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英語閱讀 » 如何讓英語閱讀成為

如何讓英語閱讀成為

發布時間: 2021-01-09 15:14:37

① 如何培養英語閱讀的創新能力

我在英語學習方面是十分幸運的.在下過硬工夫的過程中,我從未感到英語學習的單調和苦悶,也未感到英語學習有多麼艱難.我讀過一些英語名家談體會的書,其中有中文譯本,也有英文原文本.這些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使我能夠在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並上升到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原則.如果你能按照這些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和體味,那麼你就定能學好英語.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雲;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獲,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准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松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盡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准,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復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復重復已學內容. "重復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准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後,就要一絲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我的一位朋友英語口語很棒,當他談到學口語的秘訣時,他總是說"外國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外國人怎麼寫,我就怎麼寫."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五)突擊原則
若想學好英語,需要採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游泳或開車的嗎?你是否是通過短時間的"大量突擊"練習才掌握這些技能的呢?學習技能的要素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英語或許不像學會騎自行車、游泳那麼簡單,但駕馭和使用英語語言的確是掌握和培養一種技能.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我在學習英語時就運用了這種突擊強化的方法.我最初開始學習英語,先突擊英語閱讀三個月.從簡易讀物開始,堅持天天最大量地來讀.通過突擊英語閱讀,不但學到了詞彙,還熟悉了各種語法現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緊接著,又去強化聽力,經過三個月的聽力突擊之後,再回過頭強化英語閱讀.強化完閱讀後,再強化聽力.強化完聽力後,再強化英語口語.按照這個原則,進行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突擊強化.按照這種方法來學英語,進步是飛快的. 英語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強化正確意念的過程:強化單詞發音的意念,強化單詞用法的意念,強化句型的意念,強化組織思想的意念.比如,你若要突破語音,就應該安排一段時間(比如15天).在這15天內,天天學語音,聽語音,模仿語音,學"死去活來".15天之後,感覺語音有了大的進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來.請注意,在模仿的同時,你還應該把自己的語音給錄下來,認認真真地找出自己發音的問題,加以糾正.過一段時間後,再按照同樣的方法來突擊語音.你這樣反復突擊五到六次,你的語音定將成為最棒的.句型、閱讀、語法、聽力、口語也都要有這樣一種反復突擊強化的過程.
一個人的精力不可能總是充沛的,重復做同一件事情就會變得單調,因此就要採取間隔突擊強化的方法.英語學習的過程應該是由一個個強化突擊階段所組成的.
(六)興趣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興趣並努力發展這一興趣.如果你對英語沒有興趣,那就不會有持續的干勁和動力,英語學習將很難堅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對英語有了興趣並努力地發展這一興趣,那麼,你就會不知不覺地去做,帶著強烈的慾望去讀英語,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你就會主動地找人去練英語,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語的機會去提高你的英語水平.不知不覺中你的英語就會提高.不知不覺中你就把英語學會了.所以"興趣"對學好英語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盡管知道興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培養和發展自己對英語的興趣.
那麼,應如何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發現和挖掘興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自己的興趣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條件.
我對小說很感興趣,我當年學英語是從大量閱讀英文小說Charles Dickens(查爾斯?狄更斯)的簡寫本讀起.19世紀英國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在狄更斯的小說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進入英語的天地,我暢游在狄更斯的世界裡.不知不覺中我學到了許多語言及語言以外的東西:我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彙、各種各樣的語法規則,而且對英國人的生活、文化、習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入迷了,天天讀,從狄更斯到馬克?吐溫再到海明威,這些小說帶我進入一個英語世界,使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英語.但在閱讀時,我根本不想自己正在學習英語,只是努力地讀進去.後來,我看了大量的美國電影,電影使我著迷.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學英語.因為我是在興趣的驅使下做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別投入,大腦積極地工作,無意識的記憶效果最佳.我同意這種說法:在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才是你學習得最多的時候.但請記住,前提是你正從中得到最大樂趣.
我有一個朋友很喜歡股票.他到了美國,每天24小時都有股票電視節目,他就興致勃勃地去看,但無論如何都看不懂,於是跑來問我.我對中文講述的股票行情都很困惑,更不必說英語了!於是就對他說我也不懂,但告訴了他如何學會看懂的方法.我說 :"你首先找一份報紙的商業版,然後再藉助字典閱讀所有的內容,這樣你就積累了關於股票的簡單語匯.此後,你有空就去看股票的電視節目,這些語匯很快就會從紙上活起來,出現在你的耳邊,再加上你有股票方面的知識,很快就能看懂那些節目了."於是,他真的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因為他對股票的確很有興趣.等我再去看他時,股票節目他全都看懂了,還邊看邊給我講解.另外,通過學習看電視股票的節目,他看別的英語節目時,能聽懂的也多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准確界定自己的興趣、所愛在什麼地方--特別是這個興趣與一個長遠的目標相結合,那麼他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很簡單了.喜歡電影就看英語的,愛看小說就讀英語的,熱衷於廣播就聽英語的……只要通過英語這個媒體做他喜愛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
興趣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
兩個人在一起談如何學會游泳,談一會兒就煩了.但是,如果他們能到水裡體會一下游泳的感覺,並努力地去學著游,他們就會漸漸愛上這項運動,一旦愛上了這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要做.我小的時候就很愛游泳,有的時候為了游泳甚至都逃學.
興趣就是這樣在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你對一種事物的熱愛在實際運用中產生,並變得越來越深.如果在學英語的過程中,你能夠盡早地嘗試使用所學的英語的快感,那麼你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日益增加.具體地說,就是你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找機會來用英語.比如說,你剛開始學英語,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學會口語了.還有,你想提高聽力水平,恰巧你喜歡聽新聞.那末,如果你堅持每天聽英語的新聞,很快就會把聽力提高上去.和熱愛英語的人在一起"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如果一個人對英語充了熱愛與激情,與他在一起的你對英語也自然而然就產生喜愛.我在大學的幾個朋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英語是沒有條件的.別人那種愛英語的瘋狂會使你也深深愛上英語.所以你的確應該與喜愛英語的人交朋友,這樣,你們對英語的愛就會相互影響、變得更強烈.比如,你有幾個喜好學英語的朋友,你們就會組成英語學習小組,一起學習閱讀、口語、寫作.幾個朋友在一起,就用英語聊天,一起討論英語學習中的體會,相互問問題.如果其中的一個英語水平顯著,那麼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齊.當然,水平高的也可以學習其他人的優點.這樣一來,每人的進步都會很快.
樹立目標
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須樹立目標.一旦有了目標,你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學好英語.長遠的目標應該把學英語同民族的強大、祖國的發展聯在一起,同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聯在一起.當然,還應該有無數的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是通過一個英語考試,為了考試而拚命學習英語.短期目標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個英語國家求學,在出國留學之前,你也要下工夫學習英語.短期目標還可以到世界上各個地方去旅遊,找到一份更令人滿意的工作.比如成龍,因為會英語,他不僅可以在中國拍電影,還可以到英語世界去拍,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更加繽紛的世界.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通過一個具體的想像,看到自己學好英語之後的燦爛的未來,即使他學習英語有挫折,也會堅持不懈地學下去,直到學好為止.
投資增加興趣
我對美術作品很感興趣,我買的藝術品越多,我對它們的愛就越深,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真正深入到我喜愛的東西中去:"陷得越深,愛得越深".如果你喜歡聽英文歌曲,那就去買磁帶、CD,你的興趣會隨著欣賞不同的音樂而增長.如果你喜歡英語,你就要買各種各樣的英文書籍,各種各樣的英語磁帶,各種各樣的英語報紙雜志,你還要參加不同的培訓班,這些投資會使你找到英語的趣味性,並使你發現英語給你帶來的奇妙世界.當你體味到英語內在的趣味之後,進入英語語言所帶來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語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綜上五條,英語學習的關鍵是找到突破口.你喜歡閱讀,那不妨從簡易讀物開始,你喜歡歌曲,不妨就從英語歌曲聽起,你喜歡報紙,就從報紙讀起,你喜歡電影,就先看英語電影.記住,做任何事情興趣是最重要的!

② 怎樣才能做好英語閱讀

英語閱讀理解的技巧:)~
英語閱讀理解題的難度在不斷增大,考生們也大多知難而進,在英語試卷中,閱讀理解在分數上佔到大部分,所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閱讀理解沒有做好,那麼就很難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既然閱讀理解如此重要,如何提高閱讀理解的解題速度和解題正確率就成為一個非常現實的話題了,具體從四個步驟來展開:
第一步: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拿到閱讀篇章,第一步就是要求通讀全文,力爭把握文章體裁和脈絡,做到能夠回答when(故事發生的時間)、where(故事發生的地點)、who(文章的主人公)和what(文章講述了什麼事情)等問題。

第二步:細讀題干,查尋轉換內容
把握文章大意後,必須把注意力集中到文章題目上來,對於題干內容,必須要提煉出最能夠說明問題的詞、片語或者句型,然後再在這個基礎上從文章中找出同義詞、片語或者句型,這一遍帶著目的讀文章必須是字斟句酌、非常仔細。

第三步:掃讀語塊,搜索有效信息
剛才我們已經在文章中找到了與題干吻合的單詞、片語或者句型,在這個吻合單詞、片語或者句型周圍掃描,力爭找到能夠說明問題,幫助選擇正確答案的信息。

第四步:查讀題項,定位正確答案
在第三步搜索到有效信息的基礎上,進入了最後的攻堅階段,即臨門一腳、找出正確答案的階段,在這一階段,有時會發現問題解決起來就不難了:)~
一些方法詳細的可以看這里:)~~
http://www.lw100.com/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059

③ 英語閱讀該怎麼做

說起英語閱讀,頓覺眼前一黑,密密麻麻,只有它認識你沒有你認識它的份,不像咱方塊字,沒見過也能猜個大概——也許這就是文字形式高度抽象的代價——形聲意風馬牛不相及。這還不是最冤的,因為搞不清chore和chaos,toxic和tonic的大有人在;有苦說不出的是看懂了每個單詞(真的,每個單詞都認識,千古難逢哪!),怎麼放在一起就看不出個一二三四?好容易捉摸出個大概,怎麼偏偏又跟它的原創爸爸媽媽想的天差地別?明明看得同一句話,答案卻是五花八門? 為什麼英語就不能拋棄它的循環結構,尤其是那一個又一個的that從句,真是恐怖,就像俄羅斯的套娃漂亮精緻,散落開來卻能花了你的眼,搞不清來龍去脈;為什麼英語就不能明明白白說說it, he, they到底是誰或是什麼,偷懶也不是這么個偷法;為什麼英語就不能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還要我們read between the lines,夾在現實與想像之間何其痛苦! 讓我們以「大山不向你走來,你就向大山走去」的大無畏精神去迎戰英語。當然,不打毫無准備的仗,我們的目的是把眼中釘變成apple of the eye,把心底的痛變成sweet heart,因此首先我們需要足夠的詞彙量。為什麼是足夠,而不是大量的?因為「足夠」因人而異。碰到生詞拒絕詞典的人通常需要的詞彙量少一些,因為他們樂於接受不確定性的挑戰,願意根據前文後意猜個大概,願意接受不幸理解錯誤的失敗,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看到許多生詞而「出師未捷身先死」!很多學生把背單詞書甚至是字典奉為學習英語之必備途徑(當然它們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但是孤立的背誦面對「浴缸效應」和「短時記憶如何轉化為長時記憶」這兩座大山時明顯底氣不足。有一語言學家為學德文來到德國,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拚命背字典,半年之後自我感覺很好,參加考試,不過;回去再用功,還是不過!終於放棄回國卻發現原本咿咿呀呀的小侄子現在都能流利的教訓人了——最大的區別在於交流使用。狂背表面看來主動,其實卻是被動——你只是被迫將那些字母組合強行刻入大腦皮層的某一區域,往往是臨時文件夾,一合上書就跟關機一樣臨時文件統統清空,再次碰到卻發現交通阻塞,快捷鍵失效,大腦一片空白……終於發現即使是背單詞也應該有選擇、有策略,想想老外口袋裡裝滿「老虎」、「獅子」的卡片有多可笑,就知道自己現在跟daffodil、guinea pig較勁有多無聊,你最好關注常用和抽象的名詞,因為太細致的你都沒地方用;動詞和副詞也不容忽視。策略就在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記單詞法。有人喜歡狂抄,有人喜歡聽寫,有人喜歡把單詞在腦中想像成小狗小貓,有人喜歡建立同義詞庫,有人喜歡閱讀,有人喜歡注意大街小巷的各種品牌……分開來看,每種方法都微不足道;合在一起呢?It』s up to you to find out! 其實並不是要詞彙量完全武裝好了才能進行閱讀,因為認識每個單詞並不意味著能理解全文,理解全文也不必認識每一個單詞。從心理學角度而言,閱讀是判斷、推理、歸納、總結、想像的過程。這難免要提到枯燥的同義詞——語法。很多人將看不懂文章歸到語法不好,如果語法會說話,它一定會叫屈。要把「沒」和「無」的區別講講清楚,學中文的老外很可能比我們分析得還頭頭是道,不過學中文他們還得叫我們「老師」,可見語法不一定要搞得一清二楚才能看懂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但清楚點總有好處,不會犯下老外認為上海人很喜歡說「呀」舉出的例子卻是「我們去吃烤鴨。」這種錯誤。 在觀念上推翻詞彙和語法兩大絕對權威之後,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邏輯。英語經典論文你可以說它乏味可陳,每個單詞、每個句子像是紅木傢具中歸中矩;但你不得不佩服它的邏輯縝密如福爾摩斯破案般環環相扣、天衣無縫。是它內在的邏輯性促成了它頻繁使用代詞、從句以及等級森嚴的文章結構;還是後者們造就了前者屬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不在討論之列,但英語文章嚴密的邏輯性對讀者來說是好事,降低了預測的風險。相比中文的散文,英文的「神」恐怕更好把握一些,無非就是搞清楚誰主誰從、誰因誰果、誰先誰後、誰大誰小。說來容易,做起來不僅需要詞彙、語法,還要大量相關的背景知識,光看懂每個字沒用,充其量是知道了一個事實,對經濟毫無概念的人是不會明白「人民幣升值對中國老百姓的長遠生活沒好處」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很容易被題目問倒的,因為這樣的信息只能充當傳聲筒。所以,閱讀的時候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就會發現要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並非蜀道之行。 其實每一篇閱讀文章都不僅僅是選擇題或問答題的載體,我從閱讀的文章中知道了梁龍雖然脖子長,但卻不像長頸鹿那樣優雅的吃樹頂上的嫩葉,而是像割草機一樣刷過草皮;我了解了大腦幹細胞的潛力,比較了英美教育的差異,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每當得到新信息後,就會在生活中、電視上「很巧合」的看到相關的內容,因此感到非常興奮。其實細細想來,這種偶然是必然的,我們的生活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信息,而我們的有意注意卻是有限的;文章讓我們對某些信息比較敏感,於是就會注意到一直存在卻不曾留意的東西,奇特的是你會特有成就感,就像剛背完的單詞突然在自己的T-shirt上發現一樣。就這樣,將閱讀的每一段文字與自己、與身邊的生活聯系起來,無論是把它當作啟示、消遣還是批判對象,只要與它發生互動作用,就會讓英語閱讀成為一種樂趣,因為你至少有了一點兒控制權,而它至少有了點除完成題目之外的意義。 也許對眾多學子而言,英文就是高高在上、曲高和寡的聖女。遙望她無限嚮往,征服她需要翻山越嶺,得不到她恨得牙癢癢,放棄她又心有不甘。其實,魔障在你心中,你曾經盯著錯誤的目標、用錯誤的方法得到了錯誤的結論;現在你發現,原來你一直不了解她,也不了解你自己。她就是這么普通,有浪漫的感性和嚴謹的理性;你抓住她的骨(邏輯)和肉(詞彙),就抓住了她的全部。

④ 如何培養英文閱讀興趣

作為必備的能力,師生必須十分關注閱讀,並把閱讀當成每天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帶著興趣閱讀英語,並且在閱讀中增加興趣。怎樣做才能有閱讀的興趣?首先,從課外閱讀做起,小說,無論是改寫還是原著都可成為你的首選,每個人可依據各自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本你認為可讀的書,這樣不僅培養了興趣,更主要養成了習慣,最終提高了能力。這種閱讀書目隨處可見(外研社出版發行了大量圖書)。至於目前水平尚低,時間又不充裕的學習者,每天讀你感興趣的短文,一般情況下男生熱心體育,那麼體育新聞、著名體育運動員的興趣愛好內容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願意閱讀;女生對涉及歌星、影星之類信息或許較為感興趣,那麼這方面的文段有可能吸引她們。其他一般知識性小短文無論是哪類同學,都會感興趣。當你讀這類文章時,切記不要做題。閱讀的目的在於培養興趣、形成語感、擴大視野、穩定詞彙保有量。當前,相當多的學習者對英語不感興趣,很大程度是因做理解題所致。然而,不做題並不意味不思不想,當你讀完一篇後,最好掩卷而思,默想一下這篇短文都講了什麼內容,你明白了什麼。讓文章以整篇的形式浮現在你的腦海中。這樣,就不會是一句句的單個句意或只記住最一兩句的意思,而無法形成篇章意識。這種閱讀方法 對於中等程度的在校學生及初具閱讀能力的學習者的能力提高作用明顯!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其實,英語閱讀也是此理。英語學習者們,尤其是廣大同學,哪怕只有一絲興致,拾起英語書報讀下去,不知不覺中你會感到閱讀興趣真的形成了。興趣有了,讀的多了,還擔心水平提不高嗎?!

⑤ 如何提高英文閱讀水平

作為必備的能力,師生必須十分關注閱讀,並把閱讀當成每天生活內容的一部分。帶著興趣閱讀英語,並且在閱讀中增加興趣。怎樣做才能有閱讀的興趣?首先,從課外閱讀做起,小說,無論是改寫還是原著都可成為你的首選,每個人可依據各自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本你認為可讀的書,這樣不僅培養了興趣,更主要養成了習慣,最終提高了能力。這種閱讀書目隨處可見(外研社出版發行了大量圖書)。至於目前水平尚低,時間又不充裕的學習者,每天讀你感興趣的短文,一般情況下男生熱心體育,那麼體育新聞、著名體育運動員的興趣愛好內容的文章男生很可能更願意閱讀;女生對涉及歌星、影星之類信息或許較為感興趣,那麼這方面的文段有可能吸引她們。其他一般知識性小短文無論是哪類同學,都會感興趣。當你讀這類文章時,切記不要做題。閱讀的目的在於培養興趣、形成語感、擴大視野、穩定詞彙保有量。當前,相當多的學習者對英語不感興趣,很大程度是因做理解題所致。然而,不做題並不意味不思不想,當你讀完一篇後,最好掩卷而思,默想一下這篇短文都講了什麼內容,你明白了什麼。讓文章以整篇的形式浮現在你的腦海中。這樣,就不會是一句句的單個句意或只記住最一兩句的意思,而無法形成篇章意識。這種閱讀方法 對於中等程度的在校學生及初具閱讀能力的學習者的能力提高作用明顯!
人們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其實,英語閱讀也是此理。英語學習者們,尤其是廣大同學,哪怕只有一絲興致,拾起英語書報讀下去,不知不覺中你會感到閱讀興趣真的形成了。興趣有了,讀的多了,還擔心水平提不高嗎?!

⑥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其實閱讀都一樣的,不論是考研還是4,6級還使其他
考研英語閱讀理解部分是4篇閱讀,每篇5道題,總分值是40分。這部分閱讀的基本分最少要得24分,才能保證達到及格線,高分同學能拿到32分——36分。其實閱讀的重要性不用再重復,就是整個英語試卷的半壁江山。這部分是平時要重點練習的。
單詞是閱讀的基礎,如果你的單詞量很小,那很可能成為你做閱讀時的瓶頸。雖然閱讀允許有少量的生詞,並且不知道詞義也不影響理解,但是如果因為單詞不認識影響了你的閱讀,我覺得這時首要的任務是加大單詞量。單詞是可以在短期內突擊的,花半個月集中突擊單詞,對後面加強閱讀訓練會有很大的好處。
每天保證一定的閱讀量是提高閱讀的好方法。這個閱讀量可以是做一些考研閱讀理解的題目,比如新東方的閱讀理解,人大張錦新的新教程,我覺得都不錯。另外,最好是多做真題,至少也要做3遍以上。真題里的生詞都要記住,常考題型都要熟悉,長難句都要弄清楚。每天可以做1單元的閱讀專項練習,一般4篇就夠了,數量不在多,關鍵在質量,每篇都要弄明白,包括結構、句型、中心思想等等;每一題都要明白選擇的原因、錯的原因。這樣才是有長進的,不能做完就擱置不管,那樣做再多也沒有效果。
除了做專項閱讀練習,最好是每天花1小時時間看看英文報紙、雜志,主要是為了增強語感、了解外國文化背景和擴大閱讀范圍。每年的閱讀真題都是從一些外國的報紙摘錄下來的,比如:經濟類文章主要來源:The Economist(經濟學家),Business Week(商業周刊),Wall Street Journal(華爾街雜志);科學技術類文章主要來源:Nature(自然),Discovery(探索),Science(科學),National Geographic(國家地理),Scientific American(科學美國人),New Scientists(新科學家);社會生活以及文化類文章主要來源:Newsweek(新聞周刊),Times(時代周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The Washington Post(華盛頓郵報),USA Today(今日美國),The Times(泰晤士報),The Guardian(衛報),和www.usnews.com(美國新聞在線);其它來源:Independent(獨立日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國際先驅論壇),Telegraph(英國電信日報)。考研閱讀理解80%以上的文章來自於The Economist(經濟學家),Newsweek(新聞周刊),Times(時代周刊)以及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四本雜志。所以這些都是最好的考研閱讀的課後閱讀材料。如果買不到這些雜志,可以經常看看國際廣播電台的英語新聞和一些外國網站。
考研閱讀里的句子都很長很拗口,常常有這樣的體會:有時一句話里即使所有單詞都認識也不懂整句話是什麼意思。這主要是不清楚句子的結構,所以碰到長難句的時候,要分析清楚句子結構。先把從句劃分出去不管,找出主句來,再把主句里的修飾語劃分出去,找到最核心的主語、謂語、賓語。最後再把這些修飾語和從句放進去。這樣就能理解這個長句是什麼意思了。
閱讀理解題的出題也是有一些規律的,大致題型就是那幾類。做的時候要分清楚它的類型,有針對性地去解答。比如:對於句子理解題,返回原文找到這個句子,將原句的結構、語法、語義都好好分析分析,不僅僅看字面意思,還要看看這句的上下句,有時句子是有喻義的,聯繫上下文還能很好地明白;對於主旨題,主要是縱觀整體,理解文章整體的行文思路,對短文整體理解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對於態度題,那就要體會作者的觀點、態度,從文中一些細節的詞來體會,千萬不要攙雜自己的感情色彩。
考研英語閱讀有自己很明顯的特點,這些通過真題是可以了解的,而且真題也是最好的材料,多研究真題,再加上平時多訓練,一定能輕松過關的

⑦ 如何讓英語閱讀成為「悅讀」——淺談新課標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英語閱讀作為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語言輸入的主要環節回之一,在英語教學答中佔有重要地位。在日常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激發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人文素養,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主要的目標之一。因此新課標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中英語課程標准》五級標准把閱讀技能目標描述為:能根據上下文和構詞法推斷、理解生詞的含義;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題,理解故事的情節,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和可能的結局;能讀懂相應水平的常見體裁的讀物;能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運用簡單的閱讀策略獲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書進行學習;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英語教學中有句俗話「得閱讀者得天下」,但在實際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老師因為知識結構不完善,教學方法比較落後等原因,對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不了解或不夠重視,在實際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可以說是「高耗低能」。教師提到英語閱讀教學「頭疼」,而學生看到閱讀題也是「束手無策」。

⑧ 怎樣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你按照常理去做,你就可能成功。你違背了常理,就不可能成功。當然,成功與否還取決於你的"努力"。

這一次,你若按照常理去做,並且下工夫,那你就要成功了!

(一)簡單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
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上大學的時侯,英語老師讓我們大量閱讀英語。有些同學就借來原著,第一頁看下來就有20幾個生詞,第二頁還有20幾個……到了第五頁已不知道第一頁所雲;到了第十頁已不知道前九頁講的是什麼。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和單調,體會不到有任何收獲,讀英語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記憶生詞的過程,變成個苦差事。因此很少有人能堅持下去,就放棄了。其中有人又做了第二次努力,結果還是放棄。原因何在?我想它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理。

所謂"循序漸進"就要求你從"簡單"開始。學習、使用英語都要遵守簡單原則。當年,我碰巧是從英語簡易讀物開始的。現在,書店裡有好多套把原著簡寫成的"簡易讀物"。我先讀那些用500~800詞簡寫成的讀物,後來又讀用800~1500詞簡寫成的讀物,再後來就讀用1500~2500詞簡寫的作品……我能讀進去,因為我讀懂了;讀懂的感覺特別好。當一個人有了成就感時自信心就誕生了,並越來越強,也就產生了更大的興趣。外國的英語文學作品彷彿帶我走進了一個不同的國家,一個不同的文化,一個不同的生活,結識了一些不同的朋友。在走入另樣的文化、生活、人物,風俗的過程中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神往,一種強烈的慾望。每時每刻都想讀!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入門,才容易產生"興趣",才容易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應遵守"簡單原則",聽、說、寫都應從最簡單的開始,因為簡單原則有巨大的優點:

1、造就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易於學以致用。

但是很多中國學生對簡單的語言往往不屑一顧,只求理解而不去嘗試著使用自己學到的東西。中國學生在學英語中最喜歡追求一個字--"難"。盡管學了很多難的東西,卻不會"用"。而事實上,簡單的東西如能靈活、准確地使用才是真正重要的。比如從口語來說,人們並不是看一個人會說多麼難的單詞,關鍵在於看他能否熟練運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語法來表達情感、思想。英語國家人們日常生活的交流是通過有限數量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來完成的。

Plain English(簡潔英語)在英語國家已成為趨勢:即在說或寫英文時都力求簡單。而中國學生盡管學了很多難詞,復雜的結構,但就連用簡單詞和結構來表達思想都做不到;有時用了很大的詞,一方面不妥,再者也很難讓別人明白。其實當你透徹理解英語中的"小詞","簡單表達方式"時,才能熟練地用簡單英語交際。

當然這並不是說"難的單詞"和"復雜句型"一點兒也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量不用。但目前"簡單英語"即是"最好英語"的潮流是千真萬確的。其實你同外國人面對面交流,你就會驚喜的發現,他們講的英語是那麼的簡單,你甚至會反問自己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用處何在?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

(二)量的原則

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的同時,必須更加註重"泛"。比如學習英語閱讀,如果沒有讀到足夠的數量,就無法熟練地閱讀英語。若要學習聽力,那就大量地聽各種磁帶,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電視,看英文電影。如要學習英語口語,那就盡量多說英文。學習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只有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許多人學習英語時,往往有一種誤解,認為一本書就代表一個水平。比如,當讀完一本初級閱讀書時,就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初級了",學完一本高級閱讀書,便狂歡"我達到高級閱讀水平了"。剛剛讀了一本初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初級口語水平。讀了一本高級口語書,就認為已有高級口語水平。其實,英語學習有一個"點-線-面"的關系。一本書只是一個點,無數本書連成一條線,更多的線形成一個面。所謂"水平"就是面的問題。就拿閱讀來說,首先要讀大量初級書。當你讀完30本初級讀物書後,在你讀第31本初級讀物時已沒有幾個生詞,能輕松地讀懂,並進入作者所描繪的世界時,那你就可以讀中級水平的讀物了。僅僅讀過一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基礎根本沒打好,就急於讀一個更高水平的讀物,那必然就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不可能學好。也就是說,無論處於何等英語水平,在相應水平上的量的積累是必須的。英語聽力、口語、寫作的學習亦應遵循這一原則。

語言的學習是培養一種感覺,而感覺要靠數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樣的道理,達到了一定的量,"語感"就產生了。這時應再把感覺上升到理念,將理念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英語就能運用自如。請注意量的積累在基礎階段最為重要。金字塔的魅力就在於它完美的建築結構。有寬廣深厚的基礎,才能造就塔尖的輝煌。學好英文的道理是同樣的。基礎必須打牢,也只有在基礎打牢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文。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應該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以閱讀為例,一套簡易讀物分六級,每一級有五六本,一本只有100頁左右,不超過一個星期就可以讀完一個級的讀物。你在讀的過程中,不要太多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會一下語法的作用,但主要精力放在理解小說的主題上。要注意,我們是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生活,吸收新的思想。你要讀進去,才能讀得快。不要研究語言,要樹立數量第一的觀念,盡量快速地讀。這樣一來,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的閱讀水平就會迅速提高。

總有人問,要花多長時間才能學好英語。這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學好英文的標准,並且學習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你必須有正確的學習英文的方法。實際上,學習英語如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你很快就會入門。從入門到能用英語交際也就是一二年的工夫。因此,如果一直是按照正確的方法做,你很快就能學好英語。

(三)重復原則

英語有句諺語"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復是技能之母)"。你可以回憶一下你學習任何一種技能的過程。無論是游泳還是騎自行車,都是重復同一類動作的過程。 任何技能的獲得,當然包括英語這項語言技能,均來自重復。一種事情重復多了,便產生了感覺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發展英語技能時,也應該遵循重復原則。比如,在閱讀時,當你讀過20本初級讀物後,就要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同樣的,當你讀過20本中級水平的英語讀物後,就應該在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興趣的來讀10遍甚至20遍。學習聽力和口語也要遵守重復原則。比如說,在聽了20盤初級英語聽力磁帶後,就要在這20盤已聽過的磁帶中選出一盤,再把這盤磁帶聽上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原則就更為重要。因為,剛學習英語口語,背誦一些英語後,就找同伴來練,反復重復已學內容。 "重復原則"與"量的原則"缺一不可,要有機地把兩者統一起來。學習英語中的任一項技能:閱讀、聽力、口語、寫作,都必須在量的原則的基礎上,再反復重復。英語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的很透並且已經掌握了的單詞或句型,你可以靈活自如地使用它們來交際。請注意,這些熟練掌握了的詞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復過無數遍的,這些被重復的東西已經變成了你的一部分,因此你能把它們運用自如了。重復是人記憶的最重要途徑,重復使人准確、深刻理解事物本質、內在規律。 量的原則要求你多讀多聽,多說多寫,強調一個"泛"字。而重復原則要求你將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強調一個"精"字。如此看來兩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我想世界上最好的東西一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最大的動力使主體前進。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應力求矛盾的統一。既要有數量的積累,把面鋪開,又要同時將一本閱讀書、口語書、一盤磁帶、一部電影學透徹。在量的基礎上把部分內容學"精",這是很重要的。

(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時間的實踐中形成的認同符號,其運用"規則"可依。孩子學語言是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模仿父母、周圍的人、電視等一切可以模仿的東西,並且模仿得越來越象,突然有一天,他們停止模仿了,並且逐漸形成融合自己個性特徵的語言方式。

作為英語學習者,必須模仿已有的東西,不經歷到位的模仿的"創新"意味著錯誤。創新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模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在你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精髓,然後,才可能談到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學習語音時,要大量地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朗讀句子和文章。而在練習過程中,盡量模仿"音標發音和單詞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音調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至關重要。如果你要學習英語口語?模仿亦很重要。在學口語時,要盡量模仿你已經讀過的東西和已經聽過的東西。當然,如果你模仿你已經用"重復原則"所讀過的和所聽過的,效果就會更好。如果你要學習英文寫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你要讀各種不同類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復地讀過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後,就要一絲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這是英語學習最基本的常識。

我的一位朋友英語口語很棒,當他談到學口語的秘訣時,他總是說"外國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說;外國人怎麼寫,我就怎麼寫。"真可謂一語道破天機!

(五)突擊原則

若想學好英語,需要採取一個個"速戰速決"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你還記得你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游泳或開車的嗎?你是否是通過短時間的"大量突擊"練習才掌握這些技能的呢?學習技能的要素是一樣的,那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英語或許不像學會騎自行車、游泳那麼簡單,但駕馭和使用英語語言的確是掌握和培養一種技能。學習一種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我在學習英語時就運用了這種突擊強化的方法。我最初開始學習英語,先突擊英語閱讀三個月。從簡易讀物開始,堅持天天最大量地來讀。通過突擊英語閱讀,不但學到了詞彙,還熟悉了各種語法現象,更了解了一些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緊接著,又去強化聽力,經過三個月的聽力突擊之後,再回過頭強化英語閱讀。強化完閱讀後,再強化聽力。強化完聽力後,再強化英語口語。按照這個原則,進行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的突擊強化。按照這種方法來學英語,進步是飛快的。 英語學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強化正確意念的過程:強化單詞發音的意念,強化單詞用法的意念,強化句型的意念,強化組織思想的意念。比如,你若要突破語音,就應該安排一段時間(比如15天)。在這15天內,天天學語音,聽語音,模仿語音,學"死去活來"。15天之後,感覺語音有了大的進步,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下來。請注意,在模仿的同時,你還應該把自己的語音給錄下來,認認真真地找出自己發音的問題,加以糾正。過一段時間後,再按照同樣的方法來突擊語音。你這樣反復突擊五到六次,你的語音定將成為最棒的。句型、閱讀、語法、聽力、口語也都要有這樣一種反復突擊強化的過程。

一個人的精力不可能總是充沛的,重復做同一件事情就會變得單調,因此就要採取間隔突擊強化的方法。英語學習的過程應該是由一個個強化突擊階段所組成的。

(六)興趣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首先要有興趣並努力發展這一興趣。如果你對英語沒有興趣,那就不會有持續的干勁和動力,英語學習將很難堅持下去。反之,一旦你對英語有了興趣並努力地發展這一興趣,那麼,你就會不知不覺地去做,帶著強烈的慾望去讀英語,聽英語,說英語,寫英語。你就會主動地找人去練英語,找一切可以提高你英語的機會去提高你的英語水平。不知不覺中你的英語就會提高。不知不覺中你就把英語學會了。所以"興趣"對學好英語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然而,盡管知道興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識、有步驟地去培養和發展自己對英語的興趣。

那麼,應如何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呢?

發現和挖掘興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把自己的興趣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條件。

我對小說很感興趣,我當年學英語是從大量閱讀英文小說Charles Dickens(查爾斯?狄更斯)的簡寫本讀起。19世紀英國人的生活及思想情感在狄更斯的小說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進入英語的天地,我暢游在狄更斯的世界裡。不知不覺中我學到了許多語言及語言以外的東西:我不僅掌握了大量的詞彙、各種各樣的語法規則,而且對英國人的生活、文化、習俗也有了深刻的了解。

我入迷了,天天讀,從狄更斯到馬克?吐溫再到海明威,這些小說帶我進入一個英語世界,使我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英語。但在閱讀時,我根本不想自己正在學習英語,只是努力地讀進去。後來,我看了大量的美國電影,電影使我著迷。我在看電影的時候,也不去想自己是不是在學英語。因為我是在興趣的驅使下做這些事情的,所以做得特別投入,大腦積極地工作,無意識的記憶效果最佳。我同意這種說法:在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學習的時候,才是你學習得最多的時候。但請記住,前提是你正從中得到最大樂趣。

我有一個朋友很喜歡股票。他到了美國,每天24小時都有股票電視節目,他就興致勃勃地去看,但無論如何都看不懂,於是跑來問我。我對中文講述的股票行情都很困惑,更不必說英語了!於是就對他說我也不懂,但告訴了他如何學會看懂的方法。我說 :"你首先找一份報紙的商業版,然後再藉助字典閱讀所有的內容,這樣你就積累了關於股票的簡單語匯。此後,你有空就去看股票的電視節目,這些語匯很快就會從紙上活起來,出現在你的耳邊,再加上你有股票方面的知識,很快就能看懂那些節目了。"於是,他真的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因為他對股票的確很有興趣。等我再去看他時,股票節目他全都看懂了,還邊看邊給我講解。另外,通過學習看電視股票的節目,他看別的英語節目時,能聽懂的也多了。

一個人如果能夠准確界定自己的興趣、所愛在什麼地方--特別是這個興趣與一個長遠的目標相結合,那麼他實現自己的目標就很簡單了。喜歡電影就看英語的,愛看小說就讀英語的,熱衷於廣播就聽英語的……只要通過英語這個媒體做他喜愛的事,他就走向了英語學習的成功之路。

興趣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

兩個人在一起談如何學會游泳,談一會兒就煩了。但是,如果他們能到水裡體會一下游泳的感覺,並努力地去學著游,他們就會漸漸愛上這項運動,一旦愛上了這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要做。我小的時候就很愛游泳,有的時候為了游泳甚至都逃學。

興趣就是這樣在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的。你對一種事物的熱愛在實際運用中產生,並變得越來越深。如果在學英語的過程中,你能夠盡早地嘗試使用所學的英語的快感,那麼你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日益增加。具體地說,就是你一開始學英語就要找機會來用英語。比如說,你剛開始學英語,就去找"老外"聊天,很快就學會口語了。還有,你想提高聽力水平,恰巧你喜歡聽新聞。那末,如果你堅持每天聽英語的新聞,很快就會把聽力提高上去。和熱愛英語的人在一起"愛"是可以相互傳遞的。如果一個人對英語充滿了熱愛與激情,與他在一起的你對英語也自然而然就產生喜愛。我在大學的幾個朋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英語是沒有條件的。別人那種愛英語的瘋狂會使你也深深愛上英語。所以你的確應該與喜愛英語的人交朋友,這樣,你們對英語的愛就會相互影響、變得更強烈。比如,你有幾個喜好學英語的朋友,你們就會組成英語學習小組,一起學習閱讀、口語、寫作。幾個朋友在一起,就用英語聊天,一起討論英語學習中的體會,相互問問題。如果其中的一個英語水平顯著,那麼其他人都可以向他的水平看齊。當然,水平高的也可以學習其他人的優點。這樣一來,每人的進步都會很快。

樹立目標

做事想要成功,就必須樹立目標。一旦有了目標,你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學好英語。長遠的目標應該把學英語同民族的強大、祖國的發展聯在一起,同促進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理解聯在一起。當然,還應該有無數的短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是通過一個英語考試,為了考試而拚命學習英語。短期目標也可以是去世界上任何一個英語國家求學,在出國留學之前,你也要下工夫學習英語。短期目標還可以到世界上各個地方去旅遊,找到一份更令人滿意的工作。比如成龍,因為會英語,他不僅可以在中國拍電影,還可以到英語世界去拍,呈現在他眼前的是一個更加繽紛的世界。因此,一個人如果能夠通過一個具體的想像,看到自己學好英語之後的燦爛的未來,即使他學習英語有挫折,也會堅持不懈地學下去,直到學好為止。

投資增加興趣

我對美術作品很感興趣,我買的藝術品越多,我對它們的愛就越深,因為這樣我才有機會真正深入到我喜愛的東西中去:"陷得越深,愛得越深"。如果你喜歡聽英文歌曲,那就去買磁帶、CD,你的興趣會隨著欣賞不同的音樂而增長。如果你喜歡英語,你就要買各種各樣的英文書籍,各種各樣的英語磁帶,各種各樣的英語報紙雜志,你還要參加不同的培訓班,這些投資會使你找到英語的趣味性,並使你發現英語給你帶來的奇妙世界。當你體味到英語內在的趣味之後,進入英語語言所帶來的信息世界,你的英語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

綜上五條,英語學習的關鍵是找到突破口。你喜歡閱讀,那不妨從簡易讀物開始,你喜歡歌曲,不妨就從英語歌曲聽起,你喜歡報紙,就從報紙讀起,你喜歡電影,就先看英語電影。記住,做任何事情興趣是最重要的!

熱點內容
39天電影在線播放免費觀看 發布:2024-08-19 09:18:18 瀏覽:939
可投屏電影網站 發布:2024-08-19 08:19:20 瀏覽:140
農村喜劇電影在線觀看 發布:2024-08-19 07:46:21 瀏覽:300
電影院默認區域 發布:2024-08-19 07:39:02 瀏覽:873
台灣金燕全部電 發布:2024-08-19 07:30:20 瀏覽:249
在哪可以看網站 發布:2024-08-19 07:29:06 瀏覽:467
電影tv版app 發布:2024-08-19 07:28:17 瀏覽:51
韓國倫理電影在什麼地方看的啊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835
韓國找女兒那個電影 發布:2024-08-19 07:18:34 瀏覽:667
驚變溫碧霞在線播放 發布:2024-08-19 07:10:13 瀏覽: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