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人物介紹閱讀課
① 怎樣介紹一個英語課本上的人物!
This is (人名),然後就可以繼續介紹你的人物了
② 如何講一堂生動的英語閱讀課
英語的閱讀理解既能夠幫助學生們熟練掌握詞彙的綜合運用,又可以豐富版學生們的知識面。所以權在講英語閱讀課的時候不單單要注重單詞的運用,還不能忽視知識面的拓展,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的大量備課了,在閱讀文章中出現的新單詞以及新奇東西,老師都要能夠有所拓展。這樣同學們就有心思聽進去,可更容易記住單詞搭配的運用。
③ 英語專業的閱讀課該怎麼上
我的抄建議是 泛讀不一襲定採用教材(上外的太怪,北外的太老)我不知道你用的是什麼教材。
就泛讀這件事而言,我認為應該讀三遍至少。第一遍不要查字典,就是根據上下文理解,做出自己的main idea 可以適當的進行猜測詞義(對你將來的四八級考試很重要,不一定每個詞都認識) 第二遍可以逐段閱讀,遇到詞,可以查詞典(非電子)且是英英詞典,實在不明白再中英對照。記載本上,切記只需要有用詞彙,無用詞彙不用記住。第三遍,大致再看一下即可,如果書後有練習題目,可以做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對文章理解。因為在英語專業文章和考試中,你會發現自己都認識,但是理解不了作者的意思。
此外再多給點分吧~
④ 《查莉成長日記》第一季到第四季,英文劇情介紹,人物介紹~~做英語課課前speking...
Teddy R. Duncan(泰迪·鄧肯) (Bridgit Mendler)
本劇女主角,聰明,關心他人,但有時也會為他人帶來麻煩。15歲,是家中的老二。每天都用DV為小妹妹查莉做成長日記,作為她在成長道路上的建議。口頭禪是在每集結尾處說的「祝你好運,查莉」(Good
luck Charlie)。
PJ Duncan(PJ·鄧肯)(Jason Dolley)
家中長子,17歲,很關心弟弟妹妹。笨拙單純,實際上也很機智勇敢。和朋友艾密特組成一支樂隊,並夢想著自己會成為著名歌星。
Gabriel "Gabe" Duncan(蓋比·鄧肯)(Bradley Steven Perry)
大家都叫他"Gabe",10歲,家中的老三,泰迪和阿傑的弟弟,查莉的小哥哥。一開始不太喜歡妹妹查莉,但漸漸的改變了看法。非常頑皮,總是會為周圍人帶來麻煩,不愛學習,但有時也會認真。在校是籃球隊隊員。
Charlotte "Charlie" Duncan(查莉·鄧肯)(Mia Talerico)
大家都叫她"Charlie",家中的老四,雖然還是個嬰兒,但她幾乎時時都在笑,沒有哭過,只是偶爾因一些小事發脾氣。三個哥哥姐姐在照顧查莉的過程中引發了一系列的搞笑事件。
Amy Blankenhooper Duncan(艾米·鄧肯)(Leigh-Allyn Baker)
五個孩子的母親,醫院護士,是一個盡責、幽默的女人。熱愛自己的家庭,可以為家人做一切事情。喜歡出風頭。
Bob William Duncan(鮑伯·鄧肯)(Eric Allan Kramer)
五個孩子的父親,艾米的丈夫,有一家滅蟲公司。對蟲子有著無比的熱愛。總是盡責地照料孩子們。是蓋比所在的籃球隊的教練。
Toby Duncan(托比·鄧肯)(第三季扮演者未知,第四季中由Logan Moreau扮演)
在第三季第七集時出現,家中第五個孩子。是查莉的弟弟 ,與查理的生日同一天。托比這個名字是蓋伯想出來的。
Emmett(艾密特)(Micah Williams)
PJ的好朋友,從小就喜歡泰迪
Ivy Wentz(艾薇·溫茨)(Raven Goodwin)
泰迪的好朋友,總能為泰迪提供一些點子。
Mrs. Dabney(達布尼太太)(Patricia Belcher)
鄧肯家的鄰居,身材肥胖。愛看肥皂劇,喜歡貓。經常被蓋伯惡作劇,但有時候也會回整蓋比
Spencer Walsh(斯賓塞·威爾士)(Shane Harper)
泰迪的男朋友,長相英俊。
⑤ 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有哪些
1、交際法:是根據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教法。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於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於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現問題,得出答案,發掘學生潛能。
6、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系業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work和group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並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⑥ 紀玉華的人物簡介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院長
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主任
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副所長
批評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學、口筆譯研究生導師
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秘書長
中國英語語音教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中國當代外語教學法流派衛星電視片編委21世紀杯中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評委
CCTV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福建省評委
中國著名英語教學法:三文治故事教學法創始人 本科生:英語朗讀藝術、英語精讀、英語聽說、英漢口譯、英語演說、英語辯論、英語教學法、英語短劇創作與表演、英語播音與主持等;
博士和碩士生:心理語言學、高級口譯、翻譯心理學、非文學翻譯、視譯、英語演講與辯論、跨文化交際學、英漢語音對比、應用語言學等。
英文論文:English through Chinese: Experimenting with sandwich stories. 刊載於English Today. 2002年,第一期。
英文論文:Sandwich stories as a bridge to authentic material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teaching EFL reading to young learners in China. 刊載於IATEFL Issues,(《國際英語教師協會論壇》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從三文治故事到真實語料:一種以兒童發展為重心的英語閱讀教學法新探」)2000年2-3月刊,12-15頁.
英文論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teaching through sandwich stories for EFL children in China. 載TESL Canada Journal,(《加拿大英語教學》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交際教學法在中國兒童英語教育中的應用:三文治故事教法新探」)1999年第一期,103-113頁.
英文論文:Sandwich stories for Chinese children. 載IATEFL Newsletters,(《國際英語教師協會通訊》英文刊物,論文漢譯名:「用三文治故事教中國兒童學英語」)1998年4-5月刊,9-10頁.
英文論文:Metaphors in speeches by western leaders in intercultural contexts. 《21世紀英語教育周刊》,2008-12-22-B2.
英文論文:A preface to The Influence of Daoism on Asian-Canadian Writers (by John Zhong Ming Chen), Edwin Mellen Press, USA, 2008.
從誤解到理解,從應用到創新——談英語交際教學法。《廈門大學教學研究論文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談改革開放中英語專業文化背景課程的設置問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1994年第二期。
英語專業四種類型的課程改革問題。《福建外語》,1994年第1-2期。
針鋒相對還是相輔相成——試析外語教學理論研究中的對峙傾向。《廈門大學學報》,1993年外國語言文學專號。
全球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與中國大陸英語本科課程改革策略。《東南亞華人社區課程改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1993年。
英語語音教法新探。《山東外語教學》,1991年第四期。
從重復和記憶的關系看「三文治故事教學法」。《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第四期。
三文治故事教學法:發展與應用。《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第八期。
語義韻研究:對象、方法與應用。《廈門大學學報》,2000年第三期。
朗讀藝術課:英語語音課程改革新探。《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年第七期。
批評性話語分析:理論與方法。《廈門大學學報》2001年第三期。
朗讀:提高英語口語和演講水平的關鍵。吳龍森主編《專家學者談如何學英語》,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
帕默爾文化語言學理論的構建思路。《外國語》,2002年第2期。
從信息的四個方面看英漢朗讀中的停頓。楊自儉主編《英漢語比較與翻譯》(4),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中國兒童英語教法新探——三文治故事教學法。《中國教育廣播電視報》,2002年5月27日,第5版。
母語在兒童外語教學中應用——三文治故事教學法。《中小學外語教學》,2002第9期。
中國兒童英語「三文治故事教學法」。胡春洞主編《中國當代著名英語教學法流派》,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語諺語中性別歧視在WOMAN一詞中的體現。《語言文化教育研究》,2002第5期。
同聲傳譯——英語口語訓練新探。《中國教育理論研究》,2002年,第6期。 再議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外國語言與文學》2003年第4期。
論互文文本翻譯的可譯性限度。《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
原型語義學:從「家族相似性」到「理想化認知模式」。《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讀三文治故事輕松學習說英語。姜偉主編《站在17位英語名師的肩膀上》,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年。
批評話語分析的新方法:批評隱喻分析。《廈門大學學報》,2007第6期。
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批評轉向,《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第6期。跨文化交際學理論反思三題,《外國語言文學》,2007第4期。
跨文化語境演講中諺語引用之批評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2008第1期。
英語演講教學中的八大關系,《華東外語教學論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簡評批評話語分析在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應用,《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08第2期。
西方人眼中的個人主義,《歷史教學》,2008年11(下半月刊)。
批評話語學派的話語觀及其啟示,《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年第七期。
口譯員的策略能力及其對口譯教學的啟示,《華東外語教學論壇》,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批評話語分析在跨文化交際學研究中的應用,《黑河學院學報》,2010第1期。
開設「英語播音與主持」課:英語專業語音課改革新探,陳樺主編《中國二語語音習得研究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8。
英語辯論課教學初探,《廈門大學學報》(教學科研專輯)2011年7月。
論海特姆/梅森之互文性翻譯觀,《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1第3期。
論「批評性話語分析」中的「批評性」,《外國語言文學》,2011第4期。
話語的原型義與情景義——論J. P. Gee的話語分析三步驟,《華東外語論壇6》,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 《英語朗讀藝術入門》(含4盒音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英語演講藝術入門》(含4盒音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初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1999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中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0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高級版(含5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1年。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超級版(含2盒音帶)。鷺江出版社,2002年。
《紅黃藍立體英漢童話樂園》(含5盤VCD)。主講、導演,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
《少年兒童初級英語》(1 ? 2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4年9月。
《英漢/漢英口譯教程》(兩冊)(編者之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標准美國語》(六冊)(副主編)廣州: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年。
《新維英語》1-4冊,廈門:鷺江出版社,2001-2003年。
《英語發音十日過關》廣州:廣東音像出版社,2002年。
《洪恩三隻小豬進階英語1-30課》(含8盤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北京洪恩語言教育研究中心,2003年。
《洪恩三隻小豬進階英語31-61課》(含12盤VCD)。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出版社/北京洪恩語言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
《華工少兒英語》(幼兒版)。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
《英語發音與朗讀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英語演講與辯論教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跨文化交際研究和教育中的批評性話語分析》。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兒童英語故事教學法——理論與實踐》。廈門:鷺江出版社,2007。
《大鬍子爺爺講故事教英語》。北京: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2010。 1.《加拿大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1月。
2.《美國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88年12月。
3.《英國中學生優秀作品拔萃》。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90年8月。
4.《七個小神探》1-8集。福州:福建少年兒童出版社,1996年3月。 1.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負責人:《英美領導人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英文演講之批評話語分析》,起止時間:2008-2011,經費:9萬元。
2.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負責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交際語境中的英文演講之批評性話語分析》,起止時間:2006-2009,經費:3萬元。
3.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課題負責人:《美國總統跨文化交際演講之批評隱喻分析》,起止時間:2007-2010,經費:0.5萬元。
4.廈門大學預研基金項目負責人:《英美政客在跨文化語境中的演講之批評分析》,起止時間:2006-2008,經費:1萬元。
5.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第二負責人:《兒童英語故事教學法新探》,起止時間:1999-2006,經費:0.5萬元。
6.福建省高校社科研究課題負責人:《發展性教育原則在兒童英語教學中應用》,起止時間:2001-2003,經費:0.5萬元。
7.廈門大學校級項目負責人:《三文治教學法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起止時間:2000-2002,經費:0.2萬元。
8.廈大社科橫向課題負責人:《閩粵方言對學習英語發音的影響》,起止時間:1994-1998,經費:0.5萬元。
9.廈大社科橫向課題負責人:《歐洲歷史研究培訓方法論》,起止時間:2007-2009,經費:20萬元。
10.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第二負責人:《發展性教學原則在小學英語教育中的應用》,起止時間:2009-2011,經費:0.5萬元。
11.福建省高校精品課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基礎英語》「負責人,起止時間:2010-2013
12.福建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職英語朗讀與演講藝術教學探微》,第一合作者。起止時間:2011-2012.
⑦ 如何實現英語閱讀欣賞課中的欣賞教學
任何語言的習得和學習都離不開大量閱讀的實踐.許多教師也意識到高中閱讀對於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培養的重要性,用盡各種辦法來培養學生的閱讀微技能.當然這樣做的目的確實也提高了學生測試性閱讀的能力.如閱讀前講解重點生詞或片語,閱讀中找main idea, 設計不同程度的問題幫助不同層次學生理解閱讀,呈現表格,運用復述,角色扮演,采訪等不同形式來開展閱讀任務.以上雖均衡了話題及功能兩方面,但這些方法仍只停留在字,詞,句及其他細節的表層理解上.要想真正讓學生內化閱讀材料,除了表層的理解外,閱讀也要關注語言文字背後的深層理解和文化內涵.這點我們可以從語文學習上得到啟示.《英語新課程標准》就閱讀的知識性和欣賞性上提出了指導思想: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就是要關注說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從而加深對世界文化的理解.因此,筆者認為高中英語閱讀課除了訓練測試性閱讀之外,需要大量的欣賞性閱讀材料來補充教學.教師應該沖破詞彙,語法的束縛,在閱讀中突出技能滲透的同時,應將課文閱讀教學提高到欣賞性閱讀的美學高度,真正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
二、教學內容分析
教學內容為高一NSEFC Book 1 Unit 4的reading task.作為地震內容的閱讀補充材料,它是著名作家Jack London的筆下之作.以一個目擊者的身份,介紹了舊金山大地震的所見所聞所感.語言地道優美,描述性較強.重點是欣賞閱讀中訓練略讀和查讀兩大閱讀微技能,逐步加深對舊金山地震及細節理解,並對地震中發生的一切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情感態度,體會人們地震後表現出來的勇敢精神.本課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paraphrase 課文中的幾個句子如A list of the brave men and women would fill a library. A list of buildings undestroyed was now only a few addresses.
三、學生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較初中學生有了一定的發展,有著更強的求知慾.不滿足單一的課本教材學習,具備對於興趣的話題會去網上搜索知識來獲得信息的能力.半個學期的英語教學已經讓他們意識到高中英語閱讀不同於初中的手把手閱讀,更多的是他們自主思考,對疑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本次欣賞性閱讀材料是美國文學原著,他們也是第一次碰到,有些句子理解上比較難,注意給學生學法上的指導.另外為了幫助學生逐層進行理解課文,設計的問題一定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認知識水平,注意因材施教.
⑧ 誰知道英語閱讀有哪些閱讀技巧怎樣講閱讀課謝謝!
(一) 有目的地進行閱讀(與漫無目的地閱讀:課文——問題)
傳統的閱讀教學和現代閱讀教學的區別。目的通常決定閱讀的類型,如:略讀、瀏覽、精讀等。
把提問置於課文後只是一種測驗手段(testing device),而把提問置於課文前才是一種學習手段(learning device)。
(二) 怎樣設計目的
在教學中,設計好閱讀的目的是至關重要的。目的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既可以把目的設計成文字式的提問形勢,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採用圖表、表格、圖畫、地圖上畫線、一覽表、按順序排列以及示範、演示(diagrams; graphs; charts; tables; drawing; lines on maps; lists; sequence and demenstration)等形式更為合適。即「信息的轉換」——把課文的內容由文字形式轉換成非文字形式。這種轉換對學生閱讀理解是一種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也可以得到及時反饋,立即了解學生讀得正確與否。
1、有關敘述旅行方面的內容可轉換為路線圖;
2、有關兩人或兩物之間的對比的,內容可以轉換成兩個獨立的表格;
3、近兩年製造或操作某一簡單事物的說明可轉換為進行實際操作;
4、有關描述某一工序的內容可轉換為工藝流程圖。
這四種課文內容的轉換,使得本來難以讀懂的課文變得易於理解,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具體,甚至通過轉換後的圖表,增大了對課文的透徹理解。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應該從開始學英語起,在課堂上直接影響,或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有的教師訓練閱讀理解時,按照傳統的教法,先讀課文,接著翻譯,然後再做題,這樣一來,閱讀速度慢、效果差。但這並非說,不能用傳統教法。如果學生基礎差,教師素質又跟不上,可把傳統的教法與現代的教法結合起來,或者可通過某種有效的方式或方法把傳統的教學法逐步向現代教學法進行轉換。總之,基本理解課文,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上面四種轉換的。
(三) 養成計時閱讀的良好習慣
所謂計時閱讀就是當你閱讀一篇文章時,要記錄下始末的時間,然後計算每分鍾平均閱讀的詞數。計時閱讀的訓練目的在於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的效率,兩者缺一不可。只求讀速不講理解的閱讀方法是毫無意義的,只求理解不講讀速的閱讀方法也是靠不住的,不符合計時閱讀的要求。讀速的提高和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培養快速閱讀能力的主要內容,也是計時閱讀訓練要達到的目的。
養成計時閱讀的良好習慣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時,不要「細嚼慢咽」。就是說,要把注意力放在領會文章中的詞、句意思上,抓住段落大意和全文的中心思想,切勿象精讀那樣從語言內容到語言形式都要字字句句去落實。
2、學會掠讀。掠讀就是不要從頭至尾一字不漏地讀下去,而是採用跳躍式的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要善於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句、主題句。切勿糾纏文章中的某些細節,而影響掌握全文的大意。
3、學會尋讀。所謂尋讀,不是毫無目的、毫無重點地閱讀,而是有目的地、有選擇地快速瀏覽。在瀏覽過程中,有意識地迅速尋找所需要的信息。切勿主次不分,平均使用力量。
4、學會悟意。所謂悟意,是指連貫閱讀。閱讀時,不因個別生詞而停頓或去查詞典,而是通過文章的上下文或者詞的結構等方面快速判斷出該詞的涵義,從而更快地了解文章的內容,加快讀速。
5、學會擴大視幅。所謂視幅,就是閱讀時以某一行中的一個字母為中心能最清晰地看清楚上下左右字母的幅度。一個人的最大視幅大約是一行字母中的29個字母構成的長度,一般相當於半行的詞,也就是我們提倡的「一目半行」,切勿逐詞閱讀。視幅大小,影響讀速和思路,要學會擴大視幅,就必須學會視讀短語、句子和短文。
6、學會不要回視。所謂回視,是指人們在閱讀時回過去重讀已讀過的東西,當然,如果讀到一篇難度較大的文章,為了弄懂文章的真實內容,偶有回視是不可避免的,是允許的,但是如果讀到一篇難度適中的文章,也習慣地回視,這就不好了。防止回視,可找一塊硬紙板,遮住已讀過的內容,邊讀邊移動硬紙板,訓練到能擺脫回視為止。另外,為鍛煉閱讀能力,當文章閱讀完之後,做選擇題時,也不應來回翻閱已讀過的文章。
7、學會默讀。所謂默讀,是指不出聲的閱讀。它可避免發音器官處於緊張工作的狀態,集中精力理解文章的中心內容,加快讀速。它比有聲朗讀和無聲朗讀(朗默讀)的讀速快兩倍。另一方面,有聲朗讀和無聲朗讀還會使人容易疲勞而影響注意力和精力。
8、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一開始閱讀就要緊張起來,分秒必爭,思想高度集中。鬆鬆垮垮,看多少算多少,看到哪裡算哪裡,這樣的閱讀是快不起來的。
9、要認真挑選閱讀材料。閱讀材料要適合自己的實際水平,難易程度要適當,生詞量要控制在3%左右;還要兼顧文章的各種題材和體裁。這樣訓練容易看出效果、激發積極性。切勿急於求成去閱讀難度較大的文章。
閱讀理解可以說是寫作的基礎。沒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就不能收集資料、聚集信息,這樣,便給寫作帶來很大的障礙。有的學生一看到寫作題,便生畏懼感,束手無策,那也就是收集資料少、信息量少,閱讀理解力差的緣故。
提高閱讀理解力,僅有理論是行不通的,還需要大量的實踐和耐心。有的學生明顯感到自己的閱讀差,但還急於求成,沒有耐心。培養英語的閱讀能力和漢語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也需要有耐心地進行大量的閱讀,做大量的練習。即使是一、兩次難以理解,多讀幾遍或更多遍,便會自解其意了,這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見。」
提高閱讀理解力,需要學習和了解說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注意和我國漢語上的一些異同。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語言是有著差異的,若不能分清楚其差異,難免會造成理解的錯誤。
另外,語境的運用對提高閱讀理解力起著重大的作用。語境,即上下文。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句子、然後段落、最後才是整篇文章。要達到此目的,掌握上下文的聯系是十分重要的。脫離了上下文去談理解是荒謬的。
希望對你有用。
⑨ 求一份英語介紹人物的短文,在一分鍾左右,字數不用很多,人物就是最近大家都知道的人就行,英語課要准備
Yuan Longping
Yuan Longping was born in Beijing in 1930. He graated from Southwest Agricultural College in China in 1953. In 1973, he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he was able to cultivate a type of hybrid rice species which had great advantages. It yielded 20 percent more per unit than that of common ones. So now many countries of the world began to grow the rice. grow more rice than before good.
袁隆平
袁隆平出生於北京,1930年。他1953年畢業於中國西南農學院。1973年,他在與其他國家合作,他能夠培養出雜交水稻種,類型有很大的優勢。它產生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單位比普通的為高。所以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開始增加大米。良好的增長比以前更多的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