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圖書館閱讀指導課教案
⑴ 伊萊英語的圖書館閱讀指導課的上課流程是怎樣的
獨立閱讀英文原著、獨立進行AR Quiz(閱讀理解測試)、與閱讀導師1對1討論所讀書籍、獨立用英語寫讀書報告、獨立,自由地享受閱讀。
⑵ 如何設計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方面,閱讀課往往被認為是最容易上但又是最難上好的課型。盡管對於閱讀教學,教師在觀念和做法上都已經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但還是存在著諸多問題,如:以「閱讀課」的名義進行單純的詞彙、語法教學,即課型定位與實際操作不一致;閱讀過程只是走程序,沒有突出重點;閱讀活動缺乏針對性,不能有效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詞彙教學脫離所教文本的語境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夠充分,教學設計不合理。那麼如何才能合理設計閱讀課教學呢?下面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一些粗淺的心得,願與讀者共享。
一、全方位解讀文本,確定閱讀課教學目標和重點
「文本解讀」是教學的一項基本功,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逐步從對文本進行簡單的文字信息處理,過渡到深層涵義的文學性解讀和文化性意義建構。教師在解讀文本時應從多個層面去解讀,抓住文章的重點內容,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語言特色,理解作者的深層意圖,充分挖掘文本的教學價值,為教學目標的設定和教學活動設計做好充分准備。以人教版NSEFC Book6 Unit5 AN EXCITING JOB 為例,總體來看,這是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篇幅長,材料難,生詞較多,內容與學生生活距離遠;但通過仔細品讀文本可以了解到這是一篇記敘文,是一位火山學家的自述。作者通過自述介紹了他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說明了他熱愛該項工作的主要原因是能幫助人們免遭火山襲擊。他還詳細描述了一次親歷火山爆發和到火山口采樣的經歷,說明做火山工作者的樂趣和危險性。深入解讀文本,不難從全文中作者使用的the greatest job, I』m never bored, … excites me and makes me feel alive, It was an absolutely fantastic sight, enthusiastic, amazed 等詞句體會到作者對作為火山工作者的極度熱愛。同時,透過作者對工作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從事火山工作對工作人員特殊的素質要求。通過深度挖掘,全方位理解,可設置以下教學目標:
After this period you will have been able to
1. know more about the work and qualifications of being a volcanologist.
2. use som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such as alongside, appoint, wave, fountain, suit, make one』s way, to talk about the work of a volcanologist.
3.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skimming, scanning and taking notes, to get the main idea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圍繞已確立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把作者描述第一次目睹火山爆發和到火山口采樣的經歷部分作為閱讀理解的重點,其餘部分只在尋讀環節的問答和讀後討論活動中涉及,這樣就突出了閱讀的重點。
⑶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怎麼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好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回《課程標准》的答要求.(2)分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⑷ 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書籍學案怎麼設計
在編制學案時,應該依據學習的內容、目標和學習者的情況而變,沒有千篇一律、固定不變的格式。但從「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循序漸進」的原則出發,有步驟,分層次地從知識、能力到理論的運用逐步加深。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目標要求進行自主學習。「學案」設計一般分為四個部分:
1、明確教學目標,建立知識結構框架
學案中要體現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即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知識結構包括學科知識結構,單元或章節的知識結構。通過知識結構分析,建立知識結構框架,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宏觀認識。
2、把握知識的重難點,找出最佳切入點
「學案」把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定方法引導和思維啟示,讓學生自己動腦,分析解決問題,在探究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3、設計問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設計恰當的問題是引導學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學案設計的關鍵所在。教師依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依據學生的情況,精心設計問題。問題的設計的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有一定的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還要有一定的層次。
4、通過練習及時自查和鞏固學習成果
在「學案」的最後還要有一部分,對學生自學探索後的自查鞏固。學生層次不同,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大的差異,自覺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各個層面的問題,幫助學生及時從練習中發現這些問題並進行及時的正確的引導,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思維能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