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閱讀題英語地理
Ⅰ 英語地理題
1.Russia 俄國 1707540000 平方公里
2.China 中國 9600000 平方回公里
3.America 美國 9372614 平方公里
4.Brazil 巴西 8547403 平方公里
5.Australia 澳大利亞答 7682300 平方公里
6.France 法國 551600 平方公里
7.Japan 日本 377800 平方公里
8.Italy 義大利 301000 平方公里
9.English 英國 244100 平方公里
Ⅱ 地理和英語問題
(1)
5輻射
6白令海峽抄
7珠穆朗瑪峰
8溫帶大陸性氣候
9
10
11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12貝加爾湖
13裏海
14亞洲
15阿拉伯半島
16喜馬拉雅山脈
17東京 首爾 平壤 烏蘭巴托
18西西伯利亞平原
19死海
20馬來群島
21獨立較晚,殖民地時間長
22東亞 南亞 西亞
23亞馬孫平原
24科迪勒拉山系
25安第斯山脈
(2)
26本州島
27曲折 海灣
28富士山 東京
29和服
30瀨戶內海 東京灣
31
32
33多 少
34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35
36
37多山 溫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38
39寮國
40
41湄公河
42印尼
43
44
45新加坡
46東南亞
47廣東 福建
48熱帶季風
49熱帶雨林
50亞洲 大洋洲 太平洋 印度洋 馬來半島 蘇門答臘島 馬六甲海峽
51眾多 中國 二
Ⅲ 地理 英語翻譯
地理
geography
例句:
(全世界或一個地區的山川、氣候等自然環境及物產、交通、居民點等內社會經濟因素的總容情況)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a place:
be familiar with the place and its people
熟悉地理民情
(地理學) geography:
economic geography;
經濟地理
physical geography
自然地理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Ⅳ 高一上學期沒學習,想從現在開始學,晚不晚可以告訴我 語文英語地理政治歷史都要怎麼學嗎謝謝謝謝
其實打好基礎很重要,但是沒有一個好的開始也不代表不能成功,一個不完美的開始總比版沒有開始權好的多。其實能不能學好,關鍵在於你能不能堅持。學習需要你把心思放在裡面,當你把它作為一項任務一個負擔來完成的時候,它就會變得枯燥而你會覺得學習過程是如此的痛苦;如果你能夠因為喜歡這些學科對這些學科感興趣而帶著好奇帶著求知慾去學習,感覺就會輕松和好學的多。不要把每個學科作為通過高考的工具來學習,高考並不是你的終點,人生的路很長,你學習的這些知識在你今後的每一刻都是有用的。語文和英語是用來交流的工具,語文培養的是你的語言組織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溝通能力,所以建議多做閱讀、多寫作,英語詞彙量很重要、口語亦然,建議多說、多聽、多讀、多寫。你是文科生啊,政治、地理、歷史說實話我經驗不多,因為我以前是理科生,而且現在的教學模式和題型變動很大,個人認為它們已經不能局限於死記硬背的學習模式,更注重於你的分析和思考能力,而這些東西其實是會伴隨你一生的東西,不要認為以後工作用不到,政治、地理、歷史在你今後的社交、工作、生活中大有用武之地。
Ⅳ 高一如何能學好英語、物理和地理
地理要多看風光旅遊片。就當放鬆。邊看邊增長地理知識。
多看課本。做筆記。自己看看什麼要考就記下。
我推薦你看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書裡面就是介紹各國氣候文化的。對你很有用。
Ⅵ 怎樣學好高一的化學,英語還有地理說具體點。謝謝
高一的化學還是比較簡單的吧 就是理解就可以了 多做點題
英語的語法很重要 但還是做題專為主 只有屬知識 沒有實踐是不頂用的 我中考的時候就是做了很多題 佔了很大的光
地理吧 好像是背得熟點吧 我是理科生 所以不怎麼懂得地理 但是不會就問老師還是要的的
我覺得在高一的時候還是為自己打算一下 有個側重點比較好 到了高二容易分科 你可以事先考慮你是要學文科 還是理科 把側重點找好 對以後也有幫助 現在也可以稍微的忙裡偷閑
Ⅶ 地理、英語題目
1.南極的地下為什麼埋藏著豐富的煤炭呢?
大約幾億年以前地球上氣候溫和,非常適宜各類動植物的生長,並且這樣的的氣候是地球上到處是茂密的森林,但是後來由於地質作用(比如特大型的地殼上升或下陷,將地球表面的森林埋入地下,後來又經過數千萬年的演變成為煤。後來隨著地球的運動,地球由一個集中在一起的大陸然後慢慢分離(德國人魏格納有一個大陸漂移學說)其中一部分漂移到現在我們的南極,也就是現在的南極洲大陸。
2.企鵝和北極熊他們有什麼特殊的生存本領,能在冰天雪地里生活,不怕嚴寒嗎?
樓主有沒有發現企鵝和北極熊的肚皮上都有一層看起來很厚的毛皮(其實這些都是脂肪,脂肪有保暖的作用)。
3.對日本政府的捕鯨行為你有什麼看法?
從我本人的立場上我堅決反對(愛爾蘭人禁止捕鯨的原因是沒有一種能夠讓鯨快速死去的方法,現在捕鯨用的都是捕鯨槍,在鯨死以前,要經歷很長的痛苦。)但是我站在日本人的立場上的話,我可能不會反對,因為這和日本的民族性格有關,早在古代日本就有捕鯨的傳統,這是他們的一個傳統。比如,朝鮮和韓國有吃貓肉的傳統,而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
4.He doesen't know the place very well,because he isn't a ( local )peron.
5.Cai Lun was great becaue he ( invented ) paper.
6.What other things can you see in the house?(改為同義句)
(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house?(同義)
7.No talking in class.
(Don't talk )in class.
8.There is no food in Eddie's blow.
Eddie( has no food )in his blow.
Ⅷ 人教高一一線精煉各科答案(數學 物理 化學 地理 政治 歷史 英語 語文)
額。。。自己網上搜索。。。
Ⅸ 距離高考還要130天,二模語文95數學60英語93政治59歷史39地理57,我該怎麼努力,考一本可能嗎
只要你知道自己的薄弱環節,然後規劃好學習時間,踏踏實實補救知識點輔以練習,最好還有錯題分析,反復強化,很有可能的。平時錯得多,不就是在為你最後考試查漏補缺么。好多黑馬平時不怎麼樣,照樣高考突飛猛進的。
具體建議如下;
1,英語基礎可以的話,上課認真點,不懂及時解決。總之跟著老師走,分析錯題
2,地理把該記憶的知識點整理好,或者看著現成的資料,反復理解(一定要理解)記憶。不會多問老師,多和同學交流學習,基礎知識最重要,也占出題大部分比例。太太難的題目可以先撇開。等你基礎知識不好了,在綜合看難題。
3.數學,基礎知識點一定要記憶掌握好,可一天早中晚多次翻閱記憶,然後掌握典型題目。還有必須整理錯題本,每周一遍,分析強化。 考試的時候,每道題按步驟寫,有可能本來不會的題目也能解出來了。
4,。不要給自己胡思亂想的時間,每天想著掌握知識就好了。例如,吃飯路上可以拿著學習卡片問同學公式什麼
5.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一定是對的。
6.找一個基礎稍好一點點的,一起努力吧。
Ⅹ 幫我弄一下初二語文歷史英語地理的復習題綱啊~~
初二上地理復習提綱(人教版)
期末總復習 ,有兩種版本,可因個人需求與喜好來進行選擇,
版本一
1、從東西半球看,她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她位於北半球。
2、從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3、從緯度位置看,大部分位於屬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部分位於熱 帶,沒有寒帶。
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
5、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000多千米,相鄰的國家有14個。
6、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分別是日本、韓國、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7、我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8、渤海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9、全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縣、鄉三級。
10、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11、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人口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大
12、為了使人口數量的增長,同社會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條件相適應,我政府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3、我國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特別是東南沿海更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4、我國人口分界線是黑龍江省黑河市到雲南省騰沖市。
15、我國人口最多的河南省,面積最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6、在我國各民族中,漢族人口最多,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
17、漢族的分布遍布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最為集中,少數民族的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地區。
18 各民放分布具有大雜聚,小聚居的特點。
20、我國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建立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民族鄉等。
21、我國西部地形多以山地、高原、盆地為主,東部則以平原和丘陵為主,地勢的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2、第一階梯青藏高原雄居西南,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
23一、二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二、三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24、四大高原是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
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達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 ,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25、黃土高原的特徵質地疏鬆,缺乏植被覆蓋的地方水土流失嚴重,溝壑縱橫,內蒙古高原的特徵地面平坦,一望無垠,青藏高原的特徵冰川廣布 ,雲貴高原的特徵地面崎嶇不平。
26、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
27、開以利用山區和時候,要特別注意生態環境 建設。
28、山區包括山地、崎嶇的高原和丘陵 ,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 。
29、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
30、1月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31、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龍江漠河 ,夏季最熱的地方是新疆吐魯番 。
32、號稱我國「三大火爐」的是重慶、武漢、南京 。
33、我國從北到南劃分為5個溫度帶是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 。還有一個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 高原 氣候區。
34劃分溫度帶主要指標是活動積溫 。
35、我國年降水量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
36我國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 ,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 。
37、一個地方的降水量和蒸發量 對比關系,反映該地氣候的濕潤程度。
38、干濕地區的劃分是依據氣候的干濕 程度,我國四個干濕潤是 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
39、我國南北溫差大的主要原因是緯度位置,冬季風
40、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42、季風氣候的最大優點雨熱同期,是但它會帶來一些災害性天氣如寒潮、水旱災害、台風。
43、我國最大的內河流塔里木河 ,河水主要來自於昆龍山、天山的冰雪融水 。外流河如長江,河水主要來自於天然降水。
44、世界上最長,開鑿最早的人工河是京杭大運河。
45、黃河發源地巴顏喀拉山,注入渤 海。
46、具有「塞上江南」美稱的是河套平原。
47、黃河上中游的分界是河口 ,中下游的分界是孟津。
48、黃河下遊河床逐漸抬高,成為「地上河 」
49、黃河在流經中游 河段後,產生的泥沙最多,原因是流經的地形是黃土高原
50、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 山脈,注入東 海,它是我國長度 最長、水量 最大、流域面積 最廣的河流,有「水能寶庫 」和「黃金水道 」之稱
51、長江上游中游的分界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湖口。
52、長江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宜賓 城市以下四季都能通航。
53、有「九曲回腸」之稱的是荊江 ,本河段的治理措施是裁彎取直。
54、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的三個主要來源是、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的漢江。
55、對於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合理,並注意保護和培育 ,便能實現永續利用,對於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該十分珍惜和節約使用 。
56、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是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57、根據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狀況把土地資源分為 、耕地、林地、草地、建設用地。
58、我國人均土地資源佔有量小,且各類土地資源所佔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 少、林地多、難利用土地不足,特別是後備土地資源 與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59、我國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內陸地區。
60、土地資源的人為破壞現象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佔耕地。
61、土地資源的一項基本國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
62、地球上的水,海洋水佔97%,淡水資源 佔2.5%
63、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絕大多數為兩極和高山的冰川 ,其餘大部分為深層地下水 。目前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和淺層地下水 。
64、我國水資源總量少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度尼西亞,,位於世界第 6 位,若按人均計算,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
65、從時間分配看,夏季 季降水集中,冬春季 季降水少。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的措施興修水庫 ;
66、從空間分布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特別華北和西北 地區缺水最為嚴重,進一步加劇了北方的缺水狀況。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是跨流域調水 。
67、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長江 水系水調到缺水嚴重的華北、西北 地區。
68、針對我國水資源嚴重緊缺的問題,節約用水尤為重要。
69、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是交通運輸。
70、歷史上我國著名的四大「米市」是無錫、蕪湖、九江、長沙。
71、在各種交通運輸線中,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西藏省目前沒有鐵路線。
72、貴重或急需的貨物而數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運送。
73、容易死亡或變質的貨物,多採用公路 運送。
74、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一般選擇水運、鐵路 運送。
75、農業的生產部門有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
76、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民的基礎主業。
77、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有我國四大牧區是內蒙古牧區、青海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
78、林業集中分布在東北、西南、東南 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區是我國淡水漁業最以達的地區。
79、糧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麥公布呈現「南稻北麥 」格局。
80、油料生產形成了長江油菜帶和黃淮花生區 兩大生產區。
81、糖料作物則呈現明顯的「南甘北甜 」的分布特點。
82、棉花生產以北方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三大棉區。
8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
8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開了試驗區。
85、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特點1。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 所佔的比重大。2。銷售收入中,用於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3。產品更新換代快。
86、高新技術產為是以電子和信息 類主業為「龍頭」產業。
8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民區多依附於大城市 ,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88、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方面要考慮自然環境的差異,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
1、我國地理位置的優點?P3
2、你了解的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P17
3、地勢對我國氣候、河流的流向、東西交通主生的影響?P23
4、山區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30
5、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4
6、不同的干濕區對我們生產、生活產生的影響?P37
7、評價我國土地資源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P67
8、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P105
9、「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要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地理條
件?P107
10、高新技術主業的特點?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