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研究計劃
⑴ 英語詞彙學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外語教學界關注的焦點大多集中在語用、語篇、交際和學習策略研究等方面,而語言構成的三大要素——語音、語法、詞彙的地位似乎日漸衰落。教學大綱規定,一名普通的初中畢業生應該掌握2000個左右的英語詞彙。但事實上,現在的初中生掌握的詞彙量很少,根本達不到要求。
現狀分析
絕大多數來自農村或縣城的學生,在小學幾乎沒接觸過英語,個別學生雖學過幾天,卻留下了英語「難學」、「學不會」的印象。到了初中,學生在記憶單詞方面就犯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錯誤,興趣高時就死記硬背單詞表,沒有興趣時就將英語書束之高閣,一遇到困難就想要放棄。若干學生缺少明確的學習目標或計劃,不下真功夫記憶,久而久之,原來所學詞彙也會忘得所剩無幾。而根據國外權威機構的測定,一個人的英語詞彙量低於6000個時,他用英語進行讀寫交際會遇到嚴重的困難。
以人教版英語教材為例,初中詞彙量是1913個單詞,高中詞彙量是2145個單詞,兩者相加為4058個單詞,離6000個單詞尚有2000個單詞的差距。因此,一個高中畢業生,想要用課堂上掌握的詞彙量進行讀寫交際是很困難的。我們之前說過,母語為英語國家的8歲的孩子掌握10000詞,成年人的詞彙量在20000-35000之間。對比一下就知道我們通過課堂教育學習的詞彙量是遠遠不夠的。
詞彙學習的重要性
詞彙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彙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沒有詞彙,就沒有英語學習,不能順暢閱讀(語言的核心就是閱讀),更談不上語言交流了。由此可見,英語詞彙在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它是衡量英語水平的重要標准,學習的應試成績、語言能力與其掌握的詞彙量成正比,並且沒有例外。新課標實施後,初中英語課本內的詞彙量明顯增大,課文篇幅明顯變長,這向傳統的詞彙教學提出了挑戰。許多學生對英語提不起興趣,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們對單詞、詞彙的枯燥記憶產生了恐懼心理,有的學生甚至說:「記單詞難,難於上青天!」
詞彙維系著語音和語法,是語言的建築基石。任何一個掌握外語的人都知道,學習外語主要時間都是花在這門語言的詞彙上面的。詞彙中的信息大大超過了語言中其他任何部分的信息量。詞彙學習對於理解語言和言語輸出都至關重要。有了足夠的詞彙量,即使對結構的了解幾乎等於零,也可以理解和說出大量的第二語言。在我們這樣一個缺少英語環境的國度學習英語,離開了高效率的詞彙學習,語言知識的掌握便無從談起,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必將成為無源之水,英語教學也就無效益可言。沒有語法不能很好地表達,而沒有詞彙則什麼也不能表達。由此可見,詞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詞彙學習的誤區
目前,普遍存在這樣的觀點,認為學習第二語言就像學習母語一樣,通過大量的聽力練習,就能夠學會。所以,採用的教法大都是聽說領讀,特別是小學生,學了半天,人人都不識字,個個卻能說英語。指著圖片,學生們能說出一些單詞,但指著單詞,卻無人能讀得出。究其原因,是教材從始至終不教字母和音標,卻出現了大量的長句子。這對於26個字母都不認識的學生來說,僅靠教師每天一節課的輸入,根本達不到掌握詞彙的目的,無異於讀天書,難怪許多學生說英語難學了。
那麼,怎樣變難為易呢?我們知道,所有的單詞都是由字母組成,絕大多數字母在單詞中都有其固定的讀音規律,了解了這一切,就等於有了一把掌握學習英語的鑰匙。所以,提前掌握自然拼讀法後,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因此要自始至終重視詞彙教學,讓學生了解外語詞彙的構詞方法,組合習慣,詞形的變化規律及其用法,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積累盡可能多的詞彙記憶方法。
流利閱讀與詞彙量
語言的核心就是閱讀。毫無疑問,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我國基礎外語教育階段的重要目標。那麼,詞彙學習與閱讀能力培養之間有何聯系呢?在影響閱讀效率的十個因素中,詞彙量被認為是最具有影響力的因素。研究表明,當讀者在試圖閱讀一份外文報紙時,其背景知識和預測能力受到了詞彙和句法知識的極大限制。可見,詞彙識別和詞彙知識是流利閱讀的必要技能。
在中國外語教學中,學生只有通過每周4—5節外語課學習外語。在他們能夠比較流利地說外語前,他們必須學習一定數量的單詞,掌握基本的語法規則,熟悉足夠用以表達思想的句式。然後再通過大量的讀、聽、寫、說強化、鞏固和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才能達到用外語初步交際的目的。
無論中考和高考英語改革,都是在增加閱讀的分值比重,沒有詞彙量,閱讀題勢必會大幅失分,考取高分就無從談起。
⑵ 怎麼提高成績
家教現在越來越受到學生的歡迎,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學習上拔得頭籌版,都能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獲得更高權的成績,所有的成績都是努力換來的,我們都要付出才有回報,往往很多成功都是通過日夜的付出所獲得的.
一、聽從指揮,不盲目自信很多孩子在學習上喜歡自說自話,不聽老師的話隨意復習,其實這是不對的,很多時候老師的知識點還是很適合復習的,老師的知識點用來應試很重要.我們要做的就是沉下氣,願意聽老師的話,不然就得不償失.在線真人老師可能比課堂上的老師那樣讓學生有點無法接受,會很好的讓同學們接收到知識.
二、認真聽見,不懂就問古人言不懂就問,這句話說的不錯,很多時候不懂就要問,我們應該在平時很多時候都能獲得很多的機會,所以還是得學會聽老師的的話,不能擅自獨行否則就會失敗,無法從沼澤中翻身.學會在聽不懂知識點時,願意虛心向老師請教都是成績提高的法寶.在線1對1的老師會在你無法理解知識點時幫助你成功的學習更多知識.
⑶ 高中生如何提高英語成績
高中生想抄提高成績,首要要打好基礎,認真學習記憶單詞和語法,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養成多開口,多練習的好習慣。覺得自學難的話,也可以考慮阿卡索在線英語,足不出戶就能跟著外教學習地道的英語知識。建議可以優選報課阿卡索的高考課程班,為你提供系統化的課程學習計劃,這樣才可以提高英語水平,分享一節免費試聽課給你:【點擊領取歐美外教一對一免費試聽課】點擊藍字即可免費領取!
體驗完之後你一定會喜歡的,大家都是聽完課程就報課的,所以一定要先試聽一下,反正也是免費的,你不妨去試課對比一下哪家好。
試聽完後還可以免費獲得一次英語能力水平測試和一份詳細的報告,以及公開課免費看。
不知道如何選擇英語機構,可以網路咨詢「阿卡索vivi老師」;
如果想下載免費英語資源,可以網路搜索「阿卡索官網論壇」。
⑷ 英語專業已畢業,可以干什麼工作呢
英語專業畢業之後可以做老師、翻譯、外貿或公務員,詳細介紹如下:
1、如果你願意去讀研的話,那麼以後幾乎你想讀什麼就能讀什麼。據我所知,即便是轉專業,也有去學計算機的(我貿大前校長陳准民老師),有去學金融的(我隔壁寢室的哥們),有去學管理學的(我本人),等等等等。至於去讀跟英語相關專業的人,諸如口譯筆譯同傳新聞之類的,那更數不勝數了。如果你對英語不那麼感興趣,而對其他專業很感興趣,你又願意付出努力的話,那麼讀個研,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不錯的選擇。如果要讀研的話,本人更推薦去國外讀研,用我老師的話說,學英語的人最好還是出去看看。
c.翻譯公司:去翻譯公司做同傳/口譯/筆譯,前期投入專業要求學歷要求和相應的待遇依次降低。
d.公務員:對於應屆生來說,要考公務員的話就去翻你想考的省市或國家公務員的報考要求好了,應屆生是根據專業報名的,你對應的專業也就那麼幾個崗位能報。
⑸ 申請日本早稻田大學和京都大學研究生(修士)的條件
1、留學方面等大三下學期再開始:選擇大學、選擇方向、選擇導師、選擇留學步驟(語言學校、研究生或者直接考大學院)、申請導師、申請大學、參加考試等。
2、比如京都大學AAO,需要提前申請,許可後再向各研究科提出申請。早稻田大學正常申請即可。其他大學各有政策,部分大學研究生還要去考試。
3、關於掛科和成績,aao一般的規律是gpa的3.5+,還要參考日語和英語、研究成果等來綜合判斷,也考慮同批次申請之間的比較,專業課掛科的很危險。早大一般也要3.5+,早大的開放性更強一些,因此會有很多特例。
4、關於toelf 85+申請這兩所名校估計沒有優勢,toefl和六級無法對比,建議奔著ibt的100+去努力。這不只是大學的要求,更主要的是導師的要求,中國學生提供90+的太多了,他們都麻木了。和成績單上的數據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5、更為關鍵的是,你首先要考慮的是你將來的研究方向。比如京都大學,心理學在文學研究科的行動文化學專攻中有(認知)心理學,教育學研究科中有2個專攻分別是教育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這之間的差別很大,你懂的。
6、早稻田大學,文學研究科有綜合的心理學專攻,人間科學研究科有臨床和認知方向的心理學專攻,體育科學研究科有運動心理學專攻,教育學研究科也有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專攻。
(5)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研究計劃擴展閱讀:
日本的學制與我國相同,包括小學6年、初中3年和高中3年。因此,在日本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條件是必需完成12年正規學校教育,也就是要達到高中畢業水平。日本基本達到了大學全入的水平,基本上想上學的高中畢業生都能進入高等教育機構深造,只是上什麼樣的大學的問題。
日本的高等教育機構可分為:高等專門學校、專修學校=專門學校、短期大學、大學、大學院等5種,這些學校又有國立、公立、私立等區分,這些高等教育機構一般都接受外國留學生。不過有些學校的文憑在中國是不承認的,要注意查詢中國國家留學服務中心對國外大學文憑認證的相關信息。
大學本科入學考試一般包括全國統一考試和各個學校自己組織的考試兩部分。這兩種考試一般都有針對國外留學生的單獨考試,即考試內容和錄取分數都與日本學生不同。
總體水平相對比較簡單,不過要考上日本名牌大學的競爭也是相當激烈的,特別是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大阪大學、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九州大學等歷史比較悠久的7所國立帝國大學。 日本的大學院就相當於國內的研究生教育,具體也分為碩士和博士兩個階段。
研究生教育基本上是寬進嚴出的體制。研究生招生沒有全國和全校的統一入學考試,一般都是由所在院系組織考試,並決定是否錄取,其中指導教師具有關鍵性的決定權。
由於指導老師在接受一個學生時主要考慮的是能否讓他順利畢業,所以會更多注意學生的實際研究能力,能否完成論文,而不僅是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