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裁教學法英語閱讀
『壹』 高中英語閱讀 體裁分析
閱讀理解不僅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難點,
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在教學中,教師應該自覺地運用體裁分析方法,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的體裁結構、篇章模式和篇章類型,分析作者謀篇布局的特點和遣詞造句的手法.
『貳』 如何有效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朱鳳田 山東菏澤市牡丹區解元集中學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之一,在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主要教學目標之一,而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閱讀是學生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動力不足,方法不當。究其原因,也並非與老師完全無關,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更側重於語篇的分析理解、語法知識點的講解,而對於閱讀方法的培養,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現象。多數學生採用一個單詞對應一個漢意,直接翻譯成漢語的做法。另外,學生的閱讀量少,僅僅局限於課本中安排的篇目以及部分習題中出現的文章,課外讀物涉及的少。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科學有效地進行閱讀,激發其興趣是值得我們探討的問題。 一、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英語閱讀提出的要求 1. 能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能根據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 2. 能讀懂簡單的故事短文並抓住大意;能從文章中找出有關信息;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 3.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理解簡易讀物中事件發生的順序和人物行為;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 4. 能讀懂說明文等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和簡單的個人信件。 5. 能使用英漢詞典等工具書幫助閱讀理解。 6. 五級目標要求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 可見,在閱讀教學上,除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還應該增加課外閱讀量。 二、閱讀教學的幾點建議 1. 閱讀材料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現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來進行。如初一、初二的閱讀材料,傾向於生活實際功能,如問路、指路、接聽電話、天氣表達、尋物、招領等;而在初三、初四的閱讀材料中,人文情感、社會責任、道德倫理深深隱含在其中。另外,多選擇一些與所學課文訓練要點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學生感到學有所用,從而強化課內學習。 2. 做好閱讀前的必要鋪墊和激發興趣工作。 3. 閱讀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出問題,口頭的或者書面的,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此外,老師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教會學生粗讀文章,以了解大意,並能夠快速查找某一特定信息;教會學生分段細讀,抓住主要事實、關鍵語言點,明了文章結構,深度理解。 4. 學生平時閱讀英語文章、報刊雜志以及各級各類考題中的閱讀理解部分,務必要做到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文章,不要逐詞閱讀。要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一開始總是信誓旦旦,下決心要把文章讀懂讀透。但是在這種觀點的指引下,閱讀往往就會走入誤區,因為太過於注重每個單詞、每句話的意思,而忽視了對文章結構的整體理解。我們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如何學會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呢?首先,要重視文章的題目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題目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環繞主題展開。首句很關鍵,因為首句是文章的導入,點明作者寫文章的意圖、背景等。其次,要重視每段的最後一句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每段的最後一句常常是該段的結論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後一句就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所以我們在閱讀文章時要養成一種習慣:見了文章的題目,要稍微停頓一下,猜一猜,這篇文章大概會寫些什麼,如果讓我來寫,我會怎麼寫。然後你會饒有興趣地讀下去。(當然,在考試中,為了節省時間,猜測這一環節可以省略。)接著再往下閱讀時要特別注意每段的第一句與最後一句,這樣就既把握住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整篇文章的框架結構,又節省了閱讀時間,提高了閱讀效率。 5. 在平時教學中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少學生不會使用工具書,遇到生詞,先問老師。乍眼一看,閱讀課進行的轟轟烈烈,學生不懂就問,閱讀積極性高漲,殊不知,這樣的閱讀不科學也低效。我們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提倡學生遇到疑問查找工具書,逐步培養其獨立閱讀的良好習慣。老師注重並教會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書是指導學生獨立閱讀的保障。另外,在閱讀過程中老師也要指導學生正確處理詞彙障礙,遇到生詞時,如果不影響語義的理解,跳過它,繼續閱讀,這有利於提高閱讀速度,不打斷閱讀思路。有時可以通過上下文,在具體的語境中推測詞彙的意思,不要一遇到生詞就搬詞典。 6. 教師要充分發揮指導作用,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略讀、尋讀、按照意群閱讀的習慣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閱讀質量和速度。在閱讀中要求學生改掉不好的閱讀習慣,如用手或者筆指讀、出聲讀、以單詞注視點閱讀、回視等。課堂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陣地,老師可以教材中的文章為例運用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閱讀教學。 7. 閱讀結束後,老師可以對重難點進行精講,組織適當的口語和筆頭訓練,引導學生背誦幾個好句子,有能力的同學要求復述文章(選擇有價值的文章復述,否則只是增加學生負擔)。 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靠的是持之以恆的努力。所以指導學生在課外廣泛閱讀是很必要的,讓學生做好閱讀筆記,寫下有價值的生詞、好句子,或者是自己對文章大意的歸納以及自己的閱讀感受。同時老師要查閱筆記,科學及時地給予評價。為了調動積極性,引導學生更用心地去進行英語閱讀,評價可以只是以認真程度、努力程度來進行,不以好壞而論。
『叄』 做英語閱讀理解有哪些技巧
做英語閱讀理解的技巧有:
1、若針對舉例子、人物言論出題,需要查找例子以及人物所說的句子前後的內容,然後與各選項逐一核對。
2、在出現一些關鍵詞,如however,but,moreover, therefore,thus時,要特別注意句子前後意義的轉折、遞進、因果等關系。
3、細節理解題的答案一般是同義替換項或者同義轉換。
4、選項中有絕對語氣詞的一般不是答案。如: must,never, the most, all, merely, only, have to, any, no,completely,none, 等。但不是絕對,也有例外。
5、注意選項中的副詞、形容詞和介詞短語等與原文是否一致。如:must, may, often,should, usually,might, most,more or less,likely,all, never, few等存在程度不同,經常被偷換,往往被忽視。
6、注意干擾項特點:與原文內容相反;與原文內容一半相符,一半不同;敘述過於絕對化;原文沒有提及。
(3)體裁教學法英語閱讀擴展閱讀:
閱讀積累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彙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所以要提高閱讀水平,我們就得學會積累詞語。我們不妨這么做:在通讀全文後看第二遍,遇到生詞盡可能根據上下文來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查詞典,然後將這些詞抄寫在一本可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
每當有空時,就拿出這個小本子來背誦記憶。這樣做不但不費時,而且效果也很好。因為不時地接觸、反復地記憶,詞彙量會增加得很快。
另外,句子都能看懂,但讀完文章印象卻不深,這就牽涉到對文章框架結構的整體理解。首先,要重視文章的標題和文章的首句,因為文章的標題或首句就是文章的主題,文章的內容就是圍繞主題展開的;
其次,文章的結尾句往往是這篇文章的結論或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再次,善於標注文章關鍵句,可以幫助你掌握文章的全貌,理解文章的主題。很多題目就是圍繞它們而設計的。
『肆』 如何學習體裁分析理論
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其重要性日益顯著,越來越多的人為了工作或學習的需要學習英語寫作。對於將在國家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中國大學生來說,英語寫作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雖然近幾年來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寫作仍然是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英語寫作教學的研究。 本文以體裁分析理論為基礎,探討了體裁這一概念在大學的英語寫作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學者對體裁的研究可謂源遠流長,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臘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時期,而且體裁研究涉及到許多學科和領域,各研究者又都根據自己研究領域的特點來探討體裁,於是出現了很多不同的體裁研究理論、方法和框架。本文首先界定了體裁這一概念,認為體裁是一種文化現象,是一個言語社團的成員所共有的常規,在語言中表現為一種共有的語義結構特徵,在社會交際中表現為一定的行為、活動和事件的類型,在一定的語境中表現為講話者和聽話者用以交際、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張德祿,2002)。作者還回顧了體裁分析的發展過程,探討了哈桑(Halliday & Hasan,1985)提出的體裁結構潛勢及其理論研究框架,在此理論中有三點值得注意:1)語境配置,即「實現語場、語旨、語式的值」,可以預測語篇的結構成分、成分的重復與順序;2)每個體裁都有體裁結構潛勢,包含語篇的必要成分和非必要成分,其結構遵循一定的次序,這就意味著語境配置的三個變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測體裁結構潛勢;3)「體裁是由語篇的必要成分來定義的」,也就是說具有相同必要成分的語篇屬於同一個體裁。非必要成分決定同一個體裁的語篇變異現象(方琰,2002)。在此理論框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語境、情景語境、語篇結構和語言形式等因素都對英語寫作教學有很大的啟示。 其次,作者論述了國內大學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分析了英語寫作中學生在心理、語言和認知方面存在的困難,同時指出目前的英語寫作教學大綱和教材對體裁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論述寫作的功能時,作者認為寫作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用完整、得體、連貫的語篇進行交際的能力。在寫 作教學領域,受到學者和教師普遍關注的有三種教學模式:成果教學法,過程教 學法和體裁教學法。成果教學法在國內長期居壟斷地位,但它過於強調語言知識, 忽略了學生語篇層次上的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的作文被當作成稿修改評判,不 利於寫作能力的提高。過程教學法認為寫作是一種交際活動,注重從寫前構思, 寫作到修改、定稿等一系列活動,有利於學生獲取寫作技巧,發揮潛能,因而在 我國正受到關注並得到應用。但它忽略了文章所屬體裁的特點和語言知識的輸 入。體裁教學法在近幾年被介紹到國內,它強調文章的語言、建構等特點取決於 文章的交際目的,把體裁分析理論運用到了寫作教學中去,但忽略了寫作技巧。 鑒於這三種教學法各自的優缺點,本文最後從探討寫作的性質出發,認為過 程體裁教學法(Badger&White,2000)是一種集三者的優點於一體的綜合教學 模式,能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是,Badger和white沒有給出具 體的可操作的寫作步驟,作者根據對三種教學法的理解並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 就過程體裁教學法提出了直觀、便於靈活操作的寫作流程圖,同時為了更好的闡 釋這一教學法,用一具體的體裁—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來做進一步的說明,分析 了議論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勢,並就各個寫作步驟提出了可行的教學技巧。 本文共由六章組成。第一章主要介紹本課題的研究意義,研究的理論基礎, 以及本文的結構。第二章是文獻綜述,界定了體裁這一概念,回顧了體裁分析的 發展過程,主要探討了哈桑的體裁理論研究框架以及所涉及到的因素對英語寫作 教學的啟示。第三章論述了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以及英語寫作教學 的重要性,並介紹和評價了目前在寫作教學領域己建立的三種寫作教學模式。第 四章主要討論了Badger和White提出的過程體裁教學法,提出了直觀靈活的寫 作步驟。第五章是運用具體的體裁—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來闡釋過程體裁教學法 的寫作過程,並就各個寫作步驟的教學提出了可行的教學技巧。第六章是結論, 總結全文,並提出今後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