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文化閱讀
1.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小學生由於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所學知識內容的有限,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發展。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為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那麼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下面是我在英語閱讀上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探究。 一、趣味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如果沒有詞彙,聽、說、讀、寫任何方面都談不上。掌握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更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學生詞彙的學習和積累。單一的讀讀寫寫的學習方法激發不了學生認讀識記單詞的慾望,只有增加詞彙學習和識記的趣味性,才能使學生真正願意並樂意去積累詞彙。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我將兒歌、游戲等多種形式帶進課堂,在學習的同時完成詞彙的積累。 二、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對於英語學習入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傳統的閱讀教學是比較乏味枯燥的,教師應改革過去的閱讀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設計閱讀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和實踐。一是可以讓學生試著把文章轉變為對話,進行表演。通過編對話、表演,再回去朗讀那篇文章,就更有助於對材料的理解。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老師可以尋找一些語言材料和學生一起閱讀和理解,直接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然後再和學生一起將這些小故事改編成小的短劇。一起來讀一讀,演一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我們也可以參照語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一些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自編故事。還有就是老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難度適中,詞彙量合適的文章或對話讓學生閱讀,這對今後也是有幫助的。 三、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毫無捷徑,貴在堅持,重在積累。因此,我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脫離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通過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語料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了解了中外文化差異,從而提升了學生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積小流而成江海,積硅步而至千里。 總之,我們在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語言項目進行交際訓練,更要注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2. 小學英語閱讀理解
當我的家人搬到了美國,2010來自廣東,中國的一個小村莊,我們帶來的不只是我們的行李,而且我們村的規則,習俗和文化。一個規則是,年輕人應該尊重長輩(尊敬)。不幸的是,這一規則的L在美國我第一次尷尬。我有一份兼職工作,當服務員在一家中國餐館。有一次,當我提供食物的一對中年夫婦,妻子問我怎麼可以這么快的食物。我告訴她,我確定了他們的食物很快因為我總是尊敬老人。當我說,她非常不高興。我的經理,聽到我所說的那些事,把我拉到一邊,給了我一個長演講如何敏感(敏感)美國人是如何描述他們不喜歡「老」。然後我走回到桌旁,向妻子道歉。這對夫婦聽了我的解釋後,他們明白問題是由文化差異引起的,所以他們笑了,不再生氣了。在我的村莊在中國,人們感到自豪的是老。不是很多人能活到七十或八十,和人到這樣一個時代,擁有最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年輕人總是尊敬老人,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從自己的經驗學習。然而,在美國,人們認為「變老」是一個問題,因為「老」表明一個人是要退休或者身體不好。這里的許多人試圖使自己遠離通過鍛煉或慢跑的老成長,婦女化妝,希望看起來年輕。當我告訴這對夫婦在餐館,我尊重老人,他們很生氣,因為這使他們覺得他們沒有保持年輕。我已經告訴他們一些他們不想聽到的。在那之後,我改變了我在老年人的方式。不是我不尊重他們;我仍然尊重他們,但我現在不顯示我的感情的話。
1為什麼傑克為中年夫婦很快
2夫婦感到高興時,傑克稱他們為老年人3人道歉,最後對食物,經理或千斤頂
4千斤頂和夫婦5美國人如何讓自己遠離衰老6如何相處,老傑克人們在體驗之間的誤解,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大概意思,你自己理解下
3. 小學生英語閱讀書目(帶圖帶英文)
保亭思源實驗小學 陳義花 小學英語教學是一門科學,作為一個入門階段,要想掌握好英語,除了需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彙、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地聽說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主要任務是通過看、聽、說、玩、演唱等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基礎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並且通過學習一定量的詞彙,接觸一定量的日常交際用語,培養以聽說能力為主的初步交際能力,為進一步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那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聽說能力呢?在這里,我提出了我的幾點建議。 一、視聽模仿培養良好的聽的習慣 小學三年級是英語學習視聽說的入門階段。在第一冊課本里沒有出現文字,只有五彩繽紛的圖片,使學生初學英語時,能集中全部注意力聽錄音。小學生的聽力訓練首先要避免枯燥,應採用靈活多樣的,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段進行訓練。一些聽的練習,可以盡量結合游戲進行,聽力訓練設計要靈活多變,可以多用圖文並茂,學生喜歡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集中注意力,保持良好的狀態。例如:在教學單詞時,教師不急於叫學生一聽就模仿讀,而是教師先示範發音,學生邊聽邊看教師嘴形,注意力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教師做手勢一、二讀了兩次後,到了手勢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又如在句型,日常交際用語教學時,可以用教師發出指令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來訓練聽的能力。教師發出:a .stand up! b. sit down! C.Turn right/left d. Touch your nose/eye/face/leg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這個練習培養了學生的聽力,提高其反應速度。 二、盡量用英語組織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的習慣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在每次課前教師可跟學生進行free talk , 從簡單的日常用語開始。如:每天可問候:Hello! Everyone ,How are you today 學生都可以回答: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Miss Chen 。在每節課前由值日生作英語報告。開始練習時,可用簡單的知識內容運用到值日匯報的內容中去。值日生可談論天氣,談論家庭,或學校,自己的好朋友等等,這些都是訓練聽說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好素材。 三、利用一切教學媒體,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聽說環境 實物、圖片、簡筆畫、燈片、投影、錄象、錄音、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為學生創造一種逼真播的運用英語進行教學的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從而產生運用英語的真實需要和激情,並得到一些促進真實交流的幫助,從而使學生更自覺、更有興趣地參加課堂的交際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說英語的主勸性和積極性。而且,利用電化教具,可以多讓學生聽地道的英語錄音,培養學生聽懂地道的英語的能力。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能夠模仿人家的語音,語調,以防學生出現吞音,丟音的現象。 四、扮演角色。進行會話表演,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把表演帶進課堂或經常在課堂上把句型、對話課文編成短劇,讓學生表演,把講台變成舞台,盡量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按設定的情景結構演出來,做到盡情結合,使學生得到大量的聽說機會。如:三個同學分別叫Sue ,Kate和 Mary ,Sue和Kate是同學,Mary是Kate的朋友,她們在街上相遇,Kate向 Sue介紹她的朋友Mary (叫三個同學上來表演) Kate:Hello ! Mary ! Mary :Hello ! Kate ! Kate:Sue , This is Mary, she is my friend。 This is Sue ,she』s my class mate. Mary:Glad to meet you ! Sue:Glad to meet you ,too ! 在做表演對話時,教師應注意,要求學生根據情景用英語恰當地進行表達,聽者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合理的反應,說英語的時候語音,語調,輕重音,要基本正確,要帶有感情色彩。 五、加強語言實踐,開展課外興趣活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教師要從課內到課外盡可能為學生創造語言實踐機會。如:組織語言游戲,競賽,開辟英語角,舉辦英語興趣小組。排演英語文娛節目。強調師生間同學間用英語問候,另外,還要求不管是在見面,課內外,回家路上等環境中,都盡可能要求學生把所學英語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這些活動不僅能激發學和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克服怕開口說英語的緊張心理,開創敢講英語,爭講英語,愛講英語的局面。 六、收集一些西方國家風土人情的內容,增長學生的見識。 除了教材的聽說內容訓練外,在選教標材時,教師盡量選一些與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文化生活習慣有關的內容,這樣既能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人民生活情況及風俗習慣,又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為將來的英語正常交際打好基礎。 總之,小學生學習英語階段,主要是側重聽說能力的培養,所以教師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小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
4. 小學英語文化意識有哪些
小學英語文化教學中要注重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應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應樹立文化意識並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
1 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不僅僅是一套符號系統,人們的言語表現形式更要受語言賴以存在的社會的習俗,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性格等的制約和影響。長期以來,在英語教學中語言和文化的這種關系一直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認為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了語音,詞彙和語法規則就能理解英語和用英語進行交際。而實際上由於不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異,在英語學習和用英語進行交際中屢屢出現歧義誤解頻繁,語用失誤迭出的現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來表示對外國人的關心,殊不知這是一句冒犯的問話,侵犯了別人隱私(privacy),會激起對方的反感。
2 中西文化的偶合現象與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這被稱為文化的偶合現象。這主要是由於不同的民族在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體驗和經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到語言中來。因而在英語和漢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
5. 如何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習慣
摘要:小學階段,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一定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夠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發展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正確利用豐富的閱讀材料,全面培養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形成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這些對於小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形成需要科學的方法,而科學的方法只有形成習慣後才能對閱讀起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一、注重課堂引導,養成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並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閱讀,大部分學生要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閱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為此,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地、及時地、不斷地糾正學生閱讀中存在的陋習.1.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朗讀作為檢查理解和強化記憶的手段,在英語學習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可以訓練學生的語音、語調和節奏,增進說英語時候的流利程度,提高英語聽力能力;朗讀是會話的基本練習,沒有朗讀習慣的人是很難學會用英語會話的;朗讀還可以培養一定的語感.當然,盲目的朗讀,機械的重復只能是浪費時間,所以,要告訴學生在進行英語朗讀時帶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讀的過程中主動有效地獲取書面信息,實現交際的目的,提高閱讀效果.比如說,在英語早讀課上,如果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大聲地朗讀英語課文知識和詞彙等知識點,我就會事先告訴他們閱讀之後需要完成什麼任務,並把涉及的問題提前告訴學生,讓學生帶著問題朗讀,或者在朗讀後進行課文內容復述.這樣,學生大聲朗讀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大聲朗讀英語的習慣.
6.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英語文化意識
英語課程標準的主旨是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態度、主動性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跨文化交際是指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過各種方式達到順利交際目的的活動。通過跨文化交際的學習,讓學生達到認識自我所處的文化,接受文化差異,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並尊重不同的文化,提高評判性思維技能,使學生具備跨文化交際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不是靠單純灌輸語法知識的傳統外語教學模式就能有效開展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教學中涉及的有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等密切相關,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文化的興趣。要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 為發展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在詞彙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詞彙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在英語詞彙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英語詞彙的正確讀音和本義,還應著重接受所教詞彙的文化意義, 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詞彙與漢語詞彙的不對應文化現象, 從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例如,「紅色」在我們漢語文化中象徵「歡樂、吉祥、喜慶、熱烈」,是一個褒義詞,然而在英語文化中「red」 卻與「危險、暴力、流血」相聯系。教師在詞彙教學中應當充分挖掘英語詞彙的文化內涵, 並進行歸納、總結、對比,找出這些英語詞彙與漢語含義有別的特殊文化意義,在課堂上給予充分講解。同時,在學到蘊含著成語,諺語及其典故的英語詞彙時,應不失時機地將其介紹給學生,豐富學生的跨文化學識,同時教會學生運用這些詞句的場合,使學生能夠正確使用。又比如,在中國,dog 是一種比較低賤的動物,形容人多數都是貶義的,中國的成語: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勢、狐朋狗友等等,都帶有一種貶低的色彩。但是,在英國,dog 是一種受寵愛的寵物。所以,當外國友人贊嘆的說:「You are a lucky dog! 」時,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反差,影響友人之間的關系。所以,如果教師在教課過程中給學生介紹適當的文化知識, 就會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在快樂中不知不覺的掌握了英語詞彙,並充分理解了英語詞彙。二、 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是初中學生了解外語國家的政治、經濟、歷史、宗教、風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語學習的重要任務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不僅要給學生介紹閱讀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識, 還應對那些學生較為困惑不易理解的語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獵, 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該國的文化與本國文化的差異。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語言材料中看到語言與文化的密切關系, 從而加深對英語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從而提高語言的交際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講授某篇新課時,首先可以對該課文的相關背景進行詳細介紹,由此導入新課,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導入新課,將生動活潑的影響材料呈現給學生,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然後,教師與學生共同閱讀,讓師生都參與到閱讀中來,互相提問和解答,在問答中,教師應對中西方文化有差異的地方增強敏感度,引導學生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以加深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閱讀教學中,加強對英語語篇思維模式的介紹。例如,許多英文文章語篇的基本特徵是:先概括,後細節,先開門見山言明論點,然後逐步進行論述,層次分明,組織嚴密,環環相扣,而許多中文的段落思維模式一般沒有這么開門見山的。教師分析中英文的語篇模式差異,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課後教師還可以印發幾篇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閱讀,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三、 在口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是學生進行文化交流的基礎。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應首先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 並運用語言清楚地表達自身的思想意識,在使用英語進行口語對話時,應教會學生考慮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綜合自己的社會地位和所在語境,從對話者的反應判斷出是否使用了恰當的語言, 並努力使受話人明白並接受自身表達的意思,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教師在讓學生說之前要告知其對話發生的相關背景, 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關語用策略,讓他們了解該說什麼,該怎麼說。例如,西方人將年齡、身高、體重和收入等個人問題視為隱私,教師告知學生這是應當避而不談的話題。教師可以將談話禁忌歸納為四個詞: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 代表income, W代表weight, A 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 代表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問對方收入、體重、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 這樣有助於學生更容易掌握與英語國家人士交談的禁忌。例如,我們最了解的一個問候語「Nice to meet you! 」教師在講解這個問題時,往往只是做了中文的講解:作為見面時的問候語。但是,教師沒有深入結合實際情境進行講解,致使學生產生了一種普遍現象, 無論是初次見面還是經常見面的兩個人問候語都使用「Nice to meet you」。事實上,「Nice to meet you! 」是用於互不相認的兩個人初次見面的禮貌用語, 而「Nice to see you! 」才是熟人之間見面時的用語。初中英語教師可在課堂上,安排學生進行即興表演對話,構建真實的口語交流氛圍,創設各種語言場景,把抽象的文化與語言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在實踐中體驗、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使學生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並進行口語交流,在真實的英語語境中進行對話,還可以在課外開設英語角活動,舉辦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環境,使學生在頻繁地口語鍛煉中培養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四、 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並從中感受英語文化,培養其跨文化意識讓學生觀看視頻資料的好處就在於學生對觀看視頻非常有興趣,它具有豐富多彩的畫面。同時視頻資料里能生動、自然地把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展示出來, 學生可以直觀地了解到英語國家的禮儀和風俗等文化知識。因此,教師要適當的根據教學內容准備教學視頻,使學生對學習英語充滿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初中英語教師可從詞彙教學,閱讀教學和口語教學三個方面,加強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使學生真正熟練、准確地掌握英語口頭或書面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課堂的跨文化教學是滿足英語教學的需要, 是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的。它能充分的體現出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系,文化能夠為學習英語提供真實的語境,使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當語言的學習有了真實的人或者真實事物的襯托, 就使語言顯得更加豐滿,從而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內在的學習動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文化信息,為學生介紹其文化背景知識。跨文化英語教學既能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又能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 充分地發揮了英語教學的作用只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才能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
7. 小學英語閱讀100篇 25篇翻譯
我有!!!!!!!!!!!!!!!!!!!!!!!!!!!!!!!
學習語言越早越好。兒童思想單純,聽覺敏銳,模仿力強,心理障礙與怕羞感較少,所以,抓住時機在小學階段打下堅實的英語基礎非常重要。許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孩子早期的英語學習,但很快會發現,除了教材外,找到合適的參考書是一件苦差事。大量的國外兒童英語學習資料,不完全適合我們的孩子。我們推出的《小學英語學習系列》是以京、津、滬、廣東等小學英語教材為依據編寫的,符合國情、符合實際、符合教師與學生的需求。其編寫的宗旨是:既能達到《小英綱要》的目的要求,打好基礎,培養能力,激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習慣,又能有利於培養和提高小生活各方面的素質,與國外教材接軌
《小學英語閱讀100篇》共收錄了100篇短小精悍的短文。這些短文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內容。每篇短文後都有新單詞注釋,而且每個單詞除了標有國際音標外,還有按照《國際音標變化表》給出的變化後的音標。同時,每篇短文都附有練習,這些練習題型新穎,能夠激發小學生閱讀的興趣。書後附有練習答案,可供小學生自行核對。 願每位擁有本書的小學生,從小就能輕輕鬆鬆地學好英語!
參考資料:曹倫華 新課標小學英語閱讀100篇
8.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化
最主要的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進行滲透,講一講中西方在這一點上的異同點,讓學生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