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英語教師專業成長閱讀記錄

英語教師專業成長閱讀記錄

發布時間: 2021-01-09 08:11:13

⑴ 《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四條途徑》讀書感悟

您好,相關資料: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成長個案分析一路耕耘 幾多收獲第一階段:遭遇「錯誤」, 我倍加珍惜1995年我考上了浙江師范大學政法系,選擇政治教育專業,並非本意。我酷愛體育而且成績出眾但由於身高的緣故不得不放棄!我的志願從頭到尾沒有一個政治專業,卻與這個專業結下了不解之緣。因為當初一心想做老師,所以最後填了服從分配,就入了我最不想進的政治教育專業學習。經過四年的大學學習我取得了本科學歷並獲得法學學士學位。那是1999年,我被分配在我們縣的重點高中——常山一中。說實話,一開始我真不明白該如何教書。雖然經過了4年的專業學習,但拿著課本走上講台的那一刻,還是感到心裡沒底、很不自信。可是年輕的我有的是對工作的熱情!我刻苦鑽研教材、虛心向老教師請教,一直用心堅持著自己「錯誤」的選擇。在前兩年的教學中我體會著無限樂趣,苦中有甜。我與學生共同快樂地成長著,並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2000年《淺談青年教師心理素質的自我提高》獲縣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三等獎;2001年《發散思維能力與政治課堂教學》獲縣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2001年6月《愛國主義教育讀本》獲市優秀錄像課評比一等獎;2001年11月《愛國主義教育讀本》獲省優秀錄象課評比二等獎。第二階段:面對挫折,我不改初衷2001年由於辦學的需要,常山一中初、高中實行分流。而我的編制在初中,自然就只得留在初中部,也就是現在的三衢中學。一直在高中任教的我一下子碰上許多問題。首先是教學思維難以調整。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方式與高中學生有較大的區別:初中時期他們身心發展迅速,是一個半幼稚半成熟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相互交錯,充滿矛盾的時期。我一時適應不了,習慣地用對待高中學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學方式來對付初中學生。這使我走了不少彎路甚至跟學生產生對立情緒,覺得他們真難教。其次是心態難以調整。我當時很失落:因為三衢中學是一所民辦學校,所以總覺得前途渺茫,沒有什麼值得我奮斗的了,甚至產生了放棄的念頭。於是我停駐了前進的腳步,多次與機會失之交臂。就在這樣的一個階段,有一位和藹可親的老教師對我說:「你可以不要機會、不要榮譽,到最後你只是個普通教師,這都沒關系。但是你不能對不起學生,不能對不起自己,你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就是這一席話,讓我在短暫的沉寂後重新振作起來。我知道自己不能對教學有任何鬆懈,因為每一堂課就是自己的機會,自己的舞台,為了學生磨練自己的舞台。」我開始力爭做好這樣幾件事:「欲求教好書,先做讀書人」,與經典為友,傾聽書本的聲音,讀出問題來,讀出自己來;在反思中成長;潛心學習教育教學的最新理論和教育教學的最新成果。積極參加學校、縣里組織的一些教學教研活動。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努力換來了:2002年參與衢州市一般規劃課題《初中社會課自主問答的環境創設研究》,2003年12月結題並獲市三等獎;2002年11月指導學生參加全省小論文評比,駱旖同學《風雨歷史人》獲省三等獎;2003年10月指導學生參加全市小論文評比,金鳳同學《一科都不能少》獲市一等獎;2003學年第二學期所帶班級參加縣期末抽考單科位列全縣第一;2003年《初二政治教學案例運用初探》獲縣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2003年3月首屆城區優質課評比獲得三等獎;2004年《冷淡、冷漠、冷落》獲縣教育局教研室德育論文評比二等獎;2004年《關於初中學生參與意識和能力培養的思考》獲縣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2004年2月獲得縣初中社會、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命題大賽一等獎;2004年5月獲得縣思想政治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第三階段:把握契機,我揚帆起航新課程改革轟轟烈烈開始實施,我們縣04年正式實施新課程,這又讓我得到一個新的成長契機。初中政治新課程發生了大變身,具有知識點少、有層次地滲透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四個方面教學內容,教材知識邏輯弱、教學活動多等特點。一開始我也感覺很不適應,因為受原有教學大綱的羈絆,對教學目標存在一定的心理定勢,主要還是以知識為本,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雖然意識到三維目標特別是情感目標的重要性,但不得要領不能將其真正落到實處。而且在課堂設計上,還不能適應新課程所要求的充分利用,即時生成資源。為了能使自己適應思想品德新課程的要求,我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注意角色的轉變,並逐漸形成了個性化的教學風格。課堂上:我用賞識的目光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學方式變了,評價學生的標准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知識面廣了,愛學、樂學了,也變聰明了,更可愛了,課堂更有生命力了。課堂成了師生平等對話,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樂園,學生的個性和靈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我努力做到把微笑帶進課堂,把尊重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把濃濃的人文關懷帶進課堂,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面向全體學生,不讓發言成為少數「好學生」的特權與專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體現教學的平等性原則以利於學生整體發展。教學設計上:在課前設計的基礎上,我根據學生有價值、有創見的問題與想法,及時調整或改變預設的計劃並有效利用即時生成資源。例如:在執教《贊揚與鼓勵》這一教學內容時,提了如下問題:你給過別人贊揚嗎?你給過別人的贊揚多嗎?許多同學回答給過別人贊揚,但並不多。我接著又問:「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一位學生馬上站起來回答:「別人給我的贊揚少,我給別人的也少。」我說:「這可能與人的性格有關,有些人不喜歡去贊揚別人。」第三位學生頗為幽默地說:「物以稀為貴嘛。贊揚多了就會沒意思了。」這時我不是急於去評判熟是熟非,而是讓學生就這三種回答進行討論。在學生討論和交流的基礎上,我再作了歸納分析。事實上,一堂好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的才是最美的,真實的學習過程才能令人難忘。學習方式上: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學習環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例如,青春期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成長發展階段,會出現很多問題與困惑。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幫助初中學生坦然而快樂地迎接青春,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粵教版教材對這個內容進行了大膽的重組,圍繞「青春」這一主題創設三大板塊:青春調色板、青春進行時、青春暢想曲,力圖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體會青春的多姿與美麗,在整體基調上把握青春節拍。我首先導入——「超級模仿秀」,看看哪位同學最具模仿能力和表演天賦;接著引導學生走進「青春調色板」:請用一種顏色描繪出你心中的青春色彩,並說說理由;此後,再適時地讓學生感受「青春進行時」:青春是五彩繽紛的,但這五彩繽紛中也夾雜著黑色的憂郁、灰色的煩惱、藍色的困惑和迷惘。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將成長中的煩惱記錄下來,並進行集體呈現,討論解決再組織學生用詩詞、漫畫、歌曲等形式描繪青春,盡情放飛心中的夢想,一起奏響「青春暢想曲」。在這一系列的課堂活動中將主動權充分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建構知識,在生生互動中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課堂是教師生命成長的地方,課堂是教師實現教育理想的最佳空間。由於對課堂教學的關注,我的課堂教學的質量也逐步提升。我經常審視自己,如何才能使自己早日成長。我想只有把握好當前思想品德課程改革實踐的新課題,才能在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我深知,要成為學者,必須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素養,必須學習。我經常利用業余時間讀書、上網,潛心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及時了解國內外教改的動態信息、理論導向,博採眾長,不斷地更新觀念,不斷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和未來的需要。我認真閱讀教育專著和教育教學新理論,系統地學習了《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的理想與信念》、《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四大支柱》、《新課程中教學行為的變化》、《新課程的深化與反思》以及《賞識你的學生》、《給教師的建議》等教育書籍,並認真反思,撰寫讀書筆記,及時進行實踐和感悟。在「學習——實踐——科研——學習」的專業成長道路上,我欣喜地發現:學習,使自己不斷地進步著;行動,使自己快樂地體驗著;反思,能生長出智慧;收獲,能讓自己享受著充實的教育人生……一路耕耘,幾多收獲;辛勤的耕耘,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收獲:2004年參與浙江省教學研究系統立項課題《農村中學法制教育之探究》的研究統計、分析工作,2005年6月已結題;2004年參與省立項課題《初中學生學習意志培養之探究》的研究,作為課題組的主要成員現正在撰寫結題論文,將於2006年11月結題;2005學年第一學期期末抽考單科位列全縣第一;2005年所任班級中考成績列全縣第三;2005年度《透過現象看本質》獲縣教育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2005年1月縣初中社會、思想政治學科教師課件製作評比獲得一等獎;2005年1月初中教師說課比賽獲得二等獎;2006年2月初中社會、思想政治學科教師命題大賽青年組一等獎;2006年5月由縣科協團縣委聯辦的科技節「環境與資源」徵文活動中獲得優秀組織獎;2006年度《保護我們共有的家園》獲縣教育局教研室德育論文評比一等獎;2006年8月《讓情感之花盛開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獲市思想品德教學論文評比三等獎;2006年9月全國第二屆愛國百分百尋寶大行動活動中獲得優秀輔導獎;在新課程改革中最大的收獲是觀念的更新。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正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使我對現代教育觀、學生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深切體會到了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海無涯,教海無邊。教學7年,所取得的榮譽不多,但是自己的進步,自己的努力是很大的。「成長是我們生命中永恆的主題,感受到自我的成長無疑是一件愜意的事情」。為了讓自己能成長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素質全面的優秀教師,我始終不懈地努力著。前面的路還長,但願我能有足夠的勇氣自信而堅定地走下去!憑著一顆不泯的愛心,把自己精心釀制的師愛和師情化作涓涓暖流,陪伴孩子們一起快樂的成長……正如張華教授所說的:「新課程——是一本讀不完的書,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是一段說不完的話,需要我們大家分享;是一道解不完的題,需要我們共同研究;是一件做不完的事,需要每一個人的行動;……僅供參考,請自借鑒希望對您有幫助

⑵ 英語教師如何走專業發展之路

如何走好教師專業化成長之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和不可多得機遇。每一位教師都將在這場變革面前實現新的「蛻變」、新的跨越。新課程呼喚快樂自然健康的生態課堂。它是以人為本的課堂,關注人性,突出發展,是學生成長的樂園;它又是靈動的、生活的、生命的課堂,是教師、學生、內容與環境之間的全新整合.所以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世界教師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 也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所探討的熱點問題之一。教師專業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其最終目的是通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 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成長和發展。當然在這過程中教師的生命價值得到了實現, 其社會地位和經濟收入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們把兩種視角結合起來看, 似乎眼前就豁然開朗了,雖然教師專業化只是一種手段, 其本身並不是目的 雖然教師專業化可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 並不一定有結果, 但正是在這個持續不斷的過程中, 教師專業化無疑達到了它的目的。而從我本身來講,通過學習,我認為要想朝著專業化成長的道路前進,其實主要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注意在實踐中反思,我們一線的教師在理論水平上確實不夠專業,但是我們常年教學所積累的經驗卻是最好的財富,這筆財富有很多老師都放在了心裡,會用不會說,不能形成理論,也就是不夠專業,而我覺得要想想專業化邁進,就要不斷的進行反思,而且注意要把反思的內容記下來,形成自己的材料,這樣日積月累,才能積少成多,時間長了
,就有了一定的理論材料了,也鍛煉了自己的文筆,提高了自己的理論水平. 其次我認為還要注意多看書,多學習,現在是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不學習只吃老本,那麼終究有一天會被改革的浪潮甩在後面,直到淘汰,而我們教師尤為重要,只有經驗是不行的,還要向知識型,專家型的教師發展,走上一條不斷發展專業化道路,看書,學習理論還要注意摘記和應用,只是死記硬背,不能夠和本身的教學時間結合起來,那麼掌握的理論再多也是無用的,到最後也只能成為書獃子型教師,更別提去靈活的教學了.所以理論學習的同時還要注意聯系實際去應用.

⑶ 《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的讀書筆記

第一講:詩意的生活

人生的境界的四個等級: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哲學史家馮友蘭(1895-1990)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謂之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孟子.盡心章句下》

為生計而奔波忙碌的人,擺脫了生存危機為慾望的滿足而苦心專營的人,為追求自我實現、追求永恆而不懈努力的人。

——教育學博士:肖川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懷里,為有價值的目標不懈努力,「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變乎榮辱之境。」《莊子.內篇.逍遙游第一》

人的生命價值=影響人群的廣度×對人深度×對人影響的積極程度

在一個功利和浮躁的社會中,人們被操縱、復製成了千人一面、萬眾一辭,學歷、職稱、高薪、房子、牌子、票子、汽車、成為許多人奮斗和追求的目標,成為人生的唯一意義。而更多的人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不惜與別人攀比、明爭暗鬥。

希望是萌發人間奇跡的無限沃土。上帝賞賜給人的兩樣東西:希望和夢想,幫助人來減輕他的苦難和遭遇。希望之燈一旦熄滅,生活將變得一片黑暗。

「是恆久忍耐,又有恩賜;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誇張,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算計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是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聖經》

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些小事。 ——德蘭修女

基督教的一首歌《眼光》

不管天有多黑,

星星仍在那裡閃耀。

不管夜有多長,

黎明早已在那頭盼望。

不管山有多高,

信心之歌,

把它踏在腳下。

不管路有多遠,

心中有愛,

就能走到雲端,

誰就能跨過艱難,

誰就能飛越沮喪,

誰就能看見前面仍然有夢可想。

上帝的心看到希望,

你的心中要有眼光,

啊,你心中要有眼光。

積小成以成大成,是一種追求成功的策略,也是一種良好的習慣。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件事成就一生。

「三八」理論:一天二十四小時,八個小時工作,八個小時睡覺,還剩下八個小時,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在這八個小時形成的。

有尊嚴的存在狀態時投入和專注,我欣賞在公共場所,表現為既投入、專注,又舒展、放鬆的人,特別討厭既昏昏欲睡,無精打采,有十分拘謹、猥瑣的人。

好的個性是自信而不輕狂,果斷而不專橫,溫和而不軟弱,沉穩而不迂腐。

一個優秀教師一定是一個個性上比較和諧與完美的人。過於內向,不善於與人打交道,不善言談,語言尖酸刻薄,對人過於苛刻,脾氣暴躁,缺乏忍耐的性格不適合做教師。

其實在每一個孩子的心靈最隱蔽處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想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那麼我必須同孩子的心對准音調。

我們教師要有這樣一個理念:教學生一天,想學生一生。

講一點享受,無愧於自我;講一點奉獻,無愧於親人;講一點真情,無愧於朋友;講一點責任,無愧於社群;講一點博愛,無愧於人類;講一點信仰,無愧於天地。

一段基督教的禱告詞:主啊,求你使我成為你和平的工具,在有仇恨的地方,讓我播種仁愛;在有傷害的地方,讓我播種寬恕;在有猜疑的地方,讓我播種信任;在有絕望的地方,讓我播種希望;在有黑暗的地方,讓我播種光明;在有悲傷的地方,讓我播種喜樂。主啊,求你給我們夢寐以求的,叫我們不求被安慰,但求安慰;不求被理解,但去理解,不求被愛,但去愛。因為給予就是我們的收獲,寬恕別人,我們就被寬恕,這樣的死亡,就是我們的新生。

能閑世人之所以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人莫樂於閑,非無所事事之謂也。閑能讀書,閑能游名勝,閑能交天下友,閑則能飲酒,閑則能著書。天下之樂,孰大於是?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人之心境,多欲則忙,寡慾則閑。人之心術,多欲則險,寡慾則平。人之心事,多欲則憂,寡慾則樂。人之心氣,多欲則餒,寡慾則剛。

——清代文學家張嘲《論閑與友》

第二講:教師的解放

最上乘的功夫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無招勝有招;最上乘的教學方法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無聲勝有聲。

心地善良、表情安詳、氣度宏大、言說謙和、舉止磊落是教師的五項修煉目標。

教師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他的眼神是友善的、慈祥的、溫情的、透著智慧、透著真情的,那麼他一定更具有親和力,更具有魅力。

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河邊,卻不能按著馬的頭讓它飲水。——約翰.杜威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學記》

人的內驅力就像高壓鍋中的氣體,這些氣體總需要找到孔道宣洩出來。如果許多的可能宣洩的孔道被堵塞了,剩下不夠多的宣洩的孔道,那麼通過這些孔道的氣流量就會比較大的強烈。——弗洛伊德

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廣泛閱讀,仔細咀嚼;深入探索,自覺反思;及時總結,著力提升;團隊合作,真誠交流是最經濟、最有效、最可行的教師成長策略。

錯誤的前提+正確的推論+狂熱的執行=萬劫不復的災難。

——台灣中原大學林冶平教授

我國中小學教師缺乏的主要是文化精神、文化眼光,一種自覺的價值追求,一種堅定的對於社會、人生和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言蔽之,缺乏思想。究其原因是文化底蘊不夠豐富,學識積累過於單薄,缺乏對人類歷史文化和人性的深度的理解,特別缺乏對中國歷史的洞察和對西方資本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度理解。其後果是,中小學教師付出的大量勞動停留在低層次的「教書育人」上,缺乏對學生精神上的引領,缺乏對於自身工作的高遠立意,缺乏對於「課本知識」所承載的價值觀和心理結構的深刻洞察。說極端一點,把「教育」淺化為、庸俗化為沒有靈魂的認知結果的堆積。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蘇軾

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讀書之法,莫貴於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則又在於居敬而持志。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咽,終不知味也。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純不欲雜。——朱熹

給教師的建議:

1、 讓心靈變得豐富和深刻。

對一個教師來說,最重要的是文化底蘊。它決定著他對教材的理解、駕馭的能力,決定著他參與課程開發的能力,能夠創造一個真誠深刻和豐富的課堂,能給學生以廣博的文化感染。教科書只是「知識」的「葯引子」,教師要超越「課內」和「課外」的人為限制,這樣教學才能左右逢源。

2、 捕捉你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動

喜歡發現並贊美生活的人,總能發現生活中的點滴幸福,並善於把它傳遞給身邊的人。這種人是真正成熟的人,他以一顆感恩的心去接納一切,包容一切,並學會重新去熱愛,熱愛一切美好和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而使自己變成「百煉鋼成手指柔」。

3、 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4、 給予學生更多真誠的鼓勵

如果你在小事上苟且,那你必定在大事上、你在你一生中一定成為苟且的人。

5、 有意味地言說

任何一個人的精神世界總是和他的語言世界相連接、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開拓同時就是語言世界的延伸,語言世界的擴展也同時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實。

我國古代的教育智慧: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孔子家語》)

學而不固。(《論語.陽貨》)

如無聞見,則無所狀。實者聖賢不能性(生)知,須任耳目以定情實。——王充《實知》

多聞曰博,少聞曰淺;多見曰閑(淵深),少見曰陋。——荀子《修身》

不記則思不起,能記得便說得,能說得便行得,故始學也不可不誦記。記誦者,學問之舟車也。人有所適也,必資以舟車。——張載《理窟.義理》

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

為學之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子,明辨之。——《中庸》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君子之所漸,猶玉之於琢磨也——荀子《大略》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有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勸學》

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禮記.雜記下》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這其負大翼也無力。——莊子《逍遙游》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管子.形勢解》

時時溫習,自有新得。須是溫故方能知新,若不溫故便要求知新,則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誦的熟,方能通曉;若誦不熟,亦無可得思索。——朱熹《朱子.語類》

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有多誦遍數,自然上口,永遠不忘。——《朱子讀書法》

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陸九淵

於無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張載

疑而後問,問而後知,知之則信矣。

分享 0

⑷ 閱讀基礎書籍對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有什麼作用呢

不論是對於教師來講,還是對於我們普通人,多多閱讀書籍是開闊眼界,鍛煉思維,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我們應該保持閱讀的習慣,對於英語老師來講,閱讀基礎書籍能夠豐富基礎理論知識。

⑸ 閱讀對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

閱讀對教師來說之所以重要,有如下幾方面的緣由:

第一,職業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讓學生從攙著走、扶著走,逐漸實現自己走。而閱讀是自主學習的一種基本方式,是一個人終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徑,這就是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培養的。

教師自己不閱讀,培養不出會閱讀的學生來;教師自己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意識,很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第二,世界飛速變化與面向未來的要求凸顯閱讀的重要性。

我們常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給孩子們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奠基。今天世界上最熱門的十項工作,在十年前是不存在的,十年之後的世界能發展到的程度,也是超出我們今天的想像的。

我們的教育是在為不可預測的未來培養社會的棟梁。每一個擁有閱讀習慣、思考習慣的人,也就擁有了面向未來的鑰匙。

第三,信息對稱所導致的本領恐慌要求教師要加強閱讀。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教師必然會發現自身的權威性受到了極大的挑戰:首先是教學內容更新的節奏不斷加快,教學要求也不斷改變,給自己的教學帶來了很多「麻煩」;其次是自己不再是教學內容主要的信息源,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和移動互聯網獲得最鮮活的學習內容信息。

在這樣的環境下做教師,你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同時還要加強閱讀,在名家的教育理論和一線教師的教育實踐中尋找新的教育智慧,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應對「本領恐慌」。

第四,教育綜合改革的新形勢提醒教師要關注閱讀。

新一輪的課程教學改革,突出「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強調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來落實,對教師來說,這是一次思想的革命,需要教師切實轉變教育觀念,並在教育實踐中加以踐行。

思想和觀念的轉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師要有變革的自覺,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而書籍就是教師登高望遠的階梯。

第五,要讓自己的教育實踐走向科學需要堅持不懈地閱讀。

教育是一門科學,但其科學化程度還不夠高。波普爾提出了衡量一種理論科學地位的方法——必須要有可證偽性。換句話說,一個理論提出來之後,針對別人提出的質疑,能夠通過實證來證實自己的理論是經得起推敲的。回想一下我們的教育教學研究成果,就會發現其中的問題。要提升教育的科學化程度,閱讀顯然是一個重要途徑。

⑹ 英語課外閱讀記錄卡

Most English people have three names: a first name, a middle name and the family name. Their family name comes last. For example, my full name is Jim Allan Green. Green is my family name .My parents gave me both of my other names.

People don』t use their middle names very much. So 「John Henry Brown」 is usually called 「John Brown」. People never use Mr, Mrs or Miss before their first names. So you can say John Brown, or Mr Brown; but you should never say Mr John. They use Mr, Mrs or Miss with the family name but never with the first name.

Sometimes people ask me about my name. 「When you were born, why did your parents call you Jim?」 they ask.」 Why did they choose that name?」 The answer is they didn』t call Jim. They called me James. James was the name of my grandfather. In England, people usually call me Jim for short. That』s because it is shorter and easier than James.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