評。因此,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就應當讓他們充分調動起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這其中就得讓學生充分享有「提出問題」的權利和機會。不過,教師要提前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作一些批註,畫一些符號,做一些記號,使他們逐漸改掉依賴教師的惰性,重新收回「自己」。當然,學生剛開始作批註時可能不知該如何下手,茫然無措,這時就要求教師充分發揮他的主導作用了,在課堂上表現好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的鼓勵與肯定。這樣能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精心設計閱讀課的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深挖教材閱讀內涵,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是很有效的方式。
(一)閱讀前的准備
激發閱讀動機,培養閱讀興趣是搞好閱讀教學的關鍵,所以,如何恰當的將學生引入到課文情節中是相當重要的。預測,相當於閱讀前的「熱身」旨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它可以在閱讀前進行,也可以貫穿於整個閱讀過程,閱讀前讀者可根據標題,副標題及文中插圖進行預測,它主要包括討論問題,選擇及判斷正誤等形式,具體情況如下:
1.討論問題
閱讀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或討論如下問題。
(1)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and guess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2)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3)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is about?
(4)Can you guess what happens?
通常,文章的標題與內容是密切相關的,但在實際操作中,一些教師往往會忽視標題的作用,教材中的閱讀練習也很少涉及對標題的考察,在此建議教師自行設計練習,培養學生通過變體預測文章內容的閱讀策略。
2.選擇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些選項,這些選項涉及文章要談到的所謂子話題或關鍵詞,同時設置干擾項,讓學生預測文章會談到哪些子話題或關鍵詞。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標題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接近文章內容的選項。
Think before you jog.
A. The pleasure of jogging.
B. Statistics about the number of joggers.
C. The danger of jogging.
D. The popularity of jogging in the USA.
從think這個詞可預測文章會談及慢跑可能造成的問題;即選則c選項。
3.判斷正誤
閱讀中可以開展預測活動, 積極而高效的閱讀是讀者不斷的預測,並在閱讀中驗證預測的循環往復的過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段落起始句預測後面的內容,也可以要求學生續寫未完成的文章。例如,在閱讀題目為Food Facts的文章前,教師可要求學生預測下列陳述是否正確。
Chick soup is a good remedy for a cold.
Eating chocolate can cause skin problems.
A vegetarian diet is low in protein.
(二)閱讀過程的指導
1.導讀(pre�reading)
「導」體現的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可適當的講解與本課有關的背景知識: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圖進行導讀語言設計。通過warm-up activities掃除文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但有些生詞詞義應該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還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目的是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求知的慾望,並使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為正式閱讀作了准備。例如SEFCB3A Lesson26,利用視頻轉換儀展示了兩張在不同時間拍攝的吳哥窯的彩圖,設計導語如下: T:Look at these two pictures,please! What shows us in it? Ss:A temple./An old city./Angkor Wat.T:Do you know where it lies? Please point it out in your maps.Ss:In Northwest Cambodia.… 通過對話不僅使學生了解了Angkor Wat 的地理位置概況,也從彩圖中領略到Angkor Wat優美、恬靜的景色。 2.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樣將話題、主旨及支持細節串聯成一篇連貫的文章的。結構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之間的關系,段落內部句子之間的關系及語篇標記詞。
(1)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關系
英語文章一般由三大部分組成:篇首段。主體段和結尾段。篇首段揭示主題,統領全文,主體段闡述文章主題,結尾段概括語篇是一個具有邏輯的有機整體,各段落具有一致性和連貫性等特點,一致性是指各段落都圍繞這個中心展開;連貫性是指各段落間自然銜接,協調一致,段落之間存在各種關系或順接,或轉折,或例證,或對比,又是段落之間還會有承上啟下的過渡段落,以下列舉的三類閱讀練習可以使學生明確文章各段落之間的聯系,訓練學生的篇章結構分析能力。
a. 將段落與段落大意配對,教師可概括各段大意,但打亂順序,讓學生將其與各段配對。
b. 給學生一篇段落順序被打亂的文章,要求學生閱讀後重新排列段落順序,組成一篇連貫的文章。
c. 完成提綱或圖表,教師可以為學生列出某篇文章不完整的提綱,要求學生補全,或用樹形圖表述文章的主要內容。
(2)段落內部句子之間的關系
每個段落都有一個主題、闡述或說明文章的主題服務於文章的中心思想,好的段落應主題突出條理清楚,意義連貫。以下閱讀練習形式可以訓練學生理解段落內部句子之間關系的技能。
a. 找出主題句和擴展句。主題句是概括段落大意的句子,一般位於段落的開頭或結尾,擴展句是用具體的事實或理論擴展,證明或支持主題句的句子,它的展開通常有舉例解釋和補充等幾種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篇文章讓他們找出主題句和擴展句。有些若沒有主題句,就需學生歸納段落主旨,段落主旨不能太籠統,也不能太具體。
b. 分辨概括性句子和細節性句子。這一技能是找段落主題句的基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個陳述句,要求學生指出哪些是概括性的句子,哪些是展開論述的細節性句子。
(三)對閱讀過程中生詞的處理
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生詞,但為了提高學生閱讀速度,我們是不提倡學生查字典的,更不允許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單詞,教師應引導他們根據上下文來推測生詞的含義,大部分是可以從語境中猜測出來的,久而久之,學生的閱讀速度不僅提高了,而且他們判斷詞義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這之前,教師要對每一篇要閱讀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時間,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後回答問題。
(四)閱讀後的概括
閱讀文章後概括文章主旨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寫概要是較高層次的策略,它需要學生區分文章主題、主要信息和關鍵詞,並能用自己的話客觀准確地加以概括。學生開始寫概要時易犯以下幾個錯誤:概括太短遺漏較多重要信息;概括太長,包括較多不重要的細節;誤解文章,包括錯誤信息;沒用自己的話概括而照搬文章原文,訓練學生寫概要的練習開始時不能太難,而應循序漸進。例如,讓學生閱讀一篇文章的概要,說說哪個概括得最好,並說明理由,然後過渡到給學生文章的概要,但省略概要中的關鍵詞,讓學生填空;最後要求學生自己概括文章內容,要有詞數限制。
三、在學習閱讀時要注意的問題
(一)區別對待不同性質的閱讀任務
精讀,一定要落實到詞、句、篇章結構,對重要內容還要加以朗讀,誦讀,加強記憶。瀏覽,要形成習慣,養成每天翻英文報紙、雜志的習慣,尋讀要始終記住自己要尋找的目標,不要看到有趣的資料就忘了原定目標。在查閱辭典時,很多學習者易犯這樣的錯誤,研讀,把重心放在信息內容上,不要過分關注語言現象。
(二)提高閱讀速度和提高閱讀理解的准確性一樣重要
培養速讀能力關鍵選好材料,大量閱讀,速讀訓練的閱讀材料,生詞不要超過1%,要在大量閱讀中培養理解的直接感悟力,不能把閱讀理解建立在分析和翻譯的基礎上,這樣永遠培養不出速讀能力,生詞率太高的閱讀材料,需經常查詞典,既破壞閱讀興趣,又降低閱讀速度。
(三)不要過分注意生詞和語法
許多學生都想通過泛讀來擴大英語詞彙量,這本來是可行的,但許多人舍本求末,把擴大詞彙量變成了閱讀的目的,一打開書就劃生詞,查字典,背定義,使閱讀完全失去了閱讀的本性。還有的學生明明讀懂了卻死摳語法,非要把活生生的句子肢解成一堆語法術語,結果嚴重影響了閱讀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四)不能把各種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和閱讀能力劃等號
靠做閱讀理解題能否真正提高閱讀能力是值得懷疑的,閱讀能力很強的人也未必一定能在各種考試的閱讀理解部分得高分,因為閱讀理解作為一種英語測試手段,它必須滿足作為測試手段的一些要求,如信度要求,為了提高幹擾度,命題往往把干擾項和答案項搞得似是而非,理解考題比理解文章還難,做閱讀理解題變成了思辨游戲,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原文理解得很透徹,做閱讀理解題還是丟分,這樣學生閱讀的信心會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我們不主張通過大量的閱讀理解題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H. 小學英語的閱讀課教學
小學的英語課
主要就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做
課後看哈英語動畫片(英文對白的)
稍微積累點單詞
對閱讀很有好處!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