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如何上好農村初中英語閱讀課

如何上好農村初中英語閱讀課

發布時間: 2021-02-26 15:14:37

❶ 英語: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大多數農村小學生升入初中時,對英語一無所知。要使他們對你的英語學科感興趣,上好第一堂課至關重要。為此,教師必須作好充分准備,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我們可以這樣設計首堂英語課:
第一步:用英語問候學生,然後以流利的口語自我介紹,以激起學生對英語的好奇心。好奇,就能激起興趣,就能產生學習動力。
第二步:利用世界地圖或地球儀介紹英語及世界上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讓學生在地圖上一一指出。讓他們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有多少人每天都在用英語進行交流。
第三步:讓學生明白,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國際地位。中國成功地加入WTO、申奧成功等,都要求我們21世紀的中國青少年熟練掌握英語。
第四步:介紹學習英語的科學方法,並介紹詞典、錄音機及復讀機對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要求有條件的學生作好准備。
第五步:告訴學生,要學好英語就得學好語音、詞彙、語法和口語。其中,語音是學好後三者的必備基礎;口語是學好英語的最高境界,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熟練地與人交流。此時可介紹一些簡單的常用口語,只要求學生聽說,以激發興趣。
第六步:告訴學生,現在有條件的小學從三年級、甚至一年級或幼兒園起就已開始學習英語,但我們農村中學的孩子沒那個條件,直到上了初中才起步。我們已經比城市孩子落後了不少,我們應該看到差距。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樹立信心,奮起直追,力爭趕上甚至超過他們!
第七步:教唱字母歌,為第二堂英語課的字母教學打下基礎。
第八步:用好「Goodbye!」、「Bye-bye!」、「Bye!」、「See you
。」等告別用語與學生道別。
這是筆者就上好農村初中第一堂英語課的一些構想。當然,教無定法,但限於多數農村初中的現有條件,這堂課差不多就這模式。有條件的學校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用好投影儀、CAI課件等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使各自的首堂課生動精彩、富有吸引力,為本輪英語教學開一個好頭。

❷ 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小課題新浪博客

【摘要】閱讀理解題是中考的必考題型之一,所佔比例較大,分值較高(包括任務型閱讀佔50分)。它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分析判斷能力(1)。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普遍較差,勢必影響中考成績,乃至影響到高中的英語學習,所以培養和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和任務。在新課程理念下,研究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本文主要探討了目前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及教學對策。
【關鍵詞】 農村初中生 閱讀能力 現狀 教學對策
《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生讀的要求明確指出1.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4.能讀懂常見體裁的閱讀材料(2)。對初中學生英語「讀」的方面提高了要求,閱讀理解最能反映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英語聽、說、寫等各方面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同時也決定著學生的英語考試成績。另一方面,農村初中教師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視遠不如高中教師,沒有運用好正確的教學策略,所以針對農村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現狀採取有效的教學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目前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
1、 農村初中學生英語基礎差,對閱讀理解題有畏懼心理。
由於農村學生英語基礎差,詞彙積累不夠,很多學過的單詞沒有記牢,在閱讀時一些原來學過的單詞都變成了新單詞,加上原來閱讀課文的部分新單詞,整篇閱讀課文在學生看來相當一部分單詞是新單詞,導致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產生畏懼心理,對整篇文章的理解是似懂非懂,對文章上下文的邏輯關系、段落的過渡、銜接、文章結構、寫作風格很難理解,就採取猜答案,蒙答案,以至於閱讀理解題得分率低,這樣惡性循環,學生遇到閱讀題時,個別學生連文章內容都不看,就隨便選擇答案。
2、課外閱讀量少,知識面窄,閱讀理解能力低。
因為農村初中學生缺乏閱讀實踐,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所以大部分農村初中學生閱讀量少,對英語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化、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及有關的背景知識知之甚少,學生知識面窄,學生不能在特定的背景知識和環境下理解課文,在閱讀中學生沒能在具體的背景和情景中掌握知識,無法根據相關知識理解材料,影響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3、農村初中學生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得分率低。
農村初中英語教師比較注重對學生進行語言點的講解,如講解詞義、短語和句法,閱讀課變成了語法分析課或單詞講解課,遇到生詞的時候,教師主要以講解為主,忽視訓練學生根據上下文推斷詞義的技巧,略讀和跳讀、預測等其他必要的閱讀技巧。導致學生沒有掌握閱讀技巧,得分率低。
二、鑒於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根據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平時的教學實踐、研究,解決農村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我想應該採取以下一些教學對策:
1、教師應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教學。
針對農村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現狀,重視農村初中學生的閱讀理解教學,採取不同的教學策略,指導學生閱讀,為今後學生自我閱讀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結合教材中的閱讀課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克服閱讀畏懼心理。
讓學生把「閱讀」變成「悅讀」,教師應注重閱讀課教學形式的趣味性,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習興趣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習階段來培養。要想方設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只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有了興趣,就會對英語的閱讀產生興趣。《英語課程標准》強調任務型教學,我在教每一section時,也經常運用了任務型閱讀教學,先讓學生用5-8分鍾左右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對話或課文的理解題,或自己設計幾個與文章有關而又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完成,讓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課堂當中來。然後,再按精讀要求,讓他們自己找出語言點,鼓勵他們提問和討論,並採取課堂評價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教無定法,應該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也是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方式。另外,利用各種各樣的多媒體手段、英語報刊雜志、原聲影像作品等也能豐富英語課堂,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提高英語基礎,克服閱讀畏懼心理。
3、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擴寬操練面,發展學生綜合閱讀技能。
閱讀能力是指學生理解各種題材和體裁的書面材料的能力以及從各種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3)。《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對初中畢業生語言技能中讀的要求是 「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語言學規律表明,英語教學中語言輸入要充足,信息量要大。要從不同的渠道,不同的切入口來展開。因此,必須加強課外閱讀訓練,指導學生在課外有效開展閱讀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的動力,所以選擇一些題材和體裁廣泛性、實用性,內容趣味性讀物讓學生閱讀,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閱讀成為一種快樂的學習過程。我經常利用多媒體上課,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短文、廣告、海報等英語讀物。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學期訂《英語周報》、《英語輔導報》、《中學英語園地》等內容廣泛、豐富、實用性、趣味性強的英語報刊、雜志,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語言材料,積極引導學生理解、掌握其他學科的知識,多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傳統,發展學生積極主動思維的能力,擴展他們的文化科學知識,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經歷。同時鼓勵學生多留心一些公共場所的中英文結合的溫馨提示或公告的內容,擴寬學生的知識面。
4、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技能,提高閱讀題的得分率。
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首先要遵循英語閱讀策略,掌握解題技巧:(1)A.解題時先了解篇章的體裁並把文後的題目要求快速瀏覽一遍,弄清考查要點和題目類型,帶著問題去閱讀,做到有的放矢。B.快速閱讀,把握文意,理清層次關系。C.在了解大意後,還要注意具體細節,輔助性圖片、表格、背景知識、標題里隱含的觀點。D.認真審題、仔細推敲,著手進行答題。(2)掌握《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中要求的詞彙,教給學生一些猜詞技巧。《英語課程標准》要求學生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初中學生掌握的詞彙量比較有限,詞彙量的多少直接影響著閱讀速度,影響對文章理解的准確度。所以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英語課程標准》要求的詞彙。在閱讀時,我們往往會碰到生詞,尤其在考試時,既不能查字典又不能互相討論,所以學會猜詞就顯得十分重要。猜詞一般利用上下文線索、構詞法等。一個單詞雖然通常有不同的詞性和意思,但是它在所處的具體語境中或上下文中就只有一種意思。我們可以通過語境或上下的意義聯系來猜測詞義(4)。例:He let a little air out of the tires.從所給例子中我們根據上下文內容就容易地猜到tires是「輪胎」的意思。答題完之後還要認真檢查,提高閱讀題的得分率。
5、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是提高英語閱讀能力的保證(5)。因此,平時課內教學中就必須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A、養成限時閱讀習慣。試卷中英語閱讀題量的增加要求學生提高閱讀速度,閱讀速度的提高體現了對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所以必須強化閱讀訓練,提高單位內的閱讀效率。每課時抽出10分鍾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根據不同的年級情況,選擇難度適中的短文,再加上4-5個理解題,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迅速閱讀全文,完成閱讀理解題,然後檢查閱讀速度和理解准確率,進行輔導、講評。B、養成默讀的習慣。我們在教學中常常會發現,初中學生仍然會有聲閱讀。在基礎階段,選擇一些精彩的對話、短文或廣告進行朗讀背誦,這當然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考試時,有時間限制,則需要默讀。因為讀出聲會影響速度。C、養成「悟意 」的閱讀習慣。即根據文章的上下文或語言結構來猜測並確定生詞的詞意。有的學生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一方面浪費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影響學生的思維活動。邊學習邊查字典,有時難免忘記了文章的某些意思,甚至不得不回讀文章。D、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有的學生喜歡逐詞閱讀,從一個單詞「爬到」另一個單詞,這樣的閱讀方法既浪費時間又無法掌握中心信息,無法對材料進行判斷和推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改變學生逐詞閱讀的方法,養成成組視讀習慣。例: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按照逐詞閱讀方法,不僅速度慢,而且很難一下子抓住全句的中心意思。如果分成Computers need regular maintenance/ in order to/ perform at their best.幾個部分閱讀,就很快理解句子的意思。
總之,通過改變閱讀課的教學觀念,採取正確可行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克服閱讀的畏懼心理,培養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能力和掌握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一定能夠逐步提高農村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高中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包天仁:《英語奧林匹克》八年級(2008年版)
(2)、《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准》(2011年版)
(3)、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 福建教育出版社。
(4)、楊金昌:如何越過閱讀障礙――猜詞義,《中學外語教與學》,2005年第5期
(5)、、楊大亮. 基礎階段英語閱讀課程教學之我見. 中華現代教育,2007.10

❸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閱讀課

英語教研組 李志英 不可否認,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較偏重於聽說,而輕於讀寫。而後者無論在學生應試中,還是在今後的英語學習過程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檢測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失分最多的往往就是在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題型上,而這兩種題型正是對學生語言運用綜合能力的考查,有的的學生總是不能整體理解文章內容,或不能深度理解文章內涵,「東一鎯頭,西一棒」,「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種種這些都說明學生閱讀能力的欠缺,由此可見,在課堂教學中注重閱讀課教學,提高閱讀課教學的實效非常重要。 常常有教師問:閱讀課究竟怎樣上?以下是幾種常見的教法。 教法1:逐詞逐句翻譯,重難點更是一個不落地解釋、說明、訓練。 教法2:學生的自行閱讀並按要求完成任務,然後進行檢查 教法3:教師下達任務,學生自行閱讀並完成任務,檢查後對文本中出現的難點進行分析、解說,或請學生對長句(如復合句)進行翻譯,然後組織朗讀。 教法4:學生自行閱讀後,教師對文本情節中的一些關鍵詞進行提煉,並作適當解說,然後請學生對關鍵詞進行了串聯敘述、復原文本。 以上教法不盡相同,但教法3、教法4都有可取之處。教師可視情況結合或穿插使用。 以下是我的一堂閱讀課設計 文本內容:八年級(上)第九單元 section a 3a(課本設置是pairwork,但我將它作為reading來進行教學) step 1 leading--in boys and girls, people, especially the elder , always think we are still young and it』s impossible for young people like us to do things successfully. what』s your opinion? do you agree with them? why? / why not? ( get the students to give their own opinions ) in my opnion, i don』t agree with them. many people started doing things at their early age.they worked hard and got great achievements.in 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learn about some famous people and their achievements. step 2 presentation write the names and their professions on the blackboard. ask the class to match them. tiger woods composer shirly temple soccer player mozart golfer mei lanfang gymnast ronaldo movie star liu xuan performer step 3 task reading say to the class:all these famous people started doing things when they were very young.for example:mozert started writing music when he was only four years old.then what about the others?please read the article in 3a and find the anwsers.( 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 and try to find the anwsers .) check anwsers. (ask students to say complete sentences when giving anwsers just like the model sentence.) step 4 analysing to help the class to understand the article better, analyse some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and ronaldo, the great brazilian soccer player, played for his national team when he was seventeen. and liu xuan, the chinese gymnast, won a gold medal at the world championships when she was seventeen. step 5 reading first have students read after the tape recorder, then practise reading aloud. step 6 summing up in this class, we have learne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several famous people.and every one of us comes to know that we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 and we can do well if we go all out. we should remember: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a is a way. 附課後教學反思 這堂課學生們很投入,大部分同學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雖然是堂閱讀課,但由於設計得較科學,學生們既沒有感到枯燥乏味,且對文本內容掌握得較好。通過學習,學生們還明白了一個道理:we are never too young to start doing things. 總之,閱讀課教學需要教師傾心而為,不可照本宣科,草草了事。教師在進行閱讀課教學目標設計的時候要側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閱讀策略的指導,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文本內容,而不糾結於個別詞彙和語法知識點;如果遇到因詞彙問題而引起的閱讀障礙,教師應藉此機會鍛煉學生根據上下文本推測詞義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一個運用英語思考問題的機會;教師在面向全體的時候還需兼顧個體,幫助閱讀能力欠缺的學生掌握一些閱讀技巧和策略;教師還應重視文本內涵的延伸和升華,適時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另外,閱讀課教學同樣應落實單元教學總體目標,使我們的教學更具連貫性和整體性。

❹ 淺談如何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幾年來的英語教學實踐使我認識到,閱讀是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再現,對所學的詞彙和語法,起到鞏固作用。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通過大量系統的訓練,使學生掌握略讀、粗讀、猜測詞義、句意揣摩等閱讀技巧,加快閱讀速度,並從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但農村中學較之城市中學在資源配置上差距很大。城市學校設施齊全、資料豐富、師資強,而農村學校在各條件上正相反,並且農村小學普遍沒有條件開設英語課,因此教師反映用標准課時根本完不成教學任務。教材也有城市化傾向,總體講是起點高、難度大、內容多,農村初中師生均不能很好適應。而且由於農村學生使用英語環境面狹小,利用頻率低、資源缺乏、課外補充閱讀少且難以控制等諸多原因,學生的閱讀能力遠沒有得到大幅度提高。就這種情況我們如何才提高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現談談我個人的觀點。 一、抓好詞彙教學,擴大詞彙量,為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奠定基礎 詞彙是語言表達中的最小單位,無詞不成句,無句不成文。要讀懂句子,首先必須理解詞義;要讀懂文章,必須理解句意。因此,必須抓好詞彙教學。一方面要抓好國際音標、語音知識、讀音規則和構詞法等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要通過大量的閱讀擴大詞彙量。要提高閱讀水平,詞彙量與短語量非常重要。教師要注意不斷引導學生歸納和區別一些同音詞(組)、同義詞(組),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導學生結合句子去記憶生詞,在大量的泛讀中理解生詞的不同意義,不斷地擴大詞彙量。 二、提高快速閱讀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閱讀考試均同時考查閱讀速度與理解的准確度,成功的閱讀須保持一定的速度,只有快而准同時具備,才能提高閱讀質量。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提高快速閱讀能力。快速閱讀要求綜合運用閱讀技巧,通過邏輯思維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在整個快速閱讀過程中,眼球快速向前移動,思想高度集中,大腦處於迅速對文章作出反應的狀態。此外,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求學生一到時間立刻交卷,用這樣的方法迫使學生進行快速閱讀。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逐步積累的漸進過程,閱讀是英語學習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提高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閱讀方法是:(一)速讀通覽全文,搞清中心大意。運用五個「W」。弄清故事的主要人物(who);發生的時間(when)和地點(where);原因(why)及如何解決問題(how)等。(二)掌握內容主線,首尾加以串聯。要先從宏觀入手,掌握中心意思,幷注意說明中心意思的主要事實和細節,抓住關鍵性詞語。(三)了解全文大意,細心推理分析。要細心地加以「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去偽存真」的推理分析,在全文的大意基礎上判斷詞語的確切含義。(四)吃透作者意圖,歸納中心大意。(五)培養良好習慣。排除口腔發音動作,通過視覺直接接受文字信號,一目十行,以意群或片語尾單位,注意力集中於關鍵詞、主題句等。 三、拓展閱讀視野,以具備相關的社會文化能力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但要精讀課本,還要拓展閱讀視野,大量地、廣泛地閱讀課外資料。有時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精彩的句子,可以把它記下來甚至加以背誦,再去反復體會其含義。這樣不僅豐富了自己的詞彙量,久而久之,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英語能力提高了,知識面拓寬了,所學的英語也會靈活地運用。因此,平時應廣泛地閱讀各種英語報刊雜志,這些讀物的很多欄目很合學生的口味,他們對刊物上的幽默、笑話很感興趣。讓學生拓展閱讀視野,通過閱讀了解一些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名勝古跡、氣候特徵及最新的科技成果。可閱讀有關人物傳記、寓言故事、活動記述、社會文化、文史知識、科普小品等內容的材料,有意識地擴大閱讀面。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而且培養並增強了語感,從而提高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做題時也就得心應手。四、加強訓練閱讀理解的解題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規律和技巧,做英語閱讀理解也不例外。我們要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科學高效的做題技巧。 總之,培養英語閱讀能力是長期堅持不懈的過程,是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培養出來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養成每天堅持閱讀的習慣。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情況情況,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大量閱讀實踐,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廣泛閱讀課外材料,要求閱讀速度快,能理解文章大意,可不進行語言分析。

❺ 淺談如何培養農村初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詳細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農村英語教學的教師,我對英語閱讀能力對初中生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深有體會—— 英語閱讀能力是農村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的橋梁,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但是,農村初中學生閱讀興趣不濃,缺乏閱讀策略。他們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農村英語教師經過長期堅持、有計劃地努力,一步步提高。 關鍵詞:課內精讀、閱讀興趣和能力、課外泛讀 在閱讀能力的培養過程中,首先要培養學生閱讀興趣,並由課堂主陣地向課外延伸。不重視精讀課本,一味強調課外泛讀,就會造成基礎不實,對所讀材料理解不透徹。而只重視精讀課本,不進行課外泛讀,就無法擴大知識面,無法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1.立足課本,開展課內精讀,堅守培養學生閱讀技能的主陣地。 閱讀能力依賴於綜合訓練。聽說讀寫扎實,學生語言結構意識強,基本詞彙掌握牢固是閱讀能力提高的先決條件。農村初中大多數學生只能通過課本來獲取信息,提高詞彙量。為此有效地進行課本材料的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同時面對中考重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輕單純的語言點和語法考查的趨勢,教師應在進行扎實的語言點訓練的同時,緊抓學生的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和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故將閱讀教學分兩課時進行,可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即把課文當作一個整體來讓學生感知,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整體內容上,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著眼於學生閱讀技能的訓練。第二課時:在對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語法,進行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綜合語言知識的能力。 第一課時:進行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 教師設置教學情景,導入完成第一課時閱讀課堂教學必須掌握的詞彙和短語(其餘詞彙和短語可在第二課時教學)。這樣安排更符台中考閱讀考查的標准——語篇中可存在3%的生詞。這些生詞多為通過上下文可猜測詞義或不妨礙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詞彙。而後介紹一些跟閱讀內容相關的一些背景知識,,根據文章標題,插圖或利用簡筆畫等引導學生預測文章內容。 設置情景教學詞彙和短語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①納舊迎新——由歸納復習學生已知的相關詞彙和短語,導入本課需新授的詞彙和短語;②頭腦風暴——確定風眼(本閱讀課話題),由此啟發學生聯想,進行詞彙和短語教學;③問答授詞——用幾個問題得出與此詞彙和短語密切聯系的關鍵詞,輕松引出所教的詞彙和短語。 教師分層次設計閱讀任務,逐步完成對學生情感技能、學習技能、閱讀技能的培養。 a.要求學生瀏覽全文,設計2 -3 個與中心思想有關的問題,培養學生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問題的設計應能激發學生興趣,引發學習動機,引出本課話題,切忌問題設計過於簡單,學生不需瀏覽全文便可回答。 b.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獲取具體信息。可設計選擇題、判斷題、表格填寫等題型,培養學生捕捉信息和理清文章脈絡的能力。 c.要求學生根據文章情節或寫作順序,寫出各段段落大意,或設置Who,When, Where,What, How 等細節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以此為提綱,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整體的簡短復述。 選擇與學生學習生活經歷有著密切聯系的文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調動學生原有的知識、經歷和觀念。練習的設計以鞏固本節課閱讀技巧為重點,兼以訓練其他閱讀技能。 仍以鞏固本課閱讀技巧為重點,進行閱讀訓練。並要求學生預習Reading 中的重點坷匯,短語和句型,發現問題,排除障礙,為閱讀課堂教學第二課時作好充分的准備。 第二課時:加強語言點教學及聽、說、讀、寫綜合訓練。 學生把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接下來應就課文內容進行講解和精練。本課時主要是對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等語言點的教學。多數教師更習慣於本課時的教學,且經驗豐富。但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範圍的確定仍是長久以來令教師感到棘手的問題。多年教學經驗告訴我,其劃分標准大致有:①圍繞本單元話題的詞彙和短語;②含有四會詞彙的短語;⑤具有本單元重點語法特徵的句型;④現時不作要求但常見常用,且有益於學生寫作的短語、句型。同時注意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也是重要的劃分標准之一。那些超越課程標准和大綱要求的教學難點,教師一定要理智地處理,要求學生理解即可。那種見語法就講,見片語就背的無限延伸的做法,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熱情,弊遠大於利。 復習Reading 第一課時的閱讀信息,並由此導入新詞彙、短語的教學。主要做法是要求學生通過上下文猜測詞義,切忌完全用中文解釋詞義。 這是一個排憂解難的過程,是強化重點的必經之路。解難的形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由教師提出文章中較難理解的語言點,由學生思考、討論,然後解讀。另一種是讓學生提出預習時或閱讀後不解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剖析。這一環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歸納出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做到精講精練,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具體操練時可將第一課時中的題目合理改變。將練習重點由閱讀技能的訓練轉移為對語言點的訓練。 在解難後教師可將課文按段落讓學生復述,真正實現綜合語言能力的訓練,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鞏固練習題可設計為課堂上的小測試,重點仍為檢測本閱讀短文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同意句轉換、單句改錯、漢譯英等都為較好的題型。 應以閱讀文章中的重點詞彙、短語和句型為基礎,予以適當拓展。讓學生能用已掌握的知識獲取新知識,培養新能力。 2.精心選材,培養閱讀興趣,掌握閱讀策略,訓練閱讀技能。 (1)興趣是一個人熱愛、嚮往追求某物的心理狀態,是他或她希望達到目標的精神力量。陶行知說:「學生有了興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為此,選材內容不僅包括傳統意義上的趣味故事、童話、幽默小品等,同時還包括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科技、社會生活、體育、衛生、環境、生活、習俗、風土人情、醫學網路、動植物、語言文學等。閱讀材料的體裁要具有多樣性,可包括描寫文、敘述文、說明文、文學作品、廣告、說明、圖表、圖示、電報、會議記錄等等。 (2)根據《英語課程標准》,可以把初中階段英語閱讀的技能概括為:接受性技能、解碼性技能和創造性技能。 ①、接受性技能。 考察學生了解讀物提供的事實的技能,可以通過一些記憶性問題來實現。 ②、解碼性技能。 考查學生對閱讀材料內容,包括其創作意圖的理解技能,可以通過一些理解性問題來實現。如: a.確定讀物主旨大意的題目。e.g. What i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b.確定讀物標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text? c.確定事物發展線索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right order of…? d. 辨認重要事實的題目。e.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true? e.猜測生詞詞義的題目。e.g. The underlined words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eans/refers to…? ③、創造性技能。 運用作者提供的知識和觀點去解決問題,或在其觀點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點,發表新的看法。考查學生創造性技能,可以通過一些創造性問題、評價性問題來實現。如: a.根據上下文推斷作者意圖、態度等的題目。e.g. By saying…, the writer means…? b.根據讀物線索推斷事物的發展趨勢的題目。e.g. According to the last paragraph,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most probably happen next? c.根據讀物線索總結事物的發展規律的題目。e.g. From the text, we learn that … d.用讀物中的觀點解決類似的問題的題目。e.g. What is the advice given in the text? e.進行合理的邏輯推理(如數量推測、實踐圖冊、故事解決推測、人際關系推測等)的題目。e.g. After learning the text, we can infer that … 在掌握了以上的技能以後,學生就能夠在獲取文章一定量的信息之後,進行再加工,做出正確的、合乎邏輯的判斷推理,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3)只有教會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學生在閱讀上才會有所收獲,能力才能夠得到提高。我們在平常閱讀教學中,可以嘗試以下閱讀策略: a、預測內容。 學生可以根據標題、上下文、圖片等預測文章內容。 b、猜測詞義。 1)利用上下文的語境猜測詞義;2)利用對比法猜測詞義; 3)根據構詞法猜測詞義。 c、辨認文章結構。這將有助於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和意義的推測、理解,也有助於改進學生的寫作能力。 d、看清楚題目要求。有的題目是考查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而有些是考查學生了解文章細節的能力。對於前者,學生要留意文章的題目及關鍵句(通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尾),而做後一種題目時,無須一字一句地讀文章,只需掃讀與題目有關的信息即可。 e、 在做題的程序上,可以參考以下的方法:一是文章不長時,可以考慮先看文章,如果文章非常長,則可先看題目,帶著問題去閱讀。二是看題目是應該特別留意題目中的關鍵詞。三是看題目是不一定要看選擇項,避免受錯誤信息的干擾。 f、在做選擇題時,當沒有非常大的把握決定選項時,可以運用排除法。 總之,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研究閱讀能力的基本組成,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 開展課外泛讀,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將課堂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才能達到現代英語教學的高度。有了課堂閱讀方法的科學傳授,學生便掌握了有效的閱讀策略。但相對於有限的課堂,要真正實現閱讀能力的提高,達到《英語課程標准》的要求,還必須注重學生課外閱讀。初中生的自我學習、自我計劃能力還不強,需要教師對課外閱讀進行必要的指導及檢查,逐漸養成學生課外自覺閱讀的習慣。以下方式可供參考: (1)開辟「英語角」,張貼一些較簡單的、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使學生了解更多有關其他國家的社會、文化、風土人情、歷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識。 (2)每日在黑板上寫一句名言警句、英語諺語或英語繞口令,並要求學生做好摘記。 (3)可利用課堂教學中的值日報告時間,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課外閱讀材料,檢查課外閱讀的效果。並由值日生提問,要求其他同學回答,來實現信息的再傳遞與再理解,從而擴大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達到知識積累。 (4)組織閱讀競賽,可分為速度賽(比時間)、成功賽(比准確率)、能力賽(比難度),使學生了解彼此的閱讀優勢,認識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達到閱讀理解能力整體提高的效果。 (5)現代的網路資源為學生們收集信息和開闊眼界拓寬了渠道。每周制定一個主題,要求學生自行收集材料進行閱讀。如名人生平、社會熱點、新聞時事、歷史事件、科技問題、環保問題等。 (6)學生課外興趣自由閱讀。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推薦一些難易適中且趣味性強的英文課外閱讀書籍,可既拓寬學生視野,又提升學生的文學積累和文化素養。 (7)引進獎勵機制。結合學校少先隊組織的雛鷹獎章活動,在「英語閱讀章」下增設三枚子章,定期進行考核。「小讀者章」頒給能閱讀英語小短文的學生;「小學者章」頒給能閱讀各種文體且有一定難度的英語材料的學生;「小文豪章」則頒給能閱讀名著簡易讀本的學生。 小結 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項復雜艱巨的工作,沒有固定的模式。學生必須經過長期的、大量的、廣泛的閱讀,才能逐步積累知識和經驗,,養成良好的語感,達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我們——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必須不斷地思考、不停地探索、反復地實踐,為加快這一進程而不懈努力。 《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2004,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❻ 如何提高農村初中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
1.課堂教學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慨.作為英語教師,筆者對利用英語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重要性感受頗深.在以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通常是通過對文章進行逐字逐句的翻譯講解,讓學生在書上把所有的重點片語和句型劃下來,將文中的有關語法知識點寫上滿滿一黑板.這樣老師講著累,學生聽著也累.這種教學方法不但收效甚微,而且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厭煩的心理,失去了閱讀英語的興趣.怎樣讓英語閱讀課生動有趣呢?可以利用問答法,圍繞課文的中心來設置問題,問題要由淺入深,前後環環相扣.要注意少用Yes/No 疑問句,多用特殊疑問句.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來精心設置問題.此外,還可以利用表格、流程圖、樹狀圖等多種形式來對課文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用多種方法和手段,比如游戲、競賽、小組合作等等,這樣就避免了單一的、枯燥的翻譯講解,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感知,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2.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材料要巧選適合的.作為教材延伸形式出現的課外閱讀,材料要多樣化,具有趣味性.課外閱讀,既為泛讀,就不要字字推敲,過多地細摳語法結構、時態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內容,如人物關系、故事發展、作者的寫作意圖等.淺易的內容有利於鞏固基礎知識,因此,閱讀的難易程度要適中,原則是先易後難,多易少難.起始階段可選擇適合一般水平的材料,篇幅不必太長,使學生經常有成功感,保持閱讀興趣.讓課外閱讀與課本知識相結合,讓課內學習與課外閱讀相促進,把它們緊密的結合起來,使得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學習的延續.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不少農村的初中生在英語閱讀方面有著不良的習慣.比如:有些學生喜歡在閱讀時發出聲音,這樣就使得閱讀的速度和效率受到限制.正常默讀的速度幾乎要比出聲朗讀快兩倍以上;再比如一些學生喜歡用手指、鉛筆或尺子等指著一個個詞進行閱讀,這種閱讀方法是單純的機械運用,不僅減慢閱讀速度,而且還會把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還有一部分學生喜歡讀完一個句子或段落後回頭去重復閱讀,這一般都是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所為,他們通常因遇到生詞或不太懂的短語、句子或段落回頭再看看,以至於養成復視的壞習慣.更有甚者在平時的閱讀過程中,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等等,這些不良的閱讀習慣直接影響著閱讀的速度和效果.
良好的閱讀習慣會提高英語的閱讀速度,對於英語學習者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1.擴大知識面
一個人的閱讀速度不但取決於他的語言水平,還取決於他的文化背景知識.比如,養成經常閱讀英文報刊雜志、收聽英語廣播、收看英語電視節目等習慣.這樣,廣泛閱讀可以了解國外的有關歷史、地理、風俗習慣和風土人情等背景知識,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
2.限時閱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讀物的長度和難度、題材等規定出閱讀時間,迫使自己定時定量地達到閱讀目標,以利於快速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將現行教材的閱讀課文作限時閱讀材料,在每堂課前十分鍾使用,效果很好.但教師必須先設計好閱讀理解的題目.
3.整體閱讀很多情況下對文章的宏觀理解,遠遠重於對某些細節的精確掌握,它有利於我們調動以往的知識和經驗去領悟作者的意圖,掌握中心思想和組織結構.閱讀中切忌只見水滴不見大海,在只言片語上長時間滯留.要學會用英語思維即直接用英語接收信息,避免出現將英文翻譯成漢語再去理解這一中心環節.
三、培養學生正確的英語閱讀方法和技巧
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在做閱讀理解題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認為,閱讀的方式可三種:精讀、泛讀和快讀.精讀側重於傳授系統的基礎語言知識;訓練基本的語言技能.對學生進行精讀訓練的通常步驟是先理清詞彙,從宏觀上把握文章框架,再去分析邏輯結構,弄清各段落間的內部關系,然後深入重點,剖析語言點和文章的重點之處,最後進行綜合歸納,去領悟作者的意圖.
泛讀的重心在於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敏銳地觀察語言以及判斷、分析、歸納、推理和論證等邏輯思辨能力;培養速讀能力以及閱讀的興趣,擴大詞彙量,增強各種背景知識,學生應多去閱讀各類體裁和題材的文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去讀一些的簡易英文讀本.
這兩種閱讀方式都需要在平時有意識地進行訓練.然而在各種英語考試之中,時間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還需要掌握第三種閱讀方法,也就是快速閱讀.快速閱讀要求讀者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准確地完成答題.在閱讀的過程之中,跳過無關信息,篩選有效信息,利用標題、斜體和主題句,辨別要點,快速有效地獲取價值信息.這就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快速泛讀平時要養成快速泛讀的習慣.所謂泛讀指廣泛閱讀不同領域的文章.要求讀得快,掌握文中主要大意就可,不需深究.在選擇材料時,應注意讀物的難易程度與自己的水平相當.
2.限時閱讀有的同學閱讀速度慢時理解准確率就會較高,而快讀時准確率就很差.這是為何很多學生抱怨平時做題准確性尚可,一考試就糟糕的原因.那麼要想提高閱讀速度,就必須在平時就有意識地多做限時閱讀集訓.中考時每篇閱讀理解平均所需的時間大約7~8 分鍾,因此平時計時閱讀訓練每次也要控制在5~10 分鍾.但限時閱讀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時間長了易疲勞,沒有訓練效果.
3.略讀也可稱作為跳讀
這是種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的技能.所謂的略讀是指盡可能快地閱讀,迅速地捕獲文章的大意或主題思想.也就是說略讀要求學生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文章,可以跳過某些不必要的信息,抓住文章的核心來加快閱讀的速度.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從根本上提高閱讀能力並非一朝一夕之事.筆者以為,作為英語教師,應該不斷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提升,從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水平的不斷提高而更好地掌握英語這門學科.

❼ 如何在農村初中學校上好英語課

英語課程標准指出,聽、說、讀、寫等技能是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成分,聽和讀是理解的基礎,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筆者認為,在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英語輸入的前提,說是英語輸出的前提。因此,聽說技能是英語課程最基本技能,也是讀、寫技能的重要基礎。所以,在日常教學中,英語的聽說課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學生接觸英語的重要第一課。但是生活在農村的學生,由於教學資源的缺乏,加上沒有運用英語的語言環境,他們很少有機會練習聽說技能,同時學校大都重視應試教育,以及學生本身羞於用英語進行表達而不想進行聽說練習,致使農村初中學生的聽說能力相當欠缺。因此,在日常教學時,農村教師更應該注重聽說課的有效性。那麼,好何才能真正上好農村初中英語聽說課呢?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簡單交流,營造輕松的聽說氛圍
聽說課主要是學生的活動,是學生充分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的好機會。然而,學生能否大膽地運用英語進行聽說練習主要取決於教室里有沒有輕松的聽說氛圍,而營造這種氛圍的任務主要落實在英語教師身上。為了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進行聽說訓練,教師應該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讓真正放下心理的包袱,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開口說,在原有的語言情境中進行英語表達。比如說: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這樣的問題,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 等等,這樣,學生都能開口說,大家也能認真地聽,從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輕松的氛圍,拉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關系,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2順勢導入,反復操練目標語言
教師在營造氛圍的同時,也找准時機順勢導入並呈現本課的重點目標語言,並且不斷地讓學生重復朗讀,讓學生對目標語言進行全面地感知,然後教師播放聽力,並且讓學生多聽幾遍,聽出本課時的目標語言,之後讓學生跟讀錄音機,模仿英語的語音語調,繼續鞏固目標語言,最後讓學生不斷地變換角色對目標語言進行操練,促使學生掌握目標語言,並能熟練地運用目標語言,為下一階段的訓練做好准備。
3聯系實際進行模仿操練,鞏固目標語言
這一過程主要是讓學生進行運用,是否掌握目標語言主要取決於能否正確熟練運用目標語言。因此,在上一個階段的基礎上,教師要創設一種學生所熟悉的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想像,積極思考,從而學生能將目標語言拓展到生活上來,並讓學生反復地進行操練,以達到鞏固目標語言的目標。
總之,由於農村初中缺乏課後的聽說訓練,課堂上的聽說就顯得十分重要,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充實的聽說訓練。讓學生在反復聽說操練的過程中,感知英語,掌握目標語言,從而不斷提高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❽ 如何上好一堂農村初中英語復習課

初中英語課本除老師每課的開頭都有一個復習總結的步驟外,每個單元的第五課都會安排復習,而且每個學期有兩到三個專供復習的單元,可見復習課是中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常見課題.也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很多學生一提到復習,就會想到許多的卷子,大量的練習題,老師不辭辛勞的出題,判題.把自己和學生投入到題海里,或就是再次把所學的知識像'炒剩飯''地再現給學生,像這種靠講解和簡單機械操練的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激起學生的積極參與,達不到復習的效果,尤其對農村中學來說,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設施.我們更應注意在教學方法,教態和教學策略上著手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下就是我在這次實施
五環聯動,反思成長
的過程,現總結如下:
一活動前明確主題,樹立信心
二活動中採取的措施和方法
為了避免出現傳統英語復習課的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首先,我在課前做了大量的准備,把所要復習的內容以競賽、游戲或利用圖片,實物等直觀手段進行趣味教學等多種形式。例如,復習詞彙時融入互動趣味,包括猜與獎,寫與畫,動與做,做bingo游戲;句型復習時可採用游戲教學,如辨音猜物,雙簧,句子接龍等;語法復習時,採用了競賽,游戲,利用圖片、打油詩或順口溜等手段。其次,在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情感因素的作用,每堂課上我衣著大方,整潔;神色鎮定坦然,眼觀學生;動作發揮自如,表情輕松愉快;語言熟練,表達流暢,情緒高漲,精神飽滿。同時在課堂上,我還始終堅持
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當學生發言之後,我會馬上給予肯定性評語,如you speak very well.your answer is perfect.i'm glad to hear your answer等都會使學生大受鼓舞,其餘學生也會踴躍發言。對較好的學生邀請他們上台示範,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對較差的學生有意識地讓他們回答一些容易的問題,使他們充分體驗要到成功的喜悅。再次,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僅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設計者,要預測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好應急准備。當將學生引入情境之後,把角色充分讓給學生,自己僅作為其中一員,留心傾聽,記錄所出現的問題和錯誤,之後就學生在活動中對信息的接受,傳遞及語言的應用情況作一個簡明扼要的小結。最後,我還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積極開展了多種課外活動,其活動形式包括:朗誦、唱歌、
演劇、英語角、知識竟猜等。
三活動後取得的成效不足之處及改進意見
通過這次活動之後,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望,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和興趣,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敢說,愛說,從而使他們較輕松愉快地上好英語復習課,
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有一些不足之處:
1)教師駕馭課堂教訓的能力還有待提高,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嚴謹性.
2)對差等生說,他們往往好象是小組中多餘的人,有小組成員不要他們的參與,雖硬性規定一定要全體上,他們也只能敷衍了事 ,這也是我在今後的實施過程中要討論和解決的問題.
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今後教學的改進思路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努力創造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教與學氛圍。
2)培養創新性思維,盡可能多想點新方法,新點子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多交流學習方法.
3)培養足夠的耐心,給學生最大的熱情,更多的關愛.號召所有的學生參與進來。
總之,只要我們找到問題的症結,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努力改變教學課堂模式,加大課改力度,提高學生,家長和社會對學習英語的認識,就一定可以解決我們所面對的問題。

❾ 淺談農村初中英語閱讀課怎樣提高教學效率

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中的有機整體,在這其中,閱讀能力有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往往決定著其他三種技能的發展和提高。不僅如此,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促進英語分析能力、推理判斷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的形成,對於英語教學,乃至學生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生詞。在面對這些生詞時,很多學生會停下來查字典,以至於形成遇到生詞就讀不下去的壞習慣,這不僅影響閱讀效率,更是難以提高閱讀能力。既然生詞總會存在,那麼,幫助學生學會通過語境來猜詞的能力是解決閱讀障礙的最有效的辦法。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猜測詞義,鼓勵學生通過上下文語境,猜測單詞、短語。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構詞法猜測詞義,在教學中教會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前綴、後綴來確定詞義。
精讀與泛讀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兩者結合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快速獲得信息。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從整體入手,重視精讀與泛讀的相互結合。精讀可以為泛讀打好基礎,並使學生熟悉句子結構,擴大詞彙量。泛讀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使他們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對語篇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並獲取信息。在閱讀教學中,要求學生在第一遍閱讀時進行通篇快速閱讀,抓住大意,能夠抓住文章中心句;在深入分析文章時,應要求學生理解各段文章的思想內容及表達方式,掌握文章脈絡和結構,攝取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全方位立體、生動形象的特點,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增大教學內容容量,能有效地改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英語閱讀中單詞是基礎,詞彙量的掌握情況能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於英語文章的理解程度,通過信息技術能把單詞和聲音、圖像甚至動畫相結合,寓教於樂,不僅能使教學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進行,而且能增強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掌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閱讀理解是學生掌握英語知識、形成英語思維的基礎,是發展英語綜合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英語教師要認真探究閱讀教學方法策略,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❿ 如何上好初中英語閱讀課

我們對閱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地探究:重視每個單元的話題,從話題入手,訓練學生的認知圖式。一是通過討論學生調用自己已有的認知圖式;二是在此基礎上知道學生擴展自己的認知圖式。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師應避免頻頻糾正學生的語言錯誤,要將重點放在對學生思維的引
導上來,有意將學生引入課文的話題。
培養閱讀素質應以語言為基礎,同時,文化背景知識也舉足輕重,因為在閱讀過程中,讀者不是被動獲取閱讀材料中的信息,而是運用已經具備的背景知識,根據上下文去預測和理解意思。語篇知識是培養閱讀素質的重要手段。精讀與泛讀應相互結合。另外,完形填空,短文改錯,寫作等訓練是培養閱讀素質的必要補充。在每個單元的具體操作中,我們可以採用:討論—限時自讀—導讀—復讀—討論的基本模式。

(1)討論。在對話及單元話題引導的基礎上,結合課文標題,圖片,配套的閱讀訓練,書後的完形填空等材料讓學生進行討論。這主要是為了使學生能及時調用其認知圖式,有利於其自上而下,由整體到一般地感知,理解課文。

(2)限時自讀。依據大綱規定的閱讀速度,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學生完成自讀,初步理解全文內容,對疑難問題作還記號。教師則准備一些檢測學生整體理解的問題或討論題。

(3)導讀。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和途徑,著重訓練學生的速度,略讀等閱讀技巧,重視語篇的宏觀結構,作者的謀篇方法體裁與風格,修飾手段,信息的分布規律,主題段落,主題詞,語篇標記等等,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和關鍵,把握全文,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掃清理解障礙,並提高閱讀能力。

(4)復讀。在這一階段,教師讓學生復讀全文,以檢查理解程度,提出疑難問題,鼓勵查閱詞典等工具書,以解決理解的障礙。導讀時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可以在這一階段解決。同時,教師也可以適當講解一些語言要點。

(5)討論。在每一篇課文後,我們應盡可能安排一些開放式的討論題,以提升主題,並給學生一個真正進行主動交流的機會。學生討論過後再進行寫作,一是讓學生覺得這僅僅是重新組織自己已有的而已,覺得有話可寫;二是有利於學生創作性的學習。

重視課外閱讀,大量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鞏固語言知識,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如果能處理好課外閱讀,則可以形成一種良性循環。閱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以通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是要真正獲得技能,畢竟是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完成的。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