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小學英語趣味閱讀參考文獻

小學英語趣味閱讀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01:54

❶ 求一篇3000字左右的小學英語教育論文

巧用計算機創新小學英語教育 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隨著我國改革開 放的進一步深入和經濟的迅速發展,英漢雙語 教學日益紅火。有關雙語教學實踐證明,多種 語言同時學習,更有利於學習者語言素養的提 高[1]。但是,由於我國漢語環境的限制,小學生 的初學年齡[2]、英語師資質量的欠缺以及小學 生專用的英語教輔材的缺乏等因素,影響了小 學生英語的興趣,降低了教學質量[3]。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大量使用電 腦輔助小學生學英語,把英語學習與電腦學習 結合在一起,以字母教學和電腦指法練習作為 兒童英語學習的切入點,通過英語和電腦雙項 有機結合訓練,使語言教學與技能訓練有機結 合,手腦並用,既增強兒童對英文的記憶,又訓 練兒童初步操作電腦的基本技能;在此過程中, 配合美妙的音樂旋律,寓教於「機」,寓教於 「樂」,可大大提高兒童英語學習興趣和學習效 率,為小學英語素質教育提供了一種新型教學 方法。 一、手腦並用,以機代筆 傳統小學英語教育中計算機只是英語教學 的一種輔助手段。這里的巧用計算機,是指在 傳統媒體對教學作用基礎上,在字母教學最初 階段,通過鍵盤字母所在位置教學字母,讓學生 手腦並用,以機代筆,真正做到英語教學與電腦 教學的完美結合。 字母教學是兒童英語學習乃至成人英語學 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兒童英語教學 僅僅停留在一般簡單的口語訓練上,很難持續 下去作更深入地學習,因此恰恰是26個字母教 學是兒童英語學習中最重要的基礎與關鍵。電 腦中指法練習使得這一學習變得輕松、活潑、自 由、充滿生趣。以機代筆,從小便讓他們使用現 代化的學習工具,培養兒童的現代化意識。當 孩子們好奇的大眼瞪著五顏六色的鍵盤進行各 種操作,他們所有的感官能夠被充分地調動。 托尼.斯托克威爾說:「要想快速有效地學習任 何東西,你必須看它、聽它和感覺它。」(《快速 學習的理論和實踐》)傳統兒童英語教學中正 因為缺乏這一充滿趣味的「感覺」而顯得枯燥、 單調、無味。電腦中的指法練習則在兒童接觸 英語的最初一剎那就捕捉到每一位兒童好奇之 心,讓他們在愉悅的身心活動、游戲中,不知不 覺走上了英語學習的人生歷程。 字母教學與電腦指法練習相結合僅是方法 而非目的本身,其最終目標是為了講說英語、學 習英語。兒童具有內語言傾向即天生的語言能 力,母語與非母語是相對的,越是兒童時期,這 種內在的語言能力越強(2歲左右),而正是這 種強大的內在語言能力在驅使並影響著兒童的 字母學習與指法練習,使這種訓練以最快捷的 方式為語言學習服務。 二、字母教學打破思維定式 利用電腦鍵盤所在位置教學字母,改變了 傳統的字母順序教學方法,打破了學生思維定 式,有利於知識的掌握。傳統的字母教學,一般 是將二十六個字母│a, b, c, d, e│,f g, h, ,i j│ k, ,l m, n│o, p, q, r│s, ,t u, v│w, x, y, z│分幾 組來教學,只是簡單地化難為易,既雜亂又沒有 規律可循。其實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早已通過 漢語拼音的學習對26個字母的順序熟記於心, 且用此順序教學,易使漢語拼音的讀音對英語 字母的學習產生負效應。因此當老師教授英文 字母的正確讀音時,有的學生則根據已掌握的 字母順序順出字母的讀音,從而再也沒有耐心 跟老師認真模仿,而當老師再將字母順序打亂, 讓其認讀時,有的學生卻不能見其形,讀其音, 要麼將形狀相近的字母讀音混淆,如「i」和「j」, 「I」和「J」,「p」和「q」等等,要麼讀漢語拼音的 發音,如「a」讀成「啊」、「j」讀成「季」、「i」讀成 「依」、「g」讀成「咯」,有的學生幾年英語學下 來,仍然認不全26個字母。而人民教育出版社 和新加坡泛太平洋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的新 小學英語教材,則把26個字母按其讀音分成│ a, h│,j k│e, b│c, d│g, p│,t v│,i y│o│u│ q│w│,f l│m, n│s, x, z│r│等,分十四課時 完成二十六個字母的教學,盡管也打破了字母 順序教學的常規,但每課時學兩、三個字母看來 容易,但是字母學習歷時太長,難免前學後忘, 效果不十分理想。按照二十六個字母在鍵盤上 的位置,將字母分為│a, s, d, ,f g│h, ,j k, l│q, w, e, r, t│y, u, ,i o, p│z, x, c, v, b│n,m│等六 組來教學效果則不同,每教一組字母時,都是先 教給學生字母的正確讀音,然後讓學生在鍵盤 上找字母,再在老師的示範下將手指與字母在 鍵盤上一一對應,然後老師朗讀字母,學生邊跟 讀,邊在鍵盤上用手指點擊該字母,速度由慢到 快,由單一的左手到右手到左右手交替,到任意 字母,待熟練後,再用電腦上《CAI》指法練習的 軟體和字母游戲軟體進行按鍵練習,直至自由 練習,最後打單詞、句子。通過一個階段的學習 後,我們再將26個字母按發音規律,用不同的 顏色做成卡片,先讓學生按順序朗讀,再將順序 打亂,本以為會出現混淆,或認不得的現象,沒 想到學生卻個個字母發音準確,然後我們又將 同色字母讓學生讀出,並要求說出其中的發音 規律,學生讀完一組字母後,紛紛舉手說出其中 包含的一個共同的發音│ei│、│ai│、│:i│ 等。由此可見,利用電腦改變傳統字母教學順 序的方法,便於知識的掌握,尤其在發音的准 確、辨別方面是任何其他方法無可比擬的。 三、多種感官協調配合 字母教學與電腦指法練習相結合使多種感 官協調活動,促進了學生的智力發展,同時也激 發了兒童的學習興趣,情智統一發展自然得到 很好的體現。 以往的字母學習鞏固是通過拼讀單詞來進 行的,如「face, f-a-c-e」,現在通過英文打字 練習,就可達到鞏固目的,既豐富多彩,又快速 而令人激動,在認讀字母的同時,使用電腦軟體 進行按鍵指法練習,並使這一練習在單詞、句型 學習時得到延伸,學什麼,打什麼,學生在練習 的同時,看到電腦屏幕上的正確的擊鍵手指,字 母所在鍵盤的位置,聽到了電腦指令的發音,如 「pressA(B…)」口中重復,手指在鍵盤上敲擊, 大腦還要思考,搜索字母的位置等。這種能調 動多種感官參與的學習,無疑提高了學習的效 率,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所學知識 在應用中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1981年的生理學諾貝爾獎獲得者之一,美 國醫學生理學家斯佩理教授發現,左腦的最大 特徵是管理「語言中樞」,負責理解語言及數字 計算,它能將復雜的事務細分為單純要素,有條 不紊地進行理化思維,也就是邏輯思維。右腦 負責處理旋律、音樂、圖像和幻想即所謂創造性 的活動(形象思維)。心理學家的研究發現我 國7-10歲的兒童文字的辨認是左半球優勢。 讓兒童學英語的同時,進行電腦操作和各種游 戲就需要動用右腦,以及左右諧調開動的系統 活動,使學生大腦左右半球均勢,有利於學生思 維的發展,特別是右腦能積極活躍起來。又如 我們在教動物名詞時(共有二十個),先由媒體 播放一組動物圖像,請「學生對子(2個學生)」 上台,一個模仿,另一個用英語猜名稱,然後伴 隨著動物的叫聲,媒體展示該英語單詞,教師組 織學生認真模仿,啟發學生歸納其讀音,再讓學 生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叫聲,到講台前表演,最 後再唱帶有聲、形、文的卡拉OK歌曲《This IsA Cat》。這種不斷變化的學習形式、方法,調動了 多種器官。同時也提高了兒童的學習興趣,使 他們鍛煉得耳更聰、目更明、手更巧、心更靈。 為高智能新人的成長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礎。 四、音樂、節奏的教學模式 歌曲、童謠可訓練兒童的語言模仿能力,而 它們的節奏、音樂又能使兒童情緒愉快,促進情 感與美感等心理品質的發展,有利於學生心理 素質的全面發展。 兒童在母親的懷腹之中即一直生活在節奏 之中,胎兒在羊水中波盪,胎兒大腦隨著母親的 呼吸、心跳節奏而不斷發育,胎兒與生俱來就生 活在大自然的美妙節奏之中。事實上成功的兒 童英語教學往往少不了音樂、歌曲。為了驗證 音樂對英語教學的輔助性作用。在指法練習 中,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兩大組,一組在練習時 播放音樂《Do,Re,Me》,而另一組則不配音樂。 實驗初步發現:播放音樂的一組,學生隨著音樂 有節奏、有序地而整齊的練習,而未播放音樂的 一組則很難組織,效率差,這說明音樂節奏在兒 童指法練習中作用較大。學習字母也同樣如 此。在指法教學中讓孩子想像自己在彈鋼琴, 只不過彈出的不是音符而是字母,彈到哪個字 母就把哪個字母唱出來,如1234554321(asdfgg- fdsa)用簡單音階唱出字母所在鍵盤的順序,兒 童們完全為這一鮮明的節奏所感染所陶醉,他 們的手、口、眼、腳、身體每一部分,尤其是他們 的大腦和心靈都一直處於有節奏的音樂之中, 特里懷特.韋布說「音樂是通向記憶系統的州 際高速公路」,保加利亞心理學家、教育家喬 治.羅扎諾夫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研究表 明「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最佳的學習狀態』」。 他說「出現心跳,呼吸頻率和腦波流暢地同步 之時,身體是放鬆的,而頭腦注意力集中並准備 接受新的信息」。因此歌曲教學是兒童乃至成 人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 要提高小學生全面英語素質,必須找出小 學生能夠接受的不同於成人教學的新方法。計 算機輔助教學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 學資源、形象生動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 作用,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成為信息處理的主 體和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有利於改革傳統的課 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實現小 學生全面英語教育的現代化。筆者在小學英語 教學中,巧用計算機及相關教學輔助光碟,增強 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及效率, 為兒童英語學習找到了較好的學習方法,為小 學英語素質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 1 ] 柳袁照.雙語教育: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J].教育 發展研究. 2004(1): 31-33. [ 2 ] 左煥琪.試論外語教學的起始年齡問題[J].華東 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1996(4): 55-61. [ 3 ] 鄭書林,田震華,李義舉.構建小學雙語教學課程 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6, 26 (2): 62-64.

❷ 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篇文章

試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天台中學 袁根琴

[摘要]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生繼續深造的需要,也是學生步入社會後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中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論述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理論依據,探討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並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自主學習

一、 提出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採用「說教式、填鴨式」,搞「一言堂」。教師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教師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學生即使在學校學到了最新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會很快老化。要讓學生能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得新知識,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就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autonomous learning )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課程改革中關注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部頒布實施的《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而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理論依據

關於自主學習的定義,文獻中有不同的描述。 Holec(1985)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Huttenen(1986)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願和能力;Little (1990) 將自主學習看作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心理反應。余文森(2002)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自我認知監控的學習。概括地說,就是「想學」、 「能學」、 「會學」、 「善學」、 「堅持學」(龐維國,2002)。

近年來,很多學者根據喬姆斯基( Chomsky )的生成語言理論和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的語言習得論提出,人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過學習(learning)獲得的,而是習得的(acquisition)獲得的。「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英語而潛意識地獲得英語。 「學得」則是學習者為了掌握英語而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該語言。 「對於任何一個學習者來說,這兩種過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蔣祖康,1999)。 因此,想要提高語言教學質量不應只在「教」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學生用來習得語言的「策略」上做文章。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主動學習,善於學習。

從「教」的方面來說,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以引導和激勵為主攻方向。必須從激發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入手,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確立自主探究的意識,開展自主學習的實踐,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自主探究走向大膽創新。

從「學」的方面來說,學生必須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在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具體實踐中,不斷增強自主意識,確立適度的自信心,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在實踐中「創造自身」的要求,並不斷增強克服各種障礙的主體能力,獲得生動、活潑、獨立、主動的發展。

三、主要策略

限於水平,本文介紹的策略主要有: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

1、 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日復一日地耐心細致的引導和培養。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到自主學習的關鍵。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和督促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嘗試自我調控學習的方法、節奏和進程。其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盡可能的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2、 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慾的心理氛圍。」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有民主的教育觀念,要有正確的學生主體意識,要積極開展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學。教師要按照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去思考學生將會怎樣想;學生在思考時可能會遇到什麼思維障礙以及怎樣啟發學生去突破,創造真正意義上的讓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調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的異同,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持續的培養和訓練。首先,幫助學生摒棄畏難情緒,改變自身被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活躍起來,興奮起來,行動起來。其次,加強學習計劃性的指導。有計劃的學習是學習行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有條不紊的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監控的水平。第三,不斷反思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增強自我意識,調整學習策略(陶純恭,2002)。

4、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活動是更新教學觀念,開創英語教學新局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通過學生參與活動來實現的,因此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並誘發為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習的內在機制,實現自主學習。

四、實施方案

本文的實施方案主要圍繞課前、課中、課後的三時段,課前、課中、課後的網路教學以及指導學習策略等展開討論。

1、課前:指導學生有序預習。

英語的課文閱讀教學,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預習的質量對課堂教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通過預習來理解文章。其操作要點是:(1)、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2)、說出或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回答若干關鍵性問題;(4)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語與常見句型。通過有序預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有效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化、具體化,而目標明確又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徐育兵, 2005)。學生會循著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主動積極地閱讀語篇信息,理解語言現象,解決語言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因而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進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教師的提問要講究技巧,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問題,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啟發性問題。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中Reading I Have a Dream 為例,即可提下列開放性問題What does Luther King, Jr mean by saying 「This 『wait』has almost always meant 『nev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 此類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從被動聽課、機械記憶中走出來,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學習潛能,積極自主的學習新的知識。

(2)、小組交流和討論。待學生熟練掌握了課文內容、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後,教師可組織小組交流和討論。可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先組內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教學高二Unit 17的閱讀文章 Disabled?Not me!時,即可設置這樣的問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課堂上既有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通過全員參與,踴躍發言,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大了英語信息輸入量,使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開展辯論活動。新課程標准《高中英語》教材中,可設計辯論的主題有許多。例如: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辯論活動,營造了學生主體意識的情趣氛圍,培養了學生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參加辯論活動之前學生會根據正方或反方辯題的要求,查閱有關資料,通過閱讀、思考,確立論點、論據、和論證事例。在此活動中,教師從「幕前」到「幕後」,學生則由聽眾變為實際參與者、活動的主體。他們熟練地運用課文知識並轉化為己用,思維處於興奮和積極探索狀態中,有利於持續的自主學習。同時,辯論活動給學生一個自主分析思考問題的空間,在感受一次次成功喜悅的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

(4)、運用歸納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並歸納該類文章的特點。運用歸納教學法,更多地關注學生這個閱讀主體,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易激發學生的閱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課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

教師應樹立「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培養與提高並重」 的理念,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學習。如何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王治閑, 王翔, 2006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採取如下措施: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師每學期可列出推薦書目;選擇與課文和作者有關的材料、其他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應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很多,如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交兩篇有關閱讀的文章(如書評或讀後感等),書目不限。

(2)、指導學生「讀」「寫」結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反之,寫作也必然要求學生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閱讀。將閱讀和寫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應用於寫作實踐中,突出了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措施。教師可指導學生採用閱讀擴寫法、閱讀仿寫法、閱讀續寫法、閱讀改寫法、閱讀縮寫法、寫讀後感及寫內容梗概等幾種方式。

(3)、引導學生「讀」「說」結合。讓學生自選喜歡的優美文章或段落,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性閱讀,並在課堂上朗誦或講解。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提高口語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讀」與「說」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駕馭語言的樂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4)、指導「節目式」活動。指導學生舉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活動,如上完了「Necklace」後舉辦英語晚會,上完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一課後組織觀看科幻英文錄像, 上了A Garden of Poems 後演唱英文歌曲如 Waiting Here for You, 上了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後組織「英語小品大賽」。這一系列活動既能使課外活動更加多姿多彩,又能創造真實的學習環境。這些活動寓教於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祖大慶,劉會民,2004)。更為重要的是,學生不再將學習視為被動的、外在的行為方式,而是一種主動的、內需式的自主學習活動。

4、網路教學:利用網路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指導學生藉助網路進行自主學習。

(1)、課前的網路教學。以SEFC Book 2A中 Unit 5 The British Isles 閱讀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布置任務:學生上網查詢下載有關British Isles的相關資料,可把全班分成4個小組,給出4個不同的任務,每個學生自願承擔其中一個具體的任務:

a)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b)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the United Kingdom.

c)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Ireland.

d) Find out the sentences with prepositions off , to, on , in and their different usage.

學生在校園網上即可查找到資料。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

(2)、課中的網路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路教室來上閱讀課,指導學生利用網路查詢有關資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研究、探索、實踐和交流,進行自主性學習。每節課留出15—20分中的時間,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抽查或組織小組活動,以考查其是否完成了布置的任務並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中的閱讀 I Have a Dream 為例,筆者先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個任務(比如: Martin Luther King』s Childhood, King』s Family, King』s E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Blacks in the U.S.A, King』s Struggle, King』s Death, King』s Achievement, King』s Influence on America 等); 然後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在網上查找關於Martin Luther King 的文字信息和聲像資料。學生對這樣的學習任務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各小組學生介紹了馬丁·路德·金的生平、家庭、受教育的情況、斗爭經歷、被謀殺的經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有的學生還在組內進行角色扮演,開展了「記者采訪馬丁·路德·金」的活動;教師最後引導學生開展了辯論:Has Martin Luther King』s dream come true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

在這節課中,充分體現了自主性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參與性很強,其學習效果比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好得多。

(3)、課後的網路教學。教師可從網上下載各種各樣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粘貼到指定的文件中,由學生上網自由閱讀;或鼓勵學生瀏覽一些英語學習網站,了解英美文化;教師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網頁,開設不同的版塊,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它既照顧了不同學生對閱讀量的需求,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指導學習策略。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教育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訓練和形成學生的閱讀技能。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的基礎上才能獨立而又准確地閱讀,進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介紹以下幾種常見的閱讀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學會快速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如引導學生找所讀材料的主題句、用關鍵詞概括所讀的內容和抓住所學文章中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或主要邏輯線索等。

(2)、 指導學生學會嚴謹思維和正確推理的閱讀方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巧妙設置檢測題,以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以及抽象與概括等良好的思維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 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

(4)、 指導學生養成檢查和復核的習慣。

五、結束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學生能否自覺、正確地運用學習策略是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及獨立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要記住「方法的掌握比具體知識的掌握更重要」,而且「方法的掌握必須在主體性實踐中實現」。 因此,英語教師必須跟上新《課標》的腳步,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翁的觀點,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多種策略培養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人才。

(共約5800字)

參考文獻

教育部. 2003.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李庭薌. 1983. 英語教學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徐育兵. 2005. 課堂提問初探. 中小學外語教學, (5 )

祖大慶,劉會民. 2004. 從轉型期英語教學實踐談中學教學改革的方向 [ J ].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 ( 4 )

袁小林, 黃曉玲. 2004. 如何有效利用電腦和網路輔助高中英語教學. 中小學外語教學, ( 12 )

王治閑, 王翔. 2006. 新課程標准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及對策. 中小學外語教學, ( 9 )

劉根林. 2001. 培養高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探索與實踐. 中小學外語教學, (3)

蔣祖康. 1999.《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陶純恭. 2002. 談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 11 )

揚繼奮,史維芬. 2003. 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 ( 4 )

❸ 我想要一篇自考本科英語畢業答辯論文(字數5000多字)

目錄

一、論文目錄………………………………………………… 1
二、論文內容摘要與關鍵詞………………………………… 2
三、如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3
(一) 在扎實的詞彙的基礎上,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3
(二) 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 4
(三) 掌握語言知識是形成良好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 …… 5
(四) 激發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 5
(五) 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 ………………… 6
(六) 閱讀時要注意培養語感……………………………… 6
(七) 英語閱讀練習要持之以恆 ………………………… 6
三、主要參考文獻…………………………………………………6

如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連雲港光裕中學 葛老師

摘要: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強,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念、精讀與泛讀的統一運用、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和閱讀語感等一系列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的提高,必須在有扎實的基礎的前提下,通過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英語閱讀能力、方法、閱讀實踐

How to be improved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in the reading practice

Summary:
The reading ability enhancement includes the speed and the comprehension faculty enhancement, through updating ecation idea, setting up the correct reading idea, the perusal and the general-comprehension reading unification utilization, blazing reading interest, the raise reading custom and the reading language feeling and so on in a series of reading practice sharpens the reading ability. But reads the ability the enhancement, must in have the solid basis under the premise, through sharpens the reading ability in the reading practice.

Key word:
English reading ability, method, reading practice

正文:閱讀是一種書面交際形式,既是目的又是手段,"目的"是指獲得閱讀理解的能力,"手段"是指從閱讀入手培養語感,積累語言經驗,獲得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當今社會,國際交往頻繁,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知識更新極其迅速,人們常需要用英語閱讀書刊、雜志、信函、電傳、電報、報告、使用說明書及廣告等。並且,計算機網路使人們獲取信息和交往的方式和速度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而英語是國際互聯網上使用最多的語言。所以,只有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的人,尤其是善於閱讀的人,才有可能獲得更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更多的終身受教育機會。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制約呢大家的閱讀能力,進而影響整個英語水平
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明確閱讀能力,改變觀念,注重方法。在閱讀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提高包括速度的提高和理解力的增強。這都要通過必要的、大量的練習和專門的訓練。考生不但要大量閱讀涉及各種學科領域、各種題材的讀物,擴大知識面,而且要有意識地讀一些附有練習題的文章,並進行限時閱讀,以便檢查、測試自己的閱讀能力。熟悉各種題目類型,從而在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的基礎上提高應試能力。那麼如何在日常實踐中提高閱讀能力?我們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
首先,在扎實的詞彙的基礎上,掌握良好的閱讀技巧。
首先要講究閱讀的效率,而效率體現在閱讀的速度和閱讀能力兩個方面。閱讀速度過快會使閱讀流於形式,影響我們閱讀的最終目的,欲速則不達;閱讀速度過慢就不能大量閱讀,提高不了閱讀能力。一般應以每分鍾50—60詞較為合適。其次,應培養猜測能力和理解讀物的深層含義的能力。有時,文章的語言並非都是一目瞭然,有的開門見山,直截了當,有的曲折迂迴,需要推理。所以,學生應培養自己的猜測能力和深層理解的能力,學會從上下文猜測整個句子的意思,領悟文章的內涵,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步驟可以如下:
(一) 速讀通覽全文,搞清中心大意。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發生的時間(when)和地點(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決問題(how)等。
(二) 掌握內容主線,首尾加以串聯。要先從宏觀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說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實和細節,抓住關鍵性詞語。
(三) 了解全文大意,細心推理分析。要細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礎上判斷詞語的確切含義。
(四) 吃透作者意圖,歸納中心大意。
(五) 培養良好習慣。排除口腔發音動作,通過視覺直接接受文字信號,一目十行,以意群或片語尾單位,注意力集中於關鍵詞、主題句等。

其次 培養良好習慣,良好的習慣是成功的一半: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重要任務,一些學者發現,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應該要求學生掌握領讀習慣,劃讀習慣,摘讀習慣,詢讀習慣,注讀習慣,比讀習慣和議讀習慣。要培養學生這八方面的良好習慣,只能從學生年齡特徵出發,根據閱讀教學的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逐漸培養;只有注意閱讀中的一點一滴,持之以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最終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閱讀習慣。閱讀時要去掉雜念,心緒安定,精神專一,要形成一種愜意的心理,造成大腦皮層的優勢興奮中心。像閱讀中文小說一樣,遇到生詞難句是在所難免的,切不可心煩意亂,失去自控能力,而要從容不迫,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對所讀的文章印象清晰,理解深刻。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包括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力兩個方面。許多考生在閱讀外語時速度很慢,這是由於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所致。例如:
一見到生詞就要停下來查字典,不會聯繫上下文猜測詞義。
用手指或筆尖指著文章逐詞閱讀。
在心中默讀或小聲地逐詞朗讀。
需要把每句話在心中或口頭譯成漢語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不會用外語思維,直接理解句子的意義。
以上幾種不正確的閱讀習慣不但影響閱讀的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大意和主旨的正確理解。
提高閱讀能力,還必須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有效的閱讀技能。一般說來,考生應根據不同的目的,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下面介紹三種基本閱讀方法。
1.快速瀏覽,也叫略讀 (Skimming)
略讀就是快讀。目的是通過草草通讀和瀏覽全文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旨,對文章的內容有個總的概念和印象。具體地說,就是略去細節部分,不要花時間琢磨難句和生詞,重點閱讀開頭段、結尾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結尾句。這些部分往往概括了文章的寫作意圖和主題思想以及結論。多數情況下,每段的首句或結尾句就是該段的主題句。如果文章有題目或小標題,首先就要通過讀題目或小標題思考一下,從中可以猜到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內容。
2.快速尋讀,也叫查讀 (Scanning)
尋讀或查讀的目的是要有目標地去找出文章中某些特定的信息或回答閱讀理解題所需要的事實或依據。因此,查讀時,也要以很快的速度掃視文章,注意與答題內容有關的詞句;與內容無關或關系不大的部分則可一帶而過。
3.細讀 (Reading for Full Understanding)
在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或句子中要找到准確的內容,不但需要進一步重點細讀有關的詞語 和句子,理解其表層意義,還需要對句子進行分析、歸納、推理,從而了解句子的真正內涵,做出符合邏輯的判斷,回答較為復雜的問題。在細讀中遇到不熟悉的詞語,可通過聯繫上下文,根據有關常識、背景知識以及利用構詞規則來猜測詞義。如果遇到難以理解的或結構復雜的長句,可藉助語法知識,通過分析句子的結構,搞清主謂關系、指代關系以及修飾與被修飾關系等,從而達到更為深刻准確的理解。

第三,掌握語言知識是形成良好閱讀能力的重要條件。
(一)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
1.突破英語詞彙關。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元素,英語詞彙非常豐富,單詞量大,包括大量的短評和科普詞彙。要讓學生在中學階段掌握過多的詞彙是不切實際的,但英語中最常用的動詞,名詞,形容詞及一些常見的結構詞(指介詞,連詞等)必須訓練掌握;還要掌握一些構詞法,如詞綴,合成,轉化等。此外,詞義反映了一定的客觀世界和社會實踐,它們還隨著社會文化,民族習慣,語言環境等因素發生一定的變化。
2.突破語法關。語法是詞彙構成語言的規則。掌握英語語法,並能把自己的英語語法 知識熟練地應用到英語閱讀實踐中去,這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必須具備的基本功。英語語法核心主要指句子的基本結構,詞類的用法,動詞的形式,時態和語態等。社會發展到今天,英語語法也發生了某些變化,特別是句子結構的變化,這些變化在閱讀中經常碰到。

第四、激發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
興趣就是動力。正如心理學家皮來傑所說:「興趣是能量的調節者,它的加入便產生了儲存內心的力量。」中國兩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的「好」與「樂」實際上就是指學習興趣。由此可見,教師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過程中應當選擇一些饒有趣味的英文讀物,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漸地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驗到快樂的情緒,真正地讓他們認識到閱讀並非空洞乏味的活動,而是一種既可增加知識,又能令人愉快的活動。真正做到「為學所樂」,自覺地克服閱讀過程中產生的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從而以旺盛的精力,飽滿的熱情,進取的精神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去。

第五,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著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如果教師只注重傳授英語知識,不注意培養學生閱讀心理,閱讀習慣等,容易使學生在閱讀時產生急躁,焦慮,恐懼,惱怒等負情感體驗,它們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閱讀的效果,從而對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產生干擾作用。如果這些負情感體驗持久地存在於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勢必將影響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心理教育與指導是完全必要的。主要通過以下兩方面途徑:

第六,閱讀時要注意培養語感。
所謂語感,是指人們對語言中詞語搭配及句型結構的熟練程度。語感好的人,理解力就強,視讀的速度就快。閱讀時要留心詞語的搭配,即慣用法,必要時可做點標記。讀多了,語感自然會好起來。讀完一篇文章後,要再回味一下中心思想、人物事件、論點論據等,做到心中有數。對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再回看幾次。要留心關鍵詞句,注意弦外之音。在細讀文章時,可以邊讀邊用筆把有關的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等劃出來,例如,凡逢人物就圈起來,看完一數,有幾個圈就是幾個人,一目瞭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培養英語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認識到它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我們的主要任務是使學通過大量以理解為中心的閱讀訓練(如讀後筆答,選擇,判斷,填充等),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習慣,閱讀技巧與能力,以此推動學生的概括與抽象,分析與綜合,推理與判斷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只有真正認識到閱讀的實質所在並採取相應的對策,不斷實踐,勇於探索,才有希望使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水平和綜合理解能力有較大的提高。
主要參考書目:
1.袁秉政 〈〈分析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考研輔導〉〉
2. 肖建芳 「影響英語閱讀效率的因素及對策」,載《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1998年第3期
3. 汪榕培 「詞義變化的社會和語言原因」,載,<<外語與外語教學>>1997年第3期
4. 劉善良 〈〈頂尖英語強化訓練哈爾濱出版社〉〉2001年7月
5. 朱 純 〈〈外語教學心理〉〉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年
6. 〈〈全日制義務教育高級中學課程標准〉〉2001年7月
7. 朱葡初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湖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❹ 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

[摘 要]:當今社會,知識日新月異,科技突飛猛進。21世紀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英語是傳輸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了他吸收有用的信息的數量和質量。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具有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積累語言因素,擴大操練面,激發英語閱讀興趣,養成英語閱讀習慣,詞彙,語法,閱讀同步行。

一、問題的提出
古德曼(K.S.Goodman)在1972年指出:「閱讀是對三種相互有關而各有區別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語義的信息,進行信息處理的一種形式。」英語閱讀包括了朗讀和默讀。但主要是藉助視覺進行默讀。默讀是最符合實際需要的方式。默讀要求把注意點放在理解語言單位上,速度較快。現在的學生普遍存在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弱的現象。導致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如情感因素,方法與策略因素,智力因素。因此,如何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英語教學的初級階段,往往側重聽說技能的培養。但是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不容忽視。學生的閱讀能力應在啟蒙教學階段進行滲透培養。小學階段的讀主要以認讀和拼讀為主。
針對以上幾個問題,可以採取以下措施,為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和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的教學過程一般為:

1、用已知的音標法和音圖法拼讀詞、句、段和文章。

2、教師、或錄音磁帶的范讀。

3、講解技巧。

4、領讀。

5、學生朗讀

(二)擴大積極的語言因素。
1、擴大詞彙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英語詞彙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但是,此法對小學生來說枯燥乏味。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努力創設積極向上、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記憶單詞的動機,巧妙地將詞彙教學滲透於學生的認知過程中。如:
(1)聯想記憶法突破詞彙量

相似聯想:引起相同意義的聯想,如見到good 想到 well, nice, fine, wonderful等。
對比聯想:引起相反意義的聯想。如:back—front; boy—girl; ask—answer; day—night

奇特聯想:如
Sad, fat, cat, shall, catch, bag 悲傷的 肥的 貓 將 抓住 書包 glad, handbag, can, stand, sand, land, 高興的 手提包 能 站 沙 土地

(2)在句型操練中鞏固詞彙教學
根據學生的記憶規律,不斷地提供學生用單詞的機會,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記。「滾雪球」似的實現詞彙的積累,為以後的閱讀提供條件。在教學中,我主要創設了以下活動:
a、 課前1分鍾的DAILY REPORT。在這個活動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者,對說話情景的引導,對語言組織的引導,並做好對學生思維的啟發。然後逐步放手讓學生自由地說話。
b、在教室一角的圖書角放置各類小學英語教材,讓學生操練朗讀口語;
c、每年的校朗誦比賽和閱讀比賽,讓學生參與英語小品、幽默、童話劇等的表演。
2、語法規則的積累
有人說「說多了便脫口而出,語法也就在其中。」所以,只要勤動口,掌握語法其實並不是一見難事。而學生學習英語往往存在一個誤區:認為自己學英語的興趣不錯,就是學不好英語中的語法。其實語法並不是全靠學習語法規則而學來的。有誰見過中國的孩子在說話過程中,要先學語法才會說話?學生駕奴語言的能力是在特定的語境中慢慢學會的。所以,學習語法應放在閱讀的鍛煉中。

如以下一篇閱讀(節選): Mr. Neff

Some people are always careless. They are never right. They never have good luck. They always have bad luck. They usually do the wrong thing. They always have problems. They often break dishes. They sometimes miss buses and airplanes.
不難看出,讓學生在語法閱讀中,自然發現『一般現在時』的規律,頻度副詞的用法。

(三)精選閱讀材料,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真正的動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內在因素。教師可對已學的語言材料,重新進行組織,結合不同的語境供學生閱讀。也可選擇與課文難度相當的趣味的,幽默的材料,擴充閱讀量,主要是泛讀,但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1、不要試圖讀一整張英語報紙或雜志。可以挑選一篇你感興趣的文章,仔細閱讀。
2、慢讀。你大可不必以極快的速度讀某篇文章。沒有人在追你。你可以以你認為適宜的速度讀下去。
3、在閱讀時,記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讀每一段文字時,要記下每一段談論了有關中心思想的哪些內容。你沒有必要理解每一個單詞,但必須抓住總體意思。
4、閱讀時,做些筆記,可能更有幫助。
5、讀完一篇文章後,可以告訴自己或別人你對這篇文章的看法。

此外,網上閱讀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了。媒體技術、網路技術的普及為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契機,注入了活力。為了讓我們的學生適應21世紀的需要,必須讓他們盡快地學會使用Internet。因此,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讀物閱讀、報刊閱讀的同時,讓學生通過老師提供的網址進入到豐富多彩的英語學習世界。例如,有的學生打開中小學教育教學網後,裡面有「異國風情」等欄目,學生不僅能讀到地道的英語短文,又獲取了不少文化知識。我們認為,當我們進行閱讀教學時,如果不將其與IT技術結合起來,我們的閱讀教學將會落伍。

(四)加強交際性閱讀。
與初中不同,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重點是訓練學生的聽說技能。結合聽說訓練,可將閱讀材料進行交際化處理,改寫人稱或編對話,這樣有助於對閱讀材料的深層理解。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使學生的思維和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培養。

三、嘗試閱讀課的新模式

社會語言學家Dell Hymes 於1971年在《論交際能力》文中,指出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包括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社會語言學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篇章閱讀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注重整體教學,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通過三年的英語教學,要使學生能獨立閱讀所學語言知識范圍內的材料,生詞率不超過2%,閱讀速度為每分鍾40-50個詞,理解正確率達到70%。」 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如何利用課本提供的閱讀材料,即課文來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向45分鍾課堂教學要質量是至關重要的問題。精讀要「精」,泛讀要「廣」。在精讀教學上,採用了「三T教學模式」即Text Retell課文復述;Reconstruction Task語篇重建;Team activity小組活動和「聽說讀寫唱畫演玩」教學法,在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上確實作出了效果。基本步驟如下:

用《新課標英語考級教程》小學一級的一篇閱讀為例:

教學內容:The farmer is in his house.

The farmer is in his house.

E, I ,E, I, O。

The farmer is in his house.

The farmer wants a wife.

The farmer wants a wife.

E, I ,E, I, O。

The farmer wants a wife.



(一) 出示教學內容,根據所學單詞音圖拼讀句子。

(二) 邊擦句子,邊朗讀句子。(注意節奏性)

通過直呼式韻律教學法,讓學生通過打節拍(如拍手,跺腳,拍桌子等)來進行朗讀文章,對學生具有極大的興趣和挑戰。

(三) 閱讀文章改寫簡筆畫,一情一景。

(四) 給關鍵詞:farmer, house, wife, son, dog, bone, bring.

(五) 看關鍵詞把句子連起來朗讀。

(六) 邊擦關鍵字邊看圖說句子

(七)擦圖閉眼回顧畫面說故事(拍手/跺腳/敲桌等直呼式韻律教學)

(八)翻書回答課後題目

如:T: Who has a house?

Does the wife want a dog?



(九)表演故事(或編音樂劇)

(十)語篇重建

也就是改寫文章。即將所學到的課文用學過的時態、語態、人稱、時間狀語、地點狀語改寫。將學過的一篇文章變成幾篇文章。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用學過的知識改寫當堂所學過的課文。如上文用的是第三人稱,可誘導學生用第一人稱來改寫:

I am in my house.

I am in my house.

E, I , E, I, O.

I am in my house.



自嘗試改革閱讀課的模式以來,針對閱讀文章,因材施教,循序漸進,體現了「以人為本」為中心,擺脫了傳統的逐字逐句分析課文,死扣語法,脫離課文內容專項訓練的「以知識為本」的教學模式,改變了老師講,學生聽傳統教學方式,著力以課文為中心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對教師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吃透教材,精心備課,強化各項基本功,了解學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據文章篇章結構內在含義設計問題,並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使學生在閱讀課中同樣有大量的聽與說機會,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筆者還將繼續深化閱讀教學的實踐和研究,在已取得的教學模式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如何在課堂上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增加語言的輸入量。筆者相信,經過不斷的調整優化閱讀內容,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我們的閱讀教學研究一定會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馬承與英語三位一體教學法》 馬承 2003年8月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新課標英語考級教程》 馬承 2004年11月 西藏人民出版社

❺ 低段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傾聽和表達的能力

1.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策略
要令學生有好的表達能力,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首先是在教學中培養表達能力。學生處在基礎學習階段時,教師應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幫助學生豐富詞彙量、補充語音方面的知識。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總結發音要領。例如,在實際交際中音節的讀法和在非實際生活中讀法的差異和連續等。其次是創造語言環境,進行課前預熱,自由演講。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總是更加容易消除對口語練習的焦灼感和膽怯感。教師的教學方式對於學生的能力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將自己的角色轉換為組織、引導和參與者。實現與學生心心貼近、零距離交流和溝通,減小和學生的距離。主要體現為,可以通過課前預熱、自由演講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和學習成果的機會。但因學生之間學習差異的存在,教師應在其中起到適當的引導作用。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的表演內容應有不同要求,並進行有效建議和指導。對於優異的學生進行肯定,對基礎較差不善表達的學生進行鼓勵,盡可能多的讓學生有更多演講英語的機會,實現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活動的目的。
2. 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策略
2.1 營造良好的傾聽氛圍
要達到有效率的傾聽,首先必須要有良好的傾聽范圍。在這方面,教師應該做好帶頭作用。例如,中學生的英文語言往往存在語法錯誤、讀音錯誤、語言不夠流暢、詞彙量少的問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的耐心傾聽,讓學生充分發揮、表達之後,對學生的表達進行肯定和適當的引導。實現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創造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當學生喜歡說、願意說,作為傾聽者的學生來講也願意傾聽,就可以達到課堂上的良性交流。在和諧的傾聽氛圍中, 學生有聽的權利和聽的任務。在這個前提之下,共同探討,享受傾聽帶來的積極感受。
2.2 明確傾聽任務
要培養中學生的傾聽能力,還需要令學生明確傾聽任務。帶著問題傾聽,也就是在思考狀態的情況下傾聽才是具有思維含量的。教師應該在學生做出「傾聽」這個動作之前,針對不同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出明確的傾聽任務。例如,在學生發言和演講之後,讓學生們針對學生發言內容和過程進行互相提問,或者讓學生們仔細記錄該學生發言時出現的錯誤,對發言質量進行評價和提出建議,達到有意識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目的。
2.3 喚起傾聽興趣
想要讓學生們達到高效傾聽,就要讓學生們有傾聽的興趣,將傾聽這個動作從被動化為主動。例如,可以適當借用小故事吸引學生。中學的孩子們已經形成了自主思考的思維方式。同時,這個時期也是最為活躍和好奇的。曾有知名教育學家說:「新奇的發現和感受到的成功會帶來巨大的喜悅, 從而引導學生們傾聽的慾望。」 例如,在童話故事《白雪公主》中,讓學生們用「I want...」描述幾位主人公各自的願望是什麼。惡毒皇後可以是「I want to be the most beautiful womanin the world.」或者「I want Snow White to die.」兩種,但由於各人對童話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一個故事中可能會出現很多種觀點。這對於學生來講也是開動創新思維的好方式,令學生感到新奇並樂此不疲。
3. 結束語
英語課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掌握和運用基礎知識,使得學生能在英語發音和表達交流方面能夠將自己所學知識融會貫通表達思想。因此,用提問的方式對英語傾聽與表達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夠真正令學生做到學以致用。

❻ 怎樣快速提高做英語完形填空的能力

淺談如何提高做英語完形填空題的能力

一、完形填空的特點

英語測試中的完形填空題是一種立意新、要求高、綜合性強的測試題,又叫綜合填空,或者叫「障礙性閱讀理解」。它把單項填空和閱讀理解等題型融為一體,不僅考查學生對詞彙、片語、語法、句型和常識、邏輯等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正確使用語法知識的能力,而且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情景語感等方面綜合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要做好完形填空題,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詞彙和語法語言知識,同時要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邏輯分析、推理判斷的能力。
二、完形填空的分類
完形填空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類,從體裁看,可分為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從考查角度和側重點來看,可以分為語言知識型、判斷推理型和綜合型。從完形填空中的空格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功能性」空格,要求填入適當的介詞、連詞、冠詞。這種填充主要從句子結構以及一些固定搭配上來分析。另一類是「語義性」空格,要求填入適當的實詞,如名詞、形容詞、動詞等。它主要測試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總體語言水平。
三、完形填空的命題趨勢
縱觀近五年江蘇省各市的中考題,完形填空在命題方面主要有如下趨勢:
1.以多種題材為載體,考查學生涉獵各種信息的能力。有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涉及趣味故事、幽默小品、科普知識、日常生活、人物小記、社會熱點話題等。
2.側重整體理解,考查學生快速閱讀理解的能力。因為解題時間有限,在短短的時間內,要完成全文和選項的閱讀,還要進行正確判斷、推理、核查等工作。解題需要學生具備速讀、跳讀、猜詞等各種快速閱讀技巧。
3.側重基礎知識,考查學生語言知識的能力。完形填空以文入手,結合文章的內容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主要是詞語搭配、近義詞辨異、辨析句子結構、掌握語法規則的能力。
4.上下文對照,考查學生捕捉關鍵詞的能力。解完形填空題時,不可單獨看一句話找答案,需要閱讀下句或者若干句才能明白。因此,在做題時要邊讀邊在大腦中儲存上下文信息,捕捉關鍵詞。
四、完形填空的解題技巧和步驟
由於此類題解題難度一般比單項填空和閱讀理解大,對於解答此題的方法的研究顯得較為重要。尤其是近幾年的中考完形填空題對語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進行系統化的訓練,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和解題步驟,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得分率。
(一)重視開篇語。文章的首句是全文的「窗口」,它是解題的指南,從此句可探索文章全貌,判斷文章體裁,預測大意和主題思想以及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對理解全文有重要作用,為後面的答題做好鋪墊。
(二)通讀全文,把握大意,尋找中心句。依據首句所給提示,藉助文中關鍵詞,跳過空格,通讀全文,根據文章前後邏輯關系作出判斷,抓住作者意圖、目的、立場及觀點,從而使句與句、句與文有機聯系起來,建立語言的整體感。
(三)初選填詞,排除干擾。初選時要注意固定搭配、時態語態、詞形辨析、上下文邏輯關系等。同時要先易後難,簡單的題目可以先選答案,對於一些較難的題目先擱置一旁,做上記號,做完其他題目後再回頭處理,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隨著空格變得越來越少,對文章的理解也越來越輕松,這樣再回過頭來填上答案,也未為晚也。
(四)復讀全文,反復推敲,驗證答案。做完後,還要立足整篇文章,重讀一遍,檢查句子時態、語態、及主謂一致,代詞、名詞的數、格,動詞的過去式及過去分詞,各種詞的搭配及慣用法,糾正錯誤,查漏補缺。若有疑問,必須根據文章的中心思想,從意義、語法的角度來仔細權衡,加以改正,彌補疏漏。
五、完形填空的復習和訓練方法
1.強化閱讀訓練以提高語感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閱讀能力可以隨著閱讀量的增加而提高,學生閱讀的量越大,學生的閱讀能力就越強。這里所說的閱讀並不是學生隨便拿一篇文章來看看,而是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閱讀訓練,在閱讀訓練過程中要對文章所出現的重點詞彙、短語和重要句型進行整理、記憶,以增強語感。
2.加強詞彙方面的識記和理解、運用能力。
背誦詞彙對掌握詞彙知識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但並不意味著把每個單詞都死記硬背、熟記於心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詞彙,就可以運用自如。
3.多做完形填空題加以訓練
俗話說「熟能生巧」,要想提高做完形填空題的實戰能力,保持對這道題的敏感,就必須平時多做訓練,做完後要認真總結歸納自己犯錯的地方,以使今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總之,做好完形填空題並非一朝一夕的事,要腳踏實地,多閱讀,多練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好完形填空題。
參考文獻:
1.侯懷睿.教育部2010年普通中學課改實驗省教師遠程培訓網.
2.趙小娟.如何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效性.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8.

❼ 小學英語結題報告需要寫參考文獻嗎

西安市基礎教育小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立項號

2012XKT– XXY044

課題名稱

小學英語詞彙課教學方法研究

負責人

路會霞

所在單位

西安市東元路學校

結題報告
關鍵詞

詞彙意義 詞彙學習興趣 構詞法 詞彙拼讀 詞彙學習的方法

結題
報告
摘要

1 詞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衡量學生語言水平的重要標志
2 興趣是學習詞彙的內動力
3 游戲是詞彙學習的催化劑
4 單詞拼讀能力是詞彙教學的基本技能
5 單詞拼讀能力是詞彙教學的基本技能
6 音、形、義相結合是詞彙教學的有效途徑
7 詞彙學習的的方法是詞彙學習的質量的保障。

結題報告

(一)、課題背景及界定
在什麼背景下我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的內涵是什麼?
二、理論依據及意義
研究的理論、實踐、政策依據。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步驟及過程
四、研究結果與成效
五、存在問題及改進
小英語詞彙課教學方法研究的背景
上世紀70年代,國外就開始對詞彙教學進行了一定的研究,研究表明詞彙教學的方法對學生的詞彙學習的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另外,社會的發展,國際間交流的大融合,英語成為國際化語言,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大量的詞彙,才能適應日益 發展的社會。其次,從日常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就是詞彙的讀寫,調查發現 61.42%的學生認為詞彙是英語學習的難點,而只有25%的學生認為能記住單詞,可見詞彙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英語學習的順利進行。最後,在日常的寫話練習和句式練習中,許多學生錯字連篇,或者只會說不會寫,或者閱讀不會讀,不理解,究其原因,都是由於此詞彙量不足。因此,學生的詞彙量不足已經嚴重影響到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和會話能力的的提高。因此,教師必須尋開展詞彙課教學方法研究,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提高詞彙課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英語總體水平。
研究詞彙課教學方法的意義
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人們進行交際和思維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當今社會,英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需要,社會的發展迫切的要求人們掌握足夠多的詞彙。其次,詞彙是大部分幾乎所有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難點,英語詞彙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沒有一定量的詞彙積累,就無法進行有效教學。因此,要掌握英語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英語單詞。其次,國際經濟文化的發展和融合,使英語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需要,社會的發展迫切的要求人們掌握足夠多的詞彙。同時,詞彙量的大小和能否正確運用詞彙,是衡量學生語言水平的重要標志。另外,從語言的三大要素看,語音,詞彙,語法三者相比較,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意義上和用法上來講,詞彙都是最難掌握的。因此,加強英語詞彙教學的研究,探索英語詞彙教學的新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理論實踐依據
首先,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國際經濟文化的大融合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大量的詞彙。其次,英國著名語言學家George W Wilkins 在《語言教學中的語言學》書中曾指出:「沒有語音和語法,人們不能表達很多東西,而沒有詞彙,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東西。」由此可見,詞彙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語言材料。其次,紐西蘭的nation Lisp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一書中指出,學習者在語言輸入和輸出性方面很多問題多源於詞彙量不足。另外,教育部2011版《英語課程標准》要求小學生必須學習600-700個單詞的讀寫和運用,同時也指出,語言技能是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語言的聽、說、讀、寫四種技能。
政策依據
《十一五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加強研究成果的轉化;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引領教育科學發展。西安市東元路學校鼓勵教師積極投身教科研工作,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並從人力物力給予最大的支持。
課題研究的目標:通過研究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詞彙學習和記憶的方法,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
課題研究的內容:
1.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
2 .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單詞拼讀能力
3. 如何運用音形義相結合急性詞彙教學
4. 如何運用游戲進行詞彙教學
5. 如何幫助學生掌握詞彙學習的方法
課題研究的方法:問卷調查法 觀察法 經驗總結法: 實驗法
文獻法 統計法 比較法 個案研究法
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 課題的確立階段 (2012年4月--2012年5月)根據日常教學,確立研究對象.
第二階段: 准備階段
1 學習教育學、詞彙學的資料和有關文獻資料,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確定課題研究思路和方法。(2012年5月—2012.9月)
2 確立研究對象,小學四至六年級,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
教材內容,選擇研究的方法的方式.(2012年9月)
3 根據日常教學在詞彙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和困惑,制定調查內容,
並完成調查表的收集和整理整理工作。(2012.9----2012.10)
4 整理學生對問卷調查反饋的內容,根據按問卷調查的結構確定研
的思路、內容和研究的方法。(2012年10月)
第三階段: :實施階段-- 研究過程
1 . 研究如何運用字母進行詞彙教學 ,通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對運用字母進行詞彙教學的的方法進行總結整理,發現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游戲是最有效也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詞彙教學方法之一。(2012年11月)
2. 研究如何運用構詞法進行詞彙教學,通過大連的教學實踐和反思
教學證明,合理運用構詞法有利於學生詞彙的學習記憶,運用和
拓展 。(2012年12月)
3. 中期報告 總結研究成果及出現的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2013年元月)
4. 研究如何運用單詞拼讀進行詞彙教學,通過教學搜集整理拼讀教學的規則,方法,形成有效的拼讀教學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單詞拼讀的效率(2013.年3月)
5. 根據詞彙的特點,即詞彙是有音形意構成的和在教學中運用音形意有利於詞彙的學習記憶和練習等,研究音形意相結合的詞彙教學方法是詞彙學習更加靈活多樣,從而體現了學以致用的詞彙教學目的。(2013年4月)
第四階段:結題階段(2012年5月)
整理總結歸納 研究的整個過程,總結研究過程,分析存在的問
題,並形成書面的學術報告.
研究結果:
(一)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發現以下問題:
第一 大部分學生只能聽懂單詞,卻不會認讀單詞,或者會
說卻不會寫單詞。
第二 學生的構詞法知識欠缺,不能及時復習鞏固歸納總結所學
的知識,並進行閱讀寫作或者單詞的記憶練習。
第三 學生自覺學習英語的能力較差,學習英語的時間少,課外
詞彙拓展和閱讀嚴重不足。
第四 學生記憶單詞的方法欠缺,抄寫單詞仍然是記憶單詞的主
要方法。
第五 運用游戲和多媒體進行詞彙教學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學習詞
匯學習方式。同時,也發現開發更多的更有效的單詞記憶方法
成為學生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強詞彙課的教學方法研究,提
高詞彙課的教學效率,成為教學的迫切需要。
(二) 通過研究形成的有效的詞彙課教學的方法:
首先,興趣是學習詞彙的內動力
人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驅力。學生只有干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才會盡心盡力去做,才能學有所成。因此,在詞彙課教學中,教師必須從各方面培養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提升自身魅力,提高自己詞彙課的授課藝術,在拉近師生的距離,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英語詞彙。同時,教師要改進自己授課的方法,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形式多樣的游戲,輕松的課堂氣氛和及時靈活的評價方式等,活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的持久性,提高學生詞彙學習效率。
其次,游戲是詞彙學習的催化劑
英語游戲是小學英語教學情景化和交際化的重要組織形式之一。根據小學生活動的點,適量的游戲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提高課堂效率。首先,詞彙形式單一,內容枯燥,運用游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快樂的學習。其次,通過調查發現,57.8%的學生希望老師運用游戲進行詞彙教學,運用游戲進行詞彙教學成為學生最受歡迎的教學方法之一。另外,游戲教學方法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學生共同參與,體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最後,運用游戲進行詞彙教學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化難為易,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第三、單詞拼讀能力是詞彙教學的基本技能
詞彙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拼讀教學是詞彙教學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加強英語詞彙拼讀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英語詞彙教學的效率。英語課程標准二級要求指出,小學生如果畢業生沒有掌握單詞拼讀,就視之為完全失敗。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詞彙的拼讀教學,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單詞拼讀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詞彙的效率。一方面,教師要運用學習字母的機會,滲透拼讀單詞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字母正確拼讀單詞,同時,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及時進行語法教學,是學生了解拼讀的規則,母音和輔音知識,開音節與閉音節知識及一些構詞法的知識等,使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認讀單詞的技巧,提高拼讀單詞的速度和正確率。
第四 、 音、形、義相結合是詞彙教學的有效途徑
音、形、義是構成單詞的三要素,音是單詞的讀音形式,形是單詞的拼寫形式,義是單詞的含義。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教學要讓學生充分了解單詞的音形意,並通過音形意相結合的方式來學習單詞,形成發音規則的知識體系,使學生從聽音知義,聽音知形,見形知義到音形意三者統一起來學習,鞏固掌握記憶單詞,減輕學生學習記憶詞彙的負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用圖片,實物,視頻,課件或動作等導出單詞將單詞的發音和詞義結合起來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在聽音,知意的程中學習單詞的讀音,然後通過聽音,讀單詞呈現單詞,達到聽音會讀,見字能讀的詞彙學習境界。然後,通過各種音、形、義相結合的游戲,使學生輕松掌握單詞的聽說讀寫用,達到質的飛躍。
最後,詞彙學習的的方法是詞彙學習的質量的保障。
詞彙課教學,和其他任何教學一樣,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詞彙學習的方法。如,如何音形意相結合讀單詞,記單詞,如何在日常教學中滲透一些英語構詞法的規律,使學生對常用的幾種構詞法爛熟於胸,了如指掌,這樣便可以極大豐富學生詞彙。另外,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對一些常用的反義詞,近義詞,同音詞,同義詞,同類詞等進行總結歸納,使學生在無意中復習並運用各種類型的詞彙,從而達到逐類旁通,溫故知新的目的。其次,教師在上課時,要指導學生按讀音規則拼讀單詞,幫助學生掌握拼讀規則,提高單詞拼寫的准確性,同時也減輕記憶負擔。最後,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復習,記憶鞏固單詞,並學會運用詞彙。
詞彙課教學應注意的事項:
第一,在詞彙學習中,學生切忌死記硬背詞彙或詞彙表。一方面,學習生活的多樣性,不允許學生把大量的時間用於死記硬背單詞。
另外,單純、孤立地背詞彙不利於詞彙的長期性記憶。
第二 ,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對所學詞彙進行復習鞏固。艾賓浩so斯曲線證明,以往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變慢,教師只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復習鞏固,才能記得更深刻,更牢固.
第三、教師要注意詞彙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和多樣性。詞彙教學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樣,只有形式新穎,不拘一格,學生才容易接受,也願意接受,才能學有所成,才能提高效率。
第四、教師應當指導學生擴大詞彙量
,掌握適合自己的詞彙記憶學習的方法。 詞彙教學的方法雖然多種多樣,但也會因人而異,教師要認真觀察班上的不同學生在詞彙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幫助他們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學習詞彙記憶詞彙的方法。
(三)存在的問題:
1 部分學生對開音節和閉音節的知識掌握不夠扎實,故對母音字母在不同音節中的發音時有讀錯現象。
2 學生對構詞法的知識掌握不夠靈活,特別是動詞,名詞,形容詞和副詞之間的互換和用法有待提高。
(四)改進措施
1 加強開音節和閉音節的知識講解和訓練,提高單詞拼讀的准確性和有效性。
2 加強英語構詞法的的知識的講解訓練與歸納。
總之,詞彙是英語教學的根本,詞彙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英語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教師只有加強英語詞彙教學方法研究,並運用合適的學生易於接受的方法進行教學,同時加強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才能真正提高詞彙教學的效率,才能使詞彙研究真正為詞彙學習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才能收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版).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版)解讀
小學英語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版)案例式解讀

註:正文楷體小4號,篇幅控制在A4紙6頁的范圍內.

❽ 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的閱讀能力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芮志佳
內容摘要: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文章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和現狀著手分析,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倡導用足教材,用好教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外延伸,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整合、訓練
引言:閱讀理解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同時又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師在學生開始英語語言學習的同時,就應注重對學生英語閱讀習慣及閱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閱讀過程是對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於鞏固和積累詞彙、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可以訓練發展英語思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與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創造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大量機會和條件,從而增強學生的語言技能,提高整體語言素質。
現行的《牛津小學英語》課文基本上是以對話的形式編排的,一課一個專題,每單元由對話、詞彙、句型、看圖或短文閱讀、語音、歌謠等各部分組成。許多教師在教學時往往過分注重字、詞、句的訓練,語法知識的講解,往往會將各部分內容割裂開。課文內容的學習比較淺顯,局限於回答幾個問題,分角色朗讀或表演。長此以往,影響了學生對完整語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閱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嘗試閱讀英語故事及其他英語課外讀物」是《英語新課程標准》對小學階段學習策略的目標描述。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適度深化課文的內涵和拓展課文的外延。在《英語課程標准》中,對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提出的要求可以概括為:1、了解中西方語言文化差異,掌握一定的語言技能。2、獲取更多的信息,拓寬視野,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能力。3、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實踐證明,適量的拓展性閱讀有利於鞏固和擴大詞彙量,增強語感,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的准確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但閱讀時要避免出現三種錯誤:(1)逐字逐句的閱讀,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閱讀方式,不但大大減慢閱讀的速度,而且使整體理解變得更加困難;(2)過分重視細節,而忽略對閱讀材料整體的理解。(3)忽視培養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有助於增強閱讀的意識。
根據平時的教學感悟和體會,我對小學英語閱讀訓練總結了如下方法:
一、有效整合教材資源,充分利用各種語言材料訓練閱讀
教師需要對教材全面了解,根據課文特點巧妙安排。有些課文是詞句結合進行教學,有些是句型和語篇結合,有些還可將詞彙直接與語篇結合。如《牛津小學英語》5bunit8 at the weekends是一篇談論周末活動的課文,但詞彙卻是介紹各種昆蟲,詞彙和句型之間無必然聯系。此時,教師可將詞彙與e部分有關昆蟲的短文相結合,圍繞單詞展開討論各種昆蟲的外部特徵、習性等,然後再去理解短文,學生的認知過程充滿了感受。最後要求學生說說my favorite insect, 語言的輸出自然而達意。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閱讀材料,而且圖文並茂,語言生動有趣。除此以外,教材配套練習還提供了豐富的聽力素材,教師往往在處理完聽力練習後便棄之一邊。其實可將其中的短文整理成閱讀材料供學生使用,同一內容採用不同的訓練方式,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會更為深刻。
除充分利用教材,還可選一些課外閱讀材料,但選擇時需注意材料要有趣味性,符合兒童心理特點;難度要適宜,內容盡量與教材匹配。這樣既便於學生鞏固課本知識,又能適度拓展英語的知識面,加強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
二、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閱讀,體會英語文字美
1.讓學生在欣賞中閱讀,在閱讀中感悟
新課標要求學生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考慮到小學生有著好奇、愛思考的特點,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利用各種教學手段,通過聲、色、畫等多種感官的刺激,讓學生在欣賞美的畫面的同時,感受美的形象,激發他們的閱讀願望。
我曾聽過一堂六年級<a monkey and gloves>的閱讀課,無論是多媒體課件的製作,還是執教老師的講述,都緊緊抓住了文中那隻猴子的心理變化。從猴子看見人們戴手套時表現出的十分好奇(curious),自己買了新手套的極度興奮(excited),向同伴展示卻不被認可的異常憤怒(angry),到最後猴子因戴手套爬樹而摔斷腿的悲傷(sad)。一環扣一環,牢牢地抓住了孩子們的心。學生們隨著故事的發展,時而興奮,時而憤怒,時而悲傷,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中,不僅讀懂了故事,也理解一個深刻的生活哲理,即「the fittest is the best.」(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到了語言知識,也進一步加深了對語言的理解,並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讓學生在活動中閱讀,在閱讀中互動
牛津小學英語的每個單元都為學生提供了閱讀材料。這些材料圖文並茂,有的是幽默小故事,有的是風趣小對話,也有的是知識性的小短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知、體驗、感悟和表現。6a unit 1 <public signs>e部分是一個由「公共標志」引出的幽默故事。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閱讀,對其中的重點詞句作講解和朗讀指導,然後我讓學生扮作mr smith,用自己的語言來表演這個故事,看誰說得最生動,最有趣。於是出現了這樣一番場景,一位男生走上前來:last sunday, i was taking a walk in the park.(他閑庭信步,非常愜意) suddenly, i saw something on the grass. it』s a ten-yuan note.(忽然神色凝重,兩眼直直地看著前方)i looked around.(東張西望,一副心虛的模樣)i quickly walked to the note and picked it up.(迅速走過去,撿起紙幣藏在口袋裡)一連串有趣的動作,詼諧的話語引來了陣陣掌聲和笑聲,學生們躍躍欲試,表演一個比一個精彩。這樣的閱讀活動,煥發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加強讀後檢測,採用多種閱讀訓練方式
1.聽力與閱讀訓練相結合
教師可藉助文本主題圖畫、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呈現對話內容,使學生對語言背景有形象、直觀的感性認識;讓學生看圖,帶著問題聽錄音,發展聽力理解的水平和能力,並對全文大意有整體的把握;閱讀短文後,以排序、選擇、判斷、連線等檢測方式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這種聽讀結合,多種感官參與的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2.口語與閱讀訓練相結合。
通過多層次、多梯度讀的操練和師生、生生互動問答、對話,引導學生多開口、多表達,加強學生對語言文字感受力的培養。這種訓練方式還可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所讀內容,或根據文章內容自編對話,然後開展對話練習,甚至是情景劇表演。這樣做,既訓練了朗讀、理解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書寫與閱讀訓練相結合。
「以問題推動學習,以任務貫穿課堂」是閱讀教學的一條准則。採用此種方式,根據短文回答問題不僅僅停留在口頭,把答案寫下來的目的是對學生進行語法規范訓練。還可通過完成填空、填表、畫簡圖等稍為復雜的任務方式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語篇內容。對與基礎較好的學生可要求他們根據範文仿寫短文,根據一定的句法和語言規則進行再創造,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三種方法並不對立,可根據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選擇一種或多種訓練方式。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閱讀反饋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過程,給予適時指導與調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態度、習慣和策略。
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促進課內外教學的統一。
課堂固然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校園里的設施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精心打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使學生在無意識當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英語知識。
1.在校園里設立英語標志牌或標語,為各種教室配上中英文標識。
2.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長廊等宣傳欄目,刊登英語小故事、英語詩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等。
3.利用校園廣播或電視網定期播放兒童英語節目,介紹學生喜愛的兒歌、歌曲或卡通片。
4.辦好教室里的英語角。比如,利用板報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利用教室的一角設立英語圖書角,為學生交流閱讀提供場所,並向學生推薦難易程度適中的讀物。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堅持閱讀英語報刊雜志,並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及時復習和鞏固。英語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工作,需要堅持不懈、鍥而不舍,教師應經常指導學生的學習,並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活動,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朗讀、演講、表演、比賽等形式展示成果,使學生在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進一步增強課外閱讀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准(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左煥琪 《外語教育展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薛中梁 《談英語課堂教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4. 張鶯 《小學英語教學法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

❾ 小學教育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英語教育論文-小學英語閱讀在教學中的體現英語教育論文--淺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英語教育論文--復習課也快樂---讓小學英語.英語教育論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英語論文--淺談小學英語教學的關鍵——激.......例:英語教育論文--以激趣為主 完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原文:文章摘要: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一、開辟第二課堂,拓展教學內容。1、借題發揮激發興趣。2、活動表演激發興趣。3、引進競爭激發興趣。二、創造和諧氛圍,融洽師生關系。三、利用媒體手段,實施情境教學 關鍵詞: 興趣激發 第二課堂 情境教學 眾所周知,小學普遍開設英語的目的並非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語言知識,而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一定的語感,所以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強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常言到: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英語作為英語教學的基礎,培養小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尤為重要。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筆者曾作如下幾點嘗試: 一、拓展教學內容 開辟第二課堂 美國教育家科勒涅斯說:「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相等」,這句話充分說明語言的學習要與生活緊密聯系,學以致用,用中學,學中用,英語學習也是如此。教師要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的各個領域開拓、延伸,把英語學習同社會生活有機聯系起來,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英語就在我們身邊,激發學習英語的動機。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曾作如下嘗試: 1、 借題發揮 激發興趣 新課標明確提出教材只是師生活動的一個平台,老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者不能被教材所束縛。 例如:在教「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這四個單詞時,由「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聯想到這四個季節的天氣特點「warm hot cool cold 」在由這幾個單詞聯想到「windy rainy sunny cloudy 」借題發揮通過一系列的遷移,學生既鞏固了新學的單詞,同時又復習了過去的知識,使小學生愛學、樂學。這樣即活躍了課堂氣氛,又提高了教學效果。 目錄:一、拓展教學內容 開辟第二課堂二、融洽師生關系 創造和諧氛圍三、利用媒體手段 實施情境教學參考文獻:1、李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2、黃燕明《試論英語教學的情景創設 》3、朱新斌《談如何建立一個輕松活躍的英語課堂》4、沈峰《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5、李英《外語教學的和諧氣氛與有效交際》............以上內容均摘自 http://paowen.com/thesis/2009/0213/down_46440.html 更多詳細內容 樓主 請看 刨文網 http://www.paowen.com 」,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屆高校畢業生發布的原創畢業論文,內容詳細,符合自身的專業水平。

❿ 如何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個人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名稱:《培養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研究》
價值分析:(一)教育改革的需要

英語是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小學生學習英語在人生的成長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而小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能否形成的良好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英語課程標准》明確提出: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

學習習慣是學生學業成敗的關鍵。學業上取得成功,就個人而言,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智力因素,即天賦,聰明程度,這就是人的智商;二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氣質、性格等,這就是情商,亦即後天的努力程度。天賦固然重要,但往往是有的學生很聰明,學習成績卻並不出色;相反有的學生智力一般,學習成績卻很好。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這些主導學習的非智力因素其實就是學習習慣。研究證明,98%的人智商都差不多,一個人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刻苦,頑強拼搏,持之以恆,就會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取得優異的成績。

(三)教與學的需要

我校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經常出現下列情況:有的學生書寫不規范;有的學生聽課效果欠佳、有的學生自學能力不強;有的學生不能學以致用。針對以上學生們在英語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我提出了小課題《培養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研究》。
研究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一)通過對學生書寫習慣、聽課習慣、記筆記習慣以及用英語的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逐漸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使之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讓學生樹立強烈的習慣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促進全校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形成本校英語的教學特色,增強區域內的影響力。

二、課題的研究過程:

(一)如何培養學生正確、規范書寫的學習習慣。

1.培養書寫准備

書寫伊始,教師讓學生將桌面整理干凈,然後准備好兩支筆和一個本;讓學生平心靜氣,調整好書寫前的心情,深呼吸三次;設計好書寫格式,充分做好書寫的准備。

2.培養書寫姿勢

書寫姿勢是寫好英文的前提,培養書寫姿勢,保證讓學生頭正、肩平、身直、足安;做到「三個一」;並要求學生全身心的投入,持之以恆,這樣就可以糾正書寫時草草了事、粗枝大葉、馬虎的毛病。對於書寫時不正確的姿勢,教師要隨時加以糾正。

3.榜樣示範

字母的書寫是小學生的一個薄弱環節。因為英語字母有印刷體和書寫體之分,所以容易使學生在書寫時發生混淆,因此,教師要發揮榜樣的示範作用,引導學生先觀察,看示範,再書空,練習寫。

(1)筆順示範

教師要做到正確示範,可以邊示範,邊用英語說筆順,但有時學生會受到漢語拼音筆順的影響,錯誤書寫字母,因此教師要對容易出錯的筆順進行比較細致的指導。字母的筆劃筆順,有的字母是一筆完成,而有的是兩筆或三筆完成的。教師為學生歸納:

1)一筆完成的字母:

大寫:C G J L O S V W Z

小寫:a b c d e g h k l m n o q r s u v w y z

2)兩筆完成的字母:

大寫:B D K M P Q R T U X Y

小寫:f i j p t x

3)三筆完成的字母:

大寫:A E F H I N

小寫:無

(2)格式示範

字母的占格同樣是字母書寫教學中的一個教學難點,尤其是當字母的大小寫混在一起的時候,學生很容易混淆。這樣,教師要先清楚示範,提醒學生注意並總結字母占格的規律。26個英語字母書寫的規則:

1)應按照字母的筆順和字母在三格中應占的位置書寫。

2)每個字母都應稍向右傾斜,約為5°,斜度要一致。

3)大寫字母都應一樣高,占上面兩格,但不頂第一線。

4)小寫字母a,c,e,m,n,o,r,s,u,v,w,x,z寫在中間的一格里,上下抵線,但都不出格。

5)小寫字母b,d,h,k,l的上端頂第一線,占上面兩格。

6)小寫字母i和j的點、f和t的上端都在第一格中間,f和t的第二筆緊貼在第二線下。

7)小寫字母f g j p q y的下端抵第四線。

8)小寫字母a,d,h,i,k,l,m,n,t和u,它們的提筆是一個上挑的小圓鉤,不能寫成銳角。

在學生掌握了字母的占格規律後,教師還要引動學生加強練習。最終要讓學生能在沒有四線格的一條線上,甚至是沒有任何線的白紙上也能正確地表示出字母的書寫格式。

(3)距離示範

強調英語書寫的距離意識,是培養英語書寫習慣的重要內容:書寫字母時,每個字母之間要空2到3個字母的位置;書寫單詞時,單詞內的字母應該「緊而不挨」;書寫句子時,單詞間應該空一個英文字的位置為宜。

4.對比學習

當學生學習一段時間後,他們對字母的書寫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時,教師要經常開展對比學習:教師評價學生的書寫;學生評價教師的書寫;學生之間互評書寫;評價優點和不足。這樣,經過一個月的評價,學生有明顯的進步,對字母書寫掌握扎實,印象深刻。

5.開展競賽活動

(1)爭當「小老師」

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我常常安排些「小老師」的活動給他們,有時讓班裡比較突出的孩子當"小老師」,讓他們每人領教幾個「學生」,被領教的孩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又晉升成為「小老師」,這樣我們班的「小老師」越來越多了!孩子們的進步也越來越明顯了。有時讓他們回家後將當天所學的知識教授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書寫比賽

在學生有一定書寫基礎的時候,我們英語組經常組織書寫競賽,比賽寫字母、單詞、句子,孩子們在每次比賽後都積極地觀看我們比賽後的展板,獲獎的孩子們開心極了,他們表示還要更加努力,而沒有獲獎的同學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知道怎樣調整自己的書寫,可見學生對比賽的重視與關注,因而孩子們的書寫進步也是十分明顯而迅速的。

(二)如何培養學生學會聽課的學習習慣。

1.教師指導學生聽課的方法。

(1)引導學生學會預習新課:引導學生預習新課的字母、單詞、重點句、課文內容以及練習題。學生預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檢測,例如:出示生詞,提問學生漢語意思,逐漸地,我發現孩子們不再需要我布置預習單詞,而是自覺地進行預習新課單詞。這樣,在每堂課的精心提問中,不僅考查了對學生知識的領會,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引導學生學會復習舊知識:

「溫故而知新」,學會復習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一環。復習舊知識可以讓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學生找到自己知識上的欠缺內容,上課就能有針對性的聽課,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會更集中。我在每節課的熱身環節,有意識的培養學生進行復習,為學習新知做鋪墊,同時,讓學生掌握復習的方式方法,如:歸納法、游戲法、任務法等。

(3)引導學生學會質疑

質疑是學生真正學習的開始,讓學生不懂就問,起初,很多孩子不敢發言,不會質疑,因此,教師先為學生創設條件,讓學生敢說,並且不怕說錯。其次,多啟發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對孩子的提問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給予鼓勵,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孩子們在質疑的過程中解決問題,學到知識的真諦。第三,教師多關注不同見解的孩子,引導孩子們多角度看問題,從而更全面、更深入地掌握知識內涵。

2.教師要指導學生聽講時的狀態。

(1)指導學生聽課時的坐姿:頭正、身直、腳平。教師剛開始要逐個學生進行校正,每次講課都要及時提醒,久而久之,學生良好的坐姿習慣就形成了。

(2)引導學生集中注意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1)指導學生會聽

注意是學習的窗戶,沒有它,知識的陽光就照射不進來。首先,學生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聽老師所講的字母、單詞、重點句型、課文內容以及教師對習題的點撥。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要用心聽同學們的發言。聽別人發言,也是學習新知的一種途徑,可以取長補短。

2)指導學生會說

語言是思維的結果。英語課不同於語文課,語文課在課後有語言環境,而英語課後的語言環境少之又少,因此英語課堂上的說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讓學生全員參與,每名學生上課至少說一次,每個人都開口說,這就邁出了說的第一步。其次,教師課堂上抓住要點讓學生多說,多給學生說的機會,教師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去說,提問、質疑、表演課文、朗讀單詞、同桌對話、用英語表達等方式,要培養學生愛說善說的習慣,教學中我還做到:①溝通情感,讓學生樂於說;②打消顧慮,讓學生大膽說;③酌情提問,讓學生踴躍說;④小組比賽,讓學生爭著說。說是表達,是思維的外殼。學生通過語言表達來反映對英語知識的認識理解過程。學生暢所欲言,說的習慣就養成了。

3)指導學生會看

看什麼,要看教師講課的重點;看什麼,要看教師所教的學習方法。這就需要學生多觀察、多比較,不僅可以快速的找到教師的講課重點,而且可以學會老師教給的學習方法。

4)指導學生會做

英語課採用的是任務型教學,課堂中經常有動手操作或肢體語言的練習,學生在學知識的過程中還要學會做任務:其一,主動參與活動;其二,了解任務要求;其三,實踐任務。學生在做任務中才能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

5)指導學生會想

首先培養學生在課堂上會想,可以引導學生獨立想,或者與同桌一起想,教師提問:「看完題目,你想到了什麼?你還會想到什麼?」其次,學習知識,就其過程而言,實質上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的認識過程,也是一個質疑、釋疑的思維過程。學生的「想」才能落到實處。

無論是聽課方法還是聽課狀態,都要教師指導學生聽、說、看、做、想有機結合,持之以恆的反復訓練,才會提高課堂聽課效果,教師上課隨之變得很輕松,從而培養出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

(三)如何培養學生學會記筆記的學習習慣。

俗話說,「心記不如帶墨」。在英語課堂中學生記筆記是必不可少的。

1. 做好記筆記的准備

首先,教師讓學生准備好筆和本。其次,教師讓學生清楚記筆記的規則和作用。

2.引導不同年段的學生記下幾不同形式的筆記

1)教師引導低年段學生在書中畫一畫:將課文中的句子標號,將課後單詞表中的單詞標號,便於教師講解單詞和學生記憶單詞。

2)教師引導中年段學生畫寫結合:在課堂中用直線畫出生詞,用透明筆畫出片語,用曲線畫出重點句子;同時,在課堂中每學習一個動詞或名詞,就在本中積累一個,可以分類寫出動詞的現在分詞、動詞的過去式、動詞的第三人稱單數形式、名詞復數等等。

3)教師引導高年級學生在本中記一記:動詞現在進行時的變化規律,動詞過去式的不規則變化、人稱代詞變化表、各種時態比較表等等。

3.指導學生經常復習筆記內容

對於筆記的內容,教師要經常提醒學生進行有效復習,以發揮筆記的實效作用。

通過記筆記有助於指引並穩定學生的注意、有助於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記憶、有助於積累資料,增長新知。

(四)如何培養學生用英語的學習習慣。

1.作業要層次化、多樣化、靈活化

(1)教師設計分層次作業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教師將作業設置為難易程度不等的A基礎性作業、B提高性作業、C挑戰性作業三種類型,學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自主選擇ABC各類作業。

(2)教師設計多種形式的作業

傳統的英語作業缺乏趣味性和新穎性。因此,通過教研討論以及教學實踐,用讀一讀、辯一辯、寫一寫、畫一畫、演一演等形式多樣化的作業,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教師們設計出如下的作業:

1)表演型作業

低年級學生書寫能力不強,教師經常布置一些表演類的作業,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結合課文內容可以進行改編,分成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際會話訓練,進行角色扮演,這樣可以激發學生表演熱情。表演結束後,評出最佳表演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勵對應獎項的粘貼,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運用自己接觸過的單詞,創造性地使用語言,完成角色體驗,實現真正的語言輸出,達到學英語是為了交流的實質目的。

2)說唱型作業

教師引導學生改編學過的課文、chant、歌曲,進行自編自演,充分發揮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將已經學過的課文、chant、歌曲改編後,回家後說、唱給家長聽,並要求家長及時反饋信息。這不僅給孩子提供了復習鞏固的機會,而且以獨特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快樂。

3)操作型作業

小學生直觀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對色彩鮮艷的事物特別感興趣,因此,教師布置一些塗塗、畫畫、寫寫等製作類的作業,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英語知識在學生不知不覺中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如此,通過讓學生製作字母卡片、英語圖文對照畫報、創意卡片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

4)實踐型作業

新課程改革中倡導任務型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能根據學習內容設計各種交際活動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學會用英語做事,體驗學習語言的過程。例如:教師可以布置采訪、調查類的作業:學習家庭成員後,讓學生調查一下自己的家庭成員;學習職業後,學生可以采訪家庭成員的職業;學習交通工具後,學生可以調查家庭成員上學、上班時使用的交通方式……這類型的任務有助於學生學會如何用英語與人交流,培養學生學習,如何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促進了各學科知識的相互滲透,而且對培養學生關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幫助。

5)探究型作業

為了使學生的英語學習更貼近生活,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型作業,讓學生充分利用課程資源,利用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輸入,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比如:學習了倫敦的幾個景點後,可以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利用媒介找出倫敦的其它著名景點及英文翻譯。又如:涉及到的一些西方國家的節日讓學生在網上收集關於愚人節、母親節、萬聖節、感恩節和聖誕節等節日的傳說和有關知識。從中領悟英語文化,感受異域風情。這些探究型作業不但拓展了學生的視野,而且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6)創新型作業

通過師生互動,教師在留心觀察學生的喜好後,給學生布置了創新型的作業,如:讓學生或說單詞、或讀句子、或朗讀課文,教師在課堂上錄音示範,讓學生找出優點和不足,回家後效仿去錄音。還可以讓學生回家畫圖,准備好英文介紹,在課堂上用學過的英文介紹圖片的內容。這類創新型作業帶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讓學生學習英語更有激情和興趣。

2.找到生活中的英語。

(1)找一找身邊的英語,如隨處可見的英文商標,中英文廣告、標牌。如「CCTV-中央電視台」,「USA-美國」,「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Bank of China中國銀行」等。

(2)每月讓學生匯報、交流一次,說說各自的感受和收獲。

(3)繼續尋找生活中的英語,拓展學生自己的視野,感受生活中的英語。

3.積累關於英語的課外知識。

(1)積累英語的語法知識。

(2)積累英語的語用知識。

(3)積累英美文化知識。
以上幾種課外知識的積累可以通過聽英文歌曲、看英文電影以及閱讀雜志、報刊等途徑實現。通過積累,可以增加學生的英語文化底蘊,提高對中外文化差異的鑒賞力。

參考文獻

1、劉紅,「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讀寫算(教研版)》,2012年13期
2、夏伏清,「培養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考試周刊》 ,2011年76期

3、鄒媛,「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讀與寫(下旬)》, 2012年2期

4、曹麗麗,「淺談小學生良好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課堂內外:教師版》,2011年11期
結果分析
課題的研究成果與實踐效果
1.學生方面

提高了學生的書寫水平和質量,形成了良好的聽課習慣,初步養成了記筆記的習慣,能在生活中應用簡單的英語,並尋找、積累生活中的英語,拓展自己的視野。英語成績明顯提高,學生英語素質全面發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濃厚,積極性和主動性日漸升高,並達到全員參與。

2. 教師方面

參與課題的教師在市級、校級進行講授公開課,所撰寫的說課被評為市級二等獎,教學設計、隨筆、案例等多篇文章,為課題的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支撐。教師們伴隨著課題也更加成熟,課堂教學也受到了教研員及校領導的肯定。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