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學英語閱讀與寫作課
① 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特別版在中學,由於中學生的心理權發展還極不成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產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擺著「師尊」的「架子」,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一改自上而下的傳授方式,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
② 如何教好小學英語五年級Read and write
如何教好 PEP 小學英語五年級「Read and write」 廣東省東莞莞城中心小學 李劍春 PEP 小學英語對五年級學生閱讀和寫作水平要求是接近或達到了課程標 準的二級目標,即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讀懂簡單的文章,形成自己 的語言進行交流,並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能,為獨立閱讀打好基礎, 並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出簡單的句子。PEP 小學英語五年級的「Read and write」部分編寫的是與各個單元話題相關的趣味對話,筆者發現有些教師把 「Read and write」 組織成對話課;有的把閱讀語篇看作教口語或聽力的素材。 教師逐句逐句解釋、分析意義、反復放錄音,直到學生能正確發音,熟練朗讀 並完成課本上的閱讀檢測任務為止; 有些教師認為這部分內容不重要,帶學生 讀一讀,翻譯一下,提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就可以。筆者對這個課型進行了 積極的探索和研究,下面結合五年級下冊 Unit 6 A Field Trip A Read and write 課例來談談這部分的教學思路以及在閱讀教學中要注意的問題。 一、教學案例與設計思路 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句子「Are you eating lunch? NO,we aren』 Are they eating t. the honey? Yes,they are」. 2.能夠聽、說、認讀「Read and write」部分的對話,完成閱讀前、閱讀 中和閱讀後相應的活動。 3.能夠運用所學語言較好地完成 Task time 的活動。 教學重點:本課重點是使學生四會掌握「Are you eating lunch? NO,we aren』t. Are they eating the honey? Yes,they are」. 教學難點:理解 That』s interesting.sweet things. 教學過程: (一)閱讀前——感知激趣 1.Revision T: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Look at the small picture.Can you see it clearly?Oh, you can』t. What are they doing?Guess! (設計思路)通過「猜」圖中的孩子們在做什麼游戲,復習學過的片語和 現在進行時的一般疑問句,為閱讀作準備。 2.Free talk T:My favourite food is ice-cream.I like to eat the ice-cream.What about you?What do you like to eat? S1:I like to eat apples. S2:I like to eat fish. T:Do you like to eat the chocolate? S3:Yes,I do. 1 T:Do you like to eat the cake? S4:Sure. T:Do you like to eat the ice-cream? S5:Of course,I like them very much. T:Look!Cakes,ice-cream and chocolate.They are all sweet.They are sweet food.You like sweet things. T:I have something sweet here.(拿出 honey 瓶子)Is it sweet food? SS:Yes,the honey is very sweet. T:Do you like to eat the honey? S1:Yes,I do. T:They are all sweet.They are sweet food.You like sweet things.Do you like ants?What are the ants like?What do the ants like to eat? (設計思路)通過和學生 free talk,討論喜歡的食物,營造輕松愉快的 學習氛圍。教師在談話中巧妙地排除了語篇中的難點:sweet things 和 honey 兩個知識點,為下一步的學習進行鋪墊。同時教師和學生談論螞蟻長得如何、 愛吃什麼,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二)閱讀中——理解吸收 1.First reading Read and answer: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 (設計思路)學生進行第一次閱讀——略讀。閱讀設計的任務很簡單,目 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答案, 享受閱讀的愉悅。 在文中尋找信息的閱讀技巧, 教師給學生 20 秒的時間。 2.Second reading Read and choose 1)What are they doing an experiment on? They are doing an experiment on . 瓢蟲圖片 蝴蝶圖片 螞蟻圖片 A B C 2)What experiment? A.What do ants like to eat? B. What do ants like to do? (設計思路) 第二次閱讀任務設計難度增大——通過跳讀第一段搜索所需要 的信息, 解決難點句子 (That』 interesting.What do the ants like to eat?Is s it interesting?Yes,that』s interesting.)這是一篇討論螞蟻生活常識的 語篇,教師通過指導學生分段閱讀來降低閱讀難度。 2 3.Third reading Now read the dialogue in groups of four and judge. 1)The ants are eating the vegetable. ( ) 2)The ants are eating the honey. ( ) 3)The ants like sweet things. ( ) 4)Wi Yifan likes sweet food,too. ( ) (設計思路)第三次閱讀——細讀第二段。到了這一環節,學生進行深層 閱讀,教師主要關注學生對詞彙和一些語言點的理解。 同時讓學生理解語篇中 「Do an experiment on me,please.」句子的幽默之處。教師採用學生四人小 組合作閱讀的形式(即四人小組共同閱讀第二段的內容,發現問題並合作解 決) ,降低閱讀的難度,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4.Read after the tape.Imitate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focusing on the reading skills. (設計思路)朗讀階段一般讓學生跟錄音讀,難讀的地方,如連讀、爆破 等,教師領讀。要求學生每個字母,每個音節,每個意群,每個句子都在強烈 的韻律和節奏的基礎上讀清楚。 5.Finish the exercise in the textbook (設計思路)學生理解了全文,做課後的練習也就水到渠成了。有些教師 認為,這些練習可以放在每一次閱讀後做,即教師講解課文前做,可以檢測學 生的理解程度,但這些練習對於學生來說有難度,所以一般放到後面做。要檢 測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師還可以自己設計一些簡單的練習,如:判斷、連線、 選擇等。 (三)閱讀後——鞏固拓展 Exercise 1 T:What do ants like to eat?Choose and fill cake potatoes candy tomatoes eggplants cabbages chocolate They like They don』t like (設計思路)教師通過布置任務型的活動來檢查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 Exercise 2 --Look!They』re twins.Are they doing an experiment? --No,they aren』t. (出 示 這 個 對話 時 配以 「Listen and write」第二幅圖。 3 1--.Look at the twins.Are -- Yes, ? . (出 示 這 個 對話 時 配以 「Listen and write」第三幅圖。 2.—Hello,twins!Are --No, ? . (出 示 這 個 對話 時 配以 「Listen and write」第一幅圖。 (設計思路)通過將課文對 Listen and write 部分改編,練習一般疑問 句的運用和書寫,訓練學生寫的能力。通過知識的遷移,將課文的四會句子活 學活用。 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dialogue.Try to recite it . 2.Do an experiment and finish the report.(P76 Task time) write」 二、 Read and write」教學注意事項 「 (一)教學前教師應注意兩點 1.了解「Read and write」部分的作用 五年級的「Read and write」部分都是由一段對話、一組練習題和一個任 務型活動組成。這部分的功能有兩個:一是復習鞏固本單元 A、B 部分的主要 語言;二是適當擴展,增大語言的輸入量。 2.明確「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學目標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讀懂對話;能完成教材提 供的檢測學生閱讀理解程度的填空或問答題;會書寫兩組重點句子;能完成一 項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的任務型語言活動。 (二)教學中教師應注意的事項 1.設計有趣的話題和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導入的成功與否影響著閱讀教學的效果。在閱讀教學中, 激發學生的閱讀 興趣是前提。因此, 老師在閱讀課的起始階段應精心設計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的話題或者活動。 如:通過 Duty report 或者 Free Talk 等活動創設英語語境, 營造英語氛圍,激發學生情趣;也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實物創設情境、提出問 題,讓學生根據閱讀材料的題目或關鍵詞進行預測;還要以藉助多媒體的音、 圖、聲等功能,播放歌曲、錄像等,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以此引起學生對閱讀 4 材料的強烈好奇和興趣。例如:在教授 PEP 小學英語 Book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Read and write Part B 時,教師可以這樣問: 「Do Zoom and Zip often skate in winter?What do Zoom and Zip do in winter?Why?」這 些問題能激發學生對語篇的好奇心, 喚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不知不覺從閱讀前 的緊張心理中釋放出來。 2.分層次設置任務,使閱讀更具目標性 因為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有限的,語言儲存量小,詞彙量不夠,所以教師 對閱讀任務的設置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信心。 任務的設置 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並給予學生及時恰當的引導,保證他們完成任務,保 持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果任務太難,又無教師指導,學生無法完成任務,就 失去了閱讀的興趣。例如文中設計的三個閱讀任務,Task 1 要求學生在 20 秒 內找出 What are the children doing?的答案,這個任務既簡單,又能訓練 學生的略讀能力,讓學生有成就感。Task 2 是針對課文做兩道選擇題,解決 難點,培養學生的跳讀能力;Task 3 通過判斷句子對錯,引導學生細讀短文, 進行深層次的閱讀,讓學生讀懂短文。 教師對閱讀材料設置幾個有針對性的任務, 從瀏覽一遍就可以找到答案的 任務開始,通過跳讀找出需要的信息,逐步增加難度到細讀,直至讀懂全文, 學生的感覺是憑自己的能力找到各種信息和答案。學生對有成功感的閱讀,興 趣不會是表面、淺層次的,而是內在的、能持續發展的。 3.關注閱讀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在閱讀課上, 教師首先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 其次是傳授知識。 「Read and write」 語篇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新詞, 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根據上下文猜意思; 讓學生根據教師所設置的任務尋找信息,記錄一些有用的詞語,培養他們獲取 信息的能力;訓練他們限時閱讀的能力,避免養成重復閱讀,回視文章的不良 習慣等。但這些自主能力的獲得都離不開教師的悉心啟發與指導。 當學生獲得 了這些學習策略,他們的閱讀能力自然也會隨之提高。當然,培養學生的自主 學習能力並不等於什麼得讓學生獨立操作, 有一定難度的閱讀可以同桌或在小 組內合作進行,然後布置各小組展開討論或合作型閱讀,鼓勵學生向教師尋求 幫助。教師巡視於各小組之間,及時評價學生的閱讀方式和能力,比一比,哪 一個小組的閱讀更有成效。通過這一類合作性的閱讀,學生學得更有興趣,會 收獲更大。 4.精心設計重點句型的書寫活動 在課堂上教師往往認為書寫佔用了過多的時間, 因此把寫的活動留到了課 後,這樣其實失去了及時從學生的書寫活動中得到教學反饋的機會,而且學生 對枯燥機械的書寫練習也經常表現出興趣不大, 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不高。 教師 應如何設計書寫活動呢?筆者認為學完重點句型後, 引導學生運用句型講講自 己所想到的句子或是他們感興趣的事物, 並鼓勵小學生用英語寫一兩句話或一 段話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言之有物,同時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訓練。在 5 培養學生寫的能力方面,教師首先要抓好學生抄寫句型的基本功。 學生在仿寫 句子的過程 ,要及時糾正學生在書寫句子中常犯的錯誤,比如:句子的第一 個字母要大寫,句子里單詞之間的距離約為一個字母的寬度,英語的句號是一 個圓點以及「我」在句子中永遠大寫等問題;其次,教師要設計具有挑戰性、 趣味性的任務型寫的活動。對於重點句型的書寫活動形式很多,比如:看問句 寫答句,給答句寫問句,理詞成句,看圖寫話等。教師配套教材《學生活動手 冊》里提供了很多創設語言情景的任務型的書寫活動, 教師可以靈活地穿插在 課堂中,或者布置為家庭作業。 在五年級「Read and write」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每篇的教學目標,不能 只注重學生看懂了多少,領會了多少, 而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綜合 運用語言的能力。在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先進行閱讀前的准備:復習相關的詞 匯和名句型,解決難點,掃清閱讀障礙,激發學生興趣。在閱讀時,通過分層 次設計由易到難的任務讓學生去閱讀,從略讀、跳讀到細讀,教師對一些語言 點進行必要的講解。然後再朗讀,繼而完成課本的練習。完成了閱讀任務後, 可以設計一些鞏固拓展的活動, 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方法和內容去閱讀一些課外 閱讀材料,最後精心設計重點句型的書寫活動。
③ 《如何上好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
針對學生水平,來授源課時教師多採用「課文復述」這一形式,讓學生鞏固課內知識。
教師可以給出關鍵詞,簡筆畫,或者用體態語言、表格等,讓學生創造性的再現已學課文。
如我在上We are going to have picnic。 一課時,在這個環節我給出句型框架。讓學生填寫 are going to,is going to,等語法點;cks ,noisy,hungry 等重要單詞,將對話改編成小故事,既增添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對於高年級的學生,我們可以適當加上寫的練習。教師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支撐,讓他們進行仿寫練習。在寫作過程中,逐步加深對新單詞和新句型的理解,加深對語篇文本和結構的把握,提高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不斷反思總結和創新。讓閱讀教學真正發揮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作用。
④ 如何提高小學生英語閱讀寫作能力
小學生由於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所學知識內容的有限,教師往往忽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這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知識的發展。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為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那麼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下面是我在英語閱讀上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探究。
一、趣味教學,激發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對英語學習者來說,如果沒有詞彙,聽、說、讀、寫任何方面都談不上。掌握詞彙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更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因此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學生詞彙的學習和積累。單一的讀讀寫寫的學習方法激發不了學生認讀識記單詞的慾望,只有增加詞彙學習和識記的趣味性,才能使學生真正願意並樂意去積累詞彙。在平時的詞彙教學中,我將兒歌、游戲等多種形式帶進課堂,在學習的同時完成詞彙的積累。
二、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提高閱讀能力
對於英語學習入門階段的小學生來說,傳統的閱讀教學是比較乏味枯燥的,教師應改革過去的閱讀教學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設計閱讀教學。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嘗試和實踐。一是可以讓學生試著把文章轉變為對話,進行表演。通過編對話、表演,再回去朗讀那篇文章,就更有助於對材料的理解。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不僅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了鍛煉,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其次,老師可以尋找一些語言材料和學生一起閱讀和理解,直接幫助學生提高這方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彙量,然後再和學生一起將這些小故事改編成小的短劇。一起來讀一讀,演一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我們也可以參照語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一些圖片,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自編故事。還有就是老師要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難度適中,詞彙量合適的文章或對話讓學生閱讀,這對今後也是有幫助的。
三、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毫無捷徑,貴在堅持,重在積累。因此,我鼓勵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脫離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通過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語料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了解了中外文化差異,從而提升了學生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積小流而成江海,積硅步而至千里。
總之,我們在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語言項目進行交際訓練,更要注意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從口頭和書面材料中提取信息,擴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
⑤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技能訓練活動
多聽,聽得時候跟著說時間長了,閱讀和寫作能力自然提高了
⑥ 如何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有效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應如何開展
內容摘要:英語閱讀能力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中的重要一環,閱讀能力的高低對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起了直接或間接的制約作用。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相當有必要的,因此教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豐富有效的閱讀材料,營造輕松和諧的閱讀教學環境,引導學生進入閱讀狀態並對其進行閱讀策略的指導,讓學生在愉快而具有創意的學習中積累豐富的全方位閱讀經驗,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其自主學習和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促使其成為自主的閱讀者。
1.引言
按新《英語課程標准》規定,小學生在畢業前至少應該達到二級的目標要求。在二級目標中,讀的要求有:能藉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並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能正確朗讀所學故事或小短文。閱讀是學生語言學習發展的重要環節。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應從小培養起來。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對閱讀教學如何開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應掌握什麼閱讀策略,如何開展小學英語的有效閱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創新的閱讀能力,為其終身閱讀打下牢固的基礎是非常必要的。這就要求教師認真剖析新《標准》的實質內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自身的水平發展特點,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要讓小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學會自教育、自主發展。
2.開展小學英語閱讀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要培養學生流暢的閱讀能力,就了解影響或者促進閱讀的各種因素。小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小學生閱讀效率的高低,一方面取決於其本身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另一方面還取決於其認知機制參與程度。小學生詞彙量少,缺乏一些適合給小學生的閱讀材料,語感能力不成熟,缺乏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而且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和閱讀經驗,以及不同的背景知識,這些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小學生進行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3.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如何有效開展
3.1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引導學生進入閱讀學習狀態
教師可以利用的豐富生動閱讀材料背景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故事、笑話、游戲等導入影響,促使他們迅速地進入高效閱讀狀態。除此之外,可以給學生提供相關歌曲、電視、錄像等特殊媒體,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和聯想;做足一定的「熱身」准備,比如說藉助歌曲開始課堂教學,活躍氣氛,同時選用與教學內容body緊密結合的歌曲,也為新知的呈現埋下伏筆,自然導出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並採用圖片、錄像等輔助手段,形象生動的展現閱讀內容吸引學生的眼球,輕松愉快吸引著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讓學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去閱讀文章,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3.2 提供適合其年齡特點並能讓學生准確感知閱讀材料,要求應具體明確
在不同的英語閱讀教學階段,有著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和閱讀教學內容。同樣,閱讀材料也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安排不同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必須是因校而異、因生而異。學生英語閱讀材料的來源應是多種渠道的,可以是教材的練習、英語書籍、英語報刊、英語雜志、英語閱讀短文、英語短劇、英語故事、英語兒歌或是英語詩歌等。但務必要符合學生的閱讀難度,定位要准確,閱讀要求要適當具體明確,應適他們的最近發展區而定。他們通過「跳躍」之後能夠取得的「果子」,因為過高或過低的要求會壓抑學生閱讀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因此閱讀材料如對一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給他們的英語閱讀材料只要求學生能夠看懂其中10%至15%的內容,再逐漸增加閱讀量。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比較弱而且自學能力還未養成,教師必須手把手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學習,隨著學生英語基礎的提高和閱讀方法策略的掌握,再逐漸放手。對以高年級學生來說,高年級的學生已有寫的能力,適當的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講所學的內容進行拓展訓練,從讀——說——寫,閱讀之後可以設計一些口頭和筆頭練習結合的進行訓練,如復述、表演、重編、續寫或改寫短文作為一種語言的輸出,這樣才有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同時也能從閱讀教學活動中不段積累閱讀和寫作經驗,為其寫作能力發展搭建舞台,提高學生對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採取行之有效的手段,提供給合理和行之有效的多樣化閱讀材料,並在英語閱讀活動中對學生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教師的要求越具體,學生閱讀的目標就越明確,閱讀的效率也就越高。
3.3 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的指導,培養其自主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於閱讀教學活動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各不相同,教師應有針對性對不同閱讀能力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閱讀策略指導。
(1) 師生互動策略 這種策略比較低、中年級的小學生使用,教師通過自身的表演、講述故事、運用錄像、實物或者是多媒體等多種手段導入閱讀材料,引發學生的極大閱讀興趣。如在教學中《I like eating》,教師藉助圖片和實物以及錄像並結合自身的動作開始教學,文章里的故事又充滿著濃郁的趣味性,大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也能不由自主地模仿著老師的動作動起來。學生感知後,教師應給予明確的問題和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和任務進行閱讀訓練,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以小組活動的形式安排,學生讀後可以進行交流閱讀心得,在交流中對自身的閱讀效果進行一種自評估,從中了解到自身的閱讀成果和不足之處,以及對正確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總結和鞏固,同時閱讀策略也得以培養。師生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上下求索,切磋進取,結伴成長。
(2)自主開放策略 由於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擁有了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技巧,因此這種以課外讀物為主的閱讀教學策略一般可以在高年級使用。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尋找切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課外讀物,成為課堂教學的所學的延伸。同時這種讀物也可以由學生提供,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來選擇自由閱讀,鼓勵學生課外進行廣泛地閱讀。凡是學生看得懂的,要讓學生去看;凡是學生講得出的,要讓學生去講;凡是學生想得出的,要讓學生去想;凡是學生做得出的,要讓學生去做……努力做到教學活動、教學評估的民主性,積極創設多維度、多途徑、開放式教學氛圍,使學生逐漸進行獨立自主的閱讀能力,並養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循序漸進,切實的提高英語水平扎扎實實地從基礎抓起。
3.4 通過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促使其成為自主的閱讀者
學生閱讀後教師應引導學生對閱讀質量的檢查評估。引導學生對策略使用的評估。如果是合作式閱讀活動,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小組活動來合作完成。這種形式實際上是學生的一個合作、互動、創新的過程。在閱讀完成任務後,學生交流各自的認識和感想,在自評估中互相評估。在這種評估中,學生能及時了解自己閱讀的成果或缺憾,並及時調整自己的閱讀方法方式,達到閱讀目標,發展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學生依據閱讀材料在閱讀之後把短文內容通過自己的方式表演出來,如角色表演或朗誦等,幫助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整體掌握和運用,是一種內化的過程,內化成為自身的語言,再將語言加工後輸出,是閱讀能力轉化的一種升華。如在學習《Friends With English》「It』s cold in winter!」時,給學生設計了一個問題: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Why? 並讓學生分組展開交流討論,並請每組的代表陳述自己的觀點。提高了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閱讀的動機,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為其自主閱讀和終身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結束語
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單單靠理論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實踐和理論結合中不斷的探索,有必要對小學生英語閱讀技能的訓練進行探討與研究。應堅持不懈地進行實踐。
一個人的閱讀速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是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因而教師應在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上培養學生的初步閱讀能力,不斷的探索和改進英語教學方法策略,為學生能進行大量的閱讀實踐,提供更好,更有效的閱讀舞台,從而來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
⑦ 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進行寫作教學
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進行語篇教學
語篇閱讀教學著眼於文章的全文,將英語教學中的三大要素,即語音、詞彙和語法巧妙而真實地融為一體,對課文進行整體教學,培養學生從整體理解課文的能力和習慣,引導學生進行上下段落之間、句子之間有聯系的分析和學習。保證有效的英語語篇教學,是提高閱讀教學的一個重要途徑,也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英語語篇教學? 下文筆者以譯林出版社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 5 The seasons 一課為例,介紹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基本過程。 1. 背景烘托,構建語篇整體概念 背景知識是理解特定語篇所必須具備的材料,背景知識的缺乏會造成閱讀理解障礙。因此,語篇教學中,首先需要根據語篇的內容設置一些簡單易答的問題或介紹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和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營造良好的氣氛,促進學生構建語篇的整體概念,使得學生能夠快速進入語篇環境。這樣做還降低了學習難度,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 比如,在教授Unit 5 The seasons 一課時,教師可以呈現漂亮的四季變化圖片,並復習四季的詞彙。學生根據這些圖片和詞彙可以預測語篇的內容,並通過引導學生快速閱讀全文,使學生迅速抓住文章的重要信息,幫助他們快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 問題引領,貫穿教學 在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就語篇內容精心 設計問題,並通過這些貫穿語篇主線的問題,指導學生了解語篇的內容,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掌握教學重點。同時,通過及時地設問還能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初步建立全文語義圖像,進而培養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閱讀能力。 設計問題時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問題要針對語篇的主要內容,有利於理清語篇脈絡和層次,使學生能夠在問題的引領下整體把握語篇;二是問題所用的句型要符合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並有一定的坡度,便於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 情景設置,分層進行語篇閱讀分析 語篇閱讀分析的重點主要在於三個方面,一是熟悉每個語段的重要語句,掌握語段所提供的信息;二是分析文章遣詞造句的特點,包括語句之間、上下語段之間的銜接和呼應,連句成篇的語法手段,轉折、因果、列舉等連句手段在表達語篇邏輯聯系中的應用方法等;三是引導學生歸納全文的主題,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對應於上述三方面的語篇閱讀分析,可以結合語篇內容,針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游戲、對話、小組討論等形式,創設情景,讓學生結合已學的內容,運用課文中的重點短語、句子進行交流。 在Unit 5 The seasons一課的教學中,學生了解了四個季節以後,教師可以通過觀看生活片Life in the USA,發揮原版錄音的優勢,創設多元的語言輸入輸出,使學生多維度地感知美國四季的變化,多層次地習得語言。 4. 注重朗讀,綜合訓練聽、說、讀、寫能力 在所有的語言技能中,閱讀能力是最容易保持的。學生一旦掌握了閱讀的方法,他們不用老師的幫助就能進行自主學習,在閱讀中進步作為高年級的學生,能讀懂簡單故事和短文並抓住大意。既是新課標二級、三級目標中所要求達到的基本素養,又是學生後續學習之所需。教材中的語篇是指導學生進行閱讀的好材料,教師給予適當的閱讀指導和閱讀任務。讓學生帶著目的去閱讀,抓住有用信息。當學生在閱讀中找到這些問題時,也就讀懂了文章。再通過學生回答問題,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但語篇閱讀不能停留於此,還要加強朗讀指導訓練,引導學生跟讀模仿錄音,分角色朗讀,開展朗讀比賽、分角色表演等,使每個學生會讀,愛讀,並能讀出語感,在朗讀中夯實基礎,提高能力。 5. 課外拓展,享受英語閱讀的快樂 語篇教學的目的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相關知識,讀懂語篇內容,還要讓學生對語篇閱讀產生興趣,在閱讀中豐富知識,拓展視野,提高能力,享受閱讀快樂。因此,單單靠教材語篇的閱讀是不能滿足學生的,會限制了學生能力和興趣的發展。 將課堂進行適當的拓展,使語篇閱讀延伸到課後。教師可根據教材中的語篇內容,收集相關的閱讀材料,發給學生閱讀,並利用好已訂閱的英語報刊,有選擇地進行閱讀,或通過介紹相關的英語故事網站,讓學生在網上閱讀英語小故事。另外,可指導學生和家長自由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鼓勵定時定量閱讀,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匯報,讓學生在課外拓展閱讀中積累知識,豐富經驗,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 語篇是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好材料,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運用語言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善於選擇素材,把握素材,處理素材,讓學生在課堂中有所體驗,形成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英語課堂教學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