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英語測試中的閱讀測試
① 中學英語測試評價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測試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是評估學生掌握與運用英語知識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手段。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測試,素質教育也不排斥考試。但是,我們看到,日常教學中的測試在測試目的、內容和方法上存在許多問題和誤區,隨意性很大,很不規范,對外語教學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有待規范和改進。本文擬通過對教學中測試誤區的剖析,探討改革和規范測試的對策和措施。
語言測試是20世紀60年代初形成的一門新興學科,現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跨學科的綜合科學。不同的語言測試有不同的特點和要求。按照語言測試的用途來劃分,英語測試可分為四類(劉潤清、韓寶成,2000):水平測試(proficiency test)、成績測試(achievement test)、潛能測試(aptitude
test)及診斷測試(diagnostic
test)。本文所討論的測試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的、以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為目的的成績測試,如隨堂測試、單元測試、期中測試、期末測試、畢業考試等。
英語測試作為英語教育活動的四大環節(課程標准、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測試與評估)之一,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為英語教學提供反饋信息。學生通過參加測試可以了解自己掌握知識和技能的程度,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和方法,體驗自己的進步,增強學習信心;同時,也可以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學習。對教師來說,通過測試可以對外語教學的效果有一個正確的了解,為其調整教學進度、確定教學重難點、選用教學方法等方面提供依據,並可根據測試的反饋信息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制定補救措施,提高教學效率。因此,科學適度的測試能對教學產生有益的反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外語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英語測試中存在的誤區和問題
1.誤用測試
測試應為課堂教學服務,為學生的能力發展服務。戴維斯(A.Davis)在1968年曾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描述測試與教學的關系:好的測試就像一名忠心耿耿的僕人,追隨其主子——教學(肖春麟等,2001)。然而,目前在許多地方,測試的作用卻被嚴重「異化」,變成教師評價學生、學校考核教師的唯一手段和依據。測試成績不是用於發現問題、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而是用於對學生排名,並作為管理、教育學生的「法寶」,甚至有人藉此對學習後進者進行諷刺、訓斥,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由於學校把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師工作好壞、教學水平高低的尺度,並與教師的職稱評定、評優晉級等切身利益直接掛鉤,於是,為了追求較高分數,教師被迫加大作業量,搞題海戰術,這挫傷、遏制了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這種分數決定一切、分數高於一切、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評價方法,嚴重影響了師生的身心健康,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
2.以考代教
測試作為檢查和評估教學效果的手段,不能取代或沖擊日常的課堂教學這個根本。然而,有些教師卻本末倒置,以考代講,以考代練。他們捨去必要的系統的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捨去循序漸進的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的熟巧訓練,捨去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把生動活潑的語言教學變成枯燥乏味的應試訓練。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變成不變的「三步曲」,即上課聽講—課後練習—考試過關,於是課課練、單元練、周考、月考……各種考題、試卷泛濫成災,學生為應試而疲於奔命。更為嚴重的是,有些學校把市場上銷售的考題,不加選擇地「引進」課堂。這些試題不僅缺乏針對性、題型單調,而且大都無磁帶錄音,無法進行聽力測試,有的試題甚至粗製濫造,質量低劣。其結果只能將學生引向迷途,使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目的和方法產生誤解,以為學好英語的方法就是多考、多做模擬題,這種教學方法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是高分低能。而整日的判卷和講評使得教師身心疲憊,根本沒有精力和時間提高業務和改革教學方法,久而久之,教師的語言水平和教學能力只能在較低的層次上徘徊。
3.脫離教學內容,所考非所學
日常教學中運用測試的目的是檢查教學過程中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情況。命題應依據課程標准和所學教材,命題范圍應為本階段所教內容,做到「學什麼,考什麼」。命題時既要考慮某一語言現象或某一單項技能,設計一定數量的語言點和語法單項考查題,同時也要注意對整體語言能力的要求與考查,設計一些綜合能力題(如完形填空、閱讀理解等)。然而,有些單元測試也仿照高考的題型結構,能力題比重過大,與本階段教學有關的內容僅有幾道選擇題,使有些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夠理想,給他們造成「學課本與做考卷是兩碼事,學英語與用英語又是兩碼事」的感覺。如果多次嘗試後仍不能體驗到自己的進步,他們可能喪失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甚至會放棄學習。這種脫離教學內容的測試是造成中學英語學習成績兩極分化和部分中學生外語學習動機不強的重要原因之一。
4.測試方法單一,題型單調,客觀題過?br> 日常測試不同於高考。高考是水平考試,是大型的選拔性考試,目的是為高校選拔合格的人才;而教學過程中的測試是成績測試,用來檢查學生對所學知識或技能的掌握情況。兩者測試類型和目的不同,題型和試卷結構也應不同。然而,目前大部分測試與練習卻一味依照高考題型,甚至平時的一課一練、單元檢測等也大量採用客觀性選擇題。選擇題雖然有其形式靈活、覆蓋面大、便於閱卷等優點,但這種靠打勾、畫圈、寫ABCD的答題方式與人們實際使用語言的過程相距甚遠,無法考察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常常會產生負面的導向作用。一些教師和學生會偏重於接受性技能(receptíve skills)的培養,忽視產出性技能(proctive skills)的培養,不注意用英文真正地寫點什麼或者說點什麼(高蘭生、陳輝岳,1996)。語言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測試應根據不同學習階段和內容,針對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能力的發展水平,採用恰當、合理的題型。在階段性測試中,應較多採用由學生實際操作的主觀題,以所學單元、本階段的知識技能的考查為主,綜合運用能力的考查為輔。而對於期終考試、畢業考試等,則應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且應改變「筆試一統天下」的局面,增加口語測試,以全面檢測學生的英語水平。
5.語言知識考查「偏」、「難」、「怪」
語言知識是語言能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語言知識的考查主要包括語法和詞彙兩部分。選擇語法項目時,最好制定考查內容細目表,要緊扣句型結構這個語法的核心,從句型搭配和慣用法的角度設計部分試題,既要保證語法知識的覆蓋面,又要防止內容過細過全。語法知識的考查應注重其基礎性、實用性和常見性,嚴格遵守教學大綱(或課程標准)和教學實際,杜絕「超綱」現象。然而語法上的「超綱」題目在一些測試中屢見不鮮。如:
1)____,I would take an umbrella with me.
A.Had I been
youB.I were you
C.Were I youD.I had been you
[答案C]
首先,虛擬語氣這個語法項目在中學階段只要求學生理解,並不要求運用;其次,這種文縐縐的倒裝形式在日常交際中極少使用,既不自然,也不得體,缺乏真實性。
還有些試題似乎故意設置陷阱,引誘學生上當。如下面這道題目:
2)When I met Jack last Saturday,it was the first time
I____him since Christmas.
A.sawB.have
seen
C.had seenD.have been
seen
[答案C]
不少同學由於沒有注意到主句中的過去時態而誤選B。這種題目達不到測試的目的,只會搞得學生暈頭轉向、膽戰心驚,加重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違背了測試的原則。
② 英語閱讀理解的做題方法
你好,沒有什麼專業理論,只能跟你分享一點個人學習經驗。
1.平時做練習的時候看著時間,剛開始肯定不快,熟練以後盡量按照考試要求要求自己。
2.早讀一定要朗讀,視覺加上聽覺的效果往往是效果最好的。一方面糾正你的發音、培養的語感,有些單選不會做的時候,讀一讀靠語感也可以找到答案。另一方面,你的閱讀速度也會變快哦,因為你對英語的整個感覺已經順了,快速看過去也可以找到句子的重點。我發現默讀很容易走神,也沒什麼意思。
3.學會篩選信息。做閱讀的時候先仔細看題目,但不用看選項,劃出關鍵詞,還有標志性詞語,如大寫的人名、地名等,這樣你讀文章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答題區間和有效信息。那些文章雖然很長的,但是有效信息其實就那麼幾句話,跟題目無關的就跳過不要一字一句讀,太浪費時間。像大學裡面的快速閱讀,我們從來沒有看全文,題目里的詞語出現在哪段就重點讀那一段。當然了,上下語段簡單看看以免出錯。
4.閱讀時會遇到很多你不認識的詞彙,如果一個一個查字典,會覺得一個頭兩個大,最後也不見得記住幾個。所以如果這個詞對你理解文意、回答題目沒有什麼影響,建議你就跳過。做完了再查或者不查。特別是考試的時候,時間就是分數啊,一切還是以做題為中心,是吧?
但是如果這些詞在平時閱讀裡面出現頻繁、你自己寫作文時也可以用到,我建議你查字典並記住它。久了你的詞彙量就多了,做閱讀也會快起來的。
你要知道,英語裡面有些詞彙是必背詞彙,你要知道詞義會讀會寫會用,有些詞語是邊緣詞語,只要你看到他能夠知道他什麼意思就好,你可以不會拼寫、不會讀、不會用。作為學生,我們要學的太多,只能挑重點和有用的。
英語要出成績,需要大量練習,長期堅持才行,現在距高考還有時間,相信你可以做到的。以上都是個人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祝學習進步!
③ 大學英語閱讀理解的重點,難點和測試技巧論文
多看點閱讀就總結出來了
④ 如何在英語考試中,做好閱讀題
在備考雅思閱讀過程中有哪些精讀技巧嗎?環球教育老師為同學們總結如下,希望對您的備考有所幫助~
◆ 定位關鍵詞
在備考雅思閱讀過程中,想要掌握精讀的能力首先要學會對關鍵詞的定位,可以嘗試確定每一段的中心句,明確題目要求,在文中找出對應的位置。
◆ 同義替換
想取得雅思閱讀高分,對同義詞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平時練習過程中進行積累。很多題目會將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同義替換,這就需要考生對同義詞的理解能力。
◆ 攻破長難句
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長難句是雅思閱讀中相對較難的部分,很多同學對於句子結構的劃分掌握不夠充分。在進行雅思閱讀練習過程中考生可以對長難句進行積累,開展剖析,找出句子中的定語進行結構劃分,逐漸掌握規律與技巧。
◆ 尋找語段中心句
在進行雅思閱讀過程中,同學們可以嘗試對每段的中心句進行確認,將這些信息串接成鏈,最後進行匯總,在答題過程中,可以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分析,當你的精讀能力提升後就會認為雅思閱讀容易了很多。
不知道以上內容能否對您的雅思備考有些許幫助,如有雅思備考相關問題可以隨時在線咨詢我們的環球教育老師~~第一時間為您制定計劃解答疑問,希望同學們都可以取得理想的雅思分數~
環球教育秉持教育成就未來的理念,專注於為中國學子提供優質的出國語言培訓及配套服務。環球教育在教學中採用「九步閉環法」,幫助學生快速提升學習效能,同時提供優質的課後服務,跟進學生學習進程,為優質教學提供堅強的保障。目前,環球教育北京學校已構建了包含語言培訓、出國咨詢、國際課程、游學考察、在線課程等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教育生態圈。相關問題可在線免費咨詢,或撥打免費熱線400-616-8800~~
⑤ 英語測試學的論文怎麼寫急!
現代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而且隨著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作為全球通用的交際工具——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顯。英語測試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口語測試,已經成為英語教學評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第五部分「教學評價」中提出:口語測試既存在於形成性評價中,即教師通過平時的觀察、交流及考查,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評價,又存在於終結性評價中,諸如中、高考中的口語測試等。
一、英語口語測試的歷史回顧
英語口語測試的發展歷程大體分為以下三個不同的測試階段:
(一)前科學測試階段(20世紀40年代以前)
這一時期的測試以傳統對比語言學為理論基礎,受機械語言學影響,把語言看作是一個完整的語法規則體系,認為書面語言是最純凈的,而口頭語言是第二性的。因此,測試苛求語言形式的准確,題型以主觀題為主,如語法分析、雙語互譯、外語作文、閱讀等。這一階段的語言測試形式只有筆試,沒有口試。因為這一時期的考試沒有明確的理論指導,與練習相差無幾,缺乏效度和信度,稱為前科學時期。
(二)結構主義測試階段(20世紀50年代~20世紀60年代)
這一時期是注重口語的准確性和技能的熟練性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測試題型既含有筆試,又含有口試,但口試題型比較機械,脫離語言環境,缺少信息交流。比較典型的結構主義口試題型包括:(1)朗讀:用於測試考生的語音語調。(2)復述:分為兩種。就聽的材料進行復述,對聽力理解和記憶有一定的要求;就閱讀的材料進行復述,考生要對語體進行轉換。(3)補全對話:用於檢查考生的反應是否迅速。(4)口頭報告:口頭報告分為敘述型和論述型,前者比後者容易。(6)問答:由考官來決定回答問題的難度,一般為一系列不相關的問題。
(三)交際測試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
20世紀70年代初,以海姆斯為代表的社會語言學派對喬姆斯基的語言觀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喬姆斯基那種脫離交際環境的語言能力遠不能滿足有效交際的需要。為此,海姆斯首先提出了交際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這一全新的概念。交際語言教學認為,學語言不僅僅是學語音、語法、詞彙知識,也不僅僅是訓練操作形式符號的技能,而是獲取人與人交際的一種能力。能力不排除知識和技能,但是也不等於知識加技能,而是把知識和技能包容進去的、性質起了變化的綜合體。交際語言教學不停留於教知識,教技能,而要教能力。掌握一門外語是指在一定的話境中學生能夠用外語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達到交際目的。交際法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相應地,在測試領域,交際語言測試提出語言測試所測試的,不是某個語言技能或某個語言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是學生完成某個交際任務的能力。交際口試更加重視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即語言的准確性、得體性和有效性。交際性口試的特點可以歸納如下:真實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綜合性。
二、英語口語測試的展望
語言測試是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過去幾十年,針對語言測試的研究無論在廣度上還是在深度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令人矚目的成績。英語測試經歷了從避免口試、間接測試到面對面地直介面試的變化歷程,在形式和內容上不斷地革新並趨於完善。今後,英語口試的重要性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強調,它將不再是英語考試的一個輔助的部分,像普通話口語水平測試一樣,英語口試開始在各城市甚至規模較大的大學設有測試站,由省級普通話口語水平測試委員會指導和監督。毫無疑問,英語口語測試的發展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英語口語教學的發展,並為公正、客觀地評價教師的口語教學與學生的口語能力提供科學依據。
⑥ 英語高手們,請問在英語考試中做閱讀題的技巧(如何才能既准確又快速地完成題目)
主要是平時多讀多練,詞彙量是基礎。
簡單的技巧:一般閱讀中的長句和難回句容易是設答題點,所以一定要有分析長難句子的能力
每一段的第一句話一定要讀懂
一般在英語高考和四六級的時候,一篇閱讀的每一道都是按文章順序出的
讀原文之前先大致看一眼問題,做到帶著問題去讀效果好一點
其實閱讀最主要的是基本功:詞彙量,句子的分析能力,閱讀速度,要靠平時多練才行啊!!技巧只是輔助的!
⑦ 淺談如何做好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題
閱讀理解是英語考試必考題型,主要用於檢驗學生英語的綜合水平和解題能力的版高低。每年中考英語試卷中權都有閱讀理解文章,內容包括社會熱點新聞、科普史地、應用說明、生活故事、名人軼事等。試題形式有判斷正誤題、選擇題和根據短文內容書面回答問題。這部分的成績直接關繫到學生能否在英語學科考試中取得高分。那麼,如何才能做好這部分的閱讀理解題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快讀短文,學會抓主旨及大意大部分的閱讀題通常都是圍繞一個中心意思展開的,而這個中心意思往往由一個句子來概括。這個能概括文章或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做主題句。因此,理解一個段落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意思首先要學會尋找主題句,以便掌握短文的主旨及大概意思。在一個段落中,大部分主題句的位置有兩種:一種是主題句在段首。如新聞報道、說明文、議論文大都採用先總述,後分述的敘事方法。另一種是主題句在段末。用歸納法寫文章時,往往表述細節的句子在前,概述性的句子在後,並以此結尾。這種位於句末的主題句往往是對前面細節的總結,歸納或結論。
⑧ 英語的閱讀題 從題型上講 有幾種
英語的閱讀題 從題型上講主要有如下幾種:
1.細節理解題:從文中找到對的或錯的專一項。這種較屬難。
2.推理判斷題:從文章中你可以推理出的結論。
3.主旨大意題:文章講了什麼?文章以及段落的大意。
4.判斷詞義題:文中的生詞是什麼意思?這種題型現在較少。
5.觀點態度題:作者對於事件的態度?如懷疑,客觀,支持,反對,中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