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閱讀的教學重難點
A. 怎樣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難點
but almost always his sense of values is changed. He becomes more appreciative of th
B. 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難點是什麼
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難點這個詞就是孩子的認知問題了,因為孩子從一開始就學習的是漢語,所以對英語的認知就下得了手了
C. 如何突破小學英語在教學中的重難點
如何突破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難點
轉載▼
教學重難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或難以掌握的知識、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往往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作為一位年輕教師,如何突破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難點,是我很多時間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那麼怎樣確定教學中的重難點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閱讀資料,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關注學生差異,調整教學難點。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個性差異的個體,其學習方式各不相同,學習進度有快有慢,學習程度有深有淺。相同的知識點在某個班是教學難點,而在另一個班也許就不是難點。因此,要上好英語課,教師就必須了解每個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適時調整教學難點。
2、分析教學重點,發現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難點有時會與教學重點完全一致或包含在教學重點中。有些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教師認為不難,但學生接受困難較大或與以前所學知識有混淆,那麼這些內容也應該確定為教學難點。教師在分析教學重點的時候,應該把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相聯系,以確定該教學重點是否也是教學難點。
3、根據教學經驗,確定教學難點。教師要求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反思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這樣在下一次教學前,教師就可以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或教訓,確定教學難點,從而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准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在確定了教學重難點之後,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一定要注重方法的實用性、巧妙性,良好的方法能使學生盡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讓其更好地發揮。以下是我從一些教學資料中獲得的幾種突出教學重難點的常用方法:
一.比喻說明法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就是運用人們熟知的、形象的具體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在教學過程中,有時一個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概念、規律和方法。所以說比喻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機智,難怪有人說比喻是語言藝術中的藝術。例如在英語學習中,難點與要點之一是動詞的時態與語態。因為中文無時態的概念。盡管教師不厭其煩,以期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但學生往往只是在語言文字層面上記住教師所講的,但實質上並未真正理解其內涵,其結果還是需要教師一遍遍的「回爐」。因為在學生的眼裡,這些概念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是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的東西,一遇到具體的、實際的問題,就感到無從下手。又如我們換一個角度,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抓住難點中的關鍵,利用形象化的語言載體,藉助貼近生活的日常事物,學生在心理上或許更容易接受一些,在講解時態等概念時筆者做了一些嘗試;再如現在進行時態中有兩個缺一不可的條件be動詞和動詞加ing 形式,學生總是不是少be動詞,就是動詞不記得加ing。筆者巧妙地將這兩個條件比喻做我們穿的兩只鞋,簡稱「左鞋」、「右鞋」,而忘加ing,就是鞋底掉了。用如此生動形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比喻來糾錯,學生學得愉快,記憶深刻,很快地就化解了這一教學難點
二.練習法
練習是增強對知識點理解、掌握的一種主要方法,做練習最關鍵的是講究選題的針對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影響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選題很重要,我們認為應帶著問題去找習題、編習題。只要從每一個練習中得到一點收獲,一點啟發,對初學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促進,一個鼓舞,對培養興趣,打好基礎有很好的作用。有時幾個練習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識點,我們要善於尋找分析、歸納,從而對知識點有個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確,我們就專門找這樣的習題練,如果認識不全面,就要從多方面找習題練。選題不要運算太復雜,綜合性太強,否則會影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針對性的練習是一個專用武器,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攻克每個重、難點。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兒童的英語學習特點是形象思維占優勢。因此,在教學中通常可以利用和藉助實物、圖片、體勢語、板書、電化教學設備等進行具體形象的教學,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兒童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
多媒體課件因其集圖、文、聲、像等突出的綜合表現功能,體現了直觀教學法的優點。藉助多媒體手段輔助英語教學,不僅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突破時空限制,而且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的培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四.游戲活動法
教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地嘗試與創造,才能獲得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力強、求知慾強、記憶力好、表現欲和創造力強等特點,圍繞教學中的難點、重點,設計生動活潑、有趣多樣的學習活動,寓教於樂。
「在兒童英語教學中,兒歌和童謠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生對有節奏的快板、歌瑤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合理運用生動活潑的歌謠,不僅可以製造教學活動的「小高潮」,而且能突出、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習變得簡單、明朗、有趣,讓學生樂於學習。
競賽性活動也是學生樂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讓重難點操練變得非常有趣。在游戲競賽中,學生樂學樂記,積極性濃厚,參與面也廣。
對於教師來說,任何一次教學都是面臨一次新的挑戰。而每一次新的挑戰又都需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去加以破解。「教無定法」,需要我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去創造、去運用好的教學方法。讓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能成為一件「樂事」。期待著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專業化發展道路上都能盡快進步!
D. 淺析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發展,小學課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今,大部分老師都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小組合作,參與討論以及匯報,對小組的匯報加以補充或是提出建議,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當然,英語教師也不例外,他們能夠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諸如說唱歌謠、做游戲、角色扮演,改編對話及表演,還有直觀教具演示等。但與此同時,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閱讀教學並沒有發揮其應當具有的作用。在我從教這幾年來,我覺得大部分教師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夠重視,包括我自己也會出現此類情況,這樣會很容易導致提前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優秀的學生不用老師在課堂上多講,他們只要自己做好前置學習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但學困生呢?他們前置學習不會去做,甚至於課堂上也不用心聽講,他們有些同學還會表現在課堂上昏昏欲睡,興趣不高,總是呈現一種似懂非懂的狀態。這樣,他們的閱讀能力就很貧乏了,更別說擴大閱讀量,提高閱讀能力了。雖然說在小學五、六年級閱讀課佔了一定比例,但是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呢?我覺得這對我們一線教師來說都是一項挑戰。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教學來談談。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屬於閱讀材料,也就是閱讀的板塊。就拿PEP教材來說,五,六年級課本中的(Read and write, Let's read,Story time)都是屬於閱讀板塊。像前面幾個板塊,如:Let's learn、Let's find out、Let's try、Let's talk等的作用是學習新詞和新語句,練習新詞和新句。如果我們把這些稱作單項練習的話,那麼Read and write,Let's read,Story time這些板塊就是綜合練習了,把在前面幾個板塊中學到的新詞和新語句,放在一個情景里,通過一小篇閱讀文章,再一次呈現給學生,再一次讓學生體會和感知新語言的使用場景,這一板塊起著復習鞏固的作用。而且這一板塊不僅有情景,絕大部分的語言還是學生學習過的,即便有一些新的語言出現,這些新的語言都是場景對話時所必需要的,所以這些新語言不太會影響學生的理解,另外這一板塊還有相應的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如:B5 Unit1 Part B:Describe Jim's new math teacher. B7 Unit1 Part A Answer the questions,閱讀理解的練習已經設計好了,教師可以利用,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再重新進行設計,盡量做到這些問題是面向全體學生。
在進行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時,我們大致可以把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劃分為pre-reading(閱讀前), while-reading(閱讀中)和after-reading(閱讀後)三部分。上個月,我和同事前往深圳進行名思教研的學習,那些老師大部分進行閱讀教學時,他們也是採取讀前,讀中,讀後活動的設計,而且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學生們都樂於接受,也易於接受,並且對本節課的學習都掌握得不錯,對本次的閱讀內容大部分都能熟練地復述,甚至進行改編和表演,學生們興致也大大地提高了。自然而然,這樣的話老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會進行得很順利,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每次進行閱讀教學時,我通常都會布置學生進行前置學習,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課前預習,那麼這也就是我們要進行的閱讀前(pre-reading)活動了。接著在課上會有設計閱讀中(while-reading)的問題等,最後完成閱讀後(after-reading)的內容。就拿我去年所教的六年級上冊PEP7 Unit 6 The Story of Rain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來說,我是這樣設計的:1、閱讀前(pre-reading)1)學生在課前准備有關於水循環的相關知識。教師呈現小水滴與風交談的教學掛圖或課件,運用設疑法(提出幾個與閱讀材料相聯系的問題:水是從哪裡來的?你知道水循環的路線圖嗎?)讓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閱讀興趣。2) 能夠通過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猜測生詞的意思。進入閱讀的提高階段學習,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閱讀文章時很少有不遇到生詞的情況,要努力培養學生遇到生詞不驚慌的學習態度,並能通過各種積極的方式解決。聯繫上下文猜測,再通過查字典確認是很好的一種方法。學生很快地找出生詞並進行了猜測,再進行驗證後,猜對的同學十分興奮。這樣做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單詞能力,更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來把握篇章的意思,從而提高閱讀能力。2、閱讀中(while-reading)閱讀過程是得到樂趣獲取所需信息的過程,有略讀、精讀和查讀(帶著問題讀)等方法。在閱讀中我提倡綜合運用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第一遍:略讀。 讓學生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確定段落主題句。第二遍:查讀。我設計了如下問題
E.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有哪些
英語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同時也是教學開展過程中的難點。其中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最讓人頭痛,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有哪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可以幫助到大家呢?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有哪些?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閱讀英語材料,那麼教師就應該充分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英語水平等多方面情況,然後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案的優化設計。
一般,小學英語教師要教一個班級的所有孩子,要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很有可能是從整體上出發的。但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單獨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獨特性。如果要以學生為主體來調整英語閱讀教學方案,勢必要耗費很大的精力。而小學英語教師資源並不是很多。
那該如何解決這一點呢?線上的小學英語培訓可以解決。如今,線上的小學英語培訓模式有一對一英語培訓。而且線上的小學英語培訓機構的師資力量要強於線下的小學學校,像培訓機構的話,教師是來自英美加三個英語國家的母語教師,外教數量至少有3000名。(試聽鏈接:https://www.ququabc.com/offlinep.htm)
外教一對一英語培訓,一名外教教授一個孩子,針對性強,可以說是VIP式輔導。而且培訓機構的外教一對一英語培訓還伴隨著固定外教的原則,這樣外教是始終如一地只教一個孩子,精力只集中於一個孩子身上,對孩子的了解會更深刻,更能做到以學生為主調整課程進度、調節課程內容。可做到個性化的教學。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有哪些?受傳統灌輸式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都將教學的中心放在句型詞彙的講解上,採取有效地防範和手段深入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這些英語教師忽略了孩子喜歡有趣的、熟悉的事物,就把整節課教的讓人昏昏欲睡。這樣孩子不僅不會對英語產生學習的興趣,還會對英語產生厭煩感。
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充分地了解英語教材內容,然後結合教學主題來進行相關的英語文化的講解,在英語閱讀課堂上增加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例子,引導和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主動地閱讀英文材料。
以上就是本文全部內容了,小學應閱讀教學有效策略不止這兩個策略,還有其他的策略,大家可以自主地思考一下:當下的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什麼樣的英語課堂內容能吸引到他們,怎麼把課堂變得更有趣……
F. 小學英語的閱讀課教學
小學的英語課
主要就跟著老師的節奏來做
課後看哈英語動畫片(英文對白的)
稍微積累點單詞
對閱讀很有好處!
呵呵!
G. 小學英語教學目標,重難點怎麼分析
一、 學生分析學生就是教學的對象,分析其年齡、心理、語言知識的基礎和接受能力,還版要注意其個性和知權識水平的差異,以因材施教,同時還要能預見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難點,積極解決。二、 教材分析教師應把握教材的內容,理清教材整體的設計思路。根據教材的不同設計思路,設計不同形式的、有效的、切合教材內容的教學活動。三、教學目標教師可以根據《課程標准》提出的五大目標(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結合對教材和學生的分析,設定本單元和課時目標。也就是說,通過本單元的教學,使學生能夠達到用英語完成一項任務的目標。如學生能用英語簡單地描述一個人,能用英語介紹自己家庭的概況等。教學目標地撰寫,切忌不認真分析學生、教材,簡單照抄《課程標准》及教師用書上關於教學目標的論述。因為《課程標准》和教師用書上提出的只是就一般情況而言,而各校各年級學生水平差異性較大,要求教師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結合實際,認真分析教材,分析學生,使目標針對性強,切合學生實際。
H. 如何突破小學英語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理解或難以掌握的知識、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對教學重難點的掌握情況,往往是衡量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作為一位年輕教師,如何突破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難點,是我很多時間都在思考的一個問題。那麼怎樣確定教學中的重難點呢、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閱讀資料,我認為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1、關注學生差異,調整教學難點。學生是具有獨立人格和個性差異的個體,其學習方式各不相同,學習進度有快有慢,學習程度有深有淺。相同的知識點在某個班是教學難點,而在另一個班也許就不是難點。因此,要上好英語課,教師就必須了解每個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後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水平,適時調整教學難點。
2、分析教學重點,發現教學難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學難點有時會與教學重點完全一致或包含在教學重點中。有些需要學生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教師認為不難,但學生接受困難較大或與以前所學知識有混淆,那麼這些內容也應該確定為教學難點。教師在分析教學重點的時候,應該把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相聯系,以確定該教學重點是否也是教學難點。
3、根據教學經驗,確定教學難點。教師要求成課後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反思教學難點是否把握准確,這樣在下一次教學前,教師就可以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或教訓,確定教學難點,從而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准確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
在確定了教學重難點之後,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一定要注重方法的實用性、巧妙性,良好的方法能使學生盡快有效地理解、掌握所學的知識,讓其更好地發揮。以下是我從一些教學資料中獲得的幾種突出教學重難點的常用方法:
一.比喻說明法
比喻就是通常說的打比方。就是運用人們熟知的、形象的具體的事物來比喻生疏的、抽象的事物。用淺顯的道理來比喻深奧的道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枯燥的知識生動化。在教學過程中,有時一個巧妙的比喻,可以很快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概念、規律和方法。所以說比喻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機智,難怪有人說比喻是語言藝術中的藝術。例如在英語學習中,難點與要點之一是動詞的時態與語態。因為中文無時態的概念。盡管教師不厭其煩,以期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但學生往往只是在語言文字層面上記住教師所講的,但實質上並未真正理解其內涵,其結果還是需要教師一遍遍的「回爐」。因為在學生的眼裡,這些概念既看不見,也摸不著,只是海市蜃樓般虛無縹緲的東西,一遇到具體的、實際的問題,就感到無從下手。又如我們換一個角度,借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抓住難點中的關鍵,利用形象化的語言載體,藉助貼近生活的日常事物,學生在心理上或許更容易接受一些,在講解時態等概念時筆者做了一些嘗試;再如現在進行時態中有兩個缺一不可的條件be動詞和動詞加ing 形式,學生總是不是少be動詞,就是動詞不記得加ing。筆者巧妙地將這兩個條件比喻做我們穿的兩只鞋,簡稱「左鞋」、「右鞋」,而忘加ing,就是鞋底掉了。用如此生動形象、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比喻來糾錯,學生學得愉快,記憶深刻,很快地就化解了這一教學難點
二.練習法
練習是增強對知識點理解、掌握的一種主要方法,做練習最關鍵的是講究選題的針對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影響對知識的理解和深化。選題很重要,我們認為應帶著問題去找習題、編習題。只要從每一個練習中得到一點收獲,一點啟發,對初學的學生來說都是一個促進,一個鼓舞,對培養興趣,打好基礎有很好的作用。有時幾個練習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識點,我們要善於尋找分析、歸納,從而對知識點有個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學生對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確,我們就專門找這樣的習題練,如果認識不全面,就要從多方面找習題練。選題不要運算太復雜,綜合性太強,否則會影響對基礎知識的理解。針對性的練習是一個專用武器,它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攻克每個重、難點。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兒童的英語學習特點是形象思維占優勢。因此,在教學中通常可以利用和藉助實物、圖片、體勢語、板書、電化教學設備等進行具體形象的教學,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於兒童建立清晰、明確的概念。
多媒體課件因其集圖、文、聲、像等突出的綜合表現功能,體現了直觀教學法的優點。藉助多媒體手段輔助英語教學,不僅使教學內容化靜為動,化難為易,突破時空限制,而且刺激學生的各種感官,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同時,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意識的培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著事半功倍之效。
四.游戲活動法
教育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必須通過主體的積極體驗、參與、實踐,以及主動地嘗試與創造,才能獲得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應從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出發,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力強、求知慾強、記憶力好、表現欲和創造力強等特點,圍繞教學中的難點、重點,設計生動活潑、有趣多樣的學習活動,寓教於樂。
「在兒童英語教學中,兒歌和童謠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小學生對有節奏的快板、歌瑤十分感興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合理運用生動活潑的歌謠,不僅可以製造教學活動的「小高潮」,而且能突出、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習變得簡單、明朗、有趣,讓學生樂於學習。
競賽性活動也是學生樂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讓重難點操練變得非常有趣。在游戲競賽中,學生樂學樂記,積極性濃厚,參與面也廣。
對於教師來說,任何一次教學都是面臨一次新的挑戰。而每一次新的挑戰又都需要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去加以破解。「教無定法」,需要我們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去創造、去運用好的教學方法。讓教師的教,學生的學都能成為一件「樂事」。期待著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能在專業化發展道路上都能盡快進步!