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英語閱讀答案
㈠ 求2010年中考語文英語卷......
淄博市二〇一〇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
語 文 試 題
注意事項:
1.考試前務必在試卷的規定位置內將自己的姓名、考試號、座號等內容填寫准確。
2.本試題共8頁,四個大題,21個小題。
3.本試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鍾。
得分 評卷人
一、積累與運用(共20分)
1.閱讀下面文段,完成文後題目。(4分)
在春天的唱詩班 (xiāo)聲匿跡之後,仍可以聽到樹林里黑頭鶯的歌聲。它們的歌喉輕快純潔,盡管音域不太寬廣,但十分美妙動聽,婉轉而富有層次,這歌聲彷彿涵養了樹林的清新,描繪了恬( )靜的生活,表達了幸福的感受。
(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
xiāo 恬( )
(2)解釋「涵養」在文中的含義。
2.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2分)
A.碧水的映襯,使這些貌不驚人的山頓顯神采。
B.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玉樹人民一定能夠戰勝地震災害,重建美好家園。
C.發展低碳經濟,創建生態文明,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D.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為中小學教育和管理。
3.二十四節氣是我國獨特的文化遺產,它作為中國元素的代表之一進入了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外牆設計。學校要組織以「節氣與語文」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完成下列任務。(6分)
【節氣搜索】明代有一秀才,某日夜宿山中,次日晨起,見茅屋上一片白霜,隨口吟出上聯:「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此聯中嵌有三個節氣,一時成為絕對。若干年後,才有人對出下聯:「今朝驚蟄,春分時雨到清明。」
請填入一個最恰當的節氣,把上聯補充完整:昨夜大寒,霜降茅屋如 。
【節氣印象】在活動中,需要設計展板介紹二十四節氣,請你仿照示例,完成對「清明」節氣的描述。示例:
驚蟄
含義: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詩意描述:「驚蟄」,兩個漢字並列一起,即神奇地構成了生動的畫面和無窮的故事。你可以遐想:在遠方一聲初始的雷鳴中,萬千沉睡的幽暗生靈被喚醒了,它們睜開惺忪的雙眼,不約而同,向聖賢一樣的太陽敞開了各自的門戶。這時節,就像一個鄉村客店老闆凌晨輕搖他的諸事在身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該上路了。」
清明
含義:天氣晴朗,草木繁茂,「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詩意描述:
4.默寫填空。(8分)
(1) ,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2)採菊東籬下, 。(陶淵明《飲酒》)
(3) ,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4)非澹泊無以明志, 。(諸葛亮《誡子書》)
(5)無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望岳》中表現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的雄心和氣概的詩句是:
, 。
(7)古代詩人善用色彩的明暗對比突出畫意美,如:李賀《雁門太守行》中的「黑雲壓城城欲摧, 」,就構成一幅色調分明的畫面。
(8)古詩詞中有許多為「季節」代言的詩句,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中的「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寫初春時節。請寫出連續的兩句詩為「秋季」代言:
, 。
得分 評卷人
二、古詩文閱讀(共15分)
(一)閱讀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第5題。(2分)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運用了典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二)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6~10題。(13分)
(甲)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捨生皆被綺綉,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義陽朱詹世好學,家貧無資,常累日不舉火①,吞紙以實腹。天寒無氈,抱犬而卧以取暖。犬亦苦飢,恆出覓食,呼之不至,則哀聲動鄰,然仍不輟其業。
——顏之推《顏氏家訓》
註:①舉火:點火,特指生火做飯。
6.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1)腰白玉之環 (2)恆出覓食
7. 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2分)
A.同捨生皆被綺綉。 B. 媵人持湯沃灌。
C.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D. 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8. 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2)家貧無資,常累日不舉火,吞紙以實腹。
9.(甲)文採用 寫作手法,表現作者讀書「勤且艱」;(乙)文採用 寫作手法,表現主人公好學「不輟」。(2分)
10.讀了上面兩段文字,結合閱讀感受,請擬寫一句凝練的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3分)
得分 評卷人
三、現代文閱讀(共35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1~15題。(15分)
我為什麼不怕轉基因
雲無心
①作為一個積極支持現代生物技術和現代農業技術的人,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像轉基因食物這樣「安全性還沒有得到完全確認」的食物,你敢吃嗎?我的回答是:只要是上市的食物,我根本不考慮是不是轉基因的,只要好吃便宜我就吃。我的專業知識告訴我:「絕對安全」的食物根本就不存在,相對於傳統食物,轉基因食物「有害」的可能性不會更高。
②對於讓許多人憂心忡忡的轉基因水稻,最常見的疑問是:「蟲子吃了會死,難道對人不會有害么?」與傳統水稻相比,目前的轉基因水稻不過是轉入了一個Bt基因而已。Bt基因就是一種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對於害蟲來說是毒葯。它之所以能夠毒死害蟲,是因為昆蟲吃下去之後,能與昆蟲體內的受體結合,從而產生毒性,殺死昆蟲。所以,Bt蛋白是否「有毒」,不是由自身決定,還取決於相應受體的存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Bt蛋白相當於「虎符」的一半,而動物體內的受體是「虎符」的另一半,只有兩部分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對於人體來說,受體這一半根本就不存在,所以Bt蛋白在人體內不會產生「毒性」。
③還有人會擔心,這種「非自然」的蛋白質在人體內會不會產生其他的有害作用。其實你大可不必這樣擔心。所有的蛋白質被人吃了之後,基本上都會被分解成單個的氨基酸,而來自不同蛋白質的氨基酸對於人體來說都是一樣的。只有一小部分沒有分解完全的蛋白質片段(多肽),可能在腸道內引發人體的過度免疫反應,從而導致過敏。在我們的傳統食物中,很多都能夠導致過敏,比如花生、雞蛋、海鮮等。轉基因作物開發的規則之一,就是避免從這些可能含有過敏原的物種中尋找被轉基因。而且,對於轉基因作物來說,轉進去的基因是明確的,很容易跟蹤它會不會引起過敏。而那些「傳統育種技術」,比如誘導突變篩選,是通過人工誘導的方式讓農作物發生基因突變的。這樣產生的突變基因是未知的,我們很難跟蹤它表達出來的蛋白質,也就無法知道它是否會引起過敏。從這個角度來說,轉基因的作物是更加安全的。
④還有一些人擔心,轉進水稻中的Bt基因會不會轉移到人體中。雖然從邏輯上我們不能說「不可能」,但是想想科學家們要費多大的力氣、使用什麼樣的手段才能把一個基因轉到另一種作物中,就不難理解:大米中的Bt基因要想轉移到人體中,跟隨手一箭射中月亮差不多。同時,Bt基因已經整合到了水稻中,它轉移到人體中的機會——即使有也不會比其他基因更高。如果Bt基因能轉移到人體,那麼其他食物所含有的形形色色的基因,也會有同樣的機會轉移到人體。既然我們不相信吃了雞肉會有雞的基因轉移到我們的身體中,又怎麼會相信大米中的基因就可以?
⑤轉基因作物的開發與推廣,除了食品本身的安全性,還受到其他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比如環境、政治、經濟、倫理等等。但是,就作為食物的轉基因作物來說,只要被批准上市了,就沒有什麼不能吃的。
(選自《讀者》2010年11期,有刪改)
11.人們對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擔心的理由有三個,請閱讀全文,簡要概括。(3分)
12.閱讀第②段,用簡潔科學的語言解釋Bt蛋白為什麼不能在人體內產生毒性。(4分)
13. 第③段中加點的「這個角度」具體指什麼?(3分)
14. 請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④段畫線句子的表達作用。(3分)
15.讀了這篇文章,你對轉基因作物的開發與推廣有什麼看法呢?(2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題。(20分)
雪
張秀亞(台灣)
①生長在南國的孩子,你見過雪嗎?你愛雪嗎?也許曾點綴於你生活篇頁上的,只是碧於天的春水吧?
②在我的故鄉,到了冬季,是常常落雪的,紛紛的雪片,為我們裝飾出一個銀白的庭園,樹,像是個受歡迎的遠客,枝上掛了雪的花環,閃爍著銀白色的歡笑。
③我喜歡在落雪的清曉到外面去散步,雪後的大地是溫柔而寧靜的,一點聲息都沒有,連那愛聒噪的寒雀都不知躲到哪個檐下尋夢去了。我一邊走著,時時回顧我在雪地留下的清晰的腳印,聽著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
④有時,我更迎著雪後第一次露面的太陽,攀登附近的小丘山,站在那銀色的頂巔,等著看雪融的奇景。
⑤雪封的山,原像一個耐人思猜的謎語,被一層白色的神秘包裹著,它無言語,它無聲息,它不顯露一點底蘊,只靜靜的坐在那裡,毫不理會我這個不知趣的訪客。但朝陽是有耐性的,它似乎比我更有耐性,它慢慢的在那裡守候著,以它的溫熱,來向雪封的山丘做「煽動性」的說服。不知什麼時候,那神秘的山巒「內心」開始起了變化,它發出一陣輕微的碎語,我趕緊低下頭,啊,多動人的畫面啊,這山丘的無縫銀衣,像是一個聖者的長袍,被無數虔誠者的手撕碎了。(他們是每人要珍存起一塊碎片來作紀念吧。)同時,那發亮的銀綢上面,更像蜿蜒著許多透明、活潑的小蛇,它們在欠伸著輕盈腰身,嬉笑著,婉孌地向著山坡而去,不多時,山巔乃完全呈顯出它土褐色的岩石,同一些枯萎的草葉、松針,而山腳下是誰在唱歌呢?當然,是那一道由雪水匯成的清亮小溪。我忍不住捧了一掬,那淡藍的如同自鹽湖汲來的雪水,那微涼,一直沁透了我心脾,多可愛的雪啊,誰還記得它翩然而來時,那片輕巧的翅膀呢?
⑥有一次,正值雪後,天已晴霽,空氣像是水晶般的透明,沒有煙氳,沒有霧靄,我和一個同學自學校的後門走了出來,走過那道積雪未消的木橋,向古城中的前門走去,將整個的一上午,全消度在那個古色古香,猶保持著我們東方情調的打磨廠──那是古城一些老店鋪聚集開設的地方,我們欣賞了不少店鋪的招牌,尤其美得悅目的是那一家挑掛在門外的,猶存古風的褪色酒旗,那深杏色的布招子上,還綴著幾點細碎欲融的雪花,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看到它,我們似乎讀到了一首唐人的小詩。歸途,沿著城牆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峰,襯著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多少年來,我忘不掉那鮮明的一筆。
⑦時候已過午,但我們的游興未盡,又趕到西直門雇毛驢,到古城外的西山看雪景去。
⑧因為雪後天寒,行人出奇的少,好像那一條通向西山的平坦大路,完全屬於那一堆堆的積雪和我們兩個人了。一路聽著驢頸的銅鈴,我們多希望看到早梅的影子,但在路邊一些人家的牆頭,我們只看到墨描一般的梅樹桿:「也許我們來得太早了?」相顧有點惘然。
⑨小驢子馱著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著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我們也怕碰到校門上法國姆姆的那把銅鎖。
⑩我們只有在驢背上默默地欣賞了一下西山銀色的巒影,它像一個沉睡了的巨人,在做著千年的長夢,任由外面的世界有著風霜雨雪的變化。
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古城外有名的西山,也是最後一次,那白皚皚的山頭,猶如銀制的頭盔,至今仍常常映現於我的記憶中,伴了那小驢頸上清脆的銀鈴叮當。
(選自《談故鄉》,大眾文藝出版社)
16.圍繞著「故鄉的雪」,本文寫了四件事,請你用四個短語分別概括這四件事。(4分)
17.第③段中,作者說「聽著雪片在我的腳下微語,我不知道那是抱怨還是歡喜」。請結合語境,發揮想像,以「雪片」的口吻寫一寫它們的「微語」,表達「抱怨」或者「歡喜」。(2分)
18.本文語言生動,按照要求賞析下面詞語或句子的表達之妙。(6分)
(1)賞析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
小驢子馱著我們顛躓到西山,灰暗的黃昏已在那兒等著我們,趕驢的老頭兒囑告我們最好不要上山了,太晚了趕不回城。
(2)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歸途,沿著城牆根走回來,一個駱駝商隊,正預備出城,那黃色的駝峰,襯著雪地,竟像是一閃的斜陽,……
19.讀罷此文,你肯定想起了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閱讀本文第⑤段和下面的鏈接材料,完成後面表格。(4分)
鏈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比較內容 描寫主體 寫作順序 標志順序的詞語 景物特點
第⑤段 丘山雪景
鏈接材料 雪後小山 空間 山尖、山坡、山腰
20.閱讀最後一段,結合重點詞語,分析作者蘊含其中的感情。(4分)
得分 評卷人
四、寫作(共50分)
21.題目:幸虧有你
提示:「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如一個人、一本書、一次經歷、一份追求……
要求:①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摯,不少於600字,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姓名和校名。
㈡ 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試卷及答案 人教版
一、選擇題:下列各題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前的字母代號填在題後的括弧內。(30%) 1. 關於經緯線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 每條經線都自成一個圓圈 B. 緯線長度都相等 C. 地球儀上經線有360條 D. 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2. 地球赤道周長約為 ( ) A、4萬千米 B、8萬千米 D、4萬米 D、8萬米 3. 與120°E經線構成經線圈的是 ( ) A.60°W B、60°E C、120°W D、120°E 4. 本初子午線的經度是 ( ) A.180° B、0° C、160°E D、20°W 5. 赤道是 ( ) A. 劃分經度的起點 B、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自 轉 公 轉 運動方向 轉動一周所需時間 旋轉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 C、 北半球的分界線 D、90°緯線 6. 兩人從南極同時出發,分別沿40°E和20°W向北行進,產生的情況是 ( ) A. 他們不會相遇 B. 他們可在南極相會 C. 他們之間距離始終保持一致 D. 在赤道上他們之間相距最遠 7. 在地球儀上,0°緯線和0°經線相比 ( ) A. 兩者等長 B、0°緯線稍長 C、0°經線稍長 D、0°經線約為0°緯線的一半長 8. 東半球的經度范圍是 ( ) A. 0°和180°之間 B、20°W以西到160°E C、0°E和160°W之間 D、20°W以東到160°E 9. 關於地球半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20°N未必位於北半球 B. 150°E經線未必位於東半球 C. 任何一個緯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D. 任何一個經線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為兩個相等的半球 10. 關於經度、緯度變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 經度越大離本初子午線越遠 B. 緯度越高,離赤道越近 C. 最大的經度是360° D. 180°經線以東經度越來越大的為東經 11. 地球自轉和公轉運動的特徵,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繞轉中心 D、產生的地理現象 12.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 ( ) A、12小時 B、24小時 C、1小時 D、1年 13. 下列節日中,北京白晝最長的是 (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4. 我們每天看到日月星辰東升西落現象是因為 ( ) A、太陽和星星都繞地球轉 B、地球繞太陽自西向東運動 C、地球自西向東自轉 D、地球公轉時,地軸是傾斜的 15. 南北回歸線是 ( ) A、寒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B、熱帶與溫帶的分界線 C、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分界線 D、有無極晝極夜的分界線 二、非選擇題 ( 70 %) 1、 根據表中內容,填寫下表空格:(16%) 2、 根據四季變化的成因,在下面的關系式中填入適當的文字。(6%) 3、 讀下圖,回答問題:(13%) (1)A、B兩點的經緯度是 A( ) B( ) (2)在圖中填注C、D兩點 C(20°E 、16°N) D (24°E 、20°N) (3)圖中范圍按東西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按南北半球劃分,屬於 半球。 (4)根據經緯線指示的方向,可以判斷B點位於A點的 。 4、 讀「地球公轉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18%) (1) 在圖中公轉軌道上用箭頭表示地球公轉的方向。 (2) 在地球所處的四個不同位置旁的方框里,分別填注北半球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節氣。 (3) 在A位置,是 月 日前後;在B位置,太陽直射在 上;在C位置,北京晝夜長短情況是 ;在D位置,北京是 季(節)。 5、 讀「地球上五帶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7%) (1) 根據圖中數碼號填寫地球上的五帶名稱: A B C D E (2) 在圖中適當的位置注出各帶的分界線名稱,並寫出緯度。 (3) 在A帶內,一年中就太陽光照情況能夠出現的自然現象是 。 (4) 一年之內,在C帶地面上都能夠受到的 (太陽光照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