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3閱讀答案
㈠ 新編大學英語3(第二版)課文閱讀 浙大版
羞怯的痛苦
1 對許多人來說,羞怯是很多不愉快的起因。各種各樣的人——矮的、高的、愚笨的、聰明的、年輕的、年老的、瘦的、胖的——都說自己是羞怯的。羞怯的人會焦慮不安,感到不自然;也就是說,他們顯而易見地關注自己的外表和舉止。腦海中不斷地盤旋著一些使自己不安的想法: 我給人留下的是什麼印象?他們喜歡我嗎?我講話是不是傻里傻氣?我長得難看。我穿的衣服毫不引人注目。
2 很顯然這種不安的感覺會對人們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個人的自我看法反映在自己的行為方式之中,而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又影響他人的反應。通常,人們如何看待自己對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深刻的影響。例如,具有積極的自我價值觀或很強的自尊心的人往往表現自信。由於自信,他們不需要他人不斷地稱贊和鼓勵使自己感覺良好。自信者熱情地自發地投身生活。他們不因別人認為他們「該」做什麼而受到影響。有很強自尊心的人不會被批評所傷害;他們不會把批評看作是人身攻擊。相反,他們認為批評是一種要他們改進的建議。
3 相比之下,羞怯的人自尊心較弱,往往消極被動並且容易受他人影響。他們(是否)在做「該做的事情」需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害羞的人對批評非常敏感;他們覺得批評卻好證實了他們比別人差。他們也很難因別人的贊美而高興,因為他們相信自己不值得稱贊。羞怯的人也許會用這樣的話來回答別人的贊美之辭:「你這么說只是為了讓我感覺好一些。我知道這不是真的。」顯然,盡管自我意識是一種健康的品質,過分的自我意識卻是不利的、有害的。
4 能否徹底消除或者至少減輕羞怯感呢?幸運的是,人們能夠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建立自信從而克服羞怯。由於膽怯和缺少自尊是密切相關的,因此正視自己的優點還有弱點非常重要。例如,大多數人希望每門功課都得A。如果僅僅因為在某些領域有困難,就把自己列為差生,這不恰如其分。人們對自己的期望必須與現實相符。老是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會覺得自己能力差,甚至產生嫉妒。當我們嫉妒比自己成績好的學生時,我們正在自我毀滅。
5 如果你是羞怯的,這里有些具體有效的步驟幫助你樹立信心並克服羞怯感:
6 1.認清自己的優缺點。每個人既有優點又有缺點。隨著對自我的不斷認同,羞怯感就會自然減弱。
7 2.確定合理的目標。例如,在聚會時和一群陌生人在一起,你也許會膽怯。不要以為你必須和每個人交談。集中精力,僅和一兩個人交談,你會感到更自在些。
8 3.內疚和羞恥感是毀滅性的感情。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上頭。假設你傷害了某人的感情,(光)感到羞愧是無濟於事的。相反,應該承認你犯了個錯誤,決心在將來能夠善於理解別人。
9 4.所有問題都有許多種解決辦法。很少有完全正確或完全錯誤的意見。要敢於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
10 5.不要對自己做消極的評論。這是一種自我否定。千萬別把自己描述為愚蠢的,醜陋的,一個失敗者。強調自己積極的方面。
11 6.接受批評時要縝密思考。不要把批評理解為人身攻擊。例如,如果一位朋友抱怨你的烹飪技術,把這當成對你的烹飪技術而不是對你本人的評價而接受下來。放心,你們還是好朋友,然而,也許你的烹飪技術確實有待改進。
12 7.記住每個人都會經歷一些失敗和挫折。把它們作為長見識的經歷,從中受益。挫折往往會成為一個轉機,隨之而來的將是一段美妙絕倫的經歷。例如,你可能被你所中意的大學拒之門外。然而,在你就讀的大學里,你可能發現這里教育的某一特點比你料想的好得多。
13 8.有些人會使你感到相形見絀,不要和這種人交往。去設法改變他們的態度或者改變你自己的,要不就脫離這種關系。傷害你的人並不關心你的最佳利益。
14 9.留出時間休息,享受自己的業余愛好,並且定期地重新審定自己的目標。為此所花費的時間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你自己。
15 10.多在社交場合中鍛煉。不要把自己同他人隔離開來。設法一次結識一位朋友;最終你將能夠駕輕就熟地、自信地在眾人中周旋。
16 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難能可貴的個體。我們自有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對自己了解得越多,就越容易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不要讓羞怯成為阻礙我們擁有豐富和成功生活的絆腳石。
看待生活的兩種方式
你的生活態度是你個人人生觀的深刻體現。(讓我們)更仔細看一下二者的關系。你是個悲觀主義者,還是個樂觀主義者?你看待(生活)的方式確實影響著你的生活態度,你清楚嗎?請記住:改變了你的人生觀,就改變了你的人生態度。
1 父親低頭看著小床里,出生沒幾天剛從醫院回家的女兒,正睡得很熟。她的精美絕倫使他心中充滿了敬畏和感激。
2 這時孩子睜開了眼睛,直直地向上方望著。
3 父親叫著她的名字,期待著她轉頭看他。她的眼睛卻一動不動。
4 他拿起系在童床圍欄上的小絨毛玩具搖起來,玩具上的響鈴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孩子的眼睛還是一動不動。
5 他的心跳開始加速。他在卧室里找到了妻子並把剛剛發生的事告訴了她。「她似乎對聲音毫無反應,」 他說, 「好象她根本聽不到。」
6 「我敢肯定她一切正常,」妻子說著,一邊披上晨衣。他們一起走進了嬰兒的房間。
7 她叫著孩子的名字,把鈴搖得叮當響,還拍手。隨後她把孩子抱起來,這時孩子一下子變得活潑起來並發出開心的聲音。
8 「天哪,」 父親說, 「她是個聾子。」
9 「不,不會的,」 母親說, 「我是說,現在這么說太早了。你看,她剛出生不久,眼睛還不會聚焦看東西呢。」
10 「可是剛才你那麼用力地拍手,她都無動於衷。」
11 母親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讓我們看看這本育兒書上怎麼說,」 她說道。她查到 「聽覺」欄,大聲讀道: 「 『如果你的新生兒聽到響聲不吃驚,或者不會朝向發出聲音的方向,不必慌張。因為對聲音的反應通常要過一段時間才會出現。你的兒科醫生可以從神經系統方面對孩子的聽覺進行測試。』」
12 「喂,」 母親說道,」 這是不是讓你感覺好多了?」
13 「沒好多少,」 父親說, 「書里甚至都沒提還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孩子是聾子。我只知道我的寶貝什麼也聽不見。我有一種最可怕的預感。也許這是因為我的祖父就是聾子的原因。如果我們漂亮的小寶貝真是聾子而且是我這方的原因,我將永遠無法原諒自己。」
14 「嗨,等等,」 妻子說。「你太多慮了。星期一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給兒科大夫打電話。現在,高興點兒吧。來,抱著孩子,我把毯子弄弄好,全都拉散了。」
15 父親接過孩子,但是盡快地又把她還給了妻子。整個周末他發現自己無法准備下一周的工作。他跟著妻子在屋子裡轉,滿腦子想的都是孩子的聽覺問題以及失聰將會怎樣毀了孩子的一生。他只想到最壞的一面: 沒有聽覺,無法學語言,他那漂亮的寶貝將與世隔絕,被困在無聲的世界中。等到了星期天晚上,他已經徹底絕望了。
16 母親在兒科醫生的代接電話服務處留了言,預約星期一一大早與醫生見面。周末則用來讓自己鍛煉、閱讀並盡力安慰丈夫。
17 醫生檢查的結果令人安慰,但父親的情緒依然低落。直到一周後,當孩子聽到過路卡車的巨響而第一次感到吃驚時,他這才開始情緒好轉,並又感到和新生女兒在一起的樂趣了。
18 (故事中的)父親母親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世事的方式。只要有丁點不好的事發生在父親身上,如銀行經理的一個電話、與妻子的意見相左、甚至是老闆皺了一下眉頭,他都會往最壞的方面想:破產、入獄、離婚、解僱。他很容易情緒低落;經常感到很累;身體不好。而與他正相反,她總是從最樂觀的角度來看待壞事。對她而言,這些事只不過是一時的考驗而已,會克服的。在經歷挫折後,她很快就恢復過來,並又重新恢復活力,她的身體非常健康。
19 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這兩類人,我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一直在研究。悲觀主義者的典型特徵是,他們往往相信壞事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會危及他們所做的每件事,並且都是他們自己的過錯。而樂觀主義者在面臨同樣的生活不幸時,則以相反的方式看待厄運。他們會認為失敗只是暫時的挫折,它的起因也僅限於這一例。樂觀主義者相信失敗並不是他們的錯,環境、運氣不佳或其他人都可能造成自己的失敗。這些人從不為失敗所困擾。面臨逆境時,他們會把它看作是考驗並更加努力。
20 這兩種考慮問題起因的習慣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毫不誇張地說,大量的研究都表明悲觀主義者更容易放棄,更經常地感到情緒低落。這些試驗還顯示樂觀主義者無論在學校學習還是在工作中的表現都要出色得多。他們的表現常常超出了能力測驗的預測。當樂觀主義者參加競選時,他們比悲觀主義者更容易當選。他們的健康狀況出奇的好。有證據顯示他們可能更長壽。
21 二十五年的研究使我確信,如果我們像悲觀主義者那樣,習慣性地認為不幸是我們自己的過錯,會持續很長時間,而且會危及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的話,那麼,更多的不幸就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而反之則不然。我也確信,如果我們總是受這種觀點所左右,我們將更容易消沉,將無法取得我們本應取得的成就,並且我們將更容易生病。悲觀主義者的預言會自然應驗的。
PASSAGE II
課外閱讀
參考譯文
你想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1 你在看一個玻璃杯時,是不是會覺得它是半滿的而不是半空的?你的目光是不是盯著炸圈餅,而不是盯著中間的那個洞?當研究人員仔細觀察積極思考所起的作用時,這些老生常談突然成了科學上的問題。
2 有一個迅速擴大的研究團體——到目前為止已有104項研究,涉及大約15000人——證明樂觀能使人更快樂、更健康、更成功。相比之下,悲觀則導致絕望、疾病和失敗,並關繫到情緒消沉、孤獨寂寞和令人痛苦的膽怯。「如果我們能教會人們更加積極地考慮問題,」休斯頓市賴斯大學的心理學家克雷格•A•安德森說,「這就如同給他們注射了抵禦精神問題的疫苗。」
3 「能力固然重要,」匹茲堡市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家邁克爾•F•沙伊爾解釋道,「但是相信自己會成功的信念將影響你能否獲得成功。」其中部分原因在於樂觀主義者和悲觀主義者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相同的考驗和失利。
4 以工作為例。在一項大型的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丁•E•P•塞利格曼與同事彼得•舒爾曼研究了「大都市人壽保險公司」的銷售代表。他們發現,在長期任職的銷售代表中持積極思維的人比持消極思維的人多賣出37%的保險。在新僱傭的銷售代表中,樂觀的人要多賣出20%。
5 鑒於此,這家公司聘用了100名在樂觀方面得分很高但未能通過公司能力測驗的人。這些原本可能永遠都不會被聘用的人卻比一般的業務員銷售業績高出10%。
6 他們是如何取得這樣業績的呢?據塞利格曼介紹,樂觀者成功的秘密在於其 「解釋(原因的)方式」。當出差錯時,悲觀者往往會自責。「我不擅長干這個,」 他會說,「我總是失敗。」而樂觀者則會找別的解釋。他會責怪天氣、電話線路、甚至責怪對方。他認為是那個顧客心情不好。當事情一帆風順時,樂觀者把功勞歸於自己,而悲觀者則會把成功歸因於運氣。
7 消極還是積極,這是個能夠自驗的預言。「如果人們感到無望,」 安德森說, 「他們對於成功所必需的技能,不會刻意去獲取。」
8 根據安德森的觀點,有無 (自我) 控制能力是能否獲得成功的試金石。樂觀者覺得生活盡在掌握之中。如果出現差錯,他們就會迅速行動,尋找解決辦法,制訂新的行動方案,急切地求旁人出主意。悲觀者則覺得自己是命運的玩偶,他行動遲緩,並主觀認為無計可施,也就不會去徵求別人的建議了。
9 樂觀者可能會認為他們比事實證明的情況更好,有時這使他們免受疾病之苦。在一項長期調查中,研究人員查看了一批哈佛畢業生的健康檔案,他們個個成績在班級的平均之上,且身體狀況良好。不過其中有些是樂觀者,有些是悲觀者。二十年後,悲觀者中患中年疾病的比樂觀者多。
10 許多研究顯示悲觀者的無能感損害了他們身體的自然防禦系統,即免疫系統。密歇根大學的克里斯托弗•彼得博士發現悲觀者不懂得好好愛惜自己。由於感到消極被動並無法躲避生活的打擊,悲觀者會認為無論做什麼,病痛和其他不幸都會降臨到自己身上。他(們)吃不利健康的食品,不去鍛煉,有病不上醫院,而且還貪杯。
11 大多數人都是樂觀主義和悲觀主義的混合體,但往往會偏向於其中的一方。塞利格曼說這種思維模式從兒童早期時就開始學了。經過千百次的警告或者鼓勵,消極的或積極的叮囑,漸漸產生的。過多地說 「不要這樣」經常地給予危險警告,會使孩子感到無能、恐懼和悲觀。
12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經歷許多小小的成功,諸如學會系鞋帶。父母能幫助孩子把這些成功變成一種自我控制能力,藉此培養他們的樂觀情緒。
13 悲觀主義是個很難打破的習慣——但還是能夠打破的。在一系列研究中,伊利諾伊大學的卡羅爾•德韋克博士一直同低年級的小學生合作。她幫助學生換一種方式來解釋失敗的原因——不是 「我肯定很笨」而是 「我過去不夠努力」 ——於是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提高了。
14 所以,如果你是個悲觀者的話,就有理由使自己樂觀起來。根據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夫•霍朗的觀點,你能夠改變。以下是改變的方法。
15 1. 當壞事發生的時候,密切注意你自己的想法。記下你的最初想法,不要做任何改動或更正。
16 2. 然後做個試驗。做一些與消極反應相反的事。比如說工作出了問題,你是否會這樣想 「我討厭這份工作,但我找不到更好的」?這時候,你要採取行動,就當情況並非這樣。寄出簡歷,參加面試,尋找培訓機會,查找職業信息。
173. 掌握所發生的事情。(看看)你最初的想法是對還是錯? 「如果你的想法阻礙了你,就換種想法,」霍朗說。「這就是反復試驗法,它不能保證一定成功,但要給自己一次機會。」
18 積極的思維會帶來積極的行動和反應。證據表明,你期望這個世界給你什麼,你就很可能得到什麼。
掛著鑰匙的小孩––––篤,篤,篤,有人在家嗎?
1在美國過去的幾十年中,生活開支一直在持續上升。食品價格、服裝開支、住房開支以及學費不斷增高。母親們已經不再扮演專職家庭主婦的傳統角色,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出於經濟上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使自己有一種成就感。她們越來越多地在從事著家庭以外的帶薪水的工作。
2這樣重大的角色轉換要影響到整個家庭,尤其是小孩。因此而產生的某些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例如,晚飯時間要推遲。然而,感情上的影響卻是耐人尋味的。母親們早上帶著負疚感離開家,因為孩子放學回家時她們不能在家等候。她們忍受著負疚心理,因為相信從長遠來看這份工作對大家都有利。她們的收入能夠使家庭積攢起孩子的大學學費、全家度一個更長時間的假期、買一輛新車,等等。
3孩子們在感情上所受到的影響是很大的。孩子們普遍感到受了傷害,有怨恨情緒。畢竟有好幾個小時他們要獨自呆在家裡,而他們覺得母親應該「在家等著」他們。他們也許會需要母親幫他們完成家庭作業,或是想把一天里的活動說給母親聽。然而十分常見的情況是:母親們回到家裡已經疲憊不堪,又面臨著一個緊迫的任務––––做飯。她們的首要任務是為全家人做晚飯,而不是放鬆地聊天。
4掛鑰匙的孩子們的年齡從六歲到十三歲不等。每天他們放學回家,用掛在自己脖子上的鑰匙打開家門。然後他們就獨自呆在安安靜靜、空空盪盪的房間里。對於某些孩子來說,這是一段屬於他們自己的有所作為的時間,而對於另一些孩子來說則是令人恐懼的、孤獨的空虛感。為了安全的原因,許多父母不允許他們的孩子出去玩或是讓別的孩子來家玩。因此這些孩子有一種被隔離的感覺。
5接受采訪的掛鑰匙的孩子們的反應是不同的。一些孩子說每天有幾個小時讓他們獨自呆在家裡培養了或者說激發了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他們覺得是受到了關愛與信任,而且這種感覺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掛鑰匙的)女孩子們通過觀察母親們如何對付家庭與工作中的難處而學到了作為一位職業母親的行為榜樣。有的孩子說他們將這一自由自在無人照顧的時間用來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如打籃球。還有一些孩子則看看書或是練練樂器。所有這些孩子都把他們放學後的這段自由時間看成是自我發展的機會。這段時間帶給了他們積極的、富於成果的寶貴經歷。
6與此相反,許多掛鑰匙的孩子對於被迫以這種方式生活,表現出不快、怨恨以及憤怒。不少孩子聲稱他們在幼小的年齡被賦予太多的責任;這是一個令人難以承受的負擔。他們還是小孩,需要母親的保護、鼓勵與關懷。回到一個空盪盪的家,令人失望,使人感到孤獨,還經常令人恐懼。他們有種被母親所遺棄的感覺。畢竟,在他們看來別的孩子大多數都有一個「正常」的家,他們的母親總是「在他們周圍」,而自己的母親則總是不在家。許多孩子整個下午讓電視機開著,天天如此,目的是為了減輕這種被隔離的感覺;還有,電視的聲音能給他們帶來一點安慰。他們常常就這樣睡著了。
7由於經濟上的需要,或是出於要得到自我滿足感的堅強決心,或是兩者兼而有之,掛鑰匙的孩子這一現象在我們的社會中已變得很普遍。然而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這已經成為一個必須關注的、所有的家庭都必須應付的局面。做母親的應該不應該從事全日制工作已不是要提出的問題。考慮到這種現象的現實狀況,要提出的是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制定一個最佳方案來有效地對待這種局面?
8明智的做法是:對這種不可避免的變化,家庭的所有成員把自己的感受與擔心坦率地說出來,並予以充分地討論。要把許多因素都考慮到:孩子的個性與成熟程度,孩子獨自在家的時間的長短,居住區周圍是否安全,以及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否得到救助。首要的是父母與孩子的關系的融洽度。要讓孩子們明白父母是愛他們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孩子們感到有人愛護他們,這會賦予他們一種不可估量的情感力量,去成功地應付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困難。
課外閱讀 1
參考譯文
曼哈頓搶劫犯的計謀
1馬丁在紐約住了40年,從未遭過搶劫。但這並沒有給他信心 —— 相反卻使他擔驚受怕。在他看來,曼哈頓區下一個最有可能遭搶劫的人就是他。
2「我遭搶劫的可能性有多大?」 他向朋友倫尼問道。
3「你願賭多少?」 倫尼說。他是個賭棍。
4「別瞎說得了吧!這么嚴肅的事,怎麼能打賭呢!」
5「沒有什麼事會重要到無法打賭的,」 倫尼震驚地回答道。他們的友誼隨之就結束了。
6「你認為我如何能避免遭劫呢?」 馬丁又問他的朋友格蕾斯。格雷斯已經5年沒有出公寓一步了,以此作為一定能避免被搶劫的辦法。但該辦法失敗了:有人破門而入,使她遭到搶劫。
7「我不知道,馬丁,」 她說。「不過,這些傢伙大多數在吸毒,他們需要錢來滿足毒癮。」
8這倒給了馬丁一個主意。要是行凶搶劫者只是需要錢買毒品,為什麼不幹脆給他們毒品呢?然後他們可能會心存感激,就不傷害他了。馬丁通過自己認識的有錢朋友買到了少量海洛因和可卡因。他自己從未碰過這種玩意兒,所以不得不仔細地給它們貼上標簽,確保不會將它們搞混了。
9有一天,他正走在中央公園里的一個地方(那地方草木叢生),他原本不應走到那裡面去,此時三個男人沖他跳了出來。一個是黑人,一個是波多黎各人,還有一個是高加索人。嗯,他想,至少在搶劫方面做到了各宗族一律平等。
10「你們要毒品嗎?」 馬丁喊道。「我有毒品!你們想要什麼就給什麼,只管說。只是不要碰我!」
11那三個男人彬彬有禮地放開了他。
12「我們差點犯了個大錯,」 其中的一個人說道。」這傢伙是個毒品販子。如果傷害了他,我們就會惹上了黑手黨。先生,讓我們看看你的東西吧!」
13馬丁有點驚訝地發現自己正在向顧客展示手頭的貨物。更叫他吃驚的是,他發現自己還在收他們的錢,比買進時的價格高得多了。
14「你們這些傢伙怎麼會有這么多錢?」他問。「既然有錢,干嗎還出來搶劫呢?」
15「嗯,我們不是真正的搶劫犯,」 那高加索人很尷尬地回答。「我們都是找不著事做的演員。」
16「我還以為演藝界的人失業了總是去當餐館侍者或酒吧招待呢,」馬丁說。
17「你說的沒錯。不過現在飲食業里演藝界的人太多了,找不著當侍者的活。所以我們不得不就當搶劫的了。」
18回家後,馬丁又從一位朋友那兒買了一些毒品。很快就又賣給了一些其他的搶劫犯。不久以後,他發現自己正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非法推銷毒品,賺的錢也越來越多。害怕遭劫使他成了一個專業的毒品販子。
19一天,又有一個人跳出來,抓住了他。「要毒品嗎?我有。」馬丁說。
20「我要錢!」一個熟悉的聲音說道。
21「倫尼!」馬丁喊道。「你過得怎麼樣?」
22「糟糕透了。我賭博輸了個精光。」倫尼說。
23他擊中了馬丁的頭部,拿走了他的錢、錢包和信用卡,只留下了那一小袋一小袋的白粉。
㈡ 大學英語視聽閱讀3watching答案
自己看視頻
㈢ 全新版大學英語視聽閱讀3答案
強烈要求你把書照下來發上來,這個名字有歧義啊
㈣ 跪求大學英語3閱讀理解題目及答案,能解答追加高懸賞
啊 要答案幹嘛壞學生
㈤ 新世紀大學英語閱讀教程3答案,1-5單元的partIIIpassage3,4文章題目和答案,謝謝了,很急!!!!
ss
㈥ 新視野大學英語綜合訓練3閱讀答案
參考答案:
Period 1
A Listen and circle
1 B: Look at these dogs.
G: I like dogs.
2 B: Do you like pandas?
G: Yes, I do. They』re cute and fat.
3 B: Do you like birds?
G: No, I don』t. I like cats. They』re cute.
(1 2 a 3 a)
B Listen and circle
1 Look at this dog. 2 Do you like cks?
3 What are these? 4 Do you like apples?
(1 a 2 a 3 b 4 b)
CLook and write
1 cats 2 dogs 3 tiger 4 panda
Period 2
A Look and say
略
B Listen and number
1 Look. This is a horse. 2 I have a toy panda.
3 I like the lovely monkey. 4 Look at that lion.
5 It』s a fat tiger. 6 I have a toy elephant.
(a 4 b 1 c 5 d 6 e 2 f 3)
C Listen and judge
1 A: Is this your cat?
B: Yes, it is.
2 A: Look! What』s this?
B: It』s a monkey.
3 A: What』s that?
B: It』s an orange. I like oranges.
4 A: Look at these animals.
B: They』re cute.
(1J 2L 3J 4J )
DRead and choose
1 b 2 b 3 a
ERead and choose
1 a 2 c 3 b 4 a 5 a
FLook, read and write
panda,is,tiger,monkeys,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