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外閱讀的研究
① 一篇英語課外閱讀
1. True (正確)
2. False(錯誤)
3. False(錯誤)
4. False(錯誤)
② 閱讀: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能力
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閱讀理解主要是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包括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歸納概括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對材料的評估能力等。閱讀理解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所讀材料的「語言意義」, 而且更重要的是理解語篇意義以及整篇文章的大意。我們的學生年齡比較小,理解能力有限,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也基本未進行過系統的語法教學,所以閱讀對於他們是比較困難的。那我們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呢?首先,教師要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教會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面對全班進行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的運用,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理解能力。1、 要求學生掌握所學的詞彙,如最常用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及一些常見的介詞、連詞等。2、 回歸基礎,力求做到單元中的閱讀文章過關。3、 培養正確的閱讀方法:基於學生語法知識很差,我通常建議學生帶著問題找答案。(如果文章比較簡單,就採取限度文章了解大意,再去做題。)其次,要加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有計劃地指導他們閱讀一定數量的課外讀物。這樣才能才能積累大量的詞彙,擴大知識面,培養語感,提高閱讀技巧,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具備較強的英語閱讀能力。但是在選擇閱讀材料時,要注意形式和內容在難易程度上的搭配,會使學生失去閱讀的興趣的題材。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去讀,也才能很好的達到目的。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目的地教授閱讀技巧和學習方法,有利於學生掌握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與基本的閱讀技巧,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除此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廣泛的課外閱讀。要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語感,提高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
③ 如何指導英語課外閱讀經驗
新課程初中英語課程標准中提出除教材外,初中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15萬詞以上。目前我們很多英語閱讀課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以文章為語言實體的基礎上,主要通過閱讀材料來傳授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和策略獲取信息的能力。從教科書上提供的語言材料作為閱讀的量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接觸的語言現象有限,不容易在對比、概括和總結上下功夫,因而對語言的掌握就不牢靠。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外閱讀,把在教科書內所學到的東西,加以反復檢驗,反復印證,加以充實、鞏固。作為教材閱讀教學的繼續和延伸,英語課外閱讀屬於泛讀,是鞏固課堂閱讀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必不可少的環節。我們知道,泛讀材料多,情景復雜,所提供的語言現象極為豐富,最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正因為有了大量的語言感性知識,他們才有可能在精讀中進行對比、概括,從而認識一定的語言規律。
本文中課外閱讀的教學亦即泛讀教學。課外閱讀的 「課外」不是相對於課堂或課內而言,不是時間上的概念;而是相對於教科書上的材料而言,它不是來自課本上的,是教師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所選擇的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課外材料。教師運用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展開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為學生在課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自主學習提供策略上的幫助。
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學時要讓學生明白課內與課外關系。課外閱讀對精讀有補充和促進作用,課內精讀對課外閱讀有提高和加深的作用。這樣,課外閱讀實際上為課內精讀鋪平了道路,成為進行精讀的有力手段。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相輔相成,必須把它們緊密地結合起來,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學習的延續。也許有學生仍有顧慮:課外閱讀會不會耽誤正課復習的時間?於是死抱課本不放。這樣其實把課外閱讀與課本知識學習對立起來了,是學不好英語的。要讓學生重視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指導,為其進一步進行自主課外閱讀打好基礎。
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巧選合適的課外閱讀材料是至關重要的。興趣是成功的原動力,作為教材延伸形式出現的課外閱讀,材料要多樣化,要講求趣味性。課外閱讀,不要字字推敲,過多地細摳語法結構、時態等,而首先要注意材料的內容,如人物關系、故事的發展、作者的寫作意圖等。淺易的內容有利鞏固基礎知識,引起興趣;較難的便於啟發思維,增添知識。因此,閱讀材料的難度要適中。原則是:先易後難,多易少難。一般認為,難易程度主要取決於詞彙,就是不要有太多的生詞。如果生詞太多,看一句要查好幾次詞典,就難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內容上,閱讀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起始階段可選擇適合一般水平的材料,篇幅不必太長,使學生經常有成功感,保持閱讀的興趣。不一定要指定某一本閱讀教科書。
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課外閱讀,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培養是必要的。
在課外閱讀教學中,可以嘗試用不同的閱讀策略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比如bottom-up ,top-down及interactive閱讀策略。注意力放在識別和辨認課文中的詞、句和語法等表層結構和意義特徵上,其教學順序是「詞——句——篇」。的閱讀順序是 bottom-up(自下而上)的閱讀。而top-down(自上而下)閱讀是運用一定量的信息來預測語言的結構,不是十分精確的感知、理解、領悟語言的過程。
interactive 則是語義、語法、詞彙等各種信息的相互作用。閱讀是互動的過程。當學生由於缺乏某一方面的知識而不能對閱讀內容達成理解時,他們自然會依賴、藉助其他方面的知識來克服閱讀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困難。例如,學生由於缺乏有關閱讀內容的背景知識而不能對所讀材料作出准確的推測理解或在閱讀過程中遇到不認識懂得單詞或語法問題時,他們會憑借頭腦中有關背景知識對所讀材料進行推測,作出判斷。因此,閱讀不是單向的、被動的信息接受,而是雙向、主動的加工、處理信息的互動(interactive)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閱讀文字本身所包含的信息,還利用自己原先所有的背景知識幫助閱讀。此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還需同時運用多種技能。學生既需要低層面上的技能(識別字母和詞等),又需要高層面上的知識(普通常識和對主題的了解),只有二者兼備才能理解一篇文章。
④ 英語課外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文化品格開題報告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主要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新和努力實踐為內目標;以獲容取知識、運用知識、掌握科學研究的一般流程為基本內容;以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課型以開放式為組織形式。學生通過收集資料、分析歸納和處理信息等實踐活動來學會學習,學會合作,了解社會,關心現實,關注人類發展,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科學態度和研究意識,提高實踐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教課文The sea(人教版高二教材Unit 16)時,教師提出以「海洋探密」為題的學習任務,然後讓學生分組進行搜集資料、分析研究、製作課件等活動,最後,讓每組的「傑作」在課堂上展示。通過研究性學習,激發了學生對海洋的探索精神,加深了對海洋的了解。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加強,而且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也得到培養。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問題。學生在深入思考和實踐的過程中,可以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尋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所以,研究性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⑤ 淺談如何有效指導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
最標準的發音是瑞格叔叔的自然發音。瑞格叔叔的自然拼讀法共分五級,其中第一級的自然拼讀如下: A a 要發好這個音,保持上下唇開與半開之間,形成半微笑狀,嘴唇綳緊。這是一個母音,發音時聲帶一定要振動。 B b 要發准確這個音,保持上下唇緊貼,完全阻止氣流,聲帶要振動。 C c 要發好這個音,把舌後部貼住軟齶,完全停止氣流,然後釋放氣流,但不要讓它發聲。 D d 要准確發這個音,舌尖貼住上齒齦,聲帶振動發音。 E e 要發好這個音,下巴稍稍向下降,保持嘴唇綳緊,向外伸展呈一個半微笑狀,上下唇介於半合半開之間。 F f 發這個音時,上齒緊緊貼住下唇,然後釋放氣流,聲帶不振動。 G g 這個音的發音方法和c一樣,只是聲帶振動發聲。 H h 要發好這個音,舌頭不需要和其它部位接觸,氣流從喉嚨流出,但聲帶不振動。 I i 要發這個音,稍微降低下巴,放鬆嘴唇,呈半合狀。 J j 要發好這個音,舌頭中部貼住硬齶,完全阻止氣流,然後突然釋放氣流,聲帶振動發聲。 K k 要發好這個音,把舌後部貼住軟齶,完全停止氣流,然後釋放氣流,但不要讓它發聲。 L l 要發好這個音,舌頭向上捲曲,把舌尖緊緊貼住你的上齒齦,聲帶振動發聲。 M m 要發好這個音,閉上雙唇,然後聲帶振動發出m的聲音,氣流從鼻腔流出。 N n 要發好這個音,舌頭貼住硬齶,並且停在那裡,聲帶振動發聲,氣流從鼻腔流出。 O o 要發好這個音,下巴下垂至上下唇接近全開,保持放鬆。 P p 要准確地發這個音,上下唇緊緊地在一起,完全停止氣流,然後雙唇發出砰的一聲,並張開,聲帶不振動。 qu 發kw的音,注意,這是一個不送氣音。 R r 要發好這個音,把舌頭後縮,不要把舌頭碰到口腔中的任何部位,嘴巴呈圓形,並向外突出,聲帶振動發聲。 S s 要發好這個音,把舌頭中部貼住硬齶,然後慢慢地釋放氣流,但不要停止氣流,也不要振動聲帶發聲。 T t 發這個音的時候,舌尖貼住硬齶,完全停止氣流,然後釋放氣流,聲帶不振動發聲。 U u 要發好這個音,保持嘴巴稍稍張開,上下唇介於半開和開之間。 V v 要發好這個音,發音方法和f一樣,但聲帶要振動。 W w 要發好這個音,放鬆舌頭,嘴唇呈圓形,稍微抵住牙齒並向後縮,然後發聲。 X x 發音為ks。 Y y 要發好這個音,把舌頭變平,與硬齶齊平,但不要讓舌頭接觸硬齶,嘴唇做一個大的微笑狀,舌頭向前伸,聲帶振動發聲。 Z z 發音方法和s一樣,但聲帶要振動。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⑥ 5篇英語課外閱讀小短文
不懂的問爸爸媽咪!
( 1 ) Poor Man
Look at this man. What is he doing? He』s carrying a very big box. The box is full of big apples. He wants to put it on the back of his bike and take it home. Can he do that? No, I don』t think so. Why not? Because the box is too full and too heavy. Look! What』s wrong? He drops the box. Poor man!
( 2 ) Kate
Kate is a new student. She is twelve. She is from America. She can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and she can speak a little Chinese. She is in Nanjing. Her parents are doctors. Kate is studying in a school near her home. She has classes from Monday to Friday. On Saturdays and Sundays, she often plays games with her Chinese friends. She loves China and her Chinese friends.
( 3 ) Can you find Bob?
Hello, Betty. Please meet Bob at the station at nine o』clock tomorrow morning. Go to the big clock. Carry a green bag and wear a white hat. He』s not very tall but quite fat. He has short black hair and brown eyes. He also has glasses. He likes wearing blue trousers and a red sweater, Can you find him, Betty?
( 4 ) My Room
This is my room. Near the window there is a desk. I often do my homework at it. You can see some books, some flowers in a vase, a ruler and a pen. On the wall near the desk there is a picture of a cat. There is a clock above the end of my bed. I usually put my football under my bed. Of course there is a chair in front of the desk. I sit there and I can see the trees and roads outside.
( 5 ) What are they doing?
The White family is at home. Mrs White is in the kitchen. She is cooking. Mr White is sitting in a chair and reading the newspaper. Tom and his friend Dick are cleaning the bicycle. Jane and her friend Mary are in Jane』s bedroom. They are listening to a tape.
⑦ 如何開展英語課外閱讀
英語的課外閱讀,就是要讓學生吸收更好的英語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就是要讓學生與課本知識互相印證,體會英語知識的實用性,堅定學習英語的信心;就是要讓學生直面世界,直面時代,及時汲取不同領域的信息和知識;就是要讓學生培養學習情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為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x0d英語課外閱讀的過程是一個多種語言知識,包括文字、詞彙、句法和語義等知識復雜作用的過程;是檢驗自身英語基礎,擷取更多知識的過程;是體味西方文化習俗,提升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過程.開展英語課外活動要做到:\x0d一、精選課外閱讀的材料\x0d選取閱讀材料要多角度、多方位,從寓言童話、趣味故事、探險小說到科普文章、時事報道等.在題材廣泛的前提下,由易到難,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以激發閱讀興趣.如開始閱讀些短小的英語文章,再進入長篇的外國原文原著的閱讀,秩序漸進才不至於因選材過難而覺得費勁吃力,影響閱讀積極性.\x0d特別應該指出,閱讀材料的難度不要低於自己的閱讀水平,只能略高一些,至少應是同步讀物.從這個意義上講,讀一些報刊上原汁原味的英語文章和一些英美文字原著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和鼓勵的.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可以讓學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知識,擴大知識面,學會用英語思維.\x0d二、指導閱讀方法\x0d由於學生處於不同的年級,各人的家庭環境、性格特點以及自身的知識水平也不盡相同,所以閱讀的形式也不能強求一律,應該各有不同.1、快速閱讀(skimming)\x0d.要求閱讀速度要快,著重於理解文章大意和中心內容,也不要求理解全部語法現象.2、推理閱讀(inference reading)\x0d.把原著閱讀和譯著閱讀一起進行,英漢互相對照.看一段原著,再看一段譯文,再看原著.這種形式有利於提高翻譯水平.\x0d巧妙的閱讀方法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在學生中加以推廣.例如:1、筆記法:摘錄生詞、短語、美句、特殊語法和難句,分門別類歸納、積累並弄懂.有時可寫下讀後的心得體會,以加深理解.2、卡片法:分類收集自己讀後所得,建立諸如生詞卡、慣用表達卡、名言習語卡、異域文化卡等讀書卡片,定期不定期地通過回放加深印象,以達到讀有所得,得有所用之目的.3、圖表法:運用圖表形式理清文章頭緒,表明文章內容,歸納文章結構,以利於繼續閱讀和鞏固閱讀效果.4、討論法:和同伴同讀一本書,針對語法現象、內容理解以及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互相討論,以期取得閱讀的最大收效.\x0d三、培養閱讀習慣1.默讀的習慣.遇有疑難僻字,不可停留嘀咕,查翻字典,應置之一邊,略作猜測,無礙即過.切莫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文字元號、句型句式上,只求得思想與作者意通神合,欣賞其巧妙之處,領悟其言外意趣.長此以往,可培養收斂內神和頓悟的能力,提高閱讀速度.2.「成組視讀」的習慣.擴大視幅,多點並收加快確認的前提下迅速轉移,防止回視,所謂「一目十行」.有的學生視野脫節,貯存緩慢,似記又忘,回視頻頻,減慢了閱讀速度.這很可能是這些學生基本功差,平時訓練少,思維能力又跟不上的原因.所以,必須加大實戰訓練,扎實基本功,培養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教師應對其重點指導:把握整段意思,抓住關鍵詞、關聯語,迅速地從前一個句子掃視到後一個句子.待全段理出中心句,再進入下一段落.避免重復閱讀,逐詞讀,減少停滯眼神,在最短時間內捕捉最多的語言信息,使大腦靈敏起來.3.猜測詞義的習慣.4.\x0d限時閱讀的習慣.5.做讀書筆記的習慣.\x0d英語的課外閱讀,教師的指導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靠學生自己去實踐.
⑧ 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興趣的研究
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英語課外閱讀興趣的研究
眾所周知,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許多學生不願學英語,關鍵是他們對英語沒有興趣。因此,作為中學的英語教師,首先應該先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往今來,凡是教學上有所建樹的教師,無一例外的是:他們的課都讓學生著迷。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
一、遷移學生的興趣,激發求知慾。
讓「雙差生」學英語是讓很多老師頭痛的事。學好英語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而「雙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從正面向他們大談學好英語的種種好處,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這些學生在其它方面的興趣,遷移到學英語中來,則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筆者把班上的幾個常逃學到街上打電子游戲的學生叫到宿舍,打開電腦,讓他們見識「紅色警戒」、「沙丘2000」、「星際爭霸」等游戲。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賞心悅目的3D動畫,人性化的互動式操作,讓街上游戲廳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戲望塵莫及。很快地,他們就融入游戲之中。但每每就在他們指揮著千軍萬馬,即將解放全人類,實現心中夢想時,屏幕上卻出現了數行的英文提示,這些學生全傻眼了,這時我就在旁邊輕描淡寫地給予翻譯。學生頓悟:下世紀,玩,也要懂英語。事後,我發現英語課上,這幾個學生「重新做人」了。可見,巧妙地遷移學生的興趣,正如「四兩撥千斤」。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大有裨益。
二、用口訣幫助記憶,提高學英語熱情。
英語語法規則,詞的用法區別,發音規則等,常讓學生迷惑。有鑒於此,教師可編些口訣來幫助學生記憶,降低學習難度,使學英語的熱情升溫。對初一學生講「be」的用法,記口訣:I用am,you用are;Is跟著他,她,它。要問復數用什麼?其後全部都用are 又如,Double O的長短音,編「三字經」如下: 煮毛木,看了書,腳送[u],立後屋。除之外,讀長|u:|。前面7個單詞是:cook,wool,woud,look,good,book,foot;接著是2個動詞過去式:took(take),stood(stand)並帶出另兩個過去式mistook,understood;然後是一些「後屋」,classroom,bedroom,meettingroom等等。教師只要常收納,多積累,勤總結,口訣就會涌涌不斷,教學也定會趣味橫生。
三、讓學生製作教具,激發學習英語興趣。
對初學者,直觀教學尤其顯得重要。由於條件限制,學校缺乏必要的掛圖,筆者就發動學生自己動手畫。對教學中所要用到的圖片,提早一個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們用彩筆畫在白色的硬紙片上,在紙片的背面再寫上圖畫所表達的單詞及其音標,為了便於以後保存,我對紙片的大小作了統一的規定。一周後,一些「作品」被運用在課堂上。這樣,在課外學生都興趣盎然地製作圖片,課上他們都期待著自己「作品」的出現。開展畫圖片活動,其意義已經超出圖片的本身,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了學英語的興趣,使學生願意來上英語課。此外畫圖片,也培養了學生的繪畫能力,開發他們的智力,也可讓他們先熟悉一下將要教的新課,達到預習的目的,真是一舉多得!
四、自編短劇,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要「學以致用」,而英語的學習更是如此。我們要讓學生學了英語後,要會開口說英語。為此,每節課,筆者都花五分鍾左右時間讓學生到講台前表演他們自編的課本劇。具體做法如下:上課前,由當天的值日生(兩個),先用英語作Duty Report.內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況、天氣等。(未學到的項目可適當刪減)。然後由這兩個值日生,或者他們再邀請別的兩三個同學一起,表演他們課前已編排好的短劇,劇情可依照已學過的課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創設情景,但是台詞必需要運用已學過的類型。之所以這樣做,為了復習舊課,而這種復習不是簡單的重復,而一種創造,是語言的活用,從而加深對新學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學以致用」。自編自演課本劇,讓學生在笑聲中復習,鞏固舊知識,避免了讓學生緊張得窒息的提問復習法,而收效卻遠遠超過後者,這點,筆者深有體會,一些學生畢業後,仍戀戀不忘他們英語課上的五分鍾表演。這種方法能使學生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也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試得一試。
五、開展競賽,調動學習興趣。
初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常口頭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學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傳悄悄話競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的競賽,學生樂於參與,樂於爭先,樂於學習,這就調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因地制宜,誘發學習英語興趣
長樂是僑鄉,近年來出國打工的人猛增。出了國的人,更是深刻地體會到懂英語的好處,由於這些申請出國的人或已經出了國的人,就是學生所熟悉的人,因此他們覺得可信,對英語也有了興趣,當然筆者也注意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告訴他們學英語並不只是為了出國打工,真正的用途是為了讓中國走向世界。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存動力。教師要因時、因地、因人,創設多種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情景,以增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⑨ 初中英語課外閱讀 必讀書目
適合初中來生閱讀的英文書源籍推薦
各位讀友大家好,此文檔由網路收集而來,歡迎您下載,謝謝
閱讀英語課外讀物,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徑,本文根據各年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學習特點,推薦了一些適合他們閱讀的英語書籍,讓他們在浩如煙海的英語書籍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精神食糧。
第一級:300生詞量,適合小學、初一學生,共8本
1、《愛情與金錢》
2、《蘇格蘭瑪麗女王》
3、《在月亮下面》
4、《潘德爾的巫師》
5、《歌劇院的幽靈》
6、《猴爪》
7、《象人》
8、《世界上最冷的地方》
第二級:600生詞量,適合初一學生,8本
1、《威廉·莎士比亞》
2、《一個國王的愛情故事》
L3、《亡靈島》
4、《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5、《魯賓孫漂流記》
6、《愛麗絲漫遊奇境記》
7、《格林·蓋布爾斯來的安妮》
8、《五個孩子和沙精》
第三級:1000生詞量,適合初二學生,分上冊7本,下冊8本
上冊
1、《弗蘭肯斯坦》
2、《野性的呼喚》
3、《秘密花園》
4、《曾達的囚徒》
5、《愛麗絲鏡中世界奇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