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科技文獻閱讀哈爾濱工業大學
『壹』 英語高手幫忙翻譯科技文獻(化學方面)(100分求助)
這是很專業前沿的內容,請關注本答復。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a conjugated molecule with carbon nanotube leads
電子通過帶碳納米管導聯的共軛分子的傳遞
A model carbon nanotube (CNT)-(CH)n-CNT structure is studied to understand electron transport through an interface between two conjugated systems. 我們研究了一個模型碳納米管(CNT)-(CH)n-CNT結構,以了解電子通過兩個共軛體系之間界面的傳遞。The conctance of the CNT- (CH)n-CNT structures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bonding angle of the (CH)n-CNT bond. The minimum-energy relaxed geometry is relatively coplanar. CNT- (CH)n-CNT 結構的電導率強烈取決於(CH)n-CNT 鍵的鍵合角。最小能量馳豫構型相對來說是共平面的。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nctance on the length of the (CH)n depends on the geometry of the (CH)n-CNT interface. 電導率對(CH)n 的關系取決於(CH)n-CNT界面的(幾何)構型。 In the coplanar geometry, the conctance decrease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H)n. 在共平面構型中,電導率隨(CH)n的長度而下降。In the perpendicular geometry, the conc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CH)n. 在垂直構型中,電導率隨(CH)n的長度而提高。Calculations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nonequilibrium Green』s function formalism and tight-bind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我們用非平衡格林函數方法和緊束縛密度泛函理論進行了計算。
『貳』 如何進行外文科技文獻的檢索及閱讀
1.首先在Google 學術搜索里進行搜索,裡面一般會搜出來你要找的文獻,在Google學術搜索里通常情況會出現「每組幾個」等字樣,然後進入後,分別點擊,裡面的其中一個就有可能會下到全文,當然這只是碰運氣,不是萬能的,因為我常常碰到這種情況,所以也算是得到全文文獻的一條途徑吧。可以試一下。同時,大家有沒有發現,從Google學術搜索中,還可以得到一些信息,Google學術搜索中會顯示出你搜索文章的引用次數,不過這個引用次數不準確,但是從側面反應了這篇文章的質量,經典文章的引用次數絕對很高的.同時如果你用作者進行搜索時,會按引用次數出現他寫的全部的文章,就可以知道作者的哪些文章比較經典,在沒有太多時間的情況下,就可以只看經典的.
2.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學術搜索),用作者的名字來搜索,是因為我發現很多國外作者都喜歡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掛在網上,一般情況下他們會把自己的文章掛在自己的個人主頁(home page)上,這樣可能也是為了讓別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學術領域,順便推銷自己吧。這樣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獻的全文了。甚至可以下到那個作者相近的內容的其它文章。如果文獻是由多個作者寫的,第一作者查不到個人主頁,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以此類推。用文章的title來搜索,是因為在國外有的網站上,例如有的國外大學的圖書館可能會把本校一年或近幾年的學術成果的Publication的PDF全文獻掛在網上,或者在這個大學的ftp上也有可能會有這樣類似的全文.這樣就很可能會免費下到你想要的全文了.
3.如果上面兩個方法都沒有查到你要的文獻,那你就直接寫郵件向作者要。一般情況下作者都喜歡把自己的文獻給別人,因為他把這些文獻給別人,也相當於在傳播他自己的學術思想。
快速而准確地獲得最新的科研信息.
如何快速准確地從浩如煙海的信息海洋中獲取所需的信息,並學會分析、利用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人們立足於信息社會的一個重要技能.提高自己在當今復雜的信息世界中准確、快速地獲取信息的能力,對我們科研人員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時時刻刻了解最新的科研成果,最主要的途徑還是要了解最新的科研文獻,但是對於我們常用的資料庫,我們又不可能每天都去訪問一次資料庫來查看是否有最新的文獻出來,而對於許多國外的資料庫.文章的出版效率非常高,有的是每周出幾篇新的文章,有的是每半月出一次,還有一月出一次的,所以大家發現很難有精力保持每天都去瀏覽資料庫.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國外的資料庫有個很好的服務功能就是如果你在其資料庫的網站上注冊了郵箱,資料庫就會自動在每期有新的文章出來時把文章的內容及鏈接發到你的郵箱里,直接通知你.這樣就對我們獲取到最新的信息提供了方便.以Elsevier為例,在資料庫網站上有"Alerts"點點擊進入,要求你輸入"User Name"和"Password",這是對已經注冊了郵箱的人進行的.如果你還沒有注冊,同樣會看到右邊有一行英語"If not, Register Now. It's FREE and allows you to"這時點擊右邊的"Register Now",就可以進入進行注冊,選擇你要求的期刊以及你所研究的領域等等,當然還要填好你接受郵件的郵箱,注冊成功後,以後就可以收到最新的文獻了,同時你可以隨時修改你的接受郵件的郵箱.不僅是象Elsevier這樣的資料庫有這個功能.幾呼所有的外文資料庫都有"Email-Alert"這一功能.大家可以試試.
三.如何進行文獻閱讀
其實做科研,不看文獻要做好科研,可以說一點可能都沒有。只有廣看論文,深入學習,才能厚積薄發,寫出響當當的文章出來。讀文獻一定不要心浮氣躁,或者就是想著混個畢業。相反我們要沉下心來,大量閱讀文獻,在讀的過程中有的文獻看懂了,但是看不懂的文獻也可能會居多。看懂的認真學習借鑒,看不懂的 深入探索,實在不行就暫時放下,過一段時間,隨著知識和能力的提高慢慢也就弄明白了一些。即使還是看不懂,但是心裡知道有那麼回事,為將來的繼續深造做了鋪墊。另外千萬不要只是為看文獻而看文獻,我們看的目的是為了能為我們自己的科研所用,所以看的過程中一定要和你自己的數據相結合,當看完一篇文獻後,要好好總結,如果用自己的數據,又該怎麼樣解釋。還有一些牛刊物上的文章,不但要學習文章裡面的知識,還要學習牛人寫文章的文風。好的文章肯定會有好的文風,這些都是我們將來寫文章要學習的。
另外相信很多搞科研的同行會有個感覺,就是看過的文獻,如果只是做做標記,劃下劃線,還是很容易忘記,過段時間要查詢起來也費事。尤其是看過的文獻有幾百,上千篇時,雖然可以歸類整理,但效果還是不好。
我建議大家邊看一篇文獻時,邊打開word文檔,邊整理文章出彩和重要的部分,然後復制過去,標上文獻的標題和作者等相關信息,把每一類文獻歸為一組。 方法操作簡單,將來要查詢和反復的時候會有很大幫助,尤其在寫文章時,相關文獻及其亮點都一目瞭然。這個方法積累久了,對提升寫作和閱讀都有很大幫助,除了這樣,我還有時把一些很經典的段落或都語句翻譯成中文,專門整理在一個本本上,這樣不但在以後寫文章時直接拿出來看,省事省時間,還能錘煉英漢互譯的能力,很有利於以後你和老外交流時的口語表達。
最後,請大家始終記住,我們查文獻都是為了科研,千萬不要只查不看,費了那麼大勁查到了就一定要看完.就算是你大概的看了一下也是有用的.同樣對科學問題要辯證的看待,文獻上別人的觀點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不要迷信權威.
「 科學本身是人類的一種實踐。科學研究是一個思考過程。科學行動則是推行某種思考過程的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檢驗這些思考過程的有效性,進而修正和改善這些思考過程,以期達到最高的認識。像一切科學實踐一樣,科學的判斷力取決於個人的經驗、信仰和情緒。 我們中間的許多人,或者說我們全體,在我們的專業經歷中,都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科學工作者應當有虛懷若谷的精神,敢於摒棄先入之見,敢於擺脫對錯誤思想感情上的依附.
『叄』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的科研成果
◆ 社會學學科依託的專業教研室成立於1996年,下設社會發展研究所,現有教師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6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博士3人,在讀博士5人),隊伍結構合理、優勢互補,教學科研實力雄厚。學科自覺面向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重大社會問題,依託哈工大優勢,形成信息與網路的社會問題研究,發展與現代化研究,當代傳媒與生活方式研究,休閑與時間利用研究等方向。近五年來,教學研究成果豐碩,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著作9部;科研項目21項;有多項成果獲獎。社會學學科又是學院「社會工程與管理」博士點的依託單位之一,擁有社會學碩士和本科專業。目前有碩士和本科畢業生120餘人,在校博士、碩士和本科生100餘人。
◆ 標志性研究論文
1.何明升,白淑英.論「在線」生存.哲學研究,2004⑿
2.何明升.網路生活中的情景定義與主體特徵.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⑿
3.何明升,李一軍.網路生活中的虛擬認同問題.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⑷
4.何明升.網路消費的測度方法及其管理意義.情報學報,2002⑶
5.何明升.網路消費的數學模型與應用分析.管理工程學報,2003⑴
6.王雅林.論社會創新.學習與探索,2002⑴
7.王雅林.「數字化生存」挑戰與生活方式的建構性調適.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⑹
8.王雅林.中國社會轉型研究的理論維度.社會科學研究,2003⑴
9.王雅林.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定位與當代意義----兼論馬克思關於生活方式論述的當代價值.社會科學研究,2004⑵
10.唐魁玉,白淑英.信息網路技術的二元多重特質及其理論基礎.自然辯證法研究,2002⑵
11.唐魁玉.網路技術創新的非線性動力學分析.科學學研究,2002⑷
12.唐魁玉.網路化思維及其理論意義.理論前沿,2001(23)
13.唐魁玉.關於網路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限度問題.情報學報,2002⑶
14.尹海潔.信息化的發展與中國產業結構及勞動力結構的變遷.中國軟科學,2002⑹
15.尹海潔.社會轉型與城市貧困人口生活狀況的變化.中國人口科學,2004⑵
16.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動的結構和過程.社會學研究,2003⑸
17.劉 耳.論環境問題的社會維度.自然辯證法研究,2001⑿
18.劉 耳.休閑:一種文化價值觀的轉變.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⑸
19.劉 耳.西方休閑學研究述評.新華文摘,2001⑻
20.鄭中玉,何明升.「網路社會」的概念辨析.社會學研究,2004⑴
◆ 著作或教材
⒈何明升.叩開網路化生存之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⒉何明升.網路消費:理論模型與行為分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
⒊王雅林,何明升主編:生存與超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
⒋劉耳.中國綠色大學研究進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⒌王雅林,劉耳,徐利亞.城市休閑.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⒍王雅林,劉耳.構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較.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⒎尹海潔,劉耳.SPSS for Windows簡明教材.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⒏王雅林.中外城市閑暇生活方式比較.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
⒐王雅林.中國東北經濟的發展.學苑出版社,2002
◆ 重要科研項目
⒈何明升.網路互動:一般理論與實證研究(03BSH01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2003-2004
⒉何明升.基於技術選擇的電信管制模型研究(2003DGQ2D043).國家軟科學課題,2004-2006
⒊何明升.網際網路對中國網民生活方式的影響及其社會控制研究(99BSH00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1998-2002
⒋何明升.網路交流方式對中國網民生活方式的影響及其社會控制研究.美國福特基金課題,2000-2002
⒌何明升.網路媒體對我省社會生活的影響和對策研究(01B044).省社會科學基金,2002-2004
⒍何明升.信息化背景下城市化動力機制與模式選擇(2004AC9CT058).哈爾濱市科技局,2004-2006
⒎何明升.互聯網信息管理系統應用軟體研究.中共中央辦公廳,2004-2006
⒏何明升.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戰略規劃研究.信息產業部,2005-2007
⒐何明升.電信技術路徑選擇與政策協調研究(20040213005).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5-2007
⒑王雅林.中國大城市閑暇生活方式研究.美國福特基金重點課題,1998-2002
⒒王雅林.信息化對中國社會生活方式的影響及其社會良性運行研究(96ASH002).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1997-2003
⒓王雅林.邁向知識社會的研究型大學辦學理念與模式.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基金重點課題,2001-2003
⒔王雅林.基於新型工業化的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優化研究.黑龍江省軟科學重點課題,2003-2004
⒕王雅林.科學發展觀與哈爾濱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哈爾濱市政府重點課題,2004-2005
⒖王雅林.新發展觀的學理基礎與東北區域發展應用研究(04ASH001).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2004-2006
⒗唐魁玉.師生代際互動對研究生創新能力和道德品質的影響.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基金,2001-2003
◆ 科研成果重要獎項
⒈何明升等.網際網路對中國網民生活方式的影響及其社會控制研究(調研報告). 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004
⒉何明升.信息化進程中的生活觀轉型問題(論文).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
⒊何明升等.技術引進與外向型經濟發展研究(調研報告). 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0
⒋何明升.網路生活中的虛擬認同問題(論文).黑龍江省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
⒌唐魁玉.近五十年國民生活方式的變遷(論文).黑龍江省優秀社科成果三等獎,2002
⒍唐魁玉.創建世界一流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思考 (論文).黑龍江省優秀高等教育科學研究二等獎,2004
⒎白淑英.基於BBS的網路交往特徵(論文.青年). 黑龍江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
⒏尹海潔,白淑英.研究性實踐教學模式研究(論文).黑龍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4 ◆ 國際貿易學、世界經濟學科以1992年冬組建成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教研室為依託,下設東北亞經濟研究所。現有教師14人(教授2人,副教授7人,講師4人,助教1人)。目前承擔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文)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選修課的教學,專業本科生的實習活動和畢業論文指導,以及國際貿易學和世界經濟碩士點研究生的學位基礎課、學位課、專題學位課。國際貿易學學科碩士點建於2001年,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世界經濟學科碩士點建於2003年,2004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兩學科共有碩士指導教師7人。國際貿易學學科的研究方向為: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國際金融理論與實證,國際貿易理論、政策、法律與實務等,已培養研究生17人;世界經濟學科的研究方向為:東北亞經濟技術合作研究,發達國家宏觀調控理論與政策。學科近5年來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計委項目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項,在核心及核心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出版論著、教材11部,獲省部級獎5項。
◆ 標志性研究論文
1.譚晶.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理論分析.理論探討,2001⑷
2.李平.美國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發展.求是學刊,2002⑵
3.肖玲諾.傳統企業電子商務與信息化管理.科學學研究,2002⑸
4.李淑霞.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與市場化路徑.學習與探索,2002⑵.
5.李淑霞.當前日本經濟體制改革縱覽.現代日本經濟,2002⑶
6.韓秋.資產證券化創新及其在中國的前景.求實學刊,2003⑸
7.譚晶.發展中國家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中國的啟示.理論探討,2003⑸
8.李平.日本知識產權的保護對中國的啟示.現代日本經濟,2003⑹
9.鍾曉兵.VaR在中國金融遠期上的應用.理論探討,2004⑷
10.肖玲諾.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的知本性合作.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⑹
11.鍾曉兵.名義錨的選擇分析.中國軟科學,2004⑺
12.伍楠林.反傾銷的經濟學理論探悉及中國的對策.學習與探索,2005⑵
◆ 著作或教材
1.李長勝(副主編).中國綠色大學研究進展.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李長勝(副主編).道法自然—生態智慧與理念.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1
3.李長勝(參編).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伍楠林.Русская диаспора в Китае 20-30гг ХХ века
5.李平(編著).國際貿易實物新編.哈工程出版社,2001
6.丁溪.侯銀霞(編著).國際商貿英語(第二版).哈工大出版社,2003
7.丁溪.侯銀霞(編著).對外貿易英文函電.哈工大出版社,2003
8.趙萍(編著).經濟數學基礎及應用(修訂版).哈工大出版社,2004
9.韓秋(副主編).公共財政學.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10.李淑霞等(編著).跨國公司經營戰略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1
◆ 重要科研項目
1.李廣和,李長勝等.環境保護的經濟機理及其經濟調控手段體系研究(00BJY3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0/03—2002/10
2.葉平.李長勝.龍江縣生態經濟整體規劃研究。省科委課題.2001—2003
3.李長勝.東北天然林可持續經營技術試驗示範(2003-043-l43).國家林業局課題.2004—2006
4.高長春,李淑霞等.積極財政政策動態約束模型研究(BJG60074).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0/03—2002/10
5.李廣和,李 平等.大慶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選擇研究。大慶市科委,2001/02—2001/12
6.肖玲諾.信息化對社會生活影響問題研究.黑龍江省科技廳,2002/8—2003/12
7.肖玲諾.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的有效性(701310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2/8—2005/12
8.高長春,李淑霞等.經濟增長:中日財政政策選擇的最優次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3/03——2005/06
9.李廣和,鍾小兵等。安全技術防範經濟性分析與產業發展結構研究.國家計委,1999/08—2000/12
10.鍾小兵.楊尊亮.生態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經濟調控手段研究.省自然科學基金,2002/03—2003/12
11.鍾小兵,李平等.哈爾濱高新區促進中俄科技產業化合作發展戰略研究(國科火字[2004]61號).科技部火炬計劃軟課題,2004/09—2005/09
◆ 科研成果重要獎項
⒈李長勝.測樹學多媒體教學研究.省教育廳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2000
⒉李長勝.生態林業工程和森林生態系統效益計量化評價.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科技進步三等獎(第2名),2002
⒊李長勝.林業生態工程10種森林生態效益計量理論與方法.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學術成果二等獎(第2名),2002
⒋李長勝.哈爾濱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研究.黑龍江省自然科學技術學術成果2等獎
(第2名),2002
⒌李長勝.林木採伐管理系統.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一等獎(第7名),2003
⒍李長勝.黑龍江省森工天然林社會林業工程創新體系研究與實施.黑龍江省森林工業總局科技進步一等獎(第11名),2005 ◆ 學科依託的政治經濟學教研室建立於1954年,1984年獲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6名。學科長期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公共基礎理論課。近幾年還為全校本科生開設出8門選修課。1999年政治經濟學課程被列為學校重點建設課程,2002年被評為學校優秀課程。現有碩士生導師4名。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投資經濟理論、開放型經濟理論。學科至今已培養出150多名統招研究生,320多名在職研究生。近5年來, 承擔了國家、省部、地市級課題1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5本,獲各種級別的科研和教學成果獎10餘項。本學科的教師還分別在各種級別的學會及學術團體和政府咨詢機構中任要職,在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與建設中做出了較大貢獻。
◆ 標志性研究論文
⒈ 任熹真. 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優化標准探析.經濟學家,2001⑷
⒉ 任熹真. 公司治理與投資者利益保護.中國流通經濟,2005⑹
3.任熹真. 對現代資本結構優化標準的探析.經濟研究參考(經濟學文摘),2001
⒌ 任熹真.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問題分析.哈工大學報,2001⑵
⒎ 李鵬雁.中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品種選擇及流程設計.中國軟科學,2002.2
⒏ 李鵬雁.China』s Optimal Choice of Mortgage Securities .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ISTP收錄)
⒐ 李鵬雁. The Analysis of Capi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⑶ (EI源)
⒒ 朱加鳳..日本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一般性研究. 求是學刊,2002⑷
⒓ 朱加鳳. 論轉型時期的政策利潤.求是學刊,2001⑴
◆ 著作或教材
⒈ 任熹真,李鵬雁主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程.哈工大出版社,2002.8
⒉ 任熹真,李鵬雁主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哈工大出版社,2004.8
⒊ 任熹真(主編).經濟理論與教學改革研究.哈工大出版社,2003.8
◆ 重要科研項目:
1.任熹真.黑龍江綠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研究.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軟科學重大項目,2000—2002
2.任熹真.石油價格可比性研究.橫向課題,2001—2003
⒊ 任熹真(參與).經濟與人口可持續發展研究.黑龍江省社科基金項目,2002----2004
4.李鵬雁.中國房地產企業融資與投資模式研究 .橫向課題,2002-2004 .
⒌ 李鵬雁(參與).基於新型工業化的黑龍江省產業結構優化研究.省科技廳科技攻關項目,2003-2005
⒍ 朱加鳳(參與).積極財政政策的動態約束模型及國際比較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3
⒎ 朱加鳳(參與).「兩課」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整體發展的研究.省「十五」規劃重點項目,2002
◆ 科研成果重要獎項
1.任熹真.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問題分析(論文).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
⒉ 任熹真.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對策研究(調研報告).黑龍江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4
『肆』 介紹一些適合工科生閱讀的英文雜志,能提高閱讀英語文獻能力的。謝謝!
《新東方英語》主要讀者對象是在校大學生、部分高中生以及廣大的英語愛好者,是國內英回語學習類期刊答中品質、內容俱佳的雙語雜志。主要內容為實用的考試技巧輔導、權威的留學資訊、系統的異域文化介紹以及雋永的美文賞析。
《英語世界》該刊是一本面向大學師生及英語愛好者的閱讀學習類刊物。系中國第一家英漢對照的英語學習雜志,曾榮獲國家頒發的「編校質量獎」和「國家百種重點社科期刊獎」。一向以內容新穎、形式活潑而著稱。
《英語文摘》每期篩選、摘譯英文外電、報刊中有質量、有文彩的資訊文章,通過相關版塊與欄目的設置,實現以理性的目光盡攬天下大事、從優秀的最新作品中學習英文。擁有這本雜志既可與全球讀者同步讀到新聞,又可從時政英文中學到地道的英語。
這幾本書都還是不錯的,因為留學方面的問題在雜志鋪買過《新東方英語》,確實不錯哈。可以參考個
『伍』 閱讀科技類英語原著文章
科技類的我不懂,不過要理解文化環境的話,電影是最好的辦法。既然是看科技類回的文答章還能理解的話,英文的底子應該不錯。第一件事丟掉英漢詞典,那是學習語言的垃圾障礙。查詞只能用英英。我自己一直用的郎文高階。建議看原版英文電影,如果聽力不是太強的,先看有字幕版,第一次大略看,整個通讀理解,第2次逐字逐句抄下來, 然後反復模仿,不光發音,語氣語調全要模仿,就算是怪腔怪調的也不能怕丟臉。這個過程其實很類似瘋狂英語。但是確實行相當之有效。多模仿幾部就能看出效果。後面就可以看一些偏重類的電影或電視節目,網上有軟體可以看到國外電視節目的,或者找找看有沒這類視頻下載。你可以看類似科技咨訊類的節目,同樣是通讀後進行反復模仿。這樣無意識的累積大量的科技類詞彙,並且不是強制的每句都跟中文意思對上號。最重要的是你看字幕的時候,千萬不要去進行翻譯!簡單說,是直接一晃過去腦袋就知道這句話要表達什麼,而不是翻譯成中文,這個是重點!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是你聽到APPLE腦子里出現的是個蘋果而不是蘋果這個中文詞。如果一直靠著英翻漢漢翻英的思維轉換的話,一輩子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外國文化。
『陸』 科技英語閱讀7
將獎勵分數提到最高 明天我幫你寫成中文 簡單得要死啊
『柒』 我是哈工大(威海)大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的學生,想考哈工大的研究生!
機械工程一級學科所屬的經典二級學科有四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及理論、機械電子工程以及車輛工程。其中機械製造以工藝流程、工裝夾具為主,機械設計以人機工程、結構設計為主,機械電子工程以信息處理、自動控制為主,車輛工程以汽車技術、設計理論為主。四個學科各有所長,偏重不同,優勢互補,在近幾年機械類考研不斷升溫的大環境下並駕齊驅,勢頭正猛。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新面貌,就業面廣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是一門研究機械製造理論、製造技術、自動化製造系統和先進製造模式的學科。該學科融合了各相關學科的最新發展,使製造技術、製造系統和製造模式呈現出全新的面貌。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目標很明確,就是將機械設備與自動化通過計算機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一系列先進的製造技術,包括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製造)、FMC(柔性製造系統)等等,最終形成大規模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使傳統的機械加工得到質的飛躍。具體在工業中的應用包括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
這些專業方向要求學生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扎實、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較深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實驗技能。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專業還要求學生能熟練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文獻資料,具備較好的外語聽說水平及一定的外語寫作能力。研究生須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製造及設備控制及生產組織管理的能力。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學院的研究生小季表示:「這個專業就業面相當廣,被稱為『萬金油』。我的師兄師姐畢業都是去科研院所、外資企業、高新技術公司、機械出口貿易公司這種單位,薪酬待遇也不錯。」
就業情況: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研究生多年來供不應求,供需比一直在1:10以上。根據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地的人才市場調查顯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一直排在人才需求的前列。
據了解,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各大城市及沿海地區高新技術的科研、開發和生產單位就業。加入WTO後,中國逐漸成為世界新的製造中心和加工中心,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良好。
研究方向:先進機械裝備設計及加工技術、CAD/CAM集成及相關技術、數字化產品設計與製造、機械動力學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設計及理論——潛力大,等待厚積薄發
機械設計及理論是對機械進行功能分析與綜合定量描述與控制的基礎技術學科,該學科主要培養從事機械設計、機械繫統性能分析、系統模擬優化和相關理論研究的高級人才。該專業的研究生在力學、機構學、強度理論、流體力學理論等方面應具有扎實的基礎,在CAD技術、計算機編程、機械參量測量、信號處理、微處理器應用等方面也應有較強的能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械設計專業的研究生安林說:「機械設計專業畢業生可以搞設計,也可以搞工藝、裝配、維修等。機械類專業不像金融、工商管理等專業,學生一畢業就是白領。學機械設計的畢業後必須在生產第一線積累經驗,對生產工藝包括機加工、熱處理等有一定認識後,才能在以後的設計崗位上有所建樹。建議學機械設計的同學做兩到三年藍領,再做三年灰領,日後沒准就是金領了。」
就業情況:由於機械設計是最傳統的機械學科,以培養現代機械工程師為目的,很多招聘機械類人才的單位大多傾向於招收機械設計專業的畢業生。據了解,機械設計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可以去國家科研單位如中科院各研究院(所)、飛機設計研究院(所)等,也可以去外資、民營企業的研發、生產製造、銷售、售後服務等部門。主要是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工作,目前畢業生就業多在北京、上海、浙江、遼寧、山東等地區。
研究方向:機械設計與製造、計算機集成設計與製造、機械強度分析及現代設計方法、智能機械繫統設計、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計算機三維圖形學
推薦院校: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燕山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機械電子工程——雙選擇,機械VS電子
機械電子工程是將機械學、電子學、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等有機融合而形成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廣泛應用於交通、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各領域機電一體化設備及生產自動化過程。主要研究對象是機電一體化系統,包括執行機構、控制器、檢測裝置、動力裝置和傳動裝置。此專業以現代控制理論、現代檢測技術、故障診斷技術、微計算機技術為基礎,重點研究機電一體化系統設計、製造、應用中的檢測、診斷、控制和模擬等問題。該專業的研究生主要學習機械工程的相關知識,掌握基於計算機信息處理和自動控制理論的機電系統集成技術,日後多從事機電系統研究、開發、應用及教學工作。
就業情況:機械電子工程是工科專業,應用面非常廣泛,就業也相對容易。畢業生可進入企業、科研院所、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等部門,從事機電系統設計、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電氣控制、工程設計與開發、控制系統設計等方向的理論研究、試驗測試、產品開發、技術管理等工作。具體到地域,主要集中在東北、山東、湖北、江蘇等機械發達地區。
研究方向:有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機械繫統動態測試與故障診斷、現代感測器與測控技術、機電產品設計與控制
推薦院校: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大學、山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車輛工程——新熱門,交叉學科
車輛工程原來是教育部專業目錄外的一個專業,稱「汽車工程」,1999年列入新調整的教育部專業目錄,目前全國有30多所高校開設此專業。作為一個應用性較強的專業,車輛工程專業涉及的技術面非常廣,涉及動力、控制、電子、計算機、信息、材料、能源等學科領域,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它的發展能促進和帶動相關專業的發展,並能促進新興學科的誕生,是一門涵蓋多個高新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專業。
車輛工程專業包括車輛系統動力控制、車輛模擬、車輛電子控制技術、電動車輛技術等方向,具體選擇要看考生自身的基礎及特長。如果原來是學車輛工程或內燃機工程的考生,建議報考車輛系統動力控制或車輛模擬方向,而車輛模擬做課題相對容易,但是如果要學精學深,最好能讀到博士再就業。報考車輛電子控制技術方向的考生最好有扎實的電子基礎,因為今後該專業的就業方向跟車輛沒有太多關系,大多是從事與某部件的控制技術有關的工作。報考電動車輛技術方向則要求考生具備一定的電力電子基礎知識,適合本科學電機控制、電力的學生報考。車輛故障診斷及檢測曾被稱作「汽車運用工程」或「車輛載運工程」,相對來說冷門一些,報考人數不多,考試的競爭壓力也相對較小。
另外,由於車輛工程專業涉及大量機械製造方面的知識,因此研究生還可輔修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等相關專業課程。當然,該專業還開設有選修課,如英語和計算機技能,並有駕駛實習、生產實習等社會實踐的機會。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研究生高高表示,車輛工程的研究生在公司的專業實習是本專業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在生產車間里,學生們「零距離」感受實體零件的加工製作及工藝過程,把純理論的知識運用於實際,檢驗自己所學的知識,從而在腦海中形成一個新的體系。
就業情況:據了解,該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可從事與汽車工程有關的設計、製造、實驗、運用、研究與汽車營銷,或車輛產品開發、製造、檢測、營銷、售後服務、維修等工作,也可從事現代汽車企業設計及管理方面的教學、科研和各類專業刊物的編輯、記者等工作,還可從事各類專業車輛的改裝、製造、企業管理、交通管理等工作。很多院校該專業研究生的一次性就業率高達100%。
研究方向:汽車性能測試與模擬、汽車電控技術、汽車運輸信息化、汽車CAD/CAE技術、網路化技術及其在汽車上的應用
推薦院校:吉林大學、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重慶大學、中南大學
『捌』 求自考英語科技文選考試技巧
我本人有自考武大英語,隨便講兩句:
報自考最好到所在當地自考辦公室報名登記,選內擇自己認為容合適的科目和執考學校。
有《自考英語科技文閱讀》一書,還有配套輔助資料書,科技文沒有什麼技巧的,我花了不少時間背誦,各行業的都有渉入,要記憶行業高頻詞彙和高頻科技英語句型。買些科技雜志看看,我訂了《科技英語月刊》,要讓自己處在一個科技氛圍,還是很有幫助的。當然,多做資料書上的模擬題也很重要。
一點小意見,祝你成功!
『玖』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怎麼樣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主要是從微觀即分子的角度來研究生物現象,涉及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等多學科的交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滲透於生物學的其他專業之中,屬於基礎性研究專業。
專業介紹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是在多年開展生物化學、生物信息學、基因工程、發酵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等課程教學,以及生化葯物、基因工程葯物、免疫學、植物與微生物相互作用、轉基因抗逆植物等相關科研工作的基礎上,以研究明確生物體的生物化學代謝過程為基礎、利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揭示其代謝變化的機理為生長點,重點開展資源生物活性物質例如葯物、酶類、抗生素類、毒素類等的分離提純、富集、結構鑒定、改造或創造,探討免疫處理無脊椎動物和重要農作物激發並增強其潛在抗病、抗環境污染、抗旱等能力的的方法和分子機制,預測和證實一些特殊大分子物質的結構與功能,明確動物尤其是昆蟲系統進化過程中的分子機理等,為大力推進相關學科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為醫葯、食品、農業及資源物質的保存、開發與利用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及技術基礎。
培養目標
培養具備生物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專業技能訓練;具備進一步攻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良好潛質,同時具備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科學技術人才。
研究方向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目前具有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分述如下:
1、生物化學與生物工程葯物
採用先進的生物化學和基因工程技術研究具有潛在預防和治療人類疾病的功能葯物,包括採用生物化學分離技術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提純具有葯用功能的酶、蛋白質、肽、多糖、糖蛋白等有效成分,研究其生化性質及葯理學活性,尤其是在溶解血栓、抗輻射、消炎和延緩衰老及免疫抗體方面的作用;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將功能蛋白質基因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達系統中,構建工程菌株、獲得目標基因工程葯物等。主要包括兩方面:
(1)生物活性葯物的獲得,利用先進的生物技術,高效率分離純化或制備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的生物活性葯物(如溶血栓的纖溶酶、降血脂的多糖、抑癌作用的低分子量殼聚糖等),同時不斷提高分離、純化和鑒定方法的微量化和精細化,明確活性葯物的性質、組分、結構以及相關基因和蛋白質序列,並通過基因克隆或定點突變獲得優化或改造,不斷提高產量或增強活性;(2)腫瘤標志物的發掘與鑒定,運用蛋白組學的先進方法通過腫瘤標志物與癌症病人的血清反應特徵來實現癌症的早期診斷。
2、分子免疫學:
本研究方向旨在建立使動物和植物獲得對生物協迫和非生物協迫如病害、毒物、乾旱、鹽鹼、低溫等不利環境條件具有免疫能力或高抗能力的方法或技術體系,明確其免疫抗性的分子機制,同時探討免疫應答過程中的信號分子及其作用方式,並對免疫制劑以及免疫疫苗進行研究與開發,以達到推廣利用的目的;此外,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獲得相關抗性功能基因,將其導入目標動物或植物體進行表達,以獲得具有增強免疫力或高抗能力的新品種。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動物分子免疫:以家蠅和中國明對蝦為對象,研究動物在抵抗病原體過程中的先天免疫應答機制,主要包括抗菌因子的作用及其產生、釋放的信號通路和調控過程;(2)植物抗病性的免疫誘導:以馬鈴薯、草莓和棉花等為主要對象,研究利用動植物或微生物的活性物質預先誘導處理植物、或轉入外源抗病基因並誘導其表達,使植物增強抗病性並促進植物生長和增產的方法、機理、以及田間實際應用的效果。
3、分子遺傳與行為學
本研究方向主要以DNA同源重組和基因敲除技術為基本手段,從動物行為、神經解剖、細胞、生化、分子等不同層次和多個水平上研究揭示動物體的嗅覺、生殖、肥胖、以及學習與記憶等各種行為的分子遺傳學機制。
4、遺傳多樣性與分子進化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昆蟲系統進化的分子機理與適應性進化。綜合昆蟲細胞核內、外遺傳物質的分子進化信息,包括mt基因組全序列、核18S rDNA、28S rDNA全序列和功能基因Hox基因序列等蘊涵的信息、以及宏觀形態學結果,探討昆蟲綱直翅目的系統進化、各類群之間的系統發生和演化關系。
課程介紹
高級生物化學
在分子水平上揭示生命物質的組成結構及運動規律;是現代生物科學領域內各學科共同需要的基礎知識,本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糖綴合物(2)蛋白質(蛋白質結構基本組件;蛋白質結構的層次體系,蛋白質結構的測定,蛋白質的降解,蛋白質的折疊等)(3)酶(4)生物膜與信號轉導,同時將盡量結合最新進展,涵蓋動態與前沿知識,並介紹生物化學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
分子生物學
本課程首先介紹分子生物學的含義,它在生命科學中的位置、發展現狀及展望以及DNA結構、復制、轉錄、翻譯、調控、突變、修復和重組。同時兼顧學科發展動向,著重涉及當今分子生物學應用技術即分子克隆工具酶、 電泳技術、載體、DNA及RNA制備、構建DNA文庫、遺傳轉化、基因表達、PCR、還介紹了蛋白質合成及分析。旨在使研究生了解現代分子生物學理論的新進展並為相關學科從分子水平上闡明問題提供知識和技術。
現代生物學綜合實驗
本課程重點培養學生應用生物學(尤其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手段,從事生物有相關實驗的綜合實驗能力。本課程歡迎學生結合研究方向,選擇相關材料,有目的地從事本課程實驗,但要求學生提前一學期與任課教師聯系,以便作適當的准備和安排。內容包括兩大部分即基因工程部分和蛋白質部分:基因序列的獲取與PCR引物的設計;PCR法基因擴增技術;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的制備;外源基因的氯化鈣法轉化;質粒的鹼裂解法小量提取;陽性克隆的酶切鑒定;目的蛋白的IPTG誘導表達;目的蛋白的分離純化;SDS-PAGE測定蛋白質的相對分子量;目的蛋白的western-blot鑒定;目的蛋白ELISA檢測等。
生物科學專題
本課程講授糖生物學、核酸化學、蛋白質結構與功能、基因工程、蛋白工程和發酵工程等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最新研究進展。同時要求學生研讀最新研究文獻,並進行討論,撰寫進展報告等,使學生能夠掌握本學科發展動態,做好科研選題。
生物統計學與軟體應用
生物統計學是一門介於生物學與數理統計學之間的邊緣學科,以數理統計方法研究和解決生物學問題,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課程主要介紹生物統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內容涉及假設檢驗、方差分析、非參數檢驗、回歸與相關分析等基本統計分析方法並採用上機操作練習為主的方法,介紹數據分析軟體對試驗或調查資料進行圖表繪制和常用的統計分析。幫助學生從大量的數據中發現規律,發掘出蘊涵的信息。掌握常用數據分析軟體的基本應用。
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是應用先進的數據管理技術、分析模型和計算軟體對各種生物信息(特別是分子生物學信息)進行提取、存儲、處理和分析,為探索復雜生命現象及其規律提供有力的工具。面向研究生開設的課程內容包括:生物信息學的發展趨勢及其研究內容與方法;生物信息網路資源及常用的搜索工具;雙序列比對;核酸及蛋白質資料庫等
專業英語
本課程講授生命科學領域內相關專業的英語知識。主要內容包括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英語、遺傳學專業英語、生態學專業英語、植物學專業英語、細胞生物學專業英語、微生物學專業英語等幾個子專題。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專業的英語書刊及論文,使他們進一步提高外語文獻資料的閱讀和英文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
分子生態學
分子生態學是應用現代分子生物學的原理、技術和方法,解決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相互作用的生態機理及其分子機制的一門新興綜合學科。本課程概述了分子生態學的產生背景、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分析分子生態學的研究及發展趨勢。重點從基因系統生態、蛋白質適應、代謝調節、相互作用組學等方面講述生態進化和生態適應的基礎,並結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介紹有關作物分子栽培、化感生態、生物修復的分子機理和生物基因安全等方面的最新進展。
分子遺傳學
本課程講授分子遺傳學的一些基本知識,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遺傳物質在生命系統中的儲存、復制、表達及調控過程。主要內容包括遺傳物質的分子結構和性質,基因組和染色體,DNA的復制、修復和突變,DNA的轉錄和翻譯,原核及真核生物基因表達調控的分子機理,遺傳重組與轉座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遺傳的分子本質及調控機理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科學研究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植物營養的分子遺傳基礎
植物營養的分子遺傳基礎是探索關於植物營養學與植物分子遺傳學交叉點的理論、方法的最新研究進展。其研究目標是以植物分子遺傳的原理和方法改良植物營養性狀,從生物學途徑解決農業生產中的土壤、植物營養問題。本課程將結合實際應用研究,主要介紹(1)植物營養分子遺傳研究進展;(2)植物營養性狀的分子遺傳學改良原理;(3)植物適應氮素營養脅迫的分子遺傳學特性;(4)植物適應磷素營養脅迫的分子遺傳學特性;(5)植物適應鉀素營養脅迫的分子遺傳學特性;(6)植物適應鐵、銅、錳、鋅、硼等微量元素營養脅迫的分子遺傳學特性;(7)植物對鋁、鉛、汞、鎘、砷等毒害的分子應答。以助於學生掌握植物營養的分子遺傳的基礎知識、研究方法並了解最新進展。
植物生態學
植物生態學是研究植物與環境相互關系規律的科學,是生態學中發展得最為完善的一個分支。本課程將通過課堂教學、野外實踐觀測,使學生能夠掌握現代植物生態學研究的前沿領域和最新理論和方法,了解和把握學科發展動態。主要介紹:植物個體與環境因子的生態關系(包括光、溫、水、大氣及土壤等因子);植物種群生態;植物生殖生態;植物群落生態;植物生態系統;應用生態學等。
細胞工程學
細胞工程是現代生物工程中涉及面極其廣泛的一門生物技術,本課程系統講述細胞工程領域的主要技術原理與方法,全面介紹細胞工程知識體系的基本內容,並及時反映該領域的最新進展,為學生將來從事細胞工程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奠定基礎。
高級生物統計學
本課程將根據實際應用,主要介紹生物統計應用注意點以及試驗數據的收集和試驗設計方法。內容涉及統計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條件和原理、多元統計分析方法(多元回歸相關、通徑分析、因子分析、典範相關、聚類分析等)以及各種現代試驗設計方法。並採用上機操作學會相關的多元分析。幫助學生提高試驗數據處理的能力。
蛋白質組學
21世紀生命科學實際上已進入了後基因組時代,蛋白質組學是後基因組時代功能基因組學的新興學科,也是生命科學最重要、最熱點的研究領域之一。本課程主要講述內容包括:蛋白質樣品的全息制備,雙向凝膠電泳,電泳圖譜的圖像分析,生物質譜技術和蛋白質鑒定,蛋白質組研究中的定量方法,蛋白質組研究中的翻譯後修飾分析,亞細胞蛋白質組學,蛋白質組研究中的非凝膠技術,蛋白質相互作用和蛋白質晶元,蛋白質組生物信息學,以及蛋白質組學在生命科學各領域研究中的應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蛋白質組學的基本理論和研究方法,並能夠開展相關研究。
高級植物生理學
植物生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所研究的內容和范圍在不斷擴大和深入,最為明顯的是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的概念與技術已融入植物生理學。因此,21世紀的植物生理學將逐漸發展成為圍繞植物生命活動過程的功能實現與調控,在植物功能基因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的水平上全面探討植物生長發育分子機理的全新學科。本課程包括植物基因、細胞、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營養和代謝、植物激素、生長發育、信號傳導、環境與植物的關系等方面的內容。
發育生物學
發育生物學是生命科學中一門新興的學科,是當代最活躍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之一,它應用現代生物學技術研究多細胞生物從生殖細胞的發生、受精、胚胎發育、生長、衰老和死亡等生命過程發展的機制。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遺傳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生理學、免疫學、胚胎學、進化生物學以及生態學等多種學科整合在一起,揭示生命活動的本質。它既是重要的基礎生命科學,又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本課程將關注發育生物學科學研究動態,使學生了解動物和植物發育生物學的進展,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把對生命科學的認識延伸到前沿。
開設院校
A等院校:北京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蘭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暨南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大連醫科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川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吉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汕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南大學
B+ 等: 南京農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四川農業大學、東北農業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山西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湖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雲南大學、內蒙古大學、東南大學、石河子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天津大學、江南大學、南京林業大學、上海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徐州醫學院、黑龍江大學、廣東醫學院、湖南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東華大學、湖南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天津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山西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
B 等:福建師范大學、首都醫科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遼寧大學、青島農業大學、鄭州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新疆農業大學、安徽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江西農業大學、深圳大學、廣西大學、河北大學、寧波大學、中國葯科大學、大連大學、遼寧醫學院、安徽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貴州大學、福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華大學、沈陽葯科大學、北京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沈陽農業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科技大學、新疆醫科大學、河南師范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佳木斯大學、寧夏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揚州大學、廣西師范大學、昆明醫學院、廣西民族學院。
就業前景
該專業的畢業生多在實驗室里工作,此外,刑偵和醫學檢驗也會涉及該專業中的DNA分析技術、PCR技術等,因此,該專業畢業生也可以到公安系統或醫療機構工作。如果所學的專業研究方向是有關葯物方面的,就業機會也比較多。
專家建議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學科發展很快,而且涉及面很廣,從長遠來看,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就往年的招生人數來看,各院校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的招生人數並不多,一些著名的重點院校如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競爭非常激烈。
『拾』 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碩士培養
1.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樹立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具有良好的敬業精神和科學道德。品行優良、身心健康。
2.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知識,系統地掌握經濟管理方面的理論、方法和信息技術,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本領域復雜實際問題和從事科學研究能力的T字型高級管理決策人才與高級管理技術人才。
3.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良好的合作精神、較強的交流能力和終身學習能力。
1.學科專業
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包括管理信息工程、營造與房地產兩個二級學科),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
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包括會計學、企業管理與技術經濟及管理三個二級學科),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
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包括國際貿易學、金融學兩個二級學科)按一級學科制定培養方案
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的兩個二級學科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分別按各自的二級學科制定的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研究方向
(1)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一級學科,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學型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商務智能;系統工程理論及方法應用;數量統計分析、決策理論與優化模型;知識管理及應用;工程項目管理;建築管理現代化與國際化;房地產投資與管理;城鎮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2)應用型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電子商務、電子政務、商務智能;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數量統計分析、決策理論與優化設計;知識管理及應用;工程項目管理;建築管理現代化與國際化;房地產投資與管理
(2)工商管理按一級學科,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學型研究方向
技術創新與技術管理;產業與區域發展理論;風險分析與管理;現代製造系統管理理論;戰略管理與現代組織理論;市場營銷理論;會計理論與實務;成本與管理會計理論與方法;財務管理理論與方法
2)應用型研究方向
項目管理決策;企業創新與創業管理;企業運營與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營銷策略;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公司理財;成本與管理會計應用
(3)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1)科學型研究方向
國際產業與技術轉移;國際貿易政策與實務;產業組織與管理;金融政策與規制;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金融風險控制
2)應用型研究方向
國際產業與技術轉移;國際貿易政策與實務;產業組織與管理;金融政策與規制;資本市場與貨幣市場;金融風險控制
(4)行政管理二級學科,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公共管理理論與研究方法;公共部門改革理論與實踐;公共政策分析;公共項目評估與管理
(5)土地資源管理二級學科,學科主要研究方向:
土地資源信息管理;土地利用與土地規劃;城鎮建設與管理;資源與環境管理
根據學生志願、畢業去向、就業形勢、學科建設和培養條件等方面,在學生入學後一周內對碩士生,按科學研究型和應用研究型兩類組織完成分類培養的分流工作。兩種模式的比例大致為1:1,兩類比例可根據學生志願、入學分數、學科建設和培養條件等進行適當調整,
科學研究型碩士生的培養方案適當增加了理論性課程比例,學分要求較多。學位論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難度。該類學生中的學習成績優異者可以申請直接攻讀本學科的博士學位。
應用研究型碩士生的培養方案適當增加應用性課程比例,學分仍按學校目前要求執行。學位論文要求較好地管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夠獨立運用管理學理論與方法對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的管理實際(或有實際應用背景的)問題進行較深入研究,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該類學生可以通過考試攻讀本學科的博士學位。
課程學習時間:
科學研究型碩士生原則上用0.75~1 學年時間完成。
應用研究型碩士生原則上用0.75學年時間完成。
學位論文時間:
學生實際學習年限取決於論文完成的進度與質量。論文質量達到要求者可2年畢業,屆時質量不達標者延長0.25至0.5學年。對延長0.5學年後論文質量仍不達標者,屬未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學業,按學校相關規定處理。
(一)課程學習要求
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掌握科學研究方法和技術,並具有運用所學知識獨立思考本學科學術問題和復雜實際問題的能力。了解並能夠隨時追蹤國內外本學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初步具有使用第一外國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
(二)課程體系和學分要求
課程體系設置詳見培養方案。
碩士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學分要求:
科學研究型碩士生所修學分的總和不少於34學分,最多不超過35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23學分,選修課不少於8學分,前沿專題課、學術活動和外語論文共3學分。
應用研究型碩士生所修學分的總和不少於30學分,其中學位課不少於19學分,選修課不少於8學分,前沿專題課、學術活動和外語學術論文共3學分。
對缺少經濟學與管理學門類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確定3門相應的本科生主幹課程作為補修課程。補修課程列入學生個人培養計劃,只記學時和成績,不計學分。
對第一外語為非英語的碩士生一般應選英語為第二外語作為補修課(0學分)。
1.完成學位論文工作的基本要求
碩士生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碩士學位論文工作。
(1)科學研究型碩士生學位論文的規格仍按目前學校的論文規范要求進行,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與難度,重點培養學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能力,為將來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或攻讀博士學位打下基礎。此類學生可以選擇以下兩種方式之一進行論文工作:
1)按碩士培養計劃進行並完成碩士學位論文,答辯通過並通過學位資格審查後獲得碩士學位。
2)不作碩士論文工作,直接按博士培養計劃進行論文工作,在進行博士學位開題報告的同時,由以導師為主組成的專家考核小組對學生進行全面認真的考核,考核合格者可在獲得博士學位的同時獲得碩士學位。
詳見哈爾濱工業大學「關於碩士生進行推薦攻博資格確認工作的規定」,申請答辯時要求此類學生中的推免生要在正式出版核心及以上刊物上發表或錄用一篇學術論文。
(2)應用研究型碩士生學位論文的規格基本上仍按目前學校的論文規范要求進行,要求能夠獨立完成一個具有一定難度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工作,側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參考文獻和綜述要偏重於實際應用,參考文獻的數量、國外文獻和近期文獻的比例可適當降低要求,但學生要對所進行的深入實際的調研等工作情況給予適當的反映。對應用研究型碩士生沒有發表文章的要求。
2.題目確定
學位論文的選題一般應結合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項目,鼓勵面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選擇課題。確定學位論文工作的內容和工作量時應全面考慮碩士生的類型(科學研究型或應用研究型)、知識結構、工作能力和培養年限等方面的特點。學位論文的題目一般應於碩士生入學時或第二學期初確定。
3.開題報告
碩士生學位論文開題報告一般應於研究生入學後的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開學後三周內完成。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為:課題來源及研究目的和意義;國內外在該方向的研究和發展情況及分析;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及進度安排,預期達到的目標;為完成課題已具備和所需的條件和經費;預計研究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主要參考文獻。
對科學研究型學生開題報告的要求為:開題報告字數應在6000字左右;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應在3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獻應不少於三分之一。
對應用研究型學生開題報告的要求為:開題報告字數應在6000字左右;閱讀的主要參考文獻應在20篇以上,參考文獻和綜述要偏重於實際應用,其中外文文獻應不少於四分之一。開題報告中要有適當內容反映學生開題准備階段所進行的實際調研工作的情況。
4.中期檢查
碩士生學位論文的中期檢查一般應於研究生入學後的第三學期末(即開題後一學期)或第四學期開學後三周內完成。完成。中期檢查的主要內容為:論文工作是否按開題報告預定的內容及進度進行;已完成的研究內容及結果;目前存在的或預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論文按時完成的可能性。對學位論文工作中期檢查的具體要求見《哈爾濱工業大學關於進行碩士生學位論文中期檢查工作的要求》。
5.論文答辯
學位論文答辯一般在碩士生入學後的第四學期末進行。碩士生在申請答辯前,必須達到《哈爾濱工業大學關於碩士研究生在攻讀學位期間發表學術論文的規定》的要求。碩士生學位論文答辯應按照《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答辯及學位申請工作細則》進行。
實行導師負責制。導師應根據培養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每個碩士生制定培養計劃。導師要全面地關心碩士研究生的成長,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並重。系統的研究生課程學習必須在學校進行,科學研究型的學位論文工作一般在學校進行;應用研究型的學位論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學校進行或在學生的擬就業單位中進行,但要經學校、導師、學生和工廠或企業四方協商簽定合同並在學院備案才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